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教学语言的特点

时间:2019-05-15 01: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论教学语言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论教学语言的特点》。

第一篇:简论教学语言的特点

简论教学语言的特点

史文召

反馈性等特点。摘要 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自控性和

关键词 教学 语言 特点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是思维的物化,思想的直接现实,也是一种信息系统。而在教学过程中,思维的引导,知识的传授、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等都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主要、最常运用的一种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也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手段。其之所以难,是因为教学语言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特殊形式下使用的一种专业语言,教师的语言制约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去打开学生心灵的天窗、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1、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教育性就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传道,即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必须是既教书又育人,授业和传道并举同时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将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情感灌输给学生,纯知识性的教育,人们不会认同,不带任何思想性的语言,不是教师的教学语言。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课自不待言。它本身就是讲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文、史、地、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爱国主义等的教育一直贯穿其中。就是数、理、化、生等学科,教师也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品质,为科教兴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总之,教师要善于使用富有教育性的语言,把思想教育渗透在知识教育之中。

2、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性和精炼性上。准确性就是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精炼性就是指言简意赅,信息量大,恰到好处。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准确,不精炼,颠三倒四,拖泥带水,就会导致概念模糊,不得要领,或者造成判断上的模棱两可,不知所以,进而出现推理上的自相矛盾,难圆其说。如“某数除二分之一”和“某数除以二分之一”就是不同的概念,合同的“订金”和“定金”,社会的“法治”和“法制”也都是不同的概念。如果讲不清楚,学生就会接受错误的概念。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全面周密,措词精当,如鲁迅先生所要求的那样,用最简炼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3、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丰富的启发性。

启发性就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遵循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多种分析器官协同地活动,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因发生积极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事实,举一反三,话中有话,留有余地,循循善诱,不断地拨动学生的心弦,放得开,收得拢,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饥似渴,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境界。积极主动地去猎取知识,获得教益。

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意义非凡。而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为素质教育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也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一条操作措施。强调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其理论和实践本身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4、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确切的针对性。

针对性,首先是因为教师的语言受教材内容的制约,不同的教学内容须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去表述。其次,教师的语言受学生年龄特征所制约,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当然不同,教师也当然要运用不 同的语言形式.再次,教师的语言受学生接受知识时的情绪所制约,课堂上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出现了异常现象,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灵敏性,随机性和多变性,不能形而上学,教条化,不能闭塞眼睛捉麻雀。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怎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呢?第一,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如果对学生的情况若明若暗,一知半解,何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很大的盲目性茫然性,或失之肤浅,学生味同嚼蜡;或失之艰深,学生不知所云;或失之简括,学生囫囵吞枣;或失之繁琐;学生昏昏欲睡。因此,教师要运用针对性的语言,把学生大脑的兴奋中心归拢到讲授的内容上来。第二,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否则,学生懂的你反复唠叨,不厌其烦,学生不懂的你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这又怎能不使学生兴味索然,心不在焉呢?只有教师的语言针对性强,抓住要害,才能使语言信息畅通无阻,达到预期效果。

五,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良好的自控制性。

这里的自控制性是指教师在运用语言的时候,能时刻自我意识到自已语言信息输出的状况,掌握自已的语言品质,能清晰地知道并控制自已语言xin信息发出的程序,即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也就是说什么,怎么说,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多说,哪些少说,说了以后可能的效果如何。教师的教学语言一旦失去自控性,就会说出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语言,或喧宾夺主,或主次不分,讲完课连自已说了些什么都说不明白,这怎么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甚至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说其误人子弟也不为过。所以,教师必须在清醒的思维过程去运用语言,决不能运用无理智的语言,造成语言混乱或语言垃圾污染。

6、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良好的反馈性。

何为反馈性呢?就是教师把储存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之后,还要运用语言的引导,让学生把输入的信息再输出出来,师生双向交流,互相反馈,而以教师为主导。必须强调的是,学生对信息的输出情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客观标准。对教师的语言,学生能不能输出,输出 多少,是原型输出,还是经加工后输出了新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能力的发展状况。教师的教学质量,主要的不是看其输出了多少信息,你输出的信息再多,学生不能储存,不能接受,不能加工,不能输出,特别是不能输出新的信息,何以谈教学质量?所以说,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能力的发展状况,要看教师教学语言的反馈性如何。毕竟,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

作者:史文召 男 河南省平顶山财贸学校平顶山干部学校 讲师

通联: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沿河东路19楼16箱 邮区 : 467002 E-mail:pdsswz@yahoo.com.cn 电话:0375-2928657

第二篇:双语教学简论

双语教学简论

王本华

一、正确认识双语教学

双语(bilingual)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共存,可能或必须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规定的官方通用语言有两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交往的方便,往往两种语言并重,或是以一种语言为主而以一种语言为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国家或双语地区。

最早的双语教学是伴随着双语现象出现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学龄阶段就能掌握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本地或本国家通用的语言,熟练地在不同的人群之间进行交流和交往。比如在有大量移民的美国,双语教学是作为一项维护民权的措施,于1968年由美国国会发起组织的,以帮助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随着社会的推进,双语教学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日益发展起来。当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双语所指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美国的双语主要指英语和西班牙语,加拿大主要指英语和法语,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主要指英语和华语。而在我国大陆地区,最早的双语概念主要指各种不同的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问题上。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渐扩大,近年来,国内又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这时的双语主要是指汉语和英语。本文所探讨的双语教学就是汉语和英语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虽然由来已久,但在我们大陆,它几乎还只能算是一个新生儿,对这个新生儿,人们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少分歧,有的认为双语就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认为是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有的认为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达成英语学习的目的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双语教学?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双语教学呢?

