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艺术欣赏》课程教学重点提示1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重点提示
(根据中央电大文法部期末复习指导删定)
第一章
艺术欣赏引论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艺术欣赏的本质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即感知、体验、现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
主要特点:
1.感觉与认识、感情与理解的统—,潜移默化过程。
2.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寓教于乐。
3.体现美感中反映与再创造的统一。
二、艺术创造
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离开了艺术语言,便谈不上美的创造和欣赏。
1.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持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的要求:
(1)准确地体现本门艺术的特点;
(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2.艺术形象
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目具有概括性。
艺术形象的—般构成规律:典型与意境。3.艺术典型
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
4.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它是一种艺术境界。
艺术意蕴即典型与意境的审美内涵。
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对艺术意蕴的把握是—个领悟的过程。
5.艺术意境
是艺术中—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
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6.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
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创作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们提倡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7.艺术流派
是指在中外艺术—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这些艺术派别的形成有时是自觉的,有—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时是不自觉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这些艺术派别有的局限于一种艺术门类或体裁,有的则包括不同艺术门类或体裁的艺术家。
8.艺术思潮
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等等。
三、艺术鉴赏
1.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欣赏始终是—种感性活动过程,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艺术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艺术批评虽然
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二者相互区别而又密切联系,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是艺术欣赏的理沦升华。
2.艺术欣赏的“再创造”。
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形象的诱导,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丰富或提炼着艺术形象。
(1)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
(2)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地接受;(3)“再创造”的特性:
a.欣赏者的想象性;
b.欣赏者的个性差异;
c.欣赏者对艺术爱好的多样性。
四、艺术欣赏方法
(—)欣赏的—般方法
1.多看、多听、多研究;
2.重视从整体中欣赏;
3.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时代特点;
4.注重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的学习,包括艺术的—般规律,部门艺术的特征、形式法则等。
3.全面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生活阅历,是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
建筑艺术欣赏
本章重点: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能针对著名建筑作品进行一般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
一、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
建筑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是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
(1)建筑的双重性:物质使用功能,精神审美功能;
(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安全感和舒适感,美观———“悦目”、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赏心”;
(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不是再现生活,而是创造某种情绪和氛围,激发情感。
二、建筑艺术的语言
(1)面;
(2)体形;
(3)体量;
(4)空间;
(5)群体;
(6)环境。
通过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多种因素的协调统—,通过充分调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环境雕塑、环境绘画、建筑小品、工艺美术、书法以至文学的作用,才能够形成建筑艺术特有的空间造型美。
三、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1.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与人类物质生产水平和精神发展状况相关;
3.其表现性与抽象性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四、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
1. 了解形式美的法则:如,对称、主从、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明暗虚实、质感、色彩等等。多样统一的美的规律在造型艺术上的具体体现。多观察与分析,主动与对象对话。对其他艺术门类欣赏体会的借鉴。
2.具备一定的建筑学知识:艺术美、生活美、技术美、环境美、美与善、美与真的统一;
3.处于情绪意境之中:通过对形式美的欣赏,积极进行物我双方的交流和再创造、达到与建筑艺术作品整体形象的共鸣,发挥想象力;
4.发掘建筑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联系作品所处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广阔文化环境去认识作品。
五、建筑艺术作品欣赏
1.中国传统建筑与国外传统建筑简单比较:
中国:以宫殿和都城规则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群体组合美、中轴对称;木结构为主。
国外: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显著。
强调建筑的个体风格;渲染宗教主题;石质材料为主。
2.三大园林(即欧洲、阿拉伯、中国)艺术比较:
中国园林:“自然式”——诗情画意、崇尚自然,步移景异;
(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豪华富丽;南方园林:设计精巧、风格雅致)
西方园林:“几何式”——构图布局均衡匀称、井然有序,崇尚人工美;
阿拉伯园林: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
3.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1)利用自然美:用水池、假山、花草、树木营造自然环境;讲究亭、台、楼、阁、廊、榭建筑形式美,与自然环境协调。
(2)采用楹联、匾额、碑刻、书画题记等,营造文化氛围。
(3)含蓄深沉、平易精微,风景美、艺术美、文化美融为—体。
4.作品欣赏与简要分析:
(1)《雅典帕提侬神庙》单纯、明朗和愉快的风格。
(2)《巴黎圣母院》所体现的哥特式建筑特点及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精神。
(3)《罗马圣彼得教堂》的集中式平面和穹隆屋顶。单纯、简明的造型逻辑和昂扬、健康、饱满的气质。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4)印度《泰姬陵》所体现的伊斯兰建筑的特点。
(5)法国《朗香教堂》的浪漫情调和隐喻手法。现代建筑的主要倾向。
(6)《北京城和北京宫殿》的群体组合。严整规则的构图和皇权至上的主导思想。
(7)《北京天坛》所体现的中国礼制建筑的特点、结合和造型的象征手法及对尊“天”主题的显示。
(8)《中国园林》所体现的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的观念。自然式建筑特点与“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
(9)《巴黎凡尔赛宫庭园林》园林与宫殿互相连接、互相映衬。
(10)《布达拉宫》的非对称自由聚合布局。建筑的整体统一感及与环境的协调。对建筑高度的夸大与神秘、攫人的艺术感染力。
(11)《悉尼歌剧院》现代的自由组合。
