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8课
人教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3.联系实际学会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教学设想:
1.学习两篇寓言精美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
2.两则寓言同时进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相信大家对寓言并不陌生,你知道什么寓言?寓言有什么作用?是的,寓言往往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来惩恶扬善,启迪人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生寓言》,它会告诉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谈作者情况及寓言的知识。(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2、字词处理:通过课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巩固。
慷慨 闲适撤销 金窖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 心痛如割 险象迭生慧心未泯
3、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后把故事复述给同桌听。
(2)复述故事展示
(3)思考:你从两则寓言故事中读出了什么
第二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语文《+行道树》教学设计
行道树
张晓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2、能力目标: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在合作探究中品读语言,走进行道树的精神境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主旨,学习奉献精神,培养奉献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迎着朝阳驱车在大路上时,当 你们依偎着父母漫步在小道上时,你又没有特别关注过路旁那一列列大树呢?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那么在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眼中,行道树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去聆听行道树的心声。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这是一列什么样的行道树?用文中原句回答。
三、合作探究:
1、“忧愁”和“快乐”从词义上来看是一组反义词,用它们来形容行道树矛盾吗?行道树的“忧愁”表现在哪里?
①不能如愿的生长在自己本该生长的大山; ②不能享受“繁弦急管”“红灯绿酒”;
③不被赏识
人们早已习惯污浊,不珍惜清新。齐读表现行道树“忧愁”的句子,注意读出“忧愁”。
2、行道树又做了哪些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呢?
①献出浓阴; ②迎接太阳; ③制造清新。
齐读表现行道树“快乐”的句子,注意读出“快乐”。
3、①行道树能够在忧愁中获得快乐,我们人也应该一样,当你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时,你是怎么做?
勇敢的接受现实,努力适应周围的环境。行道树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他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他们怎么做的呢?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勇敢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择,这其实是就是一种睿智的适应能力。
②班干竞选时,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得到大家的赏识,你的学习态度会发生改变吗?你的工作热情会削减吗?
行道树在不被赏识时怎么做的?注意体会“固执”在文中的意思。
即使没有人在意他的付出,他依然执着的奉献着。
③默读第四小节,概括这一节中所描写的行道树的形象。
这是一列有高度责任感的行道树。
小结:行道树忧愁而又快乐是因为他能够睿智的适应环境,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也正因为这样,他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
齐读3-5节,体会行道树忧愁而又快乐的背后所蕴涵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听完了行道树心灵的倾诉,我想大家对行道树一定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他们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创造清新,但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不了解行道树的人,请你写一段话介绍行道树,让人们从此珍惜行道树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美好。要求:用上关键词“适应”“执着”“责任”。
小结:在行道树的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奉献精神,更明白了奉献也是一种能力,你只有睿智的适应环境,有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并且执着的追求理想,你才会具备这样一种能力,你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希望大家也能像行道树一样,奉献并快乐着!
五、走进创作室:
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要求:全文用拟人化手法;语言符合事物的功能和特征;讲一个道理。
第三篇:人教课标版第九册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螃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
古诗《天净沙》、教学课件。【教学流程】 课前演讲:我的家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课文《小桥流水人家》,出示课题,齐读。
2、读了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说)你们说的都很美,3、其实,这个题目来自于一首古诗词?谁知道(课件出示马致远的《天净沙》)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这首词写出了一位远在他乡的人那种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美丽的江南水乡。
4、那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课前让同学们做了充分的预习,哪位同学能读读本课出现的词语?
