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贵州省高中语文徐永约名师工作室“深悦读”之小说教学
高中语文必修5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册亨县民族中学黄成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
2、借助工具书掌握常用词语并能辨析运用。
3、学习从语言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从语言入手,认识翠翠、爷爷 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培养语言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按“梳理情节,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课堂小结”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与教师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社会背景,体会边远地区人民的生活艰辛与顽强乐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理解小说描绘的风情美与人性美,激发对人生、生活、社会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理解翠翠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爱”和“美”的人性特质。【教学难点】
结合社会背景与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对小说的主题思想的认识。【教学方法】
讨论法
点拨法
多媒体辅助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设想】
我所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5《边城》节选的第三至第六部分,在节选中主要展现的是翠翠生活的茶峒的环境;翠翠与傩送的初次见面;翠翠见面后的心理变化;爷爷为翠翠婚事的着急等内容。我所教学的对象为兴义中学高一(9)班学生,据了解,学生基础较好,因此,对于《边城》这篇经典小说,在第一课时,我从细处着手,以“微”见大,深挖掘,整堂课围绕“微”展开,“以《边城》这部小说为剧本,拍摄一部微电影”,要求学生可从“人物、语言、狗、环境”中选取不同的角度来设计,从而达到对人物、语言、环境等的鉴赏与评价。课堂教学分别从“微叙”、“微评”、“微创”三个环节来进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熟悉而新颖的方式愉悦地感知课文、领悟课文,从而喜欢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第二课时,则注重挖掘课文中体现的“三美”,探究小说主旨,学生通过对《边城》全文的了解,感悟作者“哀而不伤”的“悲”与“美”的高度融合,从而达到一种认识的高度!【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感知湘西风景美)
贵州省高中语文徐永约名师工作室“深悦读”之小说教学
二、明确目标(多媒体展示)
1、阅读文本,了解并能叙述故事情节。
2、把握形象,写练结合:以小说内容为剧本,设计一部微电影。
三、感知文本·我口微叙
介绍本文的故事情节(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
四、探究质疑·我心微评
读完课文,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1)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其关怀备至。对傩送的爱情纯洁真挚,矢志不渝。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2)祖父: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对孙女爱怜备至,为其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其爱情的实现。
(3)天保:痴情、豪爽、慷慨。既大胆表露爱情,又爱惜手足之情,在不知情中陷入爱情的矛盾中,最后孤独地离开并死于意外。
(4)傩送:多才多艺,性格与天保很相似,孤独地追求爱情,最后为亲情放弃爱情。
五、拓展延伸·我手微创
如果你是一名导演,以《边城》这部小说为剧本,拍摄一部微电影,你会怎样设计呢?提示:可以从“人物、语言、狗、环境”中选取不同的角度来设计。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
深入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问题:
1、都说这篇小说很美,自己选择课文的美点,认真揣摩,品味美在何处?
2、小说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的形式”?
第2课时
一、导入
沈从文说:“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却很少。”沈从文的《边城》就是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纯厚的世俗人情,来表现一种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我们一起来发现美、展示美、品味美。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它不同于一般小说以情节取胜,它向我们展示的是美。自己选择课文的美点,认真揣摩,品味美在何处?
二、深入研读,感悟“三美”
(一)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
1、“我平常最会想像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沈从文对写景可算是一个圣手。《边城》写景处皆十分精彩。这篇小说情节的淡化和环境描写的渲染,这也是这篇小说与以往读的小说所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从中选出一个词来概括本文自然风景乃至整个环境的特点。
(二)风俗美——淳朴原始
贵州省高中语文徐永约名师工作室“深悦读”之小说教学
1、《边城》中的人们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明。
明确:
①开篇写道“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生活环境的太平。
②“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环境的僻远使得边城的人民不关心或者说不用关心他们生活以外的事情,体现边城之“边”。
③风俗方面写了两个节日——端午和过年,重点写了端午节,官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其乐融融。新年也是军民、官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另外有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送给老船夫“一个小红纸包”的钱,而从不要过路人钱的老船夫还必须收下。而且这些习俗又是许多年来,“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真是淳朴、原始、和乐,丝毫没有被现实社会所污染。生活环境的相对隔离,也是民风淳朴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极具地域风俗特色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如桃源深处的优美而又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
