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时间:2019-05-15 01:1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第一篇: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一、教材的编写思路

本套教材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紧紧扣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牢牢把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教育理念,力图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解决幼小衔接,学生乐学问题;二是解决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三是解决如何在重视基础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本套教材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等各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走发展语言的路子,突出母语教育的特点,贯穿现代教育的理念,努力构建具有“综合识字、早期阅读、自主实践、和谐发展”特色的教材体系。教材特别突出自主、感悟、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与表达,并使之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综合性学习的安排,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体验,突出语文的实践性,强调收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的特点

1.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从入学教育、学习汉语拼音、识字到学习课文,从学习内容的安排到呈现方式的设计,都力求促进儿童爱学、乐学、自主学习。

2.重视汉语拼音的学习,设计活泼有趣的情境,从儿童看图说话入手,把学习汉语拼音、识字和学习普通话有机结合起来。

3.注重吸收各家识字教学的成功经验,采取汉语拼音识字、随文识字、归类识字(构字识字、韵语识字、生活识字)等综合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主要体现:一是加强了识字与学拼音、学课文的联系,以利于儿童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基础上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识字,并加强写字训练,培养儿童识字写字能力。二是注重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整合,引导儿童初步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4.教材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以利于初步培养儿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是在每个单元开头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导语情境图,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与情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二是在课后练习和“语文百花园”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示学习方法,启发儿童自读自悟,与教材进行平等对话。同时,教材配有大量的精美图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理解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是教材的选文呈现形式多样,如诗歌、散文、童话、故事、连环画、小剧本等等。

5.教材编写注意开放性和弹性。一是突出母语教育的特点,加强课内外学习的联系,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又如设计语文大课堂,以利于教师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组织儿童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二是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以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如设计“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等,又如设计星号题,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需求等等。三是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易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和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达到以下要求: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

2.认识常用汉字313个。会写116个,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背诵指定的课文。

4.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5.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态度大方,有礼貌。

6.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四、教学内容简析与教学建议

本册教科书包括“我爱上学”“看图说话学拼音”“识字”“课文”“语文百花园”五个部分。

(一)关于“我爱上学”

力求体现当代教育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将过去的“入学教育”改成“我爱上学”。“我爱上学”是向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主题内容。围绕“我爱我们的学校”“我爱老师和同学”和“我爱学语文”三个专题,配有三幅展示富有儿童情趣、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画面,将情感兴趣、口语应用、行为习惯、合作意识、学习方法等因素整合,发展学生的语言,促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同时,渗透了了解新环境、认识新朋友、环境认字的内容。

1.我爱我们的学校。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儿童做游戏、开展体育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等场面以及美丽的校园环境与欢乐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觉得学校是个丰富多彩、自由欢乐的场所,使他们感受到上学的愉悦,欢欢喜喜上学,同时将认识汉字、文明礼貌等教育渗透其中。

2.我爱老师和同学。结合儿童刚上学的实际,安排师生、生生之间平等融洽交流的画面,启发儿童进行口语交际,熟悉新伙伴,沟通同学之间的感情;结识“大朋友”,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并使学生口头语言得到发展。

3.我爱学语文。安排老师激励儿童学习、儿童合作学习及课外学习的画面,激发学生喜欢识字、读书的情感,体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乐趣,初步感悟学习语文的方法与途径。

(二)关于看图说话学拼音

教学内容简析:

汉语拼音教材分为三个单元,以看图说话学拼音14课和三个复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1)声母23个(包括y,w);(2)韵母24个(包括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9个);(3)四种声调和轻声;(4)拼读音节的能力;(5)整体认读音节16个;(6)认识52个汉字。每课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看图说话情境图入手,从故事中带出拼音词语,再从拼音词语中引出音节,从音节中引出拼音零件——声母或韵母(教材中单韵母和声母都配有字母形体图);第二部分是音节的拼读练习,拼音词语、句子的练习,这里可结合认读汉字;第三部分是拼音字母的书写学习。

1.通过有趣、开放的情境图,启发儿童看图说话、创设学习汉语拼音的情境。情境图再现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具有形象性和开放性,有些情境图中含有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以利于儿童看图说话。同时将情境画和提示字母音与形的画面融为一体,增强学习汉语拼音的趣味性。如第二课的情境图,既有阿姨、伯伯以及小朋友爬坡去看佛像的画面,又有小熊捉迷藏、摸门及小兔泼水等提示字母的音与形的画面,将看图说话和读准字母的音与识记字母的形融为一体。这样安排,既有助于儿童读准b、p、m、f的音和识记声母的形,又有助于准确拼读相关音节,学说普通话。

2.把学习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和学说普通话有机结合起来。①每课开始,在安排情境图的同时,出现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汉字与音节,意在引导儿童看图说话,读词语、学习重点音节及声母、韵母;接着让儿童进行拼读音节和读声调的练习;然后采用给汉字注音的形式安排词语或句子、儿歌等语言材料,便于儿童及时复习巩固学过的音节。同时,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在语言环境中大体了解字义。出现的汉字,注意拼音都是学过的或本课学习的音节,让儿童学以致用,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和学说普通话,以激发儿童学拼音和识字的兴趣。如第12课,先安排猴子捞月亮的情境图,引导儿童看图说话,读“岸边”“门”“树林”等词语,从说话中导引出要学习的韵母ɑnenin,而后进行拼读音节练习;最后安排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汉字注音儿歌,让儿童借助拼音认识“玩、门、林、去、来”等常用汉字。这样,增加了趣味性,有成就感,增强了信心。②针对方言区儿童学普通话的特殊情况,安排了一些方音辨正的学习内容,便于儿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说普通话。如“复习二”的“比一比,读一读”,让儿童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n)和舌边音(l)等。

3.精心安排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益。对汉语拼音内容做了变序组合处理。具体做法是:①改变以往教材一般先集中安排6个单韵母再安排声母的做法。先安排3个单韵母(ɑoe),再安排声母bpmf,然后安排单韵母(iuü),再安排声母dtnl。这样编排,有利于儿童及早学习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和学说普通话。②提前安排声母yw的学习,把单韵母iuü,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等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意在简化头绪,降低难度,提早出现常用音节,以利于儿童学习音节,学以致用,帮助拼音识字和学说普通话。③注意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等学习内容的衔接。汉语拼音学完以后,为满足儿童写字的欲望,在“复习三”里,结合识字,引导儿童学写简单的独体字“一、二、三、十”,使基本笔画横和竖的书写技能渗透其中,并让儿童初步感悟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而后安排有关语言材料,采取读一读、唱一唱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初步培养儿童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参考建议: 1.理解教材,明确意图

根据拼音教材每课的内容,拼音每课一般需要2至3课时完成,每课时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不同。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拼音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先从看图观察、说话入手,从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中带出音节,再分析组成音节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然后教学声母、韵母的音、形,接着进行含有所学声母、韵母的音节拼读练习,指导书写,最后认读字词、句子和儿歌。既符合儿童整体识别的心理特点,又体现了科学的认读音节要求。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要防止把看图说话的时间拉长,只重视词语学习,导致儿童只会顺口念词语而不能准确认记音节和音素的不良倾向。

《i u ü y w》课例:第一课时:

1、利用情景图引出字母。

2、认准字母:教师示范,反复练习。

3、利用表音、表形图巩固认读成果。

4、借助情境图将字母认读与学说普通话相结合。

5、练习写字母。第二课时:

