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人文性教学研究文献综述(范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人文性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人文主义教育主张: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过程,是相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2011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开篇明确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二者不可偏废,那么弄清楚英语教材中蕴藏着哪些丰富的人文性元素,是怎样分布在文本中的,以及如何挖掘和进行渗透教学,是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关键词:人文性; 英语教材人文性; 人文性元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131-001
一、英语学科中的人文性
国内针对语言学习方面的人文性研究是从《“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王尚《语文学习》1997,07)和《语言的人文性――“语言哲学对话”》(于根源,1997)开始的,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文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体现为一种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的精神内涵。英语学科的人文性,是指英语学科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经历,开阔视野,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学科功能属性。人文性元素,是英语教科书中所呈现的人文性素材、成分或蕴含在文本中有待开发的人文性资源等。
二、国外英语人文性教学研究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早就提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这就是一种基本要求,指出教育对人培养的重要作用。16世纪著名的英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在语言教学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就是用文学去铸就成人的心智。在他看来,拉丁文学中的一些经典著作凝聚了人类思想精华,是铸造儿童心灵的最好材料。
20世纪下半叶,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1969)中明确了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期间“人文主义流派”中的美国心理学家卡特罗的“沉默法”,美国的教育家库兰的“集体语言学习法”,保加利亚罗扎诺夫的“暗示法”等共同主张要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思想。
上述著作都是站在教育对“培养人”作用的高度,宏观上阐述人文性教育与外语学科教学的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对英语教学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但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的微观指导而言,这显然缺乏针对性。
三、国内英语学科人文性教学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发现,真正有外语人文性教学研究的是从2001年李娅玲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开始的,之前专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一)论文数量及研究时间分析
作者在中国知网CNKI网站中检索包含“英语人文教育”关键词的相关论文共有180篇(从1997年到2015年间),在上述文献中又分别以“小学英语人文性”,“英语教材人文性”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依次是21篇、19篇相关文献。针对小学英语人文性教育研究的文献仅有21篇,只占到整个英语人文性研究文献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是非小学阶段的,国内1997内开始重视语言人文性教育,到2009年真正关于小学英语人文性研究《当代中小学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研究》(郝焕香),时隔了13年,次年出现了《小学英语“人文性”教学初探》(李莹《基础教育研究》)。只有三篇相关“小学英语教材人文性”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主题分析
检索到的180篇相关英语人文教育文献,可以纳入以下五个大的主题。
1.提出目前有关英语人文性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以《中国外语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研究:现状、局限与展望》(章柏成2011《教育与教学研究》)和《现代教育的人文性困境及出路》(周艳培 学士学位论文2009)为代表,提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现实存在着“变色”的学校文化(受应试教育和形式主义的笼罩),并提出了人文性英语教学要从应试教育中跳出来,注重学生的成长。
2.主张英语学科双重属性的统一,以《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李恩红2012博士学位论文)和《初中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傅瑞屏2012《基础教育研究》)提出英语课程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提出存在“文化品格”失落的现象,重视文化在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以具体课例来说明人文性课堂建设的思想和方法。
3.英语人文性教育教学的方法指导,以《初中英语课堂人文性教学活动的方法》(张焕池《考试周刊》2014.9期)《小学英语人文教学的几点建议》(林福庆《考试周刊》2014.38期)归纳了小学英语人文教育具有考核性、个体关怀性和教师服务性三种特征,并对教师与课堂教学提出了人文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4.英语课堂人文性组织和管理,《以人为本的小学英语课堂管理》(匡茜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为代表的文章认为,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教学人本性、目标多元性、过程开放性、活动主题性、方法情境性及评价发展性;选择了一些案例说明了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通过设计形式多种多样的真实活动,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5.英语教材人文性资源方面的研究,以《对小学英语教材的“人文性”分析与感悟》(沈雪波《考试周刊》2014-02-05)和《人文教育在英语新教材中的展现》(周焕灵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26)为代表,认为新形势下,从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自始至终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2012年《发掘教材人文内涵,实现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黄美琴新课程2012-11-28)《浅议2012年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人文性》(金月欢新课程2014-09-28《对小学英语教材的“人文性”分析与感悟》(沈雪波考试周刊 2014-02-05),一致认为从英语对话在学生表达机会、异国文化和礼仪的熏陶中的作用。
纵观以上研究,不难看出对于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匮乏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现状已有了清醒的认识。然而,迟来的英语人文性教学研究,与目前英语学科人文性教学的要求,与一线教师人文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的紧迫性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性。
第二篇:义务教育阶段转学问答
义务教育阶段转学问答
孩子想转学,能不能转?要哪些条件?要怎么办理,办理的流程怎样?各位家长不用迷茫,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一、哪些情况可以申请转学,哪些不能?
