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对幼儿的重要性
孩子从小培养非常重要,幼儿期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礼仪对幼儿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幼儿礼仪教育的好处
1.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里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
安静、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那么,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必然的。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3.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也与家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园必须紧密配合进行。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在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两者之间就会出现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会对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成果不能及时得到巩固,若有的家长没有认识到对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或家长本身礼仪习惯不当的话,则会大大影响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效果。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的影响尤其重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有其独特性,这就是关系的亲密性,教育的渗透性,影响的深刻性,是幼儿园无法代替的。
幼儿礼仪教育方法
幼儿礼仪教育特点
要求低,内容浅,措施细,方法活;
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
幼儿礼仪教育注重生活性,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地进行随机教育。
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重智不重德,这就使得日常礼仪教育中出现了教育误区,对孩子品德和个性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不讲文明、任性、霸道的“小皇帝”。
日常礼仪教育误区:
有的家长过于溺爱迁就孩子,一味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与同伴打闹,侵害了他人的利益,但是有的家长却不予纠正,对孩子进行不正确的反面教育;
家长不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孩子饭前便后不洗手,玩具乱堆乱放,公共场所乱扔废物等,家长对此不闻不问。
其实家长的很多不良行为和嗜好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然接受。
鉴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重要影响,提出指导建议。
几点教育引导法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以多种形式让幼儿与礼仪亲密接触,帮助幼儿了解礼仪知识、学习礼仪言行、增长礼仪经验,建立礼仪习惯。
父母示范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孩子的礼仪行为是非标准首先来自于父母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的示范引领作用,孩子身上的不少习惯就是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礼仪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是家庭教育的体现,在生活中要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确立榜样法
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处处有学习模仿的榜样,周围人文明的举止言行,礼貌待人的状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正面叙事法
孩子对事物的理解是感性、直观、具体形象的,所以我们拒绝给孩子讲反面事例和说反话,因为孩子不能理解你的真正意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正面叙事,说正确的语言。
行为训练法
好的礼仪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形成的。家长要学会礼仪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把礼仪形成很自然的行为交往方式,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将行为内化成习惯。
情感交流法
父母的爱是家庭礼仪教育最好的的基础。在遇到问题时,要和孩子以商量的口吻说话,倾听孩子的意见,积极的给孩子出谋划策,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情景再现法
有些礼仪是有特定环境的,要让孩子的礼仪行为成为习惯,就要再现情景环境,让孩子在情景中体会练习。
态度明确法
当孩子做对时,家长要及时表达正确的、赞成的、肯定的态度;反之,当孩子出现了不良的行为时,家长要态度明确,及时表达不赞成。
社会实践法
过去家长都是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没有给孩子表现空间。现代家庭应给孩子足够的表现机会,鼓励孩子和他人交往,同时带领孩子参与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体会各种礼仪规范,从而不断获得良好的礼仪行为。
潜移默化法
让良好的礼仪成为幼儿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每天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事情中,有心有意、随时随地、从细节入手施以教育,持之以恒,耳濡目染,必有成效。
游戏体验法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将礼仪内容渗透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游戏中学习礼仪之道。
家园同步法
家庭教育要与幼儿园教育配合一致,家长要主动与教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取得家园教育的同步一致。
幼儿的礼仪,重在养成,促进内化,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形成幼儿良好的行为礼仪规范。让幼儿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反复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在实践中获得。
晓之以理的启发引导法:循循诱导
动之以情的情景感染法:身临其境
示之以范的树立榜样法:以身作则
导之以行的行为训练法:反复体验
幼儿需掌握的礼仪
一、幼儿园礼仪
1、入园: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要问好,小朋友,也问到,别父母,勿忘掉。
2、离园:离园时,互道别,先老师,后同学,见爸妈,问声好,抱一抱,更乖巧。
3、盥洗(如厕):如厕前,先敲门,有人在,要等待,如厕后,要冲水,整好衣,把手洗。
4、盥洗(洗手):洗小手,不拥挤,排好队,袖卷起,洗手时,擦香皂,洗完后,水关掉。
5、盥洗(喝水):小水杯,双手拿,接好水,慢慢回,喝水时,归原位,小心喝,不浪费。
6、爱护公物(小椅子):小椅子,双手搬,轻放好,再坐上,人离开,椅收起,爱护它,常擦洗。
7、爱护公物(图书):图画书,要爱护,轻轻翻,细细读,不弄脏,不损坏,书小弟,乐开怀。
8、爱护公物(园内设施):教室内,玩具多,互谦让,不争夺,院子里,设施全,爱公物,齐动员。
9、学习活动:学习时,要坐好,认真听,勤思考,要提问,手举起,回答时,字清晰。
10、户外活动:在户外,做游戏,与老师,不远离,集合时,收玩具,守规则,讲秩序。
11、睡眠礼仪(穿、脱衣服):睡觉前,先问安,按顺序,脱衣衫,叠整齐,放身边,起床后,依次穿。
12、睡眠礼仪(睡觉):不蒙头,不趴睡,枕放正,盖好被,小手空,右卧眠,早入睡,梦香甜。
