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胜镇都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德胜镇都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4~2016)
凝心聚力育真人,务实创新谋发展。都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校现代化建设办学纲要》等法律法规制订,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显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办学显特色,教学高质量的精致型的农村品牌学校。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德胜镇都街小学创办于1957年秋.学校占地 4877平方米,建筑面积1148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基本齐全,拥有1个篮球运动场;一座教学楼等。
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人。在编教师6名, 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人。
办学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学校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学校发展的主要优势
1.学校是一所拥有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通过历任校长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办学业绩,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肯定,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2.学校有一个目标一致、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组合时间虽然不长,但班子成员结构合理。
3.学校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的教师队伍,可塑性强、工作积极性高,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盾。
4.学校校舍改造工程已经启动,通过学校校舍的改造和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逐步形成规模办学走势,促进学校形成良性循环。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教育教学设备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对办好学校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
1.高层次,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流动性大,取得了一定成绩调往城区的较多。骨干教师数量少,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也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进一步深入。
2.鉴于所处地域出生率的降低,本地学生逐年减少,学生和家长的素质相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地学生的家庭中,单亲家庭子女占比也较高。因为地处农村,学生家长平时都忙于生计,很少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而一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其他表现。对于目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特色教育等缺少意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办学理念
学校以“办农村一流学校,创乡村教育示范品牌”为愿景,以 “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为办学理念,坚持“质量强校,特色亮校,文化润校”的办学方略,以书法、儿童阅读为特色发展目标,打造 “真 善 美”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求实创新文明进取的校风;严谨务实拓新求真的教风;勤奋活泼虚心博学的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有所长。
学校的校训为:真 善 美,即崇真,向善,尚美
崇真: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真人”。向善:存善心、纳善言、践善行。
尚美:有崇尚美的心灵,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
二、学生培养目标
深入探索和实践,从三方面把学生培养“真人”,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
身心健康:身体健康,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对社会有责任感。
人文素养:爱惜生命,学会爱人与自爱;尊重他人,能够宽容与珍惜;共同发展,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品质:善于思考,学有特长,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学校本着“真教育”的理念,引导全体师生崇真向善尚美,逐步使文化成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纲领,成为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成为提升师生校园品位生活的显著标志。通过三年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办学显特色,教学高质量的精致型的农村品牌学校。
四、事业发展规划
按市教育局的事业发展规划,学校的规模是6个班级,即每年招收新生1个班级。
第三部分
规划具体实施目标
从学校管理、德育、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特色等六个方面探讨三年的发展。
一、学校管理 ▲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各方面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部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具体目标
1.构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和谐校园,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
2.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考评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
3.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真正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鼓励他们提建议,参与学校管理。▲主要措施
1.实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民主生活,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坚决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水平。
2.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狠抓安全工作,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努力打造平安、卫生、文明的和谐校园。
3.增强服务意识。尊重、关怀、信赖和帮助每一位教师;尊重和重视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地爱护学生、服务于学生,努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搞好食堂管理、生活管理;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思考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德育工作 ▲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引领学生崇真、向善、尚美。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开发德育实践基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做真事,学做真人,人人争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社会好少年。▲具体目标
1.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充满爱心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2.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条长廊彰显德育主题。
3.深化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体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感恩。5.德育实践基地活动初见成效,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开发育人功能。
6.结合校内外力量,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每处。▲主要措施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培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班主任队伍。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良好的德育氛围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效。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中会受到无形的约束,他们会不断约束自己的言行,向着“真、善、美”发展。久而久之,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师生共同设计适合本班的班级公约、班训、班牌等,建好班级特色角,努力挖掘并发扬班级特色,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2.逐步将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育人环境相融合,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剪纸长廊,经典阅读长廊,书画长廊,校园内开辟一个小型的劳动实践基地。
3.着眼细微处,营造浓浓的德育氛围,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条柱子会说话,让每一块草坪会说话,营造如厕文化,餐厅文化,书香文化,礼仪文化等。
(三)活动中育人。
活动最受孩子们喜欢,把教育融入到一个个活动中来,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学到更多,懂得更多。1.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活动。
2.让每个学生爱上阅读,人人有书读,时时能读好书,让书陪伴孩子成长。3.夯实少先队阵地建设。
(四)抓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孩子的安全有了保障,一切教育才有可能开展,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排除校园内一切安全隐患。人人都是安全隐患排除专家,发现一个安全隐患换要在第一时间排除。
