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油画棒画的研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油画棒画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㈠研究的背景:
在新课程大潮中,身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在思考着农村美术学科的教改课题。在农村学校,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忽视了美术等其它以数学科的探索。常使美术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带作画工具,甚至干脆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一方面由于学生受社会坏境、家庭因素的影响,对美术课认识有误,不能有效地欣赏美术作品。另一方面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美术教学渠道封闭单一,常以美术课本为主要教材等因素造成的,针对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当地经济条件差、教室拥挤的现象,我们在思考着农村美术学科的教改课题。经过多资助的尝试和实践,结合这些年的教学体会和本校实际情况,我们美术组在课堂上引入油画棒画。在平时教学上积极开展围绕课题的各项研究活动。
㈡课题研究的意义 美术是形象的艺术,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与人进行交流。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与美术作品欣赏时,能增强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油画棒可以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概括、美化、加工,还可以运用色彩对自然景物进行表现、提炼。在美术课中引入操作简便表现丰富的油画椴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会其中的美感与乐趣,拓宽学生想象空间、提高创造及表现能力,从而创造出更加生动的作品。对达到美育的目的有着积极的作用。油画棒画教学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尤其对身在农村小学的教师来说,是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油画棒画教学对农村小学易于研究推广。
二、课题的界定
油画棒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油画棒及其辅助绘画工材料进行美术学习活动和各种儿童画创作。油画棒作为一种绘画材料,它色彩鲜使用方便、操作灵活、经济实惠。它可以像水彩笔那样勾线,又可以像水颜那样大面种涂色,还可以用于刮画、拓印。另外油画棒还可以和其他绘画工材料结合使用,可在不同色、质地的纸、布上绘画。油画棒画操作简、表现丰富,用它来进行儿童画的创作,能充分调动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手指活动能力牌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油画棒画可以促进学生从手到壁的小肌肉发育,用油画棒作画,运用的力度的不一样,画面效果就不一样,学生画得多了,就会使手服从大脑的指挥,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动力能力。因此在农村小学开展油画棒画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要研究的就是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探索油画棒画在美术课堂的教学应用;
2、通过油画棒画教学,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树立信心;
3、通过油画棒画系列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4、利用油画棒画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表现力及写生能力;
5、把油画棒画与小学美术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创出本校美术学科的教学特色。
四、研究的对象,策略与方法、对象:二至六年级㈠研究的策略
1、接触了解油画的性能了解油画棒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2、培养油画棒画 ⑴欣赏儿童油画棒画 ⑵训练基本技法 ⑶综合其他绘画材料进行绘画
⑷倡导日记画,积累素材,进行油画棒画创作
3、油画棒的创新
⑴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自然景观进行特色形象表现⑵油画棒画的独特艺术⑶师生共同欣赏、讨论分析
4、课外拓展活动定期组织学生举办儿童油画棒画画展㈡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别人的经验和方法,从中得出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增强教师对实施本课题研究的自觉性及课题研究意识,更好的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研究法:准备在研究前期,针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和学生的美术素质现状材料准备展开调查,通过设计有关问卷和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在写生中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定期进行作业展示,作业评析,从中发现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要求课题研究组做到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
4、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不断交流总结,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并把研究成果就理论,对某一个可行的经验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推广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做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内容。⑴组内成员讨论,制定方案,收集有关资料,确定课题研究计划⑵加强分析,熟悉班级情况。
2、学习理论,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自身的素质。
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的教研活动,结合上课,学习、研讨、训练等活动进行实施,收集各种资料和图片,认真做好体会和收获的记载。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态,认真撰写论文,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课题实践中,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修养,做好油画棒画在农村课堂教学中检测评估。