第二篇: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大 纲 说 明
艺术欣赏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文科、艺术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主要通过作品的赏析,给学生讲授初步的艺术知识,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与本课程相关的文学类课程,为它提供了文学类与艺术类的比较;文学概论、马列文论和美学原理为它提供了分析艺术现象的观点与方法。而本课程又将丰富对艺术普遍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文学类课程以及马列文论、美学等理论的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艺术欣赏引论、建筑艺术欣赏、绘画艺术欣赏、雕塑艺术欣赏、工艺美术欣赏、书法艺术欣赏、音乐艺术欣赏、舞蹈艺术欣赏、戏剧艺术欣赏、戏曲艺术欣赏、摄影艺术欣赏、电影艺术欣赏等十二个部分。除引论外,各部分艺术欣赏的基础知识与具体作品赏析的比例约为1:1。
本课程的教材分为文字教材与音像教材两类。文字教材是由杨辛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欣赏概要》。音像教材是36讲的电视课,由教材的编写者,各门类艺术的专家、学者主讲。电视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中央电大还发行了光盘,供教学使用。
本课程总学分为3.5学分,课时数72学时。
本课程是教改课,由省电大统一组织教学、命题和考试。
第一章 艺术欣赏引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把握艺术欣赏的本质,了解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艺术批评的关系,掌握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一、艺术欣赏的本质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二、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
1.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
2.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地接受;
3.艺术欣赏中“再创造”和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
三、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2.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艺术的审美特性;
3.重视对艺术欣赏的整体把握;
4.不断深化和扩展已有的审美感悟;
5.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
6.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在欣赏中实现各类艺术相互阐发、触类多通。
第二章 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多种艺术语言,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
一、建筑艺术语言
㈠ 建筑和建筑艺术的一般特征
1.建筑的双重性:物质性、精神性;
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
低层:安全美和舒适感
中层:美观、悦目
高层:赏心
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
㈡ 建筑艺术的语言
1.面;2.体形;3.体量;4.空间;5.群体;6.环境。
在建筑艺术语言中对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
㈢ 建筑艺术文化内涵──建筑艺术特殊的文化价值。
二、建筑艺术作品欣赏
1.《雅典帕提侬神庙》单纯、明朗和愉快的风格。
2.《巴黎圣母院》所体现的哥特式建筑特点及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精神。
3.《罗马圣彼得教堂》的集中式平面和穹隆屋顶。单纯、明朗的造型 逻辑和昂扬、健康、饱满的气质。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4.印度《泰姬陵》所体现的伊斯兰建筑的特点。
5.法国《朗香教堂》的浪漫情调和隐喻手法。现代建筑的主要倾向。
6.《北京城和北京宫殿》的群体组合。严整规则的构图和皇权至上的主导思想。
7.《北京天坛》所体现的中国礼制建筑的特点,造型的象征手法及对尊“天”主题的显示。
8.《中国园林》所体现的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的观念。自然式建筑特点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的比较。中国园林的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两大流派。《网师园》、《颐和园》。
9.《中国古塔》是印度建筑与中国重楼的结合。楼阁式与密檐式。《登封法王寺塔》、《应县释迦塔》、《上海龙华塔》。
10.《布达拉宫》的非对称自由聚合布局。建筑的整体统一感及与环境的协调。对建筑高度的夸大与神秘、攫人的艺术感染力。
三、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
1.对形式美法则的了解与掌握。
2.要具备一些建筑学的知识。
3.体会情绪意境。
4.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绘画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绘画的线条、形体、色彩、色调、明暗、笔触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结合油画与国画作品的赏析,提高对作为视觉空间艺术的绘画本质特征的理解,特别是加深对国画优秀传统的认识;学会初步运用欣赏绘画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具体的绘画作品。
一、绘画概说
㈠ 绘画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色调、明暗、笔触等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绘画是“视觉空间的艺术”。
㈡ 绘画艺术语言:
1.线条;2.形体;3.色彩;4.色调;5.明暗;6.笔墨;7.结构
㈢ 绘画的分类方式及各类绘画的主要特点。侧重介绍油画与国画。
二、绘画艺术欣赏方法
1.对绘画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
2.了解绘画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特征。3.培养艺术形式感觉。
4.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觉与联想。
三、绘画艺术作品欣赏
㈠ 油画
古典油画
1.具有纯洁神圣之美的《春》(波提切利)。
2.田园牧歌式的《岩间圣母》(达·芬奇)。
3.象诗一般和谐、自然的《睡着的维纳斯女神》(乔尔乔内)。
4.充盈着生命活力、造型雄健、色彩华丽的《强劫留基伯的女儿们》(鲁本斯)。
5.着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强调光与影变化的《犹太老人》(伦勃朗)。
6.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个最美的劳动妇女形象《纺织女》(委拉斯开兹)。
7.造型严谨、理性,将油画描绘现实的特长推向极致的《拿破仑加冕式》(达维特)。
8.重视光线与色彩变化、捕捉瞬间色彩的《日出·印象》(莫奈)。
9.以主题深刻,文学性强取胜的《伏尔加河纤夫》(列宾)。
现代派油画
1.色彩强烈、旋律紧张的《星夜》(凡·高)。
2.从多角度观察物象,将人物塑造各种几何体综合状态的《弹曼陀铃的少女》(毕加索)。
3.超越现实、展示立体主义与梦境的《内战的预兆》(达利)。
㈡ 国画
中国画的特点: 1.卷轴;
2.线与墨的魅力; 3.诗书画印合一。
山水画欣赏
1.意境清新、风格工丽细致、富有写生感的《游春图》(隋·展子虔)。2.以笔墨的松、湿、淡表现山水形象之平、秀、虚的《潇湘图》(南唐·董源)。
3.表现北方峰雄岭峻之巍然的《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4.用最佳角度截取景色的《踏歌图》(南宋·马远)。
5.既表现山川内在律动的生命,又外化了画家思想感情的《渔庄秋霁图》(元·倪瓒)。
6.闪烁着山川的氤氲之光的《山水清音》(清·石涛)。
花鸟画欣赏 1.具有象征意义的《荷花双鸟》(明·朱耷)。
2.以竹表“节”,塑造竹之坦荡、落拓面貌的《墨竹》(清·郑燮)。
3.统一众多对立因素,散发出醇郁气息的《桃实图》(近代·吴昌硕)。
人物画
1.神形兼备,再现 《洛神赋》意象的《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2.具有“灿烂求备”的大度气派的《簪花仕女图》(唐·周昉)。3.笔墨流畅、风格独具的《太白行吟》(南宋·梁楷)。
4.将人物与景色融为一体,以景衬人的《木兰从军》(近代·任颐)。
第四章 雕塑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雕塑的实体性形体、光影、圆雕、浮雕、具象、抽象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欣赏具体的雕塑作品。
一、雕塑艺术的语言
㈠ 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2.雕塑是“诗”:便于抒情,宜于象征,不宜叙事。
3.雕塑由于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
4.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艺术现代化的艺术。
㈡ 雕塑艺术的语言
1.物质实体性的形体,以及因形体变化而造成的光影。2.圆雕。3.浮雕。
4.具象与抽象。
二、雕塑艺术作品欣赏
中国雕塑艺术作品欣赏
1.《殷商人面鼎》,说明体积的概括接近于建筑,其形体比例已充分体现特定的情感。
2.《战国青铜器物架》,说明形体的方圆互变。
3.《秦始皇陵的将军俑》,说明写实水平的惊人成就。
4.《霍去病墓石马》,说明“随石赋形”的中国传统及“天趣”的重要。
5.《北魏云岗石窟的“大佛”和“鸠摩罗天”》,说明外来艺术和中国审美习惯的融合。6.《西魏麦积山童女供养人》,说明中国艺术特有的含蓄美。