2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谈谈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同学们谈的非常好,课文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对,是对家乡的思念、爱恋之情。
2、分段落:
本文课题为“小桥流水人家”那么文章哪些段落在写到了小桥?哪些段落写到了流水?写人家的又是哪几小节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思考指名回答。)
(第1、2自然段写流水,第3、4自然段写小桥,第5、6自然段写人家)
三、细细品味,顺学而导
1、那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爱乡之情的呢?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边读边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思考体会。
2、全班交流:
(随学生回答的顺序出示)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的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株垂柳。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生:把家乡的景物:柳枝、水鸟、流水当作人来写,表达他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生:我从“清澈见底”“婀娜的舞姿”“粼粼的波纹”“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生:我们组也是从这段话体会到作者的思乡情的。我还画了一幅画,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师:小溪是什么样的,垂柳有着。。水鸟在歌唱,小鸟也再。。作者把家乡写得像诗一样,像画一样,家乡在他的眼里是那么美,可见他是多么喜欢家乡。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哪位同学能有感情的读给同学们听。评价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生:我从抓小鱼小虾这些童年小事中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
(回忆了童年时一件件有趣的小事,表达了对故乡那段日子的怀念之情。)请同学们在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放佛看到了几个小孩挽起了裤脚光着胳膊撅着屁股在捉鱼呢?
生“我仿佛听到了有个孩子在大声吆喝:我捉到了 我捉到了。
师:真是有趣的童年呀。作者通过回忆这些童年的趣事,又可以让我们感受对家乡的怀念。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⑷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摘茶叶,欣赏野花、野菌,都是童年的事,过去了这么多年,都还深深印在头脑中,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爱恋与思念。)
⑸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老家虽然矮小、潮湿、简陋,但却非常爱它。直接传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⑹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从这几句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爱。在他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家乡的清风是美的,家乡的小溪、小桥、杨柳,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
⑺ “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⑻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
(说明了作者对家乡的爱。他回忆的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丢野花、欣赏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时期的事,可是他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永远都忘不了,可见家乡给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爱有多深!)
那些美好的印象”是指哪些美好的印象?(生:小溪绕村庄,杨柳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唱和,抓小鱼小虾,桥上丢野花,摘茶叶,赏野花野菌)
闭上眼睛想象那种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下山就回家休息,自食其力,无忧无虑,互相帮助,和谐共处的太平生活。多让人向往呀,我们全班同学也搬去那住吧
师;同学们的发现让老师心服口服,太厉害了。
是啊,作者的感情就是从这美美的描写中,娓娓的叙述中表达了出来。请同学们想一想体会作者再表达思乡之情的的时候运用了几种不同方法: 生:通过描写故乡的美丽景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感情
生:通过回忆一件件童年趣事和家乡人地生活反应出自己思念故乡之情。
师:这两种方法是间接抒情(板书)有的地方作者还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比如哪些句子: 师:原来感情可以这样来表达,直接抒情的句子,我们一度就明白,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需要细细品味。同学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表达方法。
四、积累背诵
师:这篇写的这么美,我建议同学们去试着背诵下你喜欢的段落。
五、拓展阅读 师:思乡是许多文人进行创作的主题,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月是故乡明》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小桥流水人家
景:小溪、杨柳、水鸟、小桥、老家
思乡情
事:抓鱼虾、丢野花、摘茶叶、赏野花野菌、过太平生活
附片段: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叫“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读通读顺课文内容,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祥和之美。
2、能运用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词、联系自身生活体验等方法感悟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见解。
3、积累语言,掌握“借景抒情”的习作方法,并仿写。
学习重点:能运用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词、联系自身生活体验等方法感悟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见解。
学习难点:积累语言,掌握“借景抒情”的习作方法,并仿写。课前准备:
1、诵读《天净沙.秋思》
2、自读课文,自主进行批注。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题,检查预习。
1、咱们班很多同学喜欢读书,在你们心目中阅读“是什么”或者“像什么”呢?