(三)人性美——善良淳厚
人情方面官民同乐、军民共欢,俨然世外桃源;龙头大哥顺顺一家人对翠翠爷孙的关怀照顾;爷爷对孤独老汉的关心,甚至连那么小的还在埋怨爷爷食言的翠翠知道后,也就理解了爷爷;渡船人给老船夫钱,老船夫却不要,二人竟然为此吵架;顺顺因为两个儿子能下水捉鸭子而不再下水捉鸭子了,“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古朴、淳厚、善良、透明,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而美好。
三、合作探究,把握旨趣
1、反复咏读最后一节,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和情感。
明确:
这是一幅非常和谐非常恬美的画面,唢呐悠悠,白云悠悠,带着爷爷的祝愿,载着翠翠的情愫;然后,“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寂静,淳朴,伤感,美丽。这是作者的家园,是他的世外桃源,是他魂牵梦萦的湘西热土。
2、小说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的形式”? 明确:
贵州省高中语文徐永约名师工作室“深悦读”之小说教学
沈从文先生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的形式”。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爷爷与翠翠相依为命,互相关爱和大佬、二老的勤劳勇敢、善良多情,表现一种深情、淳朴、温柔又坚强的人性美,使读者感受到人心的伟大与崇高,同时这种爱心又是通过最普遍的人的心灵表现出来,更显得质朴、真诚,感人至深。
3、结合课文谈小说的现实意义。(学生讨论)明确:
作者笔下的小镇,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没有等级功利之争,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外公对孙女的爱怜,翠翠对傩送的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都代表了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在自然的明净之中,更有人情心灵的明净。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隐含了对现实生活古老美德和价值观失落的痛心,是对重建民族品德和人格的希望。人情美古朴善良淳厚。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们必也是与这环境相匹配的,这其间有翠翠和她爷爷,有天保和傩送兄弟,有船总顺顺,还有许许多多。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请阅读沈从文的其他小说,结合相关研究资料,以《沈从文的“边城世界”》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不少于600字。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3课《边城》教学设计
三 边城
教材分析
《边城》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作品,在课堂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当结合本篇课文“美好亲情”的主题,突出古朴淳厚的湘西环境和自然纯洁的人物感情。课文节选的第一章对环境及人物的总述多从正面落笔,写得比较透彻,相对容易理解;切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另一方面,《边城》整部小说的悲剧意蕴在选段中体现得并不明显,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在教学中对此将采取相对简略的处理。《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考虑中职学生语文能力及课外学习的局限性,立足于节选的文本,通过品读语句、揣摩细节来领会沈从文小说的特点,再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在优美风景描写中所表现的纯朴的人性美。
2、能了解翠翠的“情窦初开”跟作者的环境描写、人物的选择和描绘有关。
3、理解边城所展现的表现“人性之美”的“隐喻之美”在小说中的独特表现 教学重点
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课时:1~2课时(看《边城》电影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中国居住60年的新西兰作家艾黎说:在中国有两个美丽小城:第一是湖南的凤凰,第二是福建的长汀。在凤凰有这样一条横幅标语欢迎您:为了你的到来中,这座古城守候了一千年。凤凰这座美丽的古城,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去欣赏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民有着怎样美丽的生活画卷,一起体验湘西人民曾经有过怎样美丽的爱的故事。
二、字词
棕榈lǘ 睨nì 角隅yú 呜喇lā 蘸zhaà 阗tián 憩qì 悖bèi 埋(mán怨,mái没)擂(léi鼓,lèi台)峒(dòng茶:山洞,崆峒kōngtóng:山名在山东)
三、简介作者、《边城》(1)作者 资料一
1、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2、沈从文:早年的“税官”生涯
1917年,沈从文的父亲沈宗嗣因曾参与同乡组织的铁血团,准备刺杀妄图登皇位的袁世凯,由于暗探发现,同乡被捕,沈宗嗣匆匆离家出走,沈母只好中断了沈从文的学业,将他送到军营中混口饭吃。湘西巡防军统领陈渠珍看重他的一笔清秀的蝇头小草,留在身边任文书,沈在完成抄写任务后,就一头钻进陈的书房。
1919年,沈母得知其夫的下落,让大儿子去寻找,让沈从文投奔在芷江县任警察局长的五舅,沈担当征收屠宰税的工作,当时每头猪征税640文、牛征税2000文,他每天填写税单,为防止宰杀漏税,他白天跑遍全县城的每一个屠宰摊点,每天从城东跑到城西,来回往返于湘西著名的侗张风雨桥――龙津桥。晚上就在舅舅的公馆挑灯夜读。后因舅舅患肺病去世,沈的生活和思想随之发生了变化,也许是“五四”运动的余波推到了湘西,在新书报的影响下,于1922年春,告别了梦萦魂牵的沅水,穿过洞庭,只身闯入陌生的北京,在这里他有幸结识了大教育家胡适和大作家郁达夫,从此走了文学创作道路,并且成为世界著名文学大师。
3、沈从文的第一节课
1928年,已小有名气的沈从文,受聘于当时的上海中国公学当讲师,主讲大学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他作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估计资料足供一小时使用而有余。
上课前,他自以为成竹在胸,既未带教案,也没带任何教材。面对学生以及很多慕名而来的听众,这一刻,他感到仿佛浮游在虚空中,失去了任何可供攀援的依凭。一分钟过去了,他未能发出声来;五分钟过去了,他仍然不知从何说起。……众目睽睽之下,他竟呆呆地站了近十分钟!