1、复习。

2、在拼读练习中,掌握拼读方法。

3、学会带调音节的读法。

4、拼读音节的练习。

5、抄写音节的练习。

关于情境图,每课开始,都有有趣、生动、开放的情境图,目的在于启发儿童看图说话、创设学习汉语拼音的情境。这些情境图提示了字母的音与形,增强学习汉语拼音的趣味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画面,说出本课要学的字母或音节。

关于儿歌,儿歌与情境图是两个层次的内容。不要求背诵,不要做内容分析,其价值在于,在语境中巩固音节,体验学习拼音帮助识字、帮助阅读的知识意义。读一读即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但一定要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练读,老师再带读,或者程度好的儿童带读。

2.把握要求,突出重点

汉语拼音要求的历史变化:历年大纲对汉语拼音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曾经有过直呼的要求,默写的要求,帮助阅读的要求。这些年来,有越来越降低目标的趋势: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一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定位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教师要牢牢把握目标,不要人为拔高要求,增加难度,如,分析音节的构成、默写音节、给汉字注音等。也不宜用尝试错误的方法。如,谁和谁不能相拼。要在认识、拼读上下功夫,不要进行大量的抄写练习。

·拼音教学中识字的要求:汉语拼音教材中的52个字,只要求认识,即能读正确,知道字的大致意思,并不要求书写,不要求认识偏旁,不要做字形分析,只要通过多种形式跟学生见面,让学生整体认记即可,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是怎么记住汉字的,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有的课生字较多,可借助图中人物的活动,或儿歌中的句子,通过多种语言环境,通过反复认读来熟悉。可以开火车读,比赛读,在游戏中读,或是口头组词,说句子。如,要求用“我”说一个句子,或同时用上“爸爸、妈妈、我”说一个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

·拼音教学要以掌握音节为重点,培养学生准确拼读音节的技能,是达到掌握音节的关键一环。普通话基本音节可分为两种拼音类型:一种是声母和韵母的连读;一种是声介合母和后随韵母连读(声介合母是由声母和介音iuü,<也称为单韵母>组成的基本音节,拼读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单韵母音节、复韵母音节、鼻韵母音节,都采用声韵连读法;带介音的音节采用声介合母和后随韵母连读法。声韵连读的要领是“声母支好架,韵母跟着发,前后一口气,千万别分家。”所谓支架,就是作好发声母的准备,一开口就跟着发韵母,一口气连读成音节。声介合母和后随韵母连读的方法,就是把声母和有i、u、ü的单韵母音节(也叫介音)当做一个整体(前音),和后随韵母(后音)快速连读成新的音节,连读要领是:“前音后音念分明,两音急读就拼成。”例如:hu—ɑ—huɑ。

本册教材对带有介音的音节采取的是,声介合母连读后随韵母的方法。因为声母与介音即单韵母iuü相拼的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教学中就减少了一个拼读过程,学生看到音节可以熟练读出前面音节并快速连读后随韵母,这样有利于直接读出拼音音节。习惯用三拼法的老师,仍可以采用三拼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拼读方法都必须达到能准确熟练拼读音节。三拼音节的拼读与两拼音节一样,快速连读气不断。口诀是“声轻介短韵母亮,三音连读很顺当。”

3.变革方式,提高效益

·将拼音教学生活化,将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转化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巩固。

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拼音音素的符号,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早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声母、韵母说词造句,赋予字母以意义,是帮助学生记住发音的好办法。如bpm一课,播,泼,摸等动作。dtnl一课,打,踢,拿。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拼读以后,要与学生的口语实际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尽量避免大量无意义音节的反复操练。如,什么声音dadada,什么声音dedede,什么声音dididi,什么声音dududu?如,整体认读音节yuan ,对孩子来说是个难点,但是让孩子随便加上四声的哪一声,组个词,就不难了。有的说,我选第三声,望远的远;有的说,我选第四声,过生日时,许愿的愿;我选第一声,冤枉的冤;我选第二声,圆圈的圆。难点很快就化解了。生字教学也一样,如“河”,组“小河、河流、江河”等等。写是巩固的一种方式,但不宜用得过多,可以剪剪贴贴,涂涂画画。

·拼音教学游戏化。尊重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学。

儿歌法。根据字母的形体编出儿童喜爱的顺口溜、小儿歌、绕口令来教儿童记忆那一个个干巴巴的抽象的拼音字母,把抽象符号变成活的形象,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这些字母。

·辨析法。如:bd、pq、ft、nh、mn,这些字母形体易混,用动作演示、谱曲唱歌的方法,帮助儿童牢固地掌握好易混声母的读音和形体。如区分bd、pq时,可让儿童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出b字母的形体,再伸出右拳演示出d字母的形体,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q字母的形体。边演示边教学生说:“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d,左竖朝上就念b,右竖朝上就念d。左下p来右下q,两拳相对念pq;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一次复习“b、p、d、q”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简单的动作来演示这四个字母的样子?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学生跑上来在讲台前双脚并拢站定,左手叉腰,右手上举,学生们一下子叫出来“是b”,随之调换手变成了“d”,左手叉腰右手放下则成了“p”,反之成了“q”。

·做一做。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做字母卡片,裁纸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但书写绝对不能替代。因为这做卡片的过程,不但是读的过程,更是写的过程,改的过程,画的过程,有的孩子在卡片反面配上画,以便帮助记忆。人人制作了一套拼音卡片用起来就非常方便。为了记住“Z、C、S”的字形,我们改变了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惯用方法,让孩子们用自己准备好的一段毛线来摆摆这三个字母,看谁摆得最漂亮。孩子们在自我操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Z、C、S”的字形。更令人惊喜的是不少儿童还用数学中用到的小塑料棒、圆与这段毛线一起摆出了“o、e、x、i、zh、ch、sh、r……”有的还用打手势的方法来记字母,既简单又方便,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他们发现用毛线、小棒能拼出好多字母时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异常,欲罢不能,这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创造能力,而且挖掘了创造的潜能。

4.体现弹性,关注发展 学会汉语拼音是第一学段的任务,不要苛求一步到位,立竿见影。没有要求你两个多月就把拼音学会,甚至也没有要求你一学期就完全掌握。允许存在差异,允许或早或迟学会。起步阶段先达到保底要求,以后在不断的运用中巩固并达到熟练。那种急功近利地让幼儿园的孩子超前学习将来可以在课堂上自然掌握的汉语拼音,实在是得不偿失。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幼儿园学会拼音,姑且不论牺牲了孩子多少在快乐游戏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黄金时间,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小学拼音教学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学过了拼音的孩子,在课堂上会呈现怎样的学习状态?孩子的习惯养成会怎样,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会怎样?而且,这两个多月,学会拼音绝不是最重要的,逐步适应小学生活,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第一位的。

小学语文教材拥有学习拼音的丰富资源和有利环境,小学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哪怕到了高年级,仍然注重汉语拼音的巩固。只要教师拥有最基本的责任心和教学素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自然地达成汉语拼音学习的基本目标,而且,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程度甚至远远超过课标的要求。要将汉语拼音教学融入到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因此,拼音教学要稳扎稳打,一开始教学进度可适当放慢些,不要急于求成。要突出音节教学这个重点,突破本地方言发音上的难点。

