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课题研究资料七
教研课题研究资料:教研公开课总结
蔡仲平
教研公开课总结
近期,永昌六中组织进行了教研公开课和教研竞赛课,在此期间本人参加了教研公开课和竞赛课的集体备课、说课、授课和评课等一系列教研活动,感触颇深,现重点将授课后的得失及体会进行总结。
在第一轮教研公开课中,我选了一篇文言文《狼》,班级定在了七年级十四班,自己的教学设想基本实现,授课效果较好。鉴于此,在教研竞赛课中,我依然选了一篇文言文《说虎》,班级定在了十三班。
在授课后本人以为主要收获有:
1、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效果明显,说明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的确定,重难点和教法的确定完全正确,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水平。
2、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能翻译重点文言句子。”和“分析《说虎》的论证结构,理解运用对比和比喻论证进行说理的方法。”得到了完全体现,教学难点“分析《说虎》的论证结构,理解运用对比和比喻论证进行说理的方法。”和“懂得‘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的深刻道理。”得到了较为有效地突破。
3、各个环节和步骤的实施有条不紊,没有走形式,也没有走过场,效果比较明显。
4、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达到了学教合一的目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5、学生对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为今后文言文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作为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也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6、学生能踊跃的讨论问题,不懂得地方能积极发问,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7、本人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一些学习方法,为今后文言文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人以为其不足和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
1、作为语文教师,本人的语言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精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的琐碎性的,干涉学生思考和讨论的,事先未经详细考虑的语言仍然较多。作为一趟大的、成熟的教研公开课,我在课堂语言的组织和运用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和加强。
教研课题研究资料:教研公开课总结
蔡仲平
2、对教材的挖掘和提升仍然不够。比如对品味感悟,深入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上仍存在问题。
“文章分析的过程是完成了,但是,文章却没有完成。因为刘基是个政治家,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老虎与人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是领导与人才的关系。文章更深刻之处在于什么?”
文章既然是议论文,应该引导学生从学习、做人做事、做班级干部、做管理者、做领导人应该考虑什么关系步步深入的进行分析,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提炼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深更广的挖掘和思考问题。
3、课后,教研组张连平老师提的一个建议很到位,也很中肯。就是对重点文言字词的理解和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教师重点提问后应该以课件的形式一点一滴的展示,这样不仅给学生以听觉上的感知,更能给学生以视觉上的感知,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不费事也不费时。
4、对学生听的训练不够。学生回答问题,不但教师要认真听,要要求和训练学生更要认真听,听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其余学生更要根据问题的作答补充和完善,这样可避免一些重复的啰嗦的作答,可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和不同角度思考回答问题的能力。教研组李昭君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意思相同的回答再不要求学生作答。
5、学生由于初步接触议论文,又是文言文,在说课中教研组老师的担心在课堂中得到了验证。初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要素、结构、写法的理解和掌握仍然一知半解,教师更应以简洁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掌握。
6、学生在多媒体教师上课,由于听课教师较多,加上环境和氛围,学生比平时拘谨,导致课堂气氛不如平时活跃。同时说明教师的引导不够和不合理,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资料
小课题研究资料
一、小课题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也叫“微型课题”,是校级课题的最基本形式,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关注自身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选题,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困惑。这是一种短、平、快的研究形态。
小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二)小课题的基本特征
●小切口
●短周期
●低成本
●深研究
●有实效
所以,小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和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是课题研究的一种类型。
我们在选择小课题时,我们必须克服贪大求全。比如,个体教师研究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研究评价体系的问题等等。所以,教师们一定要把握:第一:一线教师的科研就是解决自己的实际教学问题;第二,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认真积累,这是教师研究课题是否落到实处的关键。
案例:一个课型确定若干个小课题
“除法余数的运用”——探究余数的最佳处理办法 41÷5=8……1;32÷3=10……2
小型科研选题方向可以确立为:
1、除法余数有效运用的教学个案研究
2、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个案研究
3、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学习指导的个案研究
4、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式教学个案研究
(三)、基本理念
“问题就是课题、对策就是研究、收获就是成果”。
(四)、研究起点
首先,始于教师对“不明”情况的探究。也就是教师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进行的研究。比如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反常倾向、学生中比较固定的落后行为、课堂中的意外、教学的无效等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可以成为一项研究的起点。
