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1:1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第一篇:《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重庆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王君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住校生,你们经常想家想妈妈吗? 生:不——(部分学生面露愧色,教室里出现了小声的笑声)

师:其实啊,同学们不用不好意思,王老师认为想妈妈是世界上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想妈妈的诗,这位想妈妈的女儿就是青年时代的冰心奶奶。那么,冰心奶奶当年是怎样想妈妈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随着朗诵一起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动人的海浪声音乐声萦绕教室)

师:1923年,才二十岁出头的冰心第一次离家到美国求学,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非常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小诗。同学们,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边听边跟着朗诵。

(教室里想起了动人的朗诵声)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节? 生:最后一节。

师:对,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节。(学生渐有表情,但速度较快)

师:我觉得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不够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师:有的小组读得慢,有的小组读得快。到底该快还是该慢? 生:该慢。只有慢才能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师:为什么只有慢才能表现思念呢?快岂不更能表达想回到妈妈身边的情感吗? 生:不。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悠长。师:说得真好!来,我们用朗诵把遥远和悠长表达出来。(学生极慢极深情地朗诵最后一句)

【自评:以上是教学第一板块,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走进思念走进美好的情感,让课堂被真情萦绕】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冰心奶奶是一位世纪老人,她一直活到九十九岁。一九九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她得知《纸船》将要被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她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全国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 生:想(兴高采烈,兴致盎然)

(学生推荐一位朗诵好的学生读多媒体课件上的信)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得知《纸船》将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寄小读者》和《小桔灯》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此致 敬礼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师:冰心奶奶是世界上都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同学们怕不怕? 生:(兴致更高)不怕!

师:同学们是好样的!送大家一句王老师的名言(多媒体课件激情展示:

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学生意气风发连读两遍)

师:好,现在我们就以四人为一小组字斟句酌,争取把《纸船》修改得更漂亮。(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时间不少于五分钟)师:好,请大家暂停。现在请班长主持讨论。(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班长: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亮出自我风采。生:诗歌第一句是个病句,“我不敢妄弃了”既是将来时又是过去时,这样的表达是矛盾的,应该把“了”字去掉。(众笑)生:诗歌中还有错别字,“地”写成了“的”

师:现在看来确实错了。当时可没有“的地得”之分。

生:我觉得第一节最后一句中“抛”字用得不够好,有一种随意的感觉,不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主持人:那你建议冰心奶奶换成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用“放”字比较好。“放”字显得比较庄重,动作也很轻柔,情感韵味儿很浓。主持人:同学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抛”字不能改。这个词比“放”字力度上强得多,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急切心情。生:“放”字给人的感觉是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而在茫茫大洋上,作者的心境和目标一样迷惘。用“放”不符合实际。生:“抛”字可以在空中划出一道孤线,有一种动态美。

生:还可以设想,冰心是一下子抛出去很多纸船,因为第一节的前几句都在强调纸船的多。“抛”字多好啊,有一种天女散花般的美感,而“放”没有。生:“抛”这个动作和天风海浪相呼应,表现了一种发泄的情绪,作者哪里是在抛纸船,分明是在抛出一腔孤独,寂寞,一腔思念之情啊!(掌声)

生:我认为“放”字也能体现出冰心的一往深情,如果是在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河上的话。但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而且从第二节看来,“天风很大,海浪很急”,作者不是在一叶扁舟上,而是在又高又大的远洋海轮上,怎么可能放呢?只能抛,而且是用力抛。大家想想,站在船头,天风浩荡,冰心满脸泪痕,衣裙飘飘,她双手捧着小船,用力一抛,船在随风飘舞。冰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定格船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大洋思亲图”啊!“放”能有这样的效果吗?(掌声)。

生:××同学的发言提醒了我,既然是在远洋轮上,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舟”就应该换成“轮船”才比较准确。

生:我不同意,古代的舟就是船,用“轮船”二字,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生:关键不在这里。远洋轮肯定大,象泰坦尼克号(众笑),但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再大的船也是渺小的。而“舟”这个词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冰心当时孤独寂寞正相称。“轮船”就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鼓掌)

生:是啊,这里的“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的大洋上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生:从“舟”还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沉寂悲哀,而巨轮显得太喧闹、嘈杂、与诗意不谐调。老师(情不自禁):大家说得真好!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句中表现了“舟”、“帆”一类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呢?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和冰心奶奶商量,第二节最后一句中,为什么用“流”呢,我反复读了好多遍,都学得这个词不是味道。

