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弟子规对幼儿责任感的重要性
学习《弟子规》对加强幼儿责任感的重要性
教师:莫佳凤
论文摘要:
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幼儿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希望以《弟子规》学习为契机,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资源精华,。将《弟子规》的内容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弟子规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它以论语为基点,拓展出一个人一生学习生活所要遵循的大智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孩子如果养成很好的德育习惯,那对他终身都是受益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德行和习惯能影响到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及德行必将促使孩子有良好的责任感。
关键文字:弟子规 幼儿 责任感 作用
一、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做基本简述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孔子“弟子入则孝,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论述,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弟子规》是依据至圣贤先师孔子的教诲而遍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做到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从内容上看,《弟子规》仅用1080字,360句,就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其教诲对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适用。从形式上看《弟子规》概括简练,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特点,易记易诵,更易在生活中践行和社会上普遍推广,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标准。
二、需要弟子规的迫切现状。
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幼儿园的责任教育是很重要的。现在有些人把学习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做为素质教育,有的家长,让孩子学外语,学电脑当做素质教育;有的学校﹑老师把少留作业,作为素质教育。有些人把单纯帮助青少年增强生活技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工具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提起素质教育,就是以为孩子学点画画﹑书法﹑弹琴培养一技之长,认为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
弟子规对人有生影响好的作用让幼儿背诵《弟子规》和切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少年儿童模仿性极强,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很强的4岁开始到15岁期间,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模仿、跟读、默读、朗读和诵读把所需学的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经典著作统统记到脑子里,并借助字形记忆得到强化;儿童在5-15岁,记忆力特别强,但理解能力很弱,从十四五岁开始,理解力不断增强。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不断逐渐减弱,反之理解能力不断逐渐增强,小孩记儿歌,一会儿就背下来,而且多年不忘。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中,引入《弟子规》的学习非常关键,能为幼儿的整个人生作奠基
三、弟子规对学前幼儿的好处?促进幼儿的责任感培养??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责任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责任意识的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热爱祖国的责任;“择邻而居”讲述的是孟母历尽艰辛、勇于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卧冰求鱼”是对晋代王祥恪尽孝道对自己分内的事情非常清楚,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培养责任感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家庭中为自己负责和关心他人开始,到集体荣誉感和社会公德,都是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的品质。
诵读《弟子规》能让儿童在轻松地听与读中舒展脑力,使身心得到安定和平衡,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学习能力自然提高。反复诵读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识字率,同时也对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完善人格智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从小孩抓起,而且儿童天真淳朴,记忆力最强,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所谓“先入为主”,就是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受用无穷。
教育途径及方法
一、幼儿园教育 1诵读弟子规
2、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注意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培养幼儿良好的德行(举例)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
1、对父母老师有了恭敬心
孩子对父母老师要有一颗恭敬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父母和老师是他生活中的养育恩师,如果连恩师都没有恭敬心的话,这个孩子就会很傲慢,对生活中的一切冷漠,对于别人的劝导熟视无睹。
在幼儿园里,不能主动跟老师打招呼,更谈不上跟其他小朋友打招呼,老师跟他说话他也是随着性子处理,有时老师喊他有事,他像没听见一样。如果一个孩子连老师的话都不能认真的听从,那怎能去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父母呼,应勿缓。易解为:父母呼唤你的时候,不能迟缓的答应。可以把这里的父母呼延伸到:一切喊你的人,包括长辈、老师、同学、朋友,到了社会上还有同事、领导......如果当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养成对别人的呼唤有及时的回应的习惯,那长大到社会工作中,领导、同事喊你的时候你就不能很好的去处理,领导、同事就会误以为你这人很自大、高傲,人际关系就很能相处好。
