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试析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折柳中心幼儿园
汤丽飞
【摘要】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后又启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共中央、国务院还首次就增强青少年体质专门下发文件。
然而,体育活动的普及在幼儿园落实得仍不够到位。幼儿园为了片面的或是追求成绩,对于课表上的体育课还是采取了“忽视”的态度;或是教师为了图省事,选择了将幼儿关在安全的室内。长此以往,孩子活泼的天性被抹煞了,脆弱、敏感成了孩子的共性!该如何拯救孩子的天性,还他们一个金色的阳光童年?体育活动对幼儿究竟有什么好处?对幼儿的发展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在本文中将作出阐述。
【关键字】
体育活动、形式、注意事项、作用 【正文】
一、体育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和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幼儿园进行体育活动改革的主导思想是“育人”,它的目标和整个幼儿园的目标是一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后,逐步扭转了重教育轻保育,重智育轻体育,重上课轻游戏,重室内活动轻户外体育活动的倾向。从而摆正了体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和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活动能力,掌握粗浅的体育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分类方式。比如,按照体育活动地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园内体育活动和园外体育活动,或室内体育活动和室外(户外)体育活动;按照体育活动组织的严密程度和教师指导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正规性体育活动和非正规性体育活动。按照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的不同,我们通常把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早操活动
这里的早操活动,并非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晨间体操活动,而是做操和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的总称。这种活动方式在全面锻炼身体、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自觉参与和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每天做操,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井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2、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传统意义上的上课)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通常采用集体(全班或小组)教学活动的方式。
3、户外体育活动
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理解,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户外体育活动泛指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理解,容易与上述两类活动混为一谈。首先,与户外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这里所指的“尸外体育活动”,是指非正规性体育活动,一般来说,它并不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大多采取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而“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正规性体育活动则往往比较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主要采取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其次,与户外进行的“早操活动”相比,早操活动一般有两部分活动组成,一是做操(这是早操活动中较为固定的常规内容),二是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从活动形式和内容上分析,“早操活动”中第二部分的活动实际上是这里所指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可以称之为“晨间户外体育活动”),但“户外体育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更为灵活,其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活动内容也更为广泛。
《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在时间安排上,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晨间或上午的某个时间段,二是下午的某个时间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器械运动或利用小型器材进行自主游戏和活动,有时也安排做操(如幼儿午睡后的户外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采用自选活动的方式。因此,户外体育活动更能发挥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因人施教。
4、其他活动组织形式
幼儿园体育活动还有“幼儿体育节”“幼儿运动会”“幼儿远足或短途游览”等组织形式。体育活动区活动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指将幼儿园的体育设施按场地、器材或不同的活动目的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幼儿在区域中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提高运动技能,发展身体动作,又能打破年龄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并在活动中互
相影响,共同提高与发展。同时,其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也有利于幼儿运动自主性、积极性的发展。
三、开展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尊重幼儿的同时给予积极地评价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真正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的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他们在掌握规定动作后,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运用自己已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锻炼.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结束时是最好的教育时机,这时教师应专门安排几分钟与幼儿交流,让幼儿讲述自己活动的经历,既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又能从中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幼儿共同想办法,促进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质量不断提高而教师始终以鼓励表扬的态度贯穿始终,以便保持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在评价中要用肯定语词。例如,当孩子完成较好时,教师可以说“你真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老师相信你做得更好”、“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
2、注重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由于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意外。因此,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如:活动的范围要适当,既不能太大、太分散,又不能太集中;内容的安排上,不要出现跑步后立即做爬或者平衡运动;往返的路线、投放器械不能太拥挤,要避免造成碰撞,等等。这些极易发生幼儿的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应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幼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知道体育活动应如何规范地进行,器械应怎么玩,什么动作不能做,如果做了会怎么样等等。当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出现危险动作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说服教育和保护,使幼儿逐渐形成安全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幼儿通过自身参与体育活动,从中学习和积累各种体育活动的方法及经验。
四、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