双语教学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各种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

所谓另外一种语言是指教学对象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一般说是教学对象所使用的第二种语言。将这第二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之一,直接在课堂上用语其他各学科的教学,这才是真正的双语教学。

因此,应该明确: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为了强化英语教学,不是通过其他学科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取是主要目的;但由于在获取学科知识时所使用的媒介不是母语,而是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所以,势必会增强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使用量及掌握程度。从这一点上说,采用双语教学更大程度上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他

们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而双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以便在精通母语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使他们具有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

二、为什么要开展双语教学

1.形势使然。

从世界范围内大的形势看,世界正面临着知识经济和经济一体化大趋势,未来的信息交流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因此,学好英语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普遍需要。而英语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语种之一,它在未来的发展、未来的信息交流中势必仍然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能否熟练掌握英语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甚至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从多角度、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人们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

从国内的形势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申奥成功、加入WTO,对未来人才英语方面的要求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为此,教育部门、有关高层的领导对双语教学十分重视。教育部曾经发文,希望有关的大学院校能够引进国外原版的学科教材,推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水平。有关高层领导也多次发表讲话,要求产品能够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重视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试验或实施双语教学。因此,近年来,在国内,从高等学校到基础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前期一个双语教学的热潮。单拿基础教育这一块来讲,上海、广东、辽宁先后推出百所双语教学计划,很多省市尝试设立双语学校、双语试验班等。双语教学如雨后春笋,正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2.心理学研究成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一种语言,如果不能直接到目的语国家去实践、学习,那么要想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接触这种语言的时间量和使用目的的语的多寡。

很显然,就目前情况或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学习者大部分都不会有直接到目的语国家学习的可能,知识在我们的本土接受各学科的教育和外语教育,这是一。其二,目前,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基本上还没有为学习者提供使用与的环境:父母有意识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很少,即便是在父母英语较好的家庭,日常生活中一般也不会使用英语;大部分学校还只是到了一定的学段开始开设英语课,英语课以外基本上不会看到、听到、使用英语;社会上的英语环境就更不用说了。

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既不具备去目的语国家学习的可能,有极度缺乏学习目的语的环境,缺少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和场合,在这样的情景下,要想让他们真正掌握一门他从小就没有接触、没有了解、长大了又只在课堂中学习的语言,那怎么可能呢?

因此,要想真正学好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英语,就必须提供更多的接触这种语言的

时间,并且在更大范围内较多地使用这种语言。只在英语课堂上学习、使用,这显然与真正学好、用好英语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双语教学的提出和开展,正是为了补充这种不足,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3.语言的本质属性决定

从语言的本质属性看,语言是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工具就需要反复使用,才能够达到熟练的程度,如自行车和汽车、刀枪剑戟,不使用它,不应用它,就无法达到熟练。学习和使用语言也是一样。但同时语言这个工具又不同于其他工具,它又带有很强的人文性,就是说语言的身上负载着思维、思想。因为有了思维、思想的蕴含,如果只是孤立地、简单地使用,而不给它提供使用的场合、使用的环境等等,要想使用正确、得体就会很困难。双语教学正是使用第二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而且是一种工具的学习,是一种提供了特定场景的工具的学习,可以为学习者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和。

我们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婴幼儿学习母语。我们的孩子不管生活在怎样的母语环境中,只要没有先天的语言障碍,一般到一岁两个月左右或稍晚一些,都会用些简单的词语、说些简单的话表达意思,比方说会叫“爸爸”“妈妈”,会说“走”“吃”“喝”等,随后语言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很快就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希望,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看法了。为什么一个人学习母语毫无障碍?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里,他一出生就听别人说,稍大一点后自己也开始说,每天都在接触、使用。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听说过一例没有先天或后天语言障碍的人不会说自己的母语的。应该说,这是语言环境造就了每一个人。

但是,我们也会注意到另一种现象:学龄或学龄前孩子甚至是成人学习外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自身可能就有这方面的经验,国内的很多人,特别是大城市里的人,学习了将近十年或十多年的英语,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他只是学了,而没有机会使用或不能使用。没有机会使用或不能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缺少浓郁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氛围。过去的教会学校,我们不论其他,只将英语,那些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实是顶呱呱的。

