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大学2013年春网络教育教育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3年春网络教育教育学作业答案
答:
一、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具有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等特点。
2.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的学校管理观: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的,而不是上级或外部强加的。校本管理系统实质上是自组织管理系统。校本管理理念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动态有序的结构,学校组织最初是处于无序态,通过学校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协同的作用形成有序的结构。学校组织具有自主和自控能力,它根据自身内部的需求主动同外界环境进行交换,使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校本管理的三种主要模式:行政控制模式――校长决策,专业控制模式――教师决策,社区控制模式――家长、社区成员决策。
3.教育测量
教育测量就是对教育的特征、属性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定理描述,它主要用于对学生的精神特性进行数量化测定。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以及教育措施上的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
4.《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
(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2.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c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他强调说:”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我正确结构和意义。“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
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推动力,应启发儿童把学习与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励,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行为和习惯。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成为自己的知识。四是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操作的发现技能。布鲁纳认为,培养学生发现的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有助于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发现学习。
3.简述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的必然性及局限性。
社会本位论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社会本位论的鼎盛时期是在19世纪的后半期,此时,西欧各国的资产阶级寻求的是社会政权的巩固与秩序。另外,当时西方各民族国家的兴起及相互之间的竞争,使国家整体的利益得以凸显出来,于是,与此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社会本位论应时而生。20世纪以来各民族国家的生存竞争,尤其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竞争,更是为社会本位论提供了历史舞台。各执一端的绝对性导致了社会本位论理论上的局限性。对于社会本位论来说,教育目的直指社会的需要并把其置于完全决定的地位。他们看不到每个人都是一个肉体的实体,致使在制定和施实教育目的时无视个人的因素。
4.现代教师职业任务的变化。
在现代教育中,由于学校教育已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如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学生智能的培养;教育活动从关注教师的“教”到重学生的”学”;教育任务的完成更多地有赖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这些变化对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方面提出了更多的素质要求。
首先、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展。
其次、在育人方面,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将更加明显。第三、在自我发展方面,要养成更高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
三、论述题
1.论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以教学为主。教学具有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功能,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渠道。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主要是由各科教学的质量来决定的。
当然,教学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唯一途径,我们要在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他教育活 动的作用,合理安排学校各项工作。
一、名词解释 1.教学
人们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给教学下定义。
广义的教学包括着人类在所有情况下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授与学习的活动,都可以称做广义的教学。而狭义的教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以教学内容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双边统一活动。2.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所做出的一种总的设想与规定。
狭义的教育目的,即学校教育的目的,它规定了社会对学校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规格的总预期。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而开发的课程。是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和办学指导思想而设计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4.道尔顿制
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第一、教育的永恒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历史性。第四、教育的继承性。第五、教育的相对**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2.简述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
现代教师的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三大方面的内容。
一、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我国人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表现为坚定的**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勇于坚持真理等内容。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应主要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健全的人格也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规定。这是因为,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而教师历来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有美好的心灵。在今天,拥有丰富的知识已不再是为师者的决定性条件或主要素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才是为师者的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道德:第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第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第三,尊重同事,团结协作。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能力素养。教师应具备如下基本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3.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教育评价的功能
表现为:
1、诊断功能
2、指导功能
3、激励功能
4、导向功能
4.简述教育学的特点。总的来看,教育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
1、综合性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大多教育家所提出的教育思想,都是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吸取材料,加以消融、综合和统一,构成其理论基础的。不少人物的教育思想就是他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中国的孔子、孟子,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这种情况造成了教育学理论具有综合的、跨学科的主要特性,并呈现出内涵丰富、多元的特色。
2、实践性
教育学理论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直接来源于人类教育实践需要;第二、教育学理论构建的目的是直接指向对教育实践的指导;第三、已经形成的教育学理论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得以丰富和发展。
3、层次性
教育科学是一个内部结构具有层次递阶性的有序的**系统,随着人们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特性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教育学理论的层次性从综合性这个特点而来,教育学理论的综合性的特点表明教育学理论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而教育学理论的层次性则表明其内在结构的系统性、有序性及其不同的功能。
三、论述题
