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树先生找幸福-讲稿
在我接触到的爸爸妈妈当中,松鼠先生系列是一套出镜率比较高的作品。这套书也是我个人非常偏爱的一套绘本,它们具备优秀图画书的大部分特征,在分享中,我会适当加以说明。
松鼠先生的作者是一个非常了解孩子的创作者,当然他也俘获了许多爸爸妈妈的心。塞巴斯蒂安出生在1980年,是德国新生代儿童作家中的佼佼者。
这几年,他以平均每年两本绘本的速度创作,每一部作品都散发着非凡的想象力。在他的家乡法兰克福,有德国最大的图书馆,最美的河流,最壮阔的大平原,也有数不胜数的艺术馆。这里成就了歌德、安妮·法兰克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塞巴斯蒂安常常在阿努斯山和西南平原的原野上,一会儿把自己变成孩子,一会儿把自己变成少年老成的顽童,一会儿又思考生活。
正是这些源自自然、生活和思考的灵感,让他为我们带来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所以,我们要向他致敬!
同时,通过松鼠先生系列,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不但了解孩子,也非常了解图画书:
1.图画书的整体性设计
从封面到环衬,从扉页到结尾,再到封底,每一页都精心设计。2.图画的独立叙事功能
按照日本图画书界对于绘本的严格定义,松鼠先生系列当之无愧地是一本优秀图画书。这套书每一本的图画都能非常完整地讲述故事。3.图画书的好玩和有趣
我们一再强调的图画书的幽默、好玩和有趣,在这套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4.图画书中的超凡想象力
几乎每一本精彩的图画书,都会蕴含着超凡的想象力,因为这正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本领。这种本领常常让我们望尘莫及。5.图画书中的艺术审美
简洁明了的铅笔素描和适当的彩铅上色,还有鲜明的明暗对比。
关于这套书的描述,还需要用更多的篇幅来表达。今天就不一一说了。
下面,我和各位一起聊一聊《松鼠先生找幸福》。在聊书的过程中,我会把以上提到的部分适当解释一下。
封面
两个朋友在一起,花儿、蝴蝶环绕,小蜜蜂迫不及待,快要飞出书页了。两个主角的表情很丰富,配角的渲染能力也很强。悬念出来了,需要我们自己展开想象力。
前环衬
淡淡的铅笔画,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地方,同时出现了两个“非主角”。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幕。
因为从这里开始,故事发生的环境和原因都已经出来了。换句话说,故事正式开始了。
请大家牢牢记住这个画面,等我们读完整个故事后,大家会发现它还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故事。
还要请大家注意观察这本书中每一页图画的色彩变化,这个也很有意思。
扉页
画面突然明亮了!花木葱茏,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没错,春天来了,百花齐放,蜂蝶起舞,鸟儿亮起了歌喉,动物们活跃起来。森林里一片勃勃生机。
这天早上,松鼠先生一觉醒来。咦!森林里的变化真大呀!
与此同时!
这天早上,刺猬先生一觉醒来。世界变得五彩斑斓啦,这是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
这天早上,大熊先生一觉醒来。
“春天到啦!”他大声叫道,“我们去晒晒太阳打打滚,再填一填咕咕叫的肚子。”
连续三页,主角们一一亮相了。松鼠先生睿智、乐观、有主意。刺猬先生懵懵懂懂,没什么主意。大熊先生大大咧咧,憨态可掬。
松鼠先生在森林里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刨地挖橡果,一会儿摘果子,追蚯蚓,采蘑菇,又到洞穴里探探险。吃了个肚儿圆,玩了个痛快淋漓,松鼠先生躺在树底下晒起了太阳。
可是,我们的刺猬先生呢?
松鼠先生终于发现了,那个傻家伙在干什么?
刺猬先生正在发呆呢!
打滚的时候留在头上的“帽子”,他浑然不知。看看他魂不守舍的眼神,流露出一片遐想。
他究竟在看什么?想什么?
粉红色的回忆
哦!原来,在刺猬先生的脑海里,正在浮现着一片粉红色的回忆!在那片池塘边,他曾经遇上过一位美丽的刺猬姑娘!