这十分钟的经历,在沈从文的感觉里,甚至比他当年在湘川边境翻越棉花坡还要漫长和艰难。但他终于完成了这次翻越。他慢慢平静下来,原先飞散的话语又开始在脑子里聚拢组合。……他好容易开了口。这第一句出去,就像冲破了强敌的重围,大队人马终于决城而出。他一面急促地讲述,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授课提纲。
然而,他又一次事与愿违。预定一小时的授课内容,不料在慌忙中,十多分钟便把要说的话全说完了。他再次陷入窘迫。最终,他只得拿起粉笔,在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下课后,学生们议论纷纷。消息传到教师中间,有人说:沈从文这样的人也来中公上课,半个小时讲不出一句话来!这议论又传到胡乱的耳里,胡适却不觉窘迫,竟笑笑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但这之后,沈从文并没有被失败打倒。他以光明磊落的胸襟和正视自我的勇气,找到失败的症结,终于能讲课挥洒自如了。他讲课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学,而且有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生活。如对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栩栩如生的描绘,学生十分喜欢。
4、得意门生对他上课的评价
汪曾祺是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的得意高足,后成为著名作家。他对恩师的评价:沈先生实在不大会讲课。讲话声音小,湘西口音很重,很不好懂。他讲课没有讲义,不成系统,只是即兴的漫谈。
5、沈从文与郁达夫:谁成全了谁
1923年的老北平,空气异常沉闷,一如他忧愤的心:在文坛颇有名气,却只能在高校教会计学;精心创办的杂志被迫停刊,还时常受到同行的攻击;生性不甘寂寞,却要忍受一份无爱的婚姻。他彷徨无计,整日嗜烟酗酒甚至自残自虐,直到他收到一个陌生青年的来信。
他不肯相信竟然有人比他还潦倒,就前去探访,只见那青年躺在一间破屋里,裹紧被褥仍在寒战不已,被疾病和饥饿折磨得奄奄一息,房东还要将他扫地出门。他立刻请青年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并且倾囊相赠,还拿着青年的习作四处举荐。
从此他开始重新振作,后来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又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他叫郁达夫,而那个青年就是后来誉满文坛的沈从文。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很可能会客死他乡;少了沈从文,郁达夫可能沉沦一生。其实他们是在互相成全着彼此。
(2)《边城》情节简介
资料二
《边城》被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边城》写湘西边城一个恋爱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母与当兵的父亲私恋怀孕后,双双殉情自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老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人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公信,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远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小说在这三角恋爱的种种纠葛中,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情、父子之情、睦邻之意,生动表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哀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四、合作探究(1)课文节选自《边城》第3~6节,主要是围绕哪个节日展开的,每节写了什么事?
―――端午节:
第三节:眼前的端午节。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节: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她的心。
第五节:上一年的端午节。翠翠和外公(爷爷)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爷爷猜到了翠翠的心愿,这种感情上的执著,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第六节:眼前的端午节。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文中共写了三个端午节,时间安排忽而眼前,忽而追忆,回环往复衔接自然,运用顺叙、补叙的手法,引人入胜。
(2)节选部分主要表达了人类的哪些“爱”? ――祖孙情、爱情、邻里情。
1、祖孙情:爷爷关爱翠翠,翠翠爱戴爷爷
例1(P19):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是不是你?”
――“一面…一面”:表现爷爷的焦急;“哑”字:表现爷爷的苍老及急促的神态;这句表明爷爷对孙女真诚的爱护。
例2(P19):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吃去了。
――“不是…不是…早被”:心理描写,对爷爷的嗔怪,只说给自己听,表现对爷爷的爱戴。
例3(P20):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爷爷:为孙女婚事操心,又怕孙女害羞,说话很小心,先说顺顺好,再说大老好。
翠翠:言外之意,你没说二老,你认识二老吗?光有心动有行动吗?为何不去提亲,说得很委婉,一则表现害羞,二则对爷爷的提示中,表现对爷爷的依赖。
2、爱情:甜而美 ①顺顺和鸭子:
顺顺年青时入水去追鸭,总不落空,但傩送年过十二岁时能闭气捉住鸭子时,他不再下水与人竞争捉鸭。――写傩送的机灵能干、英气逼人。
②大老与鸭子: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P21)“谁也步稀罕那只鸭子!” ――鸭子是大老捉住送来的,翠翠不要,说明她心中想的是二老,这细节描写细腻传神。
③傩送与鸭子:
捉一只狡猾的白鸭与翠翠相遇(P17)“你这里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的本领。”
――催生了翠翠朦胧的情感。
问1:傩送对翠翠说了一句“大鱼来咬了你”(P18),反复出现的作用? ――“鱼”是匹偶或情侣的隐语。
①前后照应 ②使翠翠的感情倾向更明朗,促进情节的发展。③在天意和人为的错综中展示人物性格,充满含蓄美。
问2:(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主人公之间纯洁朴实的爱情。这句体现翠翠情窦初开的娇羞心理,“沉默”是表象,激荡的是内心,说明爱情已在翠翠心头萌生,对二老人品的爱慕让她彻底不眠,所以下文有“但这印象不知为何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历的事情甜而美。”说明爱情的滋味因真而甜,爱情的价值因善而美,爱情的长度因甜美而难以忘怀。
3、邻里情:
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明净,才华着朴实的人们,这里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如:顺顺见祖孙日子拮据,就送些粽子,表现他的慷慨好义;过渡的人感激祖父的热情尽责,给他钱,爷爷硬还了回去,还给了一大束烟草,表现了邻里之间的真诚质朴之情。
归纳:
1、翠翠:一个纯洁、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十分关心爷爷、又纯真可爱。
2、傩送:英俊淳朴幽默的男孩。
3、爷爷:对孙女疼爱有加、重义轻利、善良、尽职尽责。
总之《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纯粹的美”和“清洁的灵魂”是这篇小说的人物特征。
(3)作者写《边城》的目的是什么?
