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学研究资料

时间:2019-05-13 10:0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业文学研究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业文学研究资料》。

第一篇:商业文学研究资料

概括《货殖列传》的经济思想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货殖列传》则是其中很具特色的篇章。这篇列传从历史上和西汉当代大量的经济活动中总结了许多经济知识以及经济规律,贯串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集中地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经济思想,是他整个历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思想即使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无启发。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无论从经济思想还是史学角度看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司马迁以前的先秦史书都不重视社会经济方面的记载,司马迁创立专记经济史的篇章,就为中国的史学创造了一条必须记载的经济生活的范例,为后代史书注意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开了先河。同时,这本身也说明司马迁已经注意到社会经济生活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反映的全部经济思想的进步性,在于他以朴素的唯物历史观点去观察社会经济活动。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传统,并受到了当时最流行的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的影响,这就使他的思想体系具有较强烈的发展观点,使他观察事物有素朴的辩证法的方法,同时反对神学天道观。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加上他丰富的生活实践以及对客观事实的尊重,这又使他的经济思想具有较高的人民性,使他在社会观方面走向从人类社会生活中寻求历史发展线索的道路。

对于满足人民物资生活需要这个问题,先秦思想家中,老子宣扬无欲、寡欢;孔子鼓吹“ 安贫”;墨子尽管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但对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主张也是比较保守的,特别强调“节用”。司马迁则不然,认为人类对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是客观存在、自然形成、长久起作用的。他在《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持能之荣,使欲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乘之候,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这是司马迁看出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提高,是人们所普遍要求的,是客观必然的,对待这样的问题,莫善于“因之”、“利道之”,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因循为用”,反其道而行之是不会发生好结果的。这是司马迁在记述和研究社会和经济形态的问题上探索出客观规律即自然法则的道理来,印证了道家法自然的思想。在这里司马迁所指出,违反经济条件的客观支配作用的任何企图都不会有什么效力,必须顺应这种客观条件的发展趋势。因此,他反对将人们的经济生活拉回到当时有些人所幻想的古代经济生活的所谓黄金时代的道路上去。在《货殖列传》第一句话,开章明义就提出了《老子》中的一段议论:“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而认为这在当时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勉强实行,则等于是要把人民的眼睛、耳朵闭塞起来,不让接触外界事物。老子把古时代政治上小国寡民,经济上互相隔绝、完全自给自足,没有流通和交换的状态,视为“至治之极”的理想时代,这是倒退的历史观。司马迁批评这种观点,反映了他主张进化的历史观。

司马迁意识到物质生活对社会活动的重要作用方面,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认为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的所谓“礼”,是以人类的情与性作基础的,它的内容仍然是以具体的物质生活资料来体现,这就是说,人们的社会地位与道德观念都是与财富占有状况相联系的。司马迁指出:“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佰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注:《史记•货殖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说明财富占有情况决定奴役别人或受人奴役,礼节道德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恩格斯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司马迁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朦胧地感到这一点,体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以上我们分析了《货殖列传》中有关经济生活与社会活动和道德规范之间关系的论述。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司马迁在二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些观点呢?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科学和宗教的。”(注:《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第598页。)又说:“„„一个十分明显而先前一直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而后才能取得统治权,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终于被承认了。”(注:《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第162页。)恩格斯阐述的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两千多年前封建阶级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的认识当然不可能达到这个高度。但是,他重视社会生产活动,承认“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这一基本事实,并且把政治上的治乱兴衰与经济情况联系起来叙述,认为经济生产有自己的发展趋势,等等。这些显然是进步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从肯定财产私有制出发,把人们自发的营利活动看成是合乎规律的社会生活准则,把社会经济活动看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认为各地区不 同的物产和人类对于物资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分工、生产的发展和流通交换的出现,从而说明社会经济有自己的发展趋势,并企图从中寻求历史发展的线索。司马迁有一段出色的论述:夫山西饶材,竹、gǔ@①、@②、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 ③、梓、@④、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在这里,司马迁对物质财富的来源问题,正确地提出了形成物资财富的自然物资和人的劳动这两个要素。这个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指出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的结合相比较,自然有不够精确的地方;在提法上,司马迁也只重视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认为这个源大就富足,小就贫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这个观点虽然不科学,但在两千多年前,能够在全 面指出形成财富的两要素之后,进一步强调劳动的源泉作用,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由于地主经济体系的确立,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场所。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扩展。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生产关系取得支配地位初期所常有的那种活跃的生命力。人们生气勃勃地为着财利而熙来攘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司马迁有可能摆脱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独立地分析社会经济活动问题。他把社会经济活动看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是符合“自然之验”的客观规律。他从肯定财产私有制出发,把人们自发的营利活动看成是合符自然规律的社会生活准则,认为它的发展和自然现象一样地受一种规律的支配,而不是决定于政教之类的上层建筑;同时还意味着人民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本来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活动,本来是无须乎后来才强加于其上的“政教”之类的压迫势力的干扰的。在这里,司马迁受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既没有意识到私有制本身只有历史的暂时性;也忽视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而且在他的论述中有混同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倾向。不过,在二千多年前能够提出这样的看法,已经颇为值得珍视。