13、睡眠礼仪(起床):起床时,要安静,去方便,步要轻,衣穿好,被叠齐,先梳洗,后游戏。
14、进餐: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
15、进餐(爱惜粮食):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16、进餐(不挑食):小朋友,在成长,若挑食,缺营养,瓜果菜,都品尝,食五谷,身体棒。
17、分享玩具: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谦让,知爱惜,共分享,更知礼。
18、分享食物:小食品,甜又香,尊长辈,您先尝,你也吃,我也尝,好朋友,共分享。
二、基本礼仪
1、请:借物品,求帮忙,要说清,才像样,有问题,说请问,客人到,您请进。
2、您好 再见:见面时,要问好,早中晚,不能少,分别时,说再见,临睡前,道晚安。
3、礼貌用语(谢谢 不客气):人帮我,谢谢你,我帮人,不客气,谢谢你,不客气,常用起,更知礼。
4、礼貌用语(对不起 没关系):做错事,对不起,用诚心,表歉意,不要紧,没关系,互谦让,明事理。
5、自我介绍:做介绍,要大方,口齿清,声响亮,先名字,后年龄,让对方,更知情。
6、介绍他人:客人到,先问好,进门后,做介绍,先家人,后来客,按顺序,不要错。
7、微笑:好孩子,讲礼貌,见到人,微微笑,心情好,没烦恼,这世界,多美妙。
8、手势语(认识基本手势):手势语,很重要,生活中,常用到,介绍人,指方向,用手掌,更像样。
9、手势语(手势语的妙用):交通警,指交通,手势语,各不同,聋哑人,用手语,须尊重,明事理。
10、借物:借人物,须明求,经允许,再拿走,使用完,及时还,道声谢,借不难。
11、还物:他人物,要爱护,及时还,不拖延,物归还,表谢意,双手递,要牢记。
12、如何打断他人的讲话:人交谈,勿打断,要安静,不扰乱,有急事,要表达,经允许,才讲话。
13、如何观看他人的活动:小朋友,做游戏,想观看,旁边站,不捣乱,不喧哗,用心学,细观察。
14、如何参与他人的活动:小朋友,做游戏,要参与,求同意,勤沟通,互帮助,多谦让,好相处。
15、如何擤鼻涕:小鼻子,爱护它,不玩弄,不手挖,流鼻涕,轻轻擦,爱清洁,人人夸。
16、如何咳嗽打哈欠打喷嚏:咳嗽时,病菌多,用纸巾,把口遮,打哈欠,扭转身,打喷嚏,避开人。
17、爱护文具:小文具,要爱惜,小书包,装整齐,不撕书,不咬笔,好孩子,能自理。
18、铅笔的使用:小铅笔,自己削,讲卫生,不能叼,学写字,三指捏,身坐正,头不斜。
19、仪态(站):两手臂,垂直放,收小腹,挺胸膛,眼平视,看前方,脚并拢,站姿棒。
20、仪态(走):走路时,头昂起,匀摆臂,上身直,双肩平,步轻盈,不冲撞,不抢行。
21、仪态(坐):坐椅子,头抬起,眼平视,背挺直,腿靠拢,脚并齐,两小手,轻抚膝。
22、仪态(蹲):下蹲时,上身直,小屁股,不撅起,一腿低,一腿高,缓起身,慢站好。
23、递接物品(普通物品):递物时,双手呈,接平稳,手再松,接人物,双手迎,表感谢,把礼行。
24、递接物品(危险物品):递剪刀,有方法,剪刀把,对方拿,水果刀,托刀身,握住柄,递平稳。
25、仪容(头发):男童发,短且齐,女童发,要得体,勤梳洗,定期理,既漂亮,又神气。
26、仪容(刷牙):小牙刷,手中拿,早和晚,把牙刷,牙齿亮,口气清,除病菌,不得病。
27、仪容(洗手 洗脸):起床后,吃饭前,好宝贝,洗手脸,如厕后,洗净手,小病菌,都冲走。
28、仪容(洗澡):先洗头,后洗脚,站稳身,防摔倒,淋完水,擦香皂,脏东西,全冲跑。
29、仪容(洗脚):每天走,好辛苦,洗洗它,真舒服,小脚丫,天天洗,洗干净,再休息。
30、仪容(剪指甲):手指甲,勤修剪,既卫生,又美观,剪完后,把手洗,脏指甲,要清理。
三、公共场所礼仪
1、安全常识(出游安全):游玩时,要注意,随爸妈,不远离,陌生地,不乱去,为安全,要牢记。
2、安全常识(走失):人走失,原地站,耐心等,父母返,电话清,地址详,请警察,来帮忙。
3、在公共场所如何讲话:公共场,有礼貌,不喧哗,不哭闹,说话时,声要小,对他人,无打扰。
4、学会倾听:他人讲,细倾听,不打断,表尊敬,转述时,口齿清,话简单,语意明。
5、安全知识(安全滑冰):溜冰时,不冲撞,人拥挤,让一旁,为安全,守规矩,禁止地,我不去。
6、安全知识(安全用电):电源座,照明灯,有危险,不要碰,小开关,轻开合,若手湿,切勿摸。
四、节日礼仪
1、十月一国庆节:国庆节,十月一,共庆贺,同欢喜,唱国歌,升国旗,祖国啊,我爱你。
2、九月十日老师节:教师节,九月十,做贺卡,表感谢,好老师,真操劳,祝愿您,身体好。
3、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月儿圆,瓜果香,月饼甜,同分享,长者先,赏明月,共团圆。
4、元旦:新年到,新年好,穿花衣,戴新帽,你来唱,我来跳,同庆贺,共欢笑。
5、“
三、八”妇女节:妇女节,三月八,为妈妈,做贺卡,既工作,又持家,我爱您,好妈妈。
6、“五 一”国际劳动节:五月一,劳动节,劳动者,遍世界,好宝贝,爱劳动,早自立,人称颂。
7、“六 一”国际儿童节:儿童节,六月一,小朋友,同欢喜,演节目,我参与,看演出,守规矩。
五、家庭礼仪
1、尊敬长辈(祝贺生日):长辈归,须问好,长辈忙,勿打扰,长辈倦,能自处,长辈寿,应恭祝。
2、尊敬长辈(家长的小帮手):父母病,我安慰,父母累,递杯水,做家务,我帮忙,父母爱,记心上。
3、出门 回家:出门前,整衣衫,道别后,门轻关,进家门,要问候,先换鞋,后洗手。
第二篇:幼儿交往礼仪的重要性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
一、实施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通过调查、问卷、设计情景、让幼儿回答问题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的不当。针对礼仪教育中的存在问题,我们进行了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试图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及家庭、社会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的尝试,探讨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礼仪教育方法、原则和途径,以丰富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实践经验。
二、幼儿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
⒈生活礼仪:
(1)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
(2)仪容仪表: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的习惯;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站、走。
(3)交往礼仪: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作客的礼节;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
⒉公共场所礼仪:初步了解“七不规范”的要求,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
⒊学习礼仪:在活动中做到会举手、会听,服从活动的规则;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轻轻;学会商量,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同伴的演出时,能保持安静、守秩序,结束后,会鼓掌表示感谢。
请家长朋友在家庭以及生活中用和幼儿园同样的方法对待孩子,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跟孩子交谈,比如:想让孩子帮忙时应该说“请你帮我一下”,最后应该给孩子说声“谢谢”。
成人跟孩子之间的任何问题,都要试着用语言解决,不可以打孩子。打孩子只能说明成人本身不成长,心理不健康。更不能用语言吓唬孩子。“如果你不快点,我就不要你了”等等之类的话语。都很伤害孩子。儿童的心理在质的方面和成人不同,成人应该蹲下来跟孩子讲话,在人格上极大地尊重孩子。
第三篇:幼儿学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幼儿学礼仪的重要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个时代是学礼仪的最佳时机
中国古话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二代”的父母正好出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的童年正好经历了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强烈的物质匮乏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难民心态”。常年的物资匮乏,会让人形成一种匮乏精神和危机意识,就是无论客观情况如何,主观上都会感到“匮乏”,“匮乏”的结果就是争抢。其实,近三十年来,物资匮乏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城里大部分人的生活普遍也都是舒适和富足的。然而,尽管处境不一样,人们的心态却没有改变多少,因而行为习惯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有一次朋友聚会,我发现一个老总吃饭特别快,不到2分钟就把饭吃完了。后来他告诉我说,他以前是当兵的,在部队里要是吃饭慢,就要饿肚子。到了现在,虽然他已经很富有了,但还是无法从容地吃饭,慢慢品味一桌好菜。还有一些老人家里会囤积很多没用的东西,总觉得丢掉可惜,其实那是心里堆积很久的对物资缺乏的恐慌。
