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教学中问学单的作用
生物教学中问学单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017-01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的主体地位逐渐的被削弱,在课堂上真正的学习者是学生,为此清晰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从而灵动的从各个角度调整教学,让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在学,势在必行。
问学单就是基于上述考虑获知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度,掌握度的调查表,教师只有获知了学生的相关信息,才好对症下药,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感知度,收获度,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深刻感受到了问学单在指导教师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的提升作用。现将自己的体验与同行分享。
1.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纠正知识误区以及培养学生观察对比能力
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接受和把握知识至关重要,通过问学单中问题的设置可以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在认识上的误区,这时教师正好可以以以此来调整教学策略,或者是调整语序,以便有效地纠正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教师在问学单中设计了你对两栖动物认识的题目,有的同学就答到两栖动物指的是水陆两栖的动物,这时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来调整教学的策略,调整后的策略必须能够使学生深刻的纠正认识上的误区,调整后策略如下:
教师说,如果说两栖动物指的是水路两栖,那么人海陆空都可以,人不就变成三栖动物了么?(学生为之一笑)教师说乌龟,可以水陆两栖,你知道他们属于哪类动物么?学生答:爬行动物。教师接着说,由此可见,两栖动物的含义可并非字面意思那么简单,这时学生就会有想知道两栖动物真正还以的欲望,同时通过这样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扎扎实实的纠正了认识上的误区。
再如,教师在问学单上设计了有关血液中抗凝剂作用的调查表,而且调查表中有两只试管,一只装有血液和抗凝剂,另一只装有血液,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说出抗凝剂的作用,学生的答案中有错误的解答。教师依据错误的解答可以获知学生观察对比能力的欠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调整教学策略,训练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为此教师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串。
教师问;一号和二号试管都装有什么?(这是在培养学生寻找共性的能力,这样的提问会暗示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找共性的意识)学生很容易答出血液。教师接着问一号试管中血液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答:凝固。二号试管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答:分层,二号试管比一号试管多了什么,学生答;抗凝剂。通过这里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寻找差异的意识,也就是对单一变量的寻找,以及单一变量与实验现象之间的关联。
2.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如今的高考中往往会考到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这一些细节如果不及时的把握住,不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就会造成知识上的漏洞,从而影响到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比如;在血液的这节教学内容中有关血浆的教学内容中血浆的成分中有一个等字。等字就是一个小细节。所以教师就可以以某种方式来让学生关注这个细节,为此教师在问学单上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在血浆的成分中是不是只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结果通过问学单教师发现还有学生忽视了等字。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等字的细节把握特设计如下问题。教师展现出血浆的扇形图,以及相关的文字在血浆的成分中问是不是血浆中只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水,学生这时候注意力就会再次关注到等字,为了再强化等字教师还可以说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占百分之三这种说法对不对。这样的提问让矛头直指等字,然后教师又问等字中包含有哪些成员,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了细节。
再如:在高中教材中有关细胞膜的功能中,有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三幅图解,三幅图解既有共性又有细节上的差异。教师为此设计了问学单的问题;三种信息交流的异同,结果学生并不能把握住差异,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醒学生这个小细节,为此教师说到三种信息交流中你能够找到小月牙么,(这是对受体蛋白的关注)学生一下子就会仔细的去寻找线索,聚焦到小月牙上,从而也看出三种信息交流方式并不是都有受体蛋白的参与,从而也提示了学生对细节的把握,使看书更加的仔细和周到,即使是蛛丝马迹。
3.教师易把握住学生易混淆的概念,以指引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差异
生物学中有很多概念,或字眼很接近。如果不仔细的区别和关注往往会混为一谈。
为此教师在为学单中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比如在一段文字中将生长激素与生长素乱用,让学生来纠正其中的错误,例如人体内的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植物体产生的生长激素能够使得细胞伸长生长,通过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去思考,查找资料,教师会提前感知到学生对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的区别度,也会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指导,适度加入强化二者区别的环节。
4.有助于教师调查和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从而阶梯性的或者循序渐进性的进行教学
一定的知识储备对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一定的知识储备状况,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解释以及授课环节,让教学的重难点更加的凸显,比如教师在问学单中设计了探测式的问题;你对血液了解多少,你知道比重么,比重越大的是在底部还是在表层,教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即使的把握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才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新的知识网络的构件和知识体系的谋划,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感受到新的知识并非是空中楼阁,它与有些已有的知识具有关联,同时也提示学生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为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5.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状况