――边城: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明确:创作的用意在于跟现实进行对照:一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珠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唯实唯利的人生观”对照。表达他对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第三篇: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3课边城25!
《边城》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为文章各部分拟写小标题。2.分析文章第一、二部分内容。学习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的创作可谓百花齐放,鲁迅、巴金、茅盾、郁达夫等人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各树一帜,而沈从文的作品也另辟新径,为现代文学注入了一股难得的清新之气。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边城》解题:
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四.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黑黝黝()焖菜()挪移()竹篁()碧溪且()傩送()涎皮()甬道()莞尔()滨水()蒿艾()角隅()胡诌()嗤笑()茨滩()碾坊()茶峒()
2.用下列词语编写一段话:
神往倾心 间或 悲悯 信口开河 自言自语
五.快速浏览全文,给各部分拟写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依次可命名为:往事如梦或移动的心、梦中人的梦或为了谁、水中望月或未了情缘)六.赏读第一部分:
1.这部分可分几个层次,试进行概括。
提示:可分两部分。“黄昏来时„„很觉得悲伤。”表现翠翠内心的骚动不安;“天夜了„„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写爷爷讲妈妈过去的爱情故事。
2.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凄凉? 提示: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 3.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提示:是那朦胧中的爱情,后文说“新的人事”“生活太平凡”与此同。4.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提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心的无聊与孤寂。5.“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觉得悲伤”的原因吗? 提示:祖父不理会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的抚慰是真。6.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 提示:主要是对母爱的渴求、对母亲的怀念。7.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 提示: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七.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用不尽相同。①烘托夜幕降落时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③烘托人物内心的骚动难安;④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八.赏读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请加以归纳
提示:两层。“老船夫做事累了„„他就不去惊动她。”写翠翠梦中听歌摘虎耳草。“第二天„„不告给翠翠一个字。”写爷爷张冠李戴,事情发生波折。2.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3.爷爷“张冠李戴”的前后神情有什么变化?
提取:“温和悲悯地笑”——“快乐”——“涎皮”——“脸色那样难看”——“莞尔”;神情的变化体现出他把翠翠许给大老的强烈意愿,及对翠翠的深切关怀。4.大老为什么要让弟弟先开口?
提示:一是他老实厚道,让着弟弟以求公平;二是弟弟唱得比他要好,自己不便启齿。5.老船夫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给翠翠“一个字”?作者安排这样的细节有何妙处?
提示:老船夫不告诉翠翠是因为害怕她走母亲的老路;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悲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第三部分内容。2.赏析小说中的风土人情。3.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学习过程: 一.分析第三部分:
1.第三部分的有几层意思?请概括。
提示:有两层意思。“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写爷爷将亲事委婉告诉翠翠。“月光极其柔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写爷爷月下为翠翠唱歌。
2.爷爷问翠翠选哪一个,翠翠为什么不答?
提示:翠翠其实心里是早有所属的,只是在爷爷面前不好意思说出来。3.翠翠拿芦管出来吹,又吹不好,这是为什么? 提示:她一心等着傩送为她唱歌,却等不来,心里乱。4.翠翠何以要求爷爷唱个歌来听?
提示:她的本意是要想知道傩送为她唱过的是什么歌。
二.作者为什么把他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塑造成一个个不愿多说话的形象呢?(讨论)提示:是为了表现作为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湘西,人们身上那种孤寂的色彩。三.本文第三部分中也有一些环境描写的语句,试分析它们的作用。(学生议论后作答)四.作者写作《边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结合课文提示和时代特点讨论)五.分别用一个词概括翠翠、傩送和祖父的形象特征,并说出理由。
《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纯粹的美”和“清洁的灵魂”是这篇小说的人物特征:
翠翠的形象是清纯。十五岁的纯美少女她纯真聪慧、像一只小鹿那样活泼健美。恬静、温柔、纯净、灵动、忠贞,如水滴般明澈清透,又充满青春活力,从外表到内心都姣好无比。这样美的人性的悲剧就更令人伤感和哀婉。她对爱情的追寻却总是在梦境状态,如同期待那每夜都会入梦而来的傩送的歌声。
傩送的形象是勇敢。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是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著地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祖父的形象是淳朴。他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古朴、带点狡猾的老人,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对孙女爱怜备至,为其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其爱情的实现。
(解说理由时必须结合文本,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角度加以阐述。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第四篇:人教版必修5《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边城》中自然和风俗环境描写,掌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等分析翠翠、爷爷,傩送的人物形象。
3、感受边城展现的的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性美,从而理解小说主题。教学重难点:
从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三个角度体会小说主旨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沈从文;
2、疏通情节,理清选文思路。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黄磊的歌《等等等等》,大家知道这首歌中讲的故事来自哪里吗?(《边城》),边城又在哪里?(凤凰)它被认为是中国最美的小城,位于湖南湘西,是一个遥远而古老的小城,因凤凰起飞而得名,曾经一直处于“深闺人未知”的状态,后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名满天下,不知究竟是凤凰成就了沈从文,还是沈从文成就了凤凰,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很肯定,那就是凤凰古城和《边城》都很闻名。给大家看几张凤凰的图片,先感受一下。(凤凰图片)
清丽的沱江如碧萝带一般从远山飘摆而来,轻轻地穿山绕城,为这座古老凝重的古城增添了更多活力„„
两岸的吊脚楼像是时间板结中脱落的歌声,弥漫着神奥古茁的原始气息„„
走进狭长幽深的巷陌,脚步声声叩响湿漉漉的石板,如同叩问一个古老的神话„„ 阴湿的天空下,远山白雾氤氲,古城的气质清雅宁静„„