(一)学生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转学: 1.户籍由外地迁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符合“住、户一致”原则的。“住、户一致”指适龄孩子户籍与其父(母)户籍(户主为其父或母)、家庭实际居住地、房屋产权所有人或保障性住房使用权人为其父或母三者一致);
2.因住房搬迁,户籍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域内发生迁移且符合“住、户一致”原则的;
3.在民办学校就读的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户籍的学生,符合“住、户一致”原则且年龄符合学区内公办学校同年级入学年龄要求的;
4.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户籍、符合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征地拆迁政策的征拆户子女;
5.符合政策的现役军人子女、市政府、区管委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
6.符合《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接收条件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
7.其他特殊情况,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户籍的学生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属支边、公派驻外地工作、援外,或其父母双方患严重疾病无法抚养监护等原因,投靠亲属到非户 籍所在地居住的;外籍、港澳台和华侨学生。
符合条件的若申请转入学校无学位,则由区教研和招生工作办公室参照《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招生工作 实施办法》统筹调剂到相对就近有学位的学校就读。从区外学校(或区内民办学校)转入区内公办学校的学生户籍若为搭户或空挂户(空挂户指的是适龄孩子只将户籍转入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直系亲属处,但并不居住或不常住落户所在地;搭户指的是适龄孩子户籍转入其非直系亲属户籍处),其户籍不作为学校招生学区范围、学位分配和生源排序的依据,由区教研和招生工作办公室统筹调剂到有学位的学校就读。
(二)以下情况的不予办理转学:
1.已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就读的搭户或空挂户,要求在公办学校内转学的;
2.作为确定学区依据的房产,未完成建筑交付使用手续要求转学的;
3.在民办学校就读小学且入学时年龄不符合拟转入学校同年级入学年龄,要求转入公办学校的;
4.已按政策安置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就读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要求在区内公办学校转学的;
5.为变更就读年级要求转学的;
6.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年级第二学期和所有年级学期中途以及学生在休学期间,未办理复学手续前要求转学的;
7.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二、什么时候到拟转入学校申请办理呢?
1.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户籍学生转学,每学期结束前10天、或每学期开学前、后10天内(均为工作日时间),向拟申请转入学区学校咨询学位情况,并向学校提交申请和相关材料。若学生符合转学条件而学校又无学位的情况下,则由受理学校代向区教研和招生工作办公室提交申请和相关材料,再由区教研和招生工作办公室统筹调剂进行安置,受理学校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不愿意到指定公办学校就读或不服从调剂的,视为自动放弃就读权利,不再重新安排。
2.外来人员随迁子女转学,原则上按学年申请,中途不办理转学。春季学期结束前10天(每年6月下旬)、或秋季学期开学前10天左右(每年8月中下旬),向拟申请转入定点片区学校咨询学位情况,并向学校提交申请和相关材料。若学生符合转学条件而学校又无学位的情况下,则由受理学校代向区教研和招生工作办公室提交申请和相关材料,再由区教研和招生工作办公室统筹调剂进行安置,受理学校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不愿意到指定公办学校就读或不服从调剂的,视为自动放弃就读权利,不再重新安排。
三、办理转学要准备提供些什么资料?
1.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户籍的学生申请转学须提供的资料:
①加盖原就读学校公章的“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信息表”打印件;②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③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屋产权证明(房产证或保障性住房使用权证明)、无房产的则提供房产部门的无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房产证明和房屋租赁合同(原件和复印件);④儿童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仅小学转学的须 提供);⑤家庭房屋征收相关证明材料(仅符合征地拆迁条件的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房屋征收户须提供);⑥原小学就读地所升入初中学校出具的新生已报到的证明(仅从区外转入的七年级新生须提供)。
2.外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转学须提供的资料:
①提供加盖原就读学校公章的“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信息表”打印件;②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原籍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③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居住的在公安部门办理的有效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④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居住地村(居)委会出具的证明;⑤儿童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仅小学转学的须提供);⑥原小学就读地所升入初中学校出具的新生已报到的证明(仅从区外转入的七年级新生须提供)。
四、你知道转学办理各方有哪些职责吗?