因此,学习语言这个工具,特别是第二语言,只有课堂而没有课堂以外的语言环境,只在课堂上学而不能在其他场合使用,那么学出来的最多也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甚至连“哑巴”英语也只能是一种期望。

三、创设良好的双语环境

要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甚至“达到母语水平”,推进双语教学,构建相应的双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掌握是主要的,双语环境的达成是主要的,语言学习的目标则是次要的,要让学习者在少许的教学约束下而更多的是环境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获得英

语水平的提高。

双语环境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双语教学本身就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一是为了推进双语教学,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双语学习的空间。

第一层意思不待多说,因为双语教学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给学习者创设出一种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良好的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特定的实用情境中学习语言。至于第二层意思,为什么要在更大范围内创设双语环境?因为在那些双语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加拿大的魁北克等,其教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而同时又有使用第二语言的客观环境。我们则不同,就目前来讲,我们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还需要人为地去创设,而不是客观的存在。为此,这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做的工作。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份材料,介绍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及所属社教机构出台“建构‘双语环境’实施计划”,据此,台北市立龙山国民中学制订了一份实施细则。细则中提到建构双语环境的目的有三:一是集合校内行政、英语科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把校园布置成一个“随时看的到、听的到英语”的双语环境,以提供学生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空间;二是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提升英文程度,培养文化的内涵,开阔国际视野;三是配合加速本市国际化、现代化,提升台北市成为全球国际都会之措施。细则中说到:所谓建构“双语环境”,系指本校将公有建筑物设施及行政计划、服务设施、课程教材教法、教师(同仁)进修等,以中英标示、研发、实施、评鉴之。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非常具体的规定,可谓穷一切可能,创设学习者需要的双语学习环境。

我在网上也看到一份苏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的材料,提出了在校内“创设双语环境”的实验思路。材料中说:由于学生们本来就有自然的汉语环境,因此学校在“创设英语环境”上下功夫,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让学生能在校园内有一个良好的双语环境,平时有更多接触英语,用英语交流和思维的机会。此外,他们还定期聘请外籍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辅导,组织友好学校间互访交流活动,计划编制校园英语读本,在学校图书馆内开设学生英语网吧,开展一系列的英语歌曲、英语书法、英语贺卡、英语墙报和英语小品表演的竞赛;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开设英语电台、电视台和创设英语刊物,定期举办学校英语文化节,与美国某中学结为友好学校等等,思路相当广阔。

当然,双语环境的创设还可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做法,学校建筑名称标识、年级班级标识、墙报、板报、英语角等。在我们这样一个缺少英语环境的国家,由大家群策群力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英语环境,对于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学习英语、使用英语、最终能够较好地掌握英语肯定会大有裨益的。

四、双语教学模式

随着双语教学的起步,不断有学校提出:我们很想进行双语教学,但难度太大,一个是教师的英语水平,一个是学生的接受能力,能不能多介绍一些有益的经验,让我们有所参考或选择。我想有这样的想法或顾虑是很自然的。

就目前情况看,由于双语教学刚刚起步,受教材、师资和学生现有英语水平的限制,如果一说开展双语教学就要全部用英语进行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学,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在起始阶段,应该允许有不同模式存在。就我们研究或了解到的情况,大概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借鉴。

一、渗透型: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有的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有的是将一些名词术语(重要的定理、关键词)讲给学生,并适当辅以汉语的解说。

二、穿插型: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语补充;或以英文为主,在用英文教学的同时,适当辅以汉语的解释和说明。

三、示范型:某个学科中,大部分时间是用中文教学,选择一定的内容、用一定的时间用纯英语进行教学。比如每学期40课时的学科课程,其中30个课时用汉语讲授,另外10个课时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用英语授课。

四、选修课型:开设某个学科的选修课,采用纯英语教学,或将相关学科整合在一起,设置新的课程,采用纯英语教学。

由于这些模式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为了使语言的学习和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有效,进行双语教学的学校或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模式以取得更好的试验效果。当然,不管采用哪种模式,都不要偏离双语教学的目的:获取学科知识,营造双语环境,为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

五、双语教学的两大瓶颈

双语教学已经起步了,但很多地方都提到两个困难:一是教材,一是师资。我想,将这两个方面定义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两大瓶颈,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1.教材及配套品种

就目前情况看,早期相当一部分学校是直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有些学校或地方开始自己编写教材,或正式出版,或作为内部资料由老师参考使用,如《学科英语》。引进原版教材很好,因为它英语地道、原汁原味,但很多人都有保留意见。从经费讲,耗资巨大,一般学校都承受不了;是使用情况看,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外国人不尽相同,我们的国情与国外就更加不同;而且从基本的教育理念看,照搬现成的东西用于不同的群体,教材会缺少针对性,而这些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双语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亟待开发适合国情的双语教学各学科教材,这是社会需要使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研究机构、出版单位开始行动起来,从双语教材到双语教学的配套品种如字典、杂志等,都陆续开始开发、编制。就教材这一块,从2001年起,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依托所内双语教材研究中心和各学科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广泛聘请各大学院校、各研究单位的学科专家和英语专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开始着手开发和编译各学科英语版教材。在反复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所最后确定从高中阶段起步,陆续向初中和小学阶段扩展,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翻译相关学科汉语版教材。为什么从高中起步?为什么采用翻译的方式?一是考虑到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在一定的基础上使用这种语言学习学科知识,可行性比较强;二是适应我国的国情,与汉语教学、知识教学保持同步,不影响学生的统考、升学等。双语教学在目前情况下还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如

