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上海开放大学
《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选课对象
《西方经济学概论》选修的对象是经济类专科,主要是金融专科和财务会计的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课程4学分,课程学时数64。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10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广播电视大学金融专业专升本《微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是在“经济数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它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相矛盾,却在很大的程度上,符合和顺应经济改革的要求和趋势,也是经济类大专专业课程的基础课。
《西方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推导,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极大化,政府机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比较计划经济的运行,分析它的长短优劣与局限,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专升本的学习奠定坚实经济学基础,自觉地拥护和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先修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
后续课程:无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导言(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的简史。2.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及主要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稀缺性及生产可能性曲线 2.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2.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稀缺性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难点: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
2.理解均衡价格及均衡价格的变化
3.掌握需求量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需求理论
1.需求与需求函数
2.需求定理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定理
1.供给与供给函数
2.供给定理
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价格的决定
1.均衡价格及形成
2.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第四节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第五节
对价格干预的市场结果
1.限制价格
2.支持价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
难点: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
第三章 弹性理论(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分类 2.理解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的分摊
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二节 其他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及其分类 2.恩格尔定理 3.需求交叉弹性
4.供给价格弹性及分类 第三节 弹性理论的运用 1.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2.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的分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难点:需求弹性与总收益;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的分摊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欲望与效用;
2.理解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3.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1.欲望与效用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定义 第二节 边际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1.无差异曲线 2.消费可能线
3.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1.消费者剩余
2.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难点:基数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第五章 生产理论(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生产函数;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2.理解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分析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企业理论 1.企业形式
2.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1.长期与短期 2.生产函数
3.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4.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1.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2.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长期与短期的含义 难点: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与等产量分析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收益的概念
2.理解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相互间的关系
3.掌握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相互间的关系;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成本
1.机会成本的概念
2.机会成本的应用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1.短期成本分类 2.短期成本间的关系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1.长期成本的分类 2.长期成本间的关系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1.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短期成本分类及短期成本间的关系 难点: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市场结构的划分标准
2.理解寡头市场的特征及斯威奇模型
3.掌握四个市场的长短期均衡及价格歧视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市场结构
1.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2.市场结构的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3.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第三节 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2.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3.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4.垄断企业的定价策略:单一定价与歧视定价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 2.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寡头市场的特征 2.斯威奇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难点:斯威奇模型
第八章 分配理论(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与对策
2.理解利息理论与地租理论
3.掌握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原理 1.生产要素的需求 2.生产要素的供给
3.工资、利率、地租与利润理论 第二节
社会收入分配 1.劳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2.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第三节 收入分配政策 1.过程公平论 2.收入在分配政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难点: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的理解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市场失灵理论
2.理解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局限
3.掌握公共物品与外部性、道德危险与逆向选择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2.外部性
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局限 2.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 1.不确定性与风险
2.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危险与逆向选择 第四节 市场失灵论 1.公共选择理论 2.官僚主义行为模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外部性 难点:道德危险与逆向选择
第十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2.理解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3.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难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第十一章 长期中的宏观经济(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货币的基本知识 2.理解自然失业
3.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及三个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3.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第二节 长期中价格的决定 1.货币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自然失业
1.自然失业 2.摩擦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自然失业
难点: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十二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2.理解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含义
3.掌握财产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总需求、总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2.总需求曲线与财产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 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与粘性工资论、粘性价格论和错觉理论 3.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4.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难点:总需求曲线与财产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短期总供给曲线与粘性工资论、粘性价格论和错觉理论
第十三章 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其意义;了解投资函数 2.理解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3.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与乘数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消费函数理论 1.消费函数的含义