7.《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说明盛唐气象。
8.《敦煌盛唐彩塑菩萨》,说明宗教雕塑的世俗化。
9.《山西晋祠伺女群雕塑》,说明前所未有的性格刻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10.《四川大足十二圆觉洞》,说明雕塑与环境艺术。11.《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说明民族武士的完美创造。12.《湖北武当山外景》,说明雕塑在整体布局中的作用,环境艺术的最高典型。13.《云南筇竹寺罗汉》,说明雕塑家对人情世故的刻划。《泥人张钟馗嫁妹》,说明雕塑的批判作用。
外国雕塑艺术作品欣赏 1.《维纽伦的维纳斯》 2.《美隆地区的维纳斯》 3.米开朗基罗《大卫像》 4.米开朗基罗《濒死的奴隶》
5.法国巴黎凯旋门上《马赛曲浮雕》 6.乌桐《伏尔泰坐像》 7.罗丹《思想者》 8.马育《地中海》
9.布尔德尔《赫克里斯射怪鸟》 10.布朗古希《丽达》
11.亨利·摩尔《皇帝和皇后》
三、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
1.雕塑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立体性”、“三维性”,也就是要去了解和欣赏占有三维空间的体积之美。
2.要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之美,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所形成的某种节律美和韵律美。
3.要懂得欣赏雕塑的基本“影像”,也就是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
4.要懂得雕塑和环境的结合,要把建筑和雕塑、园林和雕刻、广场街道和雕塑以至山川和雕塑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它们的有机联系。
第五章 工艺美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赏析,了解这门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初步学会欣赏工艺美术的一般方法,并运用它赏析具体的装 饰工艺品和实用工艺品。
一、工艺美术的特点 1.工艺美术的特点
2.工艺美术的分类:装饰美术、实用美术。
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 1.陶器
我国陶器的发展历史和著名产地。彩陶的造型和色彩,彩陶《三足鬶》。江西宜兴紫砂陶壶。2.瓷器
我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和艺术价值。东晋《青瓷多耳罐》。宋代五大明窑。元代《青花轮花大盘》。明清的青花瓷。现代陶磁工艺。丰富多彩的江西景德镇日用陶瓷。3.青铜器
我国青铜器发展简史。殷商青铜器和特色。《乳丁纹平底爵》。《利簋》。现代仿古青铜器。
4.玉器
我国玉器的发展历史。古代玉器的特殊功用。商代《鸟鱼形玉佩》。周代《玉佩垂饰》。琢玉的方法和俏色玉雕。现代玉雕《玛瑙龙盘》和《岱岳奇观》。5.漆器
我国漆器发展历史。战国《彩漆动物座屏》。汉代《漆耳杯》。6.丝织品
我国丝织工艺发展历史。南京云锦。7.玻璃器皿 8.竹编工艺
三、工艺美术欣赏方法
㈠ 装饰美术的欣赏
㈡ 实用美术的欣赏
第六章 书法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书法的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书法作品的赏析,加深对书法本质特征──书为“心画”的理解,提高同学们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学会初步运用欣赏书法的一般方法去赏析具体的书法作品。
一、书法艺术语言
1.用笔:行笔的方式、方法(运笔中的急缓、提按、方圆、轻重、藏 露等)。
2.用墨:墨的着色程度及变化(浓淡、枯润等)。
3.结构:字的分间布白、经营位置(大小、奇正、宽窄、比例等)。4.章法:作品的整体布局,在多样统一中显示整体的和谐。
二、书法艺术作品欣赏 1.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说明书法风格及时代特征。2.唐·张旭《古诗四帖》,说明张旭是狂放浪漫的书风格的开创者。3.唐·颜真卿《祭侄文稿》,说明书法是“心画”,贵在“天真”。4.宋·黄庭坚行草书,了解其作品体现出的“不俗”追求。5.现代·徐悲鸿《八十神仙卷跋》,说明“书之美在情在德”,书法家的全面文化修养。
三、书法艺术欣赏力的培养
㈠ 提高对书法艺术特征的理解
1.书为心画。
2.书肇于自然,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
鲜明的体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多样统一。
㈡ 欣赏方法
1.观神采。
2.审法度。
3.识独创。
4.欣赏者的再创造。
第七章 音乐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音乐的节奏、乐句、乐段、旋律、音色、主题、曲式结构、体裁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音乐作品的赏析,加深对音乐基本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音乐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音乐作品。
一、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
㈠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㈡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㈢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
㈣ 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
二、音乐艺术的语言
㈠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1.旋律;
2.和声等。㈡ 音乐的结构
乐句、乐段、曲式结构等。
㈢ 音乐的体裁:声乐体裁、器乐体裁、戏剧音乐体裁。
三、音乐艺术作品欣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2.《黄河大合唱》
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4.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
5.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6.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
四、音乐艺术欣赏方法
1.抓住音乐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体味音乐形象。
2.熟悉音乐体裁,把握音乐表达内容的特殊方式。
3.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力求准确而丰富地领会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特点及文化蕴含。
第八章 舞蹈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舞蹈的结构、动作、时空、舞台呈现等,了解其艺术的特点,并结合舞蹈作品的赏析,加深对舞蹈的特征以及偏重于表现与抒情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舞蹈欣赏的一般方法去赏析具体的舞蹈作品。
一、舞蹈艺术语言
㈠ 结构语言
㈡ 动作语言
㈢ 时空语言
㈣ 舞蹈语言的舞台呈现特点
二、舞蹈艺术作品欣赏
1.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
2.舞剧《玉卿嫂》
3.舞剧《无字碑》
4.舞剧《秦始皇》
5.女子独舞《雀之灵》
6.男子独舞《残春》
7.三人舞《金山战鼓》
8.山乡风情歌舞《黄河儿女情》
9.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
10.舞蹈诗《长城》 11.大型群舞《俺从黄河来》
三、舞蹈艺术欣赏方法
㈠ 舞蹈形式美的欣赏 人体、动作、舞台构图、舞台美术
㈡ 情绪意境美的欣赏
㈢ 舞蹈审美经验的自我培养
第九章 戏剧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戏剧的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戏剧作品的欣赏,加深对戏剧基本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戏剧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戏剧作品。
一、戏剧艺术语言
1.形体动作;
2.言语动作:对话、独白、旁白;
3.静止动作。
二、戏剧艺术欣赏方法
(一)戏剧情境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二)一部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场面
三、戏剧艺术作品欣赏
瑞士·迪伦马特《贵妇还乡》
第十章 戏曲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戏曲的唱、做、念、打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戏曲作品的赏析,加深对戏曲的虚拟性、程式性等艺术特征的理解,提高同学们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
一、戏曲的艺术特征
(一)戏曲艺术的语言:唱做念打(二)戏曲的艺术特征 1.戏曲的综合性 2.戏曲的虚拟性 3.戏曲的程式性
二、戏曲剧种(一)以曲剧种分类(二)戏曲的声腔特点
(三)各剧种除声腔各具特色外,在表演上也有各自的创造。
三、戏曲流派
四、戏曲艺术作品欣赏
京剧《投军另窑》
五、戏曲艺术欣赏方法
1.把握住戏曲独特的表现方法; 2.要认识戏曲表演形式的独立性;
3.要善于分辨戏曲剧目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
第十一章 摄影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对构成摄影画面形象的线条、形状、影调、色彩等视觉元素的分析,了解摄影艺术的特点,并结合对摄影艺术作品的赏析,了解摄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学会运用摄影的眼光来欣赏摄影艺术作品。
一、摄影艺术语言(摄影的特征)(一)线条和形状(二)影调(三)色彩