拼音教学时间一般为5—6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延长到7至9周,占用的时间从哪里来?只有从识字和课文教学中压缩。

(三)关于识字

教学内容简析:

识字部分有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从大语文观出发,本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从学生内心需要考虑,识用结合,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1.为体现低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精神,满足儿童早期阅读的心理需求,教材编排注意汉语拼音、识字和阅读等学习内容的整合。一是在看图说话学拼音的过程中,相机安排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并有利于学拼音的常用字,如“爸、妈、雨、衣”等字,让他们在着重学好拼音的同时,认识52个常用字。二是在课文中安排识字,引导儿童在借助拼音识字的基础上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字,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字的意思。三是专设识字课。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两个识字单元,与课文单元间隔安排,每个识字单元编写三课识字课,共六课。具体是:识字

(一)《观察人体识汉字》《看画识字真有趣》《我在家里贴字卡》;识字

(二)《边看电视边识字》《我在街上识汉字》《我读对联识汉字》。识字单元由导语情境图、识字课和“语文百花园”三部分组成。导语情境图旨在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与情感,提示识字的途径与方法;识字课着重指导儿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并练习写字;“语文百花园”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引导儿童巩固生字,拓展认字。

这部分教材体现了识字教学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运用汉字构字的规律;二是体现语言规律,将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去运用;三是符合儿童学习汉字、汉语的认知规律。

2.识字课的编排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一是力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应儿童认知水平,结合其生活实际,采取词串、儿歌、对联、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识字兴趣,引导他们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二是注意吸取各种识字教学的成功经验,主要从两个方面提示识字方法,即随文识字和归类识字(构字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部首识字、姓氏识字、同音字区分和形近字比较识字等)让儿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字义;引导他们学习查字典识字,为培养独立识字能力打好基础。三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蕴含在图文并茂、活泼浅显的语言材料之中,引导儿童学习汉字音、形、义,初步感悟汉字文化内涵,培养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如《看画识字真有趣》《我读对联识汉字》,“语文百花园”里《这样记字真有趣》中的姓氏识字、猜字游戏等等。

3.把握母语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特点,加强开放性,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识字。如《我在家里贴字卡》《我在街上识汉字》,鼓励儿童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主动识字。同时在“语文百花园”里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儿童在生活中把认识事物和认识汉字结合起来,如通过认识牌匾、车辆、动物、植物、货币等去主动识字。

教学参考建议:

1.识字写字教学一是要坚持多识少写的原则,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本册安排的313个要求认识的字是下限,要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在大量阅读中以及在社会大课堂中增识汉字。识字教学要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教学中,老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生字的复习和巩固。识字教学的考查与评估,应结合班级实际,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全册的识字任务(保底数)能在学期结束时完成即可。要求会认的字,不要求书写,不要求对合体字的结构进行过细的分析,会读即可。

2.要重视和加强写字写字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着重指导儿童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打好写字基础,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分析字形,要渗透并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等基础知识,要加强示范,具体指导,严格训练。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更加注重质量上的要求。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新课标要求小学六年每天10分钟的写字指导),切实保证写字质量,要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3.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区分开识字课与阅读课两种不同的教学类型,不要把识字课上成阅读课。识字提供的语言材料如儿歌、词串等,学生大致感悟基本意思,不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具体意思,教师也不可做过多的讲解。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做适当点拨。学生有兴趣可以背下来。

(四)关于阅读

教学内容简析:

1.课文以专题组成单元,全册共编排了20篇课文,分为5个单元: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热爱大自然、多彩的秋天;爱学习、自主实践、讲文明、懂礼貌,热爱生活、快乐自信;动脑筋想办法、团结友爱。这五个专题的课文、练习等,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文化内涵丰富,各单元均由导语情境图、课文、课后练习、“语文百花园”四部分组成,四部分围绕同一个专题,把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进行整合训练。导语的编写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从不同角度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和情感,尽量设置悬念疑团,诱发儿童求知欲,同时配有反映儿童课内外学习语言的画面,以引发儿童自主学习、展开想象、合作交流的兴趣。另外,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本册最后一单元的后两篇课文编排了有故事情节的稍长一点的课文《聪明的小白兔》

(一)2.选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体现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本册新课文达80%以上。课文语言力求做到规范、准确,深浅适度。一是选文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折射了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同时注意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儿童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挫折的品格。二是选文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纳多样文化,充溢着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如《花朵》《共同的家》《学校是乐园》等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对家乡、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小小的船》《树叶》等反映了大自然的美丽,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看书》《绿色的金鱼》等体现了爱书、爱学习的强烈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精神。《轻轻地》渗透了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石榴笑了》《浪花》等反映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好奇的心理特点,也体现了儿童热爱美好生活的快乐心情。《自己去吧》等意在培养儿童独立自主、不怕挫折、沉着机智等良好品质。《司马光》《聪明的小白兔》

(一)(二)等反映了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总之,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便于学生语言学习,并对完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3.课后练习重视语言积累、感悟和字词句基本功的培养,如着重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的练习。一般安排3-4道练习题。力求少而精,注意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如“看谁读得好”“会背了,给小鱼涂上颜色”等等。教材重视课内外结合,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课后第2题设计有: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唱一唱、写一写、小组讨论等等。引导儿童体验课文内容,并进行拓展和延伸,把理解内容、口语表达、写话练习、思维训练等有机结合起来。如,《看书》课后提出“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跟老师和同学说一说。”《自己去吧》课后设计的问题是“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本领,是怎样学会的。”既促进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了口语能力;《司马光》《乌鸦喝水》课后学习活动,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小小的船》课后设计有体验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亲身去感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课后练习还安排了少量写话练习,以体现读与写的结合。此外,设置了具有开放性内容的“词语花篮”栏目。“词语花篮”一方面收集有本课出现的部分词语,一方面每课后均有两至三个空花篮,由学生自主补充。此栏目的设置,意在引发儿童平时积累词语的兴趣,逐步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有些课后还设计了一些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练习以及运用词语、句子的练习,初步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参考建议:

一年级上册的20篇课文,容量确实不小,而且,教学时间又被压缩一些让给汉语拼音教学,如何调整目标和教学策略,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一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1.一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明确并牢牢把握三个重点:一是识字和写字;二是读好课文(朗读训练),即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三是积累语言。在此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要统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整合。要抓重点,抓关键,有所为有所不为。

2.要坚持以读为本。加强对朗读的指导,重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在读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在读中学习断句和体会句子的语气。关于朗读,不提过高要求,要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倾听,让学生跟着读,初步感受朗读的优美。朗读指导可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指导学生读正确,重点是读准生字、难字、多音字的字音,纠正地方音;二是要在学生容易丢字、加字,不会断句,容易读破句等地方重点指导,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一字一字地指读或唱读;三是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要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使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在动情的基础上自然流露,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要通过加强情境创设,唤起学生的想象,逐步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另外,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让学生“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一遍,3.关于课文内容的教学,一定要淡化繁琐分析,力戒串讲串问,要重视整体把握,关注典型句式,加强语言实践,加强听话、说话训练,要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关键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对现有课文的教学,不要平均用力。不要随意拔高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要在完成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敢于取舍、善于取舍,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语言训练价值确立语言训练点,有的课文必须精上,有的课文可以简上。

(五)关于“语文百花园”

