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摘要】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据了解,现在大部分地方从小学就开始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了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有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有的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荒废学业,社会各界舆论纷纷,有的认为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呢?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 双刃剑 消极影响
【正文】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据了解,现在大部分地方从小学就开始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了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有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有的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荒废学业,社会各界舆论纷纷,有的认为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
待网络,使网络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呢?
一、目前中国上网状况
据有关机构调查,目前中小学生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学生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学生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学生用户使用Q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所以大部分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1、网络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华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文化增值”的作用,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信心。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摆脱了知识的权威的从众心理,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便于大学生产生协同学习的观念。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所构成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比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同时网络还可以使教育者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大学生还可以向教育者提出问题,寻求辅导与解答。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节约学习时间。网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的资源,大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即能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受知识的“滞后现象”,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因此大学生为获得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被减到最小,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
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在自主选课、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等,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2、网络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学生用于网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网络聊天,二,网络游戏,三,浏览色情网页。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自制力容易网络成瘾,网络上瘾的学生通常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并且容易造成睡眠障碍;长期沉迷网络容易让学生社会活动减少,沉迷于虚拟世界,与外界交往减少,容易引起人际交往障碍;并且网络游戏多为战争和血腥的杀人游戏,与暴力电影危害同样大,容易让情绪发展并不成熟和稳定的学生进行学习,并在现实生活中模仿;并且浏览色情网页让学生沉迷其中,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容易造成道德沦丧;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容易提供虚假信息,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并为社会提供不合格的毕业生。网络的负面影响的巨大,容易毁掉学生,因此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力推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
三、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作为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学校,分析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应制定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对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1、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首先要让成瘾者承认并正视这个问题,认清成瘾行为的危害,从而主动寻找帮助。可适当对所有同学进行案例教育,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沉迷网吧的严重后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去。
2、以疏导为主,加强引导。在承认网络的重要和正面作用的同时,对解决学生迷恋网
络问题,不简单地采取“堵” 的办法,而应该是“疏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成立多种兴趣小组。也可将喜好上网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由专人负责指导,发挥他们兴趣和特长,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把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吸引过来,逐渐使迷恋网络者从“瘾”中解脱出来。
3、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情感交流环境。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社交面太窄,或者社交羞怯、缺乏社交技巧,许多学生都热衷于上网聊天,所以,学校应该创造条件,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三点一线”单调化,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交流机会。
4、学校应积极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有效发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正确方向。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健康有益、适合学生品味的教育、娱乐性网站,为学生营造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
5、发挥学校、家庭、集体的“综合治理”作用,促使网络成瘾患者摆脱“毒瘾”。事实证明,已经成瘾者仅凭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摆脱成瘾行为的,而且传统的教化式的引导教育对那些已经对网络中毒很深的网络成瘾综合症的患者来说,已不能起到有效的纠正作用。要真正克服还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同时需要家人、老师、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帮助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尽可能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交流沟通;鼓励老师、家人、同学通过倾听成瘾者的感受,学校和家人要给予有效的督促和及时的鼓励与鞭策。例如对班级中经常出没于网吧的同学,辅导员定期与学生谈话,关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等具体情况,做到重点防范,同时号召全班同学进行监督,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帮带,如陪上自习等,在学生中尽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以情动人。发现学生有上网成瘾倾向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家长、老师和学校齐抓共管,最大限度地帮助网络成瘾学生。
6、健全制度,加强管理。除加强正面教育、思想引导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限制学生迷恋网络行为。对沉迷网络已经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宽容,该淘汰的就要果断地淘汰。形成明确的、严格的管理约束机制,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对迷恋网络的学生起到警示、震慑作用,防患于未然。
四、总结
