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意识的实验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意识的实验与
研究
内容提要: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当今的学生依赖性强,求异、创新能力弱,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过程呆板,练习乏味等等,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展。改变这一现状,切入点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促进学生创新意识最佳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意识,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质量有所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求异意识、促进、创新意识、优化、和谐
一、课题的确定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告诫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新世纪的钟声呼唤着每一分辩率教育工作者,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教育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学生依赖父母;在学校里,学生依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和课本;只要是课本上的,只要是教师说的肯定对,绝对错不了,“依样画葫芦”的思想很严重。如此的现状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学生求异意识为突破口和着眼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发展”这一实验课题的研究。
二、实验与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1、实验与研究的基本过程
我们的实验与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5--2001.8)确立素质教育观和创新学习观,在一、三、五年级各选择一个实验班和对照班,组织实验班教师围绕“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和“留给学生思维空间,培养求异意识”两个主要问题学习与交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第二阶段(2001.9--2002.7)实验与研究阶段,主要进行“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和“改革课堂组织形式-----合作交流学习”的探讨。
第三阶段,2002年9月以来,实验效果分析与讨论。
2、主要遵循的原则
(1)民主愉悦原则
基本涵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2)启发探索原则
基本涵义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
(3)个性化原则
基本涵义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4)求异求优原则
基本涵义是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优。
(5)评价激励原则
基本涵义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主动地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
三、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自信心。
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要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敢想敢说。
①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而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有享受成功的愉悦。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每个学生,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创新。
②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学生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对某些问题,学生会提出一些离奇的、甚至荒谬找见解。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并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例如“你的想法真妙”、“你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谁还有更多更好的解法?”等,像这样充满激情的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我能行”。
①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主动、执着地探索。而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采用童话导入和故事导入。
②优化新知识的探索,注重操作和尝试
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努力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尝试探索、合作交流的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按一定顺序和层次,给学生输送信息,在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上多问几个“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等,努力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实践操作和尝试,例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设计如下题目:()÷()= ……5,在学生尝试填出后,进一步巩固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进而提出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中,如果除数是9,它的余数有可能是几?让学生大胆猜想和尝试。通过教学过程中经常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尝试,去猜想,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尝试,善于尝试。
③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问题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一切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科学的观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审视全局。例如:根据实物图编题。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这道题既可以看成★与☆的组合,又可以横看成4排,每排5个,还可以竖看成5排,每排4个等等。这样学生编出的题目也就精彩纷呈,视野也就辽阔。
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一般都有常规的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掌握常规的基础上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在具体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多给一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还要多鼓励多表扬。如在教学“100—13”的连续退位减时,学生都知道: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可实际计算过程中,一些学生仍不会正确运用。对此,我让大家思考: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计算又快又不会出差错?两分钟后,一个小学生举起了小手:“可以把100—13看成99—13,再把所得的差加1。”接受了这位同学的创新性想法,大家触类旁通,退位减法也就很少有人再出差错了。
⑤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是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索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性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 和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指导解疑 要讲究策略,如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信心;难点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鼓励学生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3、优化练习设计,确信“我真棒”。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用好课本上的基本题外,还应精心设计新颖、独特的课堂练习,在“求异、求变、求活”上下功夫,使学生体验到他才是最棒的。
⑴求异
数学教学中寻求“标准答案”的正确结果,似乎是一种定势了的思维模式和僵化了的操作程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解法求异(如一题多解)、结果求异(如一题多果)等练习,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向独特方向发展。
例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我们设计过这样的多解题: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6.25小时行驶500千米,行了全程的5/8,照这样的速度,再行多少小时到达乙站?(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解法1
500÷5/8÷(500÷6.25)--6.25=3.75(小时)
解法2
500÷5/8×(1--5/8)÷(500÷6.25)=3.75(小时)
解法3
6.25÷5/8×(1--5/8)=3.75(小时)
解法4
6.25÷5/8--6.25=3.75(小时)
解法5
6.25÷5×(8--5)=3.75(小时)
⑵求变
为了克服学生解题的“单调性”,对课本例题、习题的条件和问题、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使思维方式、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发生差异,让学生明确变后数量与变前数量的关系,弄清数量之间的联系。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问题求变或题材求变。例如:工人计划修一条24千米的公路,已经完成了18千米,完成了百分之几? 可变为:
①工人修一条24千米的公路,已经完成了75%,完成了多少千米?