果增设这样一门课程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但如果将英语与学科知识的掌握同步进行,让两者相辅相承,共同提高,无疑会受到学习者的喜爱。基于此,从2001年起,课程教材研究所双语教材中心将陆续完成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六个学科英语版教材的翻译工作,完成初中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的翻译工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继此以后,双语教材中心计划寻找好的契合点,进一步开发初中其他学科及小学相关学科的双语教材,特别是像数学、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双语教材。循此续进,一些相关学科的双语字典、双语教学录音带、VCD等也将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和研制。不断扩大的双语教学领域各种产品的开发,将为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一个有益的基础。

2.师资情况。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而目前双语教学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这跟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相关。首先是我们没有专门的培养双语师资的高校或专业,提不上有专门的双语教学人才;其次是我们目前培养的教师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的大学毕业生用外语交流就很困难,更不用说用外语进行教学。

为了适应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摆到了我们的面前。目前已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的普遍做法是:一是选用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科老师任教,让学校英语老师参与备课,边尝试边提高学科老师进行双语教学的水平;二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择一些老师送到国外进行短期英语培训。当然,这些做法还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材的实际需要。

从去年开始,不断有人呼吁希望在各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教育院校等开设双语教学师资班,进行双语教学的培训和强化,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双语人才的需要。这在一些学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像北京教育学院、辽宁师大、安徽巢湖师院等,都已经开始制订这方面的课程计划,而这种做法也受到了各地教育部门、学校的普遍欢迎。

六、开展双语教学,促进双文化或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生活在知识经济和全球日趋一体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会更加频繁。交往和交流靠的是什么?是语言。不管你的生产力水平多么高,不管你的科学技术多么先进,不管你有多么好的文化教育手段,如果失去语言这个媒介,你就无法传达给更广泛的群体:不管你多么聪明,不管你有多么强的发明能力,有多么好的创造力,但如果缺少语言这个媒介,你将永远由于囿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而无法消化吸收已有的更多的成果。由此可见,语言的学习和掌握,特别是跨文化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是何等的重要。

基于在交通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际交流将十分便捷,唯一的障碍是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1989年组织召开过一次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论坛,其中一个重要议题与建议就是,必须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我想此建议首先是基于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这样一个基本特性而提出来的,这也足以证明了我们上边所阐述的观点。

实际上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同时它还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里面包蕴着思想,包蕴着文化,是某一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反映。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这个工具,同时也是在了解这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所蕴含着的思想精髓。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双语教学,使每一个孩子有机会更多地接触一种语言,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也是在创造让他们了解他民族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的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英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瞿世镜先生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实际上更是一种双文化的教学,多文化的教学。我们设想,这种双文化或多文化的交流,势必会扩大每一个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的观察视野,使他们更有条件融入世界文化、全球文化之中,增强他们在生活生存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正在蓬勃发展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诸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双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王本华

一 双语和双语教学

双语(Bilingual)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共存,可能或必须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规定的官方通用语言有两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交往的方便,往往两种语言并重,或是以一种语言为主而以一种语言为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国家或双语地区。

最早的双语教学是伴随着双语现象出现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学龄阶段就能掌握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本地或本国家通用的语言,熟练地在不同的人群之间进行交流和交往。比如在有大量移民的美国,双语教学是作为一项维护民权的措施,于1968年由美国国会发起组织的,以帮助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随着社会的推进,双语教学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日益发展起来。当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双语所指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美国的双语主要指英语和西班牙语,加拿大主要指英语和法语,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主要指英语和华语。而在我国大陆地区,最早的双语概念主要指各种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因此,当时的双语研究和教学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问题上。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渐扩大,近年来,国内又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这时的双语主要是指汉语和英语。本文所探讨的双语教学就是汉语和英语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虽然由来已久,但在我们大陆,它几乎还只能算是一个新生儿。对这个新生儿,人们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少分歧,有的认为双语就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认为是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有的认为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达成英语学习的目的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双语教学?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双语教学呢?