生:我也是。流的是水,不是纸船啊,冰心这样写有什么诗意吗? 生:是不是要表现“随海漂流”之意? 生:我建议冰心奶奶改成“飘”。“飘”字多美啊,和“抛”字一样,把作者美好而又漂渺的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不同意。这里不是水之流,而是心之流,冰心的心灵中有一条心之河,这条河是那样明确地流向母亲。

生:我想问一问冰心奶奶,为什么最后一句不直接用“我的爱和悲哀”,而要用“她的爱和悲哀”呢?

生:为的是和倒数第二句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相呼应。

生:我认为这是从母亲的角度来写的,第一句作者直呼母亲,当然后文就以女儿相应,这样才能前呼后应嘛!

师:变换人称有必要吗?

生:不变好,全文一脉贯通,诗情才能凸现。生:变了好,能够表现出作者与母亲的亲密关系。生:变了好。老师不是说行文富有变化总是美的吗?

生:该变的时候就必须变。诗中这样一变,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动情的呼喊和诚挚的心灵剖白,就好像看到作者正伏在母亲的胸前痛哭。人称一变情感的距离就缩短了。师:我们读一读感受一下。(生动情朗读)

生:我觉得“你”应该换成“您”,这样才更能体现冰心对妈妈的尊重。

生:我认为不好,用“您”显得太生分了,如果你和你的妈妈亲密无间的化,用得着这样的礼貌吗? „„

【自评:这是教学第二板块。以一封信掀起课堂波澜,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让给了学生,教师成为了课堂讨论的“首席”。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与学的精彩对接】

师: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出课堂吧!王老师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想请教同学们,老师叉个队怎样? 生:行!(教室里有轻松宽容的笑声)

师:我最喜欢诗歌的末一句。你们看:纸船是有形的东西,而爱和悲哀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纸船怎么能承载无形的情感呢?这本来就说明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但我觉得还不够美,还不够形象。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啊,我想妈妈想得要命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流泪。于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改呢?载着归去(老师故意延长语调等待)生:(恍然大悟)载着泪水归去 师:一滴泪水?(生笑)师:两滴?

(笑声更大,终于有学生忍不住站起来)生:一船泪水!

师:妙!同学们,这就叫作诗了。来,我们来欣赏几句王老师以前学生的创造(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动情朗诵)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腔愁绪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颗温柔的心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这首流泪的诗归去。

(此起彼伏的“万水千山”的诵读声,让课堂由热烈渐趋平和柔美)

师:同学们,因为大家有一颗热爱母亲的心,所以你们读懂了冰心奶奶对母亲的爱。那么,除了爱着母亲,你们还爱着一些什么? 生:我爱爸爸。生:我爱我的姐姐。生:我爱爷爷奶奶。生:我爱我的集体。生:我爱足球 生:我爱我的家乡 生:我爱我的祖国 „„

师:冰心奶奶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那么同学们,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它们来表达你们心中的爱吧!

(优美的二胡曲《长相思》响起,依照课件上的仿写要求,学生埋头创作)师:心中有爱就要表达。同学们,用你们最真的情朗诵你们的爱吧!(生争先恐后)生(杨洋):姐姐,倘若你梦见了弟弟的信鸽,请不要惊讶,那可写满了弟弟的无限思念与爱呀!但山长水阔。何寄彩签兼尺素?

生(周路)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支流泪的红烛,不要因它无端入梦而惊讶,这是海外游子的思乡泪,万水千山,它也要点燃心中爱的火花。生(熊虹):同学们,倘若你在空中发现一颗红色的星星,不要惊讶它的特别,这是我们校园生活中凝聚的一切爱与奔放的热情 万水千山,求它在辽阔的星空中永远闪亮。生(汤羚誉):朋友,当你的窗前泻入一抹轻灵的月光 不要惊讶 这是你相隔千里的挚友深情的凝视,万水千山,求它带去我的思恋消散你的孤寂 生(谢秦川):未名湖,倘若你腹中跃起一条金色的鱼儿,不要菲薄它浮躁不安,这是你水底年轻诗人的灵魂,弹指十年,他在寻找他如诗的青春。生(唐旻葳):中国足球队,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座金灿灿的大力神杯,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永远支持你的球迷用热泪铸就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你们的期望与激情从赛场归来!生(龙庆阳):祖国,假如有一天我选择了离开,请不要伤怀,这是挚爱您的儿子的信念,万水千山,多年以后我会载着一腔从未冷却的热血为你归来。