2、能体谅他人的感受,并能照顾人
自私是现代小孩的代名词,不能体谅到别人的感受,什么事情只考虑到自己是否有损失。玩的时候不管是否有危险,不顾父母的劝阻与担忧执意要玩,为了自己的玩而体会不到父母对他安全和未来的担忧。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有很多因为迷恋上网而不上学的,这完全是为了自己的贪玩而体会不到父母的着急心理。受损失,不考虑同学的感受。
在吃饭的时候可以用弟子规里的:“长者先,幼者后”,让孩子明白要尊重长辈,吃饭要长辈开始先吃后,我们才可以吃。在玩的时候感觉有安全隐患我会跟他说:“身有伤,贻亲忧”。把对孩子身体安全的担忧的想法告诉他,让他明白玩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安全问题,一旦有了危险,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痛苦,父母也会很难受。在学校跟同学有矛盾的时候,我会跟他说:“事诸兄,如事兄”,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在幼儿园里同学就是你的兄弟姐妹,要像跟自己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3、吃饭不挑食,懂得珍惜粮食
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吃饭很头疼,说是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就不好好吃饭,而且挑食,就喜欢吃零食。
学习弟子规之后,当孩子有想挑食的念头时,就跟孩子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家长做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因为家长都会尽量的营养搭配。当你吃这些食物的时候要想到有些地区的小孩还没有食物吃,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都应当去珍惜。
4、懂得自主学习,做事有责任心。
自主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现代有很多孩子都错误的认为:我是为了父母才学习的,因为父母总是在督促我学这学那。在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老易至,惜此时。”意思为:岁日不待人,青春要珍惜,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孩子明白了时间不等人的道理后,当天的事情都能当天完成,而且早上也起的很早,知道早起了时间就会充裕一些,做的事情也会多一些。我们也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到底是为了谁?为什么要学习?儿子时常能用到他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他感到无比的开心,他也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所以更多的时候他都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
有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他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学后,他也明白了生活中很多的事情也是为了自己去做,他的责任心也得到了提高,在跟同学之间有约定的时候,也能做到:“凡出言,信为先”。当孩子有了责任感后,做事的态度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不是别人要求你这样去做,而是为自己去做。
家长想完全帮助孩子改掉坏的习惯并非一日所能成,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爱心去慢慢的引导和提醒,只要有进步就是努力的结果。二做为家长也要能说道做到,做好孩子的学习榜样。
家长们也要切记,弟子规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死读的1、父母首先要提起重视心。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当应该给孩子承担的事都被父母做了,这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历练的机会。上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哪些行为不好,你要注意。他还会帮孩子解释,还会帮孩子掩盖。这样一路上来,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能够劝告更多的父母绝对不要宠爱孩子、溺爱了孩子。依照统计,中国的小孩零用钱最多,然后做家事的时间最少,所以很没有担当。所以养小孩要用理智,不可以只用情感、用溺爱,这就相当重要。当为人父母面对很多事情都能够很有勇气,你这样的态度一定会影响你的小孩。所以让孩子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都懂得恭敬谨慎。
﹙三﹚家庭素质教育缺失对子女教育的后患不可忽视
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其愿望和作法却南辕北辙,现在我们有很多家庭是把孩子当成“宠物”来养。他们自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更是被百般呵护,有媒体报道,竟有坐飞机给上学的孩子送饭,理由竟是孩子嫌食堂做的饭不好吃,想吃妈妈做的饭。被人戏称,打“飞的”。这种教育方法别说成龙成凤,就是成虫都难。中国人的教育智慧就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厚德才能载物。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智慧和深刻历史教训的教育思想。
在跟家长一起谈论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懂事,不管吃东西还是玩玩具都很自私,舍不得跟别人分享。不懂的体谅父母的心;做错了事批评了几句就跟父母顶嘴,语言重的直刺父母的心;不能自主学习,每次放学回家都要家长催着做作业;没有责任心……
现代的家庭里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几个长辈照顾一个独苗苗恨不得什么事都要替孩子去做,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抢先给孩子,让孩子少了很多体验分享快乐的机会。当孩子上了学以后,对孩子的期望也很大,巴不得孩子每次考试都要考满分,对孩子的口头语是:只要你把成绩搞好了,其他的你什么都不要去管。当代的教育离不开《弟子规》,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对行为要求的基准,弟子规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材,行为的规范。
第二篇:“教”“学”《弟子规》教幼儿学习
浅谈《弟子规》在幼儿教学中的落实
