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时间:2019-05-13 02:2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摘 要:小学语文对于小朋友的生活和成长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还是有助于小朋友开阔见识和拥有健康生活的学科。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也大量涌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其语言特点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每位教师的语言特点都风格迥异,但是好的语言特点必将对小朋友的生活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特点

语文教育是对学生们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优秀的语文语言教学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启蒙性;所以教师应采用规范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水平[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专家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掌握知识以及如何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是现在极其重要的问题。在小学的语文的教学中有着词汇学习、运用等内容,通过这些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与人交流和相处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内容对于小学生们是存在困难的,他们不能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必须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指引。教师通过自己独特的、生动的教学方法,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语言的表达是每一名优秀教师所要必备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丰富老师教学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高效的掌握其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们在生活中能更好的与人交往。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科学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其中,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教育教学。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础却又影响最深的阶段,为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向学生们传达更准确、更科学的语文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应准确掌握对词汇的含义,从而准确的表达给学生。

例如:在讲授《落花生》时,教师应该知道“落花生”实际上是指一批具有落花生一样品格的人,而不能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种花生”的意思,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到“落花生”在语境色彩上的含义,避免学生出现这种理论性的错误。因此,教师在一定要讲述的清楚明白,不能出现歧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了解到真正的内涵,促进了教学的科学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典范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在无形中,教师的言语成了学生学习的模范,从而使学生们逐渐形成相同的言语方式。正所谓“为人师表”意思就是在学习等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所以老师的一言一和都必须做到规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之所以现在每一名教师都必须通过“全国普通话考试”,就是因为老师在讲授知识时,通过标准的普通话讲述教学内容,才能解决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沟通问题2]。

例如:有些老师在使用汉语时,“平、扬、上、去”等四种声调发生错误;有的老师发音时一个字的韵母或声母被另一个韵母或声母替代;有的老师把个别音省掉,造成不正?_的语音。这些不规范的语言习惯会导致学生学到错误的发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具有规范性,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和形象,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可接纳性

为了使学生能对学习语文更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日常。在小学语文这个阶段,低年级学生们对词汇的掌握量还不是很大的时候,教师应该采取更简洁易懂或更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授,针对高年级学生则要注重更严谨的口语。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接纳知识。

例如:在《赠汪伦》教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老师可以问同学们“有谁见过千尺深的水呢?”老师可以问同学们每次放学回家离开玩伴会有怎样的心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白,看一看他离开自己的朋友时是怎么样的呢?如果老师采用这种方法就引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五、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语文教育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而且小学生也是比较好动活泼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学会把枯燥的内容变的更生动性,老师可以在教学时声音变得生动形象、婉转有力,语言幽默风趣,还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们引入相关的环境中去,这样使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具体、更深奥的问题变得更容易,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欲望,才会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良好的语言特点对小朋友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语文教育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昌.浅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教育,2016,25(12):00050-00050.[2]王艳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4):00014-00014.作者简介

张欢(1984.4―),女,汉族,山东威海人,鲁东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研类、班主任管理类。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与作用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语言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作为课堂最基础手段的教师教学语言,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内容。本文将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作用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特点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作用;特点

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首先要接触的就是语文学科的学习,由于小学生对于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有限,因此必须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因为语文学习不只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有利于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习其他课程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他们对于知识的汲取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做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工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作用

(一)是规范小学生语文应用的基础

小学生刚刚开始正式的课堂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他们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他们大部分的学习成果也是通过模仿获得。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规范的教学语言的应用,是规范小学生语文应用的基础,教师要做好“有声的榜样”,通过自己对汉语灵活和优美的运用影响自己的学生,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长久发展。

(二)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新鲜事物的阶段,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有趣和生动的东西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语言的特点,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不再枯燥无聊,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不只能够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将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养成,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特点

(一)规范性和科学性

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第一要求。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还比较不足,而小学阶段又是他们语言习惯形成的黄金阶段,因此受教师语言的影响就更大。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性,保证教学用语符合国家词汇、音准和语言应用的规定;然后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尽量减少方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最后教师们要加倍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的恰当、自然,在教学中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性,语言表达要清晰,防止自己语言出现歧义,误导学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语言的核心和重点,提高课堂的效率,“节约使用”学生的注意力。总之,教师要树立严谨的教学态度,了解授课内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防止地域差异造成的知识误解。

