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高级财务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学时/学分:3 开课系(部):工商管理系
先修课程:财务学基础 中级财务管理 面向对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课程目标:《高级财务管理》是对财务管理中特殊的、复杂的财务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一门课程。学生应掌握高级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财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股份公司IPO决策、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破产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等。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内容:
(一)财务战略管理(5学时)教学基本内容:掌握财务战略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财务质量管理的主要过程; 掌握财务战略决策的方法;了解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财务战略决策方法。
(二)财务预算管理(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企业预算管理的概念、种类与功能;财务预算管理的四种模式;财务预算控制的方法与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财务预算的四种模式。
(三)企业业绩评价(8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企业业绩评价的概念及类型;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成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责任中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式;以EVA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式;平衡记分卡在战略业绩评价中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方式、以EVA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式;平衡记分卡在战略业绩评价中的原理和作用。
(四)公司并购(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并购的类型与动机;并购的价值评估方法;并购的支付方式与筹资策略;并购的财务分析方法;接管防御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购的价值评估方法、并购的财务分析方法。
(五)集团公司(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集团公司基本组织结构模式及其财务管理特征;财务管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及其模式;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集团公司基本组织结构模式及其财务管理特征、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六)国际财务管理(7学时)教学基本内容: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外汇风险管理原理与方法;国际融资和投资管理方法;国际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国际税务管理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外汇风险管理原理与方法;国际融资和投资管理方法;国际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国际税务管理方法。
(七)股份公司IPO决策(5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IPO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决策问题与决策思路;我国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的条件和程序;香港、纽约和新加坡等主要资本市场主板和二板市场的发展状况及IPO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IPO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决策问题与决策思路。
(八)风险投资(5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风险投资概念、运作模式及其特点;风险投资的参与主体概念;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及其组织形式;风险投资基金的运行模式及其特点;风险投资的决策程序、投资原则和投资策略;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意义及其不同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风险投资概念、运作模式及其特点、风险投资的参与主体概念;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及其组织形式;风险投资基金的运行模式及其特点。
(九)财务危机、重整与清算(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财务危机的原因和预警方法;公司重整的方式;公司清算的一般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财务危机的原因和预警方法。
(十)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含义、目标和方法;非营利组织财务预算的作用与编制方法;非营利组织资金的筹资与管理;非营利组织的投资管理原则、决策程序及效益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含义、目标和方法。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无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方式,也可以采用作业和案例分析加以辅助,以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本课程成绩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成绩由以下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第二部分:作业成绩及平时检测占总成绩的30%。
推荐使用教材
1.《高级财务管理》 向德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高级财务管理》 汤谷良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3.《国际财务管理》 王化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执笔人:雷声
审核人:
时 间:2011 年 3 月日
第二篇:高级财务管理
1、资本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各种观点之间是否存在逻辑矛盾?
2、影响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影响因素会不会随时间而变化?
3、什么是股票回购?股票回购的动因是什么?
4、资本预算技术有哪些?为什么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最佳资本预算技术的存在差异?
5、什么是转移定价,转移定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简述并购的一般程序。
1、评述某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体系,是否实行了资金集中管理,效果如何?
2、结合你所关心的上市公司案例,讨论不同的营运资金战略对企业风险和收益的。影响。
第三篇:高级财务管理
1企业财务战略: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为了谋求企业资源均衡、有效地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对企业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地、长远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
2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以企业财务战略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是对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直至实施全过程的管理。
3管理层收购:指当目标公司受到收购公司的袭击时,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杠杆收购这一工具,通过大量的债务融资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以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目的的一种并购行为。
4非杠杆并购:指并购企业不用目标企业自有资金及营运所得来支付或担保支付并购价格的并购方式。
5重组:指公司出于自身盈利的动机对公司现有的资源要素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再配置,实现要素在公司间的流动和组合的公司行为。
6清算:指在公司终止过程中,为保护债权人、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对公司财产、债务等进行清理、变卖,以终止其经营活动,并依法取消其法人资格的行为。7财务预警系统是指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状态进行监测,并发出警情信号,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的体系。
8外汇风险:指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因汇率变动而发生的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9外汇管制:一国政府授权国家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政府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及国家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管制。
10国际税收筹划:指跨国公司利用各种合法及非法手段跨越国境,通过各种方法减少或取消税收负担的行为。
1公司治理结构国际趋同性的表现形式?
A股东运用投票权对管理层约束成为潮流B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日益积极的作用C股东利益日益受到管理层重视D董事会的独立性大大增强E利益相关者成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如何开发筹资能力
A提高盈利能力,改善资金结构B提高对金融机构的交涉能力C增强企业领导和资金筹措人员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融资渠道和工具的能力D扩大企业影响,提高企业信誉E促进融结合F制定有效的企业战略
3企业如何实施有效地日常财务预警防范?