对已经上瘾学生要进行疏导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危害,纯粹的围堵效果是不理想的,只有让学生内心真正认识和接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学校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想办法扩大学生的交际面,并且增加他们对外交流的机会,避免生活在小圈子里形成孤僻性格,人是群居动物,必须和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联系。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规范青少年学生使用网络的这一问题上,就能找出更多的办法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还需要家长、社会、老师共同监督教育,经常交流,长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才能让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波,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大学生入学指南[M]2002年5月北京第一版,P159。
(2)鲍金,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变化和问题,武汉大学网络文明教育宣传团,2002年11月17日
(3)刘昕,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防治措施,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网络部,2002年6月18日
(4)唐新涛,网络与大学生学习之利弊谈,山东省烟台大学中文系,2003年7月27日
第二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媒体影响的研究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在受着网络的影响,人们接受教育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也因为它而发生变化。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许多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呢?可见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加大网络知识教育已刻不容缓。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是学校加强建设,引导学生上网。学校作为学生吸取知识、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上网:
(1)培养网络教育队伍,增强网络指导力量。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教育管理者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教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加强对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让其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
能力。还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3)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需求,丰富其业余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间接地预防、减少青少年受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课余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以免他们将课余时间全部投在网上,染上网瘾。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青少年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他们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
二是政府加强管理,规范学生的上网。网络与其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首先,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适合学生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学生绿色上网工程”。为此,要坚持以网站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参与建设网站的整体思路,把网络特征和学生特点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架构学生网站,并不断创新,及时更新,建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其次,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是支撑学生网站的重要支柱。如果一个网站缺少学生参与的网上活动,就如同缺少点睛之笔,没有神采。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本地学生工作的实际,坚持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个性张扬与社会约束统一的原则,组织网上活动。再次,积极做好防范措施,打击网上非法行为。调动各种技术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特别是加强中国自主开发的防火墙的研究。运用新技术,对
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建立网络监察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法规。
三是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自己就要先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一些必要的网络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网络教育的引路人。其次,作为家长应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孩子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平时,要多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些什么,心里在想些什么,多与孩子交流。而事实上,有些家长在这方面做得不到位。心理咨询实践表明,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或亲子关系不佳。家长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沟通,比如与孩子一起上网,既可以引导孩子浏览一些有意义的网站,同时也是与孩子交流的好机会,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疏导、纠正,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再次,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监督与管理。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很强的自律意识,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和上网计划,做到有章可循,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青少年上网多半利用课余时间,或是在家里,或是在网吧,家长应争取配合学校一起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加强与学校的信息沟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网吧登陆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要使学生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近朱者赤,近
墨者未必黑”。
第三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范文模版)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开封市东郊中学
曲海军
2005年3月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文章摘要】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我市的中小学校,从小学起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从网络刚一兴起,老师、家长就发觉它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很多有益知识,有的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荒废学业。所以,现在仍有不少人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感到有点困惑?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引导学生 网络 学生上网 计算机应用 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 不良信息 消极影响网络立法
【正文】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我市的中小学校,从小学起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不少家庭也为孩子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运用网络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但是从网络刚一兴起,老师、家长就发觉它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很多有益知识,有的却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荒废学业。所以,现在仍有不少人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感到有点困惑?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目前学生上网的现状
据有关机构调查,目前中小学生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学生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学生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学生用户使用Q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所以大部分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