2.开展安全疏散演习活动。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每学年至少开展一到两次安全逃生演习活动。
(五)利用家乡资源建设德育基地。
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丰富。我们已经建立一大德育教育基地:德胜镇都街村糖芽敬老院。活动基地的开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舞台,学生在这些基地上将会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基地建设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品牌,充分挖掘实践基地育人的功能。
三、教育教学工作 ▲总体目标:
深化课程改革,聚焦课堂,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创设求真、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轻负高效的智慧教学,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培养,制订多元化的评价方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以营造“精讲多练”的常态课堂为突破口,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
2.加强质量监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质量争取达到同类学校的中上水平。
3.推进校本教研,以语数教研组为龙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加强小学科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措施
1.认真实施教学工作规范条例,落实教学常规。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深化新课程改革,逐步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
3.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分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6.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四、教育科研工作 ▲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水平;推进教师的课题研究技能和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成果。注重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教科研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支工作热情高、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骨干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主要措施
1.营造学校教育科研的氛围。2.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3.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课题申报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4.推进学习型教研组建设,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开展同伴互助,以问题为课题,以实践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五、师资队伍建设 ▲总体目标:
提高教师政治素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促进经验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教学特色的骨干教师。▲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时政和教育教学法规,以集中组织和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每两周一次的学习时间。2.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的层次与品位,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3.加强教师管理,严格教师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4.把创建活力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之一。激励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倡导健康工作,幸福生活理念。
六、学校特色 ▲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定位和在特色项目上取得的成绩,对学校特色进行调整和重新确立,加大特色创建力度,使我校传统文化传承: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特色进一步凸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主要措施
1.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德育基地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成为学校的德育的亮丽名片。
3.引领儿童阅读活动,办好每年4月份的校园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浓郁读书氛围,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让每个孩子都有主动读书的意愿,徜徉书海,探求书中丰富宽广的未知世界。第四部分
规划保障机制
一、思想理念保障
通过宣传学习,使教师理解规划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确立人人都是规划主体的理念,发动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规划的制定和研讨中来,思想上重视,行动中落实,使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和追求,领会和把握规划的内涵,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和文化氛围,为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念保障。
二、管理组织保障
1.本着职权清晰、任务明确、科学高效的原则,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全面领导规划的制定、论证、实施、考评等环节实施,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2.努力发挥各自职能,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教工民主管理职能,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
3.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
4.成立“三年规划实施督导组”,聘请家长、专业人士参与。同时在规划执行中,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完善规划内容,使之更具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三、资源后勤保障
1.加强校园安全设备的维护,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作用。2.每年都争取投入资金,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三年内拟建设: ①建好学校围墙 ②学校新大门 ③新教师宿舍
④平整校园所有活动场地 ⑤更换教学楼门窗 ⑥硬化气排球场 ⑦硬化羽毛球场 ⑧硬化学生操场
3.巩固现有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成果,进一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能与时俱进,充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4.对外开放学校的优质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与开发。
三年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畅想,结合了时代的要求,展示着学校灿烂的明天。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有都街小学全体教职员工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一定能共同谱写出都街小学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附:
德胜镇都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蓝国永
副组长:黄艳访
组员:罗爱英、黄星琳、韦火回、韦水干
第二篇:**镇第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构建师生和谐成长的共同体--做最好的自己
——**镇第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7—
2019)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学校发展历史
**镇第二小学创建于1985年,当时校名为城关镇二小,1991年更名为**镇第二小学。学校充分注重**镇二小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本地域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提出了二小的办学目标:“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行课程、教材、教法及教育评价整体改革,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较好持续发展潜质的小学毕业生,努力把学校办成有书香特色的、在**市内有较好社会声誉的城区公办小学。”
近三年来,学校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文明交通示范校”、“**市安全文明校园”、“**市科普大院”、“**市禁毒示范学校”、“**市园林式单位”、“**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教育信息创新应用示范校”。
二、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3642名,134名教职工,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10人。全校教职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6.8%;专科98人,占73.1%;小高90人
占67.1%
;党员23人,占17.1%。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19人,占14.2%。
学校占地面积49898.2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共13015.4平方米,校内建有标准5人制足球场一个、2个篮球场与200米环形跑道均已摊铺塑胶层。学校各类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学仪器配备达标,且拥有“班班通”校园网络教学系统、直播、录播系统和功能便捷的校园网及校园资源建设平台等。
三、学校发展优势:
1)“教研”资源。**镇第二小学由于地处县城中心位置,加之良好素质的师生和关心支持教育的家长,促使各类办学经验交流活动、县级教学精品赛课和教学研讨活动……能在学校承办,使得**二小拥有丰富的“教研”资源。
2)“品牌”效应。学校注重**镇二小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全面引入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行先进的小学办学模式和学校管理的全方位改革,均已取得良好的“品牌”效应——教职工认同,家长认可,社会称许。
4)目标激励。“把**二小办成有特色的、在全市有较好社会声誉的城区小学——二年办成县级品牌学校,三年办成**市品牌学校”的口号已成为激励全校上下的奋斗目标。近两来,学校先后取得了江华县办学绩效评估“优秀”的奖项,随着办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已重树二小的声名。
5)氛围和谐。学校的办学理念越来越获得教师的认可,加之近年来城区学校的扩容提质工程带给学校在办学条件、设备设施方面的巨大改变,对提高师生的归属感和办学目标认同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归属感增强了,“以校为荣”的幸福感上升了,更可贵的是专业发展内驱力提高了。学校已形成了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氛围。
四、问题分析
1、在发展目标方面,尽管学校发展上了台阶,但要在2018年9月之前的两年内实现“**市品牌名校”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困难。
我校将申报**市名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目标,通过创建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力争获得命名。
2、在教师发展方面,现有的师资队伍状况与学校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学校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4.2%,老年老师占主导地位;一些中年教师由于习惯“安稳”状态,不敢接受太大的挑战。骨干教师队伍较为薄弱,在县内有影响力的不多。如何对教师作适合个体的规划及培养已成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3、学校硬件及配套设施、设备还需进一步改善和充实。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电教设备还需大量增添及更新,目前要实现我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所必需的硬件建设相对薄弱。
4、由于家长、社会对重点初中升学率的追求,学生和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应试压力,目前学校的特色建设不够明显,尤其是还未真正挖掘学校传统和现有教育的资源,进一步提升教育品位,形成鲜活的学校精神文化。
5、学校管理机制有待创新。如何使学校人性化柔性管理与制度化刚性管理相得益彰;如何处理好各处室与年级组的关系,发挥好双方的最大效能;如何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评价机制来激励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如何发挥教代会的监督作用等,这一切都需要学校在管理机制上作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6、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课改力度不够大,教师课改热情不高,喜欢于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课改的理念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还有待于加强。在积极倡导“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如何激发教师的最大潜能、突破制约学校快速发展的瓶颈,还需要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的教育思想
一、办学理念: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教师的发展,是构筑师生和谐成长的幸福家园,使每位学生都发展,使每位家长都满意。
二、办学目标:
我校未来三年的办学目标是:积极构建师生和谐成长的共同体,努力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把学校办成有“书香”特色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市级名校”。
三、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有责任,敢担当,懂礼仪,敢创新,具有持续发展潜能的小学毕业生。
四、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乐学习、善教学、会研究、能创新的教师队伍。
五、学校校训:
责无旁贷,勇于担当
第三部分:素质教育实施
一、课程建设
(一)基本目标
积极探索学生成长规律,以激发兴趣为目标,将“责无旁贷,勇于担当”的校训融入课程建设;有效整合学校优质课程资源,积极研发三类课程,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2月---2018年6月)
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初步形成三类课程整体改革形式:在基础课程方面,语文“主题教学”实验平稳落户;数学、英语学科建设有突破;德育课程构建起主题特色活动系列。
第二阶段(2018年7月----2019年9月)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取得明显突破,其中语文“主题教学”实验特色凸显,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品牌,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亦已形成。
(三)具体实施
1、深入研究基础课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1)语文学科
学校将从2017学年起我校一至五年级引入语文(阅读)“主题教学”实验。为了让语文实验平稳落户,并凸显其特色,学校将通过密集型校本实务培训,及时为老师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大家用好实验教材的信心和能力,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逐步显现实验教材的理念优势与品牌效应。
2)数学学科
学校将从2017年上期将《数学思维训练》校本教材作为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拓展课教材,每周安排两课时,并将它融入学校课改数学教材的评价系列。我们要通过专家指导、课题研究、校本研训,积极开展数学学科研究,提高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方面的效力,并在2018年县教育局质量检测中我校数学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
3)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技等学科
要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本学科的相关因素,让学生对艺术、科技、体育等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感,提高自身的艺术能力;以科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等;通过基本的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
2、建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校本课程特色。
学校积极整合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创建校本课程特色。
1)拓展课程
学校将通过对“阅读与经典”课程的不断开发,建立起
“必背书目
——必读书目
——选读书目
——报刊杂志”的立体阅读体系,逐渐打造一校一品的特色校本课程。
国学经典课程
年
级
课
程
教
材
(必背书目)
课程目标
教学课时
诵读
时间
一
经
典
诵
读
上期《三字经》
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每周一课时
每天
晨
诵
课
下期《弟子规》
二
《千字文》《百家姓》
三
《老子》选读、《弟子规》
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文诵读习惯和语感撑握诵读的方法与技巧。
四
《论语》选读、《弟子规》
五、六
《大学》选读、《中庸》选读、《中庸》选读
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增强记忆力,开发潜能,提高表达与写作能力。
1-6
《小学必背古诗70首》
循序渐进背诵积累70首古诗
课外阅读课程
年
级
课
程
教
材
课程目标
教学课时
诵读
时间
低年级
绘本阅读
绘本选编
以“快乐阅读”为理念,选择适合的绘本,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步提高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每周一课时
每天
晨
诵
课
中高年级
蓓蕾书社
各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报刊杂志》
1.阅读重点与总量:①阅读叙事性作品,包括故事等;②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阅读方法与能力:①初步学会默读;②学习略读;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2)活动课程
学校从“一校一品”文化内涵入手,构建颇具特色的课程方案:
*
结合“主题月”开展的系列活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时间
主题月
既定活动
时间
主题月
既定活动
2~3月
礼仪月
礼仪知识竞赛
9月
爱校月
敬师爱校
4月
读书节
阅读活动
10月
爱国月
爱国教育活动
5月
科技节
小制作评比
11月
体育节
校运会
6月
快乐节
六一联欢会
12月
艺术节
迎新联欢会
*走近瑶都——“瑶”文化探究课程
以家乡的“瑶族元素”为专题,学习相关知识,探究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了解瑶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模块
低年段
中年段
高年段
“瑶族”
知识
1、看图认识了解各类瑶族元素。
2、激发学习了解家乡历史的兴趣
1、学习收集资料、处理资料。
2、自主关心相关的家乡民族的信息。
1、多渠道收集各类“瑶族元素”的资料,并制作演示文稿。
2、选择一项主题进行实践探究,形成研究报告。
“瑶族”文化
1、参观看县城内的瑶族风情建筑及视频资料,感受家乡瑶族的魅力。
2、唱一唱、画一画,开展相关的小型竞赛。
1、收集“瑶族元素”文化资料。
2、以各种方式描摹美丽家乡“神州瑶都”。
1、吟诵相关美文,体会内涵。
2、用自主制作的作
品布置教室。
“瑶族”文化内涵
1、认识家乡的民族英雄,了解他们的事迹。
2、诵读相关美文
1、收集瑶族的故事。
2、探究各类瑶族元素的内涵。
1、组织宣讲,弘扬民族英雄精神。
2、汇编《江华瑶族元素》。
*
社会考察、实践活动(分春、秋两季考察活动)
学校将每年春秋两季组织的社会考察活动组成系列,每位学生5年10个点,以此提高学生的考察活动面。
年级
学期
地点
内容
一年级
第一学期
县苗圃
找秋天
第二学期
岑天河湿地公园
找春天
二年级
第一学期
盘王殿
感受瑶族文化(一)
第二学期
县瑶族规划展示馆
感受瑶族文化(二)
三年级
第一学期
自选
野外生活体验
第二学期
新农村
走进农村,参与实践
四年级
第一学期
敬老院
关爱老人主题实践活动
第二学期
烈士公园(江华故居)
缅怀先烈
五年级
第一学期
少年军校
军训
国防考察
第二学期
西边大岭
野外拉练
3)“快乐活动日”