A财务监控指标的建立与定期核查B财务预警监管机构的建立C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岗位的设置D建立定期报告和主要负责人批复制度E建立重大危机事项应变决策程序
4比较正式财务重组与非正式财务重组的优缺点?
A正式财务重组的优点: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有法院的参与,和解协议或重整协议的实施更有法律保障,对债务人的行为也更有约束力
B非正式财务重组的优点:①避免了履行正式手续所需发生的大量费用 ②可以减少重组所需的时间 ③非正式重组使谈判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时更易达成协议
C正式财务重组的缺点:①需要较长的诉讼时间,会发生大量的手续费用②如果重整不成功,债务人企业继续亏损,这将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更大程度的损害
D非正式财务重组的缺点:①当债权人人数很多或债务结构复杂时,可能难于达成一致②没有法院的正式参与,协议的执行缺乏法律保障③如果债务人缺乏较高的道德水准,常会导致债务人侵蚀资产,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5国际税收筹划的内容:国际避税、国际节税、转嫁筹划
6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A避免成为高税国的居民公司B选择有利的国外经营方式C利用国际税收协定D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E利用延期纳税规定进行避税F逆向避税
7并购税收筹划有哪些方法?
A从并购的税收收益来源角度:a利用纳税优惠的税收筹划b利用纳税时间递延的税收筹划 B从并购的税务筹划环节角度:a选择并购目标企业环节的税务筹划b选择并购出资方式环节的税务筹划c选择并购所需资金融资方式环节的税务筹划d选择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环节的税务筹划
第四篇:高级财务管理)
名词解释
杠杆收购指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为抵押,通过举债筹资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的一种方式。
财务收购也称为金融收购,一般是指主要受到筹资 动机的驱动而发生的并购。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是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个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外围层,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管理层收购是指由公司的经营管理集体或阶层收购本公司的股份,尤指达到一定数量、具有控制力的股份比例。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
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
论述
一、企业并购所遇到的财务问题和解决方法
1.对目标企业实施科学的价值评估。(1)对目标企业报表信息进行有效控制。财务报表是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时的重要依据,只有建立在真实、准确财务报告基础上的财务分析,才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但目前有关财务报表粉饰问题、会计作假等问题层出不穷,使得通过分析目标企业报表信息进而评价其价值显得意义不大。因此,对目标企业的报表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显得十分必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利润表》,以防止目标企业增报收入,低报费用;加强对非经常性项目收益的审查;加强对《资产负债表》的审查,防止目标企业虚增资产,缩水负债。(2)全面评估目标企、世的资产。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时,不仅要对目标企业的有形资产进行评估,还应当对无形资产,像品牌价值、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不可忽视无形资产的价值,因为无形资产价值有潜在收益,往往会给并购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远期利益。(3)选择合理的方法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成本法是指在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的基础上,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可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评估价值=重置成本一实体性贬值一功能性贬值一经济性贬值。成本法的使用条件广泛,对于一切以资产重霞、补偿为目的的资产业务都适用。
市场法也称现行市价法、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可参照交易资产的异同,并据此对可参照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这种运用通过市场检验过的结论来评定资产价值,很容易被并购双方所接受。因此,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为直接、最具有说服力的评估方法之一。市场法只适用于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评估业务。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根据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来评估其价值,是很容易被并购双方所接受的。收益法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或者能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或无法重置的特殊资产的评估活动,如企业整体参与的股份经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兼并、重组、分离、合并均可采用收益法。此外,可以单独计算收益的房地产、无形资产也可应用此法。(4)转变政府角色,理顺并购机制。为降低主并企业的并购成本,政府部门往往干预企业转让价格,授意评估机构评降低被并购企业的企业价值,严重歪曲了企业价值评估机制,使并购行为呈现盲目性、非理性。针对这种问题,政府部门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市场规律办事,改变观念,转变角色,最重要的是国家相关机构要改变评估政府业绩的方式,不能仅凭政府所辖地区效益差的企业数量多少来衡量其业绩优劣,从源头上解决政府包办并购的行为,使
企业并购行为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5)加强对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为了适应公司并购的实践,中介机构应快速发展,为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提供信息、咨淘、融资、资产评估及策划并购策略等服务。从制定交易计划开始直至并购后的整合结束,全程参与、跟踪并服务。加强对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监督,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要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形象,不被人所左右,加强行业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开展行业间有序健康竞争,增加服务项目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应有职能。