(二)可接受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禁止使用各种“高大上”的语言和文绉绉的表达形式。为了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教师应该多在课外下功夫,创造机会多同学生接触,体会小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特点,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进而用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三)趣味性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有趣的东西对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师语言平平,没有趣味性,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如果教师充分发挥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自己的语言贴近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自己丰富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通过多样化、形象化的修辞手段,会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和神奇的体验,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性,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艺术性和情感性

作为综合性的文学学科,语文的学习不只涉及文字、发音,还涉及各类文章、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因此,艺术性和情感性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中必须关注和提高的重点。首先,教师的语言在符合口语特点和学生能力的基础之上,要尽量做到流畅自然,遣词造句贴切优美,在讲解和阅读过程中要做到节奏感强、条理清晰、逻辑合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做好语文内涵的传递,特别是一些古诗词和字句优美的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自身语言的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词语的魅力,体会作者营造的意境,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语言的艺术魅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努力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也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加深对语言应用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赵玲.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8).[2]李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3]石绍金,唐艾玲.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10).

第三篇:小学国画教学新探

小学国画教学新探

摘要: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出发,从国画教学的纵向、横向加强联系入手,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淡化过于强调的学科特色,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了解国画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关键词:中国画 横向联系 纵向联系 程式 笔墨 学科交叉

中国画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审美形式。但是由于其源远流长体系庞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选一些精而简的内容向学生作介绍,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及审美能力,打破以往过于重视技法传授的教学理念,从更全面的角度去了解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国画教学的纵向联系。

加强国画教学的纵向联系是从小学国画课程编排及国画本身的技巧出发,寻求适应学生发展的新路子,进而达到淡化学科特色。加强纵向联系熟悉单元教材及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寻找教学切入点,寻找知识的关联,形成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使知识由复杂转向简洁明了。现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国画占有较大的份量内容丰富,花鸟虫鱼人物等等不一而足,单元知识量大,知识关联严密,且课程要求较高,有时候老师上到某一些内容时也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感觉,再加上这些年来,岭南版课本所采用的都是名家范画范本,学生感觉范画是很漂亮,但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后,效果依然不如人意。为此我们努力从中国画更纵深的方向寻找相关答案,以求在更深层次上去认识中国画,并以此解决小学国画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和问题。

1、中国画的程式以及教学。

程式是中国画在技法层面上的表现,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程式化的视觉符号,也有程式的作画步骤。视觉符号方面形成了程式化的点、线、面等,而在画法上不同的物象具有不同的程式化画法,正因为如此才显出中国画之博大精深。如画石,采用不同的皴法符号产生出不同的石质效果,同时画石也有其程式化的画法:勾、皴、擦、点、染等。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让他们自主去学。

在程式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程式化的一些符号难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画程式化的东西很多,而学生掌握起来就有较大的困难,课程安排上也不可能达到,如五年级的山水画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就较为突出,对于皴法的掌握就是一大难点、皴法本身就很多,要使学生能够用水墨作一幅简单的画,两三种皴法总是要介绍的,因此上课时就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课前了解各种皴法的有关知识,如雨点皴、小斧劈皴等。学生通过查找有关的资料,认识到这些皴法的来历。山水画部分,山石树木的画法介绍是必不可少的,石分三面、树分四枝这些道理总得让学生明白;石的程式化画法还是要用的,画树的方法也要让学生清楚。譬如古人说:“十日一水,五日一山”这样长时间的专学某一物体的画法,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很难实现。在此过程中,一些已经成为程式化的国画内容就显得较为繁杂,学生掌握起来困难较大,有时弄得不好,几节国画课下来,学生收到的效果却甚微,到最后按照要求完成一张简单的作业都弄得乱糟糟。用名家的画作范本是好事,可以让学生欣赏到高品位的作品,但让学生临摹却根本无法做得到,道理犹如小学生去看高等数学。学生不知道要画到怎样才算好,不可能画得像大师们的作品。对此,学生是很彷徨的。因此,因材施教就很有必要了,如画石只作简单的三面描绘,稍加皴擦,块面清楚明白即可;如画树可让学生各自画出自己心目中树,再加以系统总结及引导,并结合每位学生情况作出具体指导,这样要比介绍几十种画叶法,更有实际操作意义,并且每位学生画出来的树都不一样。

