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5《桂林山水歌》教案
桂林山水歌
《桂林山水歌》被誉为“当代第一山水诗”,让桂林山水的美名更加脍炙人口。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含蓄地概括了桂林从历史到现代的巨大变化,传达出对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祖国新貌的赞扬。这首诗是以“信天游”民歌形式写的,句式匀称,音调锵铿。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学习诗人以虚写实,表现桂林山水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操,陶冶爱美情趣。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山”等景物的象征意。教学难点:
用“满”字替换“甲”字的意义。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总结进入
由作家陈淼的一段话导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桂林的山水。
二、介绍作者:
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建国后,写了《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月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有名的诗篇。
三、介绍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
四、听录音,注意正音,把握诗歌感情:
掺()叩门()箩()梭()胸襟()山山应我()
五、看桂林山水:(自读诗歌,思考)
1、概括《桂林山水歌》的内容。
这既是一篇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
2、梳理诗歌结构:
第一部分:1——4是对桂林山水和城市特点的概括。
第二部分:5——10联系个人感受以抒发对桂林山水的挚爱之情。
第三部分:11——28概括了桂林山水从历史到现实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六、赏祖国胜景:(指名分读)
1、诗人是如何描写桂林的山水的?
采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深沉而含蓄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
2、诗人写浪涛、风沙、马鞍、沙盘的作用是什么?
再现了诗人和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浴血奋战的悲壮情景,唱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无限感慨。3、11—14节的景物有何象征意义?
借老人山的形象,慨叹历史上的祖国一直愁云笼罩;借还珠洞的神话,抒写对于光明和解放的憧憬;面对鸡笼山、屏风山,联想到雄鸡高唱,屏风开放,山河放出异彩;又从穿山景状,表明大地洗尽愁容,面对明洁的喜悦;绿水、白帆、红旗象征新的一代一派生机。4、16—21节中出现了战士的形象,说明了什么?
诗人有意识地把自己融进诗歌中,不仅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还便于抒发自己的胸臆,诗人首先是一名战士,他放声高歌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为“江山多娇”而自豪,在他纵情歌唱山水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热爱伟大祖国的赤诚之心。
七、品作者情怀:
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写起,结束于“桂林山水——满天下”,为什么将“甲”换成了“满”呢?
诗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情赞美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让人们仿佛透过眼前的桂林山水看到另一幅更为壮丽的图景:全国人民正在运用彩笔,挥汗如雨,到处创造更新更美的“桂林山水”。一字之差,表现了诗人从客观的叙述到热切的期望的深深恋情。这是诗人战士情怀的流露,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芒。
八、写作特色: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在诗体形式上,采用信天游民歌体。在写法上,运用虚实相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诗人在写桂林山水时,既有对景点本身的描摹,又充满着奇思遐想,甚至将神话引入诗中,使现实、想象与神话融于一炉,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
九、小结:
贺敬之虽不是桂林人,但用一首诗道尽了桂林山水的神姿仙态,将桂林传唱天下。诗歌既向我们展示了如梦如画的山水风景,又向我们倾诉了如痴如醉的爱国深情。
十、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说说本诗前两节是如何灵活运用比喻的,有什么好处。
十一、板书: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桂林的山
以虚写实 甲天下 —— 满天下
漓江的水
描绘山水 歌颂时代
课后反思: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如果说“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 2 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中,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第二篇:诸由观镇机关作风建设典型材料
诸由观镇机关作风建设典型材料
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诸由观镇把“触思想、转形象、强素质、提效能”作为这次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扎实开展思想教育,认真查摆问题并进行彻底整改,进一步激发了机关内部活力,全镇上下创先争优氛围浓厚,机关作风有了明显改善。
一、抓思想教育,作风建设成为转变思想的催化剂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人行为的支撑。为了迅速把机关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机关作风建设上来,树立争创一流的境界,确立争创一流的标准,昂扬争创一流的斗志,诸由观镇把抓好思想教育工作当成作风建设的头等大事。