“快乐活动日”与“一校一品”建设相结合,课程分为“拓展课、社团部、“益智坊”、小影院”四大板块。“快乐社团”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组建舞蹈、合唱、趣味科技、编织、衍纸(剪纸)、书法绘画、陶艺、篮球、足球等各种兴趣班(社团)供学生选择。“益智坊”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小影院则每周轮流安排学生进入报告厅观影。
4)阳光体育
学校严格执行“三课二操二活动”的规定,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安排每天下午10:30-11:00为全校性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列入课表),从自编本校特色课间操,到各班在指定场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活动项目和器材定期轮换。每年的体育节举办“校运会”盛事,请来家长代表参加闭幕式。完成足球校本教材的编写,并做好实施、推进工作。抓好各类运动队,重点建设足球、乒乓球优势体育项目,注重提高学生体育达标率,进一步巩固学校“全国第一批体育工作示范”的荣誉。
5)心理健康课程
2017年上期将开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好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室和咨询室,确保现有的2名二级心理健康咨询师的工作编制,具体的课时、师资安排,资源开发如下:
课时为每周每年级1课时(讲座形式),需要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2人(杨日宣、彭小泉)
课程资源:1、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心理教师编写,四-六年级三册)
2、心理活动课案例(搜集)
3、心理测量量表(编制)
4、设立心理咨询室(以及心理信箱)
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成长档案共同存放)
二、教学实践
(一)基本目标
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方面的行动研究,强化课堂有效行为,以教师的“善教”促进学生的“乐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三年内成为**市级或以上的课堂教学改革“样板学校或先进典型学校”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3月---2018年6月)
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指数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认同度以及学业水平指数方面均有进步,学生的学业负担综合指数有所降低;学生在体质健康、身心健康指数方面均有提高。
第二阶段(2018年7月---2019年9月)
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指数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认同度以及学业水平指数方面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学生的学业负担综合指数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学生在体质健康、身心健康指数方面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三)具体实施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有效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减负规定,控制双休日及平时课外作业总量;专课专用,不搞全班性补课,为落实“师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提供切实保障。
2、坚持以教学流程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教学流程监控体系分为三个层面:校长对教学工作全面负责,深入一线听课,及时根据反馈情况提出对策意见;教务主任全面实施教学工作的日常管理,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座谈,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研组长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教研组、备课组检查落实教学流程“五环节”,组织研究教材教法,解决存在问题。
3、重视学科德育,倡导“无痕”育人。构建和谐课堂,谱写温馨教室里的温馨故事。立足“乐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善教”,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基,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蓄力。
4、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方面的行动研究,强化课堂有效行为。扎实开展
“主题教学实验每周一磨课”等分级分类校本培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层面的“课例研究”,引导教师反思自己课程改进和开发方面的实践,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开发能力,进而形成以“聚焦课堂,提高教师“善教”能力为本的校本培训特色。
5、强化教导处职能,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坚持一月一次教研组长例会制度、两周一次教研组活动、一周一次备课组活动。确保计划的安排与落实、各项工作的检查与反馈。
2)结合教学“五环节”流程管理,开展“命题研究”、“双休日拓展作业设计”等专题研讨;结合“每周一磨课”、“伙伴式课例研究”等平台,聚焦课程,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借助“教研论坛”、教师读书活动、校际教研,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力促教研组活动的有序、高质、高效。
3)教研组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研究;发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校园网)”平台的作用,积极开展网上评课、交流学习心得活动,重视“学科资源库”的资源积累与共享,不断更新、完善“教研组工作”栏目内容,通过网络教研促进教研组建设。
4)教导处加强对教研组的考核,完善“书香组”、优秀教研组、示范教研组(备课组)的评比办法,鼓励教研组争先创优,形成特色。
三、德育工作
(一)基本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围绕“书香小少年、美德小公民、担当小勇士,学习小能手”的“四小”培养目标,以落实《少先队活动课程纲要》为契机,以“两纲”精神为指导,创新德育课程,提高德育效能,打造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真知、求自主、求创新,争做“四好”少年。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3月--2018年6月)
学校形成较为完善的德育课程,德育特色凸显。
第二阶段(2018年7月---2019年9月)
学校有县级以上德育课题,获评市级“文明校园示范校”。
(三)具体实施
1、根据学校德育核心理念及育人目标,完善分年段德育目标。以《以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实践为契机,结合校内外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活动,挖掘学科教材中契合的教育内容,梳理、统整,形成较为完善的校本德育课程及德育运行机制。继续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确定新的生长点,创新活动、细化措施,争创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安全文明校园”。
2、结合创建市“文明校园示范校”,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开发学校德育校本课程,逐步摸索出适合我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内容和目标:一二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三四年级以行为习惯教育为主,五六年级以责任心教育为主,安全教育各年级都开设。根据学生的行为现状,确定校级落实项目及分年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点,通过说说、演演、做做、评评等方法进行扎扎实实的指导,关注细节、即时强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结合“‘校园星’一校一品”建设,建立德育评价系统,形成德育激励机制。开展
“阅读星”、“美德星”、“责任星”、“学习星”个人四星争创活动和“星级班”、“特色班”班级评比活动,引导学生自定标准、自创特色,进而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4、进一步梳理校本校园文化活动序列,努力建设有内涵、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结合“温馨教室”的创建、“四星少年”和“星级班”的评比打造乐学、愉悦的班级文化;结合阳光健身活动、校运会、迎新会、特色项目创建等塑造健康、活泼的艺体文化,结合读书活动积淀礼贤、高雅的书香文化,结合校园美化和人文环境的塑造营造生动、和谐的环境文化。
5、通过年级组研修,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由学校德育处与年级组根据热点问题及本校德育现状,每学期组织德育论坛、班主任沙龙等德育研讨活动,人人参与,以提升全员德育意识。通过专家讲座、课题研究、校本培训等方式,鼓励班主任形成自身教育风格,以促进其专业发展,使学校有获评县、市级“优秀德育工作者”的特色班主任。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网站开辟“知心话”专栏,由团员老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小烦恼,小困惑。根据创建要求及学生实际,建立心理健康活动咨询室,在解疑答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7、进一步挖掘教育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充分利用社区、家长资源,丰富育人形式及内容;从2017年开始汇编好每一届二小毕业生《星语》纪念册,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思考;继续办好家长学校,2018年力争省示范性家长学校创建成功。利用学校网站、校微信等平台,共商育儿方法,交流育儿经验,让学生在开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求知、勇敢攀登。
四、教育评价
(一)基本目标
坚持素质教育,践行“轻负优质”,开展教育评价研究,构建“注重素质、尊重个性,多元评价,持续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4月----2018年6月)
反思学校已有的评价体系,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初步建立起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第二阶段(2018年7月----2019年9月)
进一步探索并逐步优化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使之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具体实施
1、注重综合评价,关注可持续发展。学校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考核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上为教师、学生松绑。
2、结合争创“四星少年(阅读星、美德星、责任星、学习星)”活动,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争做“勤奋好学,勇于担当”的好少年。