2、关于笔墨的教学。

笔墨之说由来已久,学术界的争论如何,对小学教学并不十分重要,因为我们所需要的是让学生如何了解我们传统的文化,并不需要小学生们去研究如此高深的学问。“笔墨的意义,不仅指向绘画的工具材料,以及形式层面的用笔,用墨与笔墨的结合关系,更代表着一种东方的艺术境界。”张禾《浅谈线的程式意义》,固然笔墨指向有绘画的工具材料,那么作为工具材料的毛笔、墨和宣纸的特性,就应有较好的理解,才能使工具材料为我使用,以达到笔为我使,而非我为笔奴。

事实上,五年级很多学生都是初次接触毛笔与宣纸(或接触得不多),因而只能是最基本的笔墨讲授,在用笔方面,努力使学生知道什么叫中锋、侧锋。让学生对用笔作有益的尝试,尝试后再作介绍和指导。如何才能做到“骨法用笔”?多用中锋,多用腕力,同时更让学生知道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藏锋运笔。针对此情况多要求学生落笔要果断大胆,当行则行,该停则停,运腕有力,运笔流畅自如。

用墨是国画教学之中的另一重要问题,用墨即是对艺术客体表现的要求,也是对艺术客体得以呈现的载体。中国画中强调用墨的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六彩,即黑、白、干、湿、浓、淡。通过运用五色六彩去表现物体的阴阳向背,也正因为五色六彩包括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所以形成中国画中较为特独的色彩观,形成较为单纯而涵括丰富的极具东方文化色彩的黑白特色。中国画的用墨在很多时候是指向对艺术审美的客体,是对作品的基本要求。在用墨上有干湿浓淡,用墨与用笔是紧密联系的,笔干则墨少,笔湿则墨多;墨与水是紧密结合一起的,因此有一些人提出中国画应该加入水法去理解,道理如同水彩,水的运用与掌握决定了水彩的成功与否。墨借助于水得以充分展现,水因墨得以增色。小学生对用墨的理解较为单纯,能用墨调出轻重并用以表现物体即可。因而学生碰到的问题较多的是笔与墨、墨与水的关系,尤其是墨与水的关系处理,一些学生调色出现问题,满团的水墨,结果画在纸上就是一团湿墨,根本无法用水墨色块或线进行造型。针对以上情况,课堂上让学生作调墨练习的尝试,在课前让学生去读一读《芥子园画谱》,了解什么叫五色六彩。课堂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理解,寻找干湿的适当调墨,学生通过实践获得较为直接的经验,以摆脱老师示范,学生被动地跟着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再上升为文字总结,先由笔中含水量少开始调墨,笔尖的沾墨汁量少,这样调出来的墨便淡而干,然后逐渐增加含墨量,使墨块由轻到重,由浅而深。通过自主性学习,学生对调墨的掌握还是不错的。其实小学的国画课就象国画速成一样,了解不多,但又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它的概貌和一些简单物体的画法。一些简单的理论也可能让学生以讨论自学的方式进行,如在用墨上常会碰到的浓破淡或淡破浓,经学生观察、讨论、实践后,大多做得不错,老师对这些技法运用加予说明:这些技法是国画中最常用的技法。让学生感受到用墨的乐趣,更使学生知道用墨的情趣。增加国画课的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在笔墨运用上的大胆尝试。

二、加强国画教学的横向联系

加强国画教学的横向联系主要是增加国画课的文化含量,加强与其他各科的联系,使学生通过国画课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以此进一步淡化本学科特色。早在唐代,大诗人王维就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是运用诗画结合的范例,并因画的诗意高得以广泛流传。其实一直以来,中国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除王维以外,还有后来的文人画,更是诗、书、画、印的综合。为此,中国画家修身往往在画外,如人品、诗词歌赋等。

1、国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

现在课程安排较偏向于多元的、广泛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增加课程的知识量。在这方面,我们曾做过多方面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收到较为理想效果。国画课是属于造型表现课,很容易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将多方面相关的知识放到课堂教学中,从多方面去调动学生对国画课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利用地域优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例如我上三年级国画课时,先用一节课去学习用笔用墨以及点线面的认识。内容较为简单,不就是点、线、面吗?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它丰富起来,先让学生说说点线面的形状大小,然后让他们自己画,学生尝试着用水墨去表现,画出来的点线面也面貌各异。比如说“点”,学生画出来的有横点、竖点、斜点等,形状上也有三角形、圆等,然后又让学生说这些点能用在什么物体或景物上,有的说树叶、有的说雨天、有的说山,……当讲到线时更准备好一小段音乐,让学生说说音乐的节奏的变化过程,然后播放音乐让他们随着音乐的快慢去完成练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线的节奏,运笔的快慢与音乐如何获得同步,这样学生便能理解线条的节奏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从实际例子去了解线的不同,准备了铁丝和绳索,并让学生去表现它们,学生经过反复的实践就懂得如何用线表现不同实物,懂得了线条粗细,运笔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质感,进而理解中国画线的魅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性的掌握有关的知识。2.利用其他学科创设情景