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拓展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百花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安排了字词句、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能说会道)、写话、自主积累(我的采集本)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大课堂)等六个方面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安排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活动的设计是从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字词句学习活动。一是安排有认识象形字、看图识字、趣味识字、猜字谜、读绕口令、汉字真有趣等学习活动,引导儿童复习巩固生字的音形义,并注意拓展识字范围,渗透多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二是安排看图读词语、选词连图、反义词、用字组词说句子、填空读句子以及自主积累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学习活动,引导儿童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可提些诸如“你还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有什么好办法”等问题。

2.读读背背学习活动。安排读读或背背浅近的古诗、儿歌、儿童诗、谜语等,引导儿童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增加文化底蕴。

3.口语交际(能说会道)。口语交际内容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与单元主题联系,充分考虑学生的交际需要编写,如“说说心里话”“我想和你交朋友”“接待客人”“打电话”等创设了不同的口语交际情境,采取演演说说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儿童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口语交际与过去的听话说话不同,听话说话大多采用看图说话的呈现方式,强调的是按图的程序走,缺乏交际行为,而口语交际强调实际运用,强调真实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行为,听者和说者的地位要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转换。他们既是听者,同时也是说者。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和语言材料,听者又得根据说者表述,及时作出应答。口语交际教学既要有预设的流程,又不囿于固定流程,教师要根据课堂新出现的情景需要,创设新环节。另外,对于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勾起话题、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不要过多的限制。要想交际起来,除了创设情境外,还要让每个学生都投入进去,每个人的发言要有内容、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可采取听、说、问、答、补充、评议等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倾听,要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给予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又富有创意的语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

4.写话。写话从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入手,鼓励学生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想象中的事物。编排上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写句子再到自由地写几句连贯的话),形式多样,有与口语交际和语文大课堂整合在一起的,有单设说话写话的,还有把写话练习与阅读教学整合起来的。这一册结合课文练习说话的内容较多,在后半学期安排了一次“看图说话写句子”,目的是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入手,鼓励学生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想象中的事物。通常是让学生由说到写,说写结合,使学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写话时,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但学过的字一定不要用拼音,否则算错。

5.语文大课堂。即综合性学习,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编排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注意整合知识和能力并运用于实践。采取了活泼有趣的形式,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意在引导儿童自主参与、合作学习,动脑、动口、动手。本册安排有两次“语文大课堂”,《有趣的树叶》意在激发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表达自己观察所得;小话剧《小羊乖乖》及其拓展题“说一说,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听见敲门声,你会怎么办?”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意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遇事的应对能力。语文大课堂具有开放性,在教学中老师还可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开发出新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锻炼提高语文能力。

6.我的采集本。为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材料和文化常识的意识和习惯,每册百花园中都安排了“我的采集本”栏目。本册在最后一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中安排了“我的采集本”栏目,意在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引导学生知道从那些地方收集信息,怎样积累,积累什么。学生有了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以后,就会主动地收集信息,丰富自己的语言,拓展知识视野,增加文化底蕴。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为依据进行编排的,在总的指导思想上,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新的精神。为了让教师们更好了解、准确把握这册教材的编辑意图,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介绍: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二、教材的特点;

三、学习目标;

四、教材的编辑意图及教学建议。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由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六大部分组成,并附有两个生字表和。

第一部分是入学教育。

第二部分是汉语拼音。(13课、四个复习)第三部分是识字。(识字8课,分为两组)第四部分是课文。(课文20篇,分为四组)

第五部分是语文园地。每组识字和课文之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第六部分是口语交际。每个语文园地后面安排一次口语交际。

最后一部分是两个生字表和一个汉字笔画名称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100个;汉字笔画名称表列举了20种基本笔画。

二、教材的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如学拼音阶段就出现了短语、句子和儿歌,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和学科的沟通与融合。2.科学性 内容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常见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实行认字分开,多认少写。3.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富有时代的气息。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爱国的主题;《自已去吧》体现了自主锻炼的愿望;《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关爱他人的品格;《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的教育因素。4.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我会连”等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5.适用性

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地方,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和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学习目标 1、汉语拼音:

⑴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⑵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2、识字与写字:

⑴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⑵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⑷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3、阅读:

⑴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⑶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⑷对读物中的内容感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4、口语交际:

⑴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⑶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⑷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材的编辑意图及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关于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共四幅图,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和“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

教学时,要把观察图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几幅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讲述自己的感受。另外,根据各学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把观察画面与参观校园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初步明确学校常规,如:课堂上怎么坐、怎么举手发言、怎么读书,都要指导学生模仿图画练一练。尤其是读书、写字姿势,在之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要反复训练,一直到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为止。有的老师从一年级起,每到写字,就和孩子们一道念歌诀:身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每当有学生看书姿势不正确的时候,老师也总是温馨地提醒和指导:身体坐正,书本端好。这种持之以恒地培养,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终身受益的,老师们不要因为赶进度就淡化了。

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展示了开学之际校园内外欢乐、有序的场景,通过观察画面,讲述图意,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老师的亲切,并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老师提示浇花、扫地的孩子,借以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一些常规,培养学生热爱学校,为学校和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意识。

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养成专心听课、积极发言的习惯,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四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把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给学生,并注意讲述与模仿相结合,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特别强调:养成教育要常常提醒、不断督促检查,特别应注意幼、小过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纠正不良习惯。第二部分:关于汉语拼音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仍然把汉语拼音的学习安排在前面。这样编排,一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个识字的工具,就可以独立识字,这样便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二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学生正音,进而推广普通话,所以仍然把汉语拼音的学习安排在本册教材之首。

这部分教材把学习的内容(拼音、短语、句子、儿歌)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每课都有一幅意境优美的情境图,借此图学拼音,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儿童语言,增强学习兴趣。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拼音,其次是识字,再次是儿歌。

1—2课学习6个单韵母及2个声母(Y W),通过观察,先让学生说出相关的音节,掌握发音的方法,读准四声,借助儿歌和图形识记字形,了解yi wu yu 整体认读。

3—4课学习8个声母,认识8个生字,会读儿歌,掌握拼读技巧(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两连猛一撞),学习生字,只要求认识,结合语言环境和情景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不作字形分析,整体识记。儿歌主要是巩固拼音,只要求熟读,为了激发兴趣,加强记忆,可配上动作表演读。学习情景图中的词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想象,用上这些词语编1—2句话的短故事,这样可以把巩固拼音,识记生字,发展语言综合起来学习。

5—8课学习13个声母,认识22个汉字,9首儿歌,学习方法大致相同,但要解决好四大难点:第一是三拼音节怎样读怎样分辨;第二是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分辨;第三是“j q x”与“ü”的拼写训练;第四是整体认读音节怎样读,重点要加强拼读音节练习。

9—13课学习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6个整体认读音节,认识40个生字,5首儿歌,一些句子。要加强分类复习。

学拼音,要求读准声音、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根据具体情况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同学能过好关,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只有在课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

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1、语境中学习拼音,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一课都有很漂亮的情景图,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这些图培养孩子自主发现拼音字母的发音和形态。

2、在发现中学习拼音,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图中与字母相近的地方,发现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律,发现复韵母、鼻韵母的组合规律。

