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机械和功教案
南南天教育教师备课专用 天授课教师王金笑
教授课形式一对一个辅导 育
教教育理念: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师沟通理念: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教学习理念:相互学习共享知识 案工作理念:快乐工作有效执行 简单机械杠杆 学法指导:(1)杠杆支点的辨识:杠杆转动时(瞬间)唯一不动的点;
(2)力臂的确定:延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量取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3)动力和阻力没有绝对的分别,具体分析时可以认为以使杠杆朝某个方向转动的力动力,反之则为阻力。(4)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前先调整杠杆平衡,注意记录数据,应用表格(P154)分析数据归纳关系得出结论。
(三)教学内容1.认识杠杆。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1)支点:杠杆转动时所绕的点(轴)。(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4.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距离(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天平5.我国古代的杠杆 杠杆的平衡
1、提问: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呢?
归纳结论: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作缓慢的匀速转动时,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2、实验探究: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总之,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板书)滑轮
1.定滑轮2.定滑轮的作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4.动滑轮的作用: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滑轮组
6.滑轮组的作用: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几根,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7.滑轮、滑轮组的应用。
8.现代复杂机械的许多部件老师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成的,小的如手表,大到机械人、大型挖机等。机械功
1.机械功: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2.做功的必要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3.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
W=Fs W表示功,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沿力方向移动的距离 4.功的单位:牛顿·米,专用名称: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1J的大小: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为1J;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飞,做功约10J;„„ 功率
1.做功有快慢。2.如何描述变化现象的快慢? 3.功率: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4.公式: 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 5.单位:
基本单位:焦耳/秒。专用名称:“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辅助单位:千瓦(kW)、兆瓦(MW)换算关系:1MW=1000kW,1kW=1000W 6.功率的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做功越快;功率越小,做功越慢。7.常见物体功率的大小:(课本P135)
8.机器上都有一个小牌子,叫做铭牌。上面标明这台机器的工作性能和结构特征的一些数据,功率也是其中一项。机械能
1.能源危机与能源
2.能量,能: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3.能量与做功的关系:物体做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量为别的形式的能量就越多。
4.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J)。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
6.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8.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统称。
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就是它所具有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
11.实验探究:弹性势能与物体弹性形变程度的关系结论:形变程序越__________,弹性势能就越大。
12.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13.人造地球卫星。14.风能、水能的利用。
第二篇: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4.2.1机械功
§4.2.1
机械功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机械功。机械功属于第四章《机械和功》的第二节。不仅为下一节“机械能”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是高中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为B级要求,需要学生理解功,同时需要学生能够运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道功的计算公式;能根据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功的概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知道物理学中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两要素,并能计算功的大小。
授课班级8(3)班是个两级差异较大的班级。在本节课中,我不仅为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设置了“小实验”,也为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设置了提高性的拓展类题目。以期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本节课都有收获。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2、理解功的两要素。
3、能计算涉及滑轮的功的计算。
4、有将功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功”问题,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功的两要素的理解。对因为不受力而不做机械功的情况的判断。
四、教学资源
学生的座椅。自制PPT。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为“机械功”、“功的两要素”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自主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建立机械功的概念,并能计算真实情境中物体做功的大小;通过“将椅子高举过头顶”的活动,理解做功的两个要素。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如何比较俩和尚所做机械功的大小,教给学生“机械功”简单计算的解题过程。学生则通过例题巩固学习W
=
F·s的简单计算。其中,例1—例2,学生口头回答;例3,学生需要上黑板规范板书。这样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学会机械功的简单计算。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功的两要素的理解。授课过程中,通过学生将椅子举过头顶,演示“椅子停留在空中”阶段做功情况,引入了做功的两个要素。随后通过图片列举了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有距离无力,不做功;力与通过的距离方向垂直,不做功。针对最后一种情况,教师拓展介绍了高中阶段的“机械功”的计算公式,来解释为何“F⊥S”时也不做功。最后来自于活动卡上的小实验更是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功的两要素”。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理念,通过活动、讨论、分组答题等形式,开动学生的脑筋,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等,以期达到教与学的最优结合。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情景Ⅱ图片讨论论
机械功
情景Ⅰ
图片讨论论
活动Ⅱ讨论
功的要素
活动Ⅰ应用
W
=
F·s
情景Ⅲ讨论
活动Ⅲ应用
2.教学流程图说明及主要环节
情境Ⅰ
图片讨论(1分钟)
观察图片中的两个小和尚修寺庙的情景,讨论问题。
情景Ⅱ
图片讨论(6分钟)
观察图片中起重机做功的情景,讨论问题,引入“机械功”。
活动Ⅰ
应用(10分钟)
借助图片中的两个小和尚的做功,分析例题,教学W
=
F·s的简单计算。
活动Ⅱ
讨论(5分钟)
将椅子高举过头顶,讨论做功的要素。
情景Ⅲ
图片讨论(8分钟)
观察图片中做功的情景,讨论问题。
活动Ⅲ
应用(10分钟)
进行活动卡中的活动,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巩固练习。
3.教学的主要环节
本设计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通过观察“两个小和尚修寺庙”的情景,建立“机械功”的概念。
第二环节
通过“将椅子高举过头顶”的活动,理解做功的两个要素。
第三环节
通过小实验,体会机械功的含义,巩固功的两要素。
七、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小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两个小和尚。有一天,庙里的院墙坏了,两个小和尚来修院墙。一个和尚使用400牛的力将较重的砖头拉到了2米高的院墙墙头;一个和尚使用110牛的力将较轻的瓦片拉到了8米高的屋顶。负责评估他俩贡献大小的老和尚就犯了愁:谁对寺庙的贡献大一些呢?
2、讨论:哪个和尚对寺庙的贡献大呢?