(师生情不自禁共同朗诵其中的精彩篇目,深情的“万水千山”又一次响彻课堂)„„

(师生掌声不断,听众席上不少老师的眼里已有晶莹的泪花)

师: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我,我忍不住想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来自于天堂。信是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爱感受诗歌的真诚热烈的童心,更感动于同学们挑战名家挑战自我的勇气与信心。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支很小的彩色小船儿,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王老师用爱与诗的精魂叠的,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青春。(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下课)(多媒体课件上缓缓展示:

诗歌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

诗歌是一双灿烂了联想与想象的青春翅膀,诗歌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

【自评:从赏诗到写诗,第三个教学板块经历了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更难点的跨越。成功不是偶然,阶梯的巧妙搭建,情感的推波助澜点燃了学生创造的激情。其实,每首诗都写得很稚嫩甚至不通顺,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我们的学生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语文版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住校生,你们经常想家想妈妈吗? 生:不——(部分学生面露愧色,教室里出现了小声的笑声)

师:其实啊,同学们不用不好意思,王老师认为想妈妈是世界上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想妈妈的诗,这位想妈妈的女儿就是青年时代的冰心奶奶。那么,冰心奶奶当年是怎样想妈妈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随着朗诵一起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动人的海浪声音乐声萦绕教室)

师:1923年,才二十岁出头的冰心第一次离家到美国求学,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非常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小诗。同学们,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边听边跟着朗诵。

(教室里想起了动人的朗诵声)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节? 生:最后一节。

师:对,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节。(学生渐有表情,但速度较快)

师:我觉得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不够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师:有的小组读得慢,有的小组读得快。到底该快还是该慢? 生:该慢。只有慢才能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师:为什么只有慢才能表现思念呢?快岂不更能表达想回到妈妈身边的情感吗? 生:不。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悠长。师:说得真好!来,我们用朗诵把遥远和悠长表达出来。(学生极慢极深情地朗诵最后一句)

【自评:以上是教学第一板块,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走进思念走进美好的情感,让课堂被真情萦绕】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冰心奶奶是一位世纪老人,她一直活到九十九岁。一九九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她得知《纸船》将要被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她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全国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 生:想(兴高采烈,兴致盎然)

(学生推荐一位朗诵好的学生读多媒体课件上的信)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得知《纸船》将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寄小读者》和《小桔灯》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此致 敬礼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师:冰心奶奶是世界上都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同学们怕不怕? 生:(兴致更高)不怕!

师:同学们是好样的!送大家一句王老师的名言(多媒体课件激情展示:

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学生意气风发连读两遍)

师:好,现在我们就以四人为一小组字斟句酌,争取把《纸船》修改得更漂亮。(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时间不少于五分钟)师:好,请大家暂停。现在请班长主持讨论。(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班长: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亮出自我风采。

生:诗歌第一句是个病句,“我不敢妄弃了”既是将来时又是过去时,这样的表达是矛盾的,应该把“了”字去掉。(众笑)

生:诗歌中还有错别字,“地”写成了“的”

师:现在看来确实错了。当时可没有“的地得”之分。

生:我觉得第一节最后一句中“抛”字用得不够好,有一种随意的感觉,不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主持人:那你建议冰心奶奶换成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用“放”字比较好。“放”字显得比较庄重,动作也很轻柔,情感韵味儿很浓。主持人:同学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抛”字不能改。这个词比“放”字力度上强得多,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急切心情。生:“放”字给人的感觉是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而在茫茫大洋上,作者的心境和目标一样迷惘。用“放”不符合实际。

生:“抛”字可以在空中划出一道孤线,有一种动态美。

生:还可以设想,冰心是一下子抛出去很多纸船,因为第一节的前几句都在强调纸船的多。“抛”字多好啊,有一种天女散花般的美感,而“放”没有。

生:“抛”这个动作和天风海浪相呼应,表现了一种发泄的情绪,作者哪里是在抛纸船,分明是在抛出一腔孤独,寂寞,一腔思念之情啊!(掌声)