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各种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

因此,应该明确: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为了强化英语教学,不是通过其他学科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双语教学的目的: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取是主要目的;但由于在获取学科知识时所使用的媒介不是母语,而是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所以,势必会增强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使用量及掌握程度。从这一点上说,采用双语教学更大程度上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他们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而双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以便在精通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使他们具有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

二 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成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一种语言,如果不能直接到目的语国家去实践、学习,那么要想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接触这种语言的时间量和使用目的语的多寡。

很显然,就目前情况或以后相当长时间以内,我们的学习者大部分都不会有直接到目的语国家学习的可能,只是在我们的本土接受各学科的教育和外语教育,这是一。其二,目前,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基本上还没有为学习者提供使用英语的环境:父母有意识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很少,即便是在父母英语较好的家庭,日常生活中一般也不会使用英语;大部分学校还只是到了一定的学段开始开设英语课,英语课以外基本上不会看到、听到、使用英语;社会上的英语环境就更不用说了。

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既不具备去目的语国家学习的可能,又极度缺乏学习目的语的环境,缺少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和场合,在这样的情景下,要想让他们真正掌握一门他从小就没有接触、没有了解、长大了又只在课堂中学习的语言,那怎么可能呢?

因此,要想真正学好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就必须提供更多的接触这种语言的时间,并且在更大范围内较多地使用这种语言。双语教学的提出和开展,正是为了补充这种不足,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语言的本质属性决定

语言是工具,必须反复使用;使用的场合和适用的环境。从语言的本质属性看,语言是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工具就需要反复使用,才能够达到熟练的程度,如自行车和汽车、刀枪剑戟,不使用它,不应用它,就无法达到熟练。学习和使用语言也是一样。但同时语言这个工具又不同于其他工具,它带有很强的人文性,就是说语言的身上负载着思维、思想,因此,如果只是孤立地、简单地使用,而不给它提供使用的场合、适用的环境等等,要想使用正确、得体就会很困难。双语教学正是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不仅仅

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而且是一种工具的学习,是一种提供了特定场景的工具的学习,可以为学习者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和空间。

我们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婴幼儿学习母语。我们的孩子不管生活在怎样的母语环境中,只要没有先天的语言障碍,一般到一岁两个月左右或稍晚一些,都会用些简单的词语、说些简单的话表达意思,比方说会叫“爸爸”“妈妈”,会说“走”“吃”“喝”等,随后语言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很快就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希望,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看法了。为什么一个人学习母语毫无障碍?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里,他一出生就听别人说,稍大一点后自己也开始说,每天都在接触、使用。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听说过一例没有先天或后天语言障碍的人不会说自己的母语的。应该说,这是语言环境造就了每一个人。

但是,我们也会注意到另一种现象:学龄或学龄前孩子甚至是成人学习外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自身可能就有这方面的经验,国内的很多人,特别是大城市里的人,学习了将近十年或十多年的英语,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他只是学了,而没有机会使用或不能使用。没有机会使用或不能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缺少浓郁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氛围。

因此,学习语言这个工具,特别是第二语言,只有课堂而没有课堂以外的语言环境,只在课堂上学而不能在其他场合使用,那么学出来的最多也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甚至连“哑巴”英语也只能是一种期望。环境的营造在语言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双语环境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双语教学本身就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一是为了推进双语教学,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双语学习的空间。

第一层意思不待多说,因为双语教学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给学习者创设出一种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良好的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与氛围。至于第二层意思,为什么要在更大范围内创设双语环境?因为在那些双语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加拿大的魁北克等,其教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而同时又有使用第二语言的客观环境。我们则不同,就目前来讲,我们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还需要人为地去创设,而不是客观的存在。为此,这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做的工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及所属社教机构出台“建构‘双语环境’实施计划”,苏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的材料,提出了在校内“创设双语环境”的实验思路,广东的碧桂园中学整体营造双语环境。

当然,双语环境的创设还可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做法,学校建筑名称标识、年级班级标识、墙报、板报、英语角等。在我们这样一个缺少英语环境的国家,由大家群策群力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英语环境,对于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学习英语、使用英语、最终能够较好地掌握英语肯定会大有裨益的。

三 双语教学的两大瓶颈

双语教学已经起步了,但很多地方都提到两个困难:一是教材,一是师资。

我想,将这两个方面定义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两大瓶颈,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1.教材及配套品种。

就目前情况看,早期相当一部分学校是直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有些学校或地方开始自己编写教材,或正式出版,或作为内部资料由老师参考使用。引进原版教材很好,因为它英语地道,原汁原味,但很多人都有保留意见。从经费讲,耗资巨大,一般学校都承受不了;从使用情况看,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外国人不尽相同,我们的国情与国外就更加不同;而且从基本的教育理念看,照搬现成的东西用于不同的群体,教材会缺少针对性,而这些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双语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亟待开发适合国情的双语教学各学科教材,这是社会需要使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研究机构、出版单位开始行动起来,从双语教材到双语教学的配套品种如字典、杂志等,都陆续开始开发、编制。就教材这一块,从2001年起,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依托所内双语教材研究中心和各学科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广泛聘请各大学院校、各研究单位的学科专家和英语专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开始着手开发和编译各学科英语版教材。从2001年起,课程教材研究所双语教材中心先后陆续完成高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六个学科以及初中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四个学科的翻译工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继此以后,双语教材中心计划寻找好的契合点,进一步开发初中其他学科及小学相关学科的双语教材,特别是像数学、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双语教材。循此继进,一些相关学科的双语字典、双语教学录音带、VCD等也将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和研制。不断扩大的双语教学领域各种产品的开发,将为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一个有益的基础。