2.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其意义 第二节 投资函数 1.投资及其组成 2.投资函数
第三节 总需求决定原理
1.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2.乘数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费函数的含义;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其意义 难点:乘数理论
第十四章 货币与经济(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2.理解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
3.掌握IS曲线、LM曲线与IS—LM模型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货币与金融体系 1.中央银行
2.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第二节
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决定 1.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供给理论 3.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IS—LM模型 1.IS曲线 2.LM曲线 3.IS—LM模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货币需求理论;IS曲线、LM曲线 难点:IS—LM模型
第十五章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及特征
2.理解失业对经济的影响、周期性失业、膨胀性与紧缩性缺口
3.掌握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胀的种类及对经济的影响;菲利普斯曲线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失业 1.周期性失业
2.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1.通胀的含义及分类 2.通胀对经济的影响
3.需求拉上、供给推动、供求混合的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与新古典学派的解释 2.货币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3.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胀对经济的影响;需求拉上、供给推动、供求混合的通货膨胀理论 难点:新古典学派、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2.理解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3.掌握财政政策的内容、应用;掌握内在稳定器与挤出效应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第二节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内容、应用 2.内在稳定器、挤出效应 第三节 货币政策
1.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2.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财政政策的内容、应用;内在稳定器 难点:挤出效应;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2.理解国际收支、汇率理论、开放经济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3.掌握国内总需求、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与贸易收支状况的影响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一国经济 1.当代世界国际贸易的特征 2.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与一国经济 1.国际收支 2.汇率理论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一国经济的调节
1.开放经济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2.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节 3.开放经济中的最优政策配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国内总需求、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与贸易收支状况的影响 难点:对外贸易乘数、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节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Economics)学 时:60-72学时 参考教材:
1、梁小民主编.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三版),1998,2、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3
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9.8
4、[美]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第16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学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部分: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不确定性和风险;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关市场的均衡;*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部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
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课程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4-5学时)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一词的起源、内容。
二、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稀缺、选择、资源配置、三种经济制度、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形成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 4 个主要阶段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若干基本假定经济人假定、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假定、产权明晰假定
二、宏观经济学内容及基本假定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个量分析、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三、经济模型与经济量
四、静态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
供求理论(6学时)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的概念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三、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的概念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
三、需求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四、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第三节
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四、供求理论
五、政府政策:价格控制、限制价格、支持价格、最低工资、政府税收对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概念与分类:需求价格弹性、含义、弧弹性、点弹性
二、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三、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四、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几何推导、供给弹性的因素
五、其他需求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六、弹性理论的应用;蛛网理论与期货市场(略讲)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6学时)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
一、效用概述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四、单个需求曲线的推导
五、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二、无差异曲线及特点
三、商品边际替代率
四、预算线与预算空间
五、消费者均衡
六、需求曲线
七、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商品
第四章
生产理论(5-6学时)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二、生产函数 :Q=F(L,K,N,E)
三、常见的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五、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线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五、等成本线
六、最优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七、扩展线
八、规模经济适度规模
1、规模经济 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
2、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3、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第五章
成本理论(5学时)
第一节
成本概念
一、机会成本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三、(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四、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五、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会计利润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STC,SAC,SMC
二、各种成本变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成本:LTC,LAC,LMC
二、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因素
三、成本函数的应用
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12+2学时)
第一节
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
一、市场、行业与市场类型二、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
三、厂商的收益和利润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一、厂商在短期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二、不同情况下的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五、价格歧视
第六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七节
寡头市场
一、寡头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二、古诺模型
三、斯威齐模型*
四、卡特尔模型*
*第八节
博弈论初步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二、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七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4-5学时)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三、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略)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生产要素供给的概述
1、效用最大化和供给
2、影响供给的因素
3、生产要素供给的原则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第三节
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原则:MRP=MFC