②工人计划合适一条24千米长的公路,已经完成了75%,还有多少没完成?
③工人计划修一条公路,已经完成了75%,完成了18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④工人计划修一条公路,已经完成了75%,还有6千米没完成,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通过这样发散式练习,可以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灵活、流畅,不仅有利于学生展开富有成效的想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⑶求活
无论是数学知识本身的要求,还是现代的生产实际,都要求数学教学要给学生以活的知识,活的答案。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就要力求体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的“开放题”设计,它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
四、实验与研究的效果
1、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做到了不唯书,不盲从,灵活处理教材,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了教师 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有差异的学生个体都能得到最佳发展的理念。
2、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意识,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发展
在我们的数学课上,问题由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生来探索,方法由学生来摸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辩论与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大都具有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想,求异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3、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质量有所提高
2002年6月我们召开了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师的座谈会,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质量进行了分析。我们惊喜地发现,虽然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差距不大,但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自信心强,表现欲强,而且他们有了一种不唯书,不唯教师的观念,在课堂上敢于否定同学的意见,还有部分学生敢于否定教师 观点,其内在思维品质 实在可贵。
4、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要求有所提高
开放的课堂、民主的氛围,学生思维活跃,求异和创新的意识增强。由于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多种变化,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因此,要求教师 实践中要不断探索经验,掌握最新的课堂教改信息,逐步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以丰富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的内涵。
通过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我们认为“以培养学生求异意识为突破口和着眼点,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但实验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继续探讨,以便有得于这项实验与研究更加完善和深化。
第二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的几点体会
罗旧小学
周福刚
摘要 :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小就向学生灌输竞争思想,使竞争意识与儿童的成长同步进行。心理学家托伦斯曾做过竞争条件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验,结果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灵活性、清晰性和流畅性等方面都远远优于非竞争条件下的情况。我们的竞赛活动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竞争的机会,它能极大地激发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和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思想品质。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竞争意识 培养
一、竞争的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实践证明竞争可以让学生产生这种状态。什么是竞争呢?教育心理学认为:竞争是指为了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过程。
二、竞赛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结构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数学学科课--数学活动课--数学兴趣课--数学竞赛活动。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基础向高深延申,从而构成一个坚实的宝塔结构,其中的竞赛活动就是这个宝塔的塔顶。在这一体系中,数学学科课和数学活动课尽管教学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法定的教学内容,都有法定的教学时间,都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也就是“下要保底” 的教学;而数学兴趣课和数学竞赛活动则是“上不封顶”的教学。因此,我们的数学竞赛活动应当以数学学科课为基础,以数学活动课为阵地,以数学兴趣课为助推器,它不能脱离课堂教学,也不能自成体系。这样,既保证了全体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数学素质,又能促使那些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可见,好的小数竞赛活动不仅无碍素质教育,而且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认为,小数竞赛活动是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几种方式。
1、在数学课上适当采用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学生在竞赛时比平时正常情况下更能投入学习。竞赛时,由于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得第一,得到表扬,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强。如在分组教学中学生做练习题目时我就让最先完成的那个同学在自己组的小黑板上展示自己的题目。
如做简便运算:
168-52-48 125×88 1300÷25÷4 小组内的同学争先恐后的认真做题目,都想上去展示;但是老师又讲了当你认为别人做错了时候有上去更正的权力。有的学生很快做好了,但很又被人更正过来了,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在下次做时格外小心认真。还有就是一些学生的字迹不够工整也被别人更正了,下次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2、在单元测试时我也采用了竞赛的形式。
我把一个班的同学都分成了两人一组形成了竞争对手,让成绩和能力相当的学生组成对手。看哪个同学进步的快,分数较低的那一位同学要值日一个单元,至到下次他考赢了他的对手,再让对手去值 2 日,有些同学边赢了三次很高兴,但第四次考不赢了,他也知道了对手的强劲,又在暗下决心再努力了。
3、在小组内学生的组是让学生成绩作主的。
在单元测试时,我把每次学生的成绩都登记下来,在小组分数最高的那个同学担任小组长。小组长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光荣,很多同学都想当这个小组长。有的同学连任几次,也有同学交替担任形成了一种竞争氛围,还有情况有的同学好不容易和原组长考了一样的分数,他向老师求当小组长,我让他自己和原组长商量,原组长也很大量让给他了,他也很高兴很尽职地工作也更加努力地学习。
4、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形式和方法很多,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如:如口算题开火车、接龙、看谁算得又队又快、夺小红旗等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通过竞赛活动,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高。
数学能力是儿童超出各科知识之前首先表现来的能力,并极具发展潜力,数学竞赛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使得他们不拘泥课本,突破思维定势,敢于创新,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把数学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数学能力,使那些天资优异的孩子们的才华得以最充分的开发。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需要。通过教学的多样也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以上是我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几点体会请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教学月刊数学版》