一是通过剖析现状,使思想麻木的干部警醒。为达到警醒干部的目的,吕书记在动员会上深刻剖析了诸由目前的发展形势,在当前激烈残酷的竞争环境下,诸由的发展局势并不乐观,经济结构还不优化,经济发展速度比不过几个开发区,诸由的招商引资还是薄弱环节,诸由的发展稍有懈怠,就会越拉越远。然而机关目前还有少部分干部,思想僵化、按部就班、认不清形势,仍然躺在过去的成绩里,沾沾自喜,任其发展,必将导致诸由各项工作停滞不前。再不警醒,必定逃脱不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二是通过自我测评,使行动迟缓的干部提速。吕书记指出,目前机关有部分干部满足于“每年一小步,年年有进步”,虽然有一定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感,但离工作要求还远远不到位,为调动起这部分人的积极性,镇党委从五个方面,让机关干部自我测评,找出差距。一测个人集体荣誉感的强弱,树立不服输,争第一的意识;二测个人素质 的高低,提高工作效能;三测群众意识的强弱,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感;四测个人的风险系数,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五测个人在机关位臵的高低,强化知廉耻,树形象的观念。通过自我测评,变“要我整改”为“我要整改”,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通过制度加压,使消极放松的干部掣肘。针对极少数干部视规章制度于脑后,臵群众利益于度外的现象,机关集中学习了《有错无为问责暂行条例》、《十要十不准》以及市委对部分干部进行的问责通报,让机关干部引以为戒,遵章守纪。并且严肃规定,凡是触犯高压线、给诸由带来负面影响的干部要从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处罚,严厉追究责任。
二、抓制度管理,作风建设成为规范行为的标尺
严管就是爱护,规范才能提高。为了让机关干部有章可循,让作风建设形成制度化贯穿于机关干部的一言一行,形成自觉行为融入机关干部的日常工作,镇机关下大力气抓制度建设,卡实责任,一抓到底。
一是领导干部第一责任制。镇机关按照领导干部分工,分成七个小组,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每个小组成员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就是组长,哪个干部整改不彻底,效果不明显,走了过场,组长要承担第一责任,并全程负责,重新整改。镇党委根据乡镇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镇级领导干部、一般干部、村级干部三级干部行为规范,印刷成册,人手一本。村级干部的遵守情况工作片片长担负领导责任,一般干部的遵守情况分管领导担负管理责任,上级要对下级负责,形成上下连带的责任体系。
二是整改效果公开承诺制。为了增强作风建设整改的实效性,每 个机关干部、每个部门都建立了整改台帐,设定了整改目标和要求以及完成时限和落实监督人,并且对整改台帐进行全面公开,让大伙来监督整改,让群众看到承诺。另外,镇党委还把2011年需要为群众办的一些实事,进行了公开承诺,便于群众监督。
三是作风建设奖惩制。镇机关成立了作风建设考核小组,从机关考勤、机关卫生、业务工作、包村工作、宣传报道、临时性重点工作6个方面制定了机关干部考核办法;从党建工作、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民生工程4个方面制定了工作片考核办法;从班子建设、村级稳定、重点工作3个方面制定了村级工作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树优以及提拔后备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抓实干落实,作风建设成为创先争优的内动力
随着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入,干部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争创一流的意识也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党委高点定位,制定全年工作总目标。针对目前诸由各项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镇党委决心2011年要下大力气在“短腿”项目上抓突破,谁分管谁负责、谁牵头谁承诺,确保全镇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并且在全镇总结表彰会上,确立了2011年全镇工作的总目标:优势项目保三争一,弱势项目保五争三,年终总排名确保全年在8个镇区中名列第一。
二是干部深入基层,密切与人民群众关系。镇党委制定了驻片干部、一般干部、涉农技术人员三个层面的下乡包村制度,规定驻片干部除特殊情况,平时不准呆在机关,要真正沉下去,与村干部一起共同参与村级工作的发展;一般干部下乡走访直接入户,访民情,为群众办实事;涉农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同时规定,主要领导下乡调研时间不得少于2个月,包村干部下乡时间不得少于200天,全年走访率达到100%。换届选举前,为清楚掌握好村情选情,按照党委的要求,包村干部利用入户走访的时机,逐村逐户建立起《户情档案》,对全镇3万多户群众的详细资料进行了记载,主要包括家庭主要成员、经济收入状况、主要社会关系以及存在困难等,实现了村情、户情、民情一本通。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村委顺利换届打下了基础。
三是学习氛围浓厚,服务技能明显提高。镇党委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年内农技部门要举办农业知识培训6次,农经、经贸部门在开展业务培训的同时,要选送业务骨干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学习,群工站将聘请法律专业人员为全镇机关干部讲3次课。同时,镇里还决定每月进行一次业务知识培训,每季度召开一次业务知识答辩,全面提高“三基”能力,增强为基层办实事的本领。
四是积极为基层办实事,宗旨意识明显增强。作风建设过程中,镇党委针对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研究出台了为民办实事六项承诺,分别是:
1、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
2、全镇垃圾集中处臵工程。
3、丛林总部至工业园管线铺设后续工程。
4、东环路南延公路修建工程。
5、群工站扩容工程。
6、敬老院设施改造工程。2011年,镇党委将在群众的监督下,完成这六项民心工程。具体推进措施:一是制定项目进度表,分期分段落实具体任务指标,确保早实施、早完工;二是实行定期议事、现场办公、督导检查等制度,促进项目推进进度;三是成立项目服务小组,由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全程负责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第三篇:山东省龙口市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走近名人十教案
走近名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更多名人的故事,并受到启迪。
2、继续锻炼学生的组织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交流的方法,提高学生交流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刚才,老师在你们的每一张桌子上都放了一张书签,现在,谁来读一读上面的内容。
生读
名人的言行如一块砺石,它可以激励我们的斗志。
2、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名人?