请注意我前面提到的,画面中的色彩,大片的粉色背景,鲜花簇拥。这是一页插叙,影视剧中常用的手法。
再请各位回想一下,曾经年少的自己,是否有过这样温情的回忆。如果能回想起来,这一页的感觉就不言自喻了。
可是,对于没主意的刺猬先生来说,这可是个大难题!所以,他恋恋不舍地跑开了。
应该去找松鼠先生帮帮忙,那家伙主意最多了。
两个朋友商量起来。(请注意画面细节,捻胡须的松鼠先生。)要赢得刺猬姑娘的芳心,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呢? 聪明、勇敢,最好是个万人迷!
怎么才能成为聪明、勇敢和万人景仰的刺猬呢?
想象是这样的。
请注意色彩。想象中的画面又出来了!
办法就是,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骑士,去参加决斗,成为战斗英雄。
请看看两位骑士的坐骑和装备。
松鼠先生可真不够朋友,滑稽的刺猬先生有可能成英雄吗? 再仔细看看,这个造型是有来头的。
如果大家还记得唐吉坷德的故事,应该能找到些线索。
现实是这样的:
收集材料,制造装备!
蘑菇、松果、兰花、树叶、草、树枝、果子、蜗牛壳,等等等等。
造型一:身穿绿色草皮大衣,胸前来个大蝴蝶结(大蝴蝶)。不好!不好!造型二:穿白红色蘑菇裙,头上来顶蜗牛帽!哎呀,不好!不好!
造型三:按照刺猬的特色,用果实点点装!还是不好!不好!
造型四:试试这个超大的大靴子吧!这只破靴子实在来得有点蹊跷。请大家再回想一下环衬的画面。
森林里能用上的东西,一一试过。
终于,大功告成了。
面对这种冒险的事情,松鼠先生还是够朋友的。看看其他的动物们,都等着看稀奇呢!他们要去找一个合适的对手。
接下来,再一次切换画面:
打败老鼠,当然不能说明一只刺猬有多英勇!
吓走鸟儿和兔子,又能说明什么呢?
难道我们所向无敌? 聪明的松鼠先生可不这么想!
我们的对手应该又强壮、又高大,最好是森林里最危险的家伙。森林里最危险的家伙是谁呢?
大熊吃饱喝足以后,想起了两位朋友。
他们去了哪里?
是迷路了?
还是碰上了什么麻烦?
他有些累了,决定打个小盹。
他一点也不知道,松鼠先生和刺猬先生这会儿正在打他的主意呢!
乘着大熊睡着,松鼠先生和刺猬先生战胜了这个森林中最可怕最危险的家伙,还趴在他身上休息了一阵子。
以上这10多页,处处充满了孩子的游戏精神,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有的场景让我们似曾相识。
成为了“英勇、聪明和万人景仰”的英雄,该是向刺猬姑娘表白的时候啦!
可是!?
看看美丽的刺猬姑娘,究竟是个多么让人沮丧的恶作剧!
请进一步回想几个场景:环衬部分那对抓蝴蝶的父女,前几页刚刚出现的破靴子。刺猬先生心目中最美的刺猬姑娘,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是:一把刷子,一把竖立在池塘边的梳子!
我想,这样的结局不但刺猬先生难以接受,就连无所不能的松鼠先生,恐怕也是始料不及。
这时候,另外一个故事的主角出现了:
鸭子先生安慰刺猬说:别伤心啊!谁都难免遇上这样的事情。
请看看这一页,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幕:
那么请问各位:鸭子先生曾经遇上过什么事情呢?
后环衬
请最后一次回想:前环衬部分的父女、正文页中的破靴子、刷子、还有美丽的鸭子小姐。
故事说完了!
提醒各位:另一个故事正在悄然露出水面。
也提醒各位:为了别耽误动物们的爱情,可千万别在森林里乱丢东西!
这本图画书中出现了众多耐人寻味的场景,刚才在聊书的过程中已经提到。1.父女两人是唯一的人类,却只在环衬部分出现了一次。
2.刺猬姑娘、鸭子姑娘和破靴子,是人类留在森林里的东西,正是它们给动物们带来了困扰和麻烦。
3.书中画面的色彩变化,即使故事讲述的技巧之一,也是故事中蕴含背景的暗示。4.三位朋友性格各异,却在森林里共同生活,一起玩乐。又有谁能确定,大熊先生是不是真的毫不知情呢?