其次,始于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也就是教师把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作为支点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深度介入的态度把自己放到事件的当中去。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更为熟悉,因此就最有发言权,最容易把握。而且从感情上来说也更容易接近和投入。再次,始于教学即研究。即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解读研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研究就是一种教学方式。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
“微型课题”的研究一般为以下步骤:发现问题——选择问题——形成课题——组织实施——成果鉴定-成果交流(推广)。
(一)选题的重要性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任何科学研究都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固然表示我们对世界的无知,但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是关于不知的知识。选题既决定着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研活动应采用的方法和应选择的途径,是关系到研究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性问题。
(二)选题方式
1、生成式
课题选题生成式体现小课题是实践研究的必然性,是指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生成课题,并寻求用科研方式解决问题。如,某老师在课堂中感到当地的男孩子们在上
艺术课时表现出表演的胆怯,因而立项研究《小学艺术课中男生主动表演的策略研究》;某老师与同事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学生资料整理很困难,就立项《低中段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整理中的指导研究》;《应用广播体操促进智障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的康复研究》是某老师根据特教中心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研究项目……以上富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是在实践中生成的课题,应成为小课题选题方向的主流。
选题生成式小课题最大优势是展现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课题充满勃勃生机,而研究教师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合理解决理论上的支撑和学校的认同,加强学习与沟通是解决困难的良方。
3、热点式
小课题选题与校级课题、区域性课题很大不同是带有很大的自主性,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研究的方向,而教育热点成为教师们研究的重要选题。如,《利用社区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主题的研究》、《利用家校合作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课题;老师们研究新理念下使学生产生愉快感的试卷命题的《快乐考试研究》;英语互动模式研究、小班化教育中分层教学策略研究都体现了现在教育中的热点问题。
选题热点式小课题是站在科研的前沿,把握着教育科研时代的脉搏,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课题研究一定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真正让新课程理念引领我们的课堂,做到真实有效,切记不要哗众取宠。
教师要结合本校或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能解决自己教学问题的课题,课题的切入点越小越越好。
(三)选题的操作技术
1、把握一个“真”字,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①列出你遇到的所有问题。
②分析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③分析问题的真伪。问题中有真问题,有假问题;有问题本质,有问题现象;有重要问题,有次要问题;有关键问题,有一般问题。如果能抓住真问题、本质问题、重要问题、关键问题,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于真问题与假问题
案例1《和农村孩子直面爱情》
分析:刘老师认为小学生在早恋,其实他看到的是假问题;“我”认为这是小学生好奇,这才是真问题。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时期的性心理发展社会化过程远远不够,农村孩子尤其如此,儿童对爱情多半是好奇。但这个问题需不需要解决呢?当然需要,如果不及时引导,就会导致学生性心理畸形发展。“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课文的人文功能,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见抓住真问题有多重要。
●关于关键问题与一般问题
有位教师列出了这样三个问题:“家长不重视”、“学生习惯差”、“教师水平低”。这是农村学校普遍苦恼的问题。分析三个问题的关系,发现它们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如果把教师水平低的问题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解决教师水平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校本教研,在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是这位教师以微型课题的研究为载体,以研究学生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习惯差和教师水平低的问题。这就抓住了关键问题和本质问题。
2、突出一个“小”字,切入点越小好(但着眼面要大,要看到问题的影响和问题的本质)。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也就是说,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基础上选题。(前面关于“余数的分解”)
如:课堂纪律差 的问题,通过归因分析来分解问题,可分解为课堂教学枯燥、教学内容过深或过浅、教师一言堂、学生行为习惯差等问题。其中“课堂教学枯燥”又可分解为教学策略单
一、教师语言不生动、课程资源不丰富等问题。其中“课程资源不丰富”又可分解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不丰富,条件性课程资源不丰富。而“素材性课程资源”又可分解为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数学素材性课程资源、英语素材性课程资源、科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等。
通过分解将问题尽量细化,然后再在问题网络的末端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如上,可立一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纪律差的问题。
选题越小越便于研究,也越容易出成效。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清晰,研究点要明确(这不仅仅是拟题的问题,而牵涉到研究方向是否明确的问题)。
(1)小课题拟题列举,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正误分辨。
例如:从形式上分辨以下课题标题哪些正确?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利用儿歌创设情景探究》(正确)
《论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课堂 我作主》()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初探》(正确)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手高高举起》()
《农村学校家校联系策略研究》(正确)
《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正确)
从内容上看以下课题标题哪些好?