1、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 特殊地位,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第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 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 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 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第二,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 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的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 空间全部地投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 容,这些内容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的规格的需要,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 力。这样就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第三。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 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是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 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因而,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第 四,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 成长的方面发展。教师通过有意识地鼓励神经类型弱、反应迟缓、胆怯、积极主动性差的学生参加集体活 动,经常回答提问,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变得活泼、主动。第五,教育能对各种环 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它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 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因素。学校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以使他们免受不良环境的 影响。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17 世纪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18 世纪德国的思想家康德就是最典型 的代表。“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 把教育视为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 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相 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篇:2014年春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2、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指用一组测试题(测验)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或实际情境,从而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4、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现代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是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而教育价值观则是教育评价思想的核心,对教育评价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评价的思想基础。
5、非指导性教学法是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该教学法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6、在我国,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通常我们所讲的“课程”是广义上的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理解“课程”概念需要准确地把握其所包含的三层意思:(1)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 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还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 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7、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 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 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8、《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9、课堂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师生通过互动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以确保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过程。
10、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 列的活动组成的课程。作为课程类型,活动课程始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简答题
1、答:教育目的具有三大功能:
1、导向功能,作为整体活动方向的教育目的因此是教育活动的灵魂;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2、答:班主任教育机智是指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关键环节,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结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是其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娴熟地步的表现,是智慧、理智、胆识和意志四者的独特结合和巧妙运用。
二是是对平时积累的教育经验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长期而深刻的了解,如果没有把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心理脉搏,班主任就不可能当机立断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
三是是其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度健康而稳定的情绪,他应当有能力把自己个人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情感之外,他必须高度重视自己言行的后果。因而,讲求“教育分寸”并做到恰如其分,是教育机智能否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
3、答: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4、答: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 “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
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5、答:
1、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6、答: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和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7、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
1、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著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2、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
3、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
8、答: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第一、教育的永恒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历史性。第四、教育的继承性。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9、答:
1、基本要素不可或缺。
2、要素之间协调互补。
3、各要素组织有序。
4、各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
10、答: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
第二,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现代生产不仅要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而且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科学技术越发展,对劳动者教育程度的要求越高。
第三,教育形式多样化。现代教育已摆脱传统的单一普通学校教育的局面,种类繁多的教育形式应运而生。
第四,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不论是出于人生价值的满足,还是迫于工作的需要,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第五,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追求教育与时代的同步适应是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只有同步适应的教育才能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社
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第六,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和全面教育。通才教育即专业面要宽,专业基础知识要广博。全面教育即能够全面掌握现代生产或现代管理的原理和工作技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论述题:
答: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中心地位的确立不是一句空话,它有实际的含义,可以根据以下几点看出来: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的经费投入是否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各职能部门是否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是否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育人工作是否已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等。以上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第三篇: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教育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教育学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潜在课程:潜在课程是非学术性的学习结果,它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潜在课程包括学校文化方面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等:学生在学校各种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影响;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的影响,如学校与班级的传统、风气、舆论、仪式、规章制度等;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的影响,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