联系方式:电话*** QQ:632272339 3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推进学习的是问题。美术学习是一种创造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大脑中充满疑问,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基本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育;培养;学生问题。
新课程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出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感知、记忆、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意蕴的活动。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时常思考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1.新科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用恰当的美术语言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美术作品,并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运用美术语言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要懂得美术元素有哪些,又是如何表现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在审美提高的基础上才会运用美术语言去表达对一幅美术作品的评价,交流。
2、从课堂状况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素质要求来看满堂贯的现象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更谈不上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或滥用多媒体播放着影视动画文件,几乎没有运用美术鉴赏的方法、技巧以及没有从形式上去分析美术作品。学生不感兴趣,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美术鉴赏教学中,“要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问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通过提问角色转换等形式形成师生之间的审美互动。“美术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设问中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树立对问题敢于探究的精神。在运用提问的形式下发散各个环节的内容。”① 教师循循善诱,循着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进行审美互动。
3.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人类进步需要创新人才。具有问题意识的人才具备创新要求。发现问题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中才会发现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宇宙飞船上天,人们在太空中如何洗澡,人们如何吃饭睡觉等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解决问题首先考虑到好多问题,如考虑不到太空中出现意想不到就会对人生活带来困难甚至导致人身安全危险。学会问问题在美术课中强化问题意识,才会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研究者测试不同地区国家的孩子的知识水平,结果发现非洲孩子不能解释什么是“粮食”,美国孩子不知道“其他国家”,而中国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问题”。学校教育围绕教科书强调标准答案,死记硬背内容,不重视个性和兴趣。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即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了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良性循环状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具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会意识到寻常现象的非常之处,“于不疑处有疑”,然后提出问题,这往往会导致认识的新领域和新视角。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人师,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学生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这也足以说明学生在学习时,最乐意接受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甚至“爱屋及乌”。学生若具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然后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己经过观察分析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因而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或逼迫的,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够持久地自觉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装的主体性。
2、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就会不断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找到满意的答案,会积极地搜集材料,主动探究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做出各种猜测或假设,并寻找证据,直到学生能合理地解释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类似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处理信息,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具有了问题意识,学生才能处处发现问题,时时思考问题,人人提出问题,学生才能不迷信课本和权威,才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思考、归纳,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新问题。提出问题后,为了解决问题,必须积极思维、探究,创造性地建立假设,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北京12岁的小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研究,推翻了传统的蜜蜂飞行时的“嗡嗡”的声音是由于振翅造成的观点,证明了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这一出人意料的结论。学生具有了问题意识,他们才会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不盲从,不迷信。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
4、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指出:“智力在一切阶段上都是把材料同化于转变的结构,从初级的行动结构升为高级的运算结构,而这些结构的构成乃是把现实在行动中或在思想中组织起来,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摹。”在他看来,智力是一种思维结构的连续的形成和改组的过程,每一阶段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能说明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教育则要适合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那么,有些学生为什么不向老师提问呢?大体不外乎几种原因:
一是有些学生出于爱面子的虚荣心里,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总怕问错了被人笑,对质疑有后顾之忧。
二是有些学生不善于质疑。他们只是虔诚的接受现成的知识,不善于思索和怀疑,因而也就感到无问题无疑问。三是不会质疑。有的学生受应试教育和学习上的功利驱使,平时很少和老师讨论一些知识性学术性问题。
四是老师不鼓励、不支持学生质疑。出于师道尊严,极少数教师怕被学生问住,面子上不好看,因而不喜欢那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几点策略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在主动参与、探究的学习中,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尤其在教学中,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着重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新精神,在问题的发现中、在想象中、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教师应放弃权威式的教育,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应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学生问题的提出。教师对问题提得多且质量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肯定。对提出问题质量差的学生,老师切忌挖苦讽刺,要从精神上给予鼓励肯定,然后再共同分析其不足原因。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强化。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第8册《石头中的生命》一课的教学中,首先组织学生听石头声音、摸石头质地等活动,再把一幅幅巨大的、造型粗矿的各代石雕作品呈现在他们眼前,学生会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一件件经过风雨的洗礼,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的那些富于“生命力的石头”,也被中国古代石雕艺人精湛的雕刻技艺所折服,激发起学生对石雕的制作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美术课堂的情境创设要切题、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自主学习中去。