5.请大胆想象,毫无疑问,鸭子先生也曾经遇上过和刺猬一样的事情。
谢谢大家!
第二篇:找幸福
找“幸福”
浙江省天台始丰小学六(3)班洪XINGWEN
我在台灯下认真地读着《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不禁想到:书本中 的“幸福”,我们早已在享受了呀,不算新鲜事。眼下,我们还能找到什么书中没有写到的“幸福”呢?
我开始留意生活,不想,发现还真多,幸福真不少。
早晨,爸爸开车送我上学。“幸福”是什么呢?我的眼珠子到处乱转。汽车驶出了家门口,就是村里的老人协会办公室。“咚咚呛!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呛!”一阵锣鼓声从山脚下的露天演出台上传来,我定睛一看,嗬!一群穿着大红色演出服的老奶奶,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欢快地跳着老年街舞!听说她们正准备着迎接“新农村建设”成果汇报会呢!这些老人,年纪虽大,但活力四射,踩着鼓点的步伐轻松矫健,从心里透出来的快乐,连我看了都羡慕。是啊!她们活得多幸福啊!对,幸福就在老奶奶欢快的舞步上。
转过村角,我们沿着始丰溪往学校行驶。始丰溪两岸被茂密的树林包围着。树林里,小鸟们早已 “啾啾-----”、“唧唧------”的叫开了,热闹得像在举行歌咏大会似乎惊扰了水面上那层淡淡的雾气,留也留不住了,飘然而去,袅袅上升,消失在一片清香之中。我记得以前的始丰溪周围开了许多工厂,小溪上到处有沙船在洗沙,哪有小鸟的踪迹呀?老师和父母再三强调不准到始丰溪上玩耍,一来危险;二来溪水不干净。可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积极开展“清洁的家园”的活动。看,溪水更清了,天空更蓝了,空气更清新甜润。听,鸟儿唱得多欢啊!对,幸福就在小鸟欢快的歌声中。
爸爸的汽车停在始丰小学的门口。我开心地朝着校门飞奔,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幸福是怎么来的?”
爸爸回答说:“幸福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是大家共同建设出来的。爸爸努力做一个好医生;妈妈争当好干部;各行各业的人一起努力,当然,还得有个好时代,就像花儿赶上了春天,我们的生活还会越来越幸福。”
我豁然开朗,在早晨温暖的阳光里冲爸爸挥挥手:“我也会建设幸福——当一名健康成长、文明又快乐的小学生!”
第三篇:低头找幸福
低头找幸福
————记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二三事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学
陈德鹏
每个人都在寻求幸福,其实幸福就在平淡而又温馨的平凡生活中,珍惜平凡就是珍惜幸福。
———题记
蓦然回首,自己已在平凡的三尺讲台度过了十余个春秋,教育教学中的一幕幕往事如电影镜头般一股脑儿浮现在我眼前,心中涌动着一股热潮,泛滥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热情,整理整理我那翻飞的思绪,便截取了三个平凡的小故事诉诸笔端:
“老师,你让我走到了今天”
前年搬家,我在收拾屋子时,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张已发黄的明信片,上面这样写道:“蓦然回首,彼岸风景依旧,昔日您的谆谆教诲是我向前的动力!那些若片片落叶的记忆,在思念的雨里旋转不停„„老师,真挚地祝福您:节日快乐,幸福安康!”明信片是一个叫瞿凤的学生寄来的,该生现就读于华西医科大学三年级。每到节假日她总是忘不了给我打电话、发信息或者寄贺卡。说起她,我还颇有几分兴奋与自豪。其实我只教了她初三一年的语文,她是班上一个很普通的女孩,成绩也不出众。一次我批改她的周记,发现她有强烈的弃学念头,主要原因是她的妈妈和婆婆经常吵架,家里添了弟弟后,重男轻女的继父又常常冷落她,周末她不是在吵闹中度过,就是在声声呵责中结束,为此她心情非常郁闷,更无心读书。于是我在作文本上用了整整一页的篇幅鼓励她,还附上了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后来她告诉我,我的开导让她很感动,最终她坚定了继续读书的想法,从那以后她高扬生活的风帆,学习也更用功,成绩稳步上升,最终考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医科大学。“感谢您,我最挚爱的老师,是您真诚的鼓励伴我一路走到了今天;没有你的鼓励我的未来或许一片黯淡”。看到这情真意切的话语,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或许教育的力量就在如此,教师的魅力就彰显在哪怕一句简单的“你很行”“继续努力”“你会做得更好”的真诚鼓励之中。
“谢谢你,我的学生”