现代学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无不重视并研究幼儿动作的发展。因为体育活动的发展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它的反应会随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而趋向于全面和正确的。幼儿的发展对象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过程,是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发展经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与自身的体育实践,所处的体育环境和成人的指导,与同伴的交往密切相关的。如幼儿通过与同伴比较或测验认识带自己的跳跃能力,经过活动发展了跳跃能力,获得了发展经验,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跳跃能力经过锻炼是可以提高的。这时他已意识自身的跳跃能力是体育活动的发展对象。如果能经常锻炼,不断提高,得到同伴或成人的赞许,他的发展对象意识会不断增强。道德、智力、审美和个性心理素质都能成为他们意识到的发展对象。
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作出调整,这里叫包括了活动的开放性和可变性,开放型主要是指它可以不断地从生活、生产、舞蹈、各种运动项目中吸取新的动作,是动作体系日益丰富,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幼儿的需要。可变性是指动作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活动目的不断变化。幼儿对自身的认知活动在迅速发展。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意识到自己的注意活动、观察、直觉活动,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对象、认知结果。
2、体育活动对幼儿自身发展的作用
体育活动使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怎样让幼儿在体育中发展自己呢?首先,是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强身健体,这需要体育环境的布置,教师的合理安排,我们把体育教学寓于有情节、有角色、有竞赛的游戏之中,使之新颖生动,而且有目的、有计划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体质。体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过程。我们寓体育锻炼于丰富多
彩的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视野,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其次,是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提高智力,幼儿体育是几千年来人类用智慧建构起来人工体系,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在成人的知道和同伴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获得人体、运动、保健、交往、审美、创新、环境、语言诸方面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学习、模仿、创新美能力和智慧感。最后,在体育活动中加强了幼儿的德育和审美能力,体育活动渗透了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同情别人、团结友爱、诚实忠信、谦让有理、勤劳坚毅等,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成人言传身教和同伴的影响能继承这些传统美德。优美的动作,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力量、灵敏、速度、平衡等运动素质,动作的节奏、韵律,都会给幼儿美的熏陶。系统的、科学的运动还能培养幼儿健美的姿态。
3、体育活动对幼儿个性心理素质的作用
体育活动是幼儿生活中重要的内容,是他们主要的社会交往活动之一。在体育活动中内容丰富、交往方式多样,交往的频率很高,交往环境是自由的、快乐的、平等的、率直的。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我情感。幼儿与幼儿的认识和交往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幼儿中完成的,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更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有与人交往的愿望。比如:很内向的幼儿在其他时间不是很愿意与同伴、老师交流,但在体育游戏中她愿意和同伴交流,这就要求老师多组织体育活动,利用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个性、愿意与人交往的能力。
【结束语】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只有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而作为活动中的协助者,如何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健康成长,是教师思考最多的问题。体育活动对老师来说这既是备教活动,又是育人和自育活动。
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我们要努力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创设优良的体育活动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在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里所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尝试矛盾和战胜错误,让孩子通过体验和感受,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
2、《体育活动指导》
3、《幼儿园工作规程》
4、王永霞,王瑾,张颖.关于对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 [J].院学报,2002(6):101
南京体育学
第二篇: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课程的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意识。
绿茵场上潇洒的奔跑,篮球场上矫健的身姿,马路边上悠闲的慢跑,都在点缀着美丽安静的校园,让沉淀着浓厚文化气息的象牙塔里也充满着青春迸发的激情与活力。
在我们这个向往着自由与奔放,而生活学习上却由不得不面对很多压力的年纪里,能够寻找到一种释放自己的方式,不失为幸福的一种。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通常表现为团体活动,在以协作和竞争为基础的体育活动中,“友谊第一”的宗旨使学生成员之间有更多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使我们真正懂得协作的意义,彼此相互尊重。更重要的是,再被称为半个社会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人际交往的一个缩影,为进入社会做好了前奏工作。这样,在体育运动的活动和技术切磋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我们以后走入社会、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快节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前面已经说到,体育是以协作和竞争为基础的。因此,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协作、配合,使每个成员清楚地认识到依靠某一个或某一些成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全体成员的努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力量。在取得比赛胜利时,每个成员都能切身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分享胜利的果实,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
一些竞技体育还可以帮助培养大学生公正、公平的观念和竞争意识。在大学校园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较强烈的竞争性还是存在的。这就督促着每一个参与者要不断去创新和变革。在竞赛活动中,不承认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这也就要求每一个参与者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竞争。我们通过这些活动,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亲身经历和感受体育的公平性、公正性及强烈的竞争性,很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公平、公正观念和竞争意识。
课外体育活动的另一特点是,在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挥个人专长方面,比体育课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对锻炼身体的实效性,具有自己的优势。清华大学体育教研室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效应,进行长期试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身体形态各方面都发展得较好。体育活动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乐趣而又不乏挑战的活动,它总是要求参与者不断地挑战自我。体育活动不仅能培养我们愉快、乐观的人生态度,塑造出开朗、乐观的性格,而且能磨练我们坚忍不拔的意志。此外,课外体育活动还能发展我们的乐趣、理想,增加我们的自信心,加强我们的组织纪律性,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良好的个性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力,是大学生智能发展的动力,在引导和强化智能发展中起着重要作
用。
当然,对于我们,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强身健体和娱乐消遣。因此,在闲暇之时,让我们和qq、人人、游戏保持一段可以产生“美”的距离,在挥汗如雨的痛快淋漓中感受运动的风采吧!