(一)网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
1、网络对学生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
2、网络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为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学生解除烦恼和疑惑;网络为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3、网络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二)网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
1、网络对学生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聊天是许多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多数进入聊天室聊天的学生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在网络上,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于是,许多缺乏自律的学生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甚至硕士、博士论文也从网络上购买,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认真态度;现实中存在不少学生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2、网络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3、网络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学生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学生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学生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学生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
一是家长加强沟通,参与孩子上网。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对于网络,家长要趋利避害,正确对待。一是不能盲目支持,听说是学计算机就要花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花多少时间也不过问,通宵达旦,昼夜泡吧,还认为十分用功,这都是不足取的;二是不能盲目反对限制,一听孩子说上网吧就如临大敌,粗暴禁止。正确的做法是本着关心、理解、沟通的原则,对孩子实施科学的引导,让孩子主动、自觉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学生处在特殊的生理与心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与其经常沟通。只有在孩子自身,包括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建立起抵制聊天和游戏的“防火墙”,才能将孩子从
网络的“陷阱”里救出来,从而使他们从互联网中吸收健康、有益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是学校加强建设,引导学生上网。学校作为学生吸取知识、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上网:
(1)培养网络教育队伍,增强网络指导力量。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教育管理者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教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加强对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让其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3)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需求,丰富其业余活动。结合时代特点及学生的需求、喜好,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并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从而降低学生娱乐生活中对网吧的依赖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三是政府加强管理,规范学生的上网。网络与其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首先,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适合学生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学生绿色上网工程”。为此,要坚持以网站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参与建设网站的整体思路,把网络特征和学生特点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架构学生网站,并不断创新,及时更新,建造丰富多彩的网络阵地。其次,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是支撑学生网站的重要支柱。如果一个网站
缺少学生参与的网上活动,就如同缺少点睛之笔,没有神采。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本地学生工作的实际,坚持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个性张扬与社会约束统一的原则,组织网上活动。再次,积极做好防范措施,打击网上非法行为。调动各种技术加强“防火墙”的研制,特别是加强中国自主开发的防火墙的研究。运用新技术,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建立网络监察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法规。
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要使学生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第四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
黄某是我前两年教的一个高一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还担任班干部。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想和异性接近,班上有些男女同学谈恋爱对他有一种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影响。同班女生严某,漂亮且有气质,黄某不知不觉地暗自喜欢上了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上课时无心听讲,而是老在看严某;下课时总是走到严某身旁,希望严某能够注意到他;心里老想着如何给她写信,整日心神不宁,幻想和她在一起的情景。同时,黄某渐渐地不愿与同学们在一起,唯恐同学们发现他心里的秘密,学习热情开始下降,成绩明显退步。他干什么事情都是满脑子严某的影子。他感到很压抑和苦闷,备受煎熬。
一、原因分析
黄某的情况属于情感受挫问题。经分析,黄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有:
1、性成熟。青春期开始逐渐进入性成熟期,对异性产生特殊的感情,对异性的知识感到神秘好奇,这是自然现象。
2、心理的不断成熟。
3、单相思倾向。单恋,是一种自作多情的心理倾向
二、解决方案
1、针对黄某出现的问题,我向他指出早恋的危害性,以提高他对早恋的认识。
2、详细分析他目前的状况,向他指出单恋是一种自作多情的心理倾向,是以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厢情愿的倾慕与热爱为特点的畸形爱情,正确引导他走出困境。
3、采取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帮助他走出困境,鼓励他战胜自己,自尊自爱,学会把握,驾驭自己。(合理的宣泄、自我安慰法、转移的方法、升华的方法)。
三、体会
从黄某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各种性生理和性心理反应,克服焦虑、恐惧、烦躁不安、自责、自卑的心理障碍。
2.鼓励并引导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特别注意引导女生在男女生交往中做到自尊、自爱、把握好分寸;教育男同学在与女同学交往中应该学会尊重、爱护女同学,并着重向学生指出早恋的危害性。
总之,中学生遇到的情感受挫大多是早恋倾向和早恋问题。对待这些问题切不可采取简单的粗暴责备、训斥、惩罚等方式处理。实践证明,对待这类问题采用斥责粗暴、简单化处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反而还会使事情走向反面
第五篇: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班主任论文)
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作者:邓建平
职称:语文小教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中学校 联系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中学校 邮政编码:045000
固定电话:0353-
移动电话:***
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内容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正以其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因特网的蓬勃发展,使得小学生上网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网络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导致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利多还是弊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引导网络心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拥有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网民也随着剧增,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也许成年人都还没意识到,当代少年儿童的媒介习惯竟会如此成人化,以广州地区为例,超八成的小学生每天都上网,超三成的孩子每天都会“网购”;超半数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超四成的儿童拥有iPad,不少小学生使用手机为的是在遇到问题时找认识的人寻求解答或上网搜答案……专家指出,若未成年人对网络、手机、iPad等电子信息产品的使用习惯像上一代人使用笔和纸一样自然和必须的话,或将导致未成年人行为偏差……
