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时间:2019-05-15 01: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单线性规划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第一篇: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设计

3.5.2 简单线性规划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一定的人、财、物等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它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并能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中学所学的线性规划只是规划论中的极小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许多学生来说,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的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境,不能多方面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节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

实际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是关键.可先将题目中的量分类、列出表格,理清头绪,然后列出不等式组寻求约束条件,并就题目所述找到目标函数.②可行域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可行域可以是封闭的多边形,也可以是一侧开放的无限大的平面区域.③如果可行域是一个凸多边形,那么一般在其顶点处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最优解一般就是多边形的某个顶点.到底哪个顶点为最优解,可有两种确定方法:一是将目标函数的直线平行移动,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便是;另一种方法可利用围成可行域的直线的斜率来判断.④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是很有效的办法.⑤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本节的思考与讨论融入课堂.

三维目标

.使学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理解线性规划求最优解的原理,明确线性规划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理解线性规划最优解的原理.

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由身边的线性规划问题导入课题,同时阐明其重要意义.如6枝玫瑰花与3枝康乃馨的价格之和大于24元.而4枝玫瑰与5枝康乃馨的价格之和小于22元.如果想买2枝玫瑰与3枝康乃馨,那么价格比较结果是怎样的呢?可由学生列出不等关系,并画出平面区域.由此导入新课.

思路2.在生产与营销活动中,我们常常需要考虑:怎样利用现在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益,或者怎样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去完成一项给定的任务.我们把这一类问题称为“最优化”问题.线性规划知识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得力工具.由此展开新课.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回忆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面区域的确定方法.2怎样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组,并画出所确定的平面区域?

3阅读教材,明确什么是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线性约束条件,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可行域.,4你能给出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吗?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常用的方法是:直线定界、原点定域,即先画出对应直线,再将原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中,看其值比零大还是比零小;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是它们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本节开头的问题.根据上节所学,学生很容易设出计划生产甲种产品x工时,生产乙种产品y工时,且很容易地列出获得利润总额为f=30x+40y,①

及x,y满足的条件

3x+2y≤1200,x+2y≤800,x≥0,y≥0.②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上述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如下图.

结合图形,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原问题就是在x,y满足②的情况下,求f的最大值.也就是在图中阴影部分内找一点,把它的坐标代入式子30x+40y时,使该式值最大.若令30x+40y=0,则此方程表示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记为l0,则在区域oABc内有30x+40y≥0.设这个区域内任意一点P到l0的距离为d,则d=|30x+40y|302+402=30x+40y302+402,即30x+40y=302+402•d.由此可发现,点P到直线l0的距离d越大,式子30x+40y的值就越大.这样问题又转化为:在区域oABc内,找与直线l0距离最大的点.观察图象易发现,平移直线l0,最后经过的点为B,易知区域oABc内的点B即为所求.

解方程组3x+2y=1200,x+2y=800,得B,代入式子①,得fmax=30×200+40×300=18000.即问题中,用200工时生产甲种产品,用300工时生产乙种产品,能获得最大利润18000元.

进一步探究上述问题,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x、y的约束条件,由于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可称其为线性约束条件.z=2x+y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我们把它称为目标函数.由于z=2x+y又是关于x、y的一次解析式,所以又可叫做线性目标函数.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外,也可用一次方程表示.[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例如: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z=2x+y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即为线性规划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其中,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做这个问题的最优解,接着让学生说出上述问题中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可行域,最优解分别是什么.

根据以上探究,我们可以得出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分析并将已知数据列出表格;

确定线性约束条件;

确定线性目标函数;

画出可行域;

利用线性目标函数求出最优解.在可行域内平行移动目标函数,从图中能判定问题有唯一最优解,或者是无穷最优解,或是无最优解;

实际问题需要整数解时,应适当调整确定最优解.

讨论结果:

~略.

应用示例

例1已知x、y满足不等式x+2y≥2,2x+y≥1,x≥0,y≥0,求z=3x+y的最小值.

活动:可先找出可行域,平行移动直线l0:3x+y=0找出可行解,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解:不等式x+2y≥2表示直线x+2y=2上及其右上方的点的集合;

不等式2x+y≥1表示直线2x+y=1上及其右上方的点的集合.

可行域如图所示.

作直线l0:3x+y=0,作一组与直线l0平行的直线l:3x+y=t.

∵x、y是上面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内的点的横纵坐标,由图可知,当直线l:3x+y=z通过点P时,z取到最小值1,即zmin=1.点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无论此类题目是以什么实际问题提出,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是不变的.

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

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可行域;

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变式训练

若变量x,y满足2x+y≤40,x+2y≤50,x≥0,y≥0,则z=3x+2y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70

解析:由不等式组2x+y≤40y≥0画出可行域如下图.

结合图形,由2x+y=40,x+2y=50x=10,y=20,于是zmax=3×10+2×20=70.例2

活动:教材此例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给出.这样可使量

x+2y≤50

x≥0,与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非常有助于我们顺利地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特别是对于那些量比较多的问题.本例难度不大,可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点评:完成此例后,可让学生对应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作一简单归纳.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结合思考与讨论进行归纳.变式训练

某家具厂有方木料90m3,五合板600m2,准备加工成书桌和书橱出售.已知生产每张书桌需要方木料0.1m3、五合板2m2;生产每个书橱需要方木料0.2m3、五合板1m2.出售一张书桌可获利润80元,出售一个书橱可获利润120元,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桌,可获利润多少?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橱,可获利润多少?怎样安排生产可使所得利润最大?

解:设只生产书桌x张,可获得利润z元,则0.1x≤90,2x≤600x≤900,x≤300x≤300.z=80x,∴当x=300时,zmax=80×300=24000,即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桌,最多可生产300张书桌,获得利润24000元.

设只生产书橱y张,可获利润z元,则0.2y≤90,y≤600y≤450,y≤600y≤450.z=120y,∴当y=450时,zmax=120×450=54000,即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橱,最多可生产450个,获得利润54000元.

设生产书桌x张,书橱y个,利润总额为z元.

则0.1x+0.2y≤90,2x+y≤600,x≥0,y≥0x+2y≤900,2x+y≤600,x≥0,y≥0,z=80x+120y,可行域如图.

由图可知:当直线y=-23x+z120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时,截距z120最大,即z最大,解方程组x+2y=9002x+y=600,得m的坐标为.

∴zmax=80x+120y=80×100+120×400=56000.