2、改革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只是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能达到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让美术教学贴近生活,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第8册第7课《适合纹样》一课中,我展示两只瓷盘,一只有适合纹样的瓷盘,一只白瓷盘。让学生选择喜欢哪一只,说出理由。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找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找找大自然中的适合纹样;分小组讨论适合纹样的特点。最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案来创作,在创作时,利用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运用色彩和线条造型完成适合纹样。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首先寻找、欣赏生活中的适合纹样,讨论探索,把握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3、教给学生质疑、提问的技巧,使学生会问。
陶行知先生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不喜欢提问或不会提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如何提,对提问的方式、内容叙述的要求等没有掌握。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找问题提问题的技巧。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进行多元评价、主体评价和发展评价,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审美个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第4册《树上树下》一课中,欣赏课本中作品时,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它们都在干什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你有什么奇特的故事呢?作品中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紧紧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编故事的心理特点,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学生受到启发并拓宽思路,创作时每个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很好地表现树上树下的故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4、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内涵,解决疑问。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生生互动主要是指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过程的参与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第4册《画感觉》一课的教学中,课一开始导入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画感觉其实很容易,只要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就行了。然后出示两幅不同感觉的图画,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学生能在游戏中探索发现,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进入探讨、争论的状态,学生之间的探索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在不知不觉中时一步提升了对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接着通过拍手,闭上眼睛来体验各种感觉,让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会,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感觉,学生在合作、触摸、尝试、体验中能够激发积极的情趣,思维的积极性和独特性得到充分体现。由于存在个体审美能力和感受力不同的差异,奇特的构思。独特的见解,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在学生的指尖流露,画出来的感觉具有变化万千的魅力。教师要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激发,使学生保持积极地创作欲望。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与鼓励者的位置,师生再心理上已消除了角色位置位置的界限,构建起自由对话的平台,进入到一种开放的、默契的、多元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充分感觉自由“感觉”的畅快。5、把美术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拓宽培养问题意识的渠道。
新课程理念注重“人”本位,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和每个学生的发展,全员参与就成了它的重要特征。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去,亲历探究过程。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欣赏作品,对作品内涵的体验,但并不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动动手,或临摹作品,或进行创作,这样更有利于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打破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教师应让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亲身体验世界的奇妙,认识美术学科的作用,了解美术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要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思维,产生问题意识。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第6册《家乡的桥》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分工合作收集家乡的桥的结构特征、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图片资料等信息,采用上网查询、图书查询、向长辈咨询、实地考查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然后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家乡的桥。以组成“小小旅游团”的形式,分别派代表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设计的的桥,于是不同的桥,虽然造型不同,材质各异,背后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和传说在学生的心中流淌下不同的美感。这次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活动空间。
四、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学生提问,学生互问,师生互问,在通过查找资料共同讨论疑难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其中,发现问题很重要,要会去找问题,问题是否正确,问题是否确当合理,不要出现“先有母鸡还是先有鸡蛋”的怪圈问题。另外还要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问题的答案,不是培养“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学生。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过程中,美术欣赏让学生感受的同时,让学生发展创造美的思维。在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并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思维灵活性敏感性有很大提高问题思维方法有所特破,同时揭发了对美术的兴趣。学生的思想观念明确了,学习研究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学生才能向着目标去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形成个性发展方向,“创造能力”与“创新思想”为学生指明方向,技法的熟练才能有所创新,教给学生是对“感知•提出问题→熟悉•明确问题→掌握•解决问题→创新•查找问题”这样一个全新的过程理念。
1、通过培养问题意识,学生学会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能够用美术语言有创造性的用自己的观点合理的分析一幅美术作品。
2、通过各种实验,调查寻求比较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学科上问题的意识非常重要,没有这种意识就不可能在学习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作出科学的创造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吧了”。