学以致用是对知识的较高层次要求,这也是知识的活化过程,它也是知识的魅力所在,也正因为如此使得知识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力。
基于以上的考虑在问学单中适度融入生活的元素比如问学单中让学生来解释松土的原因,以此来将生活现象与生物知识的关联建立起来再如皮肤出现创伤为什么要使用具有透气性的创可贴,这与什么有关?通过这样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讲厌氧菌的内容与鲜活的生活现象相关联。
以上就是本人在问学单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以求与人共同探讨。
第二篇:学与问作业单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学与问
作业单: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中的总起句是()。
(2)、()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时,产
生
了
一
个
疑
问
:()?他去问妈妈,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亲自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第三篇: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梁原中学
杜四有
实验是生物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倡导及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改革,生物学科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校的实验设备也逐年充实和完备,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要重新审视生物实验的教学功能。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生物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认知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可以减轻学生认知时的疲劳,又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实验兴趣作为认知兴趣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动机功能。例如在“蚂蚁的通讯方式”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通过分析研究课本的材料,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步骤,预测结果。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验室(或其他场所)实施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再和自己的假设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种兴趣是深远而持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感观兴趣和操作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其次,生物实验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验教学也是如此。要想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生物实验现象和事实,达到使用目的,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它包括实验观察方法和实验操作方法等。
1.实验观察方法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仪器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的一种科学方法。根据是否进行人为控制,可把观察分为自然过程和实验观察。生物教学中的观察大部分属于实验观察。观察是实验的主要环节。观察过程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之中,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实验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手脑结合,对实验材料进行充分利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实验的操作规程统一于实验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正确、规范、灵活、熟练地进行实验基本操作,而且要合理简捷地安排实验操作顺序。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而且也发展了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
总之,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并形成持久而稳定的学习乐趣,又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不足,认真学习、领会、把握《生物课程标准》中对实验的要求(特别是探究性试验),并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为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会学习、会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奋斗。
第四篇:简笔画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简笔画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重新中学
卜运超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可以说,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由于生物科不列入中考科目,有不少学生轻视生物学科的学习,往往把生物学科当作副科看待,甚至把生物课看成负担。在此情况下,怎样从生物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目前已成为生物学教师探索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与他们的心理活动连系在一起。同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有很大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中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富有好奇心,喜接触实际,爱动脑动手,他们不满足表象,凡事喜欢问个究竟。这些心理特征构成了他们对学习兴趣的基础,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工作。作为生物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实验课、野外采集、直观教具演示、课外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比如;挂图、模型、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有时候它们应用起来费时费事。根据我从事20多年来的生物学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课堂上适时恰当地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 ,不仅能弥补挂图的空缺 ,而且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更显生动、活泼 ,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简笔画是一种简单方便灵活的直观教学手段。只要具备一点基本绘画能力,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示范绘画方法,简化复杂图像文字,使问题简单化,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简笔画在生物教学中,可用于讲授新知识,突破重点、难点,还可用于实验教学,所以,利用简笔画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特殊的教学效果。