在我授课的班级中,最令我头疼的是2004年上的一个初三的班级,所有的任课教师都有同感,走进教师,总是一片喧闹声,一节课停下来维持纪律,少则三四次,多则六七次,我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看着若集市一样热闹的课堂,常常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为了杜绝学生上课吵闹,后来我给学生立了一个规矩:上课讲话不要紧,但不要吵到让我停下来维持纪律,让我停下来也没关系,但不能让我一堂课停下三次(因为这样就没法上课),否则就得罚抄课文。一天,真的有个学生让我停下来三次,我就罚她抄课文,第二天我检查,她居然一个字也没有抄,我很生气地问她为什么不抄,她全然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我更是怒火中烧,很想狠狠地扇他两耳光,然后很解气地拂袖扬长而去,最终我还是理智占了上风,为了给自己下台阶,我对她说:“现在你的情绪,不适合与你交谈,你下去写一份检讨明天交上来”。第二天她托人把检讨交了上来,她这样写道:“老师,我上课讲话是我的不对,我们班上课都是这样,如果你能让我们上课不讲话,算你厉害”。当时我看了她的检讨,有一种很复杂而又难言的感觉,我觉得学生分明是看不起我,她的潜台词好像是:“你有什么了不起?你有本领就让学生别闹”。事后,我心里很不平静,也异常沉重,整个心犹如塞满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着。她给我的警示是:老师啊!不要凭着自己的权威一味地要求学生“你要听课,你要听课”,你有没有想过,你讲得是否精彩?如果你讲得不精彩?凭什么要求学生听?她会认真听吗?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实在太大,以前总认为我只要认真讲,你不听就是你的错,现在她让我明白,如果教师讲得精彩,他们就会被你吸引,就不会吵闹,反之就会吵闹,这件事给我很大转变:以前我只想着应该怎样讲课,现在我想得更多的是应该怎样把课上得更精彩。这次学生给我的感悟有点像佛教的“当头棒喝”,让你醍醐灌顶。在此,我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我的学生,是你帮助了我成长”。
“老师,你儿子的病严重吗?”
2007年,因一位同事考上公务员调离教育工作岗位,我临时接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班上有个叫包超的同学,身体强悍、野蛮成性,透露出一种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霸气,一些小男生见之是不寒而栗,一幅桀骜不驯的神情让上课的女教师常常暗自流泪,在他的带动下,班上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打,为此这班也成了全校典型的问题班级。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要改变班级现状,必须从转变该生入手,理智还告诉我,对待这种学生采取高压政策是无济于事的,否则还可能经常让自己下不了台阶,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于是我下定决心用真情换取信任,时常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随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在班上大肆表扬。一周、两周、一月、半期过去了,渐渐地收到了一定效果,一期后,他判若两人,不仅暴躁的性格的得以收敛,而且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也逐渐懂得关心他人。就在我为他的成功转变而暗自高兴之时,我的儿子突患严重的过敏性紫癜,急需住院治疗,还没来得急告诉学生我就匆匆赶赴重庆儿科医院,那段时间我常常奔波于学校与医院之间,常常是心力交瘁,一筹莫展。一天晚上,正当我为儿子的病急得焦头烂额时,我收到了一条短信。“老师,听说你儿子生病了,严重吗?”一看是包超发来的,顿时我忧郁的心情变得开朗了,犹如平静的湖面荡着阵阵涟漪,真没想到,以前一个大大咧咧,性格如此暴躁的学生也懂得关心他人!第二天,我刚要走进教室,在走廊上许多学生把我围得水泄不通,“老师,包超告诉我们,你儿子生病了,好了吗?”,“老师,别着急,事情总会过去的,好人一生平安”,“老师,我的表弟也得了你儿子这病,医得好,你放心吧?我给你打听打听”。听着那句句暖人心怀的话语,看着一双双关怀的眼睛,一种强烈的激动和幸福感涌上心头,我的眼角渐渐湿润了。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认为“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圣神”,作为教师,要有一颗爱的火种,让孩子们在师爱的光辉中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无尽的幸福。
教师的事业是绿叶的事业,绿叶是平凡朴实的,因而教师的工作也是平凡朴实的。有很多人抬头往高处看,希望从那里得到幸福。其实幸福就在身边,低头走进学生心灵,就能找到幸福。
第四篇:我找到了幸福
名人励志演讲稿——80后超级演说家陈州:我找到了幸福