生:我认为“放”字也能体现出冰心的一往深情,如果是在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河上的话。但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而且从第二节看来,“天风很大,海浪很急”,作者不是在一叶扁舟上,而是在又高又大的远洋海轮上,怎么可能放呢?只能抛,而且是用力抛。大家想想,站在船头,天风浩荡,冰心满脸泪痕,衣裙飘飘,她双手捧着小船,用力一抛,船在随风飘舞。冰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定格船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大洋思亲图”啊!“放”能有这样的效果吗?(掌声)。

生:××同学的发言提醒了我,既然是在远洋轮上,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舟”就应该换成“轮船”才比较准确。

生:我不同意,古代的舟就是船,用“轮船”二字,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生:关键不在这里。远洋轮肯定大,象泰坦尼克号(众笑),但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再大的船也是渺小的。而“舟”这个词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冰心当时孤独寂寞正相称。“轮船”就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鼓掌)

生:是啊,这里的“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的大洋上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生:从“舟”还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沉寂悲哀,而巨轮显得太喧闹、嘈杂、与诗意不谐调。老师(情不自禁):大家说得真好!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句中表现了“舟”、“帆”一类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呢?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和冰心奶奶商量,第二节最后一句中,为什么用“流”呢,我反复读了好多遍,都学得这个词不是味道。

生:我也是。流的是水,不是纸船啊,冰心这样写有什么诗意吗? 生:是不是要表现“随海漂流”之意?

生:我建议冰心奶奶改成“飘”。“飘”字多美啊,和“抛”字一样,把作者美好而又漂渺的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不同意。这里不是水之流,而是心之流,冰心的心灵中有一条心之河,这条河是那样明确地流向母亲。

生:我想问一问冰心奶奶,为什么最后一句不直接用“我的爱和悲哀”,而要用“她的爱和悲哀”呢?

生:为的是和倒数第二句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相呼应。

生:我认为这是从母亲的角度来写的,第一句作者直呼母亲,当然后文就以女儿相应,这样才能前呼后应嘛!师:变换人称有必要吗?

生:不变好,全文一脉贯通,诗情才能凸现。生:变了好,能够表现出作者与母亲的亲密关系。生:变了好。老师不是说行文富有变化总是美的吗?

生:该变的时候就必须变。诗中这样一变,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动情的呼喊和诚挚的心灵剖白,就好像看到作者正伏在母亲的胸前痛哭。人称一变情感的距离就缩短了。师:我们读一读感受一下。(生动情朗读)

生:我觉得“你”应该换成“您”,这样才更能体现冰心对妈妈的尊重。

生:我认为不好,用“您”显得太生分了,如果你和你的妈妈亲密无间的化,用得着这样的礼貌吗? „„

【自评:这是教学第二板块。以一封信掀起课堂波澜,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让给了学生,教师成为了课堂讨论的“首席”。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与学的精彩对接】

师: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出课堂吧!王老师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想请教同学们,老师叉个队怎样? 生:行!(教室里有轻松宽容的笑声)

师:我最喜欢诗歌的末一句。你们看:纸船是有形的东西,而爱和悲哀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纸船怎么能承载无形的情感呢?这本来就说明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但我觉得还不够美,还不够形象。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啊,我想妈妈想得要命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流泪。于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改呢?载着 归去(老师故意延长语调等待)生:(恍然大悟)载着泪水归去 师:一滴泪水?(生笑)师:两滴?

(笑声更大,终于有学生忍不住站起来)生:一船泪水!

师:妙!同学们,这就叫作诗了。来,我们来欣赏几句王老师以前学生的创造(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动情朗诵)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腔愁绪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颗温柔的心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这首流泪的诗归去。

(此起彼伏的“万水千山”的诵读声,让课堂由热烈渐趋平和柔美)

师:同学们,因为大家有一颗热爱母亲的心,所以你们读懂了冰心奶奶对母亲的爱。那么,除了爱着母亲,你们还爱着一些什么? 生:我爱爸爸。生:我爱我的姐姐。生:我爱爷爷奶奶。生:我爱我的集体。生:我爱足球 生:我爱我的家乡 生:我爱我的祖国 „„

师:冰心奶奶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那么同学们,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生 4

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它们来表达你们心中的爱吧!

(优美的二胡曲《长相思》响起,依照课件上的仿写要求,学生埋头创作)师:心中有爱就要表达。同学们,用你们最真的情朗诵你们的爱吧!(生争先恐后)

生(杨洋):姐姐,倘若你梦见了弟弟的信鸽,请不要惊讶,那可写满了弟弟的无限思念与爱呀!