一:简笔画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简笔画以图代文,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特别是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日趋先进的情况下。应用简笔画教学,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观察《花的结构》时,可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桃花的简笔画,并且标出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同学们看到了一朵纵剖的桃花展现在黑板上,很感兴趣,有的同学甚至在纸上也跟着画,然后在讲述过程中说明每一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并且进一步说明柱头、花柱、子房三个构成了花的雌蕊,花丝、花药,构成了花的雄蕊。随着简笔画的出现,再联系同学们日常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部分?”边讨论问题边进行总结。通过这种简笔画的教学方式,既能展示教材内容的趣味,加深对学习重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师的教学也会得心应手。
二:简笔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理解能力
简笔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主观前提。首先它使学生获得了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过程中,将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书本知识也就逐渐转变成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如在讲解“细胞的分裂”时,我是这样处理的:由于初中学生普遍喜欢动画片,我就说“请同学们看黑板上将出现的动画片,然后我就在黑板上画细胞的分裂过程图,首先画的是细胞中的细胞核慢慢的一分为二,其次是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是细胞膜向中部凹陷缢裂,这样,一个细胞就形成了两个细胞,且每个细胞中都含有一个细胞核和一份细胞质,如果是植物细胞,在中部还形成细胞壁。通过边画边讲解,一幅幅图片就依次展现在黑板上了。通过观察,同学们都很专注,如果再提问学生,同学们都能根据图片出现的顺序说出细胞的分裂过程,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增强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到达了教学目的。
三:简笔画能加快教学进度,能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应用简笔画,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的功效,能化难为易,加快教学进度。如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有关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又是难点中的难点,但由于教材中的图示有点模糊,不够清楚,老师难以讲述清楚,为此,老师通常是叫学生对照图形,由老师读一遍教材,这种死板的教学,其结果是学生也难以听懂,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往往满头雾水,普遍都反应“听不懂”。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的了解染色体在分裂中的具体变化,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默看一遍教材,同时我就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的简图,简图中还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及数目,然后再按照细胞分裂的顺序依次讲解不同时期细胞的变化,比如核膜、核仁、纺锤丝以及染色体的变化情况。通过这种尝试,我感觉到同学们精力都比较集中,兴趣也较浓,也易于听懂和掌握。这样一来,原来需要两、三个课时才能讲完的内容,现在一个课时就可以讲完了,并且效果还不错,既加快了教学进度,化难为易,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简笔画是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绘制的图画,是用来表达教学思想的形象符号,是教学语言的辅助和补充,是形象化教学的一种产物。教师如能在教学中迅速而准确地绘出简笔画,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教学实践证明,作为直观教学的一种手段,简笔画可使教学内容直观化、教学过程趣味化,从而达到激发兴趣、传播知识、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所以教师应尽量掌握一定的简笔画画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适时恰当地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 ,不仅能弥补挂图的空缺 ,而且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更显生动、活泼 ,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1 利用简笔画创设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学家认为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而学生学习的动机是由学习兴趣引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运用经过拟人、夸张、变形塑造出来的简笔画创设教学情境 ,就会使学生感到形象、生动 ,课堂气氛活跃 ,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积极图 1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很容易产生求知欲。例如 ,在初中生物植物部分“根的形态”一节中 ,讲到“根在土壤中的分布”时 ,可以借助简笔画(如图 1)对学生进行提问 :“如果只看到树的地上部分 ,就能知道它的根在土壤中的大概分布情况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所在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看书并找到答案。然后教师再在图上添上几笔 ,画出它的根系 ,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就一目了然了。又图 2如 ,在初中生物动物部分“鲫鱼”一节......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比如;挂图、模型、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有时候它们应用起来费时费事。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适时地使用简笔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笔画具有操作简单,勾画事物特征明显的特点。