因此,生产书桌100张、书橱400个,可使所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56000元.例3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甲种产品1t需耗A种矿石10t、B种矿石5t、煤4t;生产乙种产品需耗A种矿石4t、B种矿石4t、煤9t.每1t甲种产品的利润是600元,每1t乙种产品的利润是1000元.工厂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消耗A种矿石不超过300t、B种矿石不超过200t、煤不超过360t,甲、乙两种产品应各生产多少,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

活动: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然后按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完成,本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解:设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为xt、yt,利润总额为z元,那么10x+4y≤300,5x+4y≤200,4x+9y≤360,x≥0,y≥0;

目标函数为z=600x+1000y.作出以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如图.

作直线l:600x+1000y=0,即直线l:3x+5y=0.把直线l向右上方平移至l1的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且与原点距离最大,此时z=600x+1000y取最大值.

解方程组5x+4y=200,4x+9y=360,得x=36029≈12.4,y=100029≈34.4.∴m的坐标为.

答:应生产甲产品约12.4t,乙产品34.4t,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

知能训练

.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y≥x,x+2y≤2,x≥-2,则z=x-3y的最小值为

A.-2

B.-4

c.-6

D.-8

2.医院用甲、乙两种原料为手术后的病人配营养餐.甲种原料每10g含5单位蛋白质和10单位铁质,售价3元;乙种原料每10g含7单位蛋白质和4单位铁质,售价2元.若病人每餐至少需要35单位蛋白质和40单位铁质.试问:应如何使用甲、乙原料,才能既满足营养,又使费用最省?

答案:

.D 解析:在坐标平面内画出不等式组y≥x,x+2y≤2,x≥-2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直线x-3y=0,平移该直线,并结合图形知点为最优解.所以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zmin=-2-3×2=-8,故选D.2.活动: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

原料/10g

蛋白质/单位

铁质/单位

0

费用

设甲、乙两种原料分别用10xg和10yg,则需要的费用为z=3x+2y;病人每餐至少需要35单位蛋白质,可表示为5x+7y≥35;同理,对铁质的要求可以表示为10x+4y≥40,这样,问题成为在约束条件5x+7y≥35,10x+4y≥40,x≥0,y≥0下,求目标函数z=3x+2y的最小值.

解:设甲、乙两种原料分别用10xg和10yg,总费用为z,那么5x+7y≥35,10x+4y≥40,x≥0,y≥0;

目标函数为z=3x+2y,作出可行域如图.

把z=3x+2y变形为y=-32x+z2,得到斜率为-32,在y轴上的截距为z2,随z变化的一组平行直线.

由图可知,当直线y=-32x+z2经过可行域上的点A时,截距z2最小,即z最小.

由10x+4y=40,5x+7y=35,得A,∴zmin=3×145+2×3=14.4.∴甲种原料使用145×10=28,乙种原料使用3×10=30时,费用最省.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归纳整合本节所学的知识方法及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自己在本节中的最大收获有哪些?

2.教师强调,通过本节学习,需掌握如何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首先,应准确建立数学模型,即根据题意找出约束条件,确定线性目标函数.然后,用图解法求得数学模型的解,即画出可行域,在可行域内求得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值的解.最后,还要根据实际意义将数学模型的解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即结合实际情况求得最优解.

作业

习题3—5A组3、4、5;习题3—5B组3.设计感想

.本节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是向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典型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观察、作图能力的典型教材.

2.通过实例给出解题步骤,让其更深入了解并掌握新知.这里强调的还有作图的规范问题,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但这又是本节课很重要的一部分.

3.关于难度把握问题,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再加上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故本节知识内容定为了解层次.但这个了解不同于其他的了解,应注意让学生切实学会从实际问题抽象出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并注意规范书写解答步骤.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上一节课我们探究了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类型,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有关线性规划的一些问题,看看用线性规划还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教师出示多媒体,提出问题,由此引入新课.

思路2.关于线性规划的整点问题是个难点,我们是用平移直线的办法来解决的,需要画图精确,令学生很头痛.下面我们探究调整最优值法来确定最优整数解的方法.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某人有楼房一座,室内面积共有180平方米,拟分隔成两类房间作为旅游客房,大房间每间面积为18平方米,可住游客5名,每名游客每天住宿费40元,小房间每间面积15平方米,可住游客3名,每名游客每天住宿费50元;装修大房间每间需1000元,装修小房间每间需600元.如果他只能筹款8000元用于装修,且游客能住满客房,他应隔出大房间和小房间各多少间,能获得最大收益?

学生很容易设隔出大房间x间,小房间y间时收益为z元,则x,y满足

8x+15y≤180,1000x+600y≤8000,x≥0,x∈N,y≥0,y∈N.作出可行域,作直线l:200x+150y=0,即l:4x+3y=0,把直线l向右上方平移,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B时,与原点距离最大,此时z=200x+150y取得最大值,解方程组6x+5y=60,5x+3y=40,得点B的坐标为,由于B的坐标不是整数,而最优解中,x、y必须都是整数,所以可行域内的点B不是最优解.

以下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调整最优值法来确定最优整点的方法:

将B点坐标代入4x+3y=z,得z=3717,所以令4x+3y=37.所以y=37-4x3,x=37-3y4,代入约束条件得y=9,x无解;

再令4x+3y=36,所以y=36-4x3,x=36-3y4,代入约束条件得7≤y≤12,0≤x≤4.又因为4x+3y=36,所以得最优解为和,此时z的最大值是36,最大利润是1800元.

用图解法解决时,容易丢一组解,而选择调整最优值法,即可避免丢解问题,只是需要一定的不等式及不定方程的知识.鼓励学生课外进一步探究其他方法.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回忆上节课我们利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格式,解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前面我们解决了可行域中整点问题,明确了求可行域中最优解问题,请思考最优解的个数有可能为无数个吗?

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利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①在寻求约束条件时,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②在确定最优解时,首先要赋予因变量的几何意义,然后利用图形的直观来确定最优解;③在确定最优解时,用直线的斜率来定位.

关于可行域中的整点求法,是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是很有效的办法.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最优解问题以及用线性规划解决的另一类实际问题.

讨论结果:略.

求最优解,若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为边界交点.但取得最值的最优解可能有无穷多个.若通过图形观察不易分辨时,可把边界交点代入验证.

应用示例

例1某公司计划XX年在甲、乙两个电视台做总时间不超过300分钟的广告,广告总费用不超过9万元.甲、乙电视台的收费标准分别为500元/分钟和200元/分钟.假定甲、乙两个电视台为该公司所做的每分钟广告,能给公司带来的收益分别为0.3万元和0.2万元.问该公司如何分配在甲、乙两个电视台的广告时间,才能使公司的收益最大?最大收益是多少万元?