我叫陈州,今年三十二岁,我和大家一样是一个80后,但是我和大家不一样的是,我要饭要了十年,然后做了十年的流浪歌手。其实从小到大,我都觉得我是一个特别不幸的人,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我三岁的时候,我爸爸(染)上了赌博,就输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六岁的时候,爸爸就人间蒸发了,我的爷爷就跪在我妈妈面前,跟我妈妈说:“你能不能给我们陈家留一个苗啊?”就这样我被爷爷留在了家里,然后我的妈妈就带着我的弟弟改嫁了。
特别穷的那样一个环境,这时我爷爷为了生存,就带我出去要饭。到了十三岁的时候,我流浪到山东省潍坊市的昌乐县,当时想去济南,因为没有钱买车票,我就爬那种火车,是那种拉货的火车。当火车开动以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是去济南的,可是这个车怎么往东走啊,济南在西边啊。我就跑到车厢两头的那个衔接处,走到一半的时候,就爬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往下跳,就是这一跳,改变了我的一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当我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体就剩下一半了。每天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张小床上,你们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去体会那样一种状态,在那个时候能够出去看看阳光,像个人一样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可是当我好不容易爬出了那个屋的时候,那些和我一块玩的发小们都不理我了,他们说:“怪物又来了,我们快跑。”这个时候,我想过很多次去死,撞墙、喝药,我都没有死掉。我爷爷奶奶给我端来了饭,我也不吃,我每天在哭,他们每天也在哭。后来我想明白了,我既然找不到一个去死的理由,那我就得活下去,因为我的命是那些好心人救回来的,我不能就这样去死。
所以在家躺了半年之后,我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我趁我爷爷奶奶下地干活的时候,我从床上翻了下来,爬出了屋,爬出了那个院,爬出了那个村,到了我们村头那一条公路,我拦了一辆车,去了那个城市,那个我一直想去没有去成,然后付出非常大代价的一个城市——山东省济南市。
当我到了济南市以后,我才发现那儿在下着鹅毛大雪,天黑以后,我爬到了一个冒着热气的下水井盖,因为只有那儿是干的,而且还非常暖和。我就趴在那个下水井盖上,我不敢离开那儿,我怕别人占了我那个宝地,我在那儿一直猫着。大概过了好多个小时吧,应该是下半夜,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大娘,她给我了一个梨,一个坏了一半儿的梨。她说:“孩子你饿吗?”我说:“我饿。”她说:“给你一个梨吃。”有没有那个梨,我会不会冻死,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个梨。如果那个老大娘现在还活着的话,我会非常诚恳地跟她说:“谢谢你,老大娘。”
十三岁到十八岁,我每天都是这样过,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每一天都在寻找自己的下一顿饭。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未来,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根本也不知道什么是梦想。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梦想的话,那时候我会告诉你,能吃饱饭,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发现我还活着的时候,那就是我的梦想。
再后来我流浪到了浙江省的嘉兴市,有一个女孩很漂亮,她看到我的时候她就掏口袋,我就伸手准备去接,可是她并没有给我,她是往旁边走了几步:“别过来。”然后就拿着一个硬币扔给我,丢到我的身上,掉在了地下,然后就走了。第一次我被一个给我钱的人打击到,我拿起这一块钱,我想了很久,我想明白了。原来,靠别人可怜,靠这样一个残疾的身体去博取大家(的)同情心,不是本事,它甚至是一件在我看来挺丢人的事儿,然后我就在想,我不能这么活下去啊,我得学点本事养活自己,真正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我自己。当时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吧,我一定不再要饭。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大街上看到三个人,是三个残疾人歌手,我觉得我应该是他们其中一个嘛,所以我勇敢地上去跟他们说:“我也喜欢唱歌,我能不能„„或者是你们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帮你们唱一首歌。”他们就说:“那好吧,你唱一首吧。”当时我就唱了一首歌,这首歌可以说真的给我的人生带来非常非常大的改变,因为通过这首歌,我得到了人生第一次掌声。