3、联系实际,注重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根据课堂实验开展以来的优劣进行总结、及时反馈信息,课题组成员开展交流讨论,做好记录及材料的整理,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让美术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用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画面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1.通过课内训练,提高了学生油画棒的使用基本画法,使他们在绘画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培养了学生对使用油画棒的兴趣,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形象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2.油画棒用途广泛,适合和其他画材一起使用。混合使用的作品效果和油画棒画区别很大,通过练习,会发现油画棒的多姿多彩和完美性能。与油画颜料和水彩颜料不同,油画棒是一种固体颜料,虽然它没有油画颜料和水彩颜料的色彩层次及艳丽色彩,但它有着自己的浓装和层次,无须那些混色或调色的准备工作,一旦有绘画冲动,你就可以立刻开始创作。3.美术课需要准备的绘画材料很多,需要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来表现。纵观小学美术教材,各个画种都涉及到了。可以说,美术课的工具和材料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如果学生不带齐工具和材料的话,上课时不是走来走去借材料,就是无所事事,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课堂纪律的混乱,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绘画学习与学生的情绪也有密切的关系。色彩的体现更有说服力,教学生绘画,采用油画棒做为主要绘画工具,它可以在画纸上进行调色,这对孩子认知色彩、了解色彩的属性是最有效的方法。至于其他颜料,比如水粉水彩,它的确有这个功效,但是,农村小学的学生,考虑到他们的现实条件,要想他们准备周到有点难,何况现实农村教育条件下,课堂也不允许。油画棒的表现效果特别到位,鲜艳或沉稳的油画效果与孩子画前设想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使用兴趣和绘画热情。
4.培养了学生对绘画的兴趣,通过利用油画棒进行绘画日记的积累,让学生开心的是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使学生更多更深一层次的体会到油画棒的好处及优点。5.通过课堂的亲身体验,在对课堂中使用绘画颜料作出调查,从色彩、便利、经济、灵活、实用等方面考虑,油画棒能综合其他绘画颜料的部分优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七、课题的思考
由于城乡发展不均,硬件建设设施及教师素质高低的条件差异,本课题实验范围受限,该课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提倡美术课堂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今天的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美术教学更能提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与主体意识。油画棒画的课堂教学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学习环境,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解决美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美术的积极性。油画棒是美术课的重要绘画工具,使学生由陌生并逐步迈向成熟。色彩是画的灵魂,我认为,过于重视教材内容,必将带来一系列资源片面问题,你见过的事物,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是空白。从而在根本上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创作中,让学生谈自己在这幅作品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新发现,讨论油画棒画另一面的表现方法,如何灵活运用,需做那些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求证。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油画棒画的艺术魅力,了解其表现方法,优化教学资源。
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油画棒画的创作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知识反馈信息,得以提高自己的素质。
课题实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形成了半套乡土美术教材和教案,实验并没有画上句号,今后我们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地让学生学习油画棒画,使油画棒画有很好的发展。美术课堂教学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通过实验:纵深探究油画棒画带给美术教学的全新发展内容,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师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了选择,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二篇:油画棒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油画棒画创作媒介的特点、创作手法,能够让学生学会利用相关工具和技法创作出一幅表达自己心声的油画棒画。
2、掌握油画棒绘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重点:
掌握油画棒绘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准备:
1、笔:铅笔——宜选取软性铅笔如2B、4B等铅笔用于所画对象的轮廓勾形;蜡笔——有十二色、二十四色、四十八色等。
2、纸:宜选取普通素描速写纸,易着色,不易将纸涂坏。
3、其他工具:橡皮、刮刀、削笔刀、画板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基本技法
1、起形、组合形的练习:通过临摹或写生练习,画出准确的外形轮廓。应找准对象“形”把握住特点,它是画好一幅油画棒画的基础。我们在画画过程中,遇到一些复杂的物体形象时首先要把复杂的物体形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一部分一部分的分解、概括成不同的基本形。然后用不同的基本形组合在一起描绘,就能较快、较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物体形象了。
2、涂色方法:
①平涂:就是用蜡笔(或油画棒),在画好的形象轮廓内均匀地平涂上颜色。涂色时,可以横着涂,也可以竖着涂或者斜着涂。
应该先涂浅色,后涂深色。如果先涂深色再涂浅色时会触及到深色而弄脏画面。边缘是影响造型的重要因素,所以,平涂时应先勾出边缘线。勾线可以轻些。然后用一组一组的线条平涂,平涂时线条要紧凑,不要画的太稀,笔也不宜太尖。也不要太多重叠颜色,以免画花了,线条不要画得太长,短些容易把握。
②过渡:可先轻轻画出过渡,不要画得太深,亮的颜色要留出来,再一步一步加深,也可在暗部画,浅颜色在亮部画。
③重叠:利用多种颜色的叠加达到丰富画面的目的。重叠时,先画大面积色块,而且也要画出过渡,再用小面积色块在上面叠加,从而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
3、涂刮结合;为表达对象,如绿叶的茎、芦苇的花,小宝贝的头发,动物的毛发、羽毛等均可在涂成一块色后,用刮刀刮出所需的形状、高光的点。
4、动物、人物毛发的画法:前面讲了一些基本的画法,但相对较抽象。这里我们来讲一讲怎样画毛发,这样会真实些。
首先,它不像以前那样要勾出肯定的轮廓线,所以在用铅笔勾边缘线时要轻些。
其次,涂颜色时要逐步添加,需一笔一笔去“画”,同时要注意整个的体积感,这个过程可以单色绘画,也可以利用颜色叠加达到丰富画面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的颜色涂成了一片,没有一根根毛发的感觉的话,可利用尖刀子把亮的毛发刮出来。
历史上的那些了不起的画家们都有自己与众不同且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有些人可以用高超的绘画技法逼真的再现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有些人则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与创作情感来真实表现其内心的世界。无论是真实的再现我们所看到的还是我们内心的情感,那都浸住了画家对于美好对于真理的不懈求索的精神。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中让人感动的与值得尊敬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学画最重要的也是要不断培养与实践这种精神。
绘画的秘诀就是要全面调动画家的身与心,认真的去画,再辅之以种种有效的表现手法,投之以无限的热情与心血,去完美的展现那内在心中的意象。就让我们更好地谐调自己的心灵与双手,去尽情地描绘一个更为真实和美好的世界吧!