导语:用圣贤的智慧,熏习我们的子弟,教导秉性醇良的儿童,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弟子规、传统文化、儿童、经典、教育习主席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不衰败、不灭亡。靠的就是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民族精神。
近年来,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经普遍获得大众的共鸣。许多城市盛行传统文化教育,但在我们这样的乡镇村学并未真正落实,即便有也只不过是些许的经典诵读。最初接触传统文化,得利与广州工作的爱人,他推荐我教孩子们《弟子规》,根据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记得第一次接触《弟子规》是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的光盘,一遍未完,便觉甚好。欣喜之余申请免费书籍和光盘,班上33位孩子每人一份,再组织开展家长会,意料之外家长听的特别认真,鼓掌赞同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并表示愿意督促孩子学习。在我们共同的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如下:
一、老师应有的表现
教幼儿童读经典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熟读甚至于背诵经文,对于幼儿园孩子尤其要注意语速,不宜过快,因为读经典时,最主要是让他们的心定下来,一个人能定的下来,才有能力思考,面对问题才不至于慌张、忙乱,才会有沉稳、从容的心理素质。读快读急反而会导致孩子们内心的急燥。读的慢,让孩子们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心定。老师在带读之前,最好把情绪缓和稳定下来,声调不宜急促、不宜过高。对所要教读的内容,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老师有自信,孩子们自然有信心。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模仿,老师如果能把经文读熟,甚至背下来,他们听到老师流畅的读诵和抑扬顿挫的声音,学习的兴致自然就很高,进而欢喜的学习。
其次,老师要熟读历史上的八德故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穿插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并与孩子们扮演角色表演,这样对幼儿来说更易理解,孩子们学习会更积极,效果会更好。
当然《弟子规》不仅仅是用来诵读的,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把它融入到生活中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老师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例如:容止安祥,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注意自我仪容整洁;教室物品摆放及整理亲历亲为,节用爱物;不偏食、不浪费;电器使用安全;时间如何安排等等。如果老师用心体验,就能教好学生日常生活的仪礼和规范。所以身教示范,是老师达到教学成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班的祥祥小朋友,一个月就将《弟子规》背下来,一天大概就跟读四十分钟,早上下午各二十分钟。有一次,他爸爸在外应酬,回家后酒醉呕吐、昏睡,孩子见到爸爸这种丑态,就说“爸爸,饮酒醉,最为丑!”这位爸爸听到后感到吃惊,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喝醉酒不对,知道行为的美丑,看来自己日后做事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此后爸爸在应酬时会很谨慎,不会再醉酒而归。而且在餐桌上经常提起儿子的话,影响周围的朋友。
涵涵是个很爱美的小姑娘,每天上午一套衣服,下午再换一套,几乎天天不重样,还特别喜欢炫耀。家长反馈:每天因为换衣服准时出不了门,很是头疼。一天,涵涵刚走进教室就对旁边的小朋友说:“看我的新衣服,你有吗?”说话的时候很是得意,还不等我开口,只见那位小朋友理直气壮的说“衣贵洁,不贵华。旧衣服是我们的好朋友,只要洗干净穿着更舒服”。那天下午涵涵就换了件以前穿过的衣服,涵涵的妈妈下午高高兴兴来告诉我,孩子主动说不买新衣服了,居然告诉她:“衣贵洁,不贵华”,说这么好的话她都不会说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能轻视小朋友的领悟能力。运用此种方法教学,有许多家长反应,孩子变化很大,说以前家长喊不动,现在一叫马上答应,他知道“父母呼,应勿缓”;以前慌慌张张不是磕这儿就是碰那儿的孩子,现在做事都比较从容,他知道“宽转弯,勿触棱”;以前洗手洗脸都要哭闹的孩子,现在勤洗手讲卫生,他知道“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孩子们回家礼貌孝亲、心存感恩,兄弟姐妹更友爱,不争抢玩具、书本,不打架。有些孩子回家后还能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很是高兴。连我的同事们都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懂礼貌,走进我们教室气氛都不一样。并且学校每周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我们班的孩子上台非常自信,朗诵时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每次都能得到赞扬。渐渐的随着学习的过程,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孩子小时候就像一棵小树,枝干很嫩,我们怎样塑,他就会成什么样的形状。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着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的年龄阶段,给他圣贤的经典,让他在幼小的成长阶段,就培育很多圣贤的智慧与德能,那么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就可以走入康庄大道。有道是“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有慧眼者,常见于此。
二、要求幼儿必须做到
1.四正:心正、生正、椅正、书正。
要求上课专注、座椅平正、姿态挺正、书本摆正。因为精神散漫就容易意志不集中,学习效果降低。
2.精神抖擞,读诵要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声调不可太高。
精神抖擞是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致的有效方法,因此老师要掌握课堂气氛。“凡到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读诵要求字正腔圆。首先要自己做到。平素与孩子们说话时,也要观察孩子的吐字是否清晰,语速是否过快,如果从小能注意声音的高低控制,语速快慢的调节,则孩子将来的言谈也会温文儒雅,气度偏偏。
3.落实每天的读诵
每天要求读诵固定遍数,如:两遍或三遍,一两个月下来孩子们自然就会背诵了,背的越熟愈好,可以终身牢记不忘,而且对于已经背过的经典也要经常令复习。诚如《论语》所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