2.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4.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5.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简答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四个: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学生的发展依存于知识传授的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系统的和谐优化的规律。
2.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能让学生从中受益,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有助于团体良好运转。(1)展示热情。(2)熟知你的教学内容。紧跟本专业领域前沿。(3)组织化。(4)活跃教学。(5)态度友好。
(6)建立成功的班级管理体系。(7)有步骤地教学。(8)掌握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9)清晰交流。(10)有效提问。有区分的教学。
3.潜在课程的特点:内容的渗透性和差别性。潜在课程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由于学校间客观条件和长期形成的传统不一样,潜在课程又具有了差异性;内容上的全面性。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全面地包括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概念上的相对性。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相互联系上的非系统性。潜在课程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逻辑步骤,没有前后相继的知识线条等。
4.教育评价主要有五个功能:(1)诊断功能。(2)反馈调节功能。(3)鉴定总结功能。(4)科学管理功能。(5)激励导向功能。
5.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2)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三、论述题
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论述如下:
(一)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
生产力是人类凭借的应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所发生的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即人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劳动力.生产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和劳动对象三个方面.其中,劳动力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只有通过劳动力才能制造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当一个人尚未掌握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时,有只是未来的可能劳动力.劳动力或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要实现劳动力的在生产,就需要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她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通过教育发展的智力,使之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生产知识和技能;通过教育发展人的体力,使之获得适应生产需要的精力和体魄,从而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由此可见,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是劳动力实现生产必须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生产活动得以继续和发展,只有通过教育使人获得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成为掌握生产知识和技能,得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教育生产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上述作用伴随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愈益明显和重要.这是因为,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者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发达国家的统计材料证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因此,通过教育培养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之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向受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有目的.有选择地以系统.概括的形式,用科学的方法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体力.从而可以在短时间把人类社会几千年积累起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用同意时间向很多人传授科学知识,使知识的传授具有最高的效率,这是教育巨大作用的集中表现.通过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在生产,是一种最高效率的扩大在生产,学校是缩短在生产科学知识的“工厂”,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在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一方面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一方面对已经投入生产的劳动力进行在教育,这就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为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三)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人类社会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即前人已经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但同时也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既是已有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工厂”,也是新的科学技术的生产基地,负担着通过科学研究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任务。
由于学校人才集中,科研设备较好,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有利于各门学科的协作,开展综合性课题和边缘科学的研究,以及可以从学生和研究生中不断补充后备力量,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因此.不仅可以直接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而且由于科学一技术一个生产体系的逐步形成,还可以创造出许多新技术.新工具.新工艺.例如,我国国务院发明奖励条例颁布后,近年被批准的全部发明项目中,来自高等学校的占有相当的比例(约三分之一左右).可见,教育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为物质的生产过程生产出新的科学技术一生产能力,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手段。
(四)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手段
在社会生产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因数.只是构成它的主题或实体部分,并没有把生产力系统包罗无遗.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新因素。
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当它还没有被应用到生产中去的时候,是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社会精神财富,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它被劳动者所掌握,转化为新的更高效率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扩大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时,就成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一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知识作为潜在的生产力,使之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需要经过“物化”的过程:需要通过技术发明.技术改新和技术推广,转化为新技术,新工具,新工艺;需要劳动者掌握科学知识,劳动技能,把新技术,新工艺用于生产实践,从而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智力的物化,即科学知识转化为新技术,新工具.新工艺,并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转化为新的技术,工具和工艺,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一点也离不开驾驭客观存在的人,而人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技术人才培养,是依赖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现在生产力发展上具有重大作用。
如前所述,学校教育进行科学知识的在生产,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生产技术,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同时学校还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并把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既潜在生产力为直接的生产力.通过这两种转化,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形成新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四篇: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作业答案
第一批次
[论述题]
四、阅读题
阅读《箱子岩》一文,按要求作答
我记起十五年前那个夜里一切光景,那落日返照,那狭长而描绘朱红线条的船只,那锣鼓与热情兴奋的呼喊,„„尤其是临近几只小渔船上欢乐跳掷的小孩子,其中一定就有一个今晚我所见到的跛脚什长。唉,历史,多么古怪的事物。生恶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A这里写了哪两次情景,这两次之间构成什么关系? B文段的后半部分(“唉,历史”之后)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是说明?还是议论? C医治“痈疽”比喻意义是什么? D作者寄托的“幻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
A这里写的是作者15年前后两次游箱子岩的情景。这两次之间构成对比关系。B是议论。
C医治“痈疽”比喻意义是:改造人的精神上落后和麻木。
D作者寄托的“幻想”是:希望湘西人克服痼疾,清除污秽,改造湘西。
简答题:
请举例分析《诗经》的“赋比兴”具体指什么?