但山长水阔。

何寄彩签兼尺素?

生(周路)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支流泪的红烛,不要因它无端入梦而惊讶,这是海外游子的思乡泪,万水千山,它也要点燃心中爱的火花。

生(熊虹):同学们,倘若你在空中发现一颗红色的星星,不要惊讶它的特别,这是我们校园生活中凝聚的一切爱与奔放的热情

万水千山,求它在辽阔的星空中永远闪亮。生(汤羚誉):朋友,当你的窗前泻入一抹轻灵的月光 不要惊讶

这是你相隔千里的挚友深情的凝视,万水千山,求它带去我的思恋消散你的孤寂

生(谢秦川):未名湖,倘若你腹中跃起一条金色的鱼儿,不要菲薄它浮躁不安,这是你水底年轻诗人的灵魂,弹指十年,他在寻找他如诗的青春。

生(唐旻葳):中国足球队,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座金灿灿的大力神杯,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永远支持你的球迷用热泪铸就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你们的期望与激情从赛场归来!生(龙庆阳):祖国,假如有一天我选择了离开,请不要伤怀,这是挚爱您的儿子的信念,万水千山,多年以后我会载着一腔从未冷却的热血为你归来。

(师生情不自禁共同朗诵其中的精彩篇目,深情的“万水千山”又一次响彻课堂)„„

(师生掌声不断,听众席上不少老师的眼里已有晶莹的泪花)

师: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我,我忍不住想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来自于天堂。信是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爱感受诗歌的真 5

诚热烈的童心,更感动于同学们挑战名家挑战自我的勇气与信心。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支很小的彩色小船儿,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王老师用爱与诗的精魂叠的,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青春。(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下课)(多媒体课件上缓缓展示:

诗歌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 诗歌是一双灿烂了联想与想象的青春翅膀,诗歌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

【自评:从赏诗到写诗,第三个教学板块经历了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更难点的跨越。成功不是偶然,阶梯的巧妙搭建,情感的推波助澜点燃了学生创造的激情。其实,每首诗都写得很稚嫩甚至不通顺,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我们的学生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 【教学后记】:

——“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

——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呢?它的内涵有很多,比如:理性、自由、民主、公正、宽容等等,但是,其精髓恰恰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对权威和专家怀疑和批判,除了

需要学术上的敏感外,尤其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良知、勇气、正义和道德感。——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在创新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完《纸船》后,一位老师跑上台非常激动地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好课!一封信激活一堂课,一个词点燃一节课”。

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对我的鼓励,更感动于她对课的透彻的理解。确实,我的设计初衷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一个课堂:它是民主自由开放的课堂,它更是充满真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课堂。冰心奶奶的信叩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而围绕着“万水千山”而展开的朗读欣赏创作则自始至终让感性之美与理性之美水乳交融。

其实,《纸船》是一节非常本真的课,最初并非为公开课而设计,更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我第一次面对教材时就有一种直觉: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一往深情却又并不完美。

对《纸船》的大胆而成功的处理印证了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的一段话: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的幸运在于:我的直觉不仅让我很轻易地找到了这个“共鸣点”,而且让我找到了一种相当巧妙的表现承载方式——现场诗歌评改会。

当然,这种直觉来自于一种信心,抑或是一种理念,那就是我经常灌输给学生的: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

《纸船》告诉我,创新并不玄妙,她就是学生独立地面对文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种青春姿态。她挽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手共同去实践自主探究活动的理想,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她必将使陈旧封闭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纸船》告诉我,“真情”永远是创新的语文课堂的魂。批判和创造不是让学生变得桀骜不驯睚眦必报,而是让学生因为视野的开阔心灵的丰润表达的流畅而越发悲天悯人善感多思。创新的情感内核是真情是激情是柔情。

《纸船》告诉我如何以最好的心态驾驭教学内容。或者举重若轻,或者举轻若重。你要相信,江湖武林中有一招制胜之说,当然教学设计里也定有安镇乾坤之计。烦琐的面面俱到是语文的死敌,追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教学思路,定能左右逢源,旗开得胜。