活动:这是高考中继江苏卷线性规划大题后第二个线性规划大题,教师引导学生按前面的方法列出表格,则各量之间的关系即一目了然.本题难度不大,可由学生自己解决.列表如下:

合计

时间

x分钟

y分钟

300

收费

500元/分钟

200元/分钟

9万元

解:设公司在甲电视台和乙电视台做广告的时间分别为x分钟和y分钟,总收益为z元.

由题意得x+y≤300,500x+200y≤90000,x≥0,y≥0.目标函数为z=3000x+XXy.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等价于x+y≤300,5x+2y≤900,x≥0,y≥0.作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如图.

作直线l:3000x+XXy=0,即3x+2y=0.平移直线l,从图中可知,当直线l过m点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

联立x+y=300,5x+2y=900,解得x=100,y=200.∴点m的坐标为.

∴zmax=3000x+XXy=700000.

答:该公司在甲电视台做100分钟广告,在乙电视台做200分钟广告,公司的收益最大,最大收益是70万元.

例2

活动:本例是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由满足不等式的整点组成的集合,所求的最优解必须是整数解.我们知道,最优解一般都为边界的交点,若这个交点不是整数,则需要平移直线找到附近的最优解.本例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点评:找整数最优解是个难点,要求画图精确,要使学生明白如何找整数最优解的原理.变式训练

某公司招收男职员x名,女职员y名,x和y必须满足约束条件5x-11y≥-22,2x+3y≥9,2x≤11,则z=10x+10y的最大值是

A.80

B.85

c.90

D.95

答案:c

解析: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由x=112,5x-11y=-22,解得A.

而由题意知x和y必须是正整数,直线y=-x+z10平移经过的整点为时,z=10x+10y取得最大值90.例3某人承揽一项业务,需做文字标牌2个,绘画标牌3个,现有两种规格的原料,甲种规格每张3m2,可做文字标牌1个,绘画标牌2个,乙种规格每张2m2,可做文字标牌2个,绘画标牌1个,求两种规格的原料各用多少张,才能使总的用料面积最小?

解:设用甲种规格原料x张,乙种规格原料y张,则可做文字标牌x+2y个,绘画标牌2x+y个,由题意可得x+2y≥2,2x+y≥3,x≥0,y≥0.所用原料的总面积为z=3x+2y,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所示.作直线l0:3x+2y=0,作一组与直线l0平行的直线l:3x+2y=t,当直线l通过2x+y=3与直线x+2y=2的交点A时,t取得最小值为133.因为43,13都不是整数,而最优解中,x、y必须都是整数,所以可行域内点不是最优解.经过可行域内整点,点B满足3x+2y=5,使t最小.

所以最优解为B,即用甲种规格原料1张,乙种规格原料1张,可使所用原料总面积最小为5m2.知能训练

.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0,x+y≤1,x+2y≥1,则目标函数z=5x+y的最大值为

A.2

B.3

c.4

D.5

2.设x、y满足约束条件x-4y≤-3,3x+5y≤25,x≥1,分别求下列各式的最大值、最小值:

z=6x+10y;

z=2x-y;

z=2x-y.

答案:

.D 解析:如图,由可行域知目标函数z=5x+y过点A时z取得最大值,zmax=5.2.解:先作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的△ABc的区域,且求得A、B、c.

作出直线l0:6x+10y=0,再将直线l0平移,当l0的平行线l1过B点时,可使z=6x+10y达到最小值;

当l0的平行线l2过A点时,可使z=6x+10y达到最大值.

∴zmin=6×1+10×1=16;zmax=6×5+10×2=50.同上,作出直线l0:2x-y=0,再将直线l0平移,当l0的平行线l1过c点时,可使z=2x-y达到最小值;

当l0的平行线l2过A点时,可使z=2x-y达到最大值.∴zmax=8,zmin=-125.同上,作出直线l0:2x-y=0,再将直线l0平移,当l0的平行线l2过A点时,可使z=2x-y达到最大值,∴zmax=8.当l0的平行线l1过c点时,可使z=2x-y达到最小值,但由于225不是整数,而最优解中,x、y必须都是整数,∴可行域内的点c不是最优解.

当l0的平行线经过可行域内的整点时,可使z=2x-y达到最小值.

∴zmin=2×1-4=-2.课堂小结

.我们用线性规划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2.教师点拨学生:你能用精练的几个字来说明利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吗?

找: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画:画出线性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移:在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一组平行线中,利用平移的方法找出与可行域有公共点且纵截距最大或最小的直线;求:通过解方程组求出最优解;答:作出答案.即可用5个字来概括:找、画、移、求、答.

作业

一、习题3—5A组6;习题3—5B组4、5.二、阅读本章小结

设计感想

.本课时设计注重学生的操作练习.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使认知在练习中加深,兴趣在练习中勃发,情感在练习中陶冶,质量在练习中提高,目标在练习中实现.

2.本课时注重了学生的能力训练.通过本节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发现的快乐,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本课时设计强化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更清楚地展示区域问题,有利于发现区域问题的异同点,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备课资料

一、备选例题

【例1】某糖果厂生产A、B两种糖果,A种糖果每箱获利润40元,B种糖果每箱获利润50元,其生产过程分为混合、烹调、包装三道工序,下表为每箱糖果生产过程中所需平均时间:

混合 烹调

包装

A

B

每种糖果的生产过程中,混合的设备至多能用12小时,烹调的设备至多能用30小时,包装的设备至多能用15小时,试求每种糖果各生产多少箱可获得最大利润?

活动:找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

解:设生产A种糖果x箱,B种糖果y箱,可获得利润z元,则此问题的约束条件x+2y≤720,5x+4y≤1800,3x+y≤900,x≥0,y≥0下,求目标函数z=40x+50y的最大值,作出可行域如图,其边界oA:y=0,AB:3x+y-900=0,Bc:5x+4y-1800=0,cD:x+2y-720=0,Do:x=0.由z=40x+50y,得y=-45x+z50,它表示斜率为-45,截距为z50的平行直线系,z50越大,z越大,从而可知过c点时截距最大,z取得了最大值.

解方程组x+2y=7205x+4y=1800c.

∴zmax=40×120+50×300=19800,即生产A种糖果120箱,生产B种糖果300箱,可得最大利润19800元.

点评:由于生产A种糖果120箱,生产B种糖果300箱,就使得两种糖果共计使用的混合时间为120+2×300=720,烹调时间5×120+4×300=1800,包装时间3×120+300=660,这说明该计划已完全利用了混合设备与烹调设备的可用时间,但对包装设备却有240分钟的包装时间未加利用,这种“过剩”问题构成了该问题的“松弛”部分,有待于改进研究.