2、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神奇的新天地,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到一个独特的地方游一游,这就是“小桥流水人家”。
3、千百年前诗人马致远在枯藤老树昏鸦相伴的古道上,迎着烈烈西风,感慨天涯断肠人的愁苦,从此也留下了许多游子对于“小桥流水人家”的向往。今天这篇以这个名句为题的文章又将向我们讲述怎么样的情怀呢?自学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把握:师相机归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家乡风光和家乡生活;文章表达的情感:作者的思乡之情等。
二、学法引路,品味文字。
1、自由读家乡风光片段,用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句话来表达读完 这个段落的感受,并说说原因。
2、轮读第一自然段,采访朗读者:三分文章七分读,刚才你们朗读这么入情的秘诀是什么? 把握:在交流中归结出: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词的读书方法。
3、用上这两种方法,齐读,读出家乡的美和作者的快乐。
三、感受写法,仿写练笔。
1、再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处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把握:相机总结拟人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2、小结:这种不直接写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而通过景物来表现的方法就叫做借景抒情。文章中还有哪些文字是运用了这种写法的?
3、请大家都来当小作家,模仿课文或者自创,用二三描写风景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
4、学生作品交流、评议。
四、联系生活,感悟情感。
1、你还从哪些文字感受到作者在家乡的快乐呢?
把握:相机总结:捉鱼虾、过小桥、丢野花、上茶山、赏野菌等。
2、联系自身体验,你曾有过这样的乐趣吗?快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结:这么多年过去了,儿时嬉戏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可见作者对家乡爱得多么深沉。小桥流水人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去处,但它却是许多游子的心灵家园。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你们的记忆中有这样的天地吗?下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运用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用文字珍藏快乐。这节课结束了,但快乐的学习还在继续!教后反思:
《小桥流水人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故乡是作者记忆中的一幅明丽的富有乡村气息的画儿,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柳婀娜多姿,小鸟欢乐活泼,孩童快活自由,村民守望相助,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充满了自然欢乐的气息。文章表达也有突出的特点,比如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等。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并且领悟这种情感怎样表达出来,成为我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指导——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方法带入课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基础上,交流读书心得,提出存疑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再设计重、难点突破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读出个人的独特见解。
本课教学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三点。其
一、体现鲜明的“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开始前的预备活动中,我就给学生提出自学“三维目标”:把握主要内容、读出作者情感、提出个人见解。学生围绕这个目标自读课文,查找作者生平资料,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其
二、弥散出浓浓的语文味儿通过“自由读读体会”,“选喜欢的句子品读”,“ 读出你自己的想法”等几个层次的读书活动,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灵活多变又扎实的朗读的训练,帮助学生积淀语感。同时也为学习表达打下基础。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的环节,学习本段“借景(物)抒情”的方法现场写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个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文体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完课,我个人觉得遗憾的地方有两处:
一、在教材处理上有些偏颇。本课原本是略读课文,在课堂中我把它作为精读课文处理,重点放在了家乡风光和童年生活的部分。但课堂上忽略了课题中“流水”对作者思乡情丝的统领及在写景抒情中的连接作用,而是过于迁就学生对杨柳做了过多解析。
二、是朗读指导欠缺层次感,还显得粗糙了些,对文本关注过多,对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度不够。另外,对学生精神层次的引领与提升也欠缺,虽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但应该在每一次反思之后力图减少遗憾。
小桥流水人家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引导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炮的波纹。当水鸟站在电脑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天旱的时候,这条小溪就会干涸。村民平时靠它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点缀风景。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舞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的家离小桥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沿着溪岸向东行,还有一座长石桥,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赣州市定南县第三小学 郭文清
【教材分析】《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九册教材,选自第二单元第八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清新、流畅,一个“爱”字通贯全文。“树高千尺忘不了根”,鸟儿返巢,牛羊归圈,这是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叶落归根,“生于斯,长于斯,当归于斯”,这是生活给我们的启示。心系故乡,是我们每个人都暗藏心底的情结。在文中有作者爱恋故乡的直接的感情流露,也有通过优美的风景描绘,深情的往事回忆,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教学目标】
1、掌握课后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体会文中提到的几种意境,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
4、学生展开现象,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发想象,谈话导入
1、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生齐读。
2、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生想象画面)
3、师出示元曲《天净沙 秋思》,听录音带朗读。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作者的家乡真的如题目这么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设计意图】通过原诗的导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题目,激发兴趣,为新课作感情铺垫,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并在此基础上美读题目,使学生在未学文前就先进入诗一般的美丽情境中,为学习课文作孕伏。然后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师生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尤其是自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人感受,而不应该以教师的讲解和朗读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同过本流程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课文给心灵带来的美的冲击。