参考答案: 赋比兴是前人从《诗经》三百篇中归纳出来的表现手法。概括和总结了《诗经》的艺术技巧,揭示出古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采朱熹《诗集传》的说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即铺陈直叙 比者:以彼物以比此物也 亦即打比方,比喻。《诗经》中常以常见的、具体的事物比不常见的、抽象的事物,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歌的情感往往是有所触动而发的。这里所说的”兴”,就是触景生情、触物动情的联想方式,同时它也是渲染、烘托环境气氛的手段。这种方式,常放在诗的开头,因而又称起兴。
[单选题]
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游:交游,交往《管晏列传》)B:日思高其位,大其禄。(高:使地位高《寓言二则》)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孔孟语录八则》)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恶:讨厌)乎待哉 参考答案:D 沈从文《箱子岩》中用成衣人的话来刻画跛脚什长,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B:铺垫C:侧面烘托D:正面描写 参考答案:C
[多选题]
对王昌龄的介绍中正确的有
()
A:气势雄浑,格调高昂B: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之一 C:以七绝成就最高D:其诗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 E:作品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参考答案:ABCE 下列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成就很高的有()
A:鲁迅B:朱自清C:茅盾D:巴金E:老舍
参考答案:ACDE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在情感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有()
A:波澜变化的情感B:起伏跌宕的结构
C:缠绵细腻的描写D:华美精致的语言E:质朴的诗歌风格
参考答案:AB 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句的理解正确的有()
A:表达厌倦官场的思想B:鸟儿热爱自然,人们应保护自然 C:“羁鸟”“池鱼”的喻意诗官场的狭隘禁锢D:树林、深渊的喻意诗田园的广阔、自由 E:表达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ACDE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母爱描写的方法有()
A:无声的行为描写B:通过“我”的口的直接心里描写C:侧面的烘托手法 D:直接的语言描写E:浓厚的象征描写 参考答案:ABC
[单选题]
柳宗元《寓言二则》的第二则中的“今世之嗜取者”类比的是()A:有特殊爱好的人B:有特殊贡献的人C:清廉官员D:腐败官吏 参考答案:D 司空图《诗品.含蓄》中,表达“优秀的文学创作,既要有博采万象,又要细致的艺术提炼”的创作思想的诗句是()
A:不著一字,尽得风流B:语不涉己,若不堪忧 C:是有真宰,与之沉浮D: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参考答案:D 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意义是()
A:精神病患者B: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C:封建礼教的反抗者D:既是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受害者,又是反抗者 参考答案:D 北宋第一个专业的词作家是()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柳永 参考答案:D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
A:清丽婉转B:沉郁顿挫C:慷慨悲壮D:飘逸奔放 参考答案:B 戏剧《雷雨》、《日出》的作者是
()A:老舍 B:曹禺 C:郭沫若 D:艾青
正确答案:B
苏轼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其主要的文学成就是()
A:词 诗歌 小说B:戏剧 曲 词 C:散文 诗歌 词 D:杂文 散文 小品文
正确答案:C
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前汉演义》D:《东周列国》 正确答案:A
第二次
四、阅读题
阅读曹操《蒿里行》一诗,回答问题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请回答:
A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B这首诗气魄宏大,感情浓郁真挚,笔力凝重,语言简练质朴,体现了曹操诗歌怎样的风格特点? C“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的原因是什么?
D作者用”踌躇”、“雁行”形容军阀们什么心理?