二、摄影艺术作品欣赏
1.《白求恩大夫》(吴咸印)主体的处理及环境的选择。2.《黎明的钟声》(江波)空白疏通气韵。
3.《童工》(美国·路易斯·海因)正面角度的感染力。4.《到森林里去》(美国·尤金·史密斯)背面角度的含蓄。5.《千里共婵娟》(陈复礼)单纯简洁的色调,幽美恬静的意境。6.《一湖春水晓帆风》(简庆福)仰角度的表现力。7.《插秧女》(日本·滨谷浩)特写的魅力。8.《鹅场》(张阴增)逆光的美感。
9.《倒闭后的滋味》(郑鸣)新闻摄影的特色。10.《喜盈门》(丁爱民)生活摄影。
11.《城市之光》(杨晓利)黑白摄影的韵味。
三、摄影艺术欣赏方法
1.欣赏摄影艺术真实、自然、质朴的美,欣赏摄影艺术家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的艺术眼光。
2.欣赏摄影画面的构图美,摄影家能从纷芸杂呈的生活中,截取出具有涵义和表现力的形象,并在框架平面中建立起线、形、色的秩序,形成完整的构图形式。
3.欣赏摄影的技术技巧。
第十二章 电影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电影艺术特征和基本创作规律的介绍,结合电影作品分析,加深对电影声画语言、结构蒙太奇等艺术手段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多重角度去赏析具体的电影作品。
一、电影的基本语言:画面和声音(一)画面
1.环境空间与人物形象结成的银幕造型世界; 2.整体的造型形式和风格;(二)声音
1.声音之素(人声、音响、音乐)2.声音运用规律与声画组合二、电影的构成形式:蒙太奇
三、电影的综合艺术特征(一)电影表演艺术(二)电影摄影艺术(三)电影导演艺术
四、电影的片种和样式
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音像课(36讲的VCD)质量很高,聘请的全是各门类艺术的专家、学者主讲,而且形象资料十分丰富,所以有必要组织学生集体收看。辅导教师可以在电视课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补充讲授。本课程是一门培养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质的艺术课,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欣赏方法,举一反三,去赏析一些其他的艺术作品。
第三篇: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通过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及学生的审美素质。
与本课程相关的专科类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原理及部分文学类课程。前者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分析艺术现象的观点与方法,后者又提供了与多种艺术门类比较的对象,这为我们学习艺术欣赏课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
第一章 艺术欣赏引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使同学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及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一)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实现艺术的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
艺术欣赏的特点:
1.感觉与认识,感情与理解的统一,潜移默化过程。2.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寓教于乐。3.体现美感中反映与再创造的统一。
(二)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
艺术美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来源于客观现实,但不等于现实。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
艺术美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1)艺术形象对现象的再现;(2)艺术家对现实的感受、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3)艺术家的精湛技巧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
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个性与社会性、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但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再现与表现有不同的特点。
1.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和物质媒介(色彩、线条、形体、音响、人体动作等)。
艺术语言的要求:(1)准确地体现本门类艺术的特点;(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
2.艺术形象
艺术以形象性为其基本特征。艺术语言是为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服务的。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的一般构成规律:典型与意境。3.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即典型与意境的审美内涵。
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对艺术意蕴的把握是一个领悟的过程。
4.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
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创作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们提倡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
(三)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在艺术欣赏的实现中提高欣赏能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的学习,包括艺术的一般规律,部门艺术的特征、形式法则等。3.提高文化全面素养,丰富生活阅历,是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 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
(一)建筑艺术的语言
1.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1)建筑的双重性;(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4)建筑艺术的群体性(社会性)。
2.建筑艺术的语言:(1)面;(2)体形;(3)体量;(4)空间;(5)群体;(6)环境。在建筑艺术语言中对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
3.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一建筑艺术特殊的文化价值。
(二)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
1.对形式美法则的了解与掌握。多样统一的美的规律在造型艺术上的具体体现。多观察与分析,主动与对象对话。对其他艺术门类欣赏体会的借鉴。
2.要具备一些建筑学的知识。艺术美与生活美(技术美、环境美)的统一。建筑的善和真。3.体会情绪意境。通过对形式美的欣赏,积极进行物我双方的交流和再创造,达到与建筑艺术作品整体形象的共鸣。
4.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联系作品所处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广阔文化环境去认识作品。
第三章 绘画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绘画的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油画与国画作品的赏析,提高对作为视觉空间艺术的绘画本质特征的理解,特别是加深对国画优秀传统的认识;学会初步运用欣赏绘画艺术的一般方法,欣赏具体的绘画作品。
(一)绘画艺术的语言
1.绘画艺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思想感情。“视觉空间的艺术”。2.绘画艺术语言:(1)线条;(2)形体;(3)色彩;(4)色调;(5)明暗;(6)笔墨(笔触);(7)结构。
3,绘画的分类方式及各类绘画的主要特点,侧重介绍油画与国画。
(二)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
1.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原因、背景,领悟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结构、形 式的特点,达到与作品在感情上的交流。
2.注意积累文化史和艺术发展史的知识,力求把握绘画的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的特征,从而获得一些赏析绘画的标尺。
3.多看和思考画作,并注意在生活中观察物体与景色,从而培养和提高对艺术形式的感觉,逐步具备对绘画艺术语言的感受力。
4.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对画作的直觉,在画作面前驰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达到心旷神怡的最佳审美境界。
第四章 雕塑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雕塑的实体性形体、光影、圆雕、浮雕、具象、抽象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
(一)雕塑艺术的语言
1、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2)雕塑是“诗”。便于抒情,宜于象征,要象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雕塑更接近于音乐和建筑。