3、结合每月的班级“流动红旗”常规评比,促进养成教育;结合“星级班(特色班)”创建活动,建立班级团队考核评价机制,藉此营造班级文化,形成班级特色。
4、坚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学会合作,增强自信。
五、特色建设
(一)基本目标
围绕“把学校办成有“书香”特色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市级名校’”这一办学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做强已有的特色项目,培植新的特色“生长点”,形成学校文化品牌。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3月-----2018年6月)
找准方向,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形成新的特色“生长点”。
第二阶段(2018年7月-----2019年9月)
学校获评市级国学特色学校。
(三)具体实施
为了达成学校的办学目标,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我们在书香文化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努力创造实验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以下为特色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
1、做强已有的特色项目
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项目已有起色(自2015年起连续两年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秀组织奖,教师在信息化创新运用的各项比赛中均获奖),我们将积极挖掘潜力,开发资源,争取在教育现代化特色创建方面有所突破。
2、培植新的特色“生长点”---书香校园
一、亲近经典,构建立体的阅读体系
为了让孩子能真正地进入阅读空间,我们建立了
“必背书目
——必读书目
——选读书目
——报刊杂志”的立体阅读体系。
1.必背书目。
必背书目
是指学校规定的必背经典。“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国学经典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2.必读书目。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广泛征集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推荐篇目,在每学年初为学生制定好这一年每月的阅读清单,指导学生选购书籍。
同时,学校利用学校图书室购置的必读书,采用班级漂流形式,由语文老师统一借阅,统一归还。
每班学生每月至少要同读一本必读书,看完后进行阅读的交流。
3.选读书目。
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对高水平阅读者而言会吃不饱,因此我们必须从“必读”延伸到“选读”,共性照顾到个性,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主动的发展。
所以,在学生课外阅读体系中,选读书目就显得举足轻重。
4.阅读报刊杂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学生要“能阅读日
常的书报杂志”。报刊杂志内容鲜活,形式丰富,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渠道。
二、溢满书香,形成立体的读书网络
1.教师读书活动
(1)建立教师阅读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2
本好书,每月至少阅读一期教学刊物。
每学期,每位老师完成一篇读书心得,每周至少完成1
篇以上的读书笔记;每天坚持读书
分钟,提倡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每月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次以上。
(2)搭建读书交流平台。
在教研活动中,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论坛活动;鼓励教师利用博客和微信介绍好书,交流读书心得。
(3)开展名师结对活动。
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开展一般老师与名师的结对活动。
通过推荐、交流读书心得,指导撰写论文,转变课堂观念等方式,促进老师深入读书,每位名师一学年至少指导一位老师撰写一篇论文。
(4)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活动。每两年全校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指导课评优活动;每两年每位老师要上一次“课外阅读指导”公开课。
2.学生读书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课前
分钟
“国学经典背诵”活动,低年段的古诗过级以及中高年级的阅读过级活动,每个月课外阅读交流汇报活动,高年级的图书漂流阅读活动,“开放书吧”自主管理、自主阅读活动,“我的一本好书”
课外书推荐活动,“我喜欢的一份报纸(或一本杂志)”介绍活动,“**二小书香网”,学生参加测试积分活动等,让大批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阅读,促进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学生的阅读热情高涨,学校“阅读之星”评比活动氛围浓厚。
3.家庭读书活动
家长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支持者,没有家庭的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就不能高质量的完成。
学校鼓励家长为孩子建“温馨读书角
”或“温馨小书房”,每月
为孩子购买一定数量的课外书;开展“亲子读书活动”;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引导家长督促孩子在家每天坚持背诵经典,晚睡前看半小时以上的课外书。
三、生机盎然,建立多维的评价系统
1.教师评价体系
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业务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各级各类教学能手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名
师培养对象的评选条件之一。每学年末评选表彰读书活动先进个人,以及优秀读书笔记、优秀读书论文、读书随笔等,并进行汇编。
2.学生评价体系
(1)必读书目评价。
每个月以试题检测的方式评选“阅读之星”,名额不限,发给贺信,其风采在班级、学校阅读宣传橱窗中展示。
(2)国学经典评价。学校组织人员对课前背诵进行不定期检查;在读书节知识竞赛试题中检测背诵情况;期末每班进行背诵检查考核;以年段为单位,举行经典背诵挑战赛,评选“积累之星”。
(3)报刊杂志评价。
每学期在学生订阅的报刊杂志中出一份竞赛试题举行征答活动,评选出阅读“时尚之星”。
3.书香家庭评价体系
检查孩子在家庭中是否有安静、愉悦的读书环境,是否有小书橱或小书架,每年是否为孩子购置有益的图书10
册以上,订刊物
种以上,家中是否有适合孩子阅读的藏书
本以上,每周是否有一次以上亲子共读时光等,在此基础上评选出“书香家庭”。
4.书香班级评价体系
从班级图书角建设、图书馆志愿者参与程度、图书馆借阅率、获得学校阅读活动的学生比例等方面进行考评,评选出“书香班级”。
六、队伍建设
(一)基本目标
立足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品质、专业能力,建设一支“乐学习、善教学、会研究、能创新”的师资队伍,进而打造一所以“善教”促“乐学”,师生和谐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3月-----2018年6月)
根据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学校全面启动骨干教师工程,重点抓好15%~20%校、县级骨干教师队伍,使其能达到优秀教师的水平。
第二阶段(2018年7月------2019年9月)
全校25%~35%的教师能成为教学骨干,在各自的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挂牌县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
(三)具体实施
1、学校将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关注焦点,修订、完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对照规划,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建设。校长亲自负责,团队精诚合作,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2、基于《**镇第二小学师德实施细则》,加强师德建设,树榜样,树正气,以形成全体教工们共同的价值追求;营造师“爱”氛围,形成“三爱”精神------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师德教育的考核反馈制度化、常规化,做到教育为主,奖罚分明。同时,学校还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3、引入省内联盟名校教师专业发展优质资源,共享名校研训平台,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索校本研修有效模式,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别的研修形式,逐步形成校本研训特色。
1)“四课制”——聚焦课堂教学
学校认真落实好教学“四课制”活动(即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能课、中年教师特色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第一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展能课,第二学期组织另外“三课”活动。“四课制”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提前一周下达教材,教师独立备课,借班上课。该活动为各个层面的教师教学比拼的重要舞台,也是校本研修系列中分量最重的赛事。
学校借助“四课制”活动丰富研修形式,促进学科教学。参赛者需撰写的“教后反思”,每位教师至少对3堂展示课上网评课,点评认真、意见中肯的教师可获“伯乐奖”。教研组则组织评课活动,校领导根据自身教学专长亲临教研组作全面点评。
2)专技赛——关注专业素养
学校从教师所任教的学科特点出发,组织专技比赛,作为“四课制”教学赛事的分支,如:考查语文教师文字功力的现场作文、“文本细读”;考验数学教师基本技能的数学题解、单元练习命题;检验英语教师语言素养的朗诵创编、阅读分析;测评综合学科教师综合能力的课件制作、活动方案设计等。
3)论坛/沙龙——创设合作情境
学校积极为提升教师群体提供做强的条件,每学年轮流组织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的“教学论坛”和“学科沙龙”活动。“教研论坛”着力营造教研氛围,打磨教研组的教研能力。“学科沙龙”的开放度更大,互动性更强。各教研组或年级组结合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制定命题,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扎实的研讨活动;学期末,一一以团队形式展示。
4)读书活动——营造学习氛围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和学术素养,是学校校本研修又一个基本点。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读书论坛”与“读书沙龙”作平台,“书香组”和“书香教师”的评选为激励机制,提高读书活动的实效性。学校安排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专业书籍并组织测试,同时开出书单供教师选读。学校还将充分利用校园网中的论坛平台,每月推出阅读文章,组织教师阅读跟帖,校领导(版主)亲自在教工大会上作评点。
5)颁奖会——凝聚校园文化