3、创设情境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兴趣盎然的学习。比如将所有的拼音教学课的内容串编成一系列拼音王国历险记,每一堂课都在认识拼音王国中的新朋友,并经历它们王国中发生的种种有趣的故事!学生学得可带劲了!这样故事情景式的学习很吸引学生。比如学习aoe是第一课,我就先创设故事的开头,让学生感觉我们要去一个遥远的拼音王国了!先要认识拼音王国中最最可爱的一个家族!那就是──单韵母!然后用上课文中那有意思的情景图,请学生找一找我们的单韵母朋友在哪儿,学生一定能发现aoe的踪影,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出示aoe的卡片,跟它们打招呼就可以引导学生要有礼貌,一定要把它们的名字叫响亮,并且叫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发音。还可以让学生在拼音王国中闯关,边学习拼音,边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

4、设计形式生动多样的拼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拼音,比如开火车、送信游戏,摘果子等等。

拼音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发挥教材优势。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插图,从中找出与字母的形体相似的部分。部分情境插图中还安排了富有情节的内容与相关的带调音节、词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联系图画拼读音节,认读词语,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组词练习。譬如,“衣”——“衣服、衬衣、棉衣、衣裳„„”“马”——“马车、大马、木马、马戏、„„”此外,扩展还可以是结合画面、借助想象所进行的说话练习,要求学生所说的话中带有所学音节,譬如,“阿姨晾衣服、小哥哥在喂鱼、一条鱼跃出水面、一只乌鸦站在窝里”。尽管上述的处理将巩固音节、观察画面和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训练应该在学生初步掌握所学音节之后进行,不提倡学生在不会认读拼音的情况之下,盲目仓促地进行拓展训练。

2、教学时要抓难点。如:教学a、o、e的发音,o的发音是难点;四声的教学,难点是读准第三声。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实际,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譬如,学习b p m f一课,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玻璃、菠菜、(b)、泼水、上坡(p)、摸鱼(m)、佛像(f)”等词语学习、记忆发音。再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拼读常见的水果、蔬菜、动物、生活中的物品、学习用具、同学或者家庭成员的名字与称呼等等,进行拼音的综合复习与巩固。这样能够避免大量无义音节的反复的、枯燥的训练,节省教学时间。

4、要注意幼(儿园)、小(学)过渡与结合,及时纠正幼儿园时孩子不正确的发音与拼读。

5、注意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复习巩固,使稍慢一步的学生及时跟上,牢固掌握汉语拼音这个工具。第三部分:关于识字写字

识字方面:

本册要求认识的字400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本册教材的识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要求认225字。人教版教材的识字其共同的新亮点是识字环境的文化气息浓郁,意蕴深厚,较好的体现了识字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在教学中,可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首选“字理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它符合汉字构形规律、儿童的认知心理和识字教学规律,还可有效减少学生错别字的产生。因为在汉字中,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符号造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指事)字的组合,“字理识字”把象形、指事字看成是最基本的字,教好了这些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势如破竹了;在“字理识字”的基础上再借助已有的知识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的方法进行识字;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在识字,因为有情境,一次认记的少,学生往往认得清、记得牢。

集中的8课识字课,教学的重点: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其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在韵文中识字,感受古典的语言美

《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作为第一课的识字教材,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认读12个生字书写3个生字这样的任务,简洁的字词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优美的意境带给学生无穷的美的感受,而朗朗上口的韵语诗句传达着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相类似的课文还有《比一比》《画》《静夜思》等。

2、按造字规律识字,体会古老的汉字美

识字

(一)中《口耳目》一课的编排体现了编者强烈的汉字文化意识,可谓匠心独运。一幅小鸟图、一个甲骨文汉字“鸟”、一个现代汉字“鸟”,这中间浓缩的是汉字几千年的变迁,渗透的是汉字象形的造字规律,隐隐传递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教好这些基本字;后面识字

(二)中相似的《日月明》一课“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的教学就容易多了。

3、生活情景中识字,领略真实的汉字美

《在家里》、《操场上》、《自选商场》、《菜园里》等课文通过插图和文字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反映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时代生活等,拉近了识字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更容易让孩子喜欢识字,愿意运用汉字。

写字方面:

写字教学策略:写字教学要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提倡每节课动笔。写字指导要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第一阶段:起步阶段,以扶为主

a.观察田字格,认识田字格,知道如何观察字的大体位置; b.认识笔画,了解笔画规则;

c.着重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和关键笔画的位置; d.教师范写; e.学生练习; f.交流反馈。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扶放结合

a.引导观察、发现:一年级上学期要写的100个字都是独体字,着重要观察字的摆放和关键笔画的位置。

b.强调教师范写,边说边写。如识字

(二)第2课,93页“尺、毛”。c.注重练习、反馈。

第三阶段:互帮互教,以放为主 a.自主观察,相互交流,找规律。b.教师范写难写的字。c.学生练写,反馈。

教师教学用书后面附有基本笔画表和常用偏旁表,供教师指导认字、写字时使用。

识字和写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偏旁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去。在本册教材中,编写了一些有利于巩固字形的练习:譬如71页的熟字增加笔画形成新字;87页的偏旁归类练习;117页的形近字比较练习等。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编写合适的字谜帮助记忆,譬如:“回”——“四四方方一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会”——“一人云上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记字方法,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识字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复现中巩固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强求每个学生同时过关,往往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是当堂就能过关的。

2、培养识字兴趣,加强复习和巩固。教师要创造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如: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还可以制作一些带有动物、水果等背景图的生字、词语卡片用来布置教室。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随时能见到所学的字词,从而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此外,考虑到汉字与语言、阅读的关系,教师还可以用学过的字编成句子、短文让学生阅读,使学过的字反复与学生见面,得到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课外多阅读,使学生体验识字的价值和自由阅读的乐趣,并不知不觉地巩固识字的成果,增识其他生字。

另外,识字教学要严格按教学用书中“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要提高要求,按要求认识笔画,认识偏旁,笔画名称表在课文的148页,基本没有什么变动,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在教学用书的213页,有少量的变动,新的教材要用新的名称进行教学。

3、教材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要求认识的字是随文呈现的常用字常见字,而要求写的是按笔画的难易进行分类编排的,每课要求写的是3—4个字,但这些字大多都分散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是前文所认识的字,这样的编排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文已认的字,写字的要求很严格,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严格按笔顺规则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写会说(汉字的笔画名称表在课本的148页)。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认字需要不断巩固,写字要严格训练按笔顺写,并不断强调写字姿势,使之养成良好书写习惯。例如:1《口耳目》、2《操场上》、3《比一比》。第四部分:关于阅读教学

新课程的阅读教学要树立体验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拓展性阅读三种阅读教学观。

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要重视朗读指导,每次于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形式要多样,要体现层次性,还要注意范读,遇到长句子或难句子还可以带着读。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后发表自已的看法,而且愿意与他人交流,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都应给予肯定,这样可以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还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活跃思维。例如“雪化了是什么?”学了《四季》后,说说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画一画。

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不仅要求学生读,背课内的好词佳句,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读课外书中的好词好句,发现学生说出了比较好的句子特别是本书上没见过的句子应及时表扬,让他介绍经验,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学习古诗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两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鼓励学生借助图画阅读,可以猜读,跳读,遇到不认识的字问别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课例:《爷爷和小树》、《小小竹排画中游》、《影子》。

第五部分:关于语文园地及课后练习

语文园地的特点:自主性,实践性,弹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认识能力,想象能力,辨析能力。