难民是会争抢的,因为不抢就吃不上。有难民心态的人如今依旧会争抢和囤积,尽管当下的物资完全可以满足,因为那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我曾经陪同一个北欧访问团乘飞机从桂林飞往西安,那天正好赶上晚航班,飞机上一百多个人,除了七八个中国人外,余下的都是外国人。飞机抵达西安时,在前轮刚刚碰到地面的一刹那,那七八个中国人就像子弹一样从座位上弹了出去,一下全都拥到了机舱门口,干吗呢?抢着下飞机!此时飞机还在急速滑行,非常危险,空姐无奈地把他们一个个又按回座位上。这时我旁边的美国人哈哈大笑,他们觉得太可笑了,怎么会有人抢着下飞机?欧洲人也很无奈地摇摇头。当时我们团里很多客人都扭过头来看我,因为除了那七八个人之外,我是唯一的中国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对他们说我们中国有14亿人口,不是人人都坐过飞机,当他们坐过一次,知道坐飞机不用抢,以后就不会再抢了。
后来我明白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问题。如果在十年前,我们让孩子学礼仪,也许有的家长并不会接受,因为礼仪是学会了,可孩子也失去了争抢的能力。记得1998年我和家人一起去泰国,一个团44人,到哪儿都抢啊,我因为没去抢,结果就是没饭吃,没有座位坐,在特定的时候争抢变成了一种生存能力。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但事实上是两回事。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英国的哈利王子是贵族,但依旧被派到阿富汗做一名机枪手。他们认为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天职。
一个孩子的公民意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30年后一些孩子会变成一个高工资、高成就、高社会地位的“三高”人士,却很有可能会绊倒在“教养”两个字上,我们不希望那天的出现。
懂礼仪的孩子更受欢迎
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很有天赋,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个个都是精英、栋梁,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一个被众人接纳程度高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他今后的学业、事业的发展,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幸福感。
干净的、有礼貌的、有教养的、懂得尊重别人、理解他人,并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孩子,是受人欢迎的;而那些会去抢别人东西的,接到礼物会直接问多少钱的,看到不如自己的同伴就会嘲讽、挖苦人家的孩子,都是不受欢迎的。
在我们的儿童礼仪班里,总会有一些同学被大家评为最受欢迎的人,他们见到老师会鞠躬,上台表演落落大方,平日里又不失幽默和机灵,最重要的是他们会体恤那些比他们小的、需要帮助的同学。
礼仪是一种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
西方教育是两条腿走路,即学堂教育和教堂教育相辅相成的“两堂”教育。而我国的国民教育只有学校教育这一个体系,少了很多的人文教育,孩子们长了很多的本事、技能,但有时却不懂得如何做人、处世。大学扩招后,我们的社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整个社会的粗鄙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因为升学不考素养这门课,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其实教育的根本是帮助孩子成为具有人性光芒的人,而不只是成为知识渊博的机器或者怪物。
十年前有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招聘员工,来了一堆北大、清华的应届毕业生。面试结束后大家发现公司录用了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十分出色的学生,问其原因,竟是在众多的学生里,只有这个学生是双手接名片的,并且在接待员给他递水杯时,他接过水杯说了声谢谢。
很多年轻人在应聘时并不清楚面试官要考察的是哪方面能力,所以会尽其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反而让他们失分不少,要知道在面试过程中,你良好的修养和因修养而展现出的彬彬有礼一定会给你加分的。但这种修养绝不是一蹴而就、可以突击的,它是从小培养的一种行为习惯。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才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才会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才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礼仪是一种行为习惯,是一种家庭习得,所以要从小培养。有的家长很重视家庭教育,经常找孩子谈心,开家庭会议,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是家庭生活、家庭习得,孩子会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到一切他可以学到的东西。
用礼仪改掉孩子身上的坏习惯
我们现在常常会看到孩子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在公共场所跑来跑去,大声喊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喊“我饿了,我饿了”,却忘记和长辈、父母甚至保姆打招呼;去同学家做客进门就说“你家好小哦,连钢琴都没有”;坐在父母的豪车里,却不停地向窗外扔垃圾;吃饭时爱吃的菜夹个没完,或者干脆端到自己跟前,完全不顾别人吃不吃。
我们有时会大声地呵斥孩子,你吃饭不要吧唧嘴,说话不要没大没小,你不要这样乱发脾气,不要总和人家攀比。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其实我们的孩子就像杯子里的水,很多家长是在不停地倒掉杯子里的脏水,而礼仪的学习是倡导不断地给孩子注入新鲜的活水,与其每天批评他不该做什么,不如经常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当好的习惯养成的时候,自然也就是坏的习惯消失的时候。
用家庭文化来熏染孩子
教礼仪最好的学校是家庭,家庭文化体现了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他们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
如果你是一个行为粗鲁的人,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做到在知识上永远引领孩子,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了。可为什么依旧有些孩子那么敬重自己的父母?那是因为他们在精神领域和行为教养上担当起了对孩子的引领。有一句话说得好,最高境界的教育是父母活出让孩子钦佩的样子。
一个从小没有得到过尊重的孩子是不会尊重别人的,也不会有高自尊。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才有可能形成有教养的表达。所以礼仪教育要从家庭开始,要从尊重孩子开始。
我开设妈妈学堂,也正是因为我知道家庭文化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才把这些道理先讲给妈妈听。但是有的妈妈说,我小时候父母没教过我这些,我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了,怎么办?那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先教孩子。
我开办儿童礼仪课就是源于我在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礼仪课,孩子们反响特别强烈,回家后就和父母讨论,告诉父母他们学到的礼仪。当天就有家长联系我,说现在被孩子管起来了,我才意识到教育反过来也有反过来的效果。我的课妈妈们虽然听了,但是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改不过来,慢慢也就忘了。但是如果孩子天天提醒你,为了孩子,你也不好意思不改。21天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习惯,这需要有人不停地监督。
