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事三则教案《嗟来之食》
故事三则·嗟来之食
李春燕 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和积累本篇文言实词,能准确而完整的翻译全文(重点)2.背诵课文,以本文为基础了解《礼记》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学习文言文实词(重要实词标出意思并分析词性)朗诵 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法和替换法,感受文章艺术特色。(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礼记》创作时代背景中“气节”的含义和重要性
2.探究“嗟来之食”的现代意义,质疑:君子到底受不受嗟来之食。
学情分析
1.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习了《论语十则》知道《论语》是“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一,以此为基础了解《礼记》作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的地位。
2.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提前对文本内容熟悉,翻译全文。
【课程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有其宝》领略了子罕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高尚道德品质,今天我再来看看一个近乎乞丐的饥民怎样因尊严气节而毅然绝食到死的故事。【课程内容】
1.疏通、学习实词:(8)
食
贸贸然
奉
执
扬
谢
2.齐读文章纠正字音,再要求学生默读一遍,思考:如果要你去参加饿者的葬礼,你会写下什么样的墓志铭来评价这个人。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最好的然后让作者上前来读给大家听。(10-15)
墓志铭要求:内容短小,最好一句话,概括性强,多为褒奖,体现死者的鲜明特点 答案关键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有骨气 宁折不屈 有尊严 等
3.在读一遍文章,说说这篇文章的动词使用上有什么特点?(10)
蒙袂辑屦(把这一动作去掉好不好?):“蒙”一字是遮住的意思,“辑”是拖着不使脱落的意思。一边是遮脸,一边却是狼狈的拖着鞋,而且这种“拖”是有气无力倍感艰难的,不是我们夏天拖着人字拖逛大街的那种自由无拘束的感觉,而是不使脱落而已。饿者前后两个动词形成鲜明对比,一面是他及其羞愧,不愿见人的困窘,一面又是难以自持的狼狈不堪。饿者的境遇不言而喻。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把两个动词都换成“拿”好不好?):“奉”的动作是将物体放于掌上给予他人的样子,而“执”是手握物体中部,竖着举起物体。简单两个动词,都是表达“拿”的意思,但是区别却是很大的。从这简单的两个字中,黔敖当时“为食于路”的动作跃然纸上,而盛放食物和水的器皿形状我们也可以猜出个大概,食物应该是放在一个可以一掌可托的小碗中,而水应该是装在一个有柄的水壶之中。
总结:用词简练,动词运用准确精当。而全文不到百字,却完整鲜活地叙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见炼字的重要性。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应该学习这种炼字的方法,我们要用心观察生活,体会人物各个动作的细微差别。
4.理解文本主题
饿者的行为在古代是值得褒奖的,因为在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必然要等级分明。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把“节”作为统治的工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本来是针对封建社会的妇女说的,后来扩大到以“节”来衡量士大夫行为的标注与尺度。所以后来也有人说“志士不饮盗泉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可见“气节”在当时是很重要的。思考:书是常读常新的,因为文章不变,但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在更新。韩信因为坚强承受胯下之辱而苟活才会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战神:但朱自清却也因为不领美国救济粮而成为永垂青史的志士。那么面对屈辱,君子的选择到底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篇:故事三则之《嗟来之食》教案
嗟来之食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译文,了解“嗟来之食”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饿者”不吃“嗟来之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2.通过学习,引发学生对于“人的尊严”有更多的思考。
3.诵读古文,初步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嗟来之食》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个关于尊严的故事是选在鄂教版八年级上册《故事三则》中的一篇,选自《礼记—檀弓》,它告诉了我们做人要有骨气,宁可饿死,也不能丢失尊严。
重点:字词义疏通,理解句子大意。难点:文章中常见的虚词实词字义。
三、教法与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拓展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人这一辈子应该为什么而活着?答:人活一辈子,总得有点东西值得用生命去守护,比如说尊严。俗话说得好:“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我们如果连尊严都丢失了,活着也就没有意义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嗟来之食》就讲述了一个关于捍卫尊严的故事。那么,他是怎样去捍卫尊严的呢?