课文园地中的题目和课后练习的题目,主要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些题目可以合作交流。遇到难题可以向同学请教或一起讨论,做完之后同桌或小组交换评价,订正。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辅导,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要有的放矢进行指导。

课后练习:

汉语拼音:每课没编课后练习,复习巩固主要体现在“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编写一些练习题。也可以订购《语文练习》用以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识字课和课文:每课都有练习题。练习的内容包括“读、写、认、背、说、找、连、猜、填、比、画、看”等形式,而且都是以“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等图标提出练习的内容,尽量避免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拉近了课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十分亲切。同时“我会”二字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有的题目没有题干,教师教学用书中提示了练习的目的。(如91页的“我会说”,要求学生学习用合适的量词说图上的事物。)

如《比尾巴》课后练习“读读画画”,读动物的名称,给动物画尾巴,学生非常感兴趣,个个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如《影子》课后练习,“我会说”,“我的前面——我的后面——我的左面——的后面——”这样的练习想象空间比较大,答案多种多样,学生能在快乐学习中掌握方位。课例:《语文园地一》中的“读读说说”和“我会认”、《语文园地三》中的“看看读读”、《语文园地六》中的“我会连”和“读读说说”。第六部分: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们用口头语言,我说你听,你说我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双向互助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的种类有话题式交流、活动式交流、想象式交流。本册教材安排了6次口语交际,都在每个语文园地之后,每一次交际都配有图画,但图画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有趣的游戏》配的三幅图起到提示性、辅助性的作用,教学时可参考学生的实际,说说自已做过的游戏,有必要时,可提前安排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再现情境。如《这样做好不好》配有两幅图,这两幅图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要凭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讨论怎样劝说践踏草坪的小朋友和不注意节约用水的阿姨。

口语交际过程中,老师也是参与者,要用自已的语言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对交际的过程适时调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学生感到交际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语病要及时纠正,尤其要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要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太好到说得比较好,由不愿说到喜欢说,想说的训练过程。

第三篇: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银坑小学

王琼英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作为新教材,是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遵循课程目标的要求,并根据高年段学生的特点,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要求下编订的。该教材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提升。在优化教材内容,整合教材结构,活跃教材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进一步彰显了该套教材新、宽、活、实的特色”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分为“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二、专题内部结构的变化之处

1、单元导语增加了新的内容

导语:提示、布置单元学习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兴趣, 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

2、口语交际与习作单列,并提供多个话题供师生选择。

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增加了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性,编写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指导更加得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联系更加紧密。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有两者可以灵活处理的。

3、将“语文园地”改为“回顾·拓展”,并增加了新的栏目。

(1)由“语文园地”发展而来,为了适应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而设置,希望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能在老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讨论中,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并适当拓展,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2)增加了新内容,〈交流平台〉由低中年级“我的发现”发展而来。引导学生回顾本组学习内容,交流关于课文内容、读写方法等方面的收获,提炼学习方法,形成规律性认识,重视方法的总结和迁移。

下面我针对各组来具体讲讲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建议,不对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组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围绕着阅读。教材的安排上,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住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而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终生受益。

本组教材由2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口语交际读•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精读课文后面又安排了综合学习和小练笔,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在“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等训练内容中要引导学生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名人名言,与爱读书的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使之强化。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以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对话的形式,提出读书的有益见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季老在谈话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要善于读书,常读常新。见多了博览群书的高论,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有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即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来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继续假设,列举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他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我的“长生果”》:这是作家叶文玲童年读书的经历,点明了读与写的关系。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像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情真意切,真实可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在对具体读书生活的回忆中,作者对自己的阅读及其感受描写得极为生动传神,使人仿佛看到一个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孩子,沉迷于书中的世界,汲取着营养,在一天天地成长。尤其是两次作文的实例,有力地印证了阅读的功效。“我的长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在行文中,作者还恰当地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增强了话语表现的动感和力度。在结构上,从首段的点题、总起,到按时间顺序的回忆,使得全文线索清晰,完整紧凑。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二是结合实际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并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第二组教材解读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古诗词三首》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唐代张籍《秋思》、清朝纳兰性德《长相思》,这是一组游子思乡的绝唱;《梅花魂》,“魂”字画龙点睛,一幅梅花图,一生恋国情;《桂花雨》的课题就极富诗意,有其形,有其香,有其情,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美丽的童年回忆;《小桥流水人家》从平凡的景致品味到了

浓浓的乡情。

一、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的角度有很多,要根据教材特点加以把握。

1.从语言的角度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要品味文本的语言,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揣摩写法,找准让学生了解、借鉴的重点。如《梅花魂》的语言就极有特色,语言含蓄,感情深沉。如第二自然段,至少我们可以读出三层意思:一是外祖父教“我”读诗词,用心良苦,唐宋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外祖父这样做是让我不要忘记民族文化。二是外祖父一遍一遍地读着这些诗词,其实是在借诗消愁,慰藉自己的相思之苦。三是读者读着,外祖父哭了,而“我”拍着手笑,这一“笑”一“哭”之间,是以“我”的少不知事衬托外祖父的深沉情愫。细读文本,就是要把感情、语言、写法结合起来认真体会。

2.从文化的角度来细读文本

《古诗词三首》中的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思乡诗词。古典诗词是我国历代作家学识、才情、性格、人生观等的集中体现,跃动的文字中飞扬着他们的鲜明个性。在接受他们作品时,同时就意味着接受活在字里行间的文化底蕴。诗中的月亮、秋风、故园,已不再是简单的景物,而是承载着无穷的韵味,成为离愁的意象。诗歌借写景叙事来抒情,辞短情长。正如阿米尔所言: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二、教法建议

奥斯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把全部的教育学、心理学都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了解学生的起点,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预设时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2)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和掌握,不需要教师系统的讲解?(3)哪些内容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如《梅花魂》勾勒的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距离学生的生活与情感比较遥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体验,很难理解文中一些含蓄的语句,深沉的话语。所以,要让学生先对梅花的品格和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然后才能理解这份深沉的爱。正如陶行知在《中国教育改造》说的:“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

三、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

第二学段阅读的主要任务: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主要解决“写什么”。第三学段阅读的新要求: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主要解决“怎样写”。这是第三学段的新要求,要在教学中引起重视。

如《梅花魂》一文的教学过程:(1)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2)想一想每件事情中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外祖父的思念之情?(3)几件事情有什么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学生不但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了解了作者的情感是如何通过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第三组教材解读

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导语部分即提出要求,在课文学习中主要通过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说明方法,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则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通过这一条明晰的线索串起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

课文解读: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讲一个意思,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地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本课地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应让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相关知识。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探究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

说明角度:《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

《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表达方法:《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松鼠》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

语言风格:《鲸》语言精炼平实;

《松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训练重点: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以以前学习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目的是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而后者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教学建议:

教学时应注意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的整合意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提高学

生的科学素养。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等有机整合起来。

寻找切入口,突破教学重点。

在课文的阅读中,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深究,应该把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学习方法上。

第四组教材解读

它正像单元提示中写到的一样“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它要告诉我们的正是从生活的小事中去悟得至简、至真、至纯的人生哲理。既然是丰富的人生哲理,单单从文章的语言来感悟显然是比较单薄的,因此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同时通过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