通过其他学科的渗透,淡化过于强调的学科特色,让学生感到虽然是增加知识量及文化含量,但课堂应是更轻松,学生学起知识更易接受,如我在上《活泼可爱的飞雀》这一课时,根据这一内容的特点,加入一些其他科目的知识。首先,我用音乐导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课堂轻松起来,播放一段广东音乐《百鸟朝凤》,由听觉导入本课,学生一听到模仿百种鸟声音的音乐,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先出示多种鸟实物标本,后出示麻雀实物标本,由学生去观察,指出其形体特征,学生说出麻雀的颜色特征,按照课本内容让学生观察怎样去画头背,后再作示范。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音乐以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由学生对自己作品优缺点作出评议,老师加予指导,教学中努力去做好“导”这一工作,将学习与探讨的任务交给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加予总结,让学生自己勾画简单形体。当学会单一麻雀画法后,就引导学生如何用多个麻雀去组织画面,如何从疏密动态上去解决画面的组织,老师出示数幅范画,以拓展应用视野,当完成这些以后,再引导学生去完成背景的添加,以拓展本课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背景完成后,有的画了竹子,有的画草,有的画花等等,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使本课内容与以前内容产生关联。同时,介绍近些年来,由于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少看到活泼可爱的麻雀,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护自然,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国画教学与其他画种联系的教学。

将其他画种的画法运用到国画中来,目的在于进一步淡化国画本位,从而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能综合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学习《芥子园画谱》,我们不防也来学一下“刘国松”,也让“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1](《美术课程标准》)。使学生在更广泛的想象空间去完成国画教学任务,在墨色的运用上,应打破纯水墨语言画法,用“墨彩并用,墨彩混用,墨彩积用,粉彩水用”作画方式。还可以用水墨吸附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水墨。在水墨的变化中了解其中的趣味。现在课程安排,我认为应多安排一些大写意的,具有较多想象空间的国画,可以让学生在带有制作性的同时展开联想,再适当地加予勾勒,形成富有创造性的国画,打破传统过于严谨的画法。在这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学习,从而降低难度和增加学科的趣味。探索与合作是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很多学生在合作上找到学习国画的乐趣,比如画树可以让一个学生画树干一个画叶。在完成多个课时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一张较为完整的国画作品,由他们共同构思、合作完成。小学国画课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贯彻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的结构、知识的落实到知识的实践方面,积极去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及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从国画教学的纵向、横向加强联系,深入探究知识本源,更新教学观念,渗透各学科知识充实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更广,增加课程的文化含量。在对国画传统的文化传承上,使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对国画渊源的认识的同时带领学生在实践小学习,充分发挥想象力,更使学生在创造能力方面得到培养。参考文献:

[1] 杨建滨.初中美术课程标准 [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第16版,96—112 [2] 王概(清).芥子园画谱,山水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9,96--163 [3] 石涛(清).设色云山图 [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0 [4] 陈林.崔基旭.中国画(花鸟)[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7,35--45 [5] 张禾.浅谈线的程式意义 [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9 [6] 李绵璐,李路明.《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J].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12 [7] 何志明,潘运告.唐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117 [8] 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98—116

第四篇:小学语文多媒体高效教学新探论文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发挥其优势,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写字、阅读、作文等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支撑和提升作用。

一、识字教学

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如采用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枯燥,学生学起来无味。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呢?我认为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汉字的特征。如教“苗、描、瞄、喵、猫、锚”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一片田野,上面长满了禾苗,旁边一个“田”字,然后动画演示:田里的一株禾苗慢慢变成了“艹”,移到了“田”上,并随即在“苗”的上方出现拼音。此时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么记住“苗”字的?在学习了基本字“苗(禾苗)”之后,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苗”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解放军打靶时瞄准射击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瞄准”的“瞄”字在“苗”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目字旁,教师在“苗”上用鼠标一点,一个如眼睛般闪动的目字旁就飞了过来,与“苗”字组成了“瞄”字。以同样的方法教“描、喵、猫、锚”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这一组字的整体内容:苗(禾苗)瞄(瞄准)描(描红)喵(喵喵叫)猫(小猫)锚(铁锚),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此外,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写字教学。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