作业要求:
熟悉油画棒画创作技法,自己独立完成一幅油画棒画作品的创作。
第三篇:小学美术实践教学—油画棒篇
小学美术实践教学—油画棒篇
邱剑梅
绘画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形式。让学生从小动手作画,做亲身的体验掌握一些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陶冶品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爱美,向往美是青少年的天性,对学生进行绘画教学,有助于培养他们具有正确,健康的美学观点和鉴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就绘画本身来说,它是用线条、色彩或明暗等造型手段,塑造了艺术形象,不仅具备了和谐、平衡、对称等能引起美感的形式条件,而且也是人们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形象体现,通过画面,可以反映自然环境和现实生活的美。对学生来说,在绘画教学中,不论是什么画种,都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认识能力。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领略绘画种所体现的意境,情绪和思想,从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击发对生活的热爱。绘画教学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其它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在小学教学中,面对大多数没什么美术技法的同学,在教学中,就要去寻找一种比较简便,而又为之有效的画种,而油画棒画,就是其中一种较为简便的画种。现将其细述如下:
一、油画棒画:
是一种在颜料中加入蜡质材料等中介物质后所做的画。通常,我们使用的工具类似于油画棒有:普通蜡笔、油粉笔、色粉笔等种类。
二、油画棒画的特点:
油画棒的效果比较象油画的效果,可以做到很艳的效果,很沉的效果,又因为蜡质中含油,故而画面有光滑感,画面防水,可以重复上色。
三、作油画棒画应注意的问题:
油画棒的颗粒较粗,作画时,要上色均匀,尽量达到平整,如重叠的上几遍颜色,会有更加柔和的效果,故除画最亮的白、黄以外,其他部分颜色一般至少用三种颜色逐遍涂成。
四、油画棒画的优点:
在上色的时候,持笔在所需上色之地涂色,既方便又快捷,可以取得明快而华丽的色彩效果。
五、作画步骤:
1、构思:在草稿纸上作好构图。
2、用铅笔在绘画纸上上好正稿。
3、上色时,从最浅色上起,由浅到深一遍遍加深,例如:要得深绿色,可上5种颜色,重复5遍完成,在涂柠檬黄、淡绿、深绿、普蓝后加一点黑,这样的效果,色彩丰富,透过一层,可以看到下边的几层,肌理效果真实。
4、整幅画上完色以后,用油性笔勾黑边,加强效果。
5、将整副画放在稍远处,观看效果,进行修改完成。蜡笔画比较适合低年级和美术基本功较弱的同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可以安排不同的绘画种类,原则是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去体验制造美的感觉,体验多彩多姿的色彩,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
第四篇:创意油画棒画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欣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
欣赏油画棒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课题:七彩世界
(二)欣赏导入
1、结合油画棒画的各种技法,出示相应画作。
2、学生观赏课件油画棒作品。
3、找出各副作品的所用到的技法。
4、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
5、反馈交流。
(三)教师小结
绘画的秘诀就是要全面调动画家的身与心,认真的去画,再辅之以种种有效的表现手法,投之以无限的热情与心血,去完美的展现那内在心中的意象。就让我们更好地谐调自己的心灵与双手,去尽情地描绘一个更为真实和美好的世界吧!