(三)由于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他主张发展工商业,主张让人们自由获得财富,倾向于经济的放任政策,不主张人为的干涉。这与古代的传统思想和当时汉代的官方思想大相径庭、迥然不同。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曾批评司马迁说:“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我们认为,班固这段话是十分偏颇的。司马迁的这种“此其所蔽”,非但不为过错,而且正是他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敢于去旧立新的创作精神的表现,正是他十分可贵之处。别的且不说,我们仍然以《货殖列传》为例,货殖是指包含着一部分手工业活动的商业活动说的。前人把商业活动分为两种,行者曰商,居者曰贾,行者是贩运货物到各地做买卖的商人,居者是在各都市或村镇开设铺店做买卖的商人。无论行者或居者,都是想靠做买卖来发财致富,换句话说就是以求利为主。求利是不合于孔孟之道的。《论语》记载“子(指孔子)罕言利”的话,又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话。《孟子•梁惠王》篇载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孟子要梁惠王只谈仁义,不要谈利。可见孔孟之道是反对言利的。反对言利就必须要反对专以言利为宗旨的商人。战国时的法家,讲耕战,也反对商人活动。这个传统,到汉初几十年内,就把商人的社会地位降下来,并从法律上肯定下来。“崇本抑末”成了战国至西汉的传统思想,封建统治阶级都视工商业为“末业”,加以抑制。汉初并明文规定商人不得为官,不得占田。这就严格限制了商人在政治上的出路和在农业上的出路。司马迁对于商人是怎样看待的呢?《货殖列传》说:“《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司马迁这是说工商业活动是“道之所符,自然之验”,是必然的,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应该因势利导而提倡,不应该强行压抑。必须指出,司马迁主张发展商品经济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分工。相反地,抑制商品经济发展,长期保持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会使社会发展缓慢。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司马迁就提出了发展工商业的主张,不能不说有独到的见地,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性。

要发展工商业,扩大商品经济的范围,增加商品的生产、交换,自然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主要是减少对商品生产、流通、交换的限制,采取以经济放任为主的政策。因此司马迁对汉初“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措施表示赞同,以为这样能使“富商大贾,同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在他看来,国家对于社会经济活动最好是顺其自然发展,不加干涉。司马迁这些思想在“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及建立在其上的各个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的依赖性为特征”(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一版,第60页。)的封建主义社会早期提出,却和近代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的发展工商业的思想相差不远,真是卓有见地,令人钦佩。

上面,我们以《史记》的《货殖列传》为依据,分析了司马迁对历史发展道路及道德规范、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交换、主张采取经济放纵政策发展工商业等诸方面的论述,对其中的进步的经济思想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诚然,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中也有唯心主义的成分,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考虑到这不是论题的范围,恕不赘述。不过,我们始终认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中的落后因素远非主流。司马迁由于其思想的进步性,并且具有渊博的知识,踏实的学风,和朴素的唯物主义,加以司马迁所处的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生机勃勃的气象对他思想意识的影响,使他有条件摆脱(虽然不是完全摆脱)传统的思想局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因而使他在许多经济问题上,能够提出接近正确的见解。他的这些进步的经济思想,我们认为,直到今天可能仍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而继承他经济思想的合理部分,则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①原字为“谷”的繁体;@②原字左纟右卢;@③原字左木右丹;@④原字上“共”去八中田下亘。

分析李白《长干行》的商业内容和艺术特色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坐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唐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于行》就是其中杰出的一篇。长干是地名,在今江苏南京。李白《长干行》的篇幅加长了,内容也比较丰富。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我们知道,李白青年时代出三峡之后,曾有相当长时期漫游于汉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这些地区自六朝以来,就是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商人们来往频繁之处。六朝乐府中的“吴声”、“西曲”即产生于这一地区,其中不少篇章就是表现商妇与丈夫离别的悲思的。李白是一位非常重视学习优秀文学遗产的作家,对于“吴声”“西曲”非常熟悉;他的生活经历又使他对商妇们的思想感情有相当的了解:这些正是他写作《长干行》的基础。

《长干行》从女子的童年写起。“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古代小孩不束发,“妾发初覆额”表明年纪还很小。“剧”是玩耍的意思。这几句是说商妇和她的丈夫在童年时代就有着亲密无间的友谊。以下从“十四为君妇”到“十六君远行”,用年龄序数法写女子婚后的生活历程。“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虽然是竹马之交,但从一起游戏的伙伴而结为夫妻,新婚期内毕竟也还是使她羞答答地难以为情。诗人以真实而细腻的笔法,为我们描画出一个羞涩、天真的少妇形象。“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即使化为灰烬,也生生死死,永不离分!这里是化用《吴声歌曲•欢闻变歌》中“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的意思。我们仿佛听到了少男少女海誓山盟的赤诚心声。这位女子的热情、坚贞的性格,开始展现在我们眼前。“抱柱信”“望夫台”二都是古代的传说。“抱柱”是说一位名叫尾生的男子,与他的爱人约定在桥下见面;尾生先到,忽然河水暴涨,他不肯失信,便紧抱桥柱,结果淹死。关于望夫台、望夫山、望夫石的传说很多,都是说妻子如何望眼欲穿地盼着丈夫的归来。两句意思说:丈夫象尾生那样忠诚地爱着她,而她又哪里会登上望夫台,去尝受离别的痛苦呢?这四句诗让我们体会到一对少年夫妇沉浸在热烈、坚贞、专一的爱伍中的幸福。然而好景不常,他们不久就尝到了离别的痛苦。而诗情也就在这里顿起波澜,产生了明显的转折。“十六君远行,瞿唐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瞿唐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峡口有巨大的礁石,名滟滪堆。农历五月夏水涨时,滟滪堆淹没水中,仅露出顶部一小块,舟船来往,极易触礁遇祸。所以舟人谚曰:“滟滪大如襥,瞿唐不可触。”古代三峡山上多猿,它们的叫声凄厉,常常牵动旅人的乡愁。歌谣唱道:“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诗人巧妙地把这两首谣谚熔铸为精炼的诗句。我们读到这里,好象听到了咆哮的江声和哀切的猿鸣,也感到了商妇对丈夫安危的深切关怀。