1、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其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悟得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和生活实践体验中走几个来回,以达到对所悟得的人生哲理立体化的体验。因此教学时不应局限于文本的内容,应把课堂与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激活思考,悟得哲理。只有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生气、有灵气、有活力,教学过程中才能教得新、教得实、教得活。

可以把这些学生生活中的“大鲈鱼”被搬到课堂上,让他们自己说一说、论一论,暴露其最原始且最纯真的想法,教师、学生以一平颗和的心去看待当时真实的想法,不管当初做的、想的是对是错,最主要是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之后以后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在这个环节中,避免出现学生们都是说大话、套话的现象,这样就失去了意义。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这些诱惑人的大鲈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其他三篇课文中,也可以追求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结合点。如教学《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让学生讨论自己生活当中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办法的事例;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找找身边“落花生”式的人物,(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等)并谈谈此时对他们的看法;教学《珍珠鸟》时让学生谈谈生活实践中由于诸多的不信赖而造成的诸多尴尬„„

2、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虽然都篇幅较短,但却字字珠玑、极富深意,因此应尽量让学生走过简单的文字背后来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找词、找句、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拓展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像这样的环节在其他几篇课文中同样也可以用到很多。如:在《珍珠鸟》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站在珍珠鸟的角度多次的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如第10自然段是让学生想象这时小鸟会说些什么?(补充)第13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珍珠鸟在梦中梦见了什么?(补充)通过这样的想象说话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感悟、讨论、辩论、朗读、即时写话、做书签等多种方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

4、注重悟写结合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这其实只是三维目标里的其中一个要求。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就会看到这几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即课文都由情节性强的故事和从故事中提炼的道理这两部分组成。像这样的写作特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学习,去运用。因此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生活上的启示,更应让学生收获写作方法上的启示。

如在《落花生》中安排的“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第四单元的教学,我想是尽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注重悟写结合的方法,以促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来悟“道”,培养学生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五组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由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两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每个主题活动都是先提出活动建议,然后给出一组阅读材料;主体部分前面有一个导语,主要是提出学习任务;主体部分后面有一个结语,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和继续探究的建议。

1.“阅读材料”激趣型

完成每一个活动都要以学习“阅读资料”为先导,但“阅读材料”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教学中不能以学习“阅读材料”为主,而要把阅读资料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材料的例子,利用“阅读材料”的学习为开展活动引路。这些阅读材料不讲究系统完整,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错字笑话、神话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学生们阅读这些资料后,便可以轻松地迈入了汉字王国的大门。

2.引导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这是综合性学习与普通单元教学上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遨游汉字王国》中,教材的提示是:“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

哪些方面了解汉字„„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十分强调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参谋、顾问和咨询人员。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规定学生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中的自主性。本次综合性学习历时较长,活动内容较多,又是第一次遇见独立的整体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的制定相对重要。

3.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充实到活动中来,才能使活动更有趣味,更有实效。同时,把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才有好处。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情况,指导他们分门别类的进行汇总,指导他们围绕主题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指导他们进行编辑、加工。如,可以用笔抄写,做成手抄报,可以粘贴在积累本上,可以制成电子版报,也可以自己设计封面、插图、版式,装订成册等。

4.注重交流展示。

小组活动以后,要进行汇报和交流,这是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交流的关键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要让每个同学反映自己学习的成果,分享其他同学的收获。

5.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根据材料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可以是自我小结,总结自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得到的收获。小组和教师评价可以适当采用等级或星级。小组评价要强调多看别人的优点和进步,让学生学会赞赏他人。教师的评价要多用激励性评语。这种过程型成长记录,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决定了它涉及了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内容,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它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应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这个学习过程应是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相互融合。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努力体现“语文味”。

第六组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单元导语中就点出了本单元的主题: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教材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1.整体感知把握基调

本组教材训练重点是“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那么,是不是一上课就得抓住重点段来感悟呢?我想不然,教师上课是得抓住一些重点段落和句子,我们要把握的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抓住这样的段落或句子,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全文的一个切入点和感悟点,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的感悟过程。而要寻找到这一合适的感悟点,首先应该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领悟。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整体,找准了文本的基调,对局部的理解才会到位。

2.整体规划

抓住文眼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情感性特别强的文章,文中人物心理变化也很复杂,值得推敲的句段也很多,课堂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教师对文本得先有个整体规划。课文结尾“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课文主要写了“了不起的父亲”和“了不起的儿子”两大板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都是因为他们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课文的主线,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

课文写父亲的了不起,共写了三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父亲悲痛欲绝,但一想起自己对儿子的诺言,又重新挺立;第二个画面是父亲不听别人的劝阻,坚持挖废墟中的儿子;第三个画面是父亲长时间孤军奋战,面目全非。在这三个画面中,第三个画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最有感染力、震撼力,最能说明父亲的了不起,最能体现父亲那饱含血泪的沉甸甸的爱,最能在学生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避轻就重,抓住这一片段重点感悟。

3.细读文本

充分感悟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本有很大的距离,可以说没有学生体验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他们的理解和我们教师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距。在课堂上,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想象等方法来感悟。通过反复朗读这个句子来感悟父亲不怕艰难,不放弃的精神固然是最重要的,许多名家大师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可以从网络上,参考用书上去看看他们的一些设计,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我觉得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光光通过读来感悟是不够的,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悟。如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填补文本的空白:“当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时候,他的手指已经

,他的肚子已经

,衣服

,他的脸上,但是,他想到

,于是他又

。”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挖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事?”值得一提的是,课文中写到父亲最后终于救出了儿子,这是最圆满的结局,可在当时地震现场,这种可能几乎是微乎其微。父亲可能在挖掘的过程中因引燃煤气罐而爆炸身亡,也很可能挖到自己儿子的尸体。可以说父亲在挖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不管是生还是死,父子都要在一起。通过想象对父亲那坚忍不拔、决不放弃、恪守诺言的形象就更加鲜明了。

感悟儿子的了不起也同样可以通过想象。课后有个“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当时的阿曼达只有七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不可能不感到恐惧,在废墟下的漫长时间里,不可能不哭

泣,不可能不感到绝望。他是怎样战胜恐惧,战胜饥饿,重新鼓起勇气的,又是怎样把这种力量带给其他同学的?把自己当成废墟底下的阿曼达,把埋在废墟下的这一过程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交流。通过想象,更能感受到伟大的父爱对孩子的重要。

第七组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富有时代感的诗歌,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抗日英雄的事迹,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认真研读整组教材后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把整组教材作为一个整体,注意单元中各学习内容之间的铺垫和照应。

教学的总体思路:课前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背景资料,积淀情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当时历史的回顾,把握文本内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抒发爱国之情。《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留的课文在本册教材中因为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现了新的教学功能,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

主要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整理、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领悟课文表达的方法。

一、借助资料,丰富文本体验

那段屈辱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浓厚情感,学生较难体会。为克服这一阅读障碍,相关资料的拓展在教学中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是本单元的语文学习的重点,这一要求也贯穿了整个单元的始终。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课中教师紧扣语言文字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或进行拓展阅读

二、揣摩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在文本方面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1.着眼于遣词造句

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并结合资料体会。再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就会收到理解内容和学习语言相得益彰的效果。教师不仅要能用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提“语言问题”,不仅会提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而且会提词、句、段、篇表达上的问题,通过围绕这一类问题进行读、议、练,使学生既知道在表达上哪些地方好,又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以达到迁移和运用的目的。