1.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拟申请转入学校咨询学位情况,提交转学申请以及符合入学条件的相关材料,严禁提供虚假材料。
2.拟转入学校:审核转入条件。同意接收的,将《中小学转入就学登记表》和相关证明材料上报区教研和招生工作办公室复核;及时为已通过复核的转学生办理相关手续。
3.区教研和招生工作办公室:及时复核拟转入学校上报的学生转学资料,并将审核结果通知拟转入学校;在学校无学位的情况下,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调剂转入有学位的学校;及时完成转学网上审批手续。4.转出学校:转出学生的学籍信息和档案,实行“籍随人走”,原就读学校必须及时为学生办理学籍迁移手续。
五、大家在了解转学的程序后,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各校要按照工作要求和程序严密实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并做好招生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耐心解答群众询问,确保转学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要严格规范转学工作,严肃纪律,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不得接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转学,不得接收没有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不得谎报学位,以无学位为由拒收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不得强制学生转学。
3.学籍管理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严禁学生“在校不在籍”或“在籍不在校”情况发生,学校不允许存在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籍学生,不得擅自升级或留级。严禁违反程序、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行为,对转学中的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责任。对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转学资格。
第三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汕头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试行)》及《汕头市普通中小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了认真地自查,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树立教育质量观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重塑教学质量观,学校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和教研上,经常性地举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常规管理办法,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有了这一教学质量观,教学管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价值取向。
二、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各班教学成绩的多个方面,包括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生人数、优生率、巩固率等全方位的考核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核方案,加大了教师的紧迫感,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全程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具体要求,它包括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施教常规、学生学习常规。要建井然规范的教学秩序,向过程要质量,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明确教师教学管理要求。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开学初召开教 学管理工作研讨会,讨论、制定我校本学年教学工作思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教师人手一份教学常规管理办法,领导、教师清楚明白,工作起来思路清晰准确。
2、严肃教学常规的检查考核课程计划的落实。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起码的条件。教学环节的考核管理。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对教师的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进行评价,对优秀的教师给予表扬,对做差的教师给予帮助、指导。在对教学环节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大面提高教学质量应切实做到“功夫在课前,着力在课内,弥补在课外”。
3、抓实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成就学校的关键是教师,成就教师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培训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又一重点。开学初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培训模式是“培训、实践、考核”。培训:本校优秀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根据需要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师培训。实践:教研组以课堂教学、教材教法为主的教学研究,通过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实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等形式,让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考核:考核评价是校本培训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培训要求、内容不同而考核的标准、方式不同。通过实施“培训、实践、考核”的培训模式,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实践教育理论,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
四、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学生不重视读书,没有意识到读书能带来的长远利益。
2、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更多的扶持,师资不足是一大难题。
3、没有一批具有自身特色,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五、今后教学设想及对策
1、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要加强组织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继续转变教师观念,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作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岗位练兵,要求教师认真听课、深入评课,相互学习、总结经验。教导处加强随听堂课,使教师克服平时课堂中的随意性,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学目标和重点
结合每学期教学计划和课程纲要交流,让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掌握本册教材的教学总目的要求,熟悉每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重难点,制定详细单元教学策略。鼓励教师边备课边在书中点批和眉批,注重标注哪部分是重点,哪个知识点怎样落实,采用哪种方法等。
3、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
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 训练,语文方面字词要掌握、要求背诵的部分要牢记;数学方面计算能力一定要过关,计算题一定要会做。中间学生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学校教研组组织学生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
4、注意细节,培养习惯,提高质量。
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格式规范的习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
××小学 2017年12月8日
第四篇: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
1、学校简介。
2、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3、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工作自查自评汇报。
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验收成绩单。
5、各部门这对双语教育教学下发的相关文件。
6、全体教职员工的花名册(含职称、年龄、教龄、学历等)。
7、学校每期双语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8、中小学双语教育规划。
9、学校双语教研组双语教学进度计划。
10、学校双语教研组教学学年工作总结。
11、学校教师授课、备课、听课、评课情况,教案设计与作业批改情况。查阅校长及教师听课记录。
12、教职工学习双语方案及相关材料。
13、学校双语教学专项经费、双语班额经费、双语教师培训经费需提供清单和票据。
14、双语教师班班通及电子白板使用情况,有文字及影像显示。
15、双语教师每人得有一套《自治区少数民族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16、幼儿园及小学、小学及初中各年级、各学段衔接情况表述资料及统计资料。
17、双语班课程设置根据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文件要求开齐课程,课程表突出合理性、科学性。
18、双语教师两种教学模式授课效果,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相关政策运用情况。
19、中小学双语班级两种双语教学模式设置及双语班使用双语教材情况。(双语班级设置一览表)。
20、双语教师(包括汉语教师)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情况。(花名册及统计表体现)
21、教师学历达到规定要求,教师专业对口率达到70%。(花名册及统计表体现)
22、母语为汉语(含民考汉)的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母语非汉语的小学教师汉语水平达到HSK五级或MHK三级乙等,初中教师达到HSK六级或MHK三级乙等。(花名册及统计表体现)
23、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测试、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合格率达到当地水平;参测教师比例达到自治区规定标准。(花名册及统计表体现)