E”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A情感内容:真实反映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豪强割据以及给社会造成的严重恶果,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重苦难的关注和同情。
B格调苍凉悲壮的风格特点。
C原因是: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D心理:表现了军阀们为了保存实力,裹足不前,各怀鬼胎的丑态和心理。
E期望:希望各方将领团结一心,如周武王伐纣,刘、项灭秦那样,取得讨伐董卓的胜利。
三、简答题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所描写景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特点:荒芜冷落并不衰败。象征作残废双腿后的不幸人生,以及直面坎坷命运的坚强意志
[多选题] 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中所盛放的是
()
A:我们自身 B:我们的爱和恨 C: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D:我们的事业 E:我们的知识 参考答案:ABD 老舍《想北平》一文的艺术特点有()A:意境朦胧、悠远,语言铿锵有力
B:文风朴实自然,语言清新活泼,情感浓烈深厚 C:构思特点:从大处着眼,在小处落笔。
D: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北平的情调,表达由衷的爱 E:情感含蓄,自然景物描写优美 参考答案:BCD 《管晏列传》写管仲治政的特点有()
A对内通货积材 B与民同好恶 C善于举荐他人 D对外取信于诸侯 E团结其他同僚
参考答案:ABD 《诗经》的主要内容有()A:反映征役的诗 B:揭露统治阶级丑行的讽刺诗 C:反映被剥削者被压迫者的诗 D:反映周民族的历史的诗 E:反映婚恋爱的诗
参考答案:ABCDE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实力远远超过曹操的袁绍却败给了曹操,其主要原因是主帅()A:缺乏主见,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B:不能识别、信任、重用人才
C:不懂粮草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D:没有占据有利的地势 E:不关注民生疾苦 参考答案:ABC
[单选题] 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下必以为王能市马(市:购买)(《燕昭王求士》)
B: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穷:贫瘠)C: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以为羞耻《管晏列传》)D: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努力),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参考答案:B 鲁迅《狂人日记》一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A:运用了现实主义方法 B:运用浪漫主义方法
C: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 D: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答案:D 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芙蓉泣露香兰笑”来描摩、形容音乐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 排比 B:拟人 夸张 C:通感比喻 拟人 D:排比 通感比喻 参考答案:C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表现作者的人格和抱负的一句是()A: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C: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祍席之下 D: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参考答案:A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所写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人联想到作者坎坷的人生和面对不幸人生的坚强意志,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象征 B:铺垫 C:欲扬先抑 D:排比
参考答案:A 其作品多取材于城市下层民众的生活,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富于北京地方色彩,因而被人称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的作家是()A:朱自清 B:茅盾 C:老舍 D:郭沫若
参考答案:C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的诗歌产生的时代是()A:春秋至战国时期 B:战国至秦汉时期
C: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时期 D:春秋至秦汉中期 参考答案:C 历史上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委以重任的君王是()A:秦穆公B:楚庄王C:齐桓公D:晋文公 参考答案:C 在词坛上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作家是()A:柳永B: 欧阳修 C:苏轼 D:李清照 参考答案:A 提出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的作家是()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元稹 参考答案:C 第三批次
[论述题]
四、阅读题
阅读柳宗元《寓言二则》中的《??传》,按要求作答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A概括这篇短文的思想大意。
B请写出对一氓进行直接的(正面的)描写的语言描写的语句。
C文中的“已济者”的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的话,对于刻画“一氓”来说,属于什么描写方法?
D文章的第一句话“永之氓咸善游”,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E将“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翻译成现代语句。
参考答案:
A思想大意:通过一氓因舍不得丢掉一千文钱而被淹死的故事,揭示出沉迷于金钱的人最终是会被金钱吞噬的普遍道理。
B语言描写语句:吾腰千钱,重,是以后。C描写方法:侧面描写。
D作用:铺垫、对比反衬的作用。
E翻译:岂不是有大钱就会淹死大人物吗?