2.朗读:由学生齐读课文,老师纠正错音,节奏,再范读,然后学生再齐读。3.背景介绍:《礼记》是儒家“四书五经”中的一部,是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古时候书籍中某一篇章的命名一般采用该篇章中开头一句中的几个字,而《礼记·檀弓》的开头一句是:“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于是就取了“檀弓”这两个字作为题目。“四书五经”有: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4.翻译:由学生翻译字词,再抽学生一句一句翻译。老师从中点拨,并疏通重难点字词大意。译文:
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他们吃。有个人 饿得很厉害,用衣袖蒙着脸面,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黔敖见了,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汤,吆喝道?喂!快来吃吧?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才饿到这个地步的。'黔敖跟在后面表示歉意,但是这个人始终不肯吃,便活活饿死了。
重难点字词
大:严重; 为:做; 于:介词,在; 以:用来; 蒙:遮挡; 袂:衣袖; 辑:拖着不使脱落; 屦:古代用麻、葛制成的鞋; 然:……的样子; 奉:给予; 扬:瞪大;予:第一人称代词“我”; 唯:连词,因为; 以:连词,因此; 至:到; 斯:此,这种地步; 从:追上去; 谢:道歉; 焉:指示代词,指代施舍;
Ⅰ.食(shi)食物;(si)把食物给人吃。Ⅱ而:以待饥者而食之,表顺接;扬其目而视之,表顺接;从而谢焉,表承接;终不食而死,表承接。5再读一遍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可分为几个部分。(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
第一层:开端--齐大饥,黔敖为食以待饥者。
第二层:发展--饥者来,黔敖呼曰“嗟!来食!”
第三层:结局--饥者怒,拒食“嗟来之食”而死。6.感悟主题
《嗟来之食》表现的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做人要有骨气,表现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7.根据板书提示和字词大意,试着背诵课文。
8.拓展延伸: 结合当下时政热点,就“钓鱼岛事件”展开关于尊严的讨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尊严,要有骨气。当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钓鱼岛事件”就是日本对我们国家我们人民的尊严的挑衅,他们企图将钓鱼岛国有化,这是赤裸裸的打脸行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听到日本人的无耻叫嚣时,有没有感觉自己的尊严遭到了践踏,遭到了侮辱?你的心是否怒了,你的血是否沸腾了,你有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钓鱼岛是中国的!宁死不屈,捍卫主权!)
第三篇:《嗟来之食》辩论
《嗟来之食》辩论
《嗟来之食》辩论
《嗟来之食》这个典故,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个关于尊严的故事被选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第四篇:嗟来之食读后感
嗟来之食读后感
(一)李贤峥
《嗟来之食》这篇文言文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位灾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吃富人黔敖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最终饿死街头的故事。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尊严,也有维护自己尊严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宽以待人。当尊严受到挑衅的时候,我们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历史上有“士可杀不可辱”的志士;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文天祥,还有许许多多“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革命者。从叶挺将军身上,我们体会到为坚持真理,宁愿在烈火与热血中永生,也不愿爬着出来苟且偷生;从使者晏子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应答的智者......他们都是为了尊严,为了那比生命还要宝贵的尊严。
在《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中,从那位衣衫褴褛,饿得少气无力的灾民身上,我们看到他为维护尊严郑重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人穷志不短”的高贵品格,所以那位灾民不吃“嗟来之食”没什么错。但是,不会宽容别人是那位灾民的错。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黔敖知错就改,及时道歉,就是尊重灾民,灾民又何苦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呢?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当珍惜。