三、把《弟子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弟子规》并不是高于生活的教导,束之高阁的理论,好象我们做不到,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没有离开弟子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非做不可的事。
所以说弟子规的落实,离不开我们周围的生活,在生活中,养成习惯。修身,齐家,治国而天下平。重要的就是修正自己的言语造作、错误的想法、说法、做法,不断的提醒自己,以弟子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哪一条该做,哪一条不该做,把弟子规牢牢的记在心里,时刻不要忘记,以孝养父母为基础,先学会孝养自己的父母,感恩父母,扩大到“凡是人,皆需爱,天同复,地同载”这就是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的宇宙万物都要心存恭敬,心存感恩。弟子规就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的根基,做人的教育,是中国五千年来宝贵的智慧经验,在生活中要做到五伦八德:长幼有序,夫妻有别,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断的在工作中,为人处世当中去落实,只要有恒心,坚定的去做,不要计较得失,也不要疑惑,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去做,一定会取得成果!
四、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
教育不是孤立的,如果家长与老师在理念上能达成共识,在教育上紧密配合,就非常有利于孩子向既定的目标发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老师一味要求,家长有另行一套,孩子会不知所从,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外,亲师经常沟通,有助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特别要重视的是,把握孩子犯错的“第一次”,是老师和家长教育他的关键时期。“圣与贤,可驯致”。为人师长、家长者,此刻尤其要互相密切配合,谨慎的教育引导,纠其偏差,补救不足,扶正心性,以奠定孩子初始的根基。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是最大的收获者,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尤其是体会其中的道理之后,会深切向往圣人的大智大德,很多的句子在不知不觉中会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诚如朱子所言:我们读圣贤书,展开典籍,就能觉察到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与圣贤的教诲是否有所不同,如有不同就立刻改正。故当一名好的老师,尤其是传统文化老师,个人的修养提升是成效显著的。
人生,是一条由不断学习所积累的道路,虽然道路有长、有短,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体悟,有喜悦,有困难,有突破,经由一连串的酸甜苦辣磨练,成就了一条多姿多彩的人生道路。我们是掌握道路的领航者,责任深重。唯有踏实的学习、真诚的落实、积极的奉献才能真正办好教育树人的事业。愿我们以五心---爱心、信心、决心、用心、恒心共勉之。
第三篇:幼儿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经典 注重知行合一
幼儿学习《弟子规》心得
高要明珠华之光幼儿园小三班 王兆鹏家长:吴丽红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璀璨。让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不仅有益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有利于陶冶孩子的道德人文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品格修养都大有裨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曾到广州传统文化培训机构系统学习过《弟子规》和《孝经》,被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深知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弟子规》的思想核心是孝悌仁爱,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尊兄爱弟、尊敬长辈,如何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待人接物等。作为一名家长,我也深知孩子在启蒙教育阶段接触《弟子规》等经典文化,发挥经典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极端重要性。幼儿园阶段正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让孩子带着兴趣学习,背诵《弟子规》并了解其中的行为规范和情感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将产生极为积极健康的促进作用。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体会,笔者小结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培养孩子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既有显著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背诵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所喜
欢和擅长的,如果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多背点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篇目,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终身储备去消化、理解,不断感悟经典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我利用每天给孩子洗澡的时间,给孩子念两句弟子规中的内容,从头开始念,让孩子重复听,孩子无意间就记住了,第二天洗澡时考前一天的内容,再学习新的内容,如此反复一个多星期,孩子就记住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顺承”等内容,孩子会背出来了,我及时表扬(如奖励糖果或玩某种玩具),再把伴有音乐的弟子规在儿童学习机中播放出来,孩子边玩玩具无意中也记忆了弟子规中的内容。
二、通过图片和音乐让孩子了解《弟子规》中的内容
我通过在电脑中让孩子看伴有音乐及图片的《跪羊图》视频,引导孩子观察小羊羔,告诉孩子小羊羔跪哺是感恩父母。为人子女,作为孩子,要孝顺父母。并向孩子解释《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顺承”的内容,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慢吞吞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戒时,应当虚心接受。孩子听了,也点点头,了解熟悉能背诵的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
三、在日常生活以《弟子规》规范孩子的行为
