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 司马光 教学设计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悉“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
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导语: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板书课题,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笔顺。学生完整地读课题。再让学生说一说其他复姓。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出示司马光图片,学生简介)。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朗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重点运用识字法教学生学 生字。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学习生字“我会认”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教一教。
2.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学生交流学习)(加一加,减一减,或者换一换)。
3.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师生共同分析字的结构和注意事项。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2)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请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4.指导学生看图。
(1)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师小结:观察图画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且注重详略得当。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相机学习词语:
古时候(轻声)一口水缸 一不小心 举起 使劲 砸破 得救 假山
对学生掌握不熟练的词,多读几遍。
五、布置作业
1.将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4)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兴奋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平时你有没有一不小心把事情搞砸的情况?谁来读好这词?指名读。试着用这个词语说话。
(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请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用着急的心情练读。师总结学法: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角色,也能把课文读好。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方法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5)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别的孩子是怎么表现的?(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表演读这句话。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出示句式: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1)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想自己曾经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害怕的感觉?试着读出来。
(3)小组内练读。
(4)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样吗?为什么?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试着做司马光砸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6)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敬佩、赞叹的语气)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想象说话,拓展思维
1.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
让学生讨论这些办法是否可行,(先同桌互相说说)得出结论: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司马光的办法是最好最有效的。
2.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3.假如你是边上的小朋友,看到司马光救出了小伙伴,肯定很高兴,那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4.假如你是那个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附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
砸缸救人
举起……使劲砸
聪明勇敢
几下子砸破
第二篇: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树叶教学设计
《树叶》教学设计
小江中心小学 谢燕芹
【教学设想】
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长、它、落、到、河、真、高、兴、当”9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识字,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树叶等。【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
2、说说你喜欢什么小动物?(让学生自由说)
3、你能模仿它的动作、声音吗?(生演)
4、想玩吗?(想)咱们一起来玩玩吧!(生表演)
(一)导入新课。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准备上课吧!
1、孩子们,看看黑板有什么想说的吗?(黑板上贴着各种颜色的树叶。)
2、这就是秋姑姑送来的叶子,漂亮吗?(漂亮)
3、这么漂亮的树叶,都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做游戏,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做游戏的,读读《树叶》这首童话诗,你会明白的。谁来把课题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师:先来听听这首童话般的诗,我们再来说说在这首诗中你 都见到了谁?(出示课件,师范读课文,读后让生自由说随机贴图)
2、师:大家也想读吗?(想)那快读吧!读完后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读课文)师:生字有问题吗?有没有小朋友在读时发现自己同伴哪些字认得有困难的?
师: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你们看生字宝宝也急着出来与大家见面呢?
3、开火车读、齐读。
4、你们瞧,树上这么多漂亮的叶子想要哪一片?想好了摘下来,读读后面的字宝宝,读对了,这片叶子就送给你。(玩摘树叶的游戏)
(三)再读课文。
1、师:多美的树叶,人见人爱。树枝、小虫、鱼儿、小鸟都跟树叶玩了什么游戏呢?请小朋友先读读课文,读完后找一找,画一画,然后再把课文读一读。
2、师:把你们刚才画的先跟同桌说说,再互相读读。
3、师:小朋友不仅画得认真,读得也很投入,谁来表现表现?(多位生读)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
4、(针对读得好的学生)你读得这么好,能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读吗?