2.选择合理的并购支付方式。(1)实行支付方式多样化。首先,合理适当地鼓励卖方融资。好处在于:一是可要求并购方支付较高的利息;二是因为收购款项分期支付,税负自然也分期支付,可享受税负延后的好处。其次,支持换股并购。优点主要表现在:对并购公司而言,不受并购方获现能力制约;对目标公司股东而言,股权支付方式可推迟收益时间,享受延期纳税的好处。最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拓展融资渠道。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发行可转换债券。这种支付方式能以比普通债券更低的利率和更灵活的方式发售可转换债券,借以解决并购交易的支付问题。(2)全面考虑主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资本机构,优化支付方式。在我国企业并购中,主并企业常常忽略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使得企业在选择支付方式时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不符甚至相背离,给企业造成众多隐患每个企业的自身情况不同,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应全面考虑其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主并企业拥有充足的自有资金和稳定的现金流量、同时在本企业的股票被低估的情况下,主并企业更愿意选择现金支付方式,因为采取换股并购方式需要增发股票,有可能导致每股收益被摊薄,对本企业股东不利。
反之,如果主并企业财务状况不佳,目前或不远的将来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而且股票价格被高估,则更愿意采取换股方式进行并购。主并企业并购前后的资本结构也对支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主并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财务风险较大,主并企业往往采取换股方式,以降低负债水平,优化资本结构。(3)建立规范的证券市场环境。良好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形成相互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同时也有利于支付方式多样化的实行。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流通性差的缺陷,因此建立规范的证券市场环境迫在眉睫。我国在2005年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股改后,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可以通过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获得现金用于并购活动;全流通使得股票可以随时变现,增强持有股票的并购主体的现金支付能力;股价反映所有股票价值也为换股并购提供了定价依据,避免了大额现金的支付,以股权支付为代表的支付手段才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实现支付方式的多样化。
3.推进融资自由化,实现并购融资目标。(1)鼓励金融工具的创新与使用。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使企业在并购支付方式上可以灵活选择,从而获得最好的资金来源和最低的资金成本。我们应借鉴国外经验,在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审时度势地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金融工具,如可转换公司债券、垃圾债券、lbo、mbo、esop等金融工具。在借鉴国外金融工具创新的同时,应加强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工具,为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提供更好的融资工具。(2)加强对融资方式的引导。第一,大力发展股票融资。近年来中外企业并购案例尤其是涉及价值量巨大的并购重组案例,多数都是通过股票融资来实现并购。与其他融资方
式相比,股票融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是公司的永久性资金来源;第二,引导企业混合融资。在实际运作中,结合企业实际,依据宏观经济环境和不同的融资条件,寻求各种资本结构中的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的均衡和对称。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既采用债务融资也采用权益融资,使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优势互补,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分散融资风险。(3)充分考虑融资的成本与主并企业的资本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均有自己的优缺点,企业有时可以同时采用几种融资方式来筹集资本,以达到最佳的融资效果。在考虑用各种融资方式筹集长期资本时,企业一般要首先设计出筹集到所需资本额的几个不同资本结构方案;其次将几个方案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如果投资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融资成本率,则表明融资方案是有利的,融资效益好,否则融资方案效益差,该方案不可取。这个过程就是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融资决策的过程。
总之,并购日益活跃于资本市场作为企业间的一项复杂产权交易活动,涉及并购要素越来越多。为保证企业并购成功,在进行企业并购时,要认真分析、研究并购中的财务问题,以免出现财务问题,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之中,以至无法实现企业并购的预期价值。因此,对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对引导我国企业并购行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企业集团为背景;投资时需要考虑的重点是什么
筹资时需要考虑的重点是什么
3公司治理概念,作用、机制、模式及谈谈对他的认识
概念 狭义: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的一种制度安排。
广义: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
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部分。其中,内部控制系统(指的是在一个企业的资源计划范围内,可以用来实现企业的公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总称。它包括股份、股东、股东会与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管理层激励等方面。外部控制系统是指公司的出资者(股东和债权人)通过市场体系对经营者进行控制,以确保出资者收益的方式。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是通过市场的外部制约而发生作用的,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控制权市场、债权人治理、产品和要素市场等方面。
公司治理模式
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历史传统、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因素不尽相同,公司治理的模式也有不同。就决策、执行和监督三部分权力的分配方式来看,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二是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三是家族控制主导型模式。认识
对于公司治理应当以股东利益为导向还是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导向,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不可能否认的是,不管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其根本目标在于公司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许多研究都表明,公司价值和公司治理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将价值创造引入公司治理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正如张维迎(2005)所指出的,现在有关公司治理的一些政策太多地集中在财富的分配方面,而放在价值财富创造方面的注意力太少,不仅是在我国,在西方国家也有这种危险。
企业合并的认识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契约及法令归并为一个公司的行为。
有两种形式吸收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其中一家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 存续公司的合并形式