从“五月不可触”到“八月胡蝶黄”一段,描写节序变换,烘托出女子对丈夫深长的思念。“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迟”字一作“旧”,有的本子又作“送”。“迟”是等待之意。这两句大约是说,在门前等待(或送别)行人所留下的足迹,也已都生长了青苔。“苔深不能扫,落时秋风早。”夏天过去了,初秋来临了,她还在默默地盼望、等待。“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已经到了仲秋时节,她依然在不断地盼望、等待。看着双飞双舞的胡蝶,心中翻动着孤栖的苦味;想到时光在不停地流驶,又悄悄地为青春逝去而忧伤。我们不难想象她是如何地在相思中忍受着煎熬。“早晚”是“何时”之意。“三巴”即巴郡、巴东、巴西,都在今四川东部。长风沙在今安徽安庆市东长江边上,离开今天的南京已经有数百里之遥。商妇实际上不可能真到那么远去迎接丈夫,但这样的夸张对于表现她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十分有力的。诗人写出了女子对于会面的渴望,对于丈夫热烈的爱,写出了蕴蓄在她心底的奔放的热情。全诗到这儿结束了,而这位满怀热烈而深沉的爱情的妇女形象,却久久地留在我们心上。李白的这首《长于行》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它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副副鲜明动在的画面。它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长干行》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妇的爱情有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又是那样地坚贞、持久、专

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经商,并非奔赴疆场,吉凶难卜;因此,她虽也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但并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恸。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深沉柔婉。《长干行》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致入微,语言含蓄精炼。“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这些诗句包孕着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又具有柔和流丽的音乐美。朗读时自然能感受到一种声情摇曳的艺术力量,体会到那种柔婉的艺术风格。

《长干行》还很好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比如写新婚的羞怯,便说“千唤不一回”;写爱情的坚贞,便说“愿同尘与灰”;写离别的长久,便说“苔深不能扫”;写盼望的殷切,便说“直至长风沙”。这些语句有力地表现了思妇热烈而深沉的感情,给人深刻的印象。全诗都用女子自述的口吻,这些夸张语句都符合她的感情和性格。例如“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既充分表现了思妇此时此刻的急切心情,也与她商人妇的身份相合;如果这话出于一个从来足不出户的妇女之口,就会显得不够真实了。

《长干行》在艺术上明显地受到古乐府诗歌的影响。前面按年龄序数写少妇的生活历程,《长干行》有具体生活场景,有血有肉,构成了全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后面通过描写节序变换来刻划女子怀人的深长愁思,则是学习南朝乐府《西洲曲》。在风格的柔婉、音节的流美方面,《长干行》后半篇与《西洲曲》很相象。然而《长干行》并不是机械地模仿。它描绘的生活图景是崭新的;商妇的情感写得较为丰富而有变化,也不同于《西洲曲》的单纯。它们各擅胜场,都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艺术珍品。

我国古典诗歌,从《诗经》以来,一向有反映妇女生活的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们受着沉重的压迫。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她们往往遭到被玩弄、被欺凌的痛苦。因此,她们特别,强烈地企求着纯真专一的爱。汉乐府古辞《白头吟》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感叹,《孔雀东南飞》和南朝乐府《华山畿》中青年男女在死后终于结合的浪漫主义描写,都体现了这种理想和追求。封建社会中男子常因服役、宦游、经商等缘故离乡背井,妻子只得独守空闺,受着离别之苦,这也是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在反映妇女生活的诗篇中,表现思妇之情的相当地多。封建社会的诗人们,若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把深切的同情给予被欺凌、被卑视的妇女,反映她们的正当的善良的愿望,那就该得到应有的肯定。李白诗歌中有关妇女的篇什,大多数都表现了这种进步的倾向。《长干行》塑造了具有美好情操的青年妇女形象,体现了妇女们对于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艺术上又极完美,是比较突出的一篇,它无疑地也应该受到我们的珍视。

谈谈蒲松龄的商业思想

商业题材的作品在《聊斋志异》中所占份量不大,但其内涵颇有值得关注的地方。本文选取两个侧面加以分析,以期有助于对蒲松龄商业精神的了解。

一、“去读而贾”与投笔从戎

《聊斋志异》中写到商人或以商人为主角的有数十篇,粗略划分,其成份约有三类:小负贩、一般商人和“文学士”出身的商人。而特别引人注目、作家也着力雕琢过的则是“文学士”出身的商人。蒲松龄赋予他们的,完全是书生意气,而无丝毫带有“贱业”烙印的卑俗。比如卷三《雷曹》中的乐云鹤。乐云鹤忠于友情,风骨秀拔。他与夏平子“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识。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重。而潦倒场屋,战辄北。”夏平子不幸病故,乐为之精心料理丧事,并“以时恤诸其家”。后因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没,而况于我!人生富贵须及时,戚戚终岁,恐先狗马填沟壑,负此生矣,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蒲松龄对乐云鹤的这一重大人生决定欣赏备至,喝彩道:“乐子文章名一世,忽觉苍苍之位置我者不在是,遂弃毛锥如脱屣,此与燕颔投笔者,何以少异?”