三、简答题
1、什么建安文学?其主要内容。参考答案: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人们把这一时段的文学称作建安文学。其主要内容有:
1、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的**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
2、抒写统一国家愿望
3、抒写作者建功立业的抱负、理想以及无法实现的苦闷之情.[多选题] 创造诗歌意境的主要方式有()
A:寓情于景 B:缘情写景 C:缘事写景 D:情随景生 E:寄情于理 参考答案:ABD 墨子的主要思想有()
A:兼爱 B:节用 C:非攻 D:反对礼乐 E:主张无为 参考答案:ABCD 柳永在词坛上的贡献有()
A:继承民间传统,善于采纳市井新声入词 B:内容上开拓词的题材
C:创作了大量适合歌唱的慢词 D:开创了豪放词派 E:他是第一个专业词作家 参考答案:ABC 下列作品属于史铁生的有()
A:《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B:《命若琴弦》 C:《务虚笔记》 D:《沉重的翅膀》 E:《昆仑殇》 参考答案:ABC 《牡丹亭》的主要思想包括()
A:反封建礼教 B:追求个性解放 C:追求自由爱情 D:反对苛捐杂税 E:反对阶级压迫
参考答案:ABC
[单选题] 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苟能起,又不艾(艾:自责,后悔《寓言二则》)
B: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书:书写)(《官渡之战》)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着往上飞)(《逍遥游》)D: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踌躇:徘徊,迟疑不进之状)(《蒿里行》)参考答案:B 《史记.管晏列传》中,写晏婴解越石父于囚禁之中和举荐御者这两件轶事,表现晏婴()A:同情弱者的心情 B:关注底层人的生活的态度
C:善于注重为官形象和举动的行为 D:知人善荐、位高而谦卑的宏达胸襟和高尚品格 参考答案:D 柳永《望海潮》中描写的西湖的总体特点的是()
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B:重湖叠巘清嘉
C: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D: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 参考答案:B 下列诗句出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一词的是()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参考答案:C 柳宗元被贬永州所写最有代表性的自成体系的游记是()
A:《永州八记》 B:《湘行散记》 C:《柳柳州记》 D:《柳州八记》 参考答案:A 下列作品不属于老舍的一部是()
A:《月牙儿》 B:《屈原》 C:《四世同堂》 D:《骆驼样子》 参考答案:B 《诗经》中属于“祭祀音乐”一类是()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参考答案:D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孔子 参考答案:C 沈从文《箱子岩》的最后写到贺龙闹革命的意图是()
A:赞扬贺龙的革命精神 B:对湘西人民寄予创造新的历史的希望
C:照应文章的开头,使结构更完整 D: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之更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B 1951年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主要是因为成功创作了戏剧 A:《龙须沟》 B:《骆驼祥子》 C:《四世同堂》 D:《日出》 参考答案:A 第四批次 [多选题] 景物描写的基本要求有()
A:抓住景物特征 B:景物描写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C:只能写自己亲眼所见之景 D:只能写现实中的景 E:要力求形象、具体、生动 参考答案:ABE
[论述题]
四、阅读题
阅读《我与地坛》中文段,回答问题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A概括本段叙写的中心意旨。
B文中刻画母亲,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C“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D文中写“我”的后悔、自责,对于表现母爱的真挚起什么作用? E本文的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
A中心意旨:通过回忆往事,表现了母亲对自己的深爱。B描写方法:行为描写方法。
C修辞方法:比喻。D作用:侧面烘托作用。E作者:史铁生。
[论述题]
三、简答题
苏轼在《贾谊》一文中认为贾谊怀才不遇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原因: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是不足;未得大臣的拥护就急于发表政见,被贬后又不善处穷。对今人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根据学员的理解答,言之成理即可。
[多选题] 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三部分描写了七种不同事物与四季对应,象征了()A:各种人生体验 B:多种心境 C:复杂的人生 D:多种沧桑命运 E:不同事物的性质 参考答案:ABCD 柳永在词坛上的贡献有()
A:继承民间传统。善于采纳市井新声入词 B:内容上的开拓词题材 C:创作了大量适合歌唱的慢词 D:开创了豪放词派 E:改革了词的内容,以诗为词 参考答案:ABC 下列各项对沈从文的说法正确的有()
A:自命为乡下人B:其作品多以北京底层人为描写对象 C:其作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D:代表作品是《边城》、《湘行散记》 E:还从事中国丝绸、工艺美术的研究
参考答案:ACDE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一文的写作特点有()A:详略有别,重点突出 B:对比鲜明,主题明确 C: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D:景物描写,细腻生动 E:比喻象征,生动贴切 参考答案:ABC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阑珊:稀疏,冷清)(《青玉案》)B: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戮人:杀人)(《始得西山宴游记》)C: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亏:损害)(《非攻》)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夸赞)(《管晏列传》 参考答案:B 庄子《逍遥游》中表现的庄子的主要思想是()A:追求自然之美 B:追求绝对的自由 C:追求功名利禄 D:追求怡然自得之乐 参考答案:B 辛弃疾《摸鱼儿》的“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词句中,运用玉环、飞燕这两个历史人物,要表达的思想是()
A:同情玉环、飞燕的不幸 B:批判君王的荒淫生活
C:警告朝中得宠的小人,最终没有好下场(比喻意义)D:哀叹人生的短暂
参考答案:C 老舍《想北平》中以欧洲的“历史都城”(伦敦、巴黎、罗马)来抒发自己对北平的深厚的爱,这里运用表现手法是()
A:对比烘托 B:铺垫描写 C:象征烘托 D:类比象征 参考答案:A 鲁迅《狂人日记》主要思想内容是()