后来我就加入了他们成为了一名流浪歌手,知道这首歌我唱过多少遍吗?我唱了三千多遍,加入流浪歌手行列以后,我去过七百多个城市,所以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还是挺快乐的。
2012年,我和我的搭档流浪演唱到泰山脚下。我就问从山上下来的一个游客,我说:“大哥,泰山有多高啊?”你们晓得当时这哥们儿什么表情吗?“你问这个干吗呀?你觉得你能登上去吗?你看我身强力壮的,累得都拄拐杖。”我当时我就觉得他这是在瞧不起我呀,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就穿得干干净净,然后把我的 “鞋”都擦得锃亮锃亮的。一路上非常地累,我的脚上(手上),磨起了很多的疱,然后就这么往上爬。虽然很累,可是我很幸运,第二天一早我就看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风景——泰山日出。最重要的是,以前我是仰视一切的,看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看(仰望),但是在那一刻,我俯视了周围的一切。我终于明白了这种感觉,叫“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我开始用另外一种心态去对待我的生命,我开始喜欢上了登山。
人可以不伟大,但是不能没有梦想,人可以不永恒,但是我觉得他一定要有追求。我没有健全的身体,可是我一定要有健全的生活和梦想。不要总在意自己的鞋子不够漂亮,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没有脚的人。我可以做到,你们也一定可以。接下来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为什么是那么那么幸福的一个人。2002年,我和我的搭档们流浪到江西九江,在一个特别华丽的广场唱歌,第一天她就出现在我的右前方两点钟方向,二三四五六天她都出现在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掌声,同样的笑容,然后第七天我就被她给,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搭讪。我被她搭讪,后来我们每天都搭讪。她真的很漂亮,她是我在大街上唱了这么多年当中,最大的一笔劳务。我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她有一个洁癖,就是特别讨厌不洗脚的男人,找到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彻底解决了呢?
当我说到这些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是吧?可是你们知道当时我是什么情况吗?我很自卑,我的自卑是你们所想象不到的,它到底有多自卑,你知道吗?我不敢看女孩子一眼,因为在我心里,我是一个不该拥有,也不配拥有,也不可能拥有爱情,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样一个条件的人。没钱没房、没车、没腿、没文化,这一切对于一个正常的男人真的是特别大的打击,因此在我心里,可能有一天我会死在一个马路边,一个河边,不敢拥有爱情。
她的出现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让我明白了原来人可以活得那样地幸福,那么地快乐,她让我明白了这种感觉。人家都说爱可以改变一个人,说得真好,是她改变了我。不要总觉得你没有钱,你钱不多,你车不好,你房不大,我想说,只要你真心地爱一个人,勇敢地爱一个人,不要放弃,像我一样地抓住,你就是可以的。
第五篇:《藤野先生》 27讲稿
藤 野 先 生
一、导入
同学们,班上你最喜爱的一位老师是谁?绝大部分同学都说是坐在教室后方带着期待地眼神望着着你们的汤老师(同学们说了很多的老师,看来做我们12班的老师很幸福呀,因为你们是一群懂事的孩子)。那么,你们还记得汤老师给你们上第一课时的样子吗?还记得汤老师第一次找你谈话时的具体情景吗?(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在我们熟悉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心里就珍藏着一位老师,即使年过百半,鲁迅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20年前与这位老师相识、相处和惜别时的点点滴滴。这位老师就是——藤野先生。
二、品读课文 感受师恩
1.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找一找鲁迅是怎样评价藤野先生的。哪一小节?(37)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到最后一句时板书:伟大)
2.最后一句鲁迅用“伟大”一词来评价藤野先生,提到伟大,你通常会想到哪些人?(有爱、有精神追求、思想深刻、眼光独到)显然,藤野先生的身份不在这些名单里。他只是日本一所普通医学专科学校里的普通老师,和鲁迅相处也不到两年,为什么会赢得鲁迅用“伟大”分量这么重的一个词来评价他呢?