《纸船》让我重新思考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确要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能力和摧毁能力。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印证了《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纸船》更让我看到了创新学习对教师素质的极高要求。学生的表现可谓酣畅淋漓,而我自己面对行云流水一般的课堂反而有捉襟见肘之感。是的,教师只能是“课堂讨论的首席”,这个“首席”位置可能在台下,但他熠熠闪光的思想必须温柔地俯视不易调控的课堂。教师在创新学习当中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智者。

《纸船》让我坚定了我的教学追求:创新学习是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三篇:《折纸船》教学实录(文本)

《折纸船》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在集体活动的情景设定中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学唱过程了解台湾的小知识,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渴望台

湾的回归并愿意与台湾小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

教学重点:用领唱,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渴望台湾的回归并愿意与台湾小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科尔文手势小乐曲练习。师:1的小手在哪里? 生:1的小手在这里。

(在这一环节的练习中,教师用不断变换的节奏以及速度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对发声做出要求。)师弹生唱:123之歌。

二、导入

师:孩子们,在我国大陆东南方向的海面上有一座美丽的台湾岛,岛上小朋友非常想到我们这里来玩,现在让我们一起折一只可爱的小纸船去迎接他们,大家说好不好?

(展示PPT课件,聆听音乐《向台湾小朋友问个好》)

师:大家看,他们已经在等待我们的小船了,同学们快折出小船,接他们回家吧!

生:(在背景视频中开始折纸船)

三、学习歌曲

1,学生在初听乐曲的时候,手拿小纸船,跟随乐曲律动。2,教师范唱,边唱边折纸船。教师的参与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1)根据节奏念歌词。(2)带入歌词演唱。

3、整体学唱歌曲:

由老师带领学习第一段,学会后,跟琴自主学习第二段。4,情感培养

(1),通过视频,更加激发学生演唱歌曲的真情实感。

师:同学们,看看我们手里的小纸船,它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出发了,而台湾的小朋友们也等不及要来找你们玩了,你们想不想立刻就出发去接他们来玩啊?(想)那就让我们把你们非常想见到台湾向朋友的感情唱出来吧!(要求学生真挚的感情演唱)。大屏幕播放歌曲,学生合唱。

(2),全班合作小合唱,弥补发声不足,照顾部分学生独唱的胆怯心理,更容易抒发歌曲情感。

师:刚才同学们唱的真好,现在我们选一个代表,让他带领我们同学们一起给台湾小朋友送上祝福吧。

(选出领唱的同学,在座位上,同样面对大屏幕进行演唱)

四、展示表演及评价

1,分小组演唱,请个别学生领唱,其余学生齐唱的方式,手捧小纸船,激情演唱。老师用DV等录影设备记录学生演唱的情景.2,小组上台表演,教师用DV记录学生的现场演唱,课后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更加激发学生的演唱欲望。生生互评。

五、小结

教师小结。对学生的演唱及情感表达予以肯定。

第四篇:《纸船和风筝》教学片段实录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片段实录

【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你们真能干,这么多带有生字宝宝的词语都会读了,如果把生字宝宝单独请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认识)师出示单个字: 莓

坏 扎

句 师:先试着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生字)

师:这么多的生字宝宝要想把它们记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开始吧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识字方法,组长一边分配任务,一边交流汇总识字方法。教师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各小组在讨论的时候,都表现的很积极。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师:我们请开心小组来说一说。分类识记:

生1:我们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了“莓、吵、坏、松、祝”(生1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有些小组有补充,我们请智慧小组 生2:“抓”也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师:谁还有其他的方法?我们请希望小组

生3:我们组用换偏旁变新字的方法记住了 “莓、吵、坏、扎、福”。师:还有补充的吗?那好,谁还想说一说其他的方法。生4:我们组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记住了“福”。师:你在哪儿看到过这个字?

生4:过年贴要在门上贴福字,我就认识这个字了。师:你真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生5:老师,我有补充。生活中识字还有“莓”,我在水果店买草莓的时候,我看到标签上写着“草莓”这两个字,我就记住“莓”了。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6:我给大家猜个字谜“一位老公公靠着一棵树” 师:谁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生7:是“松鼠”的“松”。师:对不对呀?(对)

师:我们来看“受”这个字。它和我们以前学的哪个字特别像? 生:爱。

师:这两个字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呢?