创新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合并创建一个新的公司。
简答
1高级财务管理框架体系(探讨高级财务管理学科所探讨问题:框架、结构、内容)
• 结构
高级财务管理的界定
高级”是相对的概念,其所蕴含的具体内容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更新,更复杂的管理过程和财务事项的出现而不断变化。
• 财务管理环境深刻变化
•1.管理目标从增加股东价值到追求相关利益者的整体价值;
•2.从保障型财务到战略型财务;
•3.从财务独立型到财务整合型管理;
•4.从过程导向型过渡到过程控制型财务管理;
•5.从资金管理型到价值管理型转变;
•6.从资产运营到关注资本运营;
•7.从单一财务主体到复杂财务主体。
• 高级财务管理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企业价值理论
• 财务治理理论
• 财务战略理论
• 企业预算理论
• 风险管理与财务预警理论
• 资本运营理论
• 集团财务管理理论
内容 高级财务管理所讨论的内容是相对于中级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原理而言的,其所蕴涵的具体内容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过程的更新及其财务事项的出现而不断变化。《高级财务管理》与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教科书有较大的不同,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配备了相应的案例分析。书中内容包括:高级财务管理概述;企业财务战略概论;企业并购与重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无形资产投资与管理策略;纳税筹划;财务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价值链管理研究;企业业绩评价;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和谐财务管理;行为财务学。
2财务战略分析(哈佛战略框架、内容。步骤)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3财务预算的作用和形式
作用:明确工作目标协调部门关系控制日常活动考核业绩标准
具有规划、沟通和协调、资源分配、营运控制和绩效评估
形式: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包括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内容。
• •
第五篇:高级财务管理
1.1什么是财务管理陷阱
一、利润陷阱
二、目标陷阱
三 多元化扩张陷阱
四、负债经营陷阱
五、组织陷阱
六、人员陷阱
七、投机陷阱
八、文化陷阱我国作为一个以权力文化、官本位特色很浓的国度,许多企业财务管理者也更喜欢接近权力,在理财时,造成主体错位,做出一些与企业发展相悖的决策,掉进文化陷阱。
1.2 财务管理假设
财务管理假设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财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断定,是日常财务管理的必要前提。
一、独立理财主体假设
二、资金增值假设
三、货币时间价值假设
四、财务风险与收益相关假设
五、财务关系假设,财务关系假设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前提。
六、利益分享假设
七、环境文化决定假设
八、财务可管理假设
九、财务理性人假设
十、持续经营假设
1.3财务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是什么关系
广义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一定组织的财务关系的总和。狭义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一定组织的财务管理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规则。
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研究对象是财务管理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第一,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主体——财务管理制度;第二,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实施系统——各种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
2.1财务管理研究的战略内容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内容
1.筹资组合战略。
企业筹资战略是根据企业内外理财环境的状况和趋势,对企业资金筹措的目标、结构、渠道和方式等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旨在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并不断提高企业筹资效益。2.资本投资战略。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企业规模和资本规模的确定;●用于外延扩大投资,还是用于内涵扩大投资;●自主经营,还是引进外资联合投资 ●自有资金投资,还是贷款负债投资; ●有风险条件的投资战略决策; 3.资本收益分配战略。
资本收益分配战略,是明确企业获利程度的战略目标,如利润额、利润率等。
利润分配主要是解决在较长时期内的企业留利多少用于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多少用于分配给股东,多少用于改善职工生活福利提高职工生活质量等。
2.2 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5种)
一、产品生命周期战略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有不同的战略重点,从而有着不同的财务战略。
二、投资组合分析之波士顿矩阵
这种方法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产品或业务的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常常用来分析企业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找到企业资源的产生单位和这些资源的最佳使用单位。
三,企业的价值链分析主要内容
1.识别价值活动。基本活动可分为:(1)内部后勤;(2)生产经营;(3)外部后勤;(4)市场营销;(5)服务。辅助活动有四种,它们是:(1)采购;(2)技术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4)企业基础设施.2.确立活动类型(1)直接活动。(2)间接活动。(3)质量保证。
四、成本动因分析
五、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分析 2.3企业竞争战略的种类与选择
一、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决定成为所在产业中实行低成本生产的厂家。
二、产品差异化战略
它是指企业通过技术、营销等手段有目的地将本企业的产品与别的产品区分开来,即本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的至少一种或某些特性是对手不可替代的。
三、目标集中化战略
目标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目标集中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为某一特定目标服务这一中心而建立的。
2.4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引入期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引入期。在此阶段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
第二阶段:成长期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第三阶段:成熟期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产品便进入了成熟期阶段。此时,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广告费用再度提高,利润下降。第四阶段:衰退期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产品和替代品的出现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从而进入了衰退期。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2.6强势弱势和机会威胁(swot)分析的主要内容