看看沱江,听听棒棒洗衣声,溜溜石板路,在小店烤烤火,吃吃炒火锅,闹闹嗑,拍拍老人与孩子,然后哪儿也不想去了„„
何时也能去那儿看看,看看那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
看了这些图片,有没有觉得凤凰很美,有一种想去看看的冲动。凤凰是美的,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更美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小说,感受沈先生笔下的湘西世界,领略边城的风情和韵味。
二、作家作品(15分钟)(提醒学生做笔记)
(1)关于沈从文:(凤凰之子的传奇人生)
1、身份:
苗汉土三家血统(1902出生在湖南凤凰,凤凰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集地,但是这个地方又汉族人最多,所以他从小便受到三种传统文化的熏陶。)
走南闯北的边城浪子(受五四思潮影响,1923年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北京闯荡。)
活在都市里的乡下人(因湘西话和衣衫褴褛被人讥讽为“乡巴佬”,成为一个不被北京人接受的乡下人。
没有文凭的北大教授(从未上过大学,仅小学毕业,凭借自己的才华,在胡适、徐志摩、郁达夫等人的帮扶下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名校教授。)
2、经历: 无文从文。小说题材:湘西生活题材(人性之美),都市生活题材(人性缺失)
没有文凭,但他叫沈从文,从事的是文学创作。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弃文从史。桃红色文艺作家、反动派、自杀未遂;《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前三十年倾心于文学创作,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因本着为艺术而艺术的自由主义创作原则,偏离现实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与当时的主流现实主义相偏离,因此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将沈从文说成是专写颓废色情的“桃红色”的反动作家。1940年自杀未遂,退出文坛,弃文从研。下半生致力于古代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将中国历史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演变通过衣服演变出来。他服饰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很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现在许多古装剧也从中找借鉴。
擦肩诺奖。两次提名。
曾获两次提名。1978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准备颁给沈从文,沈从文去世,造成诺奖与中国的又一次擦肩。
3、正名:文学大师
直到2006年,当代文坛高度评价了沈从文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确认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地位。
4、长眠: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1988年逝世,享年86岁,骨灰撒在沱江。“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离乡背井的赤子结束了一生的奔波,终于魂舍归来。(2)关于《边城》:
《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1999年,《亚洲周刊》推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鲁迅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边城》名列第二。著名作家汪曾祺也曾这样评价沈从文,他说:“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可以看出是对沈从文以及《边城》的极高评价。
对沈从文我们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就整体感知小说,疏通小说的情节和思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0分钟)
1、了解《边城》情节
学生读步步高导学案上的情节介绍。(蓝皮P11)(2班)找学生复述情节。(12班)
2、概括节选部分情节
自主思考,概括情节。
提问:本文节选小说第三至第六部分,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情节,概括的时候分别用注意时间,人物,事件。(3分钟思考)
明确:第三节:(叙述)(眼前端午,忆起以往)
第四节:(追叙)(两年以前,偶遇傩送)
第五节:(补叙)(一年以前,遇见天保)
第六节:(叙述)(触景生情,勾起情思)
补充: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的时间安排忽而眼前忽而追忆,回环往复衔接得天衣无缝,情 节铺陈上运用顺叙、补叙的叙述手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四、探究(5分钟)
读过《边城》的人都会觉得她很美,《边城》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根据小说内容加上你的理解,试着分析一下《边城》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钟讨论)
明确: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内容就是了解作者,疏通情节。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是我们这个文章要讲的重要内容,下面的课我们也将从这些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
五、作业
晚读之后,7:10——7:25背默陈情表后两段。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眼前端午,忆起以往
第四节:两年以前,偶遇傩送
第五节:一年以前,遇见天保
第六节:触景生情,勾起情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风景美;
2、感受风俗美;
3、掌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探究了《边城》之美,体现在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欣赏边城的风景美和风俗美,掌握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首先我们欣赏边城的风景美:
二、欣赏风景美
1、请同学们齐读一、二两段,思考体现边城的什么特点。(3分钟)(先学生概括,后老师补充)
明确:(1)开篇写道“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生活环境的太平。
(2)“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似乎就还不曾为这座边城人民所感到。”——体现边城之“边”,与世隔绝,《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日子”——这里说明了生活环境的相对隔离,受外界影响小,习俗保留相对完好。
补充:当时外界社会状况
“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从文从乡下跑到大城市,面对的是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惟实惟利,对这些的深恶痛 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2、边城的风景美。
前两段我们知道边城整体环境是安定和平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人、事、物都是美好的。读过《边城》的人都向往边城的风景美,但读完文章,我们好像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景物描写,但边城仍给人美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找出、思考、谈谈,老师总结)
提示:可以把描写景物的散碎词语集中起来。
要求:3分钟找出跟景物描写相关的词并划出来,思考这些词给你的印象。
明确:文章虽没有集中的景物描写,但作者却在文中无处不涉及,他把秀美的景物布点在文中多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景物相关的词语:
茶峒、河街、码头、吊脚楼、龙船、鸭子,渡口、渡船、黄狗、青山、小溪、长潭、白塔,落日、河面、银色薄雾,青浪滩、烟草,酒葫芦,等等。(学生齐读)
带有乡土韵味的地名,饱含民族特色的建筑,富有生气的的景物,这些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清丽空灵、朴素自然、纯净秀美的感觉,边城就像现代的世外桃源,又像是一幅山水风景画。这如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意象叠加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联系:我们现实中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大都市,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什么?