3“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提出和解决问题,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它是科学创新精神的原动力。其实质是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跨学科研究课题,在美术学科中如何进行深入探索很值得研究。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是提高“问题意识”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形成渗透式思考问题的科学研究品质,养成自主研究的学习品质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抓住内化学习者科学精神的各个重要环节,掌握教学策略,不失时机进行实践与探索。只有学习者高度重视科学创新的整个学习过程,才有可能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促进知识迁移能力,初步奠定具有个性特点独立研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拟解决的途径:
1. 让学生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明确艺术课的重要性。2. 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寻找大量的资料,以便于研究。
3. 在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与同行探讨,采用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用实践加理论的方法。
4. 引导方法,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全新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问题意识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作为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贯穿于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大脑中充满疑问,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基本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参考文献:
1.钱初熹著《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9 2.雏尚智著《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3.[日] 大桥正夫编 《教育心理学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2 4.高南 《艺术心理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 5.彭立勋著 《美感心理研究》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12 6.俄B•得罗夫斯基主编《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7.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 8.张鹭 《现代美术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9.朱小林《2006湖南省中小学美术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美术教育》2007 年 第3期 10.《问题与问题解决》江苏教育出版社 美术主编 徐建
11.《名师培养学生好的习惯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文娟 郭香平主编
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合作与交流,给美术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通过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确实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合作学习“变味”了,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小组构成——不合理。有的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因此,各小组人数、学习能力等差异很大。还有“小权威”现象。小组讨论,只有所谓的尖子生发表自己的“高见”,变成尖子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只当观众、听众。
其二,内容设计——不精当。一些美术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因此一些学生个人完全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却偏偏让学生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展开讨论时,学生没有围绕问题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地交流二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合作,其真正意义并未达到。
其三,讨论时机——不适宜。有的教师不考虑必要与否,动辄采用小组讨论,讨论内容不讲层次,次数过频,没有安排独立学习,急于讨论学习目标,花的时间多,收效却甚微。
其四,反馈评价——不恰当。集体反馈时,教师只求问题的答案,不追寻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限定于一个答案,不接纳问题的多解性;只夸奖小组的代言人,不褒扬集体的智慧结晶。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点提高合作学习效能的策略:
⒈优势互补的小组构成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组织好分组,最好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按不同的性格差异、美术表现技能高低、表达能力强弱组成小组优势互补的组合,这样有利于相互间的学习和促进,同时也能建立适度的竞争——包括个人之间的竞争和集体之间的竞争。这样,想象力丰富的能带动不太愿动脑筋的,细心的能影响粗心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进步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中组内学生的角色最好能轮流担任,合理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总是组内画画好的学生独自忙碌,其他学生在一边无所适从的现象出现。
⒉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
要开展好合作学习,必须设计好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这个内容既要适合学习合作共同体,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一节手工课上,我安排学生两三人进行动物面具的合作创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孩子们首先考虑构图、形象,接下来就得考虑材料的应用了,学生们平时积累的各种废旧材料纷纷被利用起来,有的同学还想到了用棉花、毛线,甚至鸡毛、树叶、芦苇花等材料,在制作的最后阶段有的小组还结合了绘画、穿编、泥工等手法,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们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大大超出我对他们的了解。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⒊巧妙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的应用,也需要把握一个度,不能滥用。如有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考虑必要与否,动辄就采取小组讨论,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被占去大半;还有的讨论漫无边际,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则如一盘散沙。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利于发挥唤醒学生个性潜能、开启学生心智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将独立学习立足合作学习之前,在突破重点、难点的时候再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有些设计者的思路一旦形成就很难突破,此时若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及时点拨自会峰回路转,茅塞顿开,同学间通过听别人的设计构想就能得到启示。这时学生的思维会达到空前的活跃。如在创作课《想象中的怪兽》中,教师先播放了一段精彩的怪兽影视资料,当各种各样新奇怪趣的怪兽显示于学生面前时,孩子们禁不住窃窃私语,趁此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先独自思考设计,然后再展开关于怪兽造型设计的讨分析论。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谈出自己的看法,有的想设计牛头怪,有的想设计独眼怪,还有的认为刺猬怪既奇特又有趣,讨论在不断的发言中达到了白热化,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了自己的创作构想,在作业表现时也能博采众长。作为“导演”的教师及时把握住了课堂上的节奏,使讨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⒋客观评价以激发动力
客观评价学习成果。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对诸多的意见进行比较、归纳,善于表扬新观点、新学法。汇报结束时,通过集体评选出小组活跃分子、协作成功的学习小组等,最大限度地表扬各种类型进步突出的学生,从而激发合作学习的动力。
美术课中的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倡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到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美术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们提问,向他们质疑的习惯,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手”“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目标