例如;比较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关系时,可先画一植物,然后标上它们的原料产物条件,它们的关系一目了然。再如;复习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时,教师可以先画上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然后让学生标名称,叙述胚胎发育过程,这样学生不必死记硬背。也可以教学生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通过熟练使用简笔画,还可以在学生面前“露一手”,提高自己的形象,展现自己的魅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由教书者向引导者转变。为此我将简笔画的技能授之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巧用简笔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记忆知识,也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活”了起来。以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利用简笔画把握实验的。
1、模仿学习法
在初中生物学习的起步阶段适用。如在七年级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两个实验中,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细胞质、细胞核,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学生在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会兴奋不以,多数学生会认为观察到了,室验就做完了。这时老师要抓住兴奋点马上问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上有什么异同点呢,怎样画才规范呢?老师在黑板上一步步画示范图,学生在下面模仿教师的画法,并在画图过程中强化讲解其各个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树立结构决定功能这一概念。
此法依葫芦画瓢简单易学,既达到了学生实验的目的,同时也训练学生初步掌握生物简笔画,避免学生实验的虎头蛇尾只重视现象而不重视实质,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自信心。
2、自我修正法
在初中中后段的生物学习中适用。如在观察花的结构中,重点要学生理解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教师先展示桃花的基本结构模型,由外而内依次摘下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并讲解各自特点及功能,请同学们根据所得到的信息点自行画出花的结构示意图。之后老师再剖开实体桃,让学生观察什么是果实和种子,让花的结构与发育成的果实和种子联系起来,同时提示生物简笔示意图的方法,并再一次进行详细的讲解,在此同时同学们对自己的示意图加以修正,进一步画出从花到果实的示意图。
此法可以进一步加深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很好的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学习进行互动,活化了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生物中灵活运用简笔画,能让学生在条理清楚、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实验的乐趣。
黑板画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现在流行的一种教学的手段。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重多的优点,但也存在弊端,应辅以其它的教学手段,在生物学教学中最佳辅助手段莫过于黑板画的应用。生物教学要求教师更多地采用黑板画直观教学以改善教学效果,起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同时还能发展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黑板画;生物教学;应用
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物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称为直观教学。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他认为“按直观原则进行教学应当尽可能观察事物,如果不能直接观察实物,可以利用模型或图片代替。”可见形象直观教学对于中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尤其需要直观教学,黑板画是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板画技能也是生物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农村中学来说,更是弥补教学设备不足的好方法。所谓的黑板画,就是教师随着教学进度,边讲边将所涉及到的有关形态、结构、模式等以简笔画的方式及时、准确、简捷地反映在黑板上,一部分一部分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黑板画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连续的,图文并举的教学过程,不但有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使生物学习变成一种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课堂效率。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黑板画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1 有利于集中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密切相关,但教师如果不注意组织教学,是很难让学生注意你的教学活动的,如果教师这时利用黑板画进行组织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黑板画可以随着教师教学进度,边讲边将所涉及到的一些形态、结构、模式等以简笔画的方式及时、准确、简捷地反映在黑板上,一部分一部分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会发生尚未讲到的内容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弊端,所以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1]。例如,讲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1)。该过程比较抽象,教师在讲授时通常
利用挂图,这样会
图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过早地暴露未讲解部分内容而使学生分散注意力,而且教师按照挂图依次讲解显得枯燥无味,对于较抽象的知识学生易失去兴趣。教师利用黑板画一步一步地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的变化过程(如图),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又可以使静态变动态,使学生在听讲的同时自始至终关注着教师所画的每一细节,在欣赏教师绘图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有关知识。2 有利于温故而知新
由于高中生物学知识比较丰富并且较抽象,学生要能在一节课上提高回顾以学知识的效率,单凭教师的讲授的引导,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时通过黑板画的应用加上教师的讲解,不但把新知识点加以强调还可把相关的知识连系在一起进行温故、对比、巩固。使他们在无形中学会构建知识的网络。