3、图片:用起重机按下图所示的三种方式分三次将物体匀速吊起
比较图片1与2:如果拉力相同,那么拉过的距离越大,贡献越大
比较图片1与3:如果拉过的距离相同,那么拉力越大,贡献越大
4、图片:两人用力和移动距离都不同,如何比较两人的贡献大小呢?
5、讲解:“贡献”有的时候也可以说成“功劳”:两个和尚谁的功劳大一些呢?从字面上来说,这个人
出工出力了,他就是有“功”之臣。但我们物理上的“功”不是这样说的。(引入“机械功”)
二>
新课
6、机械功(W)
1>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任何物理量都有符号,功的符号是W)
2>大小:W
=
F
S
3>单位:焦耳(焦),J
W=FS
→
1焦=1牛·米
→
1J=1N·m
理解:lJ的功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距离时,这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4>估测:将两个鸡蛋举高1米,举力做功约1焦
7、活动: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的生平以及带给我们的启迪。
8、图片: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俩和尚所做________的大小,来比较他们对寺庙贡献的大小。
(教师借此图片的计算,教给学生“机械功”简单计算的解题过程)
9、例题:例1—例2,找学生口头回答;
例3,找学生上黑板规范板书
例4,找学生将椅子举过头顶,演示“椅子停留在空中”阶段做功情况。(引入功的两要素)
10、归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图片1:有力无距离,不做功
图片2:有距离无力,不做功
图片3:力与通过的距离方向垂直,不做功。
11、拓展:介绍高中阶段的“机械功”的计算公式。解释为何“F⊥S”时也不做功。
12、小实验:三位同学先一起提起座椅。A同学把座椅匀速举起;B同学提着座椅不动;C同学提着座椅在教室里走一段距离。提问三位同学自己是否做了功?
三>
小结与当堂巩固
四>
课后作业:自编习题(见附录)
附录:
§4.2.1
机械功
1、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______________,简称做了______________。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功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功的单位用符
号______________表示。
4、把两个鸡蛋举高1米,举力对鸡蛋做功大约是
()
A.0.1焦
B.1焦
C.10焦
D.100焦
5、你在把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回课桌面这个过程中,你对课本所做的功约为
()
A
200焦。
B
20焦。
C
2焦。
D
0.2焦。
6、大型塔式吊车使重物上升40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力对____________________做了功;
瀑布从60米高处落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力对____________________做了功。
7、一个重为600牛的大人和一个重为400牛的小孩进行登楼比赛,他们同时从底层出发,结果小孩比大人先到达六楼,那么()
A.大人做功比小孩多
B.小孩做功比大人多
C.两人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重量为0.2牛的物体从5米高处自由下落至地面,物体的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焦。
举重运动员把重1000牛的杠铃匀速举高1.8米,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做的功是_____________焦。
重240牛的物体,在10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0.5米,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功____________焦,重力做功______________焦。
9-1、如图,甲、乙两同学各用水平推力推一相同的木箱,甲推的木箱下面有轮子,乙推的木箱直接放在同样的水平地面上,若甲、乙都把木箱匀速向前推了1米的距离,则甲、乙两同学做的功()
A
甲做的功多。
B
乙做的功多。
C
甲、乙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9-2、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拉力F,分别拉着甲、乙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甲物体重80牛,在较光滑的水平面移动了2米,乙物体重50牛,在较粗糙的水平面移动了2米。则W甲___________W已(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3、如图,甲、乙两同学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一相同的木箱,甲推的木箱下面有轮子,乙推的木箱直接放在同样的水平地面上,若甲、乙都把木箱向前推了
1米的距离,则甲、乙两同学做的功()
A
甲做的功多。
B
乙做的功多。
C
甲、乙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10、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的过程中对杠铃____________________功,如果举起的杠铃在空中停了2.4
秒,则在这2.4秒中运动员对杠铃____________________功。(均选填“做”或“没做”)
第三篇:初中物理复习提纲---机械和功
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杠杆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等臂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费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滑轮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轮动滑轮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轮组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公式 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率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能概念: 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能 重力势能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势能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性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___ 机械能转化与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功的教案
八年级物理功的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二、观察课本中前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中的后三个图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 出原因:
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力学 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有力作 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三、阅读课本“功的计算”部分的内 容,然后填写下列空白.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 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 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 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
【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
所做的功是多少?
五、拓展提升
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 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
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 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
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 6×103J B 9×103J C 3×104J D 3.9×104J
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750J B 150J C 没有做功 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 拉大车做的功多 B 拉小车做的功多
C 拉力对两车 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A 只适于甲 B 只适于乙 C 只适于甲和丙 D 甲、乙、丙都适用
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
第五篇: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素材 电能和电功教案 沪粤版
电能和电功
教学目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流做功的相关因素。
教学重点: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应用;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教学难点:电功的概念 教具:书上装置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设计:
师: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经常两手相互搓一搓,手心就会感到暖和,这能量转化过程来分析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师: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我们称为什么? 生:做功
师:可见,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师: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生:把电能转化为我们各种需要的能 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交流讨论
电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给蓄电池充电: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磁铁:把电能转化为电磁能 电灯泡: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师: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也是通过电流做功来实现。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也就要消耗多少的电能。
例如:电热水器,如果知道电流做了多少功,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内能,也就知道要消耗多少电能。
师:想一想: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
用心
爱心
专心
讨论作业。补充练习
1、一个热水器接到照明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2A,求其正常工作30min,须消耗多少电能?若每度电0.5元,需交多少电费?
2、电功的推导公式:W=I2Rt W=U2/Rt 例1:将一个阻值为5Ω的电阻与一个阻值为10Ω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上,通电15min后,求电流通过小灯泡所做的功?
例2:如图电源电压6V,通电10min,求R1消耗的电功?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