(一)概念界定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
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与培养,解决学生上课只听讲,不会思考,不会提问的现状。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
1、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
2、如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如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4、在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归纳有关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案例,为课题研究准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基础。
(2)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前后,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形式,记录原始数据,为研究的开展,结果的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证据。
(3)观察法:通过对学生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改变的观察,来确定是否取得预期效果。
(4)经验总结法:在每一阶段结束的时候,都要利用已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为下一步课题的总结奠定基础。
五、研究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2011、11—2012、1)
主要工作:
1、选题、申请立项;
2、构建课题实验思路,研究目标与内容;
3、进行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2、2—2012、5)
1、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
研究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二个月时间),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提出来,有不同的想法就说出来,要敢于质疑。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爱问“为什么”,教师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适当引导、激励,让学生学会质疑;第二阶段是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个月时间),这一阶段其实也是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遇到问题要多想一想“为什么”,形成有“疑”必“问”的习惯;
第三阶段是研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个月时间),这一阶段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质量,不要让学生误认为为提问题而提问题,如何提有价值的问题。
3、注意积累、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材料,把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体会、个案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交流。
(三)研究总结阶段(2012、6)
1、收集材料,健全、整理材料。
2、撰写结题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申请专家予以鉴定,形成实验成果、推广。
六、研究成果
实验研究目标全部到位,提供课题研究报告,课题优质课与课题实验有关的论文和学生材料记录,给有关专家组按既定的实验目标、方案,进行鉴定验收后加以推广。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 通海学校 张军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 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 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手”“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实验的意义: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数学是 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可是走进小学课堂,除了一些研究课、公开 课、示范课以外,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也都还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都是听——练习——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 的状态,课堂上每个学生提问和被提问的次数明显减少,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再加上现在的孩子懒惰心理强,竞争意识淡薄,对学习缺少兴趣,不爱发言,长 此以往,有的学生养成了不爱思考、不爱提问的坏习惯,学习劲头不足,不利于 学生的数学学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生方 式,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问题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课题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概念界定: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变数学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交流、不会提问题的现状,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
1、学生目标
敢问:即学生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要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 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自身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归纳,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
2、教师目标
(1)善于学习,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2)善于启疑,提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学习背景,学习情境应与学生心理、生理相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
(3)教师要有热忱的工作态度,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育人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通过研究,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通过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学会质疑。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解决学生提问题质量不高,问题范围过大或过小的现状,使学生不但敢问,还要善问。
五、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
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是更为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美国教育家杜威在30年代对“探究”或“反省性思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激活创造性”的心理过程。问题的结局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50年代的研究表明,难易适中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
六、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归纳有关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案例,为课题研究准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基础。
(2)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前后,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形式,记录原始数据,为研究的开展,结果的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证据。
(3)观察法:通过对学生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改变的观察,来确定是否取得预期效果。
(4)经验总结法:在每一阶段结束的时候,都要利用已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为下一步课题的总结奠定基础。
七、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策略