5、师可抓住“它”再进行教学:你从哪知道是树叶呢?(让学生体会“它”的用法。)
6、愿意再把课文读一读的同学站起来一块读。
7、听着听着,老师也想和大家一块读读。
(四)感悟朗读
1、师:小朋友,树枝、小虫、鱼儿、小鸟都是树叶的好朋友,(边说边贴图片)它们一定有许多悄悄话想对树叶说,老师来当树叶姐姐,你们都是树叶姐姐的好朋友,把你想说的说出来吧!(师戴上头饰当树叶,生自由想象说。)
2、师:谁能说说树叶姐姐这会儿的心情?(很高兴或很开心)你们能把树叶姐姐的心情读出来吗?如果能加上表情读就更好。(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树叶高兴的心情。)
3、师:在这么美的诗中和树叶姐姐一起分享快乐吧!(看课件提示,背一背课文。)
4、师:再一次在音乐中享受着快乐吧!(出示课件动画、配乐)奖励自己,给自己的树叶涂上喜欢的颜色。
(五)想象说话
1、说话训练:树枝、小虫、小鱼、小鸟都是树叶姐姐的好朋友,我的朋友还有许多许多,还有谁是树叶姐姐的朋友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交流交流,把自己想的跟大伙说说。(分四小组说)
2、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中有说得很好的请推荐他来说。
3、师:你们真聪明,知道的这么多,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秘密,等着小朋友去发现!
(七)、作业:选自己喜欢的做一做。
1、捡自己喜欢的树叶拼一拼。
2、在词语花篮中写一写。
3、按课文内容演一演。附板书设计
树叶
树枝-----扇子 小虫------被子 鱼儿------花伞 小鸟------风筝
2012年11月
第三篇: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下10.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10.司马光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0司马光
教学基础目标:
.认识3个偏旁——
十、刂、犬,掌握其名称与写法,并能说出学过的带有
十、刂、犬
等偏旁的生字并组词。
2.绿线内的生字能正确认读,初步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3.学会按照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内8个生字,在正确识记生字的基础上能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4.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发展目标:
.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文中描写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动作的词语。
2.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句式,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写话。
3.拓展思路,以《如果我是司马光》为题,说说解救落水孩子的新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准备:
.2.学生收集资料:司马光小时候的其他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3月29日)
课时目标:
.认识本课“假、缸、掉”等9个生字,学会“司、古、时”等8个生字,掌握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故事的叙述顺序。
课时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环节: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聪明有才华的寇准,当他看到雄伟壮丽的华山时,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一首《咏华山》,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你们听过这个名字吗?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对司马光的了解
3.引入学习:说到司马光,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一个小故事,那就是——砸缸救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回顾引入法,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所认识的人物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旧知,同时又巧妙地引出本节课要认识的人物。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教师范渎课文,学生认真聆听朗读,并想一想故事主要讲了司马光的什么故事?
2.指名学生回答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出示关键词:司马光砸缸救伙伴,同时指导学生连词成句。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新课
标
第 一网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文进行字词读音纠正,重点指导“缸、慌”两个字读后鼻音,“搬、劲”读前鼻音,“假”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三声,特别是“那”的声母要读准,为鼻音“n”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课文情况,重点进行长句子“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朗读指导,注意读出句子的短暂停顿,5.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三个自然段分别都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指名说一说,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句表述,教师适时归纳。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初读感知法。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不仅随文识记了生字,同时,也对故事的叙述顺序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课后的绿线内的“假、缸、掉”等9个生字,想一想该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小组交流情况。
2.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司、古、时、候”四个生字,指名朗读,并试着进行口头扩词练习,教师适时进行补充。同时引导学生说说这四个生字的结构特点“时、候”两个字是左右结构……),教师适时范写,引导学生明确“司”是半包围结构,书写顺序是先外后内,第一笔是横折钩“古”是上下结构,上面的“十”是本节课新学习的偏旁部首,注意中间的竖画略向左斜,下面的“口”要写得稍微扁一些;
“时”右边“寸”的点画落在竖中线上,竖钩要写得坚挺有力;“候”中间的短竖不能写丢了,最后一笔捺画略微舒展。
3.学生自主描红,同时在田字格内临写生字各4遍,教师巡视进行书写指导,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进行重点笔画的书写强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法,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学习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识记了生字,同时也掌握了笔画、结构等书写要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司马光这篇小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是,少年时代的司马光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这个问题留待下节课我们再去讨论吧。
板书设计:
0、司马光
司
古
时
候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2.习字册。
第二课时(授课日期:3月30日)
课时目标:
.继续识字,掌握偏旁部首——刂、犬,掌握其名称与写法。
2.绿线内的生字能正确认读,初步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3.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勇敢的品质。
4.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句式,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写话。
5.拓展思路,以《如果我是司马光》为题,说说解救落水孩子的新方法。
课时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2.感受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环节:
一、概述故事,引入学习。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图并结合上节课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试着描述画面内容,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梳理、引导。