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1)优势与劣势分析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拥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2)机会与威胁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3.1企业国内转移定价
1.在购买和销售商品时,主要采用成本定价法,内部定价法2在提供或接受资金时,主要计息或费用标准有协议定价法3在提供或接受劳务时,其费用收支方法有协议定价法 4在租赁或购买无形资产,其交易定价方法有协议定价法 3.2跨国公司实现内部交易的优势
(1)利用市场不完美。外部市场并不存在完美竞争市场,理想的竞争市场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
(2)技术领先下的内部收益扩大。跨国公司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都拥有关键技术和大批的技术成果,不断补充自身技术上的劣势,增强技术研发的能力,并进而保证企业长期的技术垄断优势,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最显著的优势。
(3)获得垄断优势。跨国公司为了获得特殊垄断地位,也为了确保生产质量和及时供应,依靠内部生产技术进行内部制造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交货及时,还能确保不使技术外流,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3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方式(1)跨国公司营销时,采用高报进口原材料、半成品、技术、劳务等的价格,低报出口商品的价格手段,大量转移企业利润。
(2)外国投资者在出资时,高估机器设备或者无形资产的价款,造成人为地夸大投资额,虚增成本。
(3)跨国公司采用转移定价来谋求避税效应。由于各国所得税税率参差不齐,在高税率国家的纳税总额势必很高,低税率国家势必很低,因此对利润的影响较大。
(4)为了加强子公司的竞争地位,通过控制内部交易的价格来影响子公司生产的成本或利润,母公司可以通过向子公司低价供应零部件产品或由子公司高价向母公司出售部件产品,来减少子公司产品成本费用,提高利润。
3.4成本导向转移定价,双重转移定价以及协议转移定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在购买和销售商品时,主要采用成本定价法,内部定价法2在提供或接受资金时,主要计息或费用标准有协议定价法3在提供或接受劳务时,其费用收支方法有协议定价法 4在租赁或购买无形资产,其交
易定价方法有协议定价法
1.成本导向转移定价不仅获得比较稳定的成本数据,而且当计算内部交易时,在实践和金钱上也得到节约,同时企业总部设立该转移定价标准时,还可以减少部门经理之间的摩擦。
2.双重转移定价是指对中间产品的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分别采用不同的转移定价,制定的转移价格也各不相同,以维护整体利益。
3在协议转移定价方法下部门经理自由谈判企业内部转移交易、转移数量及转移支付条件。该方法适用于两个部门是利润中心,而且各自可以对外独立经营,也就是说,两个部门都有对外销售权利。
联系:1.目标一致2.业绩评价3.自治度 建立最优转移定价,很多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企业集团纳税最小化。
3分析题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转移定价方法?
很多国内企业在生产中间产品时,企业是从外部寻找供货方还是从内部购买,买方部门有很大的决策权。因此制定适当转移定价方法,不仅可以使各部门作出最优决策,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共同目标服务。
在制定转移定价时,如果上游和下游部门经理自治度很高的情况下,依据生产中间产品能力,协商中间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当中间产品存在有效的外部市场时,倾向于市场导向转移定价。尽管市场价格是左右转移定价的主要原因,产品成本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当企业高层制定转移定价时,中间产品成本成为决定因素,因此制定转移定价需要依据不同情况,选择以市场导向或者以成本导向定价以及其他方法。
4.1外汇风险及管理措施
广义的外汇风险包括资金投放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狭义的外汇风险是指在现行的浮动汇率制下,由于汇率的波动而使外汇交易者或外汇持有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也叫汇率风险。
外汇风险的种类主要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二)外汇风险的管理措施1.选择适当的计价本位币2.利用衍生金融工具(1)利用远期外汇交易。(2)利用外汇期权交易。(3)提前或者延迟支付。(4)资产和负债的调整。
4.2什么是折算风险及管理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会计翻译风险或转换风险,是指在会计结束时,母公司将国外子公司以外币为单位的财务报表,改为以母公司所在国货币为计价单位编制合并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与折算日的汇率不一致,使会计账簿上的有关项目发生变动的风险。折算风险的管理
1.流动性及非流动性法 2.货币性及非货币性法
根据货币性及非货币性区分折算,3.现行汇率法
现行汇率法是所有折算以现行汇率为基础,优点是个别资产负债项目相对比例保持不变,如流动比率等,在折算过程中不会被扭曲;
缺点是破坏了以历史成本入账的会计原则。4.时态法
以过去的交换价格登记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历史汇率折算。时态法抛弃了货币及非货币法的缺点,折算后保持了原来财务报表上各项目资产和负债计价基础,从理论上讲有其较强的合理性。
4.3什么是交易风险及管理3.独资经营企业。是指由某一外国投资者依据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并独立经营的企业。它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传统形式。
(三)国际直接投资按公司类型分为
1.分公司。2.子公司。5.1 柔性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利润最大化。因此它缺乏网络灵活性,信息和交流都比较缓慢。建立横向网络组织结构代替纵向金字塔组织结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可以减少成本,还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当然柔性财务管理要发挥协调作用,防止分权,失去控制。
第三,管理方式要从控制转向引导和激励。传统刚性财务管理往往就是财务控制,企深层实质、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各种因素划分为几个主要的方面,即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并针对这四个主要的方面,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以便系统、全面、迅速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为企业的平衡管理和战略实现服务.因此,BSC是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以管理为核心,以各个方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因进行国际经济业务时,当取得外币债权或承担外币债务,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与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可能使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
1.以外币偿付的资金借款或贷款业务。
2.以外币计算的商品及劳务的赊购和赊销业务。
3.尚未履行的期货外汇合约。4.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外币债权或应承担的外币债务。
(二)交易风险的管理1.远期外汇市场套期保值 利用远期外汇市场,通过签订具有抵消性质的远期外汇合约来防范由于汇率变动而可能蒙受的损失,以达到保值的目的 2.货币市场套期保值