第四节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一、工资理论:工资的性质和种类;劳动市场的均衡;不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的决定
二、利息理论:利息的决定;来源;作用
三、地租理论:地租的决定;租金;准租
四、利润理论:含义,种类,来源
五、洛伦滋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自学略)
第一节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分析二、一般均衡分析
三、两个部门的一般均衡
1、交易的一般均衡
2、生产的一般均衡
3、交易和生产的一般均衡
第二节
福利经济理论
第三节
福利经济政策
第九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学时)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造成低效率
二、寻租理论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管制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
四、反托拉斯法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定义与分类
二、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
三、外部性的特点、对策
第三节
公共物品(外部性的特例)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特征
二、分类: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
三、公共物品的消费倾向
四、政府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介入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
一、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二、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
三、对策---加强信息信号的传递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4学时)
第一节
国内生产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
二、GDP的核算方法
㈠支出法(或产品支付法或最终产品法)
㈡收入法(要素支付或要素收入法)
㈢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㈠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㈡国内生产净值(ND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㈢国民收入(NI)
㈣个人收入(PI)
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二、实际GDP(GNP)、名义GDP(GNP)潜在GDP(GNP)
三、人均GDP(GNP)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学时)
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总需求的构成
二、总需求与均衡的国民收入
三、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四、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乘数理论:乘数的含义、乘数的计算
*第三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
二、AD-AS模型
课时有限时以下部分以讲座形式开设
第十二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讲:4学时)
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类型: 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
二、失业的影响与治理
第二节
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一、货币与货币理论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
二、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主义观点: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发生。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此消彼长交替关系。
第十三章
经济周期理论(第二讲:2学时)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活动水平(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的波动。经济周期也叫做商业循环。
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1)[苏] 康德拉耶夫周期(1926年);
(2)[法] 朱格拉周期(1860年);
(3)[美] 基钦周期;
(4)[美] 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
(5)[奥] 熊彼特周期(1939年)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理论分类
(1)分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2)分为: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非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二、非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三、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四、乘数 — 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三讲:2学时)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概念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二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
经济增长模型和理论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四讲:2学时)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二、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需求管理(2)供给管理(3)国际经济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二、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的逆向调节;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
二、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2)计价单位;(3)贮藏手段。
西方国家的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四、货币政策基础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一、供给管理政策:(1)收入政策(2)指数化政策(3)人力资源政策(4)经济增长政策
二、宏观政策的运用
总复习(2学时)
参考书目:
1、[美]曼昆《经济学》上、下册,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下册,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微、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4、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
5、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
6、梁小民主编《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版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2007-3-15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设置的,它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们电大财经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下面介绍各章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其中带“*”号的内容不做教学要求。第一章
导
言
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二节介绍的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三节介绍的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介绍西方经济学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学生一般了解就可以,不必作为重点。
本章的重点包括: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5)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资源稀缺性
二、选择与资源配置
三、资源利用
四、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和利用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含义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1.理论的组成 2.理论的形成 3.理论的表述方式 *
三、实证分析工具
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略)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之一,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市场经济就是以价格调节为中心的经济,这一章正是说明市场经济运行的,所以非常重要。本章第一节与第二节介绍决定价格的两种因素:需求与供给。第三节与第四节是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第五节是价格政策。
本章重点包括:(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5)均衡价格的含义。(6)供求定理。
(7)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8)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影响需求的因素 2.需求函数
三、需求定理 1.定理的内涵
*2.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略)*3.需求定理的例外(略)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
供给 2.
供给 3.
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因素与供给函数 1.
影响供给的因素 2.
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 1.供给定理
*2.供给定理的例外(略)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价格理论
一、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
供求定理
第四节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二、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 2.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五节
价格政策
一、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
二、支持价格
l.支持价格的定义
2.农产品支持价格的运用 3.支持价格的作用
三、限制价格
l.限制价格的定义 2.限制价格的运用 3.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第三章
弹性理论
本章是前一章的继续,说明价格、收入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的量的关系。这一章的实用性相当强。第一节介绍需求的价格弹性,第二节介绍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第三节是弹性理论的运用。
本章的重点包括:(1)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3)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与弧弹性(略)
三、需求弹性的分类
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第二节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略)
一、需求收入弹性
二、需求交叉弹性
三、供给弹性
第三节
弹性理论的应用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l.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