1.从社会学的观点讲,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认知冲突与情感价值观念的冲突。教师要善于找准触发点,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与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2.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持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取探究的成果,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引出另一些问题。
3.心理安全与自由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民主宽容的态度是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课堂上要营造探究问题的宽松、自由环境,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给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以支持,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天空。
4.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天生,需要唤起和培养。为此,我们既要让学生为解决“不知”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新知”而问。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一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成为他们自我发展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习惯养成阶段(二个月时间); 第二阶段是问题意识形成阶段(二个月时间); 第三阶段是自觉探究问题阶段(二个月时间)。具体做法是将分阶段的做法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11、11—2012、1)
主要工作:
(1)选题、申请立项;
(2)构建课题实验思路,研究目标与内容;
(3)进行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12、2—2012、5)
(1)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 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注意积累、收集研 究过程中的原始材料,把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体会、个案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交流。
3、研究总结阶段(2012、6)
(1)收集材料,健全、整理材料。
(2)撰写结题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申请专家予以鉴定,形成实验成果、推广。
八、研究成果分析:
本课题实施半年多以来,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迈出了从敢问到会问的关键一步,并逐步向善问逐渐发展,提出的问题已经能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具有一定深度和独特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多样性,课堂质疑问难的触角延伸到课外。几乎每一节课学生都会有几个问题来“考考老师”,去“问问书本”,去拜访“网络”。而且从课伊始到课末,学生冒出自己的问题,提出问题或质疑已经是学生和教师习以为常的活动。实验表明,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发展自己。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一般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但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并充分锻炼了自己能力,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因此,学生的内驱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随之提高。研究前后,我们对实验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检验,我们以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举手次数的多少为标准,(举手次数少于2次为积极性缺乏,举手次数在3次到5次为积极性一般,6到9次为积极性较强,9次以上为积极性强。)对统计结果进行了汇总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非常显著差异,实验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于实验前。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明显进步。
2、学生的问题质量有明显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从较随意地问问题逐步发展到问题的数学味越来越浓厚了,问题的针对性也变得明确了。
3、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增强
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随着主体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越来越强烈。他们中有部分“敢为天下先”,解决问题时有了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结论、新表 达方式、新操作程序。在小组的共同合作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流,85%的学生能 更好地回顾与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大胆地表述出来,他们经常会问:这种方 法正确吗?有没有其他方法?这种方法还能解决其他问题吗?在“问”中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能数学化地思考回答问题。两年多来学生基本能按照以下流程获得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发现问题(生疑)→提出问题(质疑)→讨论问题(议疑)→分析问题(析疑)→再提出问题(再质疑)。实验后,学生探究质疑能力得到增强。
4、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能力提高了,学生不满足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学习方式,变得学习非常主动,课堂上呈现着“带着问题走向教材,带着问题走向老师”的新气象。而且这种学习品质会迁移到其他学科。如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养成的想问、敢问的大胆品质直接影响到语文等学科,他们所获得的质疑问难品质将带他们走向一个个成功。
5、先进的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们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的一个切入口,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教师再也不满足把学生仅仅培养成一名解题的高手,课堂教学过程从直线性的变成曲线的、块状的、多元的„„教师提问的水平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那种零碎的、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变成了整体的、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大的问题。实验前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非常显著差异,实验后教师提问水平明显强于实验前。
6、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幅提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们教师把先进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的一个切入 口,课题组成员通过半年多的课题研究,自身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课 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验后教师的提问水平明显强于实验前,教师的业务水平也随之大幅度提高。
九、存在问题我们在总结课题实验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主观和客观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加强,通过课题研究,反思我们的老师要向 研究型的老师转变,才能与时俱进。
2、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转变。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在穿新鞋走老路,既想改变教学方式,又怕影响教学质量,怕学生的过多提问影响教学进度,导致课堂改革举步维艰,新理念、新教材、旧教法的现象依然存在。
3、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很薄弱,全体的教师和学生都应对“问题意识”提高重视,课题研究虽然结题,但研究还要继续。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题的水平差异很大,如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敢问、会问、善问,是我们老师一直面临的挑战。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意识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师也通过学生的提问,更好的掌握学生的知识薄弱地方,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本次课题研究实验中,我们还有很多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我们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使我们的教育科研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