二、阅读教学

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进行整合,可以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跨越时间和空间,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有效克服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些缺乏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给学习带来的不便。

课堂教学要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特殊的葬礼》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的美景,学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吸引,此时,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词语,并相机出示文中描写瀑布壮观景象的词语,学生一下子就对“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咆哮而下、雄伟壮观、流连忘返”等词语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悟。接着,依次出示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景象和“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等词语,学生都感到很震惊,自然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为顺利开展下一步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了解了原因后,都纷纷谴责环境的破坏者,表示要做地球卫士,保护环境。可见,视听的冲击力远非文本所能比拟。不用老师的说教,环保意识就已在学生心中萌生。

三、作文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发现,大部分学生虽然都能写出通顺完整的文章,但作文却空洞乏味,不生动也不具体。怎么办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中,可以将由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文本、动画、影视、音乐等信息直接引进课堂,为学生作文创设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情境,这时教师再加强导向、调控,就可以激发兴趣。这样的作文课堂,能让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与写作潜能。

2、指导观察,合理想象。

造成学生作文空洞乏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写作抓不住重点,内容不丰富,例子不典型,因而作文也平铺直叙,没有闪光点。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的场景,让学生学会观察。在指导观察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加以引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环境创设的直观、生动、形象的场景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3、修改评议,激发激情。

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作文教学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面积的评议和修改作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监控学生的习作,发现问题可以与学生通过耳机直接对话,也可以直接在其习作上修改,这样既不影响其它学生,又能达到个别指导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实时转播每一位学生的习作,集体评议优秀习作或修改较差的习作。这样让学生能明确到作文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又该怎样去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要作出恰当的引导总结,让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得到评价的途径不再单一化。其实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评价的渴望,传统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教师,而现在学生在网站发表的作文习作,老师、同学、家长及来自各行各业的许许多多的陌生人都有可能点击浏览并作出评价。如果该学生能接受各方面的建议、赞扬或批评,就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

第五篇:浅析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特点

浅析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特点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由于特殊的角色,其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课堂上要求语言具有可接受性、规范性、教育性、情感性、幽默性的特点。如何使语言富有魅力提高其语言修养呢?只有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和高深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语言修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任务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负责把不懂的学生教懂。但2001年国家推出新课改,对教师的角色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和阐述。教师除了传递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指导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是集引导、交流、组织于一身者。教师所有角色的扮演都需以教学语言为中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的媒体,是教师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的好坏是衡量教师一堂课好坏的标尺,只有得体语言才能讲出好的课。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学语言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有何特点呢?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言水平的要求应当比其他教师的语言要求更严格。因为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其内容的选择旨在教育学生、学习方法。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规范,形成语文教师自己的语言特色。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可接受性。受到知识、阅历、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儿童的认知水平往往偏低,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首先要考虑是否能够被儿童所接受。只有用准确、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语言说话才能为儿童所接受,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首先要做到言简意明扼要,语度清晰,这是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语言的准确、生动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最基本的能力。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复杂而丰富的思想,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据心理学测定,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说话,如果一句话超过八个词,他们常会听了后面忘了前面,长长的句子会使儿童听觉的“周期性涣散”提前。因此,要避免附加成分的堆砌,要少用复句,多用单句。教师也不能滥用各种语言,切忌信口开河。鲁迅概括的非常精辟:“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尽量做到“三避。”,既避免用晦涩难懂的语言;避免用冗长、倒装的句子;避免使用非大众化的成语和俗语。否则,听起来一大串,给人留下的却只是模糊的印象。

其次,教学时,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语速快慢、用词深浅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听不清,教师要驾驭自己的语调。句末语调的平、升、降、曲随语势的高低起伏而变化,都会比嗓子用高平调说话更富有表现力。语速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学生来不及听;太慢了,学生没精打采,会抑制头脑里的兴奋点,致使学生容易疲劳,听课效果差;匀速的语流又常常调动不了学生的注意。语速要根据表达对象、环境和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语调要多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抑扬顿挫,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教师要想使孩子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就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情绪,多用疑问句、排比句、感叹句,从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时候,对有意义的问题可用疑问句激发学生思考,这就是教师语言的启发性,对抒情色彩较浓的文章多用感叹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感情,这就是教师语言的感染力。