二、蛛网理论(略)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需求定理。第一节是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概述,是以后分析的基础。第二节和第三节是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解释消费者的行为,第四节和第五节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解释消费者行为。这两种方法说明的道理是同样的,即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但所用的分析方法不同。第六节是消费政策。
本章的重点包括:(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4)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6)消费可能线的含义。
(7)用无差异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8)公共物品的特征。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二、效用
三、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1.基数效用论 2.序数效用论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消费者均衡举例(略)*3.消费者均衡的证明(略)
第三节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一、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二、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略)第四节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一、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
三、边际替代率(略)
四、消费可能线
第五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
*
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比较(略)*
三、收人效应与替代效应(略)*
四、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略)第六节
公共物品与消费政策
一、公共物品与税收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略)*
三、保护消费者的政策(略)*
四、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略)第五章
生产理论
本章是对厂商行为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理解供给定理。本章是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含长期生产理论与短期生产理论)。这种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是一种实物关系。
本章的重点包括:(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3)规模经济原理。
(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持证。(5)等成本线的含义。
(6)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原理。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要素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
二、生产函数
三、技术系数
第二节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三节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规模经济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四、适度规模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二、等产量线
1.等产量线的含义 2.等产量线的特征
*3.边际技术替代率(略)*4.脊线(略)
三、等成本线
四、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7-3-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本章所分析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仍然是分析厂商行为的理论。这一章所分析的是用货币表示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厂商生产的基本原则是利润最大化。
本章的重点包括:(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2)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3)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4)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5)机会成本的含义。第一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1.短期总成本 2.短期平均成本 3.短期边际成本
二、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3.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第二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构成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3.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三、长期边际成本
第三节
机会成本及其他
一、机会成本
二、显明成本与隐含成本(略)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第五章与第六章分析了厂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要从内部考虑。本章是分析厂商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如何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决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本章的重点包括:(1)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含义。(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3)产品差别的含义。
(4)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价格与需求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l.需求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五、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与垄断利润(略)*
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略)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略)*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略)*
四、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略)
五、垄断竞争市场上均衡的简化分析
六、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三、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
四、古诺解:双头垄断理论(略)*
五、拐折的需求曲线(略)
六、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 l.价格领先制 2.成本加成法 3.卡特尔
七、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论 第五节
产业政策
一、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
二、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
三、反垄断政策
四、国有化政策 第八章
分配理论
本章是说明“为谁生产”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本章的重点包括:(1)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2)利息的合理性。(3)超额利润的来源。
(4)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5)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产生与解决方法。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 3.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第二节
工资理论
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1.劳动的需求 2.劳动的供给 3.工资的决定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l.增加对劳动的需求 2.减少劳动的供给 3.最低工资法
4.工会影响工资决定的限制条件 第三节
利息理论
一、利息理论
l.时间偏好与利息
2.迂回生产与资本净生产力
二、利率的决定
三、利息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四节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性质
二、地租的决定
三、级差地租的形成与决定(略)
四、准地租与经济租(略)第五节
利润理论
一、正常利润
二、超额利润
1.创新与超额利润 2.承担风险的超额利润 3.垄断的超额利润
三、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六节
社会收入分配与分配政策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平等与效率:一个永恒的矛盾
三、收入分配政策 1.税收政策 2.社会福利政策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所计算的各种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准。
本章的重点包括:(1)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4)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l.支出法 2.收人法 3.部门法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四、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略)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所论述的国民收人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是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章。
本章的重点包括:(1)在总供给为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2)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4)IS曲线的含义。(5)LM曲线的含义。(6)总需求曲线的含义。(7)三种不同的总供给曲线。
(8)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9)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第一节
总需求分析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总需求的构成
二、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人的决定
三、消费与均衡国民收人的决定 l.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2.消费函数、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四、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五、乘数理论
第二节
总需求分析
(二):IS—LM模型
一、IS曲线
二、LM曲线
三、IS—LM模型
1.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2.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3.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四、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2.短期总供给曲线 3.长期总供给曲线
五、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本章是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来分析宏观经济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是失业理论。第二、三节是通货膨胀理论。第四节是分析有关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各种理论。本章的重点包括:(1)充分就业的含义。