第三篇:浅谈体育活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体育活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摘要:儿童在3到6、7周岁年龄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维护个增强儿童健康、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因此,科学的、适合儿童身体锻炼,可使儿童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儿童的体格更加协调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幼儿园要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培养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需要幼儿教师重视儿童身体锻炼,帮助儿童得到最基本的锻炼身体的技能和知识,还要在活动中培养儿童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和主动、合作、乐观的态度,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儿童活动教育的主要特征便是游戏性。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和身体的需要。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不是一种单一的体能训练,它是一种综合的游戏实践活动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促进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是但不失自我的个性,成为一个发展健全的人。
关键词:儿童
健康
游戏
和谐发展
体育活动
摘要:
儿童在3到6、7周岁年龄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维护个增强儿童健康、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因此,科学的、适合儿童身体锻炼,可使儿童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儿童的体格更加协调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幼儿园要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培养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需要幼儿教师重视儿童身体锻炼,帮助儿童得到最基本的锻炼身体的技能和知识,还要在活动中培养儿童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和主动、合作、乐观的态度,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儿童活动教育的主要特征便是游戏性。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和身体的需要。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不是一种单一的体能训练,它是一种综合的游戏实践活动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促进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是但不失自我的个性,成为一个发展健全的人。
关键词:儿童
健康
游戏
和谐发展
体育活动
一: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
生命固然在于运动,适合儿童的运动,可以培养出他们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幼儿对人亲近,有爱的态度,还可以减少儿童肥胖的现状,增强儿童的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满足儿童的模仿,娱乐等多种需要。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培养儿童参加活动时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有些孩子因为胆小从不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从而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这幼儿教师要组织一些简单的游戏并鼓励孩子们参加,重要的是让胆小的孩子参加。比如说在“小鱼游来了”的游戏中,教师可以为游戏选择一个生动有趣的音乐,使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并且有想参加到其中的欲望,当孩子犹豫时,表现出想去又不想去的表情时,教师应鼓励他们说:“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孩子听了老师鼓励的话会去和其他孩子一起去玩,像小鱼一样在游来游去。这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表扬以及肯定。比如:你真的很棒。你会看到孩子脸上露出的喜悦。随后渐渐加强游戏的难度慢慢的会提高儿童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2·培养儿童的不怕困难,坚强的意志。
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儿童创设克服不同困难的情景,这种困难可以使心理上的,也可以是身体上的,但是要经过幼儿的努力后才能克服的困难,这样可以养成儿童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儿童的耐心总是有限的,会有经常坐不住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来提醒幼儿,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可以会更好的把握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并且坚持到游戏结束。
3·培养儿童的爱心,团结合作,乐观的态度。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在游戏中也变化着,他们则开始是一个人游戏,后来就会合作。在“搭积木”的游戏中,搭一架漂亮的飞机或者是火车,一个人搭则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自己手上的积木不够用,或者是自己搭不过来,然后就会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搭,你搭头,我搭尾巴等,不一会就完成了若干大的飞机或者是火车。这时,老师都会在一旁看着他们一起搭,然后去表扬他们,真聪明或者是真棒,他们收到了表扬,就会有满足感,很开心,从此以后他们便有了合作意识,并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广泛应用,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教师可以在教室后方放一把椅子,取名为哭泣的椅子,告诉儿童谁受委屈了,不开心了,就可以去坐在哭泣的椅子上哭,不过要先经过老师的同意,其他同学不许嘲笑坐在椅子上哭泣的同学,大家要学着去安慰他,鼓励他,老师不开心了也可以坐在哭泣的椅子上哭,这时儿童大概都会很惊讶,老师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吗?老师会告诉他们:“老师和大家是平等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出他们与同学的和谐相处,还可以增进他们和教师之间的感情。