所谓“燕颔投笔”,指班超投笔从戎。投笔从戎,这是古代读书人抒写壮怀时常用的典故。如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始年十八,投笔从戎,西逾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蒲松龄以之比喻弃文从商,这不是对“从贾”的泛泛颂扬(泛泛颂扬在“三言”“二拍”等作品中也是存在的),而是从特定的书生意气的角度来称道,确乎更多一些豪放的士大夫气概。将“从贾”视为建功立业的途径,体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价值观念。

二、“贾又不忘文业”

与“去读而贾”相辅相成的另一侧面是“贾又不忘文业”。乐云鹤是如此,卷四《罗刹海市》中的马骥也是如此。《罗刹海市》的中心情节是:马骥在经商后仍不放弃他引以自豪的文业,并因才华横溢大得龙君赏识。“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十四岁,入郡庠,即知名。父衰老,罢贾而居。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马骥虽“权子母”,但依然钟情于文业。小说写他在海市龙宫的际遇,即着眼于其卓越的才情: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生稽首受命。授以水精之砚,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生立成千馀言,献殿上。龙君击节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国多矣!”遂集诸龙族,宴集采霞宫。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欣羡的口吻提到李白在沉香亭畔的际遇。李白在沉香亭畔的际遇是唐以降文人所向慕和津津乐道的,在他们眼中,这一掌故足以为才人吐气。而《罗刹海市》写马骥在海市作赋的风采,用意亦在为才人吐气。与李白的不同之处在于,马骥是才人,同时也是一位商人。

卷十一《白秋练》中的慕蟾宫,“商人慕小寰之子”,“聪慧喜读。年十六,翁以文业迂,使去而学贾,从父至楚”,而他“每舟中无事,辄便吟诵”。有趣的是,他的恋人白秋练也是一位爱诗成癖的女孩,他们常以诗作为恋爱的媒介。一次,白秋练病得很重,“至绝眠餐”,见到慕生后,(秋练)乃曰:“君为妾三吟王建‘罗衣叶叶’之作,病当愈。”生从其言。甫两过,女揽衣起曰:“妾愈矣!”再读,则娇颤相和。这里,我们发现一个事实:以诗治病,秋练确实韵清彻骨。而同时也不难看出,慕蟾宫对古典诗词相当熟悉,连王建的这首宫词也能随口吟诵。小说中的另一细节更加有趣:女一夜早起挑灯,忽开卷,凄然泪莹,生起急问之。女曰:“阿翁行且至。我两人事,妾适以卷卜,展之得李益《江南曲》,词意非祥。”生慰解之,曰:“首句‘嫁得瞿塘贾’,即已大吉,何不祥之有!”女乃少欢,起身作别曰:“暂请分手,天明则千人指视矣。”白秋练以诗问卜,展卷得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以为这预示着她与慕生行将分别,不禁“凄然泪莹”,而经慕生一解释,又觉稍可安慰。在对诗意的把握方面,慕生比白秋练更具发言权。蒲松龄以此表明,商人慕蟾宫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人。

三、从“去读而贾”“贾又不忘文业”看蒲松龄的商业精神 去读而贾,贾又不忘文业,这样的安排也许与蒲松龄的家世有些关系。据《蒲氏世系表》,他的父亲蒲槃便有此种经历:“公少力学而家苦贫。操童子业,至二十馀不得售,遂去而贾。数年间,乡中称为素封。然权子母之馀,不忘经史,其博洽淹贯,宿儒不能及也。”但这种生活原型只是原因之一。站在本文的角度看,这种安排乃是蒲松龄商业精神的一种表现。

蒲松龄将“去读而贾”与投笔从戎相提并论,表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人文立场,即,在蒲松龄看来,商业领域也可以是读书人的建功立业之地。《鹔鹴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则著名佳话。西汉社会盛行任侠的风气。侠的特征之一,是感情热烈,追求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司马相如正是如此。“居贫忧懑,以所着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这都是极具个性的行动。而我们关注的是佳话中的这一叙述:“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何以相如亲自经营酒店会使卓王孙感到耻辱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是,以司马相如这样一个才情卓越的文人而经营酒店,这是一桩极为反常的事情;商业领域不是文化人尤其是卓越文化人的安身立命之地。以这种传统社会心理作为背景,再来看蒲松龄对“去读而贾”的定位,我们对其中的内涵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了。

蒲松龄强调“贾又不忘文业”,旨在对商人的人生格调作进一步的升华,或者说,赋予商人生活以浓郁的诗意。蒲松龄的这一旨趣是近代人文观念的体现。阅读中国古代诗词,我们有一个强烈印象,即,商人通常被排斥在诗意之外。“在传统文学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四类形象:诗人、官人、农人、商人。一般人看来,官人注重权势,商人炫耀金钱。在这四者中,一般最鄙薄的是商人,最推崇的是诗人。优秀的诗人能把自己全部人生融入作品,让读者无形中受到其人格的感召,而商人形象则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在‘过尽千帆皆不是’中,虽有半成以上的商舟行驶在**里,而那‘是’之舟,在传统释象中绝对不会是商船,否则,诗意就全然没有了。因为‘商人重利轻别离’呀!”与古代诗词中的这种描写成为对照,《罗刹海市》写商人马骥的思乡之情,可谓诗意盎然: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花开满树,状类薝蔔。每一瓣落,铿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等哀玉,恻人肺腑。生每闻辄念乡土。