【例2】要将甲、乙两种大小不同的钢板截成A、B两种规格,每张钢板可同时截得A、B两种规格的小钢板的块数如下表所示:

已知库房中现有甲、乙两种钢板的数量分别为5张和10张,市场急需A、B两种规格的成品数分别为15块和27块.

问各截这两种钢板多少张可得到所需的成品数,且使所用的钢板张数最少?

若某人对线性规划知识了解不多,而在可行域的整点中随意取出一解,求其恰好取到最优解的概率.

解:设需截甲、乙两种钢板的张数分别为x、y,则2x+y≥15,x+3y≥27,0≤x≤5,0≤y≤10,作出可行域如图.

因为目标函数为z=x+y,所以在一组平行直线x+y=t中,经过可行域内的整点且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直线是x+y=12,其经过的整点是和,它们都是最优解.

因为可行域内的整点个数为8,而最优解有两个,所以所求的概率为p=28=0.25.答:两种钢板的张数分别为3、9或4、8,概率为0.25.二、利润的线性预测

问题:某企业1999年的利润为5万元,XX年的利润为7万元,XX年的利润为8万元.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拟定两个不同的利润增长直线方程,从而预测XX年企业的利润,请问你帮该企业预测的利润是多少万元?

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999年的利润为5万元,对应的点为A,XX年的利润为7万元,XX年的利润为8万元分别对应点B和c,那么

过A、B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l1,其方程为y=2x+5,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13万元.

过A、c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l2,其方程为y=32x+5,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11万元.

过B、c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l3,其方程为y=x+6,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10万元.

过A及线段Bc的中点E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l4,其方程为y=53x+5,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约为11.667万元.

过A及△ABc的重心F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l5,其方程为y=53x+5,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11.667万元.

过c及△ABc的重心F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l6,其方程为y=43x+163,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10.667万元.

过A及以线段Bc的斜率kBc=1作为预测直线斜率,则预测直线l7的方程为y=x+5,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9万元.

过B及以线段Ac的斜率kAc=32作为预测直线斜率,则预测直线l8的方程为y=32x+112,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11.5万元.

过c及以线段AB的斜率kAB=2作为预测直线斜率,则预测直线l9的方程为y=2x+4,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12万元.

过A及以线段AB的斜率kAB与线段Ac的斜率kAc的平均数作为预测直线斜率,则预测直线l10的方程为y=74x+5,这样预测XX年的利润为12万元.

还有其他方案,在此不一一列举.

点评:读完以上的各种预测方案后,请你先思考两个问题:

①第种方案与第种方案的结果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

②第种方案中,kBc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其一是根据以上的基本解题思路,提出新的方案,如方案过△ABc的重心F,找出以m为斜率的直线中与A、c两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二是根据以上结论及你自己的答案估计利润的范围,你预测的利润频率出现最多的是哪一个值?你认为将你预测的结论作怎样的处理,使之得到的利润预测更有效?如果不要求用线性预测,你能得出什么结果?

第二篇: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一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教学难点】

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复习提问]

1、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什么图形?

2、怎样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应注意哪些事项?

3、熟记“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方法的内涵。

2.讲授新课 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

1、下面我们就来看有关与生产安排的一个问题:

引例:某工厂有A、B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配件耗时1h,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配件耗时2h,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配件和12个B配件,按每天8h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1)用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限制条件: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y件,又已知条件可得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x2y84x164y12 ……………………………………………………………….(1)x0y0(2)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如图,图中的阴影部分的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就代表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3)提出新问题:

进一步,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

(4)尝试解答:

设生产甲产品x件,乙产品y件时,工厂获得的利润为z,则z=2x+3y.这样,上述问题就转化为:

当x,y满足不等式(1)并且为非负整数时,z的最大值是多少? 把z=2x+3y变形为y2z2zx,这是斜率为,在y轴上的截距为的直线。当z

3333变化时,可以得到一族互相平行的直线,如图,由于这些直线的斜率是确定的,因此只要给

28zx),这说明,截距可

3332z以由平面内的一个点的坐标唯一确定。可以看到,直线yx与不等式组(1)的区

33z域的交点满足不等式组(1),而且当截距最大时,z取得最大值。因此,问题可以转

32z化为当直线yx与不等式组(1)确定的平面区域有公共点时,在区域内找一个33z点P,使直线经过点P时截距最大。

3定一个点,(例如(1,2)),就能确定一条直线(y(5)获得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实现y时,截距

2zx金国直线x=4与直线x+2y-8=0的交点M(4,2)33z14的值最大,最大值为,这时2x+3y=14.所以,每天生产甲产品4件,乙产品332件时,工厂可获得最大利润14万元。

2、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①线性约束条件:在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变量x、y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故又称线性约束条件.

②线性目标函数:

关于x、y的一次式z=2x+y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叫线性目标函数.

③线性规划问题: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④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

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可行解. 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

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1、变换条件,加深理解

探究:课本第88页的探究活动

(1)在上述问题中,如果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3万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2万元,有应当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在换几组数据试试。

(2)有上述过程,你能得出最优解与可行域之间的关系吗?

3.随堂练习1.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91练习1来掌握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y321Ox-y=011B(,)22x12-2-1A(2,-1)C(-1,-1)-1x+y-1=02x+y=0yx,(1)求z=2x+y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 满足约束条件xy1,y1.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当x=0,y=0时,z=2x+y=0 点(0,0)在直线l0:2x+y=0上.作一组与直线l0平行的直线

l:2x+y=t,t∈R.可知,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2,-1)的直线所对应的t最大.所以zmax=2×2-1=3.(2)求z=3x+5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y5x3y15, yx1,x5y3.解: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从图示可知,直线3x+5y=t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时,以经过点(-2,-1)的直线所对应的t最小,以经过点(最大.所以zmin=3×(-2)+5×(-1)=-11.x-y+1=09173x+5y=0(,)A88x-5y-3=01C-1Ox3-1B5x+3y-15=05917,)的直线所对应的t88zmax=3×917+5×=14 884.课时小结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

(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

(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5.作业 课本第93页习题[A]组的第2题.