补充:钢筋水泥,噪音尾气,高楼大厦,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每天都疲于奔命,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放松休息,更不用说亲近自然,我们与自然地距离越来越远。追求城市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自然更加向往,这也是人们读了《边城》之后向往凤凰风景美的一个原因。
三、感受风俗美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这在他的小说种也处处可见,特别是在他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中。这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边城》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那么,《边城》的风俗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说明边城人们的生活氛围是怎样的?
提示:注意文章中出现的节日、习俗以及人们的活动,画出相关的句子。明确:(1)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年轻小伙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P14、15)
(2)中秋节夜晚赏月,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听爱慕之情。(P19)
(3)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P19)
(4)另外还有迎婚送亲的花轿队,路过渡口,送给老船夫一个小红纸包的钱,而从不要过路人钱的老船夫还必须收下。(P20)
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突出一个“和”字,和桃花源的生活相类似。
热闹的端午节、静谧的中秋节、欢乐的春节、古朴的婚俗,给我们一种自然原始、古韵盎然、淳朴热闹的感觉,这也便是边城风俗美的特点。
联系:今天我们如何过节日的?
补充:端午节没有龙舟,只吃个粽子意思意思;中秋节送盒月饼而已;我们的烟火总是以灰黄的天空为背景,以昏黄的路灯光为底色;现代的婚嫁更多地是讲究排场。
小结:这是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和风俗美。这些美丽的风俗画卷,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令人神往,引起无限遐思。
拓展:环境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作者用大篇幅对社会风俗环境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补充:
概念: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们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以及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换、风霜 雨雪等等。
作用:
背景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练习小说“鞋”中,送鞋子是当地的风俗,暗示民风的淳朴。)
情节发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鞋”作为小说的线索,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人物形象:映衬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性格。(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情趣、心境,表现人物心理。)
情感主题: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主题。(借景抒情,例:《荷塘月色》中描写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自清的情感)。
明确:
环境背景:暗示了边城美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块远离世俗、自然淳朴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净土,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为《边城》牧歌基调增添文化背景和纵深。乡土和传统的有机融入,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文化含量。
情节发展:推动情节的发展,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因为赛龙舟的主要人物是天保和傩送,而翠翠和傩送、天保三人的爱情纠结即是以此为缘起。
人物形象:频繁展示湘西边陲特有的生活习俗,表现边城人们淳朴自然的生活环境和简单、乐观、纯粹、知足的精神状态,突出了边城人淳朴自然的生命样式。
情感主题: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可以看出沈从文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小结:纯净秀美的自然环境为边城增添了诗情画意,在这一片没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净土上,湘西特有的风土民情醇厚而又纯净,边城人的生活简单而热闹。本节课我们主要是欣赏《边城》体现出的风景美和风俗美,下节课我们集中处理《边城》淳朴的人性美。
四、作业
《边城》黄皮第二题——小说语言特色赏析;第四题——语言运用。
五、板书设计
环境描写 风景美:清丽空灵、朴素自然、纯净秀美 风俗美:自然原始、古韵盎然、淳朴热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品味人性美;
2、探讨翠翠爱情悲剧,体会小说主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欣赏了边城的风景美和风俗美,风景美和风俗美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顾)除此之外,我们还回顾了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小说中环境的介入式描写要为人物和主题服务。前面我们欣赏了风景美和风俗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究文中所展示出的人性美。(主要翠翠和爷爷,次要傩送、二老和顺顺)
二、分析形象,感受人性美——合作探究(小组形式)
1、人物形象:
要求:划出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结合句子分析人物形象。翠翠;爷爷;傩送、天保、顺顺。分三大组合作完成。翠翠:乖巧孝顺、活泼可爱|单纯天真、情窦初开|胆怯羞涩、孤寂(美的化身)(P16、17:翠翠和爷爷对话;“假若爷爷死了?”;P18:翠翠遇傩送的对话; P19:知道是二老是谁后“吃惊又害羞”;与爷爷对话;P22:爷爷对话“守船” 遇到二老之后一系列心理活动等等。)补充一:《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痴情女子对爱人热烈表白,选取5种根本不会发生的自然现象来表达主人公对爱情的炽烈,应该说女子是非常大胆和直白的。翠翠和她相比,则显得含蓄、羞涩,翠翠的内心感情始终没有告诉任何人,即使是她最亲最爱的爷爷。
补充二:“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原始,自然,野性)
性格中的孤寂。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天保和傩送为了她而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似乎与她无关。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死,她却并不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最后通过别人才知道,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孤独的等待。