在这段充满诗意的描写中,其核心人物是马骥。可以试问一句,假如马骥不是一个兼精“文业”的“贾”,他能成为这段描写的主角吗?诗意是与“文业”联在一起的。

赋予商业生活以诗意,这是蒲松龄的一个执着信念,《黄英》则是表达这种信念的名篇。在《黄英》中,蒲松龄设置了两类人物,一类是有着良好文化素养而视经商为贱业的名士,即马子才;另一类是同样具有良好文化素养而堂堂正正参与商业竞争的黄英、陶三郎姊弟。马子才与黄英、陶三郎姊弟的矛盾即是本篇的主体内容。黄英姊弟住进马子才家以后,因见马子才“家清贫”,为了生活得宽裕一些,不久就由陶三郎提出了卖菊以谋生的计划:陶一日谓马曰:“君家固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为今计,卖菊亦足谋生。”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马子才的“介”当然可视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但将自食其力也看作“贪”、“俗”,却不免矫情、拘迂。比较而言,黄英姊弟真率旷达,不拘外在形迹,其人生情调反而更多一些诗意。双方的矛盾还在发展。在卖菊致富后,黄氏姊弟又做出了令马子才更为不安的举动:“一年增舍,二年起夏屋。„„渐而旧日花畦,尽为廊舍。”马子才责备黄英卖菊置产有损“清德”,黄英意味深长地答道:“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令,躬耕隐居,安贫乐道,令后世景仰。作为陶渊明的后代,黄英特意要为祖上翻贫穷的旧案。经她这么一解释,她的卖菊致富、广置产业的行为也就别具诗意:一个家庭的谱系可以直溯“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一个家庭的生活可以与“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情调联系在一起,还有比这更富诗意的吗?

视商业领域为读书人的建功立业之地,致力于赋予商人生活以浓郁的诗意,这里蒲松龄商业精神的两个重要侧面。

第二篇:个案研究资料

什么是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特点?

个案研究就是广泛搜集个例的资料,彻底了解个例现状及发展历程,对单一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全面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通常也被称为个案法、案例研究法。

其特点有:

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1、个案的典型性与问题的普遍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与同类相比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教育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有特定的范围、独特的情景。虽然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孤立的,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问题的普遍性。

2、结果的描述性与过程的跟踪性

个案研究的研究结果是对研究对象丰富而极为详细的描述,通过讲述研究中的一个个故事和对研究过程中的“实物”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来引领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中的样本。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集中,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对有关该研究对象的尽可能多的变量及诸变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互动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因而个案研究往往具有跟踪性质。

3、情境的自然性与互动的灵活性

个案研究可不拘时地,即可随时对研究对象做深入研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自然的情境下展开探讨,不会去改变外在的因素,研究者着重在一旁观看或是参与其中发生的过程,不添加任何外在的影响,对研究对象控制程度很低,重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研究者参与到个案中,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上观察他们,探讨他们对事件的知觉过程,用他们的语言和概念与他们互动。

4、方法的多元性

个案研究资料的搜集方法相当多元,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教育实验、教育与心理测量、实物分析以及整理查阅文件、档案记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各种研究手段。

5、注重分析的科学性

一项个案研究中包括了有关一个个例的大量资料的汇集,以此代表整个现象,其资料搜集范围甚广,包括过去的和目前的,资料显得很繁杂琐碎,因此必须精细分析,方能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因此对资料的分析在个案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每一个个案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个案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因此,分析个案问题需考虑许多变项,不只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要探讨目前问题的来龙去脉。

第三篇:小品研究资料

首先看看春晚小品的历史。小品本是话剧的练功用品,而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品乃是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从此陈朱二人以《烤羊肉串》《警察与小偷》《警察与小舅子》《主角与配角》等率先垄断春晚。待此二人离去后,赵本山才开始逐渐成为第二个春晚小品之霸,主要作品包括《相亲》《我想有个家》《拜年》《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卖拐》《卖车》《钟点工》《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等。其他的小品,有潘长江《过河》,赵丽蓉系列。郭达、黄宏等人也南腔北调的有些,主要是河南、陕西等地方言,唯一可算南方的,就是严顺开有过几次露面,说的是普通话(有上海语感)。

为什么赵本山会在这么多小品高手中红火起来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语言易懂。众所周知,普通话的基础是北京话和哈尔滨话。实际上东北话除了个别用词为方言特有外,口音就象是普通话歪曲了说,一方面易懂,另一方面反倒有了搞笑意味,而且赵本山在口音方面我认为已经有所收敛,反而不象黄宏表演时说东北话那么夸张(东北话小品最早还就是黄宏在《超生游击队》里搞红的)。反观南方小品,南方口音千差万别,与普通话差异比较大,不利于全国的传播,但讲今年的《火巴耳朵》,如果不是看了小品剧情,谁有知道什么叫“火巴 耳朵”呢?