(3)雕塑因其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立于通衢大道则带有“强迫性”,使人非看不可。
(4)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
2、雕塑艺术的语言
(1)物质实体性的形体,以及因形体变化而造成的光影。
(2)圆雕:以立体的形体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作者的精神世界,供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3)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高浮雕与浅浮雕。
(4)具象与抽象。
(二)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
1、雕塑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立体性”、“三维性”、也就是要去了解和欣赏占有三维空间的体积之美。
2、要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之美,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所形成的某种节律美和韵律美。
3、要懂得欣赏雕塑的基本“影像”,也就是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
4、要懂得雕塑和环境的结合,要从建筑和雕塑、园林和雕刻、广场街道和雕塑,以至山川和雕塑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它们的有机联系。
【重点学习作品目录】 1.牛河梁出土的裸体陶塑
2.大位口等地出土的兽形壶、狗、鸟等 3.殷商人面鼎 4.西周利簋 5.广汉青铜面具
6.战国中山国错金银、铜虎 7.战国青铜物架 8.战国犀牛尊
9.秦始皇陵的将军俑
第五章 工艺美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赏析,了解这门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初步学会欣赏工艺美术的一般方法,并运用它赏析具体的装饰工艺品和实用工艺品。
(一)工艺美术的特点
1.工艺美术是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
2.工艺美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代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3.除特种工艺以外,工艺美术一般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实用目的与装饰趣味相统一。
工艺美术可基本分为装饰美术和实用美术两大类。
(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
中国的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我国陶瓷、染织、编织、雕塑以及种类繁多的现代工艺中,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漆器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1.陶器
我国陶器的发展历史和著名产地。彩陶的造型和色彩,彩陶《三足规》。江苏宜兴紫砂陶壶。2.瓷器
我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和艺术价值。东晋《青瓷多耳罐》。宋代五大名窑。北宋《青花轮花大盘》。明清的青花瓷。现代陶瓷工艺。丰富多彩的江西景德镇日用陶瓷。3.青铜器
我国青铜器发展简史。殷商青铜器和特色。《乳丁纹平底爵》。《利簋》。现代仿古青铜器。4.玉器
我国玉器的发展历史。古代玉器的特殊功用。商代《鸟鱼形玉佩》。周代《玉佩垂饰》。琢玉的方法和俏色玉雕,现代玉雕《玛瑙龙盘》和《岱岳奇观》。
5.漆器
我国漆器发展历史。战国《彩漆动物座屏》。汉代《漆耳杯》。现代脱胎漆器和漆画。6.染织刺绣、木雕、牙雕、竹编、玻璃、搪瓷等其他工艺美术品。旅大玻璃器皿。
(三)工艺美术的欣赏方法 1.装饰美术(装饰工艺品)
(1)不同材料的装饰性绘画、雕塑作品,主要看其立意、主题、构图和色彩;(2)牙、玉、石等材料的工艺品还应看其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如巧施俏色、雕刻技法等;(3)年画类长期欣赏的作品,主要看其题材的内涵和构图的丰满程度;(4)商品的包装、装磺及广告招贴,要概括、简洁,使人一目了然。
2.实用美术(日用工艺品)
(1)看其使用功能是否完备,操作是否简便;(2)看器物的尺寸、比例是否适度,注意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看其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发挥得如何;(4)看其色彩配合如何,特别是服装、纺织品的特殊要求;(5)注意传统工艺美术品、民间工艺美术品和现代工艺美术品的不同风格;(6)作为商品,看其是否切合生活的需要,能否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第六章 音乐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音乐的节奏、乐句、乐段、旋律、音色、织体、主题、曲式结构、体裁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音乐作品的赏析,加深对音乐基本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音乐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音乐作品。
音乐是一个特定的音响过程,一个多种要素结合一道,涵载着一定生活内容、思想感情的、活跃、流动、组织有序的音响过程。它作用于人的听觉,引发人们的种种体验和联想,使人步入艺术审美地,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
(一)音乐艺术的语言
1、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音乐艺术材料的声音,是一个超脱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响体系。
(2)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展现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音乐稍纵即逝的弱点所转化的特殊手法。
(3)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形象”是经过联想而形成于人们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表现性与再现性的互补。
(4)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
2、音乐艺术的语言:(1)节奏;(2)节拍;(3)调式;(4)调性;(5)动机;(6)乐节;(7)乐句;(9)旋律;(10)和声;(11)复调;(12)音色;(13)配器;(14)织体;(15)主题;(16)曲式结构;(17)呈示;(18)展开;(19)再现;(20)体裁。
(二)音乐艺术作品欣赏
1、《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聂耳的声乐作品。第一位革命音乐家。现代音乐文化、音乐艺术技巧同反映中国人民群众斗争生活,及展示新的社会前景相结合的歌曲艺术。它的特色及风格。
2、《黄河大台唱》(冼星海)大合唱的体裁。中华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的结合。中国的统一构思、集曲联合的大合唱之首。
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协奏曲的形式。协奏曲体裁的民族化。中国的叙事性与外国的交响性两种音乐审美意识的结合。小提琴演奏风格的民族。
4、交响诗《序曲》(李斯特)单乐章交响作品的形式。标题音乐特点。
5、《第五(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古典成熟的交响套曲形式。奏呜曲式及其表现特征。音乐艺术中的哲学思考。
(三)音乐艺术的欣赏方法
1、抓住音乐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体味音乐形象。
2、熟悉音乐体裁,把握音乐表达内容的特殊方式。
3、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力求准确而丰富地领会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特点及文化蕴含。
【重点学习作品目录】
1、《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2、《黄河大合唱》(洗星海)
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
4、《第一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
5、《第五(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6、《威廉·退尔序曲》(罗西尼)
7、《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曲《朝景》(格里格)
8、《第六(田园)交响曲》(作品第68号)第一乐章(奏鸣曲式)(贝多芬)
9、《图画展览会》(拉威尔)
10、《C小调练习曲》(作品第10号之12)(肖邦)
11、声乐协奏曲《海燕》(秦咏诚)
12、《第40交响曲》(莫扎特)
13、钢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贝多芬)
14、管弦乐《大海》(片断)(德彪西)
15、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16、交响诗《序曲》(李斯特)
第七章 舞蹈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舞蹈的结构、动作、时空、舞台呈现等,了解其艺术的特点,并结合舞蹈作品的赏析,加深对舞蹈的特征,及偏重于表现与抒情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舞蹈欣赏的一般方法去赏析具体的舞蹈作品。
舞蹈以有节奏韵律的人体动作及姿态变化来表现思想感情及社会生活。舞蹈偏重于表现与抒情,在音乐、美术、光色的共同参与下融为整体,是一门多种艺术共同融成的综合性艺术。但是每个民族通过舞蹈来表达感情的方式受到民族性的影响。
舞蹈的种类:
1、古典舞(中国、欧洲);