第三篇: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反思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反思

桐城五中

杨柳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通过数形结合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最优化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高中数学教材的新增知识点,在近两年高考中属于必考知识。线性规划问题,高考主要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常考两种类型:一类是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或取值范围),另一类是考查可行域的作法。针对线性规划高考题型小巧、灵活的特点。本节课在课前采用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知识预习,探讨,归纳;课上主要以小组合作、分层合作、分组展示为主,教师归纳为辅的形式实施教学。课堂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将全班60人按层次分成四大组,小组内分别推选代表展示课前讨论成果(分别在黑板板演解答过程大约5-6分钟)

2、台下同学继续分组讨论教师设置的3个问题(大约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情况教师适当总结

3、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方法。(约5分钟)

4、台上同学依次讲解分析探究思路和过程。教师作评价及时纠正、归纳.(约15分钟)

5、由学生归纳本节重点,教师辅助形成小结(约2分钟)。

6、限时课堂训练(约5-6分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以下几点仍需改进:

1.由于分组时没有合理的把握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距,使得小组差别较大。可考虑混合分组,让成绩较好地学生帮组、带动基础较差的同学共同进步,或者在探究的内容上设置合理的层次,让能力较强的小组挑战难度较大的问题,相对基础薄弱的小组处理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

2.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高效课堂”模式在本班教学还在尝试阶段,学生也正在适应和接受。以后可多尝试,多调动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的积极性。3.课堂小结部分可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方法和步骤,逐步抽象和归纳。

4.要控制好分组合作的节奏和时间,既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也要防止讨论时间过长。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归纳和检测。

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我们的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优点得以展示,以此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第四篇:《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三课时参考教案

课题: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情态与价值: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教学重点】

利用图解法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教学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解决难点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利用图解法求得最优解。【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复习引入]:

1、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2、目标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可行域, 最优解:

3、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 2.讲授新课

1.线性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5 在上一节例4中,若生产1车皮甲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10 000元;生产1车皮乙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5 000元,那么分别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多少车皮,能够产生最大的利润?

2. “阅读与思考”——错在哪里?

若实数x,y满足

/ 3

1xy求4x+2y的取值范围. 1xy1错解:由①、②同向相加可求得:

0≤2x≤4 即

0≤4x≤8 ③ 由②得

—1≤y—x≤1

将上式与①同向相加得0≤2y≤4

④ ③十④得

0≤4x十2y≤12 以上解法正确吗?为什么?(1)[质疑]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

(2)[辨析]通过讨论,上述解法中,确定的0≤4x≤8及0≤2y≤4是对的,但用x的最大(小)值及y的最大(小)值来确定4x十2y的最大(小)值却是不合理的.X取得最大(小)值时,y并不能同时取得最大(小)值。由于忽略了x和 y 的相互制约关系,故这种解法不正确.

(3)[激励]产生上述解法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此例有没有更好的解法?怎样求解? 正解:

因为

4x+2y=3(x+y)+(x-y)且由已有条件有:

33x

(5)(y)9

1xy

1(6)将(5)(6)两式相加得

24 1x2y3x(y)x(y)所以

24x2y1 03.随堂练习1

xy2

1、求zxy的最大值、最小值,使x、y满足条件x0

y0x4y3

2、设z2xy,式中变量x、y满足

3x5y25

x1 2 / 3

4.课时小结

[结论一]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在可行域的顶点处取得.[结论二]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也可能在可行域的边界上取得,即满足条件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 5.评价设计 【板书设计】

/ 3

第五篇: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1

《亲亲爱爱一家人》这是一节语言课,主要是让幼儿认识海马,了解海马爸爸“生孩子”的有趣故事。在我刚拿出图片还没来得及说话,小朋友就喊出这是海马。认识海马这一环节我就一带而过,因为大家都认识了。小海马是爸爸生还是妈妈生的?这样的问题实在出人意料,可以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第二环节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中来解决这个问题。上课时,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海马跟我们人刚好相反,我们是妈妈生的,它是爸爸生的。”在第三环节时,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海洋生物的亲子之爱,引发幼儿的感想。在最后一环节中,联系生活经验,幼儿说一说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通过这节课,幼儿体会到深刻的亲子之爱。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2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通过数形结合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最优化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高中数学教材的新增知识点,在近两年高考中属于必考知识。

线性规划问题,高考主要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常考两种类型:一类是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或取值范围),另一类是考查可行域的作法。下面我们结合教材和各地高考及模拟题举例说明。

第一大类: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此类题型时,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再数形结合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而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由其解析式确定的,常见的目标函数有三类。

1、截距式(目标函数为二元一次型),即,这也是最常见的类型,目标函数值的几何意义是与直线的纵截距有关。

2、距离式(目标函数为二元二次型),目标函数值的几何意义与距离有关。

3、斜率式(目标函数为分式型),目标函数值的几何意义与直线的斜率有关。

反思该节线性规划的教学,认为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线性规划应用题条件,数据较多,如何梳理已知数据至关重要(以线定界,以点定面)

2.学生作图时太慢,没有使用尺规作图,找最优解时不会通过斜率比较分析。(用尺作图直观)

3.借用线性规划思想解题能力不强,某些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理解不透。(三组形式)

4.高考中对线性规划的考查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具有小巧、灵活的特点,因此,对常见题型要重点训练。

总之,对于线性规划问题,应坚持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作出可行域和看出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解题关键。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学生对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复习,由于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前面的复习,学生已经理解:1、有序实数对(x,y)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二元一次方程的解(x,y)与直线上点的坐标之间是一一对应的;2、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平面直线的某一侧。而且,学生也已经掌握了用直线定界,用特殊点定域的方法画出平面区域。同时,由于在必修二中对直线方程的系统学习,学生也已经明确了Ax+By+C=0中A、B、C所表示的意义,有了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不等式转化为直线和平面区域的意识。

鉴于以上几点,在本节课中,除了要完成教育教学知识点的讲授外,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方面,我也设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在例题讲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学会用运动的观点观察事物,了解事物之间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

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实验班,一个平行班)学生所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本节课我对实验班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对平行班的学生,主要是教师引导,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式的教学方式。在此,就实验班的教学设计作出如下说明:

1、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供“观察、探索、探讨”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地呈现图解法求最优解的过程,既加大课堂信息量,又提高教学效率。

4、指导学生做到“四会”:会疑、会议、会思、会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发现新知的体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节好课不但要有充分的准备、好的设计、正确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不但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之前,我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

1、课堂气氛“度”的把握?

2、如何控制学生课堂讨论的范围?

3、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如何合理分组?分组后后进生的积极性又如何有效调动?

4、情境设置与问题引导怎样才能与教学实际有效结合,使得教学过程能够大体按照课前设置的去运行,使得教学效果尽量达到最优化?

5、课后练习和书面作业的布置难度的把握?