礼仪课其实只是一个契机,礼仪文化需要家庭文化不间断地熏染,那就让我们和孩子因礼仪而相连接吧。
培养孩子的仪式感
我们长那么大,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情景大概就是结婚了,因为那天有个隆重的仪式,有仪式的日子总会让人难以忘怀,因为它有别于平常的时刻,多一些仪式感会让生活更有意义和趣味,会让那个重要时刻的前一刻充满期待,后一刻充满回味。
我参加过女儿的18岁成人仪式,身着礼服的他们举起拳头庄严地宣誓,向世人宣布他们长大了,他们成人了,光荣地成了一名有选举权的公民了。那一场景久久地印存于我们两代人的脑海中。
因此在儿童礼仪课的结束环节中,我都会让每个孩子很正式地和我握手告别,并且和老师说一句他想说的话。结果每个孩子都非常真诚地表达他们的心意,没有敷衍,也几乎没有重复,有的还和我说了悄悄话。本来只是想培养他们的仪式感,但结果我是真的被孩子们感动了,情不自禁地拥抱了他们。
仪式感不仅让孩子们学会庄重,同样也会培养孩子对情感的体验和对情感的表达。
第四篇: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以缺少的因素之一。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喜欢的朋友来看下吧。
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讲礼仪的民族。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礼仪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正面作用也越来越大。很多妈妈向达妈反应,在宝宝的教育过程中,宝宝的礼仪教育无从下手。今天来和大家聊聊礼仪教育。
有一次我问一位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礼仪。她说她不希望她的孩子出国后成为异类。
懂礼仪的孩子更受欢迎
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很有天赋,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个个都是精英、栋梁,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一个被众人接纳程度高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他今后的学业、事业的发展,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幸福感。
干净的、有礼貌的、有教养的、懂得尊重别人、理解他人,并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孩子,是受人欢迎的;而那些会去抢别人东西的,接到礼物会直接问多少钱的,看到不如自己的同伴就会嘲讽、挖苦人家的孩子,都是不受欢迎的。
在我们的儿童礼仪班里,总会有一些同学被大家评为最受欢迎的人,他们见到老师会鞠躬,上台表演落落大方,平日里又不失幽默和机灵,最重要的是他们会体恤那些比他们小的、需要帮助的同学。
礼仪是一种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
西方教育是两条腿走路,即学堂教育和教堂教育相辅相成的“两堂”教育。而我国的国民教育只有学校教育这一个体系,少了很多的人文教育,孩子们长了很多的本事、技能,但有时却不懂得如何做人、处世。大学扩招后,我们的社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整个社会的粗鄙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因为升学不考素养这门课,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其实教育的根本是帮助孩子成为具有人性光芒的人,而不只是成为知识渊博的机器或者怪物。
十年前有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招聘员工,来了一堆北大、清华的应届毕业生。面试结束后大家发现公司录用了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十分出色的学生,问其原因,竟是在众多的学生里,只有这个学生是双手接名片的,并且在接待员给他递水杯时,他接过水杯说了声谢谢。
很多年轻人在应聘时并不清楚面试官要考察的是哪方面能力,所以会尽其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反而让他们失分不少,要知道在面试过程中,你良好的修养和因修养而展现出的彬彬有礼一定会给你加分的。但这种修养绝不是一蹴而就、可以突击的,它是从小培养的一种行为习惯。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才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才会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才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礼仪是一种行为习惯,是一种家庭习得,所以要从小培养。有的家长很重视家庭教育,经常找孩子谈心,开家庭会议,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是家庭生活、家庭习得,孩子会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到一切他可以学到的东西。
这个时代是学礼仪的最佳时机
中国古话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二代”的父母正好出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的童年正好经历了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强烈的物质匮乏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难民心态”。常年的物资匮乏,会让人形成一种匮乏精神和危机意识,就是无论客观情况如何,主观上都会感到“匮乏”,“匮乏”的结果就是争抢。其实,近三十年来,物资匮乏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城里大部分人的生活普遍也都是舒适和富足的。然而,尽管处境不一样,人们的心态却没有改变多少,因而行为习惯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有一次朋友聚会,我发现一个老总吃饭特别快,不到2分钟就把饭吃完了。后来他告诉我说,他以前是当兵的,在部队里要是吃饭慢,就要饿肚子。到了现在,虽然他已经很富有了,但还是无法从容地吃饭,慢慢品味一桌好菜。还有一些老人家里会囤积很多没用的东西,总觉得丢掉可惜,其实那是心里堆积很久的对物资缺乏的恐慌。
难民是会争抢的,因为不抢就吃不上。有难民心态的人如今依旧会争抢和囤积,尽管当下的物资完全可以满足,因为那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我曾经陪同一个北欧访问团乘飞机从桂林飞往西安,那天正好赶上晚航班,飞机上一百多个人,除了七八个中国人外,余下的都是外国人。飞机抵达西安时,在前轮刚刚碰到地面的一刹那,那七八个中国人就像子弹一样从座位上弹了出去,一下全都拥到了机舱门口,干吗呢?抢着下飞机!此时飞机还在急速滑行,非常危险,空姐无奈地把他们一个个又按回座位上。这时我旁边的美国人哈哈大笑,他们觉得太可笑了,怎么会有人抢着下飞机?欧洲人也很无奈地摇摇头。当时我们团里很多客人都扭过头来看我,因为除了那七八个人之外,我是唯一的中国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对他们说我们中国有14亿人口,不是人人都坐过飞机,当他们坐过一次,知道坐飞机不用抢,以后就不会再抢了。
后来我明白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问题。如果在十年前,我们让孩子学礼仪,也许有的家长并不会接受,因为礼仪是学会了,可孩子也失去了争抢的能力。记得1998年我和家人一起去泰国,一个团44人,到哪儿都抢啊,我因为没去抢,结果就是没饭吃,没有座位坐,在特定的时候争抢变成了一种生存能力。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但事实上是两回事。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英国的哈利王子是贵族,但依旧被派到阿富汗做一名机枪手。他们认为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天职。
一个孩子的公民意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30年后一些孩子会变成一个高工资、高成就、高社会地位的“三高”人士,却很有可能会绊倒在“教养”两个字上,我们不希望那天的出现。
用礼仪改掉孩子身上的坏习惯