在这里,我想对那位灾民说:人既要有尊严,又要在有尊严的基础上,学会宽容。比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大的应该是我们的胸怀啊!(指导老师:甘玲蓉)
嗟来之食读后感
(二)今天我们学习了《嗟来之食》这一课,同学们都佩服那位穷人宁死不吃嗟来之食,而我却有与众不同的看法。
《嗟来之食》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贫穷的人因不吃有损他尊严的嗟来之食而饿死了。
我对那位穷人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也十分佩服,但是,我却赞同他吃嗟来之食。原因有三点:
其一,我认为在生活中,会发生太多太多有损你尊严的事,在发生这些事时,应该学会隐忍。比如说嗟来之食这件事,如果那位穷人忍一时之辱,吃下了嗟来之食,至少不会饿死。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吃下了嗟来之食再立雄心壮志也不迟。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许多君王隐忍的故事。勾践卧薪尝胆隐忍了十年,受了数不清的羞辱,而他却忍住了,最后把吴国消灭了。但勾践如果像那位穷人一样学不会忍一时之辱,继续出兵攻打吴国,说不定早被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国家灭亡了。
其二,我认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丢掉分寸。就像那个穷人,他已经超出了守护尊严的分寸。大人们常常教育我们生命是第一位的,尊严是第二位的。而那位穷人却把尊严放在第一,生命放在第二,最后使得自己饿死。就像在生活中,有人骂了一句有损你尊严的话,你会不会冲上去把他打得头破血流?如果是我,我会忍着。你冲上去打他,就已经触犯了法律,超出守护尊严的分寸了。
其三,在古文、译文中都写到施主向穷人道歉了,而穷人还是不吃嗟来之食。我认为此时的嗟来之食已不损他的尊严了,可他还不吃。唉!我真为他感到惋惜。
这篇文章告诉我:做人要学会隐忍。尊严固然重要,可生命更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嗟来之食读后感
(三)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嗟来之食》这一课。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
在这一天,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这样的:请问在课文中的“"哪个人的行为不吃”“嗟来之食”是对的还是错的?我觉得这个人做的是对的,因为一个人不管男女,()不管老幼,不管何种职业,堂堂血肉之躯,生长在天地间,应该有一股凛凛正气,他也主要说明了做人要有骨气,绝不可低三下四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自己饿死。
不过,每个人看中的东西不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方法,选择自己的路,终将不悔。
尊严是雕刻生命的一把刻刀,要慢慢的体会才会体会出其中的道理。
嗟来之食读后感
(四)《嗟来之食》讲的是一个与尊严有关的故事。
有一年,齐国发生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路边发放食物给穷人吃。一个穷人因为不吃施舍的食物,饿死了。
这虽然是个简短的故事,但是意义深刻。不要尊严,是一个极可耻的人。叶挺将军宁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也不愿得到所谓的自由——做叛徒。晏子三次反击了楚王,给齐国争了口气。意大利少年,身上脏脏的,饿得很,可他也不要侮辱他国家的钱。《为了他的尊严》,独臂乞丐懂了:即使自己累一点,也不要做没尊严的乞丐。捡破烂的,即使让人们所嘲笑,也不要不劳动地赚钱。
如果那人吃了,活下来了,可活着又有什么用呢?可能是当个“死人”吧!《囚歌》里的“活棺材”不就是那些没尊严的叛徒吗?在人们心中,有尊严的人永远活着,没尊严的人虽在人间活着,可是在人们心中是不见踪影的,我们要做有尊严的人,为祖国争光,为家人争光,为自己争光。
《嗟来之食》告诉我们:“人不能没有尊严!”
第五篇: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
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尊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尊严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古往今来,围绕尊严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尊严呢?
在我认为,那人做的对,不应该吃富人施舍的饭。一个人活着是为了自尊和骨气,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你可以去批评一个人,但是你不可以去侮辱一个人。在困难和诱惑面前,我们不能低头,也不能吃别人的软饭,一时失败和困难不可怕,怕的是丧失了自己的尊严与骨气。如果一个人连骨气都没有了,那就像行尸走肉一样,生存就没有一点儿意义。
我们现在是学生,那怎么样才算有尊严呢?不去干不仁不义的事是有尊严的;在校园、教室内,看到有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入垃圾箱是有尊严的;轮到自己值日不逃跑是有尊严的;上课认真听讲是有尊严的„„。
从那位衣衫褴褛,饿得少气无力的穷人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他为维护自尊而瞪视的目光,而且也感受他郑重的话语的分量,体现了“人穷志不短”的高贵品格,所以那位穷人开始拒吃嗟来之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