三、自学课文,体会美感
1、生自学课文第1-4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什么景物来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和意境,生画一画,找一找。
2、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汇报自学情况。(1)、读一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部分描写的景色。(3)、动笔画一画与本自然段相配的图。
3、指导感情朗读。
4、齐读第5、6自然段。
(1)、感受“人家”的特点和文中提到的“舒服”“美”。(2)、了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意境。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爱”。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捕捉课文重要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及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3、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4、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设计意图】教学是一个丰富多变、动态发展的过程,“预设”是“生成”的有效前提,“生成”使“预设”精彩高效。在以上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老师、学生、文本、作者、生活多向对话互动,使学生的自读自悟有一个“质”的提升,“润物细无声”地把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指导学法、领悟学法等融于教学过程中,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揉合。
四、思维拓展,升华情感
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思维拓展,使学生把自己以前学过的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和本篇课文所学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2、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3、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自由拟题,练写片。【设计意图】设置本次作业,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所长,展露自己的才华,在轻松惬意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六、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
景美: 小桥、流水、柳树、野花、事欢: 鱼、虾、螃蟹
爱、怀念:扔野花让它顺水漂
摘菜叶、赏野花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指导背诵,有恰如其分地落实了教学的重点,直观形象,条理清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篇:人教课标版第九册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第8课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九册教材,选自第二单元第八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清新、流畅,一个“爱”字通贯全文。“树高千尺忘不了根”,鸟儿返巢,牛羊归圈,这是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叶落归根,“生于斯,长于斯,当归于斯”,这是生活给我们的启示。心系故乡,是我们每个人都暗藏心底的情结。在文中有作者爱恋故乡的直接的感情流露,也有通过优美的风景描绘,深情的往事回忆,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教学目标】
1、掌握课后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体会文中提到的几种意境,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
4、学生展开现象,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发想象,谈话导入
1、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生齐读。
2、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生想象画面)
3、师出示元曲《天净沙 秋思》,听录音带朗读。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作者的家乡真的如题目这么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设计意图】通过原诗的导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题目,激发兴趣,为新课作感情铺垫,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并在此基础上美读题目,使学生在未学文前就先进入诗一般的美丽情境中,为学习课文作孕伏。然后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师生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尤其是自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人感受,而不应该以教师的讲解和朗读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同过本流程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课文给心灵带来的美的冲击。
三、自学课文,体会美感
1、生自学课文第1-4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什么景物来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和意境,生画一画,找一找。
2、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汇报自学情况。(1)、读一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部分描写的景色。(3)、动笔画一画与本自然段相配的图。
3、指导感情朗读。
4、齐读第5、6自然段。
(1)、感受“人家”的特点和文中提到的“舒服”“美”。(2)、了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意境。(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爱”。【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捕捉课文重要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及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3、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4、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设计意图】教学是一个丰富多变、动态发展的过程,“预设”是“生成”的有效前提,“生成”使“预设”精彩高效。在以上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老师、学生、文本、作者、生活多向对话互动,使学生的自读自悟有一个“质”的提升,“润物细无声”地把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指导学法、领悟学法等融于教学过程中,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揉合。
四、思维拓展,升华情感
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拓展,使学生把自己以前学过的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和本篇课文所学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2、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3、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自由拟题,练写片。【设计意图】设置本次作业,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所长,展露自己的才华,在轻松惬意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六、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
景美: 小桥、流水、柳树、野花、事欢: 鱼、虾、螃蟹 爱、怀念:扔野花让它顺水漂 摘菜叶、赏野花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第8课月亮的心愿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月亮的心愿》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月亮的心愿”和小女孩美好的心灵,练习朗读。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板书:心愿
同时质疑:“心愿”是什么意思?