我们现在常常会看到孩子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在公共场所跑来跑去,大声喊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喊“我饿了,我饿了”,却忘记和长辈、父母甚至保姆打招呼;去同学家做客进门就说“你家好小哦,连钢琴都没有”;坐在父母的豪车里,却不停地向窗外扔垃圾;吃饭时爱吃的菜夹个没完,或者干脆端到自己跟前,完全不顾别人吃不吃。
我们有时会大声地呵斥孩子,你吃饭不要吧唧嘴,说话不要没大没小,你不要这样乱发脾气,不要总和人家攀比。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其实我们的孩子就像杯子里的水,很多家长是在不停地倒掉杯子里的脏水,而礼仪的学习是倡导不断地给孩子注入新鲜的活水,与其每天批评他不该做什么,不如经常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当好的习惯养成的时候,自然也就是坏的习惯消失的时候。
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2礼仪是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然而,现在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以至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等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采取了与孩子成长天性相违背的方式方法。由于家长们都对孩子百般顺从,无限制的溺爱,导致孩子成为了一个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接打电话不文明等失礼现象。长此以往,孩子的陋习不能得到有效改正,不仅对孩子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阻碍,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为此,必须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最大限度的改正幼儿的陋习。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却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从98。7%的人对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持否定态度可以看出,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分析其现状原因,主要有三: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2、教育过程中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在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少有考虑,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
3、家庭教育对礼仪教育的忽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未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本没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对礼仪更是持无所谓的态度。另外,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二、学习礼仪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1。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
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一个懂得礼仪、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在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做游戏吗?”“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同理,当他知道别人想介入到自己的工作领域时,也会很有礼貌的同意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进而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交的朋友也更多。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秩序感,还能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进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信心以及尊重他人等习性的养成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朋友的增多无疑又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并且这些朋友还能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
3。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社会环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教育的干预,“知书达礼”就是对幼儿社会化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幼儿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幼儿形成了社会习惯,逐步趋向于社会化。所以说,礼仪教育在幼儿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4。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礼仪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优雅的穿着仪容,优美的走姿、站姿无不散发着美,这种美不仅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巨大作用,而且也能净化幼儿的心灵。通过礼仪教育,使幼儿做到知礼、达礼、崇礼、用礼,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多方面的促进幼儿审美能的发展。
三、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内,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这些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的一门学问。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是要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地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倡行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特别是在今天,针对“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往往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孤僻、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幼儿园开设礼仪课,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可以和小朋友或是小朋友家长交流分享教育心得和经验,从中总结出有利于幼儿发展成长的经验再用在幼儿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这样就能为幼儿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四、怎样落实幼儿礼仪教育