爷爷:和蔼可亲、慈祥善良、关心宠爱翠翠|热情朴实、为人厚道|重利轻义、忠于职守(传统美德典范)
(P16:与翠翠对话,与老熟人;P20:与顺顺;P21:与过渡人。)
补充:爷爷可以说是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的一个最饱满的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有着难以排遣的孤独和矛盾。祖父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女儿的哀思,(翠翠母亲爱情悲剧)她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的唯一的生活目标是要翠翠快乐,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孙女的内心的情感躁动,他想要翠翠有一个好的归宿,但他又害怕翠翠会重演母亲的悲剧,所以,他去探天保的口风,征求翠翠对天宝兄弟的看法,给翠翠将母亲的故事,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被翠翠理解,也没有成就翠翠和谈送的爱情,反而导致一些误会。天保遇难,傩送离开,翠翠爱情未果,最终在无能为力,身心疲惫之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走到生命的尽头。从表面看,他是一个快乐、豪爽而略带写幽默感的老人,但透过他的言行,我们却能感到老人心目中那种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寂。
傩送:心底宽厚善良、热情开朗、淳朴幽默|多才多艺、英俊勇敢(P18:与翠翠对话;P19:“二老—岳云”。)天保:痴情、豪爽、重视手足之情
顺顺:有声望、慷慨大方、与人为善、没有门第观念
(P15: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P20:送鸭子、粽子给翠翠爷俩。)
2、人物之间关系体现的各种人情
祖孙情、爱情、兄弟情、邻里情、父子情、军民情——人性美(浓浓的亲情,纯纯的爱情,诚挚的兄弟情,友爱的邻里情)小结: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而在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和自然淳朴的人性美,正是这用人生形式的体现,这也是作者《边城》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通过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拜金主义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呼吁重建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
三、探究:
1、翠翠的爱情悲剧。
问题:安定的生活环境,优美的秀丽风景,纯朴善良的百姓,一切都似乎是美的,桃花源式的,为什么翠翠的爱情会以悲剧结束,“那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
学生合作探究,言之有理即可。补充:(1)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闭塞的环境,造成人的主体意识微弱,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争取。不管是翠翠还是老船工抑或是傩送,都没有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形成自我主体性,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自我意识增强一些,翠翠的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翠翠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傩送也喜欢着自己,爷爷不明白翠翠喜欢的是谁,歌声又是谁唱的,假如他们之间多一些交流,能够更加主动一点,积极争取,或许就会有另一番风景。
(2)作者自身因素。沈从文自己内心深处无人解怀的孤寂和失落,身处城市却不能和城市生活融合,对城市生活状况的不满,让他只能从梦幻的湘西世界需找心灵寄托,可是当他看到记忆中的那些美好也在逐渐受到污染和影响的时候,他迷茫了,古城该何去何从,如何拯救人们精神世界,他也不知道,或许只有等待。除此之外,小说反映的人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这种人性中隐伏的悲痛,也让作者感到无奈和感伤。无望守候的凄凉,不仅是翠翠的,也是作者自己的,也寄托着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材料:用古朴纯净温暖的忧伤对抗着外界的烦扰和残忍,这是一种寂寞的对抗。先生用这种纯净维持着内心的纯净,不让外面的世界的残忍把内心的纯净之美给带到世俗之中,这是种寂寞的对抗。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的背后蕴藏的热情被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质朴,照例拿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边城》美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浓浓的化不开的悲哀。
2、问题:假如你是二老,你会不会回来?(学生发言,谈自己想法)补充:等待也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如果有爱,等待有何妨。《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有爱就有希望。
四、拓展
请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你心中的《边城》,示例:“《边城》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千古不磨:经久不衰,自然原始; 珠玉:(珍贵,光泽)不可替代,光亮。
五、作业
《边城》黄皮第三题:走进高考。
六、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 翠翠:乖巧孝顺、活泼可爱|单纯天真、情窦初开|胆怯羞涩、孤寂(美的化身)
爷爷:和蔼可亲、慈祥善良、关心宠爱翠翠|热情朴实、为人厚道|重利轻义、忠于职守
傩送:心底宽厚善良、热情开朗、淳朴幽默|多才多艺、英俊勇敢 天保:痴情、豪爽、重视手足之情
顺顺:有声望、慷慨大方、与人为善、没有门第观念
(祖孙情、爱情、兄弟情、邻里情、父子情、军民情——人性美)
第五篇:高中语文《第1专题 第3课 雨巷》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雨巷》
教学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岁的诗人食指面对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的社会现实痛苦、矛盾、纠结,成就了他的成名作《相信未来》。
时光倒退42年,22岁的戴望舒面对国共内战公开化,白热化的**时局忧伤、惆怅、彷徨、痛苦,其中不乏朦胧的希望,他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借助于笔端写成了《雨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板书。
《雨巷》也是作者的成名作,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赏识,作者也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一位现代诗人,他曾用笔,或者确切的说是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寂寞的灵魂。他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接触的诗人--戴望舒。提起戴望舒,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1927年,22岁的戴望舒创作了《雨巷》,从此在诗坛一举成名,并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 1 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三、诗歌赏析--徜徉雨巷,精读品味
初读《雨巷》,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一)诵读指导。