在生活中与孩子相处,当某次爸爸叫孩子叫了几声,孩子在旁边也没有应,爸爸正有点生气想训孩子,我向爸爸使了眼色阻止他的训诫,问孩子刚才爸爸叫怎么不应,孩子说正玩着心爱的玩具呢,我说父母呼,孩子马上答应勿缓,我再问孩子做错了吗,孩子说“妈妈,我做错了,父母叫,应该马上应,下次不再这样了”。我也表扬了孩子及时承认错误是个好孩子,也让弟子规中内容时刻规范者孩子的行为。后来我专门把《弟子规》中涉及到的行为规范的语句列出来让孩子学习,如“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每次孩子拿书出来看完,还没有及时放回原处,我马上说出这句话,他听后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赶紧把拿出来的学习用具放好,以《弟子规》中经典语句潜移默化地让孩子记住并规范其行为。
充分认识经典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实现生活教育的目的,做到知行合一,在生活中多种方式让孩子学习并融入到孩子的行为规范及习惯养成,希望传统文化影响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有孝心的人。
第四篇: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济南兴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http://
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期和青春期又显得尤其的重要。因为在幼儿时期是孩子对自己的和整个世界有一个基本熟悉和了解的建立时期,而青春期是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期,所以教育就显得尤其的重要,而家庭是孩子所接触和了解的第一个除他自己以外的世界,因此好的家庭教育就有可能为孩子的成功打好第一个基石。所以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当家长的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的心理,以科学的方法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早期教育。
1、家长要在幼儿心目中享有崇高威信,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威信从哪儿来?有的家长为显示自己在家庭中的威风,就用粗暴的做法代替严格的教育方法,这样只会使幼儿变得野蛮,在幼儿心目中,家长的威信其实是没有的。也有的家长采用溺爱的教育方法,这样也只会使孩子变的任性、自私、自立性差,家长的威信也没有了。正确的方法是家长必须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以自己的正确、高尚言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家长对子女进步的真正关怀,以及朴实廉洁的作风,不仅可获幼儿敬仰,而且还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孩子一生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家长要成为幼儿的表率,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
父母要成为幼儿的表率,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响幼儿。幼儿对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父母母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对幼儿起很大的作用。有的家长怕孩子到幼儿园吃亏,就嘱咐孩子说:“ 别人若是打你,你就使劲打他。”一旦自己的孩子真的吃吃了亏,就不依不肯,甚至恐吓对方。还有的孩子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家长不但不批评教育孩子,反而说说 :“幼儿园的玩具那么多,拿一点回家没关系”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要检点,以防一时疏忽,在幼儿心灵中留下不好的影响。
3、家长要把对幼儿的严格要求和对他们的尊重结合起来。
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父母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合情合理、坚定不移、经常一贯和孩子所能接受的。然而,家长的要求有时尽管是合情合理的,但对幼儿来说,毕竟还是外部的东西,要使合理的要求变成幼儿的意识行为,单纯用简单生硬、绝对命令和急于求成的办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循循善诱、启发自觉,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才能使幼儿自尊自重、奋发向上!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教育好似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正视家教中的误区,切实转变自己落后的家教观念,学习科学的教子方法,真正掌握家教的艺术,全面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和家教素养,才能最终避免家教误区。愿我们的家庭教育开出成功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济南高新区华能路九号新龙科技大厦tel:0531-82315787fax: 0531-82312039
第五篇:试析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试析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折柳中心幼儿园
汤丽飞
【摘要】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后又启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共中央、国务院还首次就增强青少年体质专门下发文件。
然而,体育活动的普及在幼儿园落实得仍不够到位。幼儿园为了片面的或是追求成绩,对于课表上的体育课还是采取了“忽视”的态度;或是教师为了图省事,选择了将幼儿关在安全的室内。长此以往,孩子活泼的天性被抹煞了,脆弱、敏感成了孩子的共性!该如何拯救孩子的天性,还他们一个金色的阳光童年?体育活动对幼儿究竟有什么好处?对幼儿的发展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在本文中将作出阐述。
【关键字】
体育活动、形式、注意事项、作用 【正文】
一、体育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和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幼儿园进行体育活动改革的主导思想是“育人”,它的目标和整个幼儿园的目标是一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后,逐步扭转了重教育轻保育,重智育轻体育,重上课轻游戏,重室内活动轻户外体育活动的倾向。从而摆正了体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和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活动能力,掌握粗浅的体育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分类方式。比如,按照体育活动地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园内体育活动和园外体育活动,或室内体育活动和室外(户外)体育活动;按照体育活动组织的严密程度和教师指导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正规性体育活动和非正规性体育活动。按照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的不同,我们通常把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早操活动