2.师资情况。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而目前双语教学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这跟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关。首先是我们没有专门的培养双语师资的高校或专业,提不上有专门的双语教学人才;其次是我们目前培养的教师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的大学毕业生用外语交流就很困难,更不用说用外语进行教学。

为了适应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摆到了我们的面前。目前已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的普遍做法是:一是选用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科老师任教,让学校英语老师参与备课,边尝试边提高学科老师进行双语教学的水平;二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择一些老师送到国外进行短期英语培训。当然,这些做法还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材的实际需要。

从去年开始,不断有人呼吁希望在各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教育学院等开设双语教学师资班,进行双语教学的培训和强化,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双语人才的需要。这在一些学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像北京教育学院、辽宁师大、安徽巢湖师院等,都已经开始制订这方面的课程计划,而这种做法也受到了各地教育部门、学校的普遍欢迎。

四 两点期望 双语教学展望

1.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促进双语试验的开展,及时总结经验,为双语课程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大力开展双语教学,促进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会更加频繁。交往和交流靠的是什么?是语言。不管你的生产力水平多么高,不管你的科学技术多么先进,不管你有多么好的文化教育手段,如果失去语言这个媒介,你就无法传达给更广泛的群体;不管你多么聪明,不管你有多么强的发明能力,有多么好的创造力,但如果缺少语言这个媒介,你将永远囿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而无法消化吸收已有的更多的成果。由此可见,语言的学习和掌握,特别是跨文化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是何等的重要。

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1989年组织召开过一次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论坛,其中一个重要议题与建议就是,必须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这一举措也足以证明了我们上边所阐述的观点。

实际上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同时它还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里面包蕴着思想,包蕴着文化,是某一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反映。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这个工具,同时也是在了解这种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所蕴含着的思想精髓。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双语教学,使每一个孩子有机会更多地接触一种语言,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也是在创造让他们了解他民族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的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说,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实际上更是一种双文化的教学,多文化的教学。我们设想,这种双文化或多文化的教学,势必会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双文化或多文化的交流,势必会扩大每一个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的观察视野,使他们更有条件融入世界文化、全球文化之中,增强他们在社会生存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正在蓬勃发展的双语教学!

第三篇: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第四篇:网络语言特点

网络语言特点:开放性 自由性 互动性

一句话一段,句号代替了大部分标点。再就是整体结构混乱,缺乏严谨的构思,还有大量奇特新颖网络语言的出现更是冲击混淆了文学的规范和纯洁。

网络文学要避免“昙花一现”的命运,首要的是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网络写手,采取人们易于接受的手法创出高水准的作品,不断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内涵,提高作品的品位和底蕴,其次,要加强向传统文学的学习,吸取传统文学中的精华,扬长避短,在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更加大众化,更加贴近生活,有了高水平的作者群,有了较稳定的读者群,网络文学就能长盛不衰。

与两千多年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还只是一个尚在襁褓中啼哭不止的新生儿。它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悉心的照料和呵护,积极的扶持和引导。让我们大家为这个新生的事物鼓与呼。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甫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化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

网络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词素的组成是以字词为主,越来越多的英文字母和数字还有少量图形加入其中。

除了汉语中原有的词语外,大量的新兴字词参与其中。同时网络也演变了一些词义,或扩大或转移,或变化其情感色彩。这些词语都是新兴网络语言中的重要生力军,若不懂得这些词语,那就成了网络中的文盲——网盲了。如“这样子”被说成“酱紫”,不说“版主”说“斑竹”;“555”是哭的意思,“886”代表再见,这些大多都是与汉语的发音相似引申而来的;还有BBS、BLOG、PK(VS的升级版)等大量的英文缩写或音译词;除此之外还有用:-)表示微笑,用*()*表示脸红等。

二.由网络人群新创或约定俗成。

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寄生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Chat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菌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专业”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表“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eng3声松2声,意为“竭尽”),等等。

三.网络语言一直在不停的丰富和淘汰中发展着。

如果留意和总结一下近几年人们在表示愤怒时常说的词语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

网络语言的类型总结:

数字型:一般是谐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也是阿则最喜欢用的一个符号);886=拜拜了;

翻译型: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例如“伊

妹儿”=e-mail;“瘟都死”=windows;“荡”=download,下载;

字母型:造词方法好象仍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现在叠音词因为其发音的重复性,给人以可爱之感,目前尤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E文=英文;S=死。还有一些在英文里经常用到的(目前书面语也渐趋口语化):u=you;r=are;

符号型: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如“--”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T T”表示“流泪”的表情。这种表情型符号起源于日本漫画,后演变为漫画杂志中常出现的文字符号。成为网络语言后出现了更多形式。符号表示文字的多以谐音有关,如“=”表示“等”;“o”表示“哦”;“**”表示不雅语言等。