本节课在精心的准备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达成度也很高。这节课的成功教学使我深深的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我们的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优点得以展示,以此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4

在《有理数加法》一节的教学中,感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的,主要对符号处理能力不够强,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符号弄错的话,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的。反思我的整节课,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的,如,时间不够用,我想可能是我的语言不够精炼,重复的地方太多了,课前我还有检查作业的习惯,浪费了不少时间,还有板书时,画数轴和一些表格等,浪费了一些时间,时间紧的话,板书应该尽量简约。我觉得我一节课下来,我讲的太多了,结果就给学生练的内容偏少了。我这节课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有,我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经过这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不见得简单的,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加强教学。

(1)注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设计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2)对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循以下步骤:第一、先确定和的符号;第二、再求加数的绝对值;第三、分析确定有理数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并减小运算难度,常采取以下简便方法:

①互为相反数结合法,②同号结合法,③同形结合法(整数与整数结合,分数与分数,小数与小数结合)以凑整法。

(4)多让学生搬演,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加以强化。

(5)对于学困生要多鼓励,并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以优补劣”。

(6)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易于遗忘,教师可以采取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强化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熟练程度。

(7)不管学习如何紧张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坚持以学习小组为主的教学模式。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5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山中访友》这篇文章景物优美、写法独特、感情真挚、语言精彩,对初一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篇能打动他们的文章,在讲课过程中应着重调动起他们对于美好的自然景物、优美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本文讲课中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对景物的描写过于繁多和零散,如果逐一分析,难免会显得零乱,而且逐一讲解的后果是课文给学生的感觉会支离破碎。如何使学生既能细致地体味课文,又保持着课文的整体感、一气呵成的美,这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难点。

在教材处理中尽量注意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去与文本进行充分的接触,在与文本的直接接触中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进行交流。注重对文本的体会和感悟。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6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教师是也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过多的展示势必撼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缺乏了表现的机会,缺乏了“绽放”的体验后肯定是影响注意力的。这节课,我何不在“质疑”、“解疑”上再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呢?何不取消那几个“有梯度”、“见水平”的预设问题呢?

公开课的目的不应只关注教师素质的检阅,还应成为学情研究的真实素材。

过多地关注教师素质,只会促使“作秀”、“表演”,而关注学情,课后共同研究学情,则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增强。比如这节课中,学生不能提出“‘由学讲到教没有过渡,缺乏逻辑性’的说法正确吗?”这个问题,教师值得研究;学生看投影的目的就是为了抄笔记值得研究;平日里学生发言积极,大型活动就胆量小了,值得研究;成绩最差的张文迪同学大胆发言,正确地回答出问题值得研究。

完不成既定任务又何妨。

绝大多数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坦承:“这课还得‘回火’,不然孩子没法吃透”,我也是,明天肯定得讲深讲透文意,否则学生月考就要“愁断肠”了。何不上成常态课?何不实实在在地完成前几个环节?我警醒自己。下次,咱就在教室上课,就尽情地读,敞开了说,热烈地讨论,不见得不精彩。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会发觉自己课堂中缺漏甚多,惟求循着“人的教育”的初衷不变,惟愿学生们能快乐地驰骋!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7

讲故事时,要换方式多讲几遍,激发幼儿倾听的积极性。我在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挂图,结果发现有的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一般讲第一遍的时候,可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在提问中,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能提一些简单,细小的问题。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样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们连贯的回答,而我忽视了到小班的水平,提了一些不容易或者说根本回答不上的问题,其实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回答,答案虽然长些,但不要求一个幼儿连贯的回答,教师自己或请智力较高的幼儿示范,再让幼儿按顺序联系连贯的讲述,这样的效果会要幼儿跟容易接受、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错的了的幼儿,不应该表示厌烦,而要肯定他们愿意回答。教师应该是启发和提示,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总之,要让全体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语言能力。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8

当悦耳动听的音乐铃在耳边荡漾开去的时候,我与我的学生都在心底松了一口气:终于,《二泉映月》欣赏“完”了,也欣赏“懂”了!面对着一张张因收获而快乐的脸庞,注视着一双双因兴奋而清亮的眼睛,我又一次想到了“以人为本”这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的,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聚焦于学生的探究、发现、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其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要使学生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今天,当我与我的学生感受着《二泉映月》那优美而又激昂的旋律美时,震撼着阿炳坚强又正直的人格美时,我欣喜地发现:原来学生可以更美的!

一、“个性飞扬”是美

新课程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欣赏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飞扬”,那是自信、智慧的涌动,那是主体能动性的张扬。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呢?以往,我的备课本中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总是写得极尽详细,初看颇有针对性,实质却完全是我的朗读模式。我以我的感悟去要求学生,把我的感情强加于学生,学生只是我的朗读工具。他们也许不懂课文,但可以煞有其事地“读”课文;他们也许不明白为何要这样读,却依然读得“有声有色”。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的文章,初读此文,我便被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空灵意境所吸引,更被蕴藏于文字但又淋漓尽致流露出的精神美所感染,而当我聆听完那举世闻名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后,内心更是震撼!这是一篇适合朗读,而且需要通过朗读来感悟的课文。我该怎样来指导学生朗读呢?“倾听孩子的声音”,脑海中飞快地闪过这一新课程亮点。我精神一振:为何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情”呢?听听他们是怎样欣赏《二泉映月》的?于是,我在备课本上写下了这样一番设计:第一教时,先以音乐导入,在优美又激昂的旋律中帮助学生奠定感情基调——对曲子创作者的敬佩。然后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在敬佩与好奇的情感驱使下,必然会兴趣昂然地开始自己的朗读。学生准备充分之后进行首次朗读反馈。只要求学生读,而不需要谈“为什么这样读”。接着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确定学生理解的难点,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第二教时,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之后再次清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次应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读”。两次朗读,各有侧重,且逐层深入。前者是感悟的起点,后者则是理解后的感悟。

忐忑不安地开始上课,下课时却欣喜万分:初次朗读首先成为学生的“兴趣”时,他们大胆尝试,敢于思索,通过自己独特的朗读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的也许读得不够流利,但那份认真却使人欣慰;有的理解也许还不够深入,但自信却可见一斑。随着感悟的深入,理解的透彻,学生对于阿炳知道得更多,对于《二泉映月》也“懂”得更多。于是再次“朗读”便成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他们通过朗读演绎着内心深处对课文的欣赏,对阿炳的崇敬,对曲子的喜爱。于是乎,有的同学配乐朗读,声情并茂;有的同学小组合作,情感共鸣;有的则激情昂扬,鼓舞人心;更有甚者有声有色地朗诵,使人震撼。.看着这“个性飞扬”的一幕幕,我感到了美!