其次,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在表达一种思想,小品本质是要讲个故事,那么评价小品好坏的根本标准其实就是剧本的内容如何。陈朱作为小品的鼻祖,其作品本质上还没有脱离学院练功的框架,表演功力大于剧本,因此虽然也有经典,但总体上漂于生活之上。赵本山小品根植于生活,与现实紧密结合,自然是喜闻乐见。再次,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品要讲故事,讲故事却未必就是小品。这就需要艺术的加工和提炼。赵本山小品相对于其他小品,语言凝练,趣味性强,剧情矛盾又都非常突出。没有不红的道理。

最后,陈朱小品以二人开始,小品这种形式就不需要太多的人。东北小品演员多为二人转出身,驾轻就熟,浑身是戏,而南方传统曲艺多为独角戏,上海、湖南无不如此。此外,东北小品演员体系建立之处,就是乡村剧团、草台班子的职业演员,而不是国家专业演员,环境残酷,锻炼多多,浑身都是戏也是很自然的。

专家学者回顾中国小品发展的二十年

1983年,小品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晚会,至今仍是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或许是有意,或许是巧合,如今有两家电视台同时回顾中国小品20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小品20年》国庆期间在一套晚间播出;而河北电视台《笑一笑》栏目则于本月举办《中国小品20年》的问卷调查,意在评出中国“十大小品笑星”和“十大小品经典”。截至目前,赵本山和陈佩斯、《超生游击队》和《昨天·今天·明天》分别位列这两项评比的前两名。

中央电视台《中国小品20年》节目监制王晓说,央视一套播出的这个节目其实选自央视4套《中国文艺》。《中国小品20年》是今年7月份推出的,邀请评书名家单田芳担任主持人。由于节目中串词的时间比较短,如果让主持人来说可能不够连贯,而说评书的就有这样的本事:几句话就埋下一个伏笔,给观众留下悬念。

河北电视台《笑一笑》栏目制片人焦克强告诉记者,专题片《中国小品20年》采访了近百位小品演员、编剧导演、知名学者和评论家,去年12月开始在河北台二套每周播出一期。节目以小品20年的历史为经,以小品的四支生力军(北京、东北、西北、南方)为纬,节目样式是采访加点评再加节目片段。焦克强说,为了配合问卷调查,国庆期间还在河北台一套展播了20年的小品精选。

小品成也春晚,败也春晚

小品能够走出象牙塔,从最初的戏剧、戏曲院校的练习作品到今天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文艺样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功不可没。《中国小品20年》节目监制王晓,曾经操持过去年首届CCTV喜剧小品大赛。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进入百姓家,小品也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如果科技进步不够快、如果电视普及得不够广、如果没有春节晚会,那观众可能会更晚些认识电视小品。

1983年中央电视台的首届春节晚会上,小品首次在电视上亮相。编导为了热闹凑趣,赶排了小品《虎妞阿Q逛北京厂甸》,表演者是斯琴高娃和严顺开。一个泼辣俏皮,一个憨傻滑稽,有极好的喜剧效果,虽然仅仅作为一个小插曲,但现场效果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受到大家的重视。那一年,还有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

从1984年到1990年,小品可以说是陈佩斯与朱时茂大放异彩的时期,两人1984年合作的《吃面条》使小品成为以后历届春晚的保留节目,“二子开店”红红火火。1989年春节晚会的4个小品都堪称佳作,像赵丽蓉、侯跃文的《英雄母亲的一天》;笑林、黄宏等4人表演的《招聘》;赵连甲和宋丹丹等3人表演的《懒汉招亲》;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胡椒面》。从这年开始,小品取代相声成为晚会的第一主角,这种局面延续至今。1994年春节晚会中就有《越洋电话》、《上梁下梁》、《打“扑克”》、魔术小品《大变活人》等8个小品节目,2004年春节晚会,39个节目中小品占了6个,时长将近70分钟,占全部节目时长的1/4强。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系教授朱宝贺和李献文认为小品在荧屏上走红,有主客观原因。除夕之夜,观众的普遍心理,是希望看到喜庆、有趣、高质量的节目,而小品正是用喜剧形式去讽刺那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和表现某种社会心态,在笑声中给人思考和启迪。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生指出,电视是小品的成功之道,但也限制小品。春节晚会被定义为关乎民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炮,小品也就必须以欢乐、祥和为主,逐渐转变为教化、喜剧为主。于是,同样是黄宏、宋丹丹搭档,《超生游击队》等讽刺型小品出现在元旦晚会,《回家》等教化型小品却出现在春节晚会。赵本山说在中国做喜剧很难,很大一部分人和事是不能讽刺的,小品要弄到学者不认为俗,观众不认为雅,领导不觉得烦,很不容易。

天津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俞炜认为,有人认为相声衰落是由于电视的冲击,没了剧场效应,其实错了,相声的衰落主要是讽刺功能的泯灭。而朱宝贺认为,高水平的小品,应当在幽默机智的反讽中,体现对现实的忧患与批判。近年来小品创作日渐滑坡,构思巧妙的精品少了,故弄玄虚的段子多了;有深度和高度的作品少了,浅薄俗气、以噱头取悦观众的作品多了;创作者深入生活、开掘生活的能力少了,闭门造车、浮华虚夸的风气多了。如果剧作者对生活没有深刻的剖析和透视,难以挽回小品的颓势。

陈佩斯打基础,赵本山扛大旗,人才青黄不接

河北电视台《中国小品20年》的问卷调查10月1日开始,截至8日,赵本山和陈佩斯以9801票和9251票位列“十大小品笑星”前两名。这个结果可以说真实反映了赵本山和陈佩斯在中国小品20年中的作用。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了小品《吃面条》,在春节晚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小品成为春节晚会的保留节目打下基础。1985年在工人体育馆举办的春节晚会虽然整体不成功,但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拍电影》又一次获得成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级编辑朱景和等在《中国电视艺术通史》中认为,细心的人能够从陈佩斯的喜剧小品中看出悲剧的味道,这是它比其他小品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个重要原因。陈佩斯对于小品的生存居功至伟,以至尽管十多年不演小品但大家还是没有忘记他。