生1: “受”下面是“又”,“爱”下面是“友”。师:这也是一种识字方法,那就是“比一比”的方法。

师:孩子们你们用这么多的识字方法记住了这么多的字,你们真了不起!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师指字,学生读)【教学反思】

识字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也是充分展示学生自主识字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一举多得。既给每位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培养孩子积极参与的意识,有主动发言权。小组长在交流识字方法的过程中把各种识字方法分配到组内每一位同学,让他们都有发言权的同时,也无形中培养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中,为自己充分汇报做准备。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发言,组与组之间互相补充,方法多样化,学生们在此环节非常感兴趣,表现尤为积极,把自己总结的方法充分的展现在课堂上。

猜字谜环节,是交流识字方法中学生最喜欢的环节“一位老公公靠着一棵树”一下子,让孩子们产生了兴趣,积极的参与到猜字谜当中。但是学生们说字谜的个数的很少,没有把学生们的创作意识完全打开,需要平时多练习,多展示。另外,识字方法有些单一,例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变新字、生活中识字是我们平时经常用的老方法了,我们应该出新,教会学生,甚至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更多的识字方法,例如“莓”这个字,草莓的“莓”,下面是“每”是这个字的读音,“莓”为什么是艹?和草、植物有关。很典型的形声字,以后要多用,方法要多样化,要出新。我也会多努力,让孩子们把枯燥识字,变为兴趣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第五篇:教学后记

“课内比教学”活动——教学后记

线条是最基本的绘画语言,他直接简便的表现出所要描绘对象的形象。本课以《线》绘画为造型手段,引导学生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在设计本课时先让学生了解线有长度,密度与厚度的区别,再欣赏教材图例:浩瀚的沙漠留下了一条条蜿蜒的线,由疏密伸向远方、碧绿的梯田裹上了一层层排列的曲线,时而互相环绕,时而相互伸展;无数冲天散落的烟花为寂静的黑影画上明亮的光线;凝聚的线向四周分散、倾泻···自然界得美丽图形和纹理千变万化,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学生欣赏完图片后,对线条有而来深刻的感知,在接下来的听看赏环节学生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发现线的秘密,为后面的创作提供的深入的素材。在师示范时,引导学生发现表现的多种方法及注意的地方,并大胆尝试制作的乐趣。学生作业时以描绘秋天的秋叶为切入点,重点如何装饰秋叶。学生在动手创作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闪光点。美术课中不在于学生画得像不像,也不在于跟老师画得一摸一样。关键在于创新、大胆,学生作业不要受老师范作的约束和限制,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打开思维,要有独到之处。

课堂上学生的感知还是比较落实的,也能大胆描绘出线条的特点,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特点,如改变长短、粗细、弧度、排列方式等就能变出许多不一样的线,充分发现秘密所在。本节课重点是认识和发现线条的特点,学生能大胆运用表现不同的线条,不需要拔高,对一些线条的专用词汇不用灌输于学生,让学生用最直接最生活化得方式去感受乐趣所在。

本节课的对话流程是这样展开的:

1、导入。(绘画小游戏)

2、发现身边的线条。(从生活中展开)

3、从大自然中找寻线条。(线条也来自于大自然)

4、通过音乐感知线条的特点。(多角度的感受线条)

5、欣赏线条灵动的一面。

6、通过大师作品了解线条的巧妙运用。

7、师示范表现作品,学生发现方法。

8、学生创作作品。

9、课堂讲评,对本课知识有一个归纳及小结。

10、思维拓展,认识线条的另一种美。

下载《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后记

    教学反思 此单元课文围绕“生命”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而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重在让学生理解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有可以创造一个......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2012年5月24日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是教师的激情不够,应及时改变策略 今天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兰兰过桥》一课。因为时值夏季天亮得早,学生起得也很早,等到8点上早读时,......

    教学后记

    《桃花心木》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处......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如何写? 教学后记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

    教学后记

    《山中访友》教学后记 读《山中访友》,我被作者如诗般的文字深深吸引,那一句句精炼的语言,那一句句触动人心的述说,那一个个美妙的想象,都让我融入文中,我被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深......

    教学后记

    ⒈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反思:;这个星期正式进入四六年级科学的学习;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这块内容,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天气预;这一环节,我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能让学生回;⒉天气日历;教学......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1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看看谁能用表情表演出这些词语:垂头丧气、火冒三......

    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实录及反思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惊弓之鸟》,谁能简要说说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课文讲述了古时候射箭能手更羸,在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