(2)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3)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的含义。(4)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5)通货膨胀的含义。
(6)对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解释。(7)对供给推动通货膨胀的解释。(8)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
(9)不同学派对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解释及政策含义。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 2.充分就业的含义
二、自然失业
三、周期性失业
四、隐蔽性失业
五、失业的经济损失
第二节
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一、货币与货币理论
二、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1.什么是通货膨胀 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3.通货膨胀的分类 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3.进口推动的通货膨胀
三、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
五、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略)
六、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二、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三、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是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其重点是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波动的原因与规律。本章的重点包括:(1)经济周期的含义。(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
(4)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三、经济周期的分类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历史回顾
一、经济周期理论概况: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
二、纯货币周期理论(略)*
三、投资过度周期理论(略)*
四、创新周期理论(略)*
五、消费不足周期理论(略)*
六、心理周期理论(略)*
七、太阳黑子周期理论(略)第三节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一、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概况
*
二、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略)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本章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其重点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分析增长的特征与原因。本章的重点包括:(1)经济增长的含义。(2)经济增长的源泉。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5)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什么是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1.资本 2.劳动 3.技术进步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 2.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假设 2.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略)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第四节
零经济增长理论(略)
一、增长极限论
二、增长价值怀疑论
三、对零经济增长理论的反驳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也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重点章。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的调节经济的政策,其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本章的重点包括: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3)赤字财政政策。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5)货币政策的运用。(6)收人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l.需求管理 2.供给管理
*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略)第二节
需求管理
(一):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赤字财政政策
*
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略)第三节
需求管理
(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机制 2.货币政策的工具
3.货币政策的运用
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一、收人政策 l.“工资”物价冻结 2.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3.税收刺激计划
二、指数化政策 1.工资指数化 2.税收指数化
三、人力政策 1.人力资本投资 2.完善劳动市场 3.协助工人进行流动
四、经济增长政策
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 2.资本积累 3.技术进步
4.计划化与平衡增长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略)
一、菲利浦斯曲线与政策目标的选择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三、相机决择
四、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难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概论
本章把封闭经济中的分析扩大到开放经济中,介绍开放经济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章的重点包括:(1)开放经济的含义。
(2)国际收支的三个主要项目。(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第一节
开放经济理论概况--、开放经济 l.什么是开放经 2.开放程度的衡量
*
二、国际贸易的有利影响 *
三、国际贸易的限制 第二节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1.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3.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不均衡 *
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
三、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第三节
汇率理论
一、外汇和汇率 *
二、汇率的决定
三、汇率制度 l.固定汇率制 2.浮动汇率制 3.战后西方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人均衡与调节
本章从开放经济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及相关的政策调节。
本章的重点包括:
(1)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与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的区别。(2)总需求与出口变动对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影响。(3)对外贸易乘数。
(4)溢出效应与回波效应。(5)对外贸易政策。(6)汇率政策。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一、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
二、IS—LM模型与国民收入均衡
三、国民收入均衡的变动 1.国内总需求的增加 2.出口的增加
*
四、其他因素变动对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略)第二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调节
一、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三、开放经济中经济调节的困境
四、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调节的原则:最优政策配合 第三节
对外经济政策
一、对外贸易政策 1.关税政策 2.非关税壁垒
二、汇率政策 l.汇率贬值政策 2.汇率管制政策
三、对外投资政策
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第四篇:摩登舞课程教学大纲-上海开放大学
上海开放大学专科舞蹈表演专业
《国际标准舞》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课程3学分,课程学时数54。
课程主要锻炼个人能力,与四肢的协调,丰富学生对欧洲等国家文化与艺术的认识,在充实生活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气质、提高艺术修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丰富生活,提高个人气质与修养,陶冶情操及培养艺术气息。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舞蹈说明(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标准舞的分类,舞步的基准和方位,音乐的节奏。
2、理解基本步的重要性
3、掌握拉丁舞节奏和舞步的运用,脚法的清晰
二、内容要点
1、国际标准舞的起源、风格和特点
2、音乐、舞步节奏及表现
3、跨、腹部动律与速度的产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音乐节奏的掌握,身体转度和姿态 难点:
动作清晰,节拍准确。
第二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起源、风格、特点
2、理解伦巴舞的基本步法
3、掌握伦巴初级舞步
二、内容要点
伦巴舞初级基本步的学习,及每个舞步中文、英文的准确名称 例:Basic Movement 基本动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三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Rumba Basic Movement 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手与身体的协调
二、内容要点
伦巴舞初级基本步的学习,及每个舞步中文、英文的准确名称 例:Cucarachas 库克拉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四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Rumba Basic Movement 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
二、内容要点
伦巴舞初级基本步的学习,及每个舞步中文、英文的准确名称 基本步伐的单人初级组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五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Rumba Basic Movement 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
二、内容要点
Rumba基本步伐的单人初级组合现场实践与提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六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Rumba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
二、内容要点
双人配合初级基本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七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Rumba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双人的合作与默契
二、内容要点
铜牌级规定组合双人配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八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Rumba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双人的合作与默契