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短期借贷,建立配比性质或抵消性质的债权、债务,从而达成抵补外币应收应付款项所涉及的汇率变动风险的目的。3.期权市场套期保值
根据对外汇汇率变化趋势的预测,在外汇期权市场上,购买看涨或看跌期权,坐观外汇市场变化,决定行使或放弃期权,以达到既能保值又有盈利机会的目的。
4.4国际投资的方式
(一)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按进入方式可分为
1.创建企业2.购买产权
(二)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按所有权性质可分为1.合资经营企业:它是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
合资企业的出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现金;②实物;③工业产权。
2.合作经营企业,亦称为契约式合营企业,是指国外企业依据东道国有关法律,与东道国企业共同签订合作经营合同而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经营企业与合资经营企业的主要区别:性质不同。合资经营企业是股权式合营企业,而合作企业是契约式合营企业,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②组织形式不同。合资经营企业为法人实体,而合作企业可以是法人式,也可以是非法人式。③投资收益分配不同。合资经营企业的利润按出资比例分配,合作经营企业可以采用利润分成、产品分成或共同商定的其他方式。④投资回收方式不同。合资企业通过利润分成收回,合资期满,剩余财产按出资比例分配,而合作企业可通过折旧和产品分成收回投资,合作期满,不再参与剩余财产分配,而全部留归东道国所有。
2.股东财富最大化。3.企业价值最大化
由于柔性财务管理主体的扩大,柔性财务管理目标不再是以前那些狭义的财务管理目标,而是追求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资本配置最优化以及保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取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及良性知识流。
职能:1)财务教育职能是由柔性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把组织的财务意志和目标转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所决定的。
2)财务协调职能是柔性财务管理中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它与传统财务管理中的协调是不完全相同的。
3)财务激励职能是柔性财务管理中特别需要强调的,它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的激励职能,不是权权靠经济利益的简单刺激去激励员工。4)柔性财务管理的互补职能是相对于刚性(传统)财务管理的强制性而言的。
5.2柔性财务管理的理念 1.泛财务资源理念。从形态上看,泛财务资源可分为:硬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柔性财务管理更加重视泛财务资源.2.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财务管理活动中,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企业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是人的活动,并且与其他活动相比,人的作用更加突显,.3.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理念财务人员必须推动财务管理的知识化,同时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4.和为贵理念。“人和”是企业内部管理极为重要的因素1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稳定。2则在于企业成员间通过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实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5.行仁义利理念。柔性财务管理主张以义生利,把义和利长期被对立起来的两端有机结合起来。
5.3我国企业实施柔性财务管理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第一,思想观念要从生产导向转变为横向。传统刚性财务管理模式与生产导向关系密切,比较关心产品生产和经济生产批量,把价格和质量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柔性财务管理以市场导向为主,关心顾客的需求,把争取顾客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既重视生产管理,更重视“顾客关系管理”
第二,组织结构要从纵向转变为横向。柔性财务管理要求企业提高对市场需求反应的灵敏度,要求内部信息高效率流动,内部各部门更加协调合作。而我国纵向组织结构往往难以适应柔性财务管理需求。
业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加强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财务控制,对于如何优化各部门员工的财务行为考虑不够。
第四,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要从资金为主转向以人为主。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一直把资金作为管理对象,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财务管理既是对资金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的主体,人管理不好,资金就难以管好。一个企业只有让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财务管理才能真正成功。因此,关心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实现将成为实施财务管理柔性化管理的前提。
第五,企业财务竞争要以柔性战略作为刚性战略的有效补充。刚性财务战略如果没有柔性财务战略来配合,往往导致失败。当然仅仅依靠柔性财务战略,其使用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还需要刚性财务管理战略的正确引导。只有两者完美统一时,才能获得最大价值。7.1业绩评价的模式以及每种模式下的典型的代表方法
1、EVA是经济基础业绩评价模式的典型代表。
EVA指标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 指标最大的和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股东角度重新定义企业的利润,考虑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包括权益资本)的成本。这种利润实质上就是属于投资者所有的真实利润,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经济利润。EVA 指标由于在计算上考虑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并且在利用会计信息时尽量进行调整以消除会计失真,因此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EVA 指标的设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像净利润一样仅仅是一种短视指标,因此应用该指标能够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等。
此外,应用 EVA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报酬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从增加股东财富的角度衡量企业业绩的EVA指标相挂钩,正确引导管理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管理者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
EVA 评价系统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它强调与报酬计划紧密结合。
三、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模式的代表:BSC 的基本思路,就是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表面现象和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一个网络式的业绩评价系统。