二:让儿童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开展多种有趣的户外活动,特别是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孩子们的成长需要起身的体验和感受,比如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去踏青,去远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也可以让幼儿去接受社会中的人,看到社会的现象。他们会看到人们对老人的关心,对残疾人的帮助,了解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等。幼儿通过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积累相关的经验和体验学习的乐趣,这个时候幼儿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的影响,感染幼儿,幼儿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才有可能由个体以最快捷的方式融入社会,体育活动会很有效果的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在这个社会的大熔炉中,孩子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体力身体的训练,知识的累积,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知识,培养了善良的感情和美好的心灵,同时,儿童参加社会活动是儿童走向社会的最佳途径。
有些家长喜欢看一些运动节目,如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而孩子有时陪着大人一起看,而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对这些运动健将有所了解,有了自己的评价,也有了自己的榜样,如“110米跨栏的刘翔”通过认识刘翔可以让幼儿更喜欢体育活动,也使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家长也可以给幼儿讲些刘翔成名之前的辛苦故事,从而让幼儿了解到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容易的,从而培养出幼儿他是,持之以恒的处世态度。
三:如何让幼儿更加健康的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是户外活动。
组织儿童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儿童接受阳光的照射和气温气流的刺激,从而提高儿童耐寒和抗病能力。
1·减少儿童肥胖的现象。
近年来,儿童的肥胖比例大大提升,儿童的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超热量的饮食和体育活动的减少。长期超热量的饮食,会使大量脂肪堆积皮下,印发肥胖,严重的会导致成年时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幼儿园和家庭要给儿童安排合理的膳食计划,以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此外,要给幼儿制定合适他们的体育运动。比如教幼儿做简单的体操,跑步等体育运动或者体育游戏,教会幼儿动作的配合,自然而正确的加深呼吸,使肺部充分的吸入空气,排除二氧化碳,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可以加强儿童呼吸肌的的力量,从今胸廓和肺的正常发育,增加肺活量。户外运动还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长此下去,儿童的身体会更加协调的发展,达到减少肥胖的效果。
2·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鼓励幼儿多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但是幼儿的骨骼尚未发育完全,再给儿童制定活动的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身体情况,骨骼发育的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身体发展,否则会损害幼儿的骨骼或者肌肉。幼儿的骨骼是比较柔软的,软骨多,所以不适合剧烈的运动以及长时间的活动,幼儿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是受压后容易弯曲,所以不适合让幼儿参加负重之类的活动,还要避免儿童长时间的精神过度紧张,使心脏保持正常的血液量比活动时少,可以较少儿童心脏的负担,从而达到劳逸结合的运动方法,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全身的新陈代谢,加速血液流动,可以促使肌肉更加健壮有力,刺激骨头的生长,使儿童的身体长高,并且能够促使骨中无机盐的积淀,使骨头更加坚硬,户外运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日光浴,即是接受阳光的照射,增强幼儿皮肤的抗病能力,经常照射日光浴,还会减少儿童缺钙的比例,减少佝偻病的发作,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空气浴,即是利用气温和人体表面的温差进行反复的刺激,从而增强身体的调节功能和适应性,空气中的氧气是维持人体新城代谢与生命的必需物质。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空气浴的场所要求绿化要好,空气新鲜,夏季要避免阳光直射,可结合水浴或者游戏进行,冬季结合舞蹈与形体训练相结合,若气温变化,则停止训练,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情,脸色等状况,要及时进行调整。
3·注意儿童游戏活动时的卫生。
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它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感情和道德感,增强意志品质,改善人际交往,认识社会和预防疾病。
(1)
幼儿游戏最好在户外进行。
户外游戏活动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好动心理特性和生理特点,游戏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活动效果更佳明显。
(2)
注意保持幼儿愉快的情绪
通过游戏可以增长幼儿知识,使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从而使幼儿保持长久的愉快情绪,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给幼儿安排合适的游戏角色,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
游戏活动时间要适当合理
游戏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太恐怖,剧烈,以免幼儿过度兴奋导致疲劳,不宜恢复。
(4)
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保护
教导人员认真检查玩具,器械及场地是否安全和符合卫生要求,仔细向幼儿交代注意事项,做好准备活动,游戏过程中加强对幼儿的监督,照料和保护,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充满竞争色彩和趣味的体育游戏中,让儿童通过不断地努力和锻炼,体验成功和荣誉,形成活泼健康乐观,积极团结互助,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竞争,健康成长的良好个性品质,让儿童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一个坚强成长的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幼儿个案记录
幼儿情况实录:
中午吃饭时,小朋友们吃完的都陆陆续续回到了自己的教室,可是毛毛还坐在那里拿着筷子一动不动,我走过去问他:“毛毛,你怎么还没吃完呀?”毛毛回头看着我,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一声也不响。我又问他:“是不是向小毛头一样要老师喂呀?”他只是摇摇头,见他没有要吃得意思,我把椅子转过来,准备喂他,可是一看裤子是湿的,这才恍然大悟,“毛毛,你是不是尿裤子了?”,他点点头一副很伤心的样子说:“龚老师,我刚才去小便了,可是我的裤子上的扣子解不开,我给你说了你没听见!”哦,原来是这样,我赶紧对毛毛说:“是龚老师不好,老师没听见,可是你可以拉拉老师呀,这样我一定可以帮到你的。”毛毛想了想点点头。