在网络上还有好多这样的词汇,比如:

美媚----漂亮的女生;BT----变态; PMP---拍马屁;

GF---哥哥的女朋友;菜鸟----差劲的新手;286---落伍

OUT----老土Y-- 为什么

被无数蚊子咬了不叫被无数蚊子咬了,叫----~~~新蚊连啵

Y-- 为什么

我不叫我,叫----偶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

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

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

好不叫好,叫----强

强不叫强,叫----弓虽

纸牌游戏不叫纸牌游戏,叫----杀人

被无数蚊子咬了不叫被无数蚊子咬了,叫----~~~新蚊连啵

=============

专家研讨 部分网络语言将加入《新词词典》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梁睿 陈建栋

今日,网络语言已成为网民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由于一些词汇沟通障碍,网络语言在带给人们新奇感觉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不便。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将于8月27日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对于4000多万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一位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首先,为了省事,比如网上说“再见”,一般只用数字“88'代替,时间久了也就约定俗成。其次,不少网络用语有它自身的意义,比如”菜鸟“、”恐龙“之类,要是直截了当去说”你真是一个差劲的新手“,或是”这个真是丑女“,就感觉失去了应有的味道。还有用”灌水“来形容在论坛上滥发帖子,就很形象,换了其他词可能表达不出这个感觉。网上毕竟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虚拟空间,用现实的规范去规范它,反而不大现实。

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讨研究”的过程。

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但是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首先对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才能决定何时规范,怎样规范。

既然现在还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去规范网络语言,那么网络语言将走向何方?美、英等国一些权威词典已经收录了部分网络语言,作为国内普通话用词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否也会收录它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一些专家表达了他们的看法。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作“大哥大”,但是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主管部门没有规定说“大哥大”不能叫,也没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但大家觉得“大哥大”这个词不好听,带点黑社会的性质。现在手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没有必要把它叫成“大哥大”,于是这个词就被淘汰出局,中间还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新词的诞生更多的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它就有生命力,《现代汉语词典》要收录的也就是这一部分新词。网络语言的发展将来也会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即一部分像“大哥大”一样自生自灭;另外一部分将从网上走下来,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

张铁文表示,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该词典将于明年正式出版发行。网络词语是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语言或文字,它们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和发展而产生的。

指伴随着互联网诞生和发展而产生的词语,其中包括了:

1.信息领域的专业词汇,如“登录、宽带、聊天室、防火墙”等等;

2.网民在网上聊天或发表意见时所创造并被广泛认可的词汇,如“斑竹、mm、9494”等等;

3.以网络作为媒介而开始风行的词汇,如“雷、囧、打酱油、俯卧撑、贾君鹏、杯具,迷你,热买,菜鸟,草根,”等等。

第五篇:《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教学设计

摘要:儿童文学语言使儿童对各种事物有了准确的印象和理解,对于人物心理有了真切、细致的体验。儿童在诵读倾听的时候,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满足的愉悦感,同时逐步习得成熟的语言状态。提高儿童文学素养,是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示例,带动提升分析和鉴赏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能力。

关键词:儿童文学语言 形象性 生动性 音乐性 简洁性 幽默性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二、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提高儿童文学素养。

三、培养分析和鉴赏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导语:(模拟经典儿童文学对话语言)同学们对这些儿童文学形象都非常的熟悉。美国《新闻周刊》一期报道说,儿童文学作品以天真的情怀、纯净的语言、分明的善恶和曲折离奇的故事,不仅受到儿童的欢迎,而且也受到成年人的喜爱。1997年在百老汇首度上演的《狮子王》赢得六项托尼大奖,现在仍然长演不衰。儿童小说更是纷纷抢走那些本来为成人书籍准备的奖项。吸引成年人的到底是什么?儿童文学被称为浅语的艺术,我想请问同学对这个“浅”字的理解。

鲁迅先生在翻译《表》时曾打算“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上下的孩子仍也可以看”,结果“译得不三不四”(《表译者的话》),这种自谦的说法从另一角度说明浅易、简洁的艰难。

高尔基认为:“文体的简洁和清晰,并不是用降低文学质量的办法来达到的,这是真正艺术技巧的结果。”正像郭沫若所说“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达到这样的境界,必然要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梯:(板书)

一、儿童文学语言由于它是语言,它的读者又是正在学习语言、正在长知识的儿童,因此更应该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儿童文学语言由于它是艺术语言,它必须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或通过词语的选择,或通过语法关系的多样组合,来唤起读者的形象感。

三、儿童文学语言由于它是儿童文学语言,它必须从儿童的艺术欣赏水平与欣赏趣味出发,通过“巧妙运用”形成儿童读者心目中的艺术形象。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我一同摆脱文学以外的种种功利目的和戒备心理,进入到一种与儿童的纯净的艺术交流和对话之中。

俄国乌申斯基的作品《风和太阳》(教师阅读,内容略)