例如有丝分裂过程前期图解可分为高等植物图(图2)和动物有丝分裂图(图3),鉴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已学过,学生观察对比这两张图解就很容易回忆起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中心体、细胞壁„)。
图2
图3 又例如讲到减数分裂时,可简单副板有丝分裂过程,再画减数分裂的图解,学生当场就能直接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出来。直接形象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还加深新内容的印象,为以后的复习作了良好的铺垫。还能培养学生从图形中获取信息的技能和互相合作的精神。3 有利于形成生物学概念
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学生对生命现象观察的基础上的,那种没有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由教师硬塞给学生的概念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物学概念作为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生物学知识的核心,学生只有正确理解概念,才能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
例如,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有三个概念,如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运输方式。其实针对这三个概念学生记忆是没有问题的,但无法理解它们的真正本质。如果利用黑板画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描述和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三个图形(如图4)并进行比较,从中归纳总结出这三个概念,学生真正
图4.物质跨膜运输图
做到理解掌握概念,并且能够准确的运用概念。例如,光合作用概念的教学。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在讲述这个概念时,可以先画出太阳及几束阳光,在太阳下方画出叶绿体简图,在叶绿体左侧分别画上水和二氧化碳并用箭头指向叶绿体,在叶绿体右侧画上(CH2O)和O2,并用箭头从叶绿体引到(CH2O)和O2,这个简图使光合作用的概念一目了然[2]。4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难点往往是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接受的知识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拦路虎”。如果不及时地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何况很多难点知识也是教学重点,利用黑板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
例如,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这部分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课本中没有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具体过程,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本中实验原理、过程和结论有很大的难度。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具体过程,只凭老师嘴巴讲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利用黑板画画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具体过程,学生一目了然,很好的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接下来讲授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打下基础。同时在学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课本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学生对这段文字是较难理解的,对培养细菌和噬菌体过程不太清楚,特别是培养噬菌体的原理和过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段文字内容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个黑板画,并作一个必要的解释(如图5)[3]。培养基中提供35S 培养的细菌35S 用35S的细菌培养
培养基中提供32P 培养的细菌32P 蛋白质含有用35S的噬菌体
DNA含有用32P的噬菌体
用32P的细菌培养
图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示意图
这样对学生理解课本中实验原理、过程和结论取得很大的帮助,这样等于突破本节的重难点之一。
又如讲述植物细胞渗透吸水一课。渗透原理是这一课的难点,要突破它,除了做演示实验外,可利用一个十分简化的图来说明:先画一个水池,指出从两边同时倒入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然后,在界面处(用虚线标出)溶质分子单位时间内通过界面的分子数不等,实际上,溶质和溶剂的扩散方向便可在中图标出;接下来指出,若在界面处放一半透膜(溶质分子不能通过,而溶剂分子可以通过的膜),这时,只剩下溶剂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指出: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就叫做渗透。至此,讲述渗透的概念已是顺理成章。黑板画一般是简图,和逼真的挂图相比,它更简化。但这种简化使其更能够突出重点,显示重点。用最简捷的笔划,把一个纷繁复杂的结构中的要点突出出来,使学生更好地抓住事物的要害,透视本质,攻克难关。5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运用是多种生理机能协调和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一般的传统教学活动,教师较为重视听觉刺激和文字刺激,但这种枯燥单调的“填鸭式”教学,学习效率是极为有限的,而且极易使学生进入疲劳状态,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新生物课程标准着重突出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广大生物学教师转变角色,不断创新。教师应该由“传播者”向“促进者”、“引导者”转变,由“执行者”向“研究者”转变,由“专制者”向“交流者”、“平等者”转变,而黑板画教学可以多渠道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听觉刺激转向视觉刺激,从文字刺激转向图像刺激,以保持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体循环和肺循环时,教师可用画板画将血液从心脏经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再回到心脏的过程逐步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血液在哪里进行物质交换,血液的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问题,这样,教师就能以“促进者”、“ 引导者” “研究者”、“交流者”、“平等者”的身份,和学生一道探究、寻找真理。有利于从局部认识整体 生物学中有许多生命过程要求学生掌握,如光合作用过程、细胞呼吸过程、激素调节过程、细胞分裂过程、碳循环过程等等对这些过程课本都已经画出了完整的过程图解,但这些图由于包含了全部过程的内容,看起来繁琐,学生不易看懂。我用黑板画,逐步讲解,逐步画出,最后把各部分连成整体,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如碳循环图解,我先在上方画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正下方画出植物,并用箭头从二氧化碳引到植物;在植物正下方画出动物,用箭头从植物引到动物;从植物和动物右侧分别用箭头引到尸体、残落物、排泄物;从尸体、残落物、排泄物向下用箭头引到煤、石油。接下来画植物到二氧化碳的箭头,画动物到大气二氧化碳的箭头,标上“呼吸作用”返回;画尸体、残落物、排泄物到二氧化碳的箭头,标出“分解者分解”画煤、石油到二氧化碳的箭头,标出“燃烧”。这个简图,把课本上看似复杂的图解简单化了,学生就容易掌握了[4]。讨论