3.作者用了哪些段落来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惜别的?(6-
23、32—35)请浏览这两部分,思考:写了哪几件事?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一位怎样的藤野先生。
(同学们边看边做圈点,然后在圈出的词句旁边作批注,写下你对藤野先生的认识。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回答过程中,提醒做批注)
小结:正如同学们分析的那样,藤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治学严谨、和蔼可亲、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老师,于是他走入了学生鲁迅的心,让鲁迅与他惜别之后,不禁饱含深情地感慨道:但不知怎地!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注意重读和情感的把握。
评价:瞧,在我们理解了人物形象之后再来朗读,就能读出情感、读出味道了。
三、品读课文 体味境遇
那么,我们刚才的分析,你们认为破解了藤野先生“伟大”的全部秘密吗?可以说这些事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做的事,为什么能上升到“伟大”的程度呢?我们继续来探寻。作者鲁迅在什么情况,什么心情下与藤野先生相识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什么心情下与藤野先生惜决定离开先生的?写这些境遇和写藤野先生又有什么关系?请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1.东京到仙台: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带着怎眼给的心情与藤野先生相识的。作者为什么有这样深深的失望呢?我们来时空连线,回顾一段屈辱的历史。【PPT】我读
抱着救国的梦来到东京,可是东京没有给他救赎,没有给他希望。于是他决定?到了仙台后所遭遇的真的是优待吗?作者心里的滋味如何?难怪作者对此自嘲“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是啊,藤野先生在作者最迷茫、最痛苦的时刻走进了他的人生,给了他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尊重。
2.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受到屈辱和刺激,从而认识到救国先救人的心,救人的思想。我们来听听鲁迅的当时的心灵独白吧!【PPT】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3.文中写对东京的失望、在仙台的屈辱与觉醒和写藤野先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与帮助,是发生在作者苦苦追求救国真理却又常常受辱的情况下的;是发生在大多数日本人歧视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麻木不仁的社会背景下的。所以,藤野先生的这份正直无私(板书:正直无私),毫无民族偏见放到那个特殊的背景、年代里,就显得弥足珍贵,这正是藤野先生之所以“伟大”的关键所在。
【机动】1935年,日本书局要出版《鲁迅全集》,征询鲁迅的意见该选哪些文章为好,年过半百的鲁迅只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同年,已经闲居乡下的藤野先生得到了一套友人相赠的《鲁迅全集》,当得知昔日的学生如今已成了中国的大文豪时,藤野先生欣喜异常。遗憾的是,一年后,鲁迅先生不幸因病逝世,从此师生二人天人永隔。听到学生逝世的消息,藤野先生哀默良久,写下《谨忆周树人君》一文,深切悼念自己的学生,最后一句他写到:“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3.让我们深情地朗读37、38两小节,向作者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致敬,向这段质朴珍贵的师生情谊致敬,向伟大的藤野先生致敬!(配乐、师生齐读)。
今天的作业是,完成一篇作文《我的老师》,不少于600字,写好后送给你所写的那位老师,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给他(她)送去一份意外的感动。
四、最后,我想用感谢来结束这节课。感谢鲁迅,感谢他让我们在浓浓的师生情中,认识了平凡而伟大的藤野先生;感谢鲁迅,感谢他让我更自豪地捧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继续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还要感谢同学们,感谢你们在这堂课上的精彩表现。谢谢大家,下课。
五、板书
藤 野 先 生 鲁 迅
正直
伟 大
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