1、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特征,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在家里没有大小之分,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演化成霸道、专横、唯我独尊,稍不如意就对长者拳打脚踢的恶果,如不加制止,后果不堪设想。在幼儿园我们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去教育孩子,例如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这样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有理智的爱孩子,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优美的钢琴歌曲,或者一些静心的轻音乐,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这样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艺术的情操。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要认为他们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可以每天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时间一长就会见到效果,看到孩子的不一样,这样不仅让他们学到做人的道理,同时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可谓一举两得之法。所以说,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要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以上提出的教育方法,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和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人生中,有三样最重要的:生命、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信”字。只要有道德,讲信用,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辉煌。
3、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并且在课余时间老师给孩子讲德育故事,跟孩子讲礼仪,并让孩子上台来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电话等等。在家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还可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做起。让孩子做家务,第一,他会感恩;第二,会让孩子学会养成勤劳的习惯;第三,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第四,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担能力,这也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长也要在生活中训练孩子做家务。
儿童的礼仪是在社会性交往和实际操作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结合活动,礼仪教育课程化。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各个环节中的礼仪教育内容,制定每个年龄段幼儿一日活动礼仪行为标准。每周以故事和生活化的教学为内容,使幼儿礼仪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在幼儿来园环节上,要从大班开始选出礼仪小标兵每天早上8:00——8:30轮流接待全园的小朋友和幼儿家长。礼仪小标兵的文明用语以及标准的站姿、手势不仅为中小班的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也为幼儿家长做了很好的示范。将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园各个活动之中。礼仪教育是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要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渗透到各个教育活动之中。同时,结合“母亲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爱同伴的感恩教育,使幼儿懂得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自发的去遵守去执行。
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3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新世纪传承历史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筑就和谐强国的宏伟目标,对国人的礼仪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品行优秀的接班人,幼儿园的教育是关键。
一、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里,更多的家长和幼儿园,只注重孩子知识性的提高,而忽略了孩子文明礼仪的培养。过多的呵护、过度地溺爱,让“小皇帝、小公主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自私、任性、说脏话、不懂得尊老爱幼、与人交往不谦让等。孩子们智力有余而修养不佳的事实告诫我们,抓好幼儿园的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其次,3—6岁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习惯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良好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原则
㈠渐进性原则。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各阶段的教育内容应相互衔接,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无律、他律到自律的心理发展规律。小班重在学习文明礼貌用语,培养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中班了解基本的文明礼节常识,初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大班重在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㈡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应重视过程,注重实践,坚持教、学、做的和谐统一,把文明礼仪落实到教学活动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把各种文明礼仪要求具体化、生活化。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实践训练,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努力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㈢整体性原则。
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中,科学、有序、系统地整体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既要注重幼儿个人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又要促进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既要加强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增强现代文明礼仪意识;既要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礼仪常识,又要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幼儿文明生活、幸福成长。
三、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㈠融入教学课程,促进礼仪养成。
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主题教育及各学科教学中,从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养成教育上达到“知行合一”。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课程。教学活动要“富理于情、富教于乐”,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