2.谈话引人:故事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昵?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采取了图文对照法,让学生在观图说图的过程中巧妙实现了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概述,培养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二、精读课文,理解故事。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认真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段话共有几句,分别都写了什么?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交流对这段话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句子的主要意思说得简单明确。同时借助引导学生感知假山的样子。
质疑思考:为什么这段话要特别交代有一口大缸,而且里面还装满了水呢?教师小结:是啊,就是这口装满了水的缸惹的祸,不然,小朋友又怎么会掉进缸里呢?所以,交代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原因.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知故事的发展。
谈话:同学们,你们也有跟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经历吧,你们在一起都会玩些什么呢?教师引入:大家快看,有个小朋友竟然爬上假山啦!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突然遇到了什么事情。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孩子,当你看到自己的小伙伴掉进水缸里,你会怎么办?(吓坏了、赶紧喊大人来救小伙伴)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引导学生抓住“有的……,有的……,还有的……”体会文中小朋友们“慌了”的具体表现。
3.过渡引入: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昵?认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司马光表现的句子。
指名读画出的句子,适时出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没有慌、使劲砸”体会司马光跟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现,同时试着用动作来表现司马光的动作,注意表现出“使劲砸”的感觉。
再读句子,想一想,司马光的办法管用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大石头、使劲砸”体会司马光是担心同伴在缸里被淹死,所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救出同伴,从中感受其冷静、不慌张。
播放水从缸里流出来,孩子得救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观图说说故事的结果,并想象被救的孩子会说些什么,其他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谢谢你教了我”“司马光,你真聪明”……),教师适时归纳:是啊,司马光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能够这么快就想出救人的办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采取了品读指导法,让学生学会了抓住课文重点语句进行研读,从而准确感知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聪明的品质。
三、延伸拓展。
.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第一自然段的愉快、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的惊慌以及第三自然段司马光的沉着机智等感觉。
2.师生合作,进行故事表演,中间的短竖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竖钩要写得坚挺有力。“哭”下面的“犬”也是本课新学偏旁,“大”右上边的点画不能写丢了,上面的两个“口”要写得小点;“没”右边上半部的没有挑钩;“那”的左半部笔顺应是横折钩、横、横、撇,右边的右耳刀笔顺是横撇弯钩、竖。学生跟随教师的范写进行笔画书空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范写指导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生字的笔顺、笔画要领,提升了书写汉字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指名说说学了课文后,自己对司马光有什么了解(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教师结合板书,再次引导学生感知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有办法”。
2.教师小结:同学们,司马光因为沉着冷静救了自己的小伙伴,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要善于动脑思考解决困难的办法,那样,你们也会成为了不起的孩子!
板书设计:
没有慌:遇事沉着
10.司马光
(得救了)
使劲砸:机智有办法
作业设计:
.习字册。
2.补充习题。
3.和同学说一说这个故事。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方法
看图读懂课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识字法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古时候的一位小朋友,教师板书课题:11 司马光。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2)同桌小伙伴互读、纠正。(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5)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吓哭 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举起 砸破 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 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提问:①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②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④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3.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如果去掉“满”好不好?为什么?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⑤学生自己练习朗读。⑥同桌互读,相互纠正。⑦指名读,集体纠正。(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你能用“一不小心”说话吗?
4.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如果是你会不会到假山上去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就是说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
5.指名读,大家评议。6.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7.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及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8.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4)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6)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2)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3)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1)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2)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6)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8)师总结。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2.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6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3.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 正确地书写“那、都、到”这几个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巩固生字、词的读音。1.自己认读生字。2.同桌互读生字、词。3.抢读生字词卡片。
(二)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2.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3.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例如: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4.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2.在书上独立书写6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到、那、都”这3个字。5.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6.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