2、现代舞;
3、民间舞;
4、通俗舞;
5、国际舞。
舞蹈的形式:
1、剧舞;
2、舞蹈(广场舞蹈、独舞、集体舞、双人舞)。
(一)舞蹈艺术的语言
1、结构语言:有意图的艺术构思。戏剧结构(线型结构)与块状结构。
2、动作语言:暗示;传达;让观众通过直观形象去感受。动作既是构成舞蹈语言的基本材料,也是舞蹈家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材料。
3、时空语言:空间的展现与时间的流动。时、空的相互依存溶合。音乐的协作。
4、舞蹈语言的舞台呈现特点: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舞蹈与诗歌、音乐的联系与区别。舞蹈与电影的相似与区别。舞蹈与杂技、武术等其他人体艺术的区别。
(二)舞蹈艺术作品欣赏
1、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
2、大型舞蹈《黄河》
3、现代群舞《潮汐》(王磊编)
4、男子独舞《海浪》
5、女子独舞《雀之灵》空灵、丰满的内涵和精雕细琢的形成美。
6、男子独舞《残春》激越迭宕的风格。
7、三人舞《金山战鼓》对战斗人物情态、心态和动态的生动刻划。传统题材,全新的技法。
8、山乡风情歌舞《黄河儿女情》所创造的崭新的视觉形象。对传统民间歌舞的批判、继承和对外来通俗歌舞的吸收与改造。
9、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的整体动感和流畅美。
10、舞蹈诗《长城》所表现的悲壮之势、阳刚之气、深沉之思和浓烈之情。整体氛围的深厚凝重与舞蹈语言的鲜明个性化。
11、大型舞剧《俺从黄河来》主体蕴含的多义性与多重意象的交织。民间舞蹈文化品位的超越。
12、摩登芭蕾《斯巴达克斯》
13、摩登芭蕾《奥涅金》。
(三)舞蹈艺术的欣赏方法
1、舞蹈形式美的欣赏
(1)通过美的人体去接受美的舞蹈。
(2)欣赏舞蹈动作本身的形态美(协调感、韵律感、节奏感、高难度技巧等)。
(3)欣赏舞台构图:人体动作在舞台空间所勾画出来的流动画面。和谐统一的整体美。
(4)欣赏舞台美术(景、光、色、服、道、化等综合元素)。
2、情绪意境美的欣赏:既要对形式美有较敏锐的感觉,又要有主体积极投入的心理冲动;用“心灵的眼睛”去体会形式美中所蕴含的情绪与意境,去欣赏只有舞蹈才能揭示的感情符号。
3、舞蹈审美经验的自我培养
(1)对优秀舞蹈作品“诗心、乐性、舞体”的美的感悟。
(2)纯洁高尚的欣赏心态。
第八章 戏剧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戏剧的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戏剧作品的赏析,加深对戏剧基本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戏剧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戏剧作品。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在各种媒体的综合中居于本体地位的是表演艺术。戏剧艺术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及各种主观表现手段(表现、姿态的运动等)。戏剧的中心是性格意志的矛盾冲突所形成的情境,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场面。
(一)戏剧艺术的语言
1、形体动作。
2、语言动作:对话、独白、旁白。
3、静止动作。
(二)戏剧艺术作品欣赏
《老妇还乡》的人物形象塑造有独特之处:剧作家虽然把伊尔置于尖锐的情境之中,让他置身于多重矛盾关系之中,却有意把这些矛盾关系淡化,并不让它们发展成激烈的冲突,而只是把矛盾关系作为情境的因素。着力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历程。
(二)戏剧艺术的欣赏方法
1、体验和距离相统一。
2、欣赏戏剧作品必须重视对单个场面的欣赏,一个完整的戏剧运动正是在一个个场面的转换与连接中完成的,观众在欣赏中对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体验与感悟,也都是在观赏场面的实体内容和超越这个实体内容中完成的。
【重点学习作品目录】
1、《茶馆》(老舍)
2、《日出》(曹禺)
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第九章 戏曲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戏曲的唱、做、念、打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戏曲作品的赏析,加深对戏曲的虚拟性、程式性等艺术特征的理解,提高同学们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
(一)戏曲艺术的语言
戏曲不同于歌剧、舞剧、话剧,它熔歌、舞、说及其他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表现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
(二)戏曲的艺术特征
1、戏曲具有更广泛、更高的综合性
戏曲的综合性指它不仅能把唱做念打四种表演手段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且指它能把不同的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
2、戏曲的虚拟性
戏曲的虚拟性指“略形传神,以神制形”的表演特点:由演员通过虚拟,在想象中进行拟形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使拟形的创造得到观众的理解和认可,在演员和观众共同的意象中,完成反映生活的任务。
3、戏曲的程式性比其它艺术形式更高,程式性指对演员表演的规范化制约。(1)唱必须严格遵守曲牌或板式的规范。做必须严格按一定尺度进行。念必须按一定的要求。打必须按一定的套路。(2)不同的角色、行当,表演同一动作时,程式上有区别。(3)程式化并非公式化、凝固化的模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成就的演员,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都对原有的表演程式有所突破和创新。
(三)戏曲剧种介绍
(1)戏曲剧种分类:戏曲剧种约有三百一十多个,按声腔约分为高腔腔系、昆腔腔系、梆子腔系、皮黄腔系、民间歌舞类诸腔系、民间说唱诸腔系、少数民族戏曲等。(2)戏曲的声腔特点:戏曲剧种歌唱的曲调是各地方言的音乐化、韵律化,含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一个剧种并非只唱一个声腔,由于剧种间的相互影响,各剧种形成发展的历程不同,演唱的曲调也有多样性的变化。(3)各剧种除声腔各具特色外,在表演上也有各自的创造。不同剧种在相同的剧目中扮演角色的行当也不尽相同。
(四)戏曲的流派
(五)戏曲艺术的欣赏方法
京剧《投军别窑》中周信芳、李玉茹扮演的薛平贵、王宝钏念白和唱腔分析。
(六)戏曲欣赏方法
1、把握住戏曲独特的表现方法。
2、要认识戏曲表演形式的独立性。
3、要善于分辨戏曲剧目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
第十章 摄影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对构成摄影画面形象的线条、形状、影调、色彩等视觉元素的分析,了解摄影艺术的特点,并结合对摄影艺术作品的赏析,了解摄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学会运用摄影的眼光来欣赏摄影艺术作品。
(一)摄影艺术的语言(摄影的特性)
1、摄影是通过光学、化学等科学技术手段——用光学镜头、感光材料的洗印过程来记录存在于镜头之前的真实形象,具有令人信服的真实感,它的形象通常是瞬间完成的,具有由于摄影者独到的发现,瞬间的抓取以及后期制作的高超技术技巧所形成的艺术特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2、摄影是二维平面艺术,其形象是由线条、形状、影调、色彩组成,再现现实生活中的逼真形象。
3、现实中的形象经过选择、取舍、提炼和构图处理,在框架中组成为一个有秩序的严谨的视觉形式,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二)摄影艺术作品欣赏
1、《白求恩大夫》(吴印咸)主体的处理及环境的选择。
2、《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王立平)背景的简洁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
3、《黎明的钟声》(江波)空白疏通气韵。
4、《童工》(路易斯·海因 美国)正面角度的感染力。
5、《到森林里去》(尤金·史密斯 美国)背面角度的含蓄。
6、《浩气长存》(张成军)仰角度的表现力。
7、《长江截流》(孙树清)远景的优势。
8、《插秧女》(滨谷浩 日本)特写的魅力。
9、《鹅场》(张阴增)逆光的美感。
10、《倒闭的滋味》(郑鸣)新闻摄影的特色。
11、《喜盈门》(丁爱民)生活摄影。
12、《城市之光》(杨晓利)黑白摄影的韵味。
(三)摄影作品的欣赏方法
1、欣赏摄影艺术真实、自然、质朴的美,欣赏摄影艺术家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的艺术眼光。
2、欣赏摄影画面的构图美,摄影家能从纷纭杂呈的生活中,截取出具有涵义和表现力的形象,并在框架平面中建立起线、形、色的秩序,形成完整的构图形式。
3、欣赏摄影的技术技巧:精湛的摄影技术是摄影作品成功的保证。科学地选择感光材料,运用光学镜头及附件,精细周密的后期制作,给画面带来完美的形式。
第十二章 电影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电影艺术特性和基本创作规律的介绍,结合电影作品的分析,加深对电影声画语言、结构蒙太奇等艺术手段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多重角度去赏析具体的电影作品。
电影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一门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观的视听综合影象,是电影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乐(纯听觉形象)的主要审美特征;银幕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转换自由,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舞蹈的舞台局限。
第四篇:《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提示(二)
《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提示(二).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提示(四)