抓住重点词句出示,并适当展开引导。2.着眼于篇章结构

文章的布局谋篇是需要读者用心体会琢磨的,如果课内阅读的关注点只在文章内容上,势必影响阅读的质量。“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的练习设计让学生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布局谋篇。让学生在自己思考,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明白作者布局谋篇的用意,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自己习作时有意识的运用。关于这一点,教材在课后思考题中也提示了重点。

第八组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先是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开国大典》,通过对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然后用一段连接语引出后两篇课文,“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教学建议

1.突出单元主题,丰满领袖形象

今天的孩子,对毛泽东这样一位伟人,只是在有限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中略知一二。从一个口耳相传中万民敬仰的一代伟人,到大气磅礴的诗人;从高不可攀的革命领袖,到一位经受丧子之痛的慈爱的父亲,一位老百姓眼中亲切、似曾相识的首长。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走近毛泽东,了解毛泽东,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形象立体的伟人呈现给学生。

《开国大典》在这一主题中也应体现新的教学功能。感受毛泽东的的伟人风采,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一是从人民群众的表现中来感受。可

以在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感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还可以感受到什么”。二是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写毛泽东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如:“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2.品味语言精妙,领悟描写方法

小学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各年段都应有所侧重。高年级,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旨,品味语言的精妙,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在揣摩作者运用语言现象让我们感受到人文情韵的同时,更深入地关注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怎样的方法、怎样的形式来表达情感的,认识并逐步掌握运用语言规律,使阅读为表达服务。本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教学时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基本特点。一是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二是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本文对毛泽东的心理活动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细腻,正是通过这样的描写,把一个具有旷达的心胸和无私襟怀的毛泽东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好这些语句和语段,更应该主学生了解和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同时,要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实施建议

根据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要倡导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课。要认真钻研文本,吃透文本精神,精心进行教学预设。本组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学生能看懂。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钻研文本,强化初读,学生课文不读熟不开讲;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多媒体助读,以表演助读。不能以学生的集体讨论来代替学生个人的阅读。要进行整体感悟,扣读导悟。不要将课文掰得过碎,重走繁琐分析的老路。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课要力求上得真实、朴实、扎实。要精讲、多读、多练,既要让学生“动口”,又要让学生“动手”,不可“君子动口不动手”。课后练习中小练笔,是重要的基础训练内容,最好能让学生当堂完成。

根据本阶段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2.充分利用专题单元中各文章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专题单元,是围绕同一个主题来设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应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进行本组教学要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结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做到“我读书我快乐”

第四篇: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王行莫

花开花落,匆忙中又走过一学期,反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觉得语文教学真是有好多的东西需要在平日教学里勤恳挖掘,就要像蚯蚓不断地去松学生小脑袋里的土壤,使他们获得新鲜的知识的时候又得到新鲜的思维方式,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本学期语文教学做以反思:

一、识字。

在这册书中大量的识字认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时我采取了多种方法帮助孩子认字识字。

1、根据学校的自主学习研究专题,先交给学生掌握自学生字词的方法。借助拼音识字;和家长一起读一读。

2、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识字采取了各种指导方法,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用加一加、减一减、组词、和自己、同学的名字联一连、等方法识记。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识字,在认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班级里有2、3个学生认字速度慢一些,其余学生较好。

二、朗读。

朗读教学也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在如何指导好朗读,我采取了如下方法。

1、每篇课文先让学生熟读,达到98%的学生熟读。

2、老师范读。每一篇课文精彩的地方或是难懂的文字我都要进行范读。使学生在听读的时候揣摩老师为什么这样读,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个词重读、要把那个句子度的很轻,等。在听读中感悟文字所表达的思想。

3、学生读文我采取多种读文方式,如师生对话,背诵句字男女交换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练习朗读,在读流利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读出情感。在阅读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和看图片度课文。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三、写话

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从这个学期开始着重训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多读多说,先说后写。阅读是说话的基础,而说话是写话的基础。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故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先要抓好阅读。”一年级是学习的基础,因此阅读在一年级也不能放松。在阅读中孩子可以积累词汇,感受完整的语句。孩子读得越多自然说得也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趁热打铁,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个故事,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并试着写一句话。类似这样的形式,有的教师觉得这样的题型一年级学生还没必要做,因此往往忽视掉而不做。其实这也是在锻炼学生的阅读及写话能力。再者教科书中的文章更是不可浪费的阅读素材,虽然一年级的文章还比较简单,但作为教师必须心细,一但发现文中的成语或优美语句,比如说“五光十色”“四面八方”等文中出现的成语及练习中的成语,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都应让学生积累。

(二)、看图写话,培养能力。小学语文书图文并茂,特别是低年级,每幅插图都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符合这个年纪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素材。在每篇课文的开始或课文讲解中都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观察图画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指导。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找出图画上的词语,说到词语的时候,同时观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并要求学生说完整话。这样通过一句话一句话的练说,最后就可以连成几句连贯的话了。另外小学语文在教学中还安排了“口语交际”的版块。也是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虽然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说话交际能力,但也是在为学生的写话打基础,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结束后引导学生按照说话的顺序写下来。当然教师也不必每篇都让学生写。对于学生写的东西,教师不必要求过高。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在不断的训练中适当提出要求,关键要求学生说完整话,写完整句。课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教师也可以脱离课本,在现实生活中找找图画,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五篇:小学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各单元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80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60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二、教学重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

2、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汉语拼音的重点: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

4、课文的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三、教 学 措 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

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

3、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知道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进度:

一年级语文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1入学教育,a o e,i u ü,b p m f

2d t n l,复习一,g k h,j q x

3z c s,zh ch sh r,复习二,ai ei ui

4ao ou iu,ie üe er,复习三,an en in un ün

5an en in un ün,ang eng ing ong

6国庆放假

7复习四,《一去二三里》

8《观察人体识汉字》《看画识字真有趣》《我在家里贴字卡》语文园地一

9说说心里话,《花朵》,《共同的家》,《学校是乐园》,《雨后的森林》语文园地2《画》,《我想和你做朋友》《江南》,《小小的船》,《风》,《树叶》语文园地三,《咏鹅》,《有趣的树叶》《看书》,《绿色的金鱼》,《自己去吧》,《轻轻地》语文园地四《人有两件宝 》,《接待客人》,边看电视边识字》《我在街

上识汉字《我读对联识汉字》语文园地五,四和十大小多少我最喜欢的玩具语文园地六 ,静夜思》,《十二月歌》《石榴笑了》《浪花》《语文园地六》《咏华山》《打电话》《司马光》《乌鸦喝水》《聪明的小白兔》期末复习期末考查

下载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次创新。一年级上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拿到的第一本数学书,使孩子们的数学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

    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松树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概况: 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看图说话学拼音1《a o e 》 教材分析 画面是一幅美丽的乡村晨景图。一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练唱,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头部和小辫......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计划 一、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6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2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

    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风》教学设计

    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风》教学设计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晃州镇第三完全小学杨海卫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雨后的森林》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生动的诗歌,共两句话。第一句写雨停了,雨后蘑菇、木耳、红果、葡萄的样子;第二句写雨后的森林色彩美,森林是宝库。课......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20篇课文,课文富有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 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