四、利益相关者业绩评价模式
业绩三棱柱是这一业绩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的特点在于强调业绩评价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和贡献,而不是战略。
业绩三棱柱强调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要综合权衡这些因素,而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面;而且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角度为起点考虑企业目标的内涵,从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战略、流程和能力等角度考虑企业如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尤其是后一点是业绩三棱柱相对于以战略为起点的BSC的突破。
7.2试将EVA和BSC 业绩三棱柱三种业绩评价模式进行比较
8.1企业集团的基本内涵,企业集团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多个法人以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服从于体现共同利益的某种决策体系的经济联合体。
从法律地位上看,企业集团不是法人,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资格,也没有相应的法人财产权,8.2企业集团的分类
1.依据企业集团的联结纽带,企业集团可以分为:
股权联结型企业集团是指按照企业之间的控股与被控股关系、参与和被参与关系而组建的企业集团。
契约联结型企业集团是指各企业通过订立合同,进行产品生产的横向联合或销售联合而自愿结合而成的企业集团。混合联结型企业集团兼具上述两种类型企业集团的特征,集团内各成员企业既通过投资参股形式的股权联结,又通过技术、产品、销售等合同契约形式的联结,形成了具有大跨度、多层次集团性的网状组合体。2.依据核心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企业集团可以分为:纯粹控股型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核心企业)是单纯的控股公司,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持有多数股权,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与控制。
混合型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既通过控制子公司的董事会控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混合型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转化为控股型企业集团。
3.依据集团采取的多元化战略,企业集团可以分成:纵向一体化企业集团是以主导产品的生产为中心,将经营范围向产品价值链的下游延伸
而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是指企业运用某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主要是技术或市场)为中心发展与之相关的多种经营而形成的企业集团;
非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是指企业并不以某项生产或某种经营资源为中心,而是在彼此没有直接联系的行业和领域中发展多种经营业务而形成的企业集团。
8.3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比较每种结构的优劣性)
(一)U型结构
优点 U 型结构也称企业总部则将经营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起来。
在企业创建初期,U型结构的权利集中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渐强大,过于集权的架构也逐渐显现出它自身的缺点:
(1)在这种集权的、依靠职能部门运作的企业集团中,随着集团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活动变得极为复杂,直接控制各职能单位经营决策的高层管理人员会因整日忙于协调、评估和决策等等繁琐的行政工作而耗费精力,管理效率下降。(2)U 型结构往往因管理幅度过大而造成管理失控,加大了行政管理费用(3)集权与集中决策并不一定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二)H型结构
H 型结构是控股公司结构,其特征是母公司持有子公司或分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并基于股权对子公司进行间接管理;下属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所从事的产业一般关联度不大,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H 型结构使母公司不能对子公司实行行政化直接管理,这样就确保了子公司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对于提高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规避、分散公司经营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没有设立适当的总部,控股公司易被日常事务所纠缠,高层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进行战略决策、计划、资源配置、监控、激励职能,具体表现在:
(1)控股公司的战略计划、方针等难以向子公司贯彻。(2)子公司难以充分利用控股公司总部的参谋人员。
(3)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看,母公司无力对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作恰当的评价,所以管理成本较高。
(4)控股公司的投资协调比较困难。
(三)M型结构
M 型结构也称事业部制,其显著特征是战略决策与经营决策分离。
M型组织结构还具有以下优点:(1)M型结构实现了层级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M 型结构中,各分部虽然不是独立的法人,但是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对于上市公司和其他的联合核算控股企业,集团公司拥有重大战略决策权及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资权和决策权,是绝对独立的利润中心。
集团公司各分部、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之间存在者 “准市场交易” 或 “内部转移定价”交易,具体采用哪种价格,由集团公司与交易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在企业集团内部的这种准市场体现了企业集团的层级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组合。
(2)M型结构有利于改善信息传递和激励机制。(3)M型结构有利于加强协调和控制。
尽管 M型结构是对 U型结构和 H型结构的一种创新形式,但他运用到企业集团公司中也存在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权力分散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局部信息。
集团公司总部与各事业部门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会进一步恶化道德、风险问题。在分部之间、上市公司与其他联合核算的控股企业之间,由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各自就有可能采取类似于市场主体的机会主义的行为,传出有利于自己的不真实信息。
(2)不利于事业部之间的横向联系。
集团公司高层管理者如果不注意协调,事业部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只顾眼前的局部利益,忽视长远的整体利益,影响集团内成员企业之间的协作。(3)转移定价决定内部交易中可获得的收入,因此是各部门经理所关注的焦点。
8.4什么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以及它的类型(3种 优缺比较)1.集权制