(四)拓展练习(可以课后完成)
自学要求:从互联网中进一步了解油画棒的相关知识,并下载交流。
第五篇: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油画欣赏
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油画欣赏
【摘 要】 油画欣赏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油画作品的欣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还能通过了解油画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的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则是欣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
美术
教学
油画欣赏
一、油画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教学体会,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而油画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作品包括中国画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暨文化背景丰富了教学内容,也符合了学生现实意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像现代派油画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知识基础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
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对油画作品的欣赏尚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作为初中阶段学生不可能是一个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课堂欣赏及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写实作品,然而,在毕加索、米罗的油画作品欣赏上,许多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学生作为欣赏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有人说过:“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欣赏油画作品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在此刻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而不应该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学生的身上。
例如:在西方油画欣赏中,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具有时代转折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所以,我从画面的构图、明暗色彩去分析作品,同时将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故事以及画中 人物的故事都一一道来,学生在了解了这幅作品后对这幅著名的“神秘微笑”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有的学生很喜欢蒙娜丽莎的笑,觉得她笑得很温柔;也有学生觉得她的笑过于神秘,难以琢磨;有的学生则对失去孩子的蒙娜丽莎深表同情,觉得她的笑饱含忧郁;甚至有的学生对这幅作品的神秘失踪又神秘归来的经历大有兴趣;也有学生表示不喜欢蒙娜丽莎衣服的颜色,让人感觉过于忧郁……
在学生们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后,我并没有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而是表扬了他们善于动脑筋去分析作品,同时我也讲解了自己的看法: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这也就是这幅作品具有如此艺术价值的所在。
二、油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任何情况下的艺术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和年龄阅历和知识结构层次等差别,都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同样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
在油画欣赏课上,学生对中外著名油画作品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有课堂上被欣赏作品是否符合学生的欣赏习惯的因素,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如何引导,主要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的讲评。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 和体验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最终使学生的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如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一课,课前我查阅了关于梵高的生平资料,凡高,他尽管只活了37岁,而且是孤僻,自闭,精神分裂.真正的去了解他,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品格,我想学生会对凡高充满了尊敬。
脾气古怪的凡高从小就不合群,不仅长相难看,有时羞却,有时又冲动粗鲁。他拒绝社会,社会也拒绝他;但他向社会献出诚心,社会仍然拒绝他。他在为古皮尔画店工作时,直截了当地批评顾客的爱好,甚至公开宣称商业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盗贼集团,于是他被解雇了;他在一家寄宿学校任法语教师,看到了贫苦的学生的生活状况而没有向他们收学费,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在一座煤矿当自食其力的传教士,把财产分给穷人,自己粗茶淡饭,衣裳褴褛,教会认为他布道失当,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满腔热情,一往深情地追求真诚的爱情,但不是被戏耍,被背离,便是酗酒放浪,于是被“解雇”了;他如痴如狂,满怀虔诚的创造绘画作品,却因不被世人理解难以找到知音,于是他又被解雇了。
然而凡高和罗丹一样,对待艺术就象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并不太在乎人们是否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作品,他只是把画画当作宣泄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并且他有着和雷诺阿一样的追求。“我画画不是使人苦恼,而是使人们快乐。”他在一到信中这样写道。这一点着实令人惊讶,也使人们得以窥到凡高的内心:他就象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尽管生活如此对他不公平。他仍然热爱和渴望生活
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作为一副静物画,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成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是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凡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种 诞生。学生在欣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到凡高地一生,沉默,欲喊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凡高的这种爱心和渴望生活却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在油画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2、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学生自我感受在审美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进行的,学生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中囿于知识结构的简单性和学生自我多主体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们了解他自身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欣赏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在欣赏《戴帽子的妇人》作品时,学生很不理解作品中所运用的色彩,好多人都说不喜欢这幅作品,但当我把这幅作品分析给他们听时,他们似乎才真正理解了画家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这幅作品的画家马蒂斯反对以“逼真”作为评价绘画标准的传统观念。他常运用强烈的甚至刺眼的对比色,这种颜色的组合带有浓厚的主管而自由的倾向,因而被人们称为野兽主义画家。
《戴帽子的妇人》使用从颜料管中直接挤出来的强烈的色彩,而不是想刻划自然中的对象。这不仅是想引起视网膜的振 动和要强烈浪漫或神秘的主题,而更重要的是想树立与此截然不同的新的绘画准则。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更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作为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 “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油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任何油画作品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在教学欣赏中,我常将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拿出来让学生共同欣赏比较分析,两幅作品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学生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仰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学生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
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 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感知欣赏油画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他们提高欣赏分析理解打下初步基础。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欣赏塞尚的《苹果与桔子》时,我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知到欣赏中产生的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是由哪些主要因素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些都使画面既有了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
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课堂上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在引导学生进行结构欣赏时,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同时进行比较教学,如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 “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 分析时,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
另外,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在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油画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初步感知度。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油画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既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性制定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也要不囿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尽量让学生能通过对中外著名油画作品的欣赏达到一个较高的欣赏理解水平。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综合性的和有效的欣赏审美评价。
【参考文献】
[1]许雷、李文化,油画表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赵谦澧,油画创作探讨,江西美术出版社,1997 [3]王若愚,油画教学初探,广西大学出版社,1996 [4]尤梅,油画教学技法分析,中学美术,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