学期末,学校汇集诸项赛事,组织隆重的颁奖仪式。评委代表上台朗读精心撰写的获奖课评语,获奖教师当场接受专家的“拷问”,教研组或年级组(包括后勤组),及至大队部、男教师团队则以各种形式作展演。营造学术气氛,凝聚校园文化。
6)“六个一”——落实常态管理
学校将组织各项活动赛事与常态管理相结合,系统策划,规范运作,建立起“六个一”校本研修制度:即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专业书籍、执教一节“邀请课”(“四课制”除外)、上传一个课件、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上网点评一堂课(“四课制”评课另计)、一学年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学期(年)末逐项考核。通过制度化建设,使校本研修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也为实现长效研训提供机制保障。
4、学校要花大力气培养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师徒带教、骨干引领、校星级教师评选机制等,形成校、县骨干教师分级培养的梯队,促使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优化;支持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的进修,鼓励教师职称升级,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以期达成《**镇二小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目标》中各项指标要求。、5、学校要把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视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中青年教师作适合个体的规划及培养,搭建平台,鼓励冒尖。政策向中青年教师倾斜,为他们的学习、研究创造各种条件,也为他们的才能展示提供多种机会:组织参加省市各类培训、外出听课、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对外开课,以及安排师徒带教等等。
6、倡导团队合作,开展良性竞争。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等,开展以团队研究形式为主的主题研究活动,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团体内的教师互为资源,互为参考,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一位教师上课,全组一起研讨,你我共同提高,建构起“个人成长、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合作培训结构。
7、借助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校园网)”平台,拓宽校本研修天地,全方位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健全网络教研机制:网站栏目责任到人,职能部门及时督查,教研组长落实管理,教师及时、正确地上传资料。将网络教研活动与教师的业务考核挂钩,与教研组考评挂钩,藉此激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教研组创建网络教研特色的积极性。
七、校园文化
(一)基本目标
结合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绿色校园,软硬件共同打造“师生和谐成长的共同体”,学校形成快乐、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2月-----2018年6月)
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并凸显开放式育人环境特色,学校获市级文明单位、绿色学校。
第二阶段(2018年7月----2019年9月)
学校形成快乐、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获评省级文明单位。
(三)具体实施
1、结合创建市文明单位、市绿色学校,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创设开放式育人环境,将美化校园与创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向往的乐园。
1)打造我校一校一品“美丽校园,幸福师生”物质环境:在校门口建立以“美丽校园,幸福师生”为大幅背景的LED宣传屏,定时推出学校的“好人好事”;各班教室门口的班牌以“美丽班级”形象为底板,除了课程表、班级“全家福”照片,还有班主任及家委会的寄语;每个教室的“星星榜”内张贴孩子们的照片及争星成果。
2)营造“书香致远”阅读环境:学校利用田园式图书馆、校园开放式书吧、书屋及班级图书角创设舒心的阅读环境,利用“读书节”营造阅读氛围,利用“阅读手册”检测阅读效果并促进亲子阅读。
3)“涂鸦墙”
让心灵自由飞翔:为让孩子拥有宽松的环境、自由的心情,学校在2016年寒假将原老年门球场四周的墙面改造制作成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涂鸦墙”任凭孩子们任意涂画宣泄。
2、倡导感恩精神。学校每年汇编**二小毕业生《星语》纪念册,引导学生尊师爱友,感恩母校;学校从2017年起将平时的校园生活片断拍摄保存,每个学期末制作成《记录**二小》纪录片,珍藏起学校生活美好的记忆。
3、学校结合师德建设、文明班组评比开展温馨办公室创建活动,营造进取、和谐的人际氛围;结合“四星少年”、“星级班”评比推动温馨教室创建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4、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召开一月一次家委会会议,全校家长参加校运会、迎新会等重大活动,以及每学期开展家长问卷调查、组织亲子阅读等,多渠道吸引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参与学校管理,并为学校提供社会教育资源。
5、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措施,创建平安校园。如:设立“百米线”家长校外等候区,保障放学接送安全;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演练,帮助师生掌握逃生技能;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6、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建设一支会当家、能管理、讲团结、肯吃苦的行政后勤队伍。倡导“注重细节,追求精致”的工作作风。后勤工作规范、优质、高效,获得师生认可。
第四部分: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保障目标
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营造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经积极发挥后勤工作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为学校实现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学校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学校完成各项目标的创建任务。
(二)、保障措施
1、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镇第二小学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发放办法》帮助教师不断规范自己的职业生涯,促进教师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2、构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试行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促使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
3、建立教师培训体系。进一步抓德师、、师风、行风建设,强化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实现组织的共同愿景。制定教师学历达标规划,制定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师德标兵评比办法,制定“以校为本”的青年和中老年教师培训计划,并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
4、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做好学校水、电与食品、交通等方面的安全工作,成立相应的安全工作小组,坚持日常的安全工作督察,继续完善学校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建立健全各种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5、建立专用设备保管机制。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室等器材设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应加以妥善保管,并由专人负责。需建立健全保管机制,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各类器材和资料。需增加图书室藏书量,添置学校的电教设备。
6、建立校园环境建设机制。增加校园绿化面积,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制定校园环境美化、绿化建设规划,落实校园管理责任制,使学校的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美好乐园。
2017年2月
第三篇: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火把刘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学校有7教学班,300名学生,17名教师。教师合格学历为100%,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大专学历60%;
一、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办学优势
1、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2、有爱岗敬业、善思创新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有本事,能创新,做实事,干成事。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中青年教师干劲足,思维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3、教育质量稳居市镇前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以中心校为目标,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在施教区声誉较好。
4、办学特色逐步凸现。学校的常规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特色项目成果明显。
(二)存在问题
1、教师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
2、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制约了学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学校的办学特色虽已形成,但还不够鲜明,特色项目不特别强。
二、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继承、创新,希望从这里升起!
1、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教育要创新、学习要创新、事业要创新。
2、希望从这里升起: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我们未来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将在这里升起!