分析:
当时的环境比较吵,我刚好又忙着看小朋友洗手小便,又到饭厅整理纪律,毛毛在叫我时我刚好离开,所以在很急的情况下,他才会憋不住的。毛毛意识到自己尿到裤子上很难为情,所以我和毛毛交谈时鼓励他大胆的向老师说出自己的意愿,即使老师没有听到也能用另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让孩子解除顾虑,大胆表现,这样才能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
个案观察对象基本资料
性格特征:活泼好动,在交往中时常带有攻击性行为。观察期限:一学期
行为表现特征:辉辉刚来园时很是哭闹,不过是属于爽气型的,两天过后就不哭闹了,而且也比较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经常会听见他身边的孩子说辉辉打我了,或是辉辉咬我了,旁边的孩子都不敢和他坐在一起,了解中还发现辉辉比较自我,看到别人的东西总是很喜欢,就会去抢别人的东西,经常会出现矛盾。
观察与指导目标:
本学期主要通过观察辉辉日常生活中和同伴的一些交往、互动中来发现辉辉出现攻击性行为的问题所在,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教育,让辉辉逐渐懂得打人是不对,学习与同伴之间相处的一些礼貌用语,知道如果和同伴发生了矛盾应该怎么处理的方法等等。使他逐渐养成与同伴交往的良
好习惯和一些日常的礼貌用语。
面对不愿说话的孩子
黄子璇是本学期插入我们大二班的新朋友,小女孩长的非常的漂亮,但是是一位不爱讲话的小女孩,你跟她说话,她总用大大的眼睛看着你,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是不会开口说话的。孩子虽然不怎么爱讲话,但孩子的每次手工制作每次作业总是完成的又快又好,常常会令同伴们羡慕不己。这么一位聪明的小女孩,常常令他母亲“头疼”,“疼”的原因是孩子在幼儿园不愿多讲话。据我观察发现,子璇和小朋友还是有话说的。为了鼓励子璇愿说乐说,我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她:
一、日常生活中多与她讲话
我随时跟子璇交谈,让她感受到老师和她是没有距离的,消除不必要的敬畏感。到幼儿园问她看到些什么有趣的......总之,只要和她在一起,我就尽量和她讲话。
二、巧妙运用角色游戏,让她愿讲
子璇记忆力挺好,很爱听故事,我便让她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有意识的安排需要大声讲述的角色,慢慢地她偶尔也会开口说几句了,希望我的持续努力,能让孩子又更多更大的变化。我还和子璇妈妈商量好,让她回家多教孩子讲故事,记录子璇在家的一些表现情况。
子璇在我们大二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希望孩子在我们这个小集体中友更多的收获,成为一名愿讲、乐讲的孩子。
坐不住的孩子(大班)
王梓良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脑筋转的特别快,但是这孩子就是坐不住,很难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培养目标:培养王梓良成为一个做事有始有终,专注的人。时间:2013.10.8 地点:活动室
个案记录:
昨天晚上下雨了,走廊的边上有一些积水。课间时我请小朋友走到走廊上玩运动器材。
王梓良和刘明宸还有曹益成拿乒乓球拍和纸球,在玩“打球”的游戏,玩了一会儿,他们就故意把球打到水里面去,弄得纸球全湿了。
我把王梓良叫过来问他“这球是用什么做的?”“报纸”“那纸遇到水会怎么样呢?”“会烂掉”“你看,你们总是故意把球打到水里面去,纸球全都弄湿了,会不会烂掉呢?”梓良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接着说:“你说这样好吗?我请你来监督小朋友,让他们不要把球打到水里面,你来做“纸球小卫士”好吗?”梓良高高兴兴的点了点头。
措施分析:
梓良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同时他也很调皮,经常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我觉得光和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以前已经试过了)只有让他来管理这件事,对他才有效果。而且他会很负责的把这件事情做好,这就是梓良的闪光点。
大三班王艺静个案分析
观察与记录:区域活动中,艺静先在阅读区角跟小朋友一起看书,其他的小朋友都在看自己的数,偶尔还有一些交流。但艺静就时不时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过了一会儿我问她有想看的书吗?她说没有想好,于是又不看了,走到了美工区做东西。
发饭的时候快要轮到艺静了,她说她不能吃这个,我刚想问为什么不能吃她就说因为最近又感冒了而且没有做操,后来我跟她说,身体不舒服的话要多锻炼,也不能不来参加活动。
培养目标:
1、艺静做事情不是特别用心,没有坚持精神,希望培养她更加坚定的毅力。
2、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增强体质。
指导分析:
艺静是一个比较乖巧的小朋友,从小班到现在都很有爱心,跟小朋友相处的都很好,但是正由于她这个偏内向而且安静的性格使得她在众人面前不是特别爱表现,而且显得不是很自信。
艺静很爱帮助人,所以针对她这个有点,我就会在大家面前表扬她,让她觉得自己也有让别人学习的地方,这样她就更加自信了。艺静的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时常感冒,这样的话她经常缺席一些晨间活动甚至是早操。
生命在于运动,应该要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运动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这个问题也跟家长沟通,所以希望家长也配合一下,不要让孩子总是处于一种忧虑中。
培养幼儿自信的性格
观察与记录:
1、苏缘一直都是比较文静、内向的小朋友。小班和中班的时候表现都算比较平淡,乖巧又不张扬,跟孩子们相处的也比较好。
2、这个学期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发现苏缘现在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响,而且会主动的、积极的举手回答,课间游戏的时候在与小朋友交流的时候不像以前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培养目标:
1、培养幼儿更加大胆、自信的性格。
2、在语言表上使用更加完整的句子,学会更清楚的表达。
指导分析:
在这几年的相处中发现,苏缘在倾听方面的习惯做的很好,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是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方面都做的很好,所以在新学期发现她更加愿意表达的时候我就会更她更多的机会。
刚开始在集体面前的表现也不是很好,我就在私下入手,让她多跟小朋友或者老师交流沟通,慢慢的,小家伙在集体中回答的时候也表现的更好了。
在语言表达上因为回答问题的时候都太简单了,所以在活动的时候也会着重让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把话说的完整清楚一些,详细一些,在这个方面也会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希望家长在家里也能有这方面的意识,让孩子在家的时候也能有比较好的语言环境,这样的话孩子学起来,成长起来就会更快了。
小班个案分析:与同伴相处情况
日常表现:陈亦煊是个活泼、好动、聪明、整天笑嘻嘻的小男孩。他能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自理能力和胆量方面也很好;但经常有小朋友会来告他的状,说他又恶作剧、打架等。
观察目的:
观察他在一日活动中与同伴相处情况。
教育目标:
培养他与同伴友好的相处。
地点:教室
桌面活动的时候,我组织小朋友们每个小组共玩一盒玩具。亦煊那组一开始还挺顺利、很和谐,但过了一会儿,我就看见他想要岑骏手上的玩具,就开始在他手上抢,岑骏不愿意,两个人就开始扭打起来,玩具也洒落在地上。
分析与措施:
他们两个都属于那种比较调皮的孩子,又坐在同一组,因为要玩玩具就打起来。双方都有责任,我没有单方面的去指责陈亦煊,而是两个人一起叫过来,拉到一边。开始问他们怎么回事,叫他们自己说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使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我对亦煊说:如果你换一种方式去要玩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你可以有礼貌的问岑骏可不可以玩他手上的玩具,你觉得老师的方法好吗?我有对岑骏说:岑骏,如果亦煊有礼貌的问你,你会不愿意吗?岑骏摇摇头说不会。这样及时的教育孩子们怎样和同伴相处,他们才会知道以后要怎样做。
措施效果:
经过及时的谈话教育后,亦煊在与同伴相处时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有礼貌的梓涵
今天是我带早班,我正带着孩子们在教室门口玩玩具,远远地我看到梓涵牵着妈妈的手,高兴地来到了幼儿园。快到了教室门口的时候,我先蹲下身子准备和梓涵打招呼,因为梓涵有点胆小,之前一直没有主动叫过老师早上好,所以我必须先主动,来引起我们师幼之间的互动。但是让我意外的说,我居然听到了:“钟老师,早上好”,声音很小,我没有听到,但是我还是装作听见了,笑着拥抱了一下梓涵,教师对她的信任和鼓励,我想会让孩子们,改变很多的不良习惯。
评析与措施:
梓涵是一个慢热型的孩子,只有当老师和他之间,熟悉了,我们才可以大方地进行交谈,成为一对好朋友,早上要她和我打招呼,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一开始,我都没有急孩子,我充分给他时间,让孩子战胜内心的胆怯,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当孩子跨出关键一步时,我给她一个深深的拥抱,以她喜欢的方式,对她进行表扬和鼓励,我想信这样的动作会是胜过千言万语的。
大班个案分析与措施(6岁)
日常表现:今天中午吃完饭,带孩子们准备散步,有部分的孩子都会自己主动去找到朋友来排好队伍,但是也有小部分的孩子会站在旁边,看看旁边的是谁,就跟身边没有牵手的同伴去做朋友。这时懿缘也是这样,在寻找身边没有牵手的同学,并且主动过去牵手。但是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几个个性强的孩子都不太愿意与她牵手,她的手牵过去,有的孩子就会把她的手拉开。直到找了一个与她差不多性格的孩子,两人就牵好手,排好队,跟着一起去散步了。在散步的过程中,懿缘也经常与朋友说话,聊天。也显得比较的开心。
分析与措施:
懿缘在班上并不算是一个突出的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也表现得非常一般,不是问题学生也不是拔尖的孩子。这种的孩子反而往往是老师最容易忽略的。在孩子们心中,老师经常点名的孩子,一般在班上朋友也会更我,而懿缘就是本身自己不是很善于交朋友所以导致她就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措施上,其实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应该对她这样的孩子更加的关注,让她更多地下面地出现在同伴们的眼中,作为老师,也应该更多与她进行交流,去更地了解她内心的想法,引导她更好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相信,老师多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其他的孩子也能够更愿意、喜欢去与她交朋友。在经过这一段时间以后,相信懿缘像今天出现的这种情况就会有好转。
睡午觉时常常懒床
日常表现:龚泓宇经常会迟到,用餐时不讲卫生,爱讲闲话,很任性,睡午觉时常常懒床,还会乱发脾气。观察目的:观察他在一日活动中的表现。培养目标:培养他良好的用餐、生活习惯,如:讲卫生,爱清洁,早睡早起等良好的习惯。
时间:2013、10、29
地点:教室里
今天是星期一,小朋友们和往常一样,都高高兴兴地来园了,可龚泓宇小朋友却始终不见他的踪影,也许是生病了吧?我想他可能是忘记老师或园里的电话号码了,所以就没有跟老师请假、、、、、、开始上课了,当我正上得非常起劲,小朋友也听得很入迷的时候,一声“老师,早上好!”打断了我们的思路,龚泓宇一脸担忧的样子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分析、措施与效果:
龚泓宇这么晚来园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他常常都是这样,为了弄清情况,我就利用幼儿离园的时间询问了他的接送负责人。原来龚泓宇爸爸不在家,平时妈妈要照顾更小的宝宝,没有时间接送他,而是把他寄放在他舅妈家,每周五再由妈妈把他接回自己的家里,并由妈妈在每周一送到园里来,每周一早上,妈妈都早早地起床,但由于有一个比龚泓宇小的还在喂奶的宝宝,所以就会迟到。根据这一情况,我与她商量了一办法,请她周日晚上把龚泓宇送到舅妈家,这样就不会迟到了。开始她妈妈不大愿意,之后,我又跟她妈妈说了迟到有什么坏处,她妈妈听了点点头,也就同意了。从那以后,龚泓宇每天都能按时来园了。
中班幼儿个案:午休的习惯
日常表现:平时都没有午休的习惯,喜欢在床上玩,还会不断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循着声音寻过去,原来张叙还没睡着。
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接着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张叙掐我!”原来又是张叙在睡不着时惹事了。
观察分析:
张叙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策略:
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在教育张叙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做手工等。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依赖心理极强的孩子
日常表现:各项活动中都不是很积极,较突出的是自理能力较差,依赖心理强。观察目标:观察他在一日活动中各项活动的表现,特别是自理能力方面。培养目标:培养他能够养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的意识和好习惯。
行为记录:
中午起床音乐响了,孩子们都起来了,大部分孩子能够做到自己穿衣服,只见隽阳坐着一动也不动,于是我鼓励他“隽阳快点自己把衣服穿好哦。”隽阳对我点点头。接着只见他拿着衣服甩了一甩。我就去关注其他小朋友了,陆陆续续地大部分小朋友都把衣服穿好了,我一看只有隽阳和另外两个小朋友在那里了,隽阳坐在床边,发现我在看他后马上又拿着衣服甩了甩,接着摊在了大腿上。于是我走过去鼓励督促并帮助他把衣服穿好了,还没有扣扣子,我就说现在你自己把扣子扣好吧。接着我先去教室组织其他孩子拉尿洗手了。
没过多久我突然发现隽阳也坐在了教室里,可一看,他连一个扣子都没有扣,于是我又再次提醒他自己把扣子扣好。隽阳点点头示意好。可当我进寝室检查孩子们幼儿有没有全都出来时就发现了隽阳正站在阿姨面前要阿姨帮他扣扣子呢。
情况分析:
从隽阳以上表现及平时的表现可以看出,隽阳在自我服务意识上非常依赖,我觉得这个肯定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他尽然会在老师叫他自己扣扣子的情况下,马上去找阿姨帮忙。我觉得这个情况也反应出他家里人对他的要求肯定也是不一致的。
于是下午我及时与其家长进行沟通,从交谈中也了解到,确实是隽阳奶奶是非常宠爱孩子,妈妈要求他做的,可是奶奶又会帮忙做好,所以就导致了在园的这种情况。而改变他的依赖意识又是培养他独立能力的关键一步,所以我将孩子的这些表现及我所分析到的都告诉了家长,希望能取得他的认同,最终家长也意识到这一点的严重性,答应回家一定和孩子奶奶来一次深刻的交谈。家里也要统一要求。
同时我也将这些情况反应给了班里的另外一位老师及阿姨,我们在园也是统一要求。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大班个案培养(六岁)
观察与记录:定梁是个非常细心的小朋友,从小班开始就很善于保管东西。自己的东西从来都不会丢,每次回家都会整理好该要拿回家的物品。除了自己的东西定梁能够收拾的很好,有一次别的老师来班里借东西,定梁也知道先要通知老师。
班里面有个小朋友长得很高达,但总爱哭鼻子,他很喜欢跟定梁玩,可是慢慢的,定梁就不跟他玩了。有一次发现那个小男孩在哭鼻子,走过去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定梁说不跟他玩了,定梁说他太会哭了。
培养目标:
1、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够更准确,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跟别人沟通的能力。
2、增强与同伴相互交流的友好方式。
指导分析:
定梁这个小朋友总的来说是特别好的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很积极的,也会关心其他的小伙伴或者老师。在整理物品方面也很用心,经过跟家长的沟通发现,定梁从小就会自己整理东西,基本上自己的事情都会自己独立完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定梁因为小时候跟长辈住,所以很少说批童话,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些欠缺,刚来的时候都听不清楚他说的是什么,语言组织能力也表现的不是很好。为了让他说话更有条理,老师经常鼓励他去学习故事,多回答问题,多跟同伴一起交流,甚至请他去准备一些小故事。
现在定梁不仅会讲书上的故事,而且还能够自己编些小故事了呢,真是有很大的进步。
第四篇:论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摘 要: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个性的发展,而对孩子来说,能吸引眼球的也就是最喜欢的,孩子从小就喜欢颜色艳丽的东西,而到了上幼儿园时,他们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美术活动上了,因为美术可以让孩子们心情愉悦起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地表达观点,抒发自己的内心思想。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需要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它对幼儿的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兴趣 想象 幼儿发展
鼓励幼儿自由创造,并适当地进行艺术技巧训练,是现代美术教育所提倡的。它包括绘画活动、手工活动、作品欣赏大致三方面的内容。绘画活动多种多样,有刮蜡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棉签画、吹画等;手工活动有泥工、纸工等;欣赏作品方面可以对大师级的作品及孩子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这些内容都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绘画活动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绘画活动是美术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是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活动。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绘画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感受美、创造美。如何对幼儿进行绘画教学,是老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观念要正确。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偏重的是教幼儿怎样进行美术活动,教师定内容,确定表现的形式和方法,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怎样剪、折、贴,都完整地教给幼儿。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临摹式”。这样做仅仅是让幼儿掌握了方法和技能,变成了单一的模仿活动。虽然教师示范后也要求幼儿进行想象,添加其他景物,但由于没有真正激发起幼儿的创作兴趣,画面往往千篇一律,抑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至于主题思想方式技巧,教师管得很少,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涂鸦式”。这种方式忽略了基本绘画技能的传授,会给幼儿顺利表达思想,完成作品带来一定的困难,还可能导致幼儿绘画主题、绘画整体水平的停滞不前。在实践中这两种方式应该如何融汇协调呢?
我认为,首先要正确处理绘画技能的传授与思维创造的关系。
为了使幼儿达到表现思维创造结果的需要,教师先要传授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识。可以教给幼儿观察事物的方法、合理安排构图的技法。例如:要教幼儿画人,就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人的基本动态,以及总结动态的表现方法,如在画妈妈时,可以让幼儿想一想妈妈的脸是什么样子,是方的还是圆的?妈妈的头发是长的还是短的?还是卷头发?妈妈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再让幼儿学学妈妈做事时的样子?腰怎样?腿是怎样?幼儿有了这些技法作为基础,才能画出自己想表现的东西。然后,在教授技法的同时,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在传授技法的同时要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对于一个主题,鼓励幼儿从多角度去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引导幼儿观察基础上,幼儿画出一只正面的小鸡,教师就可以启发幼儿:背面的小鸡怎么画?胖小鸡怎么画?瘦小鸡怎么画?等等。不要把幼儿的思维只限制在一个事物上。
2.兴趣是老师。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求知和学习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美术活动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往往是不持久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记得有次绘画课上,小朋友们在画小汽车。一位小朋友由于用黑色的水彩笔重复在一个地方涂颜色,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一个小洞就被磨出来了,其实我早就看到了,但我没出声,想看他到底会怎样完成那幅作品。他当时很紧张,只要我走过去,他就会用手捂着那个破洞,我离开时,他想补好那个洞,但是越想做的事情越是不能做到,甚至那个洞更大了,但是到最后总要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进行讲评。他一动不动,不愿上前来,我走过去要看,他没办法只能拿出来给我:“老师,这里被我画了个洞了。”我一看故意说:“咦,你怎么这里有个洞,是不是那条马路坏了?”他点点头,表情也立刻“阴转多云”了。
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没有任何功利,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特别是低龄幼儿,用笔在纸上涂抹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期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扰,他们就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有一个孩子最喜欢画太阳,无论画什么都要把太阳画上去。但是出乎我的意料,他这次画了三个太阳,我问原因,他说:“老师说的,树要与太阳在一起才会制造氧气的,所以我要多造些氧气,让这里的空气变得更新鲜。”
二、手工活动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技能
这个活动也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之一,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所以只要有外在的事物刺激,他们就会有种要做的冲动,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意愿。具体该怎样实施呢?