真是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些古今中外的风云人物,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航标,引领着人类走向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和更加精彩的物质世界。
3、因此,上星期,老师让你们去读名人的故事,并作了阅读交流卡。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汇报课
板书:走近名人
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阅读交流卡,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式、交流你的收获?大部分同学已经想好了。咱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二、小组内交流读的内容。
小组交流时请注意两个要求: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交流,把自己的见解表达清楚。
2、认真听,学习别人的收获。
学生交流,师小结:看到同学们交流的这么开心,这么投入,我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很多。想把你的收获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三、交流读书内容
(一)(中国名人的故事)
师:谁先来:你准备用什么方式交流你的收获、?
生1:讲主要内容和收获 板书: 讲
其余同学补充收获(怎样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师:这位同学交流的是中国名人的故事,还有谁也读了这样的故事,生2:表演故事
(同学们想看吗?那我们欢迎小演员上台表演,先介绍
一下自己扮演的角色 板书: 演
其余生评价,(这三位小演员你最喜欢谁?)(祝贺你们表演成功,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吗?)
师:还有谁读了这样的故事?
生3:读受感动的段落。(来,我们一起听)板书: 读
师:读的多好呀!真是我们班的朗读小能手。告诉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外国名人的故事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几个中国名人的故事,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还学到了一些好词、好句子,收获很大。有谁读了外国名人的故事?
师:你来!
生分角色读故事,谈收获
生画故事,并讲述
其余同学补充收获
四、拓展延伸
师:俗话说的好:名人故事,流芳百世;传世名言,启迪心智。名人的成就犹如一面明镜,它照出了我们的不足。
说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交流更是增长知识的一条捷径,所以同学们要多读书,多交流。老师这里也有一篇有意思的文章,想读吗?
请同学们翻到语文《伴你成长》73页,用学过的读书方法默读两遍,看谁的收获最多。
五:总结,布置作业
师: 这节课,我们交流的非常愉快,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特别是交流的方式,同学们要不断的尝试运用,以提高自己的交流水平。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望同学们抓住一切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不断的进步。
第四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4 琵琶行教案 北师大版
琵琶行
课前预习:
1、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2、了解歌行体的特点。
3、熟读全诗,熟记名句,积累词语。相关课程标准:
训练朗读能力、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2.赏析本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评价任务:
1、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2、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展示:
(播放琵琶演奏曲《十面埋伏》
这是中国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同学们知道是用什么演奏的吗?我们从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美。今天我们不仅要欣赏琵琶曲,还要一起来欣赏描写琵琶曲之最的古典诗歌——《琵琶行》。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自主学习:
(一)、品读诗歌 1.感受音乐美。
让我们首先聚焦音乐描写,化身为诗人,走近琵琶女,用心灵去聆听,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1)自由诵读诗歌(2)集体诵读诗歌。
(3)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分辨重音,掌握节奏和速度。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简析小序】 2.解读诗中味(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②概述琵琶女身世;③点明写作动机;④定下全文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内容感知
(2)通过诵读和对小序的学习,简要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明确:诗人被贬官后谪居江州,月夜送客至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品味意境美。
(1)找出描写景物环境的句子。
明确: 描写环境的句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黄芦苦竹绕宅生”等。
(2)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
想一想:这些景色分别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意象:江水、枫叶、荻花、秋月。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描写江边送客时的环境。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一个“惨”字点出了心境的凄凉。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做好了准备。4.理解 曲中情
(1)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提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来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2)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相似的遭遇也使诗人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
三、交流研讨
(一)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音乐的旋律有哪些变化,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细柔温婉)、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急促 愉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清冷阻塞)、冰泉冷涩弦凝绝(低沉凝滞)轻快 停顿
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奔涌)、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雄壮)爆发 高昂
四弦一声如裂帛(短促凄厉)戛然而止
好处:以声喻声,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声音来作比喻,把抽象无形的琵琶声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不仅写出了音乐徐疾抑扬、多姿多彩的变化,还让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2、叠词和连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连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好处:使音节琅琅上口、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2)侧面烘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好处:写听众的反应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赏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