1.听读--听完这首诗,你感受和体验到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找出直接写情的词语)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明确: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等。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用缓读。
2.全班诵读诗歌。
(二)品味意象。
1.那么,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这种忧伤的呢?(找意象)
创造了几个重要的意象。诗歌就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诗打动了我们,正是这首诗的意象打动了我们。
归纳重要意象:雨巷、丁香、篱墙、油纸伞、姑娘。
2、为什么这些意象能够表现忧伤的心情呢?(析特点)
明确:
(指导学生回归诗歌,在诗中找出具体描绘意象的形容词,并结合诗意,描绘意境)
明确:
①雨巷--寂寥
雨巷是寂寥的,因为雨巷地处偏僻,本来就少有人来,再加上下雨,人就更少了,更显寂寥、忧伤。
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②篱墙--颓圮、荒凉、冷落
③丁香--忧愁、哀怨、彷徨:
3、同学们,雨巷、丁香、篱墙这几个意象中你觉得最美的是哪一个?
重点赏析丁香这一意象:
展示丁香花图片--解读丁香的传统象征意义:丁香被称为诗中的愁品,象征愁怨。
相关资料: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花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
4、丁香虽美,但诗中我们感觉到她只是一个陪衬,她是谁的陪衬呢?
(设计意图:由物及人--探究丁香姑娘之美)
明确:丁香姑娘
(三)探究丁香姑娘之美及其象征意义
1、* 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美在丁香姑娘。
*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因为丁香一样的!
* 我们刚才分析了,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
*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
* 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
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 总结:丁香姑娘--自然美、清纯美、忧伤美
2、同学们,诗人把丁香姑娘描绘得如此美丽,你们觉得这丁香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吗?
3、《雨巷》中的姑娘除了像丁香,还像什么?
明确:梦--在文学作品中,梦通常指向美好的事物和理想,梦是美好理想的象征,而丁香姑娘像梦,因此,丁香姑娘实际上也是美好理想的象征。
指导:象征手法在现代诗中的运用。
4.那么作者的理想是什么?
知人论世:简单介绍写作背景
①戴望舒出生于一个银行职员家庭,虽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然而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这生理上的缺陷,常常被当作取笑的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沉郁。--性格的忧郁
②《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1927年的闻一多在诗集《死水》中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1927年的朱自清在清华园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1927年的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虽然有些事可能是偶然的,但应该有必然因素在内。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隐居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时代的忧郁
③匿居松江期间,诗人对施蛰存的妹妹绛年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诗人心中满溢着自卑感,给本来甜蜜的初恋罩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没有真诚的理解,爱情之花注定要枯萎,他终于与恋人分手了。--爱情的忧郁
(四)诗歌主题探讨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等条件的差异,对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尽力展开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展开联想,诗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诗言志,歌咏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明确:
A.政治诗(姑娘=我)
执着追求者”我“--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在时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寻”我向何处去“,想走一条光明的道路,但他们又感到前途渺茫,无路可走。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失落的渴望、幻灭的追求,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却始终没有遇到这样一位姑娘,因此我们可就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背景为凭借,将它理解为一曲表达理想哀歌的政治诗。
情绪:苦闷、彷徨
基调:困惑、幻灭
B.看成爱情诗未尝不可(姑娘=姑娘)
情绪:失恋
基调:哀怨
C.看成哲理诗也有道理(姑娘=理想)
情绪:可望而不可即
基调:无奈
因此,对于诗歌主旨的把握是可以多向的。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
但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以及被通缉的经历一定会在诗作中得以体现。因此,这首诗应理解为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知人论诗“应成为诗歌欣赏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把握特色
①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②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痛苦失落。《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现在,请同学们酝酿感情,把握节奏,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在江南缠绵的雨中撑一把油纸伞,走过苔痕斑斑的青石板路,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也去体验一下在小巷中彳亍独行的意境。……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将本诗齐读一遍。
四、收束全诗,再读诗歌
同学们,丁香姑娘远了,美好的理想像梦一样碎了,但诗人并不绝望,在诗歌的结尾,诗人仍然希望身边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种对现实的不屈,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在今天,在将来都必将带给我们启示,在我们处于困境之时能够为我们指明方向!
课堂最后,师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获得情感的升华!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