㈡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幼儿园要注重创设优美整洁、富于教育意义的环境。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教室里干净、清爽,休息室里温馨、整洁,楼梯、游戏室的墙面上张贴“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请靠右”、“您好”、“谢谢”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条幅,在走廊上创设文明礼仪文化长廊,在教室制作“我们是乖娃娃”、“孔融让梨”、“小鸡和小鸭”等主题墙画,在语言角投放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和图片……清新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能让幼儿身心愉悦,精神饱满,潜移默化中促进其良好的思想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㈢融入游戏活动,陶冶礼仪情操。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游戏是最佳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和教学目标的需求,适时开展益智、益体、益德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和事的正确态度,发展其观察、语言、想象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如: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让幼儿感受到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对不起、没关系》、《让座》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交往的一般礼仪;通过《小鸡和小鸭》、《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羊过桥》等讲故事活动,使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要与同伴分享快乐,关心他人等。
㈣注重教师示范,树立学习榜样。
幼儿园礼仪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的模仿和学习。因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注意言传与身教的统一,自觉严守教师礼仪规范,衣着打扮大方得体,言行举止文明端庄,性格品质活泼健康,为人处事温和宽容;工作中要爱生如子,以理服人,热情为家长服务;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礼仪榜样。
㈤密切家园联系,强化礼仪习惯。
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园”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是消除幼儿两面性行为的有效途径。幼儿园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有关知识;开展家长礼仪讲座,提高家长的自身礼仪素养,让家长有针对性地了解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地跟踪幼儿成长正反面的典型事例,组织家长分析交流。教师要定期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目标和动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和一致性。
幼儿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4幼儿园必须抓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所以我园把礼仪教育作为研究课题,目的就是为培养文明有礼、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奠基。
确定了园本教研课题后,我园将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和对幼儿进行礼仪知识的集中教育齐头并进,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从晨间接待开始,在入园、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各个环节中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包括生活卫生习惯、行为规范及文明礼貌。具体措施有:结合本园实际,扎实开展“礼仪伴我行”争星活动,把幼儿的仪容仪表、活动(上课、排队、庆祝活动等)礼仪、尊师重长礼仪、语言礼仪、园内公共场所礼仪等五项作为评比内容。在班级设文明礼仪争星表,设立“文明小天使”示范岗,每天早上迎接小朋友、家长的到来,激发幼儿个个争当“文明小天使”的愿望。我们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随时关注幼儿,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我们感受到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
幼儿由于接触社会外界人士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幼儿园等场所,许多生活常识比较缺乏,而通过礼仪教育可以使幼儿懂得许多生活常识,诸如待人接物方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知识。在礼仪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交往礼仪,儿童能够懂得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怎么样与别人交谈等方面的生活常识。
二、有利于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礼俗可以保持秩序”,礼也是社会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可以学会尊重长辈、团结同学、礼貌待人、遵守公共场所的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道德自律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岁孩儿定八十”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因为幼儿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是发展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深远。
三、有利于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我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注重礼仪的传统美德。从孔子时代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举案齐眉”、“让枣推梨”、“虚席以待”、“倒履相迎”、“三顾茅庐”、“程门立雪”,以礼待人的案例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秩序的维持、人们的相互诚信和互相尊重仍然呼唤礼仪教育。通过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要使幼儿学会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礼仪、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尊敬师长、待人真诚有礼,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