集权制将子公司的业务看作是母公司业务的扩大,所有的战略决策与经营控制权(财务的与非财务的)都集中在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通过集权,母公司能够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政策,便于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调控的功能和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集团财务风险,完成集团统一的财务目标,还有利于统一调度和使用集团资金,保证资金头寸,降低资金成本.但是,集权制也有自己明显的缺陷:
(1)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容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过长的信息传递时间也会影响母公司决策的正确性;(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事项管得过多过细,不仅会影响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而且一旦决策失误,将发生巨大损失.2.分权制
分权制是将决策权分散于各子公司,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权限,母公司只起控股公司的作用,对下属公司以间接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一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在很多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做出更大的财务决策;
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对子公司的管理强调的是结果控制,即对子公司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以增强其实力。
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与分散互为反正,由此产生的利弊也大致相反。
分权制的不足之处在于:(1)母公司难以对企业集团进行统一的指挥和协调,财务调控功能弱化;
(2)母公司难以及时发现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3)母公司不能有效约束经营者,从而出现子公司“内部控制人”问题,子公司各自为政、损害集团整体利益,并最终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3.混合制
实践中采用更多的是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混合制财务管理模式。此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混合制综合了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的财务调控功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有利于集团整体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混合制财务管理模式可进一步分为: 集权为主、分权为辅和分权为主、集权为辅两种形式。前者主要体现了集权制的优点,不仅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能部分的避免由于权力过度集中而造成的子公司缺乏积极性和灵活性的问题。此种财务管理模式尤其适合于发展初期的企业集团;
后者不但体现了分权制的优点,而且加强了集团内部的协调,更多适用于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并且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
8.5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
总的来说,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主要适用于企业集团规模不大的情况。当集团内子公司数量较多、管理幅度过长时,由于母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精力有限,分权型会成为一种必然却又无奈的选择。集权和分权结合的混和型财务管理体制则介于二者之间。1.企业集团的联合方式
企业集团按其联合方式不同可分为:横向型企业集团、纵向型企业集团和混合型企业集团。
2.企业集团的发展阶段 最典型的企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权变性。
3.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总设计和总规划,大致可以分为扩张型、稳步发展型和防御型三种。
4.企业集团的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的不同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有影响。5.其他因素
除了上面的几个因素之外,集
团的组织结构、控股公司的股权结构、技术要求、集团所面临市场竞争的状况、企业集团的地理分布、产品种类、生产技术特点等也是影响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选择的重要因素。8.6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战略类型及选择
从财务管理基本内容的角度看包括: 融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资金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等;
从财务管理派生内容的角度看包括: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购并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如通货膨胀)之下的财务战略等; 从企业业务经营能力的角度看包括: 快速扩张型、稳健发展型和防御收缩型三类。
(二)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选择
企业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决定了其适用的财务战略的类型。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实施的财务战略应不同。
1.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在经济复苏阶段,集团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在繁荣初期,企业集团应采取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
在繁荣后期,集团应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在经济衰退阶段,集团应停止扩张
2.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集团发展阶段相适应
初创期、成长期集团宜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稳健型财务战略比较适合成熟期
企业集团所选择采用的财务战略自然是防御收缩型了.3.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
为寻求更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由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集团财务战略也应适应此转变,在以下方面作出调整: 一要调整集团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企业经济真正的长期增长要求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而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基础项目的发展。虽然基础项目在短期内难以带来较大的财务利益,但它是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集团在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上,要向基础项目倾斜,要实现基础项目相对于经济增长的超前发展。
二要加大财务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既可以约束企业集团追求短期数量增长的行为,又可以强化其进行集约经营与技术创新的行为取向;通过明晰产权,可以从集团内部抑制掠夺性经营的冲动;通过以效益最大化和本金扩大化为目标的财务资源配置,限制高投入、低产出对资源的耗用,以实现企业集团的集约化、高效率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