三、学校的发展目标
教学设施现代化,学校管理法制化,队伍建设人文化,教育质量最优化,办学特色品牌化。把学校办成富有成效,特色鲜明,声誉度高的知名农村小学。
1、师资队伍建设:在原有的十名市镇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基础上,再增加6名市镇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并提高相应档次。
2、教育科研:顺利结题《课堂教学创新化研究》这一市级课题,并继续申报一到两个市级十一·五课题。每学年均有20篇以上的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四、具体工作目标
(一)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1、加强教育教学基本设施建设,满足教育发展需求。三年中,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2013年按标准创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先进村小”;2014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开通学校网站,建设好校园局域网;2015年,建设好市示范图书阅览室。
2、加强学校软件建设,添置必要的教学软件设施。三年中,对各室均按省相关标准要求,添置各类教学资源设施、设备。
(二)强化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三年中,根据学校不断发展的态势,及时制订和调整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
1、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各种管理制度进行适时完善,以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依法治校的民主进程。
2、明确职责,加强层级管理。坚持将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各办公室(教师)对年级组(教研组)负责;年级组(教研组)对各处室负责;各处室对校长室负责。使各管理层面都有明确的职责目标,做到有职有权,各司其职。
(三)引进竞争机制,加强班子建设
1、实行学校中层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及时考核,积极评价,着手建立学校后备干部人才库的建设,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做实事,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各类干部。
2、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适时稳妥地推出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积极培养建党积极分子,每年发展1—2名同志入党。
(四)加强人文关怀,搞好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和学习。40周岁以下教师人人参加计算机培训,中青年教师大专达标率达100%,本科率达20%;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老教师要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做实施“青蓝工程”的积极参与者;中青年教师积极争当市、镇、校骨干教师;树立先进,弘扬先进,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选聘、考核与评定工作,每学期举行两到三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和优秀班主任工作的评选工作。
(五)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教育教学工作“七认真”检查,和随机的抽查,把教育教学的管理重点放在过程管理,使常规管理落实在平时,真正使学校常规管理所结出的成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扎实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认真建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申报一至二个市级课题,课题涵盖所有学科。70%以上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专题总结在区、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认真扎实地进行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真正起到教育教学科研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扎实抓好教学质量。学校将研究出台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点抓好教导处、教研组,特别是集体备课组的工作,并将其纳入评先、评优体系。对各学科、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及总结反思进行科学评定。
4、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渗透新课程理念,确立“让学生成为善思、乐学、创新的娇子,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乐园”的理念,注重新课程理念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的体现,特别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体现,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六)抓好特色教育,寻求教育事业新突破
1、抓好常规管理这一传统特色的建设。继续保持“张家港市常规管理先进村小”这一荣誉,再创“苏州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2、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完善,确保在对学生的校本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继续完善和修订校本课程,以激发了孩子们发愤读书,报效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
学校的主动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学校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保障。
(一)内部保障
1、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制度管理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教代会真正成为审议、民主监督、决策学校重大事项的重要机构。
2、组织保障。形成党、政、工、团、队的组织保障体系,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合力。
3、资源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使学校每一项设施都服务于、服从于学校的主动发展。
(二)外部保障
1、政策保障。通过政府和各级对学校的政策优惠和倾斜,着力发展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经费保障。学校将加大资金投入,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信息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队伍保障。学校的主动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配备至关重要,期望能得到相关领导部门对本校教师结构的关注,补充新鲜血液,使学校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新形势新目标鼓舞人心,新征程新跨越催人奋进。我们将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以实现我市“两个率先”的勇气,以求真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明确目标,团结一致,扎实工作,认真完成恬庄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制订的各项任务,开创恬庄小学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第四篇: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东安三村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0年9月-2013年8月)
一、发展现状与分析
1、学校发展规模与环境
上海市徐汇区东安三村小学坐落于零陵路天钥桥路,隶属枫林街道。校园整洁,环境优美,设备齐全,设施先进。学校现有学生400人,14个教学班,在编在岗教工49人,小学高级教师比例达到71%,57.5%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学历,教师平均年龄40.8岁。
东三小学从建校起,就确立了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篮球特色品牌,每年举办篮球杯赛,为篮球运动的普及作出努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徐汇区文明单位、徐汇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徐汇区体育特色学校、徐汇区平安校园、上海市无烟学校。
2、办学优势与经验
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出了“智善乐健”的育人目标,每年举办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努力把东三学子培养成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合格的毕业生。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全体教师悉心研究教学教法,特别关爱这些孩子,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学校的大集体,尽快适应上海大都市的生活。
3、问题与不足
学校所处地段老式民房与现代住宅并存,家长的层次差异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大,个性化教育需求多样且强烈。几年来,农民工子女入学率越来越高,家庭教育较为薄弱。
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不均衡,整体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尚未形成,“育人”的意识和能
力还需要不断提升。
教学管理的精细化、阵地教育的有效性、教研组功能与形态的研究与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体制需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爱育人强基重质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一生的幸福
以爱育人:以师爱滋养学生心田,让学生感受爱、懂得爱、付出爱,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强基重质:加强基础,着重抓规范、抓课堂、抓队伍、抓习惯、抓风气
和谐发展:干群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在和谐的环境中引导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2、办学目标:智善乐健培育真人
在上一个三年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办学水平,力争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理念巩固、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教育活动协调有效、教育质量不断上升、社会影响不断改善的学校。-1-
校风:勤学求实和谐创新
学风:乐学善思探究合作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奉献
以“人品正、作风实、业务精、责任强”为目标,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3、培养目标:求善求智求乐求健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求善、求智、求乐、求健,具有爱国情怀、时代精神、基础学力、健身意识和开朗性格的人。
(1)求善——具有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遵公德、守法纪、肯奉献、能创新、善合作、会关心、明责任、讲诚信。
(2)求智——具有基础学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有求知的兴趣、认真的态度、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求健——具有健身意识:懂得健康涵义,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有健身习惯。
(4)求乐——具有开朗的格:热爱生活、兴趣广发、情趣高雅、活泼乐观、生活习惯良好。
三、德育与文化
(一)基本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领,在实践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工作模式,增强学科德育、少先队教育、班主任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的好少年,基本形成勤学求实和谐创新的校风。
(二)主要措施
(1)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学生生活,广泛倾听意见,掌握社会动态,了解学生热点;教导处须每学年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开展问卷调查,努力把握新形势下不同年段学生的思想脉搏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避免空洞说教和形式主义。
(2)重视学习提高。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学习,重视对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生活环境变化的研究,重视德育信息的采集和外校德育经验的借鉴,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分析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宣传。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练好教育的基本功并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和经验总结。
(3)明确基本要求。中低年级学生,要从行为规范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五爱”精神和爱家乡、爱集体的品质,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高年级学生应加强国情和法纪教育,重视良好品格的修养和心理的自我保健。