网络时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带来了新的课题。开展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正确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做出积极的、超前的应对。只有我们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对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创新工作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各级社会监管门扎实工作,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开创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网络德育研究,特别是小学生的网络德育研究在起步阶段,目前大家都在探索中,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发展的同时,更让人们深切的体会到了它是把双刃剑。
大部分小学生利用网络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增进朋友间的友谊,能够良好的运用网络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但是还有一部分发育较早的学生随着交往的深入,也有可能跌进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一些学生在论坛上谈论的内容和见解让我们触目惊心,从思想、道德观、价值观、法律意识等方面暴露出了他们许多幼稚的认识,部分学生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内荒废学业。这些情况在我们的学生中虽然不能代表主流,但如果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其负面效应将相当大。
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
有的老师发现某些学生成绩下降得利害,经家访得知:原来是因为放学回家后,第一时间就是上网,上网干什么,家长也没有多过问,有的家长不懂上网,就更谈不上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了,只是关心一下孩子有没有做完作业,也没检查,孩子一句谎话:“我已经做完作业了。”就完事了。老师得知原因后,开始跟家长联系起,把网络视之为毒蛇猛兽,利用“一刀切”办法,从此就把家里的电脑锁起来,不让学生再碰电脑了。
其实这种“一刀切”的办法就像远古时代,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用了不断升高堤坝这种不恰当的方法来治水,反而洪水愈治愈泛。大禹继承父业后,一改父亲治水的办法,以疏通河道为主,结果洪水得治。所以,我们老师对待学生上网问题,就得用大禹治水的方法,宜疏不宜堵。
1、转变观念,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网络。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对人类都有有利的一面和弊的一面,例如:手枪的发明,人们可以用来自卫,也可以用来杀人;飞机可以方便运输,但恐暴份子可以用它来制造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难道美国人从此就不使用飞机了吗?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看待网络就得先分析它的利和弊,它的利处在于:网络上的资源丰富方便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在网络上体现到在现实中缺少的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虚幻感,师生之间可以平等对话、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增进关系、共同研究问题。它的弊处在于:网络上存在有害信息,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被“污染”;在网络上缺少现实规范的束缚和制约,学生易丧失现实感,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混淆,沉迷网络,甚至将虚拟世界的色情、暴力等不良行为带到现实世界。
我们认识了网络的利弊之后,就要想办法使网络的利处最大化,害处最小化,做到趋利避害。
2、引导学生上网的方向要正确,方法要得当。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网络文化、科学上网,是祖国的花朵未来是否开得灿烂的关键。
(1)端正其上网动机,让学生有的放矢地上网。
为了让学生避免上网成瘾,学校可以利用班会、信息技术课、校会、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网络文明规范与网络责任教育。通过上述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网络是为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方便的,人类要学会驾
驭网络,而不是被网络驾驭,人类是网络的主人绝对不是网络的奴隶。
(2)课堂形式多样化,作业多元化。
学生沉湎于网络游戏、聊天,多是图一时之快乐,或者学习太苦寻求解脱,或出于好奇,而最终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但最关键的是学生觉得网络游戏、聊天比学习更刺击、更有吸引力。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就得让学生觉得学习有趣、有吸引力,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转变,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可以课前布置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分工合作上网查找资料,下课前要求学生总结自学成果,再由老师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起一直由老师广播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除了改变上课模式外,老师还应积极创建个人网站,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平台。
作业负担重,是学生不喜欢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可以将在作业部上写的作业转为上网做的作业,学生可能会觉得有新鲜感从而喜欢上做作业。例如数学作业不断重复在作业本上做那些枯燥无味的+ - × ÷的计算题,学生厌烦也不足为奇。但是,如果老师将这些枯燥无味的计算题做成网络小游戏的形式,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真实姓名登陆自己的网站完成作业,即时看到分数,哪里错了又可以即时修改,做得全对就会出现一个笑脸。这样,比起老师重复又重复地评讲作业的效果要好得多。
(3)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沉迷网络的学生心灵的回宿。
“上网成瘾”的同学一般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平时缺少专人的指导,又不清楚自己努力的正确方向,再加上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侵蚀”才会沉迷网络,进而不能自拔。如果我们用“堵”的方法对待这些学生,严禁他们使用计算机,禁止他们上网,我们老师就有可能埋没这些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千里马”。我的方法是让这些“千里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信息技术兴趣班,如:电子小报班、电脑绘画班、Flash动画班、程序设计班等,并且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我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建立自己班级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上电脑课时,辅导学生制作自己的网页,展示自己的才华。让这些“千里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4)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
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儿童网站,在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后,教师还可以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通过有意义的网上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5)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信息
道德培养的一种途径。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的第一场所,正确引导学生上网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培养的一种途径。我经常组织一些有关网络、时事、科学类的知识竞赛;通过班队会交流上网心得;通过小广播介绍小经验;举行“网络安全”的专题讲座;通过网上论坛话题等等有益的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解开了心中的疑惑,认识到网吧的危害,学会了理智的上网。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中已经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长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德育需要网络,网络更需要德育,让孩子们在网络中健康成长,变堵为导,利用网络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所以我们广大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学习网络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时代的少年儿童政治思想工作,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蔚蓝的、纯净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