再次,表达方式上可适当运用故事或谜语讲述。如教“公鸡”时,我给学生出了个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花褂子,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学生们都热情高涨地猜了起来,很快就学会了这个词。又如教“确”字给学生讲了个故事;有个顽皮的孩子,见牛在吃草,就拾了块石头砸过去,当的一声,石头砸到牛角上,一位老爷爷见到说:“你砸得很准确,但是,用石头砸牛角,确实不好。”通过“石头砸牛角”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将抽象字“确”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记忆中。

2、规范性。面对年龄越小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越是要求规范,因为儿童处在语言习得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语言可以说是学校给予孩子启蒙的第一印象,响亮在孩子们嘴里的“口头禅”就是“我们老师说的”。可见老师的话就是榜样,是圣旨。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在课堂上的说话一定要合乎规范要求,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语言的规范性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应用确定语言、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方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服务,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

首先,要努力说好普通话,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语文教师不仅要使用普通话教学,而且要教好学生使用普通话。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和地区性语言种类繁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文化交流和知识的传播。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做好推广使用普通话工作,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排除语言上的障碍,即使业务水平知识水平再高,也难以解决教与学统一的矛盾,教书育人的目的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想教好书,首先必须讲好普通话。

其次,讲课时不要用方言土语,要提高用词的规范程度。千差万别的方言,会使同一事物有若干种名称。如果教学中使用了方言土语,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容易造成语言混乱。语文教师是研究语言的工作者,学校课堂则是正确使用语言,并使民族语言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地。教师有责任在规范语言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发挥作用,更要在语言的规范化方面做出表率。

3、教育性。教师课堂语言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就是榜样示范。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承担重要的教育任务。要鼓励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各项学习中去。我们的语言理所当然要注意其教育性,特别对课堂上那些患有过失的学生,我们说话一定要有理有据,具有教育性,否则会事倍功半。例如和错误的学生谈话我们必须打破沙锅问到底,以究其缘,其实学生上课时的一切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千奇百怪的,有内在的,也有外部的,有习惯性的,也有偶发性的,有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统而斥之,只有缘由明白了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时我们教师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既要处理好事情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又不能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记得有一次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有个同学,他不遵守纪律,和同座小声说话,我正讲得有劲,一气之下我大发雷霆,说了一句:“你再不听课,给我滚出去,像你这样的学生以后别想有出息。”说过这句话我就后悔了,这句话根本没有教育性,并有可能刺伤学生的有尊心。果不其然,从那以后,那学生见到我非常的冷漠,在我的课堂上沉默寡言,成绩也退步很多。

4、幽默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这话并不过分。教育调查资料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爱具有幽默感的老师,不欢迎语言寡淡无味、表情呆板冷漠的教师。教师课堂教学中要运用适量的幽默语言,可以增强语言的魅力,追求教学语言的生动风趣,不仅是使自己显得机智、博学、大方、乐观、风趣,而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美妙的享受,更好地传授知识,发展思维。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同志给小朋友讲“聪明”二字时,十分形象、生动、饶有兴趣。他说:怎样才能变得聪明呢?小朋友首先要用好身上的四件宝。老师先让你们猜猜是哪四件宝?

东一片,西一片,隔了山头不见面——耳。

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粒黑葡萄——眼。

红门楼,白门坎,里面坐个胖宝宝——嘴。

小白孩,住高楼,看不住,摸不着——心。

这四件宝合起来就是“聪”字,让耳多听,眼多看,嘴多说,心多想。巧用这四宝,日日用,月月用(日月合成“聪”字)。天长日久,就变得越来越聪明。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正是巧用这四件宝。孙敬修日志把“聪明”讲活了。通过这样幽默风趣的讲解,既易懂,又易记,而且把思想教育富于其中,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试问这样的语言难道学生还会不注意听,还会学不好吗?这样的课堂还会不活跃不生动吗?