以上描写的风和太阳都能说话,还争论谁的力量大,这是童话、寓言经常采用的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或非人类的人格化,构思人类发生的矛盾、事件,给人以某种启示。人们看了以后,不觉得是胡编乱造,反而感觉情真理真。

台湾诗人杨唤的诗作《家》,(与学生作品对比)引入儿童熟悉的各种事物,用鲜明生动、自然贴切的比喻把“家”这个生活中最平常的所在描绘出来,充满温馨、快乐、美好的情感。(老师配乐朗读,内容略)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和思想家,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很突出,因而形象的语言能够帮助他们把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与自己所具有的经验世界相连接,获得新的或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

例如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中的拟人化的语言:(学生朗读,内容略)

通过这样的描述,溪流、树叶和蝌蚪的情态就活跃在小读者的脑海中,清新、美丽的大自然都映现在孩子们的心头了。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

这是安徒生《海的女儿》的开篇,它生动优美地描绘了海的湛蓝与深广,令读者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可以聆听,更可以想像。这些语言没有具体说明海水的清洁程度和深度,却抓住了海水的特征,并给人以巨大的想像的空间。

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具体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或如北风和太阳也会说话,或如小溪流也会奔跑,这类与现实不符的“差错”,却符合儿童的感知、表象、随意联想、无意想象,这种现象世界成为儿童文学特有的通向艺术的桥梁。

在儿童文学语言中有叙述性的语言,有描写性的语言,还有人物对话等。如法香的《格丽赛达》这样写: 她10岁,曾祖母110岁。„„可是她和格丽赛达竟像同龄人一样。以上具体形象主要显示格丽赛达和曾祖母年龄上的差异和性格上的九九归一,内含天伦之乐,适合孩子的口味,也有成年作家的情趣,人物之间的关系既稀有,又合乎情理,有一种内在辩证关系或自然规律寓于其中。与这具体形象联系一起的艺术语言,虽然在用词上少有华丽词句,但经过词的巧妙组合,却给人以生动、幽默与新奇感,很能调动孩子的想象,并刺激着他们对形象进行寻味、思索。

还有一种对话语言,如贝洛童话《小红帽》中的一段对话:

“我的外婆,你的胳膊怎么这样粗?”(分角色朗读)

„„

“这样,才可以吃你!”

以上两个形象一个是年幼善良、对外婆怀着深情与信任感的小红帽,一个是狠毒、狡滑、诡计多端、急于吞掉对方的恶狼,两方面一问一答,问者随意、真切,答者欺诈、做作,二者交锋,步步逼近。句式重复,既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又符合情节需要。由此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并完成了小红帽和恶狼两个不同形象的塑造。

语言学家指出,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种“语言结构的敏感性”。例如对语词排列的敏感性,对语言的声音、节奏、重复和语词节拍的敏感性。

如林焕彰的《小猫走路没有声音》,可感、可思、可咀嚼,亲情母爱情结互相辉映。

小结:其特点真是百花齐放,学术争鸣,然而我觉得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要将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品与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进行一一的对号入座,它们只是一种观念性的界定,重要的是创作出真正的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要再争论《伊索寓言》要不要得的问题,只要给孩子一个纯净的世界来过活。

欣赏《我可喜欢你》,“可”字我们可以解释很、非常、极其,但都体现不出孩子那一份真真切切。因其口语化词语的特点。

结语:儿童文学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甜蜜的事业,一个值得一辈子为它奉献的事业。儿童文学与学前教育教学、小学教育教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教学、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符合语言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要求。作为幼儿教师和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和对儿童文学的鉴赏力、判断力,具有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才能带领孩子阅读、欣赏儿童文学。

参考文献

[1] 田华.析中国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及其发展[J].语文学刊.2009-08-15

[2] 陈晓斌.从词语的使用形式上看儿童文学的语言[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1-20

[3] 彭京美.儿童读者的发现对儿童文学教学的启示[D].学.2010-04-08

山东师范大

下载简论教学语言的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论教学语言的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摘 要:小学语文对于小朋友的生活和成长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还是有助于小朋友开阔见识和拥有健康生活的学科。随着当今社会的不......

    《感受叶圣陶的语言特点》教学反思

    培训,晋升。这段距离训练的最大距离就是微课程的感觉,语言特色的叶秀涛的设计与开发。培训不仅拓展了微课设计与开发的理论视野,也提高了微课设计与开发的应用能力。一,有效拓......

    简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简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一、导言韩礼德(Halliday,1973)说:"语言在用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非母语)一旦对自己口头掌握英语满怀信心时,很容易陷......

    简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与特点(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什么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

    新闻语言特点(模版)

    一、新闻语言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具体形象)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限制性词语有 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渐渐等。 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

    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一、简练——言简意赅、文约事丰 应用文写得简炼是高速传递信息的需要,是节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的需要,也是朴实、明确特征在“文字量”上的体现。 简练技......

    浅析新闻语言特点

    浅析新闻语言的艺术特色 引言: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