四、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幼儿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即幼儿的“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21世纪的今天,四个学会尤其重要。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幼儿怎么样学会与其他个体、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培养幼儿的EQ(情商),让儿童能够更好地生存。“不知礼,无以立也。”幼儿通过学习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能够知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他者,从而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社会环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礼借助于普遍性来控制人,并通过教育使礼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教育的干预,“知书达礼”就是对幼儿社会化的一种表征。通过对幼儿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如公共场所不得乱扔垃圾等,幼儿获得了社会习惯,逐步趋向社会化。所以说,礼仪教育在幼儿的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六、有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礼仪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优雅的穿着仪容,优美的走姿、站姿、走姿,无不渗透着美,这种美不仅净化了社会环境,而且也感染着幼儿个体。通过礼仪教育,幼儿能做到知礼、达礼、崇礼、用礼,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它能够充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我园以开展幼儿礼仪教育课题为契机,广泛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时时刻刻从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将文明礼仪教育放在心上,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同时,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让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孩子的各项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全园师生文明礼仪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彰显幼儿园特色,提高幼儿园品味,打造幼儿园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五篇:礼仪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礼仪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11级英教一班 皮梦婷
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
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
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
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
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首先,就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就社会而言,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
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礼仪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在 现代 社会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位置。高职教师礼仪规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是高职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因此,高职教
师应当遵循礼仪规范,自觉地提升自身的礼仪素质,才能符合职业需求,才能打
造魅力教师名牌,才能赢得更多的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其次,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
容。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
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我认为: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好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
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
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
然后,规范的教师礼仪不仅能使师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要素,也是师德师风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基本途径。它不仅有利于维护教师的职
业尊严,构建师生互相信任理解的教育渠道,也有利于增强教师行为的道德示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教书育人的工作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书育人
注重的是行动表现,实际行动最具感召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者对
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动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教师礼仪恰恰是教师把这种“首先”和“然后”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和
纽带。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礼仪不是一般的礼貌,而是一种职业修养
和职业素质,一种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因此,每位教师应该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对
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这个角度出发,遵循教师礼仪,加强师德修养。
再者,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合群,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
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
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而且,因为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
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教师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否带有德育的故意实际上都是德育的无声影片。也许不经
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影响。我们平常所说的“身教重于
言教”就是这个道理。用孔夫子的话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
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礼仪。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为人师表的典
范,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的个人修养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中传播文明礼仪的进程。教师的大部分时间
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
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话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形象礼仪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礼仪的好与坏,对学生的价值标
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与影响作用。所以教师形象塑造既是自身
形象建设的需要。更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