小学作文“日记”天天练研究()
(评:是作文还是日记?研究范围不明确;若两者都天天练,不现实。)
(改:《小学生日记天天练研究》)
培养二年级学生数学作业习惯研究()
(评:习惯有好习惯和差习惯,好习惯也有个方面的,究竟培养什么?研究方向不明确。)(改:《二年级小学生按时完成数学作业习惯培养研究》)
小学高段数学预习方法指导研究(正确)
阅读的延伸研究()
(评:范围过大。)
(改:《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课外延伸研究》)
有趣班队会的组织研究(正确)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孩子计算正确率方法研究(√)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研究()
(评:“活”是感性的不确定用语,科研讲究严谨。)
(改:《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策略研究》)
通过拟题的正误分辨,所以,拟题要注意的三点:一是形式上以“研究、初探、探究”等字眼为特征;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研究状态等,或其中部分内容;三是用词上要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不确定词语。
(2)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
如:小学生课外阅读摘抄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其变式“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学生午休效率提高研究(其变式“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
(3)细化课题的方法。
分析语法结构,给中心语加上限制语。
其语法结构是:短语+研究
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
如:小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行程性应用题有效性提问研究
四、小课题研究常规方案
●现状与问题→归因分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周期→研究措施→成果预测→研究人员
第三篇:小课题研究资料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以“课题组”为形式的“大课题”而言,“小课题”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聚焦个体。与“大课题”的团队研究性质不同,小课题研究是针对教师个体的,由教师个体独自承担申报、研究、结题等工作。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个体是研究的主角,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
第二,着眼微观。与“大课题”研究每每关注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取向不同,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某一问题、某种现象、某个想法。同时,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灵活的,研究成果也是形式多样的。可以说,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思维“孵化器”。
第三,周期较短。“大课题”研究往往有一张明确的立项、开题、研究、结题、推广时间表,一般需要一年或几年时间,而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慢则几个月,快则十几天便可完成。
第四,倾向平民。小课题申报不受教师职务、职称、教龄等限制,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愿意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便可随时向学校申请立项,进行研究。小课题研究消除了课题研究的“专利权”及神秘面纱,彻底实现了研究的平民化,使得“人人可做”、“时时可做”、“处处可做”成为现实。
一、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1、小——切口较小,内容单一
所谓“小”即小巧:一是研究范围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可以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二是研究成果灵活,可以是一种经验总结、一种教学模式展示课、一节独特的教学设计或教学论文等;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问卷及报告,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课件、图表或教具等实物。三是规模小,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
2、活——自由选择,自主性强
所谓“活”即运用灵活:一是选题立项活。小课题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个人研究行为,课题可以申报立项,也可以无须审报立项。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二是研究内容和时间活。小课题研究什么?什么时候研究?怎么研究?不需要囿于教育科研课题规划部门所提供的选题指南,教师可以“我的事,我做主”。三是组织形式活。可以一个人承担一个研究项目,单独开展研究,也可以成立两人以上的小组共同研究,还可以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教学班的老师为单位,组建微型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小课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课题组可以同时或先后研究同一个问题。小课题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研究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
3、实——实践中来,为实践服务
所谓“实”即实在、实用。一是选题“务实”。小课题研究针对教师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问题,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如:上课时,学生不愿举手发言怎么办?也许这些问题有些小家子气,但它们恰恰又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遭遇的最为真实的难题,是影响着教师顺利组织教学活动的现实问题。二是研究过程“踏实”。这些研究对教师来说,既实在也实用,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三是研究成果突出行动,操作。即在“做得好”的基础上“提炼得好”,“做得好”表现在实践上有真正的行动研究,“提炼得好”体现在对研究的做法进行规律性的总结。
4、快——短周期,快出果
所谓“快”即时间短,见效快。一是即时性。一方面,小课题是生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之中,根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具有随机性、偶发性、情景性,常常是不约而至。另一方面,小课题的研究周期显得很灵活,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的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二是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有些研究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也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苛求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教师自己体味到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有所愉悦就是成功。
二、小课题研究的选题
通常一个好的小课题研究选题应该有六个字,对教师来说:想做,可做,能做。
1、想做。就是指从自己身边选择当前自己最想解决同时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教师最想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自己更清楚。因为每个教师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条件都不同,因此各人的需求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慎重选择。
2、可做。是针对教师自身的条件而言,指进行小课题研究,必须将教师的经验、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考虑在内。这些因素往往决定着教师能不能进行研究或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能做。是针对小课题本身而言,指选择的小课题是个小而明确的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个具体明确的切入点,在实践中操作起来相对容易。选题太大、笼统模糊往往只是在表面上兜圈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总之可以小题大做,以小的角度研究大问题。“先小后大”,“先易后难”,重在突出重点,目标专一,不能四面出击。课题研究范围一大,内容就多,就会广而不深,中心不突出。一个针尖容易扎得深,而一个平面却难于深入。一般来说课题小而容易深入,“小课题,短周期,快出果”。课题大则难于深凿。课题选择千万不要犯贪多、贪大的毛病。