这里的早操活动,并非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晨间体操活动,而是做操和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的总称。这种活动方式在全面锻炼身体、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自觉参与和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每天做操,还有利于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井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2、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传统意义上的上课)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通常采用集体(全班或小组)教学活动的方式。
3、户外体育活动
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理解,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户外体育活动泛指在“户外”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理解,容易与上述两类活动混为一谈。首先,与户外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相比,这里所指的“尸外体育活动”,是指非正规性体育活动,一般来说,它并不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大多采取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而“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正规性体育活动则往往比较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主要采取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其次,与户外进行的“早操活动”相比,早操活动一般有两部分活动组成,一是做操(这是早操活动中较为固定的常规内容),二是晨间其他体育锻炼活动。从活动形式和内容上分析,“早操活动”中第二部分的活动实际上是这里所指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可以称之为“晨间户外体育活动”),但“户外体育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更为灵活,其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活动内容也更为广泛。
《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在时间安排上,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晨间或上午的某个时间段,二是下午的某个时间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器械运动或利用小型器材进行自主游戏和活动,有时也安排做操(如幼儿午睡后的户外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采用自选活动的方式。因此,户外体育活动更能发挥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因人施教。
4、其他活动组织形式
幼儿园体育活动还有“幼儿体育节”“幼儿运动会”“幼儿远足或短途游览”等组织形式。体育活动区活动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指将幼儿园的体育设施按场地、器材或不同的活动目的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幼儿在区域中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提高运动技能,发展身体动作,又能打破年龄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并在活动中互
相影响,共同提高与发展。同时,其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也有利于幼儿运动自主性、积极性的发展。
三、开展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尊重幼儿的同时给予积极地评价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真正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的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他们在掌握规定动作后,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运用自己已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锻炼.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结束时是最好的教育时机,这时教师应专门安排几分钟与幼儿交流,让幼儿讲述自己活动的经历,既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又能从中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幼儿共同想办法,促进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质量不断提高而教师始终以鼓励表扬的态度贯穿始终,以便保持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在评价中要用肯定语词。例如,当孩子完成较好时,教师可以说“你真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老师相信你做得更好”、“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