1、为了突出音乐效果。
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反应,在直接描写之后,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
2、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
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总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两句诗里,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
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一体,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四、检测点拨:
1.白居易,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_______诗人。他倡导“________”运动,主张“________,________”。著有《________》
2.《琵琶行》 中表现琵琶女和作者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作侧面描写。
4.“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 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B.以听众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C.以景色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以听众的静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五、课外拓展 1.听一听,写一写:
请学生听古曲:《高山流水》,试着用文学的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2.赏析写音乐的名诗词,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赏析,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赏析,谈体会,写感受。
六、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可以挖掘的地方很多。诗歌教学应注重朗读,只有通过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上课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体味诗人的情感。通过反复诵读、讨论质疑,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体验出诗人的情感变化,效果良好。
第五篇:山东省临沂凤凰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香菱学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香菱学诗》 教学设计(附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多侧面分析人物性格;
3、欣赏文学作品,学习香菱的学习境界。自主学习
1、师导入:著名的作家王蒙说“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所以你有一瓢浅,就从红楼梦中能够舀出的也就是一瓢,你是一片汪洋,你从红楼梦中感受到的也就是汪洋。
2、检查预习1)文常:
生:自由谈论有关《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相关知识,并注意积累、识记。2)字词 我会读,我会写
请柬 胡诌 暧昧 沁芳亭 宝钗 ......橄lǎn______ 废xū______ zǐ______妹 xiàn_______慕
3、速读文章,思考: 1)概括香菱学诗的三个步骤。2)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学习
(一)品诗(一、二组完成)
导语:今天我套用《百家讲坛》栏目中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说法,让我们一起去品香菱写的诗,说的话,做的事。
1、品香菱写的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同桌讨论: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并说明理由。
明确: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合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2、品香菱写的第二首诗: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同桌讨论: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不好,与第一首相比哪首好?
明确:香菱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3、品香菱写的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同桌讨论: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怎么样?
明确: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
4、结语: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
第一境“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境“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5、拓展:通过以上香菱写的三首诗比较鉴赏,你有什么收获?特别是对你的写作有何帮助? 让学生自己感悟出,要义在于感情,而非辞藻的华丽。
(二)品人(三——六组完成)
1、介绍香菱身世
香菱,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是甄世隐的女儿。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地位介于奴婢与小姐之间。她有着不幸的命运:香菱从小遭受灾难,三岁那年元宵节被骗子拐走,长大后又被拐卖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香菱一生中唯一快乐的日子大约只有薛蟠外出经商的那一年,她得以住在大观园中,才使我们见到一个天真烂漫,纯洁善良的香菱。
2、研讨香菱和黛玉的性格 三、四小组分析香菱,五、六小组分析黛玉。
学习任务:找出课文香菱或黛玉的语句,分析她们的性格特点。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一位代表,汇报小组学习结果。班内明确:
香菱性格:学习专注、聪明灵秀,悟性高,勤奋
黛玉性格:热情、豁达,并且学识深厚。一反原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的形象。
(三)品文(七组完成)探讨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再读课文,思考:香菱学诗为什么会成功? 明确:
(1)自身因素:香菱努力,苦学、乐学、善学,资质好,领悟高。
(2)老师因素:黛玉指点好,她好为人师,善于鼓励,精通教艺,提倡自学。(3)环境因素:大观园的环境激起香菱学诗的愿望。展示交流
各组代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全班交流 拓展延伸
学过本文以后,你觉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借鉴? 如: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用心
爱心
专心
要有自信心;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要多读书;要不耻下问; 要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做有心人,提高兴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不怕失败。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品诗、品人、品文,在曹雪芹的带领下体会了怎样写诗,怎样做人,怎样学习,相信对大家今后的学习和帮助一定是很大的。作业设计
从香菱学诗或黛玉教诗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或收获。要求不少于300字。
板书
香菱学诗
一、品诗
1、词藻堆砌,无真情实感
2、有进步,跑题
3、用词典雅含蓄,感情真挚
二、品人
香菱:学习专注、聪明灵秀,悟性高,勤奋
黛玉:热情、豁达,并且学识深厚。
三、品文
成功(1)自身因素(内因)
(2)老师因素(外因)(3)环境因素(外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