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今年暑假,在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学习中,有幸聆听了江西师大附小向桂辛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文本。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在第三学段进一步明确:“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遵循课标,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中要彰显问题的特点。向老师在执教中,叙事性文体的特征,许多环节得以体现。让我印象深刻,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我认为,向老师的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导入环节,明确文体。向老师在导入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拿《爬山虎的脚》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比较,让学生知道,《爬山虎的脚》写的是物,《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的是事。帮助学生明确了本文是一片写事的文章。这就为下一步针对文体特点展开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语言文字训练,扎实高效。
首先,向老师关注了语文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训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删”字的学习,首先向老师课件出示古字“删”,让学生认识。然后教师讲解,古时候,人们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要用小刀把它挖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所以这“删”字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最后通过组词“删除”、“删去”、“删改”,进一步了解“删”的意思。向老师利用汉字的演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使学生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生动形象,此举堪称一绝。再如“楷模”一词的学习,可谓独具匠心。向老师在学生认读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与什么有关?然后教师边课件出示楷树的图片边讲解,引出万世之表孔子。进而课件出示模树图片,引出模树是各种树的榜样。学生既对“楷模”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对理解下文“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这句话,巧妙地埋下了伏笔。
三、从文入手,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应该训练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和叶老先生的哪几件事呢?其目的是让学生理清文脉,了解梗概,把握主要内容。了解梗概,把握主要内容是学习叙事性文章的重要目标,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该问题的设计,关注了叙事性文体的特点。教学叙事性的文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表层理解,走向丰富立体的感受。在梳理了文脉,把握主要内容,找到感受之后,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更深一层的阅读活动。
向老师大致分为两个步骤来完成的:
第一步:抓关键词深入品读,感受叶老的认真。教学“密密麻麻”一词,首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接着回到文本,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密密麻麻”的所指。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出示《一张画像》的修改稿的图片,借助图片冲击学生视觉,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教学至此,教师引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第二步:补充相关材料,感悟叶老的平和。教师提示学生关注叶老给肖复兴的评语,学生从叶老表扬及鼓励的话语中,感受到也老的平易近人,平和与慈祥。就在学生有所感悟之时,教师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的内心的体验引向深入,正是这亲切的鼓励,让肖复兴倍感温暖,从此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师生再次朗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就这样层层深入,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补充相关材料等多种策略,抓住主要事件,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感受到作者肖复兴内心的感动。至此学习叙事性文章的第二个任务,从表层理解走向深层体验得以实现。
这样的设计符合叙事性文本的特点。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的结构有了初步的感知与把握,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四、凭借语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向老师抓住了“楷模”这一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那位老先生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呢?通过引导学生细读第一件事情,借助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链接资料这些方法来感受叶老的形象。学生通过抓住“密密麻麻”这个词语继续品味,感到叶老先生批改作文时是那么认真,而在读一读写给肖复兴的那段评语之后,链接叶老先生的资料,一个伟大的作家、国家教育部的部长、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竟然如此细致地为一个初中生批改作文,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叶老是那么地平和,做事又是那么地认真,叶老的形象逐渐丰满,学生对叶老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的确叶老是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由于向桂辛老师抓住了叙事性文本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那片绿绿的 爬山虎》评课稿
《那片绿绿的 爬山虎》评课稿
东巩完小
李际刚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通过作家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 “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上课时,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和。
一、以“爬山虎”为主线,步步引导
1、开头老师以“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么课文是不是写爬山虎?”把学生引入课文,通过读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后,老师又提问“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让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语句,直奔中心,紧抓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语句,这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以这一中心辐射全文,教学层次特别清楚。通过读理解其深刻含义,突破难点。
3、又以问题“看到那绿绿的爬山虎,作者的心情为何如此喜悦?”引领学生学习叶老给“我”批改作文这件事,突出文章重点。让学生围绕中心句去探究,去学习,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更明确,使整课堂浑然一体,正是由于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对不同的教材进行不同的教学处理,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才使这一堂课的教学流程如此清晰,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此成功。
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语言的特点,有侧重的进行读的训练。老师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课的开始就让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读引导学生找出表达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语句段落,即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语句,以读用心理解其深刻含义;最后抓住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语句,用心品读这些重点句段,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和平和。
三、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提出一些浅薄的看法,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多包涵。