黑板画给教学带来很多方便,在一些方面胜过挂图和模型,但黑板画对老师教学水平要求也要高一些。要很好地运用黑板画这一教学方式辅助教学,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①黑板画要画得准确。即使是几笔勾勒的简图,也要准确反映客观事实,避免由于黑板画的不严密,使学生产生误觉;②黑板画要画得很快。如青蛙发育的过程图,既然要画图,就要有相当的绘画基本功,要画得生动形象,并且要迅速,否则就不如挂图来得简便了;③对于动态变化的板图,要预先设计。必须抓住反映动态变化的每一环节的本质特点来画,要恰如其分,不能信笔游疆,想起来就随意地画下去,而且还要与整个授课程序相配合,要适时适度[3];④要恰当使用彩粉笔,标出重点或易混淆处。有了色彩的精辟的黑板画,更能收到极好的效果,如讲述植物双受精过程时,将学生初学时不易区分的子房、胚珠、胚囊、甚至配子,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则使结构和过程更加清晰。
黑板画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发展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黑板画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应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目标要求,研究黑板画等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最佳组合形式,并找到与其他非直观教学手段的科学的结合方法,实施于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能使之充分发挥智能潜力的情境,让学生愉快而充满思考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其通过探究、体验,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五篇: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课堂、电子书包、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接踵而来。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借鉴“可汗学院”与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微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教学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MOOC、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课也以一种崭新的教学资源形式进入了广大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1微课含义与特点
微课,又称“微课程”,是利用短小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他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重点是对单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内容精炼,短小精悍。从国外的一些研究文献来看,微课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微课程,另外一种是微课件。微课中的微更多强调的是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的微型化,而并不是指授课时间和授课视频的长或短,更要强调对学习内容的即时反馈和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微课的出现也是教育资源的必然产物,大量丰富的资源信息给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研究和制作各种简易和精短的数字化教学视频微资源,例如教学录屏、微型教学视频等。微课程的概念是1960年由美国一所大学首先提出的,它是指针对某个主题设计与实施的短期课程或者课程单元。与当时美国出现的传统的、规模较大的学科课程相比,微课程的不同主要在于课程时间较短、内容精练,一个微课程一般只有几个课时。微课程不像其他的一门培训课程或者一门学科课程那样可以持续数周或者一个学期。微课程的内容比较独立、单
一、深入、形式多样,大多数内容可以根据老师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兴趣以及特定要求而开发,更侧重于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展现的形式主要有讲授型微课、录屏式微课、自主学习类、问答类等。讲授的内容呈散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题型精讲、教材解读、疑难解答、考点归纳,也可以是学习方法讲解、教学经验分享、课程内容深度分析等新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与分析。微课与传统的课程模式相比较,传统课程模式的资源固结、资源封闭、教学过程死板,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教师教为主,教师是整堂课的灵魂式任务,从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原本应是课堂主人的重要角色。微课,简易地说就是把课堂教学模式从老师先讲、学生再学转换到学生先学、老师后讲。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拥有自身的优点,例如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学生的身上。同时微课可以应用更多的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学习效率更高。同时生成的视频拥有易分享、易传播、易搜索、应用范围广、传播面积大等特点。任何人都可以录制微课、学习学科。2中学生物学科特点
生物学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所有结论的得出都离不开实验。可以说实验是生物这门课程的灵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至关重要,而实验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生物实验的探究是分析解决生物学课程难题的有效途径。同时生物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大部分也是设计实验、预实验、现实实验、直到得出结论等诸多步骤。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条件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课程实验。不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验条件上的匮乏,同时作为一名即将高考的准考生他也没有时间去完成课程实验,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实验内容并不是充分理解,而是单纯靠大脑死记硬背,是靠记忆力将实验结论记住,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内容。但是微课,使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转变。例如生物课程中的观察性实验较多,使用显微镜、高倍显微镜等实验仪器情况也十分常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染色体的形成”等等很多课程都需要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同时还需要配上电脑、数码相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实验的困难不仅是实验条件的不足,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并不熟练,对装片的制作也并不理想,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和实验的准确度,并且在实验的观察和实验效果上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反馈。而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微课中事先做好的操作视频,学生可凭自己的学习意愿自行进行观看,在观看过程中不仅可以调节快慢,还可以重复播放,对重点步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这对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适用性较高的学习方法。