5、感情性。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情,要和学生推心置腹,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我们语言的感情色彩要强烈。对文章的分析,学生能否深入进去,关键看教师语言感情的引导和影响,能否引起学生共鸣。一本书上是这样要求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而且要有鼓动性和感染力,从而不仅使学生理解、信服,而且感动遵从。”这就是说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中去,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感情性还表现在说话方式上,课堂上尽量少使用指令性语言。不要说:“你来读,你来说,你来写……”不管学生愿不愿意,点着你就是你。我们应该说:“谁愿意读一读?谁愿意说一说?你们想写一写吗?”虽说只是加了几个字,但学生听起来感觉就大不同了。教师用商量的口吻对学生说话,师生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会相应增加,起码学生不会觉得老师在强迫他学习。课堂上多使用建议式、鼓励式的语言,给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这样会增加师生之情,也会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情绪轻松,更乐意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

由上教师的语言特点来看,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是非常严格而广泛的,那么如何去提高一个教师的语言修养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教师语言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教师缓和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本身之外,更要关注教师素养的提高。我们知道,衡量一个人水平的高低,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得体,而能使自己语言得体恰恰又和说话人自身的素养成正比关系,素养越高,他所表达的语言才有可能越得体。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其素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包括职业情感、知识积累、个人心理素养以及把握事物的能力等等。

1、教师素养首先应表现在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要依此为荣。我们要自豪的相信: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在昨天和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起金桥。而有些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整天抱怨工作累、收入少、地位低,上课时无精打采,简直在混日子,试问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真心去爱他的学生吗?能把课上好吗?任何时候,一个对所从事职业缺乏感情的人,是不可能从内心深处去爱这个职业的,那么也就不可能用自己的言语去感染、去打动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对待生活。我们要视学生为己出,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们。我们班有二十三个学生,其中十几个都是留守生,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缺少关爱,我平时主动和他们聊天,询问生活情况,这些孩子和我感情非常好,我上课时都非常的听话。那么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学的当然很好,老师说话的威信也提高不少。

2、知识的积累,这是相当重要的。教师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教学,同时也是为了一种底蕴、底气,深厚而广博的知识积累,开阔的文化视野和高深的文化品位使得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更加自信而富于魅力。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过:“明确的语言取决于明确的思想。”可见语言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东西在支撑着。我们教师如果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给人的感觉就与众不同,那么我们说出的语言才有水平,才能让人信服。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是很难带领学生去学习有些文章的。有一次听一个语文老师的公开课,他上的是《两小儿辩日》,课堂上有个同学提了个问题:老师,那为什么太阳在早晨大而中午小呢?这个老师支支吾吾了半天,愣是没说出个所以然。可见这个老师在天文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由此可以看出作为老师的我们真应该做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精通,但我们要在精通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涉猎广泛些,作为我们的一种储备。

3、个人心理素养。个人心理素养的形成对于教师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情绪稳定,神态自若,思维敏捷,能应用自如地控制和支配自己。教师不能带着情绪上课,即使你在课前心情很糟,有很多的烦恼与不快,上课时你要学着把他隐藏起来。我们要以一张笑脸去面对学生,否则我们会把自己的不好情绪传染给学生的。女教师上课时还可以化点淡妆,这样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可掩饰紧张的情绪。同时注意保持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在最佳的状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清楚要想真正掌握包括语言素养在内的全面精深的教学素养,达到珠圆玉润、流转自如的境界,惟有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复式教学新探

    农村小学复式教学新探 临洮县龙门镇四合小学梁建庆 复式教学,现在是我校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农村学龄人口逐年减少,加之生源向城镇的流......

    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诗词教学新探 ——在吟唱中体味古诗词情感 在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古诗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姹紫嫣红,千姿百态,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这些古诗词或忧国忧民,或昔时劝学......

    启发式教学新探

    启发式教学新探 摘 要: 启发式教学一直是教学方法中耳熟能详的概念,是古今中外都十分提倡与推崇的教学方式。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启发式教学内涵与时俱进地发生着改变,本文主要......

    小学美术课创意教学设计新探

    小学美术课创意教学设计新探 摘要: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作为基地,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现象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新探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新探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行,小学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现代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新的挑战。教......

    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开放新探反思

    对开放语文课堂作业的反思 隆昌县山川镇新生小学黄承宇 新课程“作业观”的基本思想或主张是:作业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作业可以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完成,可以由学生合作完成......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_通用版[样例5]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通用版 语文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人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

    小学阅读教学论文:小学阅读教学新探

    小学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阅读教学新探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只有重新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