二、“合作探究”是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能起巨大作用。为了真正还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我作了一番大胆尝试:尝试让学生自己走近阿炳,尝试让学生与阿炳对话,与文本对话,尝试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尝试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为此,《二泉映月》第二教时便有了这样的构思:

1、创设情境,感悟内心

学生轻轻地自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可把句子画出来,然后交流理解。

1.分享读懂的快乐。

2.提出读不懂的地方。

3.结合课文第3小节与课前搜集的资料合作解决疑问。

2、精读感悟,品味赏析

1.引读有关课文:听着,听着,阿炳的心——,他禁不住——。他要通过——,把——情怀,倾吐给——。

2.质疑:读到这儿,你觉得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了?

3.合作研究。

4.讨论交流。

当我终于把这设计定稿时,我很是担心:学生会质疑吗?他们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吗?合作研究能解决问题吗?这一连串的“害怕”使我的心悬了起来。终于到了关键性的时刻:引读第五自然段的开头后,我静待着同学们提出该“研究”的问题。“阿炳怎样通过琴声来倾吐自己的情怀?”我惊喜啊,这不正是课文的重点吗?学生能一下子点出来,多棒呀。“阿炳想通过琴声倾吐自己怎样的情怀呢?”我又一次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理解的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读懂了整篇文章。学生果然也急于解决他们想知道的问题。于是,小组合作研究,通过读课文,听音乐,看资料,津津有味地讨论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学都明白了阿炳通过琴声曲调的变化起伏抒发了他内心对音乐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命运的抗争,更倾诉了对生活、家乡、大自然的热爱。此时,我心中的“石头”完全落了地,被惊喜笼罩住了的我豁然感到:“自主探究”原来是这样美丽!

三、“童心闪烁”是美

一直以来,黑板是教师的“专用地”。教师可以在上面“指点江山”,学生面对的完全是教师的“蓝图”,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理解,即使教师漂亮的板书是对课文最简洁的概括,生动的板画是对课文最形象的再现,学生也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面对“神圣”的板书,他们不敢思索,也不能质疑。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假如真还给学生“自主”,那么这一块历来被学生视为“圣地”的`黑板是否也应该成为学生的“用武之地”呢?《二泉映月》第二教时的后半部分设计让我领略到了学生无穷的智慧。黑板上书写着不仅仅是他们智慧的见解,更是一颗颗闪亮的“童心”。

课堂已接近尾声,学生已顺利地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乐曲的感染之下,又一次投入地朗读课文。这一次,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读的,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饱含着对乐曲的欣赏,那真情流露的眼神流淌着对阿炳的崇敬。看着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我激动极了:“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旋律,这么美的情感已深深感动了我。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陶醉其中,被阿炳杰出的音乐才华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心目中的阿炳一定十分高大吧!那就请你在黑板上倾诉你对阿炳的崇敬,写出阿炳最令你感动的品质或精神吧!“刹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再沉默是金,也不再犹豫不决,而是跃跃欲试,小手林立,因为他们内心的情感澎湃着,激动涌流着,他们愿意通过板书来倾吐这种感动。于是,黑板上便有了一颗颗闪闪的童心,一份份纯洁的童真。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9

1、教学中突出以读代讲的特点。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要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尤其是课文中提供了译文,对照译文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重点词句处则细细品读,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听教师的泛读解决准确朗读文言文的问题,再结合译文和工具书理解文中重点字的意思,进而尝试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后试着将整个故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3、我认为教学寓言时,总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能自己的话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讲故事中揭示的道理,教师会以为他们已经理解的很好了,可是,结合生活实际距离,谈感受时,却常常说的那么牵强。他们并不是不理解故事的寓言,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而难以恰当地表达相对应的实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营造宽松、平等、和谐、激励的教学氛围,做到把激励带进课堂,多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起学生的兴趣。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10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起跑,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技术分解法、语言讲解法及动作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并在课堂小结部分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引导,及时进行技术要点总结,加深学生的技术印象。

详细步骤如下:

第一步,以“刘翔跨栏比赛时的起跑姿势”为例,利用学生模仿体育明星的好奇心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主题。

第二步,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与动作要点,并根据口令将技术动作分为三个环节,使学生了解学习步骤,明确学习目标。

①“各就位”——听到口令后以起跑线为界,确定左右脚的位置,下蹲时右膝和左脚尖大致平行,右脚掌注意蹬地;双手分开比肩稍宽,双手不压线;做好起跑的预备姿势。

②“预备”——听到口令后,双肩稍前移,抬臀、右膝微屈,做好起跑的准备。

③ “跑”——听到口令后,右脚掌用力蹬地,左臂快速上摆,带动身体向前跃出后快速向前跑。

第三步,通过提问: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是什么?每个口令对照的技术动作是什么?你能否根据口令完成正确的技术?。。加深学生的技术印象,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

这样的教学步骤能够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建立清晰的技术表象,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掌握技术的各个环节,最后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将各个独立的技术动作进行“组装”,掌握完整的动作技术。这种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有不足: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主性较低、教学过程繁琐的缺点。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简单明了、点题清晰到位、课堂调控灵活等因素,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11

孩子们的小天地就是他们的小小房间,也是他们活动学习睡觉的地方,所以这课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在引导他们说说自己房间的摆设,有哪些家具,是用来干什么的时,孩子们回答得很踊跃,描绘得也非常具体。但如何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小天地,并且有自己的特点并不容易。这时我用欣赏书中作业来解决这一难题,我发问:书中的这些小天地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哪个小房间,为什么喜欢,它哪儿吸引了你,从房间的布置你能看出小主人的爱好吗?他们画自己的小天地是否面面俱到,还是有选择地画,突出自己最喜爱的一角?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后,孩子们对今天要画的内容已基本了解。在布置作业时我说:你喜欢你的小房间吗,它是你的小天地吗,你最爱在里面干什么,你可以把它们画出来吗?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小天地,你想把它重新设计成什么样,你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也有出现问题,如,画面不够集中,就像写作文有点散;颜色涂的不明确,分不清楚家具和墙面还有地板,颜色拉不开等。但也有的孩子画得非常棒,画面清新,颜色鲜艳,突出了自己的喜好。在赞扬他们的同时,也给予其他孩子一些鼓励,相信他们会不断进步,会越画越好。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12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本册教材第105页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这些现象。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用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放球、猜球一系列游戏活动及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的现象。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数学概念

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从大家感兴趣的“猜球”游戏入手,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数学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使“可能性”等抽象的数学概念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实。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三、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心情愉快。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他们的合作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心情愉快,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

四、组织调控不到位

初次体验“猜球”和再次体验“摸球”这两环节因为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学生热情高涨导致活动时间过长,从而使整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头重脚轻,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意义不大可以和第二环节合并改为师生互动,作为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不是教学重难点,时间安排上还可以紧凑些、如果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将会更为科学合理。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13