1、理解课文难点部分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如体会第一句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刚进里院,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学生始终体会不到作者借爬山虎来写自己喜悦的心情。金老师是否把这部分先放一放,先学习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部分,再回过头去体会,学生可能会更易理解。
2、这节课安排朗读的时间比较多,但读的形式不够多,金老师多以自由读、齐读为主。
3、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不突出。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课堂师生的对话,生生对话。这课堂中,教师还是主导整个课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新理念没有突显出来。
第三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李兴华:王老师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课的开始就让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指导朗读时,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不断给学生加以引导:“‘我’跟叶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什么不一样?”、“从修改中,看出叶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这样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王凤云:王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在整堂课的教学中,王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度尊重学生。如在教学“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这个片段时,王老师问学生:“密密麻麻什么意思从密密麻麻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学生回答感受到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的习作的?王老师又将叶老修改的文章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叶老是多么认真,多么仔细的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
第四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 王乔 优点:
1、教学设计环节完整,重难点突出。教学层次特别清楚。通过读理解其深刻含义,突破难点。
2、目标定位准确。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边读边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等。
4、注重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深入研读,自主分析。
5、修改文章的训练。在进行说与写的训练后,又进行了修改文章的训练,这样的练习过程可以感悟到用准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感悟到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这就能够帮助学生从不时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抓住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的句子去体会叶老先生的一丝不苟的他的平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不足:
1、理解课文难点部分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
2、字词训练不够到位。
3、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不突出。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课堂师生的对话,生生对话 建议:
1、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相互提醒,然后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几个字进行写字指导
2、如体会两句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对比朗读,或者先把这部分先放一放,先学习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部分,再回过头去体会,学生可能会更易理解。
第五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评课
今天听了天山区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顿时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舒服、惬意。下面就今天的课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通过作家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和。
第一节课,我的看法是:
一、扎实高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我们参加过许多公开课,研讨课的观摩活动,我们一直在苦苦寻觅有用、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次,听了第二位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眼前不仅为之一亮: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课堂吗?什么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升华情感,提高语言的理解力;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老师关注了语文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训练,在检查学生初读情况时候,对多音字“曲”的处理则是采用了出示字典的几种解释,再引导学生根据解释确定读音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方法,再者对“删”字的处理更是巧妙绝伦,令人佩服: 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这句话上面有两个红色的修改符号,一个是“删除”(板书:删除符号),一个是“删改”(板书:删改符号)。这“删除”和“删改”都有一个“删”字,那这“删”字是怎么来的呢?(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讲解)古时候,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就在兽骨和龟甲上写字,后来还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我们来看看“册”字的演变过程。(继续通过课件演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也就是现在写的“册”字。同学们,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要用小刀把它挖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所以你看,这“删”字就是什么? 生: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
老师利用汉字的演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使学生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生动形象,此举堪称一绝。由浅及深的朗读训练。
关注文本 就是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作为阅读教学,教师应该遵循“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阅读原理,让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这一点,老师做得很好,老师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指导朗读时,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不断给学生加以引导: “我”跟叶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什么不一样?”、“从修改中,看出叶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这样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更重要的是,孙老师的引导是有层次的,学生自读做到读懂、读通顺,教师引导读使学生读得有感情,在一次次地朗读中和学生经历了一场心与心的交流。比如在 “我虽然未见叶老的面。。犹如春风拂面。”这一重点语句的学习上,老师对文中语句间所蕴含的人物情感上处理得相当成功。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叶老对下一代的关心老师通过资料的补充,创设了以下情境: 师:叶老先生给我修改的这篇作文一共一千五百多字,可叶老正是把这一千五百多字的文章修改了一百多处呢,所以我——(引读)生:(读这句话)师:(课件出示叶老为“我”修改的文章原稿)孩子们,你们看看,这就是叶老先生为我修改的文章,你们知道吗?叶老先生当时是杂志社的总编,每天要批阅大量的稿件。可是他在百忙之中为我这个小学生修改作文,所以我——(引读)
生:(再次读这句话。)
师:当时,叶老先生已是年近七十岁了,夜深了,老人仍不肯停笔,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的成长,所以—— 生:(又一次深情地读这句话。)
师:此时叶老先生在你的心里还只是个认真的老人吗?