第七章 表情艺术
一,本章的内容概要
1.表情艺术的内涵: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2.表情艺术类型特征:
(1)音乐艺术.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它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音乐可以根据人们歌唱的特点,分成男声(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女声(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和童声三类.声乐还可以根据演唱的方式分为独唱,齐唱,重唱,合唱,对唱,伴唱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我国声乐一般又被划分为民歌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三大类.民歌唱法,可细分为汉族民歌与少数民族民歌,在演唱方法上大多比较自然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它追求声音效果,讲究发声方法,注意运用华彩和装饰唱法.通俗唱法,是现代工业电子传播技术广泛运用后出现的一种歌曲演唱法,需要演唱者手持话筒进行演唱,对演唱者本人的声乐训练没有太多严格的要求.中国声乐发展的新趋势,更是出现了“通俗唱法时尚化,民族唱法多样化,美声唱法国际化”的新现象.器乐的划分法也很多,根据器乐的不同种类和演奏方法,可以分为弦乐,管乐,弹拨乐和打击乐四大类.器乐还可以根据演奏方式的不同,区分为独奏,重奏,齐奏,伴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从体裁形式来划分,器乐又可以分为序曲(如《威廉?退尔》序曲),组曲(如巴赫的《法国组曲》),夜曲(如肖邦的《升 F 大调夜曲》),进行曲(如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进行曲》),谐谑曲(如萧邦的四首钢琴谐谑曲),叙事曲(如勃拉姆斯的《爱德华》),幻想曲(如康弗斯的《神秘的号手》),狂想曲(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随想曲(如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舞曲(如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协奏曲(如贝多芬的《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交响音画(如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以及气势磅礴,结构宏大的交响曲(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等等.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调式,调性等.最主要的是前三者,旋律堪称音乐的灵魂,节奏体现出音乐的时间感,和声体现出音乐的空间感.“旋律”,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节奏”,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声”,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此外,复调,曲式,调式,调性,以及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也都是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共同将乐音在时间中展开来塑造出音乐形象.“交响乐”,有音与音之间和谐结合的意思.这个词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大量使用,但其内涵和现在全无共同之处.现代关于交响乐的概念,形成于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音乐巨匠为首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使得交响乐真正了黄金时代.交响乐可以说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近现代欧洲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主要有:
古典乐派,是从 18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初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主要代表,这个流派推崇理性和情感的统一,追求艺术形成的严谨和完美,创作手法上注重戏剧的对比,冲突和发展,成为当时的典范.浪漫乐派,是 19 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音乐流派,浪漫乐派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激情,强调抒发主观情感,强调表现个性.前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作曲家舒伯特和舒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法国的柏辽兹等人;后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和勃拉姆斯,俄国音乐家柴柯夫斯基等.世纪中叶以后,在欧洲各国又兴起和发展了民族乐派,民族乐派主张音乐应当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注意采用本国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将传统音乐成果与本民族音乐密切结合起来,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挪威包括的格里格(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等),捷克的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等),以及俄国“强力集团” 的一批著名音乐家如穆索尔斯基(交响音画《荒山之夜》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和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2)舞蹈艺术.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远古时代原始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图腾舞蹈活动,并且把它作为图腾崇拜的重要内容,最早的舞蹈常常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既是巫术礼仪,又是歌舞活动.舞蹈自古以来就和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原始舞蹈中就开始以舞蹈形式来模拟狩猎活动或战争场面.艺术舞蹈,是指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艺术创作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作品.这类舞蹈常常需要较高的技艺水平,完整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主题思想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作为表演性舞蹈的总称,艺术舞蹈有多种分类方法.从表现形态区分,艺术...
第五篇:艺术欣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总结
《艺术欣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总结
大连电大文法系 薛敏珠
《艺术欣赏》课是一门学员非常喜爱的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一学期。这时候,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可塑性较强。甚至可以说,学员未来两年中从事开放教育学习时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等许多方面的习惯,都有赖于此期的教学引导。而《艺术欣赏》正是从事这种引导的最适宜课程。
艺术欣赏是一种个体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活动,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因此,教学效果不易考察。这门课,按中央电大的考核说明和我们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是开卷考试,这样,就难免有学员偷懒。怎样才能吸引学员的兴趣,使学员的艺术鉴赏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怎样才能让学员一入学就找到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开放教育学习应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一直是我们教研室搞教学改革重点研究的课题。从以往授课的情形看,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多,课时有限,大部分学员学完这门课,遇到一幢建筑、一幅画,仍然不知如何欣赏。而大连是一个开放性城市,选修这门课的学员又多是中小学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这部分人亟待提高艺术素养。可是,课时十分有限,有好多实际问题需要考虑。