将课题板书完整:月亮的心愿。
(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听范读课文,标识生字
(三)朗读感悟
学生听后自读课文,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1)个人自由读课文,自己评价。
(2)同位互相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3)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听后评价。
(4)教师总结
(四)细读讨论
1.同桌合作读读课文,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议议:“月亮刚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月亮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
3.读1、2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4.(观察课文插图一)从图中能看出这些吗?说一说月亮笑什么呢?
5.(观察课文插图二)看看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中有什么不一样呢?月亮愁什么呢?
6.下面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课文的3-7自然段。指名读。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讨论:珍珍想不想去郊游?为什么?珍珍的心愿是什么?
(五)疑读课文
课结束前,教师布置学生读课文思考:读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讨论上节课布置的问题
(二)学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1)读课文找生字读。
(2)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3)互读,互查。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
(2)按序将生字贴在黑板上,要求自读三遍,一遍比一遍快。读后开展计时读字比赛。
(3)打乱生字后指名读。
3.教师检查记生字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记?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生字找一找。在学生找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的?还可以回忆一下学过哪些偏旁的字。
(2)其它难记的字,可在教师的帮助、启发下进行识记。
(三)巩固生字
教师课前准备好课件或投影片:将结构相同的字分别放在一起,教学时依次出示给学生看,学生读后找出其中的秘密。读过生字,同座比赛组词,最后出示全部生字,让学生快速读,拍手读、比赛读。
以上教学过程可利用动画课件《月亮的心愿:生字学习》辅助完成。
(四)朗读课文
朗读全文,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巩固读生字(复习导入)
1.按序读卡片
2.打乱顺序读卡片
3.学生读自制卡片
4.游戏。教师读出一字,学生快速拿出卡片,并读出生字和反面的词语。
(二)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
(1)“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
(2)“太”字是“竖撇”,写好“竖撇”,最主要的是要“先竖后撇”,就是先写竖,由竖中弯下写撇。
(3)“气”字要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2.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练写,教师评价。
(三)听故事或交流课外阅读情况,谈谈感受。
1.乌鸦反哺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从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2.听故事,念童谣。
故事:《乌鸦爱妈妈》
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得又高又壮,飞翔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乌鸦。而乌鸦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整天只能坐在窝里。
大乌鸦捕虫的技术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大乌鸦将虫子带回家,让乌鸦妈妈吃饱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近的鸟类都称赞大乌鸦非常孝顺。
有一天,森林发生大火,鸟类纷纷逃离。大乌鸦想带着乌鸦妈妈飞离灾区。妈妈飞不起来,大乌鸦非常紧张,绕着大树飞来飞去。
“孩子!你赶快逃走吧!不要管妈妈了。”乌鸦妈妈说。“不!我不能丢下妈妈!我要想办法救妈妈。”大乌鸦说。其他鸟类也都劝大乌鸦不要管妈妈了,自己逃命要紧。“不!我要留下来救妈妈。我爱妈妈。”大乌鸦不肯飞走,它用力鼓动翅膀,企图将大火扇灭。
火势还是很猛烈,大乌鸦凭着一股孝心、勇气,决心要与森林大火搏斗。其他鸟类看见大乌鸦并没放弃,深受感动,纷纷飞到它的身边,一起鼓动翅膀,希望能将大火熄灭。
忽然间,刮起一阵大风,吹来浓浓的乌云,一场大雨将森林大火浇灭了。大乌鸦得到风、雨和百鸟的帮忙,阻止了这场森林大火。它救了乌鸦妈妈,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湿又累的大乌鸦飞回鸟窝,乌鸦妈妈张开双翅,紧紧抱着它:“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童谣:《大乌鸦》
大乌鸦,抓只虫虫喂妈妈。我要学习大乌鸦,爱爸爸,爱妈妈,做个孝顺的好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