三、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小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有效的方法。
1、从总结开始
实践是理论的故乡,教育科学不仅仅存在于专家的著作中。更存在于民间——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例如,某教师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创新总结出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十种方法:
⑴积极等待法,因学生心急而慌乱,教师应当安定他的情绪,耐心等待; ⑵旁敲侧击法,学生在思考主要问题时,再提一两个有关的问题,加速学生的思考;
⑶回忆法,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以便解决问题;
⑷铺垫法,提一两个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⑸点拨法,在关键点上指点一下学生;
⑹激将法,做出要让别人回答的样子,激励学生加快思考;
⑺分辨选择法,让其他学生回答,或教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辨,选择正确答案;
⑻回述法,先由教师或让别的学生正确解答之后,让这个学生回述; ⑼暂停法,让学生课下再想,然后找老师回答;
⑽加深扩展法,当学生答对了,再提一两个更难、更宽的问题。
这种总结的方法就是要把过程分条析缕地讲清楚,并突出它的特点。特别是要把其他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讲详细、讲得透。
2、从叙事研究开始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叙事研究=事物描述(故事)+评价分析(反思)。
3、从写案例开始
案例法是通过对教育教学中典型的有价值现象,进行描述总结,从而来探索发现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案例研究=故事+点评。
4、从实验研究开始
什么是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选择一定的研究对象,实行某种教育措施并观察效果,再进行分析比较,对理论或假设做出科学结论。它的基本程序是:选题——构想——尝试(可能有
首先要弄明白课题的含义。“课题”就是“问题”,小课题就应该是小问题。课题的来源应该是教师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遇见的问题,况且这些小问题经常困扰你,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不解决难以提高质量,于是,就应该把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小课题的选题,首先应该是要小,不要求大,同时,这些问题一定要是在自己的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虚构的,这样研究起来才有意义,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不断生成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选题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比如,学生习惯养成方面(读书习惯、规规矩矩写字习惯、倾听习惯等),课堂教学方面的(预习习惯、胆大发言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习惯、及时复习习惯等),总之就是要选一些对学生发展有实际意义的小课题进项研究,使自己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早日成为学生爱戴的、家长拥护的、领导赏识的、同行羡慕的名师,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小课题研究选题的方法
一、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呢?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
二、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三、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四、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五、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因此,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时,需注意可操作性。
六、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七、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
第四篇:小课题研究资料目录
小课题研究资料目录
课题名称:物理教学中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王小民赵俊锋
研究时间:2011.09----2012.07
资料:
1、开题报告:《物理教学中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的研究》
2、观察资料:《初中物理两极分化观察分析》
3、课题小结:《初中物理两极分化的原因与对策》
《初中物理课堂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与对策》
4、结题报告:《初中物理课堂两极分化的对策》
5、教学设计:《欧姆定律》、《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
6、教学反思:《欧姆定律》、《汽化与液化》教学反思
7、模式思考:《物理规律教学的启示》
第五篇:课题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课题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主讲田晓晴2012年11月16
本,我校共有12项县级课题、37个校级课题立项,涉及一线所有在职教师。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然而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如何科学、有序地搜集整理过程性资料,还有许多教师处于茫然的状况。为了保障我们的课题顺利结题,并取得高质量的课题成果。今天我们专门谈谈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占有量及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因此,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将从以下两方面介绍:课题过程性资料的内容、课题资料怎样搜集和整理。
一、课题过程性资料的内容
1、什么是课题资料?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
2、课题资料的种类
从目前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方面资料:
基础性资料。基础性资料是课题研究前期以及课题研究中所作的调查、测量、检索、研讨等等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
计划性资料。计划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如实验记录、实验教案、活动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家长的反馈、课堂观察记录等。这些资料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专题性资料。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的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是专题性资料。如专题讲座、报告、研讨、文献资料。效果性资料。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检测,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等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资料,这是形成最终成果的主要资料。如个体、群体的变化。如测试卷、学生的作品成果等。
成果性资料。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都育来自课题组与课题组成员个人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总结,这些总结对课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阶段总结、课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其中,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对于小课题研究来说,过程性资料已经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部资料了。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3、课题过程性资料主要有哪些内容?