1.教幼儿认识和使用泥工工具、材料。
在小班幼儿初接触泥工时,我没有教他们捏成型的物体形象,只是让他们自由捏、随意揉,让幼儿再揉揉捏捏、拍拍打打中,自然地发现泥是柔软的,它可以捏成任意的形状,从而知道泥有可塑性。
2.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
我教他们捏日常生活熟悉的、感兴趣的、造型简单的单个物品,包括食品、水果、日用品等,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泥工技能。
3.粘贴。
粘贴教学活动是把教师事先剪好的各种图形粘在纸上。首先让幼儿欣赏一些成人的粘贴作品,教会幼儿涂抹糨糊的方法,让幼儿将图形在纸上摆一摆,确定好位置后,再粘贴。粘贴后可让幼儿添画一些细节,使画更丰富、更完整,并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4.折纸。
我们先要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并教给他们最基本、最简单的折纸技巧。起初,我们让幼儿欣赏了一些折纸作品,并当场为幼儿折了知了、大马、钢琴等一些折纸作品,幼儿感到非常神奇,跃跃欲试,于是教他们学习简单的对边折、对角折,再教他们用简单的方法折狗头、猫头、风车等有趣的物体形象。
三、作品欣赏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作品欣赏,我们应该先了解、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幼儿,而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待作品,成人的态度会影响幼儿的理解,这样就会削弱幼儿对作品欣赏的积极性。
1.促进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各类作品。
幼儿美术作品欣赏能提供给幼儿各种信息,比如:抽象的作品和具体形象的作品。欣赏这些作品能使幼儿对美好事物更加敏感,对人物或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还有冷暖色调的作品,同一种作品,只是改变了它的色调,幼儿却能从中感知出不同的情感或体验。
2.从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形式来欣赏作品。
这一观点又该怎样理解呢?比如:我给小朋友画示范画,没有给幼儿讲解要画的内容,幼儿处于被动的欣赏阶段,我从第一笔开始下手,幼儿只能看到线条,等到第三、第四笔出来的时候,幼儿开始了充满有趣的想象。有的幼儿说:“老师要画××了。”还有不同意见的幼儿又说:“不对,不对,老师画的是××。”这种多角度的、多方位的观察形式很好,能开启幼儿的想象力。
3.提供同一性质的不同类型的作品,拓宽幼儿的欣赏视野。
美术作品欣赏,除了要给幼儿接触大师级人物的作品之外,还可以欣赏幼儿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也体验一下,自己的作品给大家一起欣赏的兴奋感觉。记得有次我们画的主题是“航海”。有个小男孩画得特别好,我故意在其他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了他,可是等我转了一圈又回到他身边时,发现他的画已经全变了样,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了,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爸爸是在轮船上测量卫星定位的,有时候会遇到大风雨的,所以我就这样画了,这些都是刮的大风。”哦,我恍然大悟。
4.环境作用对作品欣赏的影响。
环境的作用在幼儿园应该说是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每次开学老师都会对墙饰区角进行精美的布置,而每次的装饰都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或是根据确定的主题进行的,一切都是尽可能地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让幼儿积累跟欣赏主题或内容相关的活动环境。这种环境是教师根据欣赏的需要,在墙面上、活动角或走廊上营造的感知环境,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可以缩短他们与欣赏美术作品之间的距离,还能陶冶幼儿的情操。
第五篇: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多方面的,家长们对孩子一般注重识字教育,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其实对幼儿的发展来说,口头语言要比识字更为重要。因为口语能力是丰富知识、发展智能最重要的工具。
幼儿对知识的获得主要借助于口头语言,因为幼儿的知识很贫乏,需要通过多看、多听、多接触许多具体事物来增加知识,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是离不开语言 的。孩子在认识这样或那样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用语言来标志它的名称、形状和特征等。例如,“这是苹果,它是红颜色的,圆圆的„„”,“这是香蕉,它是黄颜 色的,长长的„„”。幼儿认识具体事物以后,还要借助语言来把印象巩固下来。
幼儿除接触事物获得直接知识以外,还要靠听讲故事等办法获得间接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就起着主要的作用。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也都要借助语言。他们经常用语言来迫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是那样的?”等等。一般说,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旺盛,知识面也广,智能发展得比较好。
口头语言能力也是学习文字的基础。许多小学老师反映,口头语言发展得好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在识字、造句、写文章等各方面都进步得比较快。
此外,语言对孩子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小儿,往往思想活跃,性格开朗,喜欢同别人交往,活动能力比较强。相反,语言发展比较差的,则往往沉默寡言,比较胆小,活动能力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