2、注重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由于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意外。因此,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如:活动的范围要适当,既不能太大、太分散,又不能太集中;内容的安排上,不要出现跑步后立即做爬或者平衡运动;往返的路线、投放器械不能太拥挤,要避免造成碰撞,等等。这些极易发生幼儿的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应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幼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知道体育活动应如何规范地进行,器械应怎么玩,什么动作不能做,如果做了会怎么样等等。当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出现危险动作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说服教育和保护,使幼儿逐渐形成安全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幼儿通过自身参与体育活动,从中学习和积累各种体育活动的方法及经验。
四、体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
现代学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无不重视并研究幼儿动作的发展。因为体育活动的发展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它的反应会随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而趋向于全面和正确的。幼儿的发展对象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过程,是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发展经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与自身的体育实践,所处的体育环境和成人的指导,与同伴的交往密切相关的。如幼儿通过与同伴比较或测验认识带自己的跳跃能力,经过活动发展了跳跃能力,获得了发展经验,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跳跃能力经过锻炼是可以提高的。这时他已意识自身的跳跃能力是体育活动的发展对象。如果能经常锻炼,不断提高,得到同伴或成人的赞许,他的发展对象意识会不断增强。道德、智力、审美和个性心理素质都能成为他们意识到的发展对象。
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作出调整,这里叫包括了活动的开放性和可变性,开放型主要是指它可以不断地从生活、生产、舞蹈、各种运动项目中吸取新的动作,是动作体系日益丰富,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幼儿的需要。可变性是指动作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活动目的不断变化。幼儿对自身的认知活动在迅速发展。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意识到自己的注意活动、观察、直觉活动,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对象、认知结果。
2、体育活动对幼儿自身发展的作用
体育活动使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怎样让幼儿在体育中发展自己呢?首先,是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强身健体,这需要体育环境的布置,教师的合理安排,我们把体育教学寓于有情节、有角色、有竞赛的游戏之中,使之新颖生动,而且有目的、有计划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体质。体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过程。我们寓体育锻炼于丰富多
彩的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视野,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其次,是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提高智力,幼儿体育是几千年来人类用智慧建构起来人工体系,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在成人的知道和同伴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获得人体、运动、保健、交往、审美、创新、环境、语言诸方面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学习、模仿、创新美能力和智慧感。最后,在体育活动中加强了幼儿的德育和审美能力,体育活动渗透了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同情别人、团结友爱、诚实忠信、谦让有理、勤劳坚毅等,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成人言传身教和同伴的影响能继承这些传统美德。优美的动作,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力量、灵敏、速度、平衡等运动素质,动作的节奏、韵律,都会给幼儿美的熏陶。系统的、科学的运动还能培养幼儿健美的姿态。
3、体育活动对幼儿个性心理素质的作用
体育活动是幼儿生活中重要的内容,是他们主要的社会交往活动之一。在体育活动中内容丰富、交往方式多样,交往的频率很高,交往环境是自由的、快乐的、平等的、率直的。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我情感。幼儿与幼儿的认识和交往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幼儿中完成的,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更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有与人交往的愿望。比如:很内向的幼儿在其他时间不是很愿意与同伴、老师交流,但在体育游戏中她愿意和同伴交流,这就要求老师多组织体育活动,利用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个性、愿意与人交往的能力。
【结束语】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只有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而作为活动中的协助者,如何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健康成长,是教师思考最多的问题。体育活动对老师来说这既是备教活动,又是育人和自育活动。
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我们要努力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创设优良的体育活动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在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里所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尝试矛盾和战胜错误,让孩子通过体验和感受,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
2、《体育活动指导》
3、《幼儿园工作规程》
4、王永霞,王瑾,张颖.关于对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 [J].院学报,2002(6):101
南京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