1990年,赵本山在几番“送礼、走后门”不成之后,凭实力登上了春晚舞台,他和黄晓娟主演的《相亲》获得了综艺类节目的第一名。90年代的小品舞台是赵本山和宋丹丹的“二人转”。而时序进入新千年之后,虽然黄宏、巩汉林、严顺开等老将时常上演“前度刘郎今又回”,但小品舞台的聚光灯总是“不公平”地围着赵本山转了。天津艺术研究所所长刘连群认为,赵本山自从上春节晚会以来每年都能拿到一等奖,90年代初,他的小品就已经有3个研究生做策划,现在赵本山是小品、二人转、影视三套马车,因为小品这个舞台已经容不下赵本山了。

可以说,今天的赵本山已经身系小品在春节晚会中的地位甚至它的发展前景,2003年赵本山萌生退意让晚会导演惊出一身冷汗。张春生认为,赵本山演出中的某种夸张是为了表演而表演,像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走的那几步就是一种很夸张的走法。小品应该是生活的浓缩,赵本山的小品存在为小品而小品的倾向。但中华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说,赵本山的小品艺术是新兴的、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小品本身的优势就是样式的通俗化,在中国小品目前出现了异化和庸俗化现象的今天,赵本山小品俗中出雅的风格是一面旗帜。

目前喜剧小品的人才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作品的创作需要一些刺激。赵本山也对小品现状十分担忧:“小品存在危机,就我来说,每年都得上春节晚会,不上还不行。我衷心希望能出现更多的新人把我们盖下去,免得我们在台上晃得

那个闹心。我把春节晚会比作战场,宁可战死也不能当逃兵。最后战死了,我就下去了。”

第四篇:小课题研究资料

小课题研究资料

一、小课题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也叫“微型课题”,是校级课题的最基本形式,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关注自身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选题,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困惑。这是一种短、平、快的研究形态。

小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二)小课题的基本特征

●小切口

●短周期

●低成本

●深研究

●有实效

所以,小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和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是课题研究的一种类型。

我们在选择小课题时,我们必须克服贪大求全。比如,个体教师研究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研究评价体系的问题等等。所以,教师们一定要把握:第一:一线教师的科研就是解决自己的实际教学问题;第二,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认真积累,这是教师研究课题是否落到实处的关键。

案例:一个课型确定若干个小课题

“除法余数的运用”——探究余数的最佳处理办法 41÷5=8……1;32÷3=10……2

小型科研选题方向可以确立为:

1、除法余数有效运用的教学个案研究

2、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个案研究

3、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学习指导的个案研究

4、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式教学个案研究

(三)、基本理念

“问题就是课题、对策就是研究、收获就是成果”。

(四)、研究起点

首先,始于教师对“不明”情况的探究。也就是教师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进行的研究。比如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反常倾向、学生中比较固定的落后行为、课堂中的意外、教学的无效等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可以成为一项研究的起点。

其次,始于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也就是教师把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作为支点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深度介入的态度把自己放到事件的当中去。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更为熟悉,因此就最有发言权,最容易把握。而且从感情上来说也更容易接近和投入。再次,始于教学即研究。即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解读研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研究就是一种教学方式。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

“微型课题”的研究一般为以下步骤:发现问题——选择问题——形成课题——组织实施——成果鉴定-成果交流(推广)。

(一)选题的重要性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任何科学研究都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固然表示我们对世界的无知,但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是关于不知的知识。选题既决定着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研活动应采用的方法和应选择的途径,是关系到研究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性问题。

(二)选题方式

1、生成式

课题选题生成式体现小课题是实践研究的必然性,是指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生成课题,并寻求用科研方式解决问题。如,某老师在课堂中感到当地的男孩子们在上

艺术课时表现出表演的胆怯,因而立项研究《小学艺术课中男生主动表演的策略研究》;某老师与同事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学生资料整理很困难,就立项《低中段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整理中的指导研究》;《应用广播体操促进智障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的康复研究》是某老师根据特教中心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研究项目……以上富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是在实践中生成的课题,应成为小课题选题方向的主流。

选题生成式小课题最大优势是展现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课题充满勃勃生机,而研究教师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合理解决理论上的支撑和学校的认同,加强学习与沟通是解决困难的良方。

3、热点式

小课题选题与校级课题、区域性课题很大不同是带有很大的自主性,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研究的方向,而教育热点成为教师们研究的重要选题。如,《利用社区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主题的研究》、《利用家校合作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课题;老师们研究新理念下使学生产生愉快感的试卷命题的《快乐考试研究》;英语互动模式研究、小班化教育中分层教学策略研究都体现了现在教育中的热点问题。

选题热点式小课题是站在科研的前沿,把握着教育科研时代的脉搏,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课题研究一定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真正让新课程理念引领我们的课堂,做到真实有效,切记不要哗众取宠。

教师要结合本校或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能解决自己教学问题的课题,课题的切入点越小越越好。

(三)选题的操作技术

1、把握一个“真”字,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①列出你遇到的所有问题。

②分析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③分析问题的真伪。问题中有真问题,有假问题;有问题本质,有问题现象;有重要问题,有次要问题;有关键问题,有一般问题。如果能抓住真问题、本质问题、重要问题、关键问题,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于真问题与假问题