A:表现狂人的病态 B:揭示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C:反映人民被剥削的现实 D:揭示了几千年历史的真实性 参考答案:B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以描写游众山时的心情、感受都与游西山不同,来突出西山的高峻雄伟,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正面描写法 B:多角度描写法 C:比喻渲染法 D:侧面烘托法 参考答案:D 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杜甫 B:白居易 C:李商隐 D:杜牧 参考答案:B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评价的是()
A:杜甫的诗 B:李白的诗 C:庄子的散文 D:孟子的散文 参考答案:B 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A:《朝花夕拾》 B:《野草》 C:《故事新编》 D:《二心集》 参考答案:B 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是()
A:白居易《怅恨歌》 B:元好问《摸鱼儿》 C:温庭筠《梦江南》 D:陆游《钗头凤 参考答案:A 第五批次
四、阅读题
阅读《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文段,按要求作答
(许)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 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塞中。
A这段描写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B写出曹操的心理变化过程。
C将划线句子(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翻译成现代语句。参考答案:
A曹操性格特点:随机应变、诡诈多变等性格特点。
B曹操的心理变化过程:许攸投曹,曹操喜出望外,热情相待,但当许攸问“军粮有几何”时,曹操却一次次诳骗对方。许攸是连连追问要他讲出实话,曹操是几番削减就是不讲真情.在许攸捅破军粮已尽的真相后,曹操先是愕然,后是惊怕,然后又立刻“执其手,最后真诚听取建议。C现代语句:“我真诚的来投奔你,而我却被你欺骗到了如此地步。”
三、简答题
屈原《离骚》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参考答案:
屈原《离骚》在艺术上成就:A 创作手法的突破,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B表现手法上的开拓:比兴手法的运用,形成“美人香草”的比兴格局
C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创新:打破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
[多选题] 下列人物出自曹禺《雷雨》的有()A:周朴园 B:繁漪 C:周平D:四凤 E:鸣凤 参考答案:ABCD 老舍《茶馆》精心选择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来表现主题,这三个时代是()A: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 B: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 C:抗日战争日寇统治时期 D: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 E: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 参考答案:ABD 对辛弃疾《摸鱼儿》各项的表述正确的有()A:这是 首双调词 B: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抒情 C:词中还运用了典故抒情 D:该词表现了作者时光虚度壮志难酬之情 E:词中也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 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ABC 构成小说的要素有()
A:语言B:情节C:人物D:环境E:主题 参考答案:BCD
1、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主要特点的有()
A:人物鲜明突出 B:结构起伏跌宕 C:语言自然豪放 D:境界壮阔 E:情感波澜变化 参考答案:BE
[单选题] 鲁迅《狂人日记》发表在()
A:1911年《学衡》上 B: 1917年《青年学刊》上
C: 1919年发表于《新青年》上 D: 1921年《小说月刊》上 参考答案:C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多处写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自己当时不体会母亲的后悔、自责,这对于歌颂母爱来说,运用的是()
A:正面描写 B:侧面烘托 C:铺垫法 D:象征法 参考答案:B 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见:被)(《管晏列传》)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厌:满足/(《孔孟语录八则》)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画/《逍遥游》)
D: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的横梁(石罅:石头中的缝隙)(箱子岩)参考答案:C 《管晏列传》中,贯串管仲和晏婴两人合传的内容线索是()A:管仲 B:晏婴 C:“知”与“被知” D:相同的治政策略 参考答案:C 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一词的写作起因是()A:自身爱情经历 B:有感于朋友的爱情故事
C:有感于脱网大雁为死去的同伴殉情 D:有感于人间的真爱的缺失 参考答案:C 贯串《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线索是()
A:作者的游踪 B:西山 C:游览时间 D:“始得”二字 参考答案:D 白居易曾和元稹一道倡导文学运动是()A:中唐古文运动 B:中唐新乐府运动 C:新散文运动 D:小说革新运动 参考答案:B 下列作品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参考答案:B 称誉《史记》具有“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的文学家是()A:班固 B:司马光 C:鲁迅 D:郭沫若
参考答案:A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晏列传》写管仲治政的特点的一项是()A:对内通货积材 B:与民同好恶 C:善于举荐他人 D:对外取信于诸侯 参考答案:C
第五篇:2014年春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1完整版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2、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指用一组测试题(测验)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或实际情境,从而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4、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现代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是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而教育价值观则是教育评价思想的核心,对教育评价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评价的思想基础。