1、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板书规范。

2、备课充分,教学设计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思路清晰,讲解有条不紊。

3、讲练结合,及时训练,注意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建议:

1、找点的时候是否可以让个别学生说出几个点,相信这样学生理解更好点。

2、在解答例1时,表述画图时是否可以直接写成:作直线x-y-4=0(画成虚线)

第二节由我上了一节《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公开课。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上节课的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成平面区域来引入,由学生板演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在学生完成板演后,提出本节的问题:求z=2x+y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满足不等式组(i),求z=2x+y的最大值,式中的x,y只能取平面区域内值,所以,只需要由z=2x+y变形为y=-2x+z就可以把不熟悉的求解转化为一个高一曾学习过的内容:y=-2x+z就是直线方程的斜截式,让学生画出y=-2x,y=-2x+1,y=-2x+2,三条学生,观察可以知道这是一系平行线,问题转化为求z=2x+y的最大值其实就是求直线y=-2x+z过平面区域某一点时在y轴上截距最大值。我先画出直线y=-2x,通过平移可以发现直线y=-2x+z过平面区域过某一点时在y轴上截距最大。求出最大值,问题得到解决。解答完成后,接着让学生阅读教材88页,从中找出一些相关的概念。再回到解答过程,从中提炼出解答这类问题的解答步骤。最后进行一道变式训练,改变不等式组,还是求z=2x+y的最大值。

本节课完成后,个人反思如下:

亮点:

1、教学设计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放手让学生多动手。

改进部分:

1、没有完成备课时确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中还有变式2:z改为z=6x+10y,变式3:z改为z=2x-y。小结中有解题方法:图解法(数形结合)

2、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教态不够从容,不够自信;语言不精炼,很多重复的语句,个别字普通话不标准;板书不工整,字体不漂亮,字体偏大,板书规划不合理。

3、在讲相关的概念时,这里应该节省时间,在学生阅读教材时,先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内容,高效省时。

4、在新课引入时,可以点明: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比如本节要学习的这内容就有关这方面的。再列举一个例子,这样可以立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14

学生不一定能直接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对于学生的汇报,教师适当给予肯定的同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如何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情境、提取信息,是本环节的关键。由此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观察中感悟到:一向喜欢数学的笑笑,她看得很仔细,她看到了鱼,还发现河里有四群鱼,每群都有三条,于是她在想: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这样,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全图,并提出数学问题。

备课时,我考虑到学生在静态图中获取信息存在难度,上课时告诉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简单介绍这个图的情况。你们看,这幅图有学校、树木、花草、小河,从学校走出三群小朋友,每群小朋友都是三个;在他们经过的草地和树上飞来三群小鸟,每群小鸟各有5只;他们走到河边时看到游来四群小鱼,每群有三条鱼;接着又看到从远处划来的四条小船,每条船上有四个小朋友等等。这样逐个呈现图中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的“几个几”的资源。学生根据画面轻松地互相提出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是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利用生活经验有效地理解了抽象的乘法意义。

单一的数学计算和练习不仅使学生感觉枯燥,而且不利于长期记忆。创设丰富有趣的活动情境,能化枯燥为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比赛、游戏、模拟生活情境等活动中,自觉主动地运用、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效率。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反思15

本节教学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新,乐于通过亲自探究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开学初,学生探究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初步掌握了对照实验的设计,同时通过前几节课的训练,大部分学生有了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础,又考虑到学生上完本节实验课后,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到实验室上课,所以我充分利用本节课对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老师点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出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巩固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然后学生带着探究问题,制作并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进一步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技能和观察技巧,并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展示探究结果,讨论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扩大了对实验的认识;在观察几种动物细胞的基础上,概括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设计表格来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提高了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通过“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展示,将不易观察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微小结构形象化、立体化,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由于本节要训练学生的能力太多,为了保证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平时的教学中要提倡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我一贯坚持这种理念,所以学生在本节课提出了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为什么要滴生理盐水?能否改用其他染液?口腔溃疡处的细胞与正常的口腔上皮细胞有何区别?等。

2、课前要嗽好口或自带一瓶清水,用消毒牙签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刺破口腔,老师最好示范一下。

3、有的学生觉得在口腔里面取细胞很恶心,教育他们要有科学精神。

4、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压片时并没有植物那样容易,老师应先做好一片装片用显微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了解这些上皮细胞成什么形态后再自己观察,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

5、由于学生的人数太多,一节课很难保证关注到每一组同学,所以我只能在每一列(共4个列)培养一名得力助手,由他负责对本列的每一小组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最后评出每一列的冠军,老师给予表彰。

本课我试图努力完成上述目的,却也有遗憾,如个别学生没掌握好显微镜的调焦技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找到细胞。但本节基本的教学目标还是达到了,即使有的学生实验没有成功,同样也激发了探究兴趣,课后有学生不断的跟老师预约时间再进行探究活动,甚至要购买显微镜回家练习使用,可见探究兴趣浓厚。

下载简单线性规划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单线性规划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二)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二)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最优问题过程与方法:将实际问题中错综复杂的条件列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

    “7.4简单的线性规划(第二课时)”教案说明5篇

    “7.4简单的线性规划(第二课时)”教案说明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 翟向丽 “简单的线性规划”是人教版〃第七章第四节第二课时的内容。为更好地把握这一课时内容,对本课时的教......

    典型例题: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推荐阅读)

    典型例题 【例1】求不等式|x-1|+|y-1|≤2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 【例2】某矿山车队有4辆载重量为10 t的甲型卡车和7辆载重量为6 t的乙型卡车,有9名驾驶员此车队每天至少要运360 t......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设计(张明树)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A版高中课标教材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3.3节) 授课教师:张明树 所在单位: 开阳县第三中学邮 箱:380876455@QQ.com 电 话: *** 2013年11......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

    线性规划学习心得范文合集

    《线性规划》学习心得 姓名:许英 学号:201502991104 经过学习《线性规划》,我获益良多,现在我主要从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说说学习感触。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

    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

    1对偶问题的形式 设原线性规划问题为: maxZcixi i1na11x1a12x2a1nxnb1a21x1a22x2a2nxnb2 s..taxaxaxbmnnmm11m22xj0,j1,2,,n则称下面线性规划问题: minWbiyi i1ma11y1a21y2am1......

    线性规划单纯形法matlab解法

    线性规划单纯形法matlab解法 %单纯形法matlab程序-ssimplex % 求解标准型线性规划:max c*x; s.t. A*x=b; x>=0 % 本函数中的A是单纯初始表,包括:最后一行是初始的检验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