案例1《和农村孩子直面爱情》

分析:刘老师认为小学生在早恋,其实他看到的是假问题;“我”认为这是小学生好奇,这才是真问题。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时期的性心理发展社会化过程远远不够,农村孩子尤其如此,儿童对爱情多半是好奇。但这个问题需不需要解决呢?当然需要,如果不及时引导,就会导致学生性心理畸形发展。“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课文的人文功能,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见抓住真问题有多重要。

●关于关键问题与一般问题

有位教师列出了这样三个问题:“家长不重视”、“学生习惯差”、“教师水平低”。这是农村学校普遍苦恼的问题。分析三个问题的关系,发现它们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如果把教师水平低的问题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解决教师水平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校本教研,在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是这位教师以微型课题的研究为载体,以研究学生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习惯差和教师水平低的问题。这就抓住了关键问题和本质问题。

2、突出一个“小”字,切入点越小好(但着眼面要大,要看到问题的影响和问题的本质)。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也就是说,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基础上选题。(前面关于“余数的分解”)

如:课堂纪律差 的问题,通过归因分析来分解问题,可分解为课堂教学枯燥、教学内容过深或过浅、教师一言堂、学生行为习惯差等问题。其中“课堂教学枯燥”又可分解为教学策略单

一、教师语言不生动、课程资源不丰富等问题。其中“课程资源不丰富”又可分解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不丰富,条件性课程资源不丰富。而“素材性课程资源”又可分解为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数学素材性课程资源、英语素材性课程资源、科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等。

通过分解将问题尽量细化,然后再在问题网络的末端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如上,可立一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纪律差的问题。

选题越小越便于研究,也越容易出成效。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清晰,研究点要明确(这不仅仅是拟题的问题,而牵涉到研究方向是否明确的问题)。

(1)小课题拟题列举,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正误分辨。

例如:从形式上分辨以下课题标题哪些正确?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利用儿歌创设情景探究》(正确)

《论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课堂 我作主》()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初探》(正确)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手高高举起》()

《农村学校家校联系策略研究》(正确)

《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正确)

从内容上看以下课题标题哪些好?

小学作文“日记”天天练研究()

(评:是作文还是日记?研究范围不明确;若两者都天天练,不现实。)

(改:《小学生日记天天练研究》)

培养二年级学生数学作业习惯研究()

(评:习惯有好习惯和差习惯,好习惯也有个方面的,究竟培养什么?研究方向不明确。)(改:《二年级小学生按时完成数学作业习惯培养研究》)

小学高段数学预习方法指导研究(正确)

阅读的延伸研究()

(评:范围过大。)

(改:《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课外延伸研究》)

有趣班队会的组织研究(正确)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孩子计算正确率方法研究(√)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研究()

(评:“活”是感性的不确定用语,科研讲究严谨。)

(改:《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策略研究》)

通过拟题的正误分辨,所以,拟题要注意的三点:一是形式上以“研究、初探、探究”等字眼为特征;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研究状态等,或其中部分内容;三是用词上要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不确定词语。

(2)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

如:小学生课外阅读摘抄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其变式“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学生午休效率提高研究(其变式“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

(3)细化课题的方法。

分析语法结构,给中心语加上限制语。

其语法结构是:短语+研究

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

如:小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行程性应用题有效性提问研究

四、小课题研究常规方案

●现状与问题→归因分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周期→研究措施→成果预测→研究人员

第五篇:行业研究资料准备

重点行业

1、房建

2、房地产开发

3、装饰装修

4、机电安装

5、市政工程

6、钢结构工程

7、海外施工

一般行业

8、路桥工程

9、建筑租赁

10、劳务

1、建筑设计

2、园林工程

3、水利水电

4、防腐保温

5、消防工程

资料收集内容

1、各行业基本情况:整体规模、赢利情况、发展态势、竞争情况、行业关键成功要素等。最好能够找到“行业分析报告”,特别是证券机构发布的分析报告

2、各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针对具体公司的研究报告最佳

5月2日上班后,我们将会逐个行业进行讨论

下载商业文学研究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业文学研究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研究资料

    国内校本课程研究文献综述 一、校本课程的历史发展与意义功能 1、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的描述性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

    小课题研究资料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以“课题组”为形......

    行业发展研究资料(2004-1)

    行业发展研究资料(№.2004-1)《行政许可法》解读 ───────────────────────────── 为深入学习领会《行政许可法》,提高注协的依法办事水平和自觉......

    小课题研究资料目录★

    小课题研究资料目录课题名称:物理教学中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王小民赵俊锋研究时间:2011.09----2012.07资料: 1、开题报告:《物理教学中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的研究》......

    《税收研究资料》摘要集合

    《西方管理理论对构建现代税收管理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2009-12-30作者:文 英 唐海燕 《税收研究资料》2009年第9期本文借鉴西方管理理论分析我国现代税收管理体系的内涵,认为......

    宝洁公司的研究资料

    宝洁在日本设立的技术中心 位于日本神户的宝洁神户技术中心,进门一层的展示大厅中放置了包括SKII、玉兰油、潘婷、帮宝适、汰渍、吉列等几十个不同品类的各色产品,堪称门类最......

    行业发展研究资料(No.2013-4)

    行业发展研究资料(No.2013-4) 会计行业的品牌化和国际化 —会计服务贸易价值提升新引擎 —第二届“京交会”会计服务板块活动专辑 ─────────────────────......

    教研课题研究资料七

    教研课题研究资料:教研公开课总结 蔡仲平教研公开课总结近期,永昌六中组织进行了教研公开课和教研竞赛课,在此期间本人参加了教研公开课和竞赛课的集体备课、说课、授课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