每一次读,学生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升,老师通过这三次的引领,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提升,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叶老的温暖、慈祥和对孩子的关心,达到了情感的共鸣。
第二位老师的教学特点:
一、以“爬山虎”为主线,步步引导
1、开头老师以“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么课文是不是写爬山虎?”把学生引入课文,通过读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二、注重生字新词的教学,不但掌握了字的音和形,还掌握了意,并学会正确的运用这些词。
三、重视重点词的理解。如“密密麻麻”“春风拂面”的理解,使学生更深入地在理解句子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了叶圣陶的慈祥和平和。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语言的特点,有侧重的进行读的训练。老师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课的开始就让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读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几件事以及找出叶圣陶是怎样为作者修改作文的语句,以读用心理解其深刻含义,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和平和。
第三位老师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老师精心设计了各个环节开展教学,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这样安排: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采用自学法,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老师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第四位老师执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以爬山虎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含蓄,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虽言尽而意无穷。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对读者而言,他们读到的应该是一个能触动心弦的感人故事。老师在安排第一课的教学时,主要把与课题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和见面情景的描述中,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设计上,整节课结构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导语的设计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既点明本组课文“话成长”的主题,同时紧扣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有意把教学重心前移,课前就提出具体的预习目标:①自学生字,读准字音。②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③查找资料,了解人物有关的信息。这样学生在上课前早已做好学习的准备。课堂上教师进行必要的检查交流,便可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句段的品析、方法渗透和言语的训练,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
简单一个“读”字,实施起来却不简单,在完成重点环节的教学时,教师把读与评、说、画、议巧妙结合,多种形式的读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咀嚼品味,赏析升华,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被激活、唤醒,学生脑海中的影像也被充分地放大和渲染,变得更加鲜活和灵动,使学生完全沉浸到课文的意境之中。两个描写爬山虎的语段,文质兼美,教师对前者重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地读,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而对后者则重感悟,多展示。对于写见面情景的几个句子,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学结尾处的美读,教师饱深情的叙述、优美的音乐、进一步把学生的感情与作者感情融为一体,此时学生的读进入到“美在心中流淌,情在心中充盈”的美妙境界。练习的设计是教师给学生创造的又一个语言训练的机会。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一次小结,又利于搜集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悬念的设置,费时不多,但却是必要而且心须的,教师巧妙设计的两个思考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照应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成为一个整体。
第五位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一课,老师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落实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读懂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安排了两个板块的学习内容:
第一板块:叶老先生给我修改作文,“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
第二板块:叶老先生请“我”到他家做客。叶老平淡的言语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总的来说,纪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很好地演绎了本色语文的内涵。我讲两点:
1、内化文本,外化表达,说与写的有效结合。
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可隔离或偏废。
老师则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感悟留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通过写的训练,让学生把学到的文本词语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学生在遣词造句中领悟了老人崇高的人格魅力。一位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语言的感悟与语言训练悄然无痕地结合起来。
与老师商榷这么一个问题,如何挖掘对话表演的价值,让对话表演充满语言味
课文第一件事讲叶老给“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纪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就叶老师怎样修改我的作文和我有什么感受这两个问题进行交流。这当中,老师扮演肖复兴,学生扮演叶老先生。但是课文这段是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了叶老怎么帮我修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读起来确实很拗口。学生对叶老先生怎么改和为什么改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师生对话表演中,教师导演得很辛苦,我有这么一个建议: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学,在学生熟读这段话的基础上,把肖复兴的这一句原话写在黑板上(“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老师当肖复兴,学生当叶老先生,预设这样几个对话:①叶老先生,您为什么要删掉这个包字呢?学生一定会从文本中找到答案并表述出来。删掉“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②追问:老师,老师,我以前只听说环境很整洁,很干净,您怎么说句子干净了。师生间经过这么一个角色互换,让学生明白句子干净了在这里指句子简洁明白不罗嗦。祖国的语言文字很丰富,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教师预设第三个问题:叶老先生,为什么您要把“书皮”改成“包书纸”。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一定要很容易把书上的语言在这样的口语文字中恰当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肯定能最好地感受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要求你自己写作的时候用词要确切,使句子干净规范。
我想:这样的师生对话才能充满语言味。我们常说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过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看学生从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从这些课看,老师教会学生的是品词析句,积累语言的好办法,带给学生的是阅读和言语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都是在愉悦的情境中,在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对话中完成和实现的。
听完今天的几节课我也发现每位老师都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大家的过渡语、导语、小结语言丰富唯美,积满了学生思考感悟的空间,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否影响到课堂的生成和未知的精彩,这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另外介于老师们设计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对各个环节的处理也大同小异,我们不得不思考:课程资源如何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