一、《艺术欣赏》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哪些教学内容为宜? 根据我们这些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像《艺术欣赏》这样一门包含十个艺术门类的课程,它的实践教学不可能集中在某一章节上,不可能集中在某一次课上,也不可能散在每个章节里。大连是个旅游城市,有不少具有典型性的建筑;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喜欢绘画,作为教师和已经或终将为人父母的本科学员理所当然地应该在这方面达到一定的欣赏水平;大连近年建了好多音乐广场,市民的自娱性文艺活动十分活跃,青年人居多的学员应该能够欣赏一些经常可能听到的音乐,也应该能伴随着音乐跳舞。因此,我们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建筑、绘画、音乐、舞蹈艺术这四章上。搞实践教学,放在开学初不合适。这时,各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艺术流派还没讲清,怎么能搞艺术欣赏实践?放在期末也不行,要考试了,很少有人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放在大型节日之后也效果不佳,放假会把人心放散。因此,适合搞集中实践教学活动的时段是有限的。它比较适宜放在上述章节的艺术风格流派介绍完毕之后的课时里。
集中性的实践教学课不能搞得太频,搞多了,一来占课时太多,二来容易使对此不感兴趣的学员心里发烦。一学期,搞3次左右为宜。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可以散放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中。
二、如何组织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的尝试:
1、到广场去上建筑艺术欣赏课
讲建筑艺术欣赏,过去的常规教法是找几十幅建筑图片来演示讲解。搞开放教育试点之后,我们开始系统介绍主要建筑艺术风格流派;之后,我们把课堂‚搬‛到了城市广场上。通常,在城市的大型广场周围都有一些有特色的建筑。我们带学员到广场上欣赏我们城市的建筑,赏析市政府(倾向于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市法院(倾向于哥特式的和风建筑)、市公安局交通大队(后现代主义建筑)、市人民文化俱乐部(倾向于文艺复兴风格)、大连宾馆(倾向于巴洛克风格)等建筑,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的建筑艺术欣赏方面的知识来赏析我们生活圈里的实际建筑。一般说来,学员看见建筑图片能辨认出一些经典建筑作品,而对自己身边的、眼前的非典型建筑,反而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下面的一些实践活动视频资料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学员眼看着一幢建筑,在那儿‚瞎猜‛(一会儿说是‚哥特式‛,一会儿又说‚巴洛克‛)。这既不怪学员,也不能怪教师:这么多的建筑风格,要在一次课上理清脉络,完全掌握,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才要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到城市里去看一看,回头再来学习这些教学资源时,学员就会发现自己过去忽略了这个建筑语汇的某方面的特征。
经过这样的引导和辨析之后,学员再遇到一幢不熟悉的建筑,就基本明白赏析的路子了。这就是‚教其渔‛与‚授其鱼‛的不同效果。
2、到社区学院中老年书画班去看画评画
介绍完主要的绘画艺术流派,我们曾带学员到我们的实践基地甘井子区社区 学院绘画班去看画家画画,听画家讲评他们学员的习作,然后,让我们的学员选自己感兴趣的画赏析,讲给组内同学听。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学院常年低费为中老年社区成员进行书法绘画方面的培训,请的多是稍有些名气又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本地画家。我们通常在他们搞画展时到那里去上实践课,看着画家画画,学员可以随时提问,‚这里为什么这么安排?‛‚那里为什么用这种技法?‛等等;在欣赏这些中老人的绘画时,学员相互讨论、品评;教师也会就着某一幅画,问学生这幅画的优点与缺点,这样,有助于切实提高学员绘画艺术欣赏的能力。
除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学院外,古艺楼是我们后来发现的一个较好的实践基地。古艺楼里四个楼层都是卖艺术品的摊位,但有的商贩不欢迎像我们这样的‚多看而少买‛的顾客;也有的商贩虽卖此物,却并不真正懂得这种艺术。因此,教师和小组长都要能‚慧眼识珠‛,找到真正能‚讲出玩意儿来的‘艺术商人’或‘有艺术细胞的商贩’‛才好。在古艺楼里,我们遇到了好几位这样的‚老师‛,像‚人虫钵庐‛的孙老师和介绍‚钧瓷‛的老师傅等。
原来,学员只知道,主教材讲了哪几幅画,哪幅画是什么风格的,对自己身边的、眼前的艺术品,反而不大理会,更不要说欣赏西方现代派艺术了。上了这种鉴赏课之后,学员在咖啡厅、画坊、饭店里遇到一幅画,就会不知不觉地去想它倾向于什么风格,大概是什么时代、哪个国家的画家的作品了。
3、在讲音乐、舞蹈艺术时,与学员共开PARTY 讲音乐、舞蹈、戏剧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让学员按兴趣爱好自由组织活动小组,让组长带组员到他们认为适合的地方去开PARTY。三十五岁以下的学员多喜欢到练歌房去唱谈情说爱的流行歌曲,喜欢跳迪斯科;三十五岁以上的学员有不少喜欢唱样板戏、跳交谊舞,喜欢在某位同学家里搞活动。女生中约有一半的人喜欢自娱性舞蹈,专科男生中有五分之一的学员喜欢劲舞、街舞。
组织小组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学员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欣赏他人艺术才华‛的舞台。我们提倡教师参与1-2个小组的活动。教师和学员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师生关系特别融洽,很快大家就成了朋友。
人都喜欢表现自己;有机会表现,就兴奋;表现出了高水平,就兴奋不已,久久难忘。
此外,师生还可以组织有相机和摄像机的同学在节假日去摄影或摄像,拍摄的照片、录像带可以拿到小组里或课堂上来传阅或演播,可以让同学们来品评,这也是提高摄影摄像水平好途径。
三、如何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
最初,我们组织课堂讨论时没多少经验,只是把下次课要讨论的题目布置下去就是了。在04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第一次讨论课上(讨论题目是‚文艺复兴‘三杰’圣母画‛),我们看到的是,热情有余(大家都抢着发言)而准备明显不足(绝大多数发言人都是在念稿)。当然,第一次讨论的情形,达到这种水准已经不错了。从第一次讨论中,教师要发现人才,要加以指导(因材施教),让有水平、有能力、有条件更好参与的学员在下一次活动中表现得出色,表现得‚自己满意、大家满意‛。
小组讨论,似乎是一个容易走过场的环节。但电大开放教育学员中真有不少想好好学习的优秀学员。有一次,05春汉语言专业有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把小组讨论安排在本班这一天上课的教室里了(他们的工作单位离学校较近),偏偏这一天教室里的电教设备坏了。学生们跟我说,大家都做了认真准备,可现在没法让组里同学看到自己要讲的画(画都在演示文稿里)。我说,那你们就到我办公室里去讨论吧。开始,我没想摄像;后来发现他们讨论得非常投入,而且,发言很有水平,我找出摄像机,给他们摄起像来。当我称赞他们,要他们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名字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就叫‘六人行’小组吧!‛
某些艺术门类的实践教学活动,实在不适宜大批学员的介入,只能分组活动。像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在大班里欣赏,远不如小组活动好,因为全班同学爱好趣味是不同的。可是,教师常常因为担心学生敷衍,不敢放手地让学生们去搞小组活动。这时,就需要得力的学习小组组长,这个组长的水平、能力、号召力,决定着这个小组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
03秋汉语言专业有个学习小组,叫‚与狼共舞‛,‚与狼共舞‛就得名于他们的一次影评活动。这个小组有一个有水平、有能力的小组长,叫王富军,是一所中学的总务主任。他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心‚拢‛在一起:教大家做演示文稿,给同学找讨论需要的资料,带组员讨论,既给同学当‚导演‛,又给同学摄影、摄像,把协作学习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组里还有个同学叫张伟,喜欢文学评论和摄影,经常帮老师在网上主持讨论,给同学们摄像。他们这个小组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学习习惯:只要组里有一个同学参与某一项活动,或者做重点发言人,别的同学一定会来密切配合。他们说,这就叫‚与狼共舞‛!
四、最好的课是‚完全由学员设计和主持‛的课
我是比较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了,但我感觉最满意的课还是‚完全由学员设计和主持‛的一些课。通常情况下,在一学期的第10-12周,可以上一次这样的课。因为这时,教师对学员的水平、能力已经比较熟悉;而学员呢,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风格以及不同教材内容适宜采用的表现形式也心中有数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和班干部们商量上一次这样的课。一般说来,学员是喜欢参与的。由于是学员们自己设计和主持的课,设计会更有新意,同学们表现会更自如。
在《艺术欣赏》网络课程中能看到的两堂音乐艺术欣赏实验课中,同志们可以看到:前一堂音乐课上,在韩松讲爵士乐时,有同学竟下地跳起舞来!在后一堂音乐课上,主持人宋建军别开生面地让同学们趴在桌子上听肖邦的音乐,当时,我就问自己,我怎么就从来没想到过,可以这样听音乐的呢?!在介绍贝多芬时,宫英海同学讲得多么生动风趣啊!他还写了一首小诗,表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襟怀与情操。他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他不缺文凭,他只是想学学汉语言文学。当他的小组长通知他,下周音乐艺术欣赏是讨论课,要他来讲贝多芬时,他正在贵州考察,竟一口答应下来,领了这个任务,并且,后来表现得那么恰到好处。
当然,那节课上,我也有遗憾,有好几个同学发言没能脱稿,我理解,但我还是有点遗憾!总体上讲,我们的开放教育学员真的是非常非常‚棒‛!
最后,我要说的是,实践教学是我们开放教育各学科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增进师生情谊、提高学员能力的重要途径,望各位同仁经常交流经验,共同磋商,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教学环节做得更有特色、更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