(4)坚持改革创新。在坚持原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制度和形式的基础上,注意结合时代变化,探寻多种切实有效的德育方式,特别是探索在体育与生命科学教育的结合中贯穿和渗透德育,丰富学校生活,加强实践环节,设置多种服务岗位,让更多学生得到实践锻炼;重视班集体建设,加强对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与考核;支持班主任工作创新,倡导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各科教学,开展探究性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提高;继续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问题学生的帮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进步。
(5)增强整体合力。全员参与,广泛动员:校内各科教师和全体员工须增强育人意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育人水平,推进学习型家庭创建;加强与社区及青少年活动基地、校外教育机构联系,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全校内各类制度,协调校内各部门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做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努力使学校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增强德育实效。
四、党组织建设
1、积极参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创设良好教书育人氛围。
五、课程与教学
(一)基本目标
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健全教学常规管理,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营造严谨治学巩固,重视学习习惯培养,提高学习成绩和基本学力,有效提升底线,鼓励发展特长。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常规管理。重平时、抓日常。修订并重申教学常规要求,加强常规检查和考核,尤其要关心和重视学生学习和各环节的检查和指导,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改进教研活动,在认真研讨教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分析;鼓励听课、评课和反思,开展教研组评比;重视实验室、图书室建设,努力发挥相关教育设施在教学中的作用。
(2)重视课程建设。严格按国家计划落实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合理安排好各年级的课程,优化课程结构;落实环保、安全、国防、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知识的教育;重视活动课建设,充实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设置;积极开展科普活动,落实劳动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体艺术活动,努力提高体育和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努力开拓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3)推进改革攻坚。加强学习,转变观念,重视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明确各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探寻不同年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坚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努力结合实际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坚持必要的补差补缺并结合思想疏导;充分得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4)促进教研增效。增强科研意识,重视教学研究,加强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应逐步落实学科研究课题;结合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和学科特点确定课题内容,努力在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等研究领域确立课题,争取有所突破。形成和谐、开放、协同的教研氛围,积极参加区、校的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
(5)加强学科建设。
六、师资与队伍
(一)基本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善学习、乐奉献、懂管理、能写作、思进取的干部队伍和一支师德良好、心理健康、业务熟悉、乐于改革、踏实肯干、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明确工作重点,做到“三个深入”:深入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深入教师,了解教师,关心教师,发展教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深入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来。
2、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以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以进一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校本规范为抓手,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继续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以五十年校庆为契机,与退休老校长、老教师座谈,挖掘校史,了解校史,增强爱校热情,提高工作热情。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关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以“三奖”评比为契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为平台,关注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发展,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
七、后勤与服务
(一)基本目标
进一步优化校园整体环境,师生员工校园安全意识增强。构筑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提升教育教学、创建文明单位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措施
1、扎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安全工作各项制度,明确安全岗位职责,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2、规范技防设施使用和管理,规范学校门卫制度,全面推行来访人员挂牌进校,学生离校必须有出门证;学校财产外借必须经校级领导同意,要有借条并需有出门证。
3、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加大校舍安全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门卫安全检查工作(包括双休日的校园安全)。
4、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学校经费使用,实行校务公开,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和实施细则,确实保证学校资金的安全及合理使用。
5、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做好收费公示工作,严格执行“明白交费卡”。
6、定期召开后勤工作、安全工作例会,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临时工的管理。
八、保障措施和制度
1、聘请一批相对固定的专家在规划正式出台前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给与建议与评估,保证规划在学校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用。
2、坚持科学发展观,组建“规划实施管理评估小组”,推进规划的分部门落实,也便于适时调整。
3、监理规划实施文档管理,有意识积累素材,为评估做好准备,也为研究形成连续系统的评价体系、规划远期目标提供参考。
第五篇: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创建温馨村小三年发展规划
为切实加快我校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创建温馨校园,特制定适合我校发展需要的规划,以指导学校工作。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为宗旨。
2、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温馨村小。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学校,为形成品牌校奠定全面基础。为此,我校积极开拓创新,团结互助,勤奋进取,为圆满完成三年规划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3、具体目标:
一、完善学校建设及教育设施配备和校园绿化。学校建设及教学教育必备器材配备达标是重点,校园建设和环境绿化是我们今后三年的投入立足点。
具体规划如下:
1、抓紧完善学校的建设,学校的各功能室都将为学生创造更舒适、更现代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享受学习的无尽乐趣。(1年时间)
2、努力进行校园的绿化美化活动。打造花园式校园。(2年时间)
二、追求现代管理 以人为本,追求管理的现代化。学校干部要淡化干部的行政长官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业务能力。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新理念。学校管理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意识。因此,要开发全体教师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内在积极性,创建规范、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促使郑村小学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规划如下: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性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温馨教室”,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 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校风,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5、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和谐的学校文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力争示范学校达标。
三、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立动态的、吸优从教的师资调控制度已被社会认可。因此,坚定考核聘任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整不适应学校发展的人员。优者上,能者进,人品至上,水平至上,在流动中稳定,在稳定中提高。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提高上创造条件。
具体工作如下:
2017年:需要进一步调整干部队伍,做到责任到位,领导到位;拓宽渠道,促进内部发展。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强化学习、确立科研项目,为骨干教师创设提高业务水平的环境。充实完善学校教育专家队伍,鲜明骨干教师的业务形象,规范考核聘任制。
2018年:进一步充实学科队伍,召开教师教学研讨会,初步形成能代表谢家村小学水平的教学骨干集体。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019年:创设内外交流平台,为教师铺路架桥,创造条件。
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也惟有高质量的学生才能体现学校存在的价值。我们在坚持基础学科的前提下,要以个性化发展为策略,确实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
(1)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人本”教育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为指针,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一切德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
(2)建立完善少先队活动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3)建立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评比制度,不断完善评比细则,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使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逐渐形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5)建立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标准,逐步尝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家长跟踪评价的评价方法。
(6)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要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品行记录;要让大大小小的排头兵“上墙”,要让每一个学生不仅能挖掘自己的潜能,还能吸纳身边的榜样;要奖惩相宜,表彰、鼓励要对集体,批评、帮助只对个人。
(7)要加大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扩大学习容量,增强训练密度,减少无效劳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学校的宏伟蓝图,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实现三年中长期办学目标,为创建温馨村小而努力工作。
创建温馨村小三年发展规划
红星乡谢家小学 2016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