3微课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 3.1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微课全称为“微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与个性化的需求。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可以弥补现场教学的不足与缺点。在应用的层面上,微课可能会有助于形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自己检索并自己决定步调学习。同时,这种形式也鼓励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候学会简洁和精练,因为一个微课关注的重点只有一个。在实践中,微课也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使用。例如,可以用微课来诠释基本概念,就能解放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和应用。同时可以配合其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的课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提问等课堂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微课为观看者提供了一对一的临场感,就好像老师直接跟学生讲话———————这一点是大规模班级授课、拥挤的教室以及在线课程无法体验到的。例如,生物课程中的细胞分裂与染色体的形成,利用微课的视频资源就可以灵活生动地使用动态图,将每一步的生物变化过程与生物微细结构的描述等课堂无法真实展现的部分全部解决,同时做到了事半功倍,学习与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3.2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新技术、新技能带来的新生代学习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忽略了学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依然用细胞分裂这一课进行举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在黑板上进行画图讲解,这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并不易于学生记忆。当学生失去兴趣后,相应地就会课堂走神发呆。从而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对学习失去动力。微课在生物这一学科中,它真实动感的视频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充实,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微课在生物教学中体现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在校外课余时间更加方便简单地对知识点进行回顾,进行记忆。充分良好地利用了学生的闲散时间,培养学生的碎片化学习理念,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3.3微课在实验最后进行误差分析的时候优势显著
教师可在第一个班级上课过程中将该班级学生的实验视频进行录制,然后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在进行实验前播放该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实验视频的同时分析实验存在哪些问题和哪些误差,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自身做实验时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误差的来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更好地达到了实验的效果。
3.4微课在农村生物学科教学优势突出
农村中学在实验场室、教学设备等各项教学设施上,与城市学校存在很大差距。农村中学往往实验室不足、显微镜数量不足,各种永久装片也配备不足,从而影响到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所以微课在生物教学中在农村学校中的应用存在很大优势。在信息发达、互联网的时代,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平台不发达,多媒体电脑教室的明显不足,甚至有的学校并未开通互联网等,不具备网络教学资源是对现时农村学校生物教学的最大制约,微课在这方面则能充分发挥它在教学方面的作用。总之,当前城乡教学存在很多差距,但在生物学科教学方面却是互有优势,微课在农村中学的使用中要做到扬长不避短、教学才能更全面。
4微课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微课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量身定做”。在生物这种琐碎的学科中微课的利用率其实十分高,学生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自学时是很好的学习工具。也可以在课堂学习时使用,当堂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不留疑惑。最后可以在课后学生复习时使用,夯实知识点,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清晰。首先,在课前预习时使用,学生在课前对课程进行自我学习,可以在家中自行观看教学视频,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在第二天课堂上老师授课时,认真分析自己自学时的困惑是否解决,看看老师对该问题是怎样理解。这样学生就充分利用了散碎的时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微课也可以有效地被利用。在老师进行授课时,可以使用微课来演示生物中的一些微观结构,同时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也可以进行可视化,增加实验的可见度,而且视频的快慢程度也可以进行调节放慢,可根据班级自身的情况进行酌情使用。最后,就是在课后复习时应用,他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对课堂当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升华,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可以设计课后习题,让学生对当天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检验。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代的教学方式,他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优势更为突出。微课辅助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他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业务能力的拓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此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