二、内容要点
铜牌级规定组合双人配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九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双人配合组步练习,保持形态与双人平衡。2.铜牌组合练习。
二、内容要点
组合与音乐节奏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十章 拉丁舞(恰恰)(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起源、风格、特点
2、理解恰恰的基本步法
3、掌握恰恰初级舞步
二、内容要点
恰恰初级基本步的学习,及每个舞步中文、英文的准确名称 Basic Movement 基本动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十一章 拉丁舞(恰恰)(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恰恰 Basic Movement 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手与身体的协调
二、内容要点
恰恰初级基本步的学习,及每个舞步中文、英文的准确名称 例:Time Step 时间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十二章 拉丁舞(恰恰)(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恰恰 Basic Movement 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
二、内容要点
恰恰基本步伐的单人初级组合现场实践与提高 双人配合初级基本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十三章 拉丁舞(恰恰)(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恰恰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双人的合作与默契
二、内容要点
铜牌级规定组合双人配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十四章 拉丁舞(恰恰)(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恰恰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双人的合作与默契
二、内容要点
铜牌级规定组合双人配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十五章 拉丁舞(恰恰)(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恰恰的节奏点、转度、姿态
2、理解不同音乐身体的不同表现
3、掌握每个动作,手与身体的协调,双人的合作与默契
二、内容要点
铜牌级规定组合双人配合,音乐舞蹈的结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十六章 拉丁舞(伦巴)(3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伦巴、恰恰单人基本组合掌握
2、双人配合初级规定组合
二、内容要点
复习伦巴、恰恰双人配合的铜牌组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每个Basic Movement的实际掌握 难点:
Basic Movement的胯部动作。
第十七章 组合复习(3学时)
复习两学期所学组合,结合拉丁舞。两支舞动作联排。
第十八章 总复习
熟练掌握拉丁舞:伦巴和恰恰的铜牌套路。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12421782.doc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教育目标: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地位在于:
1、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经济学的部分理论对搞好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2、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程度上构成许多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所以,学好西方经济学,对于研究有关的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以及了解它们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科中所占有的位置都有重要意义,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1.需求与供给
需求的定义、表示方式、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市场需求曲线,供给的定义、表示方式、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市场供给曲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2.效用论
总效用、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的预算线约束、收入变动的影响、消费者均衡的概念、条件,消费者的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生产和成本论
生产技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交产量、要素合理投入区,长期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规模收益的概念,厂商的最优化行为、成本方程、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短期成本的概念和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函数的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4.市场理论
厂商面临的市场类型、市场厂商的收益曲线、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厂商的长期均衡,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5.生产要素市场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最优使用量、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价格的决定、劳动供给与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率的决定。
12421782.doc 6.微观经济政策
垄断的均衡状态缺乏效率、反垄断政策,外在性与资源配置的效率、纠正外在性的方法,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免费搭车问题。
7.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价格总水平及其衡量、通货膨胀率,失业及其衡量、就业率和失业率,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构成。
8.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消费函数的定义、表示和特征,储蓄函数的定义、表示和特征、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国民收入决定,均衡收入的变动、乘数理论、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9.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函数,IS曲线的推导、斜率、移动,利息率的决定、货币的供给,LM曲线的推导、斜率、移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10.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货币政策、存款创造、货币政策手段。
11.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总需求函数、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函数、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市场的均衡、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及其政策含义。
12.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意义、实践背景,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模型、政策含义、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及其发展。
13.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的定义、分类、经济效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惯性,菲利普斯曲线、价格调整线,逆转通货膨胀的政策、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收入政策。
14.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选修)
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
12421782.doc 济学。
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特征、需求的变动、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特征、供给的变动、市场均衡和比较静态分析、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谷贱伤农。
2.理解基数效用论缺陷、低档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解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论观点和消费者均衡的推导,掌握序数效用论的观点和消费者均衡的推导、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用序数效用论方法推导市场需求曲线。
3.理解生产技术概念、规模收益的概念、长短期生产函数,理解和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素合理投入区、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短期七种成本的概念及曲线特征、长期成本的概念及曲线特征。
4.理解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理解和掌握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面临的市场类型、收益的相关概念及其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5.理解引致需求、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最优使用量;理解和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劳动的供给与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率的决定。
6.理解反垄断政策及政府对垄断的管制;理解和掌握垄断的低效率特征、外在性的概念与低效率及其纠正方法、公共物品的特征。
7.理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理解和掌握国民收入概念及其核算的两种方法、价格总水平及其衡量、失业及其衡量。
8.理解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理解和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
9.理解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资本边际效率;理解和掌握投资函数、IS曲线的推导及其移动、货币需求函数、LM曲线的推导及其移动;综合分析IS—LM模型、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的变动。
10.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理论基础;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1.理解主流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理解和掌握总需求函数及其推导、总供给函数及其推导、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及其政策含义。
12.理解经济增长的实践背景、新古典增长模型;理解和掌握哈罗德--多马模型。
13.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价格调整线;理解和掌握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类型及其成因、逆转通货膨胀的政策。
14.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观点。
实践教学: 1.面授辅导:这是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面授辅导以教 3
12421782.doc 学大纲为指南,结合教材,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学:提高学员自学能力。
3.撰写小论文: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事物并撰写小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