24、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双语教学校本培训活动计划。
25、双语教师参加第四管理周期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双语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州级长期、短期培训情况,培训效益在双语教学工作中起到的作用。(花名册、结业证书等材料体现)
第五篇: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为落实《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依据《北京市教委关于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京教基二〔201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依法保障本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延庆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坚持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规则,保持入学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3.坚持依法规范操作,保持政策连续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
三、入学资格及相关要求
(一)小学入学要求: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
1.凡年满六周岁(XX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且具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须登记入学。
2.适龄儿童因身体原因需延迟入学的,由户口所在地学校报县教委小教科,由教委统一报经县政府同意后,上报市教委备案,可适当推迟入学。
3.在进行入学登记时,家长要提供儿童预防接种证,学校查验内容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接种情况。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县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并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少年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二)初中入学要求: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小学毕业生,由县教委统一安排其到公办初中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三)无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
1.下列情况的人员子女按本市户口对待
(1)持有县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
(2)持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
(3)持有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
(4)持有县侨务办公室开具的《华侨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
2.无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因家长在本县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本县接受义务教育的,可申请在本县中小学校借读。
(四)凡属区县以上人民政府引进计划的海外归国人员、各类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的,按相关规定,由县教委协调解决。对持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五)凡报名入寄宿制学校寄宿学习的学生,入学时须向学校出示学生本人2011年4月份以后在本市区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一般性体检(含肝功化验)的体检证明。
(六)各校要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残疾程度,安排其入学并随班就读,对个别不适合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可推荐其到特教中心或市内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确保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入学程序
(一)小学入学安排
适龄儿童由其父母带领,在规定的时间内持全家户口簿、儿童父母房产证到所属招生范围的小学进行入学登记。
实际居住地与户口不符的适龄儿童,要持全家户口簿和儿童父母房产证(无房产证的带购房原始发票),到实际住址所属招生范围的小学办理入学登记手续。
(二)初中入学安排
1.县城初中入学安排:坚持两证统一、以实际居住地为准的原则,划片入学。根据小学cmis系统提供的学生住址情况,进行划片入学,学生升入二中、三中、四中、七中、八中、十一学校,由学校对学生家庭户口簿和房产证明进行核验,核验之后,对于实际居住地不属于本片招生范围的学生,由教委统一调剂。
2.乡镇中学的入学安排:县城之外的各乡镇的小学毕业生,对口升入所在乡镇中学或农村寄宿制学校。
3.艺术、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工作:延庆县第四中学今年初一招收艺术特长生 4个班(160人),体育特长生10人。特长生的招生工作在县教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教委统一部署进行,招生学校制定具体招生工作方案。特长生专项测试工作由教委和学校统一组织,测试内容只限学生所报特长,不进行文化课测试。
(三)申请到户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区县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年级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在就读的小学填写“回户口或家庭住址所在区县入学申请表”,由学籍所在区县教委审核并加盖公章,再到户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区县教委办理登记手续。该生由登记部门所在区县分配入学,原学籍所在区县不再保留其初中入学资格。
(四)“共建生”招生工作
按照市教委规定,县教委将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中的共建行为进一步予以规范,严格控制共建单位数量和接收共建单位职工子弟数量,招收共建生的学校所招收的共建生不超过2011年数量和比例。
(五)无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
对于申请在我县借读的学生,须持由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的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五证,经暂住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确认后,开具在京借读证明,小学借读到暂住地附近的学校联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由县教委协调解决;初中借读到县教委联系, 由县教委统一安排到公办中学借读。
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入学的学生,录取名单经县教委中、小教科确认后,即刻录入到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县招生及学籍部门不得随意批准学校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也不得为其建立电子学籍。开学前两周和开学后一月内不得手工录入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不再设置此项功能。
五、工作要求
1.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及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建设,要坚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管理,各校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规范操作,杜绝招生过程中违规现象的发生。
2.各校要成立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负责宣传招生政策,公布咨询、举报电话,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接受咨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维护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树立首都教育的形象。小学要张贴招生通告。
3.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宣传要准确,二是宣传要到位,三是宣传对象明确,要使学生、家长了解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原则和时间进程,增强入学政策和工作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公示制度,积极争取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支持。
4.加强依法监督力度,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
5.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收取入学报名费、择校费和借读费;文体特长生测试严格按照《关于测试小学毕业特长生收费标准的函》(京价(收)字[1998]第28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6.加强学校招生计划管理,按照学籍管理办法和新颁《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实施细则》控制班额,学校不得超计划招生和超班额教学。
7.根据我县社会发展和县城地区生源变化实际,对县城地区中小学招生范围进行适当调整。学校必须接收本片内学生,保证本片内每名应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能够入校就读。各学校要严格控制新生的跨片流动和二次流动,不允许出现学生与学籍分离现象,严禁擅自接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新生,以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8.每所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公办中小学校要公示招生学生结果名单。
9.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县教委的统一规定和时间安排,坚持规范操作,杜绝违纪行为。对违反义务教育法,违规招生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对情节严重的要进行通报批评。
此工作方案经县教工委、县教委办公会讨论通过,并报延庆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县教委中教科、小教科负责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