5、非指导性教学法是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该教学法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6、在我国,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通常我们所讲的“课程”是广义上的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理解“课程”概念需要准确地把握其所包含的三层意思:(1)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 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还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 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7、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 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 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8、《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9、课堂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师生通过互动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以确保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过程。
10、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 列的活动组成的课程。作为课程类型,活动课程始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简答题
1、答:教育目的具有三大功能:
1、导向功能,作为整体活动方向的教育目的因此是教育活动的灵魂;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2、答:班主任教育机智是指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关键环节,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结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是其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娴熟地步的表现,是智慧、理智、胆识和意志四者的独特结合和巧妙运用。
二是是对平时积累的教育经验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长期而深刻的了解,如果没有把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心理脉搏,班主任就不可能当机立断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
三是是其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度健康而稳定的情绪,他应当有能力把自己个人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情感之外,他必须高度重视自己言行的后果。因而,讲求“教育分寸”并做到恰如其分,是教育机智能否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
3、答: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4、答: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 “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
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5、答:
1、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6、答: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和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7、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
1、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著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2、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
3、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
8、答: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第一、教育的永恒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历史性。第四、教育的继承性。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9、答:
1、基本要素不可或缺。
2、要素之间协调互补。
3、各要素组织有序。
4、各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
10、答: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
第二,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现代生产不仅要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而且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科学技术越发展,对劳动者教育程度的要求越高。
第三,教育形式多样化。现代教育已摆脱传统的单一普通学校教育的局面,种类繁多的教育形式应运而生。
第四,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不论是出于人生价值的满足,还是迫于工作的需要,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第五,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追求教育与时代的同步适应是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只有同步适应的教育才能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社
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第六,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和全面教育。通才教育即专业面要宽,专业基础知识要广博。全面教育即能够全面掌握现代生产或现代管理的原理和工作技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论述题:
答:(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作为这个活动的中心并贯穿于这个活动的始终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认识和形成能力。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它工作,建立学 校的正常秩序。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具体体现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 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进行传授知识的活动,因而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延续和发展。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因而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