课题立项申请书
批准书
课题方案(具体每个阶段的研究计划、每个阶段的总结)
过程性资料(材料与课题要具有相关度):
★围绕课题展开的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等;
★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学习体会;
★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光盘、图片、影像资料;
★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随笔、案例分析、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荣誉。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经验总结、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刊物封面、目录、文章级别、文章)、获奖论文(注明级别、等次)、撰写的专著。
★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大事记,主要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效益。★课题中期评估申请、中期评估报告、阶段成果
★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结题报告、最终成果
看到这些内容,老师们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我们日常教学中就在做着这些工作,比如:教学反思、随笔、案例每月都写,教学活动我校也是经常开展。但我们获得的资料可能只是侧重某一方面,它们是独立的、零散的、无计划的,有效的搜集、整理、分析,使零乱、繁杂的资料成为典型、有序的资料,为验证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最终会取得研究的成果。
课题资料中有了这些材料,不仅使文档丰富而有质量,同时,它还可以使课题实验者对各个研究项目有细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课题研究者将研究流于形式,为督促与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我们要做在平时、重在实践、边做边理。达到过程资料翔实,研究实践真实,研究成果丰实。
二、课题过程性资料怎样搜集和整理
(一)搜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存在问题主要是:⑴文献资料不注明出处;⑵事实性材料没有时间、地点,没有背景;⑶对资料的可靠性缺乏考证;(4)搜集资料的方法,使用的工具,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如何,效度、信度,分析处理数据的科学性如何;(5)对材料缺乏综合分析,有时变成材料堆砌,不知道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等。
知道了不足,在收集资料时,课题资料搜集要把握以下原则:真实准确、完整系统、科学适用,突出重点材料。具体说来,我们要做到:
1、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
围绕课题,想搜集哪些种类资料,最好具体详细,便于操作。不要太大,没有针对性。最好制作出目录,先把类别写出来,然后把手中已有的资料,按类别编写在相应的目录下面,以后每增加一份资料,就在相应的内容上进行补充。
2、联系日常教学实际,让搜集变得轻松、愉悦。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做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我们可以把每个学期所做的具体的工作,都用一定的文字记录下来,归类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如日常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各类教学活动、学生作业、试卷及卷面分析、跟踪指导详细记录等。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可以变得内容充实,变得科学严谨。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就会信心百倍。
3、明确每一项资料的具体要求,才能使搜集更有效。
⑴课题实施方案
进行课题研究事先要设计一个研究的方案,这个方案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课题的来源和期望。说明课题的起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说明研究的对象是谁,如何取样本,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涉及的理论领域和要学习的内容。
*初步拟定的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的表达与应用。说明研究结果如何表达;是报告式还是叙事式,还要说明研究结果如何在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体现,发挥何种作用。⑵课题研究计划
不必写的太拔高,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写清楚这学期自己计划完成几件事,大约在什么时间完成,以什么方式完成,到期末时对照一下,完成了多少,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完成的部分分析一下原因,可以考虑转到下一学期继续执行,还是取消这个计划,重新考虑新的计划。
⑶调查表
要设计好选配得当、措词精确的一套问题,编制成问卷。
⑷研究成果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结构可以是“报告式”或是“叙事式”。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引言,说明研究的起因;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二)整理资料的步骤
其实,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资料的过程。
整理资料是指把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采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使获得的资料整齐、有序,便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整理资料一般需要经过核对、分类、挑选等步骤。核对的任务是对获得的资料,从资料来源、资料的完整和准确等角度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基本事实资料的可靠。分类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研究需要,把获得的事实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材料的加工整理是科学研究重要的辅助工作,通常采用核对资料、选择论据、汇总统计、综合加工的办法进行加工整理。
课题研究一般都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一般情况下要进行三年时间,有时还要更长时间才能结题。这样时间一长,刚开始的热情就会减弱,就会产生惰性:反正没来验收,“赶趟”,等到时候再收集、整理也不迟。这样一来,等到验收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缺东少西。所以,日常坚持是很重要的。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心人,都是喜欢思考的教师。细心、恒心加耐心就等于成功。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也会坚持得更好怎样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