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在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教唱几首歌曲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小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学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正被引入课堂,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当属多媒体教学的开展。《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教学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我在实践中发现完成一节音乐课,达到各项艺术的综合实践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参与,多媒体技术正作为一门全新的教育手段,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因此,关注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多媒体引入音乐课的实践
1、在唱歌教学中,把听觉的音乐艺术和视觉的美术艺术,通过课件的多媒体计算机手段,音、画结合,寓意于形,直观、动态、准确表现歌曲的情绪、形象和意境,达到以情动人,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歌曲的意境中去,更易于学习音乐作品,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音乐作
品,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授《金孔雀轻轻地跳》这首歌曲时,歌曲的旋律很美,学生在跟琴学唱时有些枯燥,一句一句反复唱,还要在唱的同时记住歌词,而引入多媒体那生动、贴切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歌词,傣族舞蹈的韵律感也会很自然地扎根在学生心中!
2、在节奏教学中,由于计算机音乐中有近百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可供选择,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音乐,制作出不同的打击乐器来演奏同一条节奏,改善学生音乐节奏的听觉效果。上课时,先采用传统的“跑走”节奏教学方法,再跟随计算机音乐中的节奏一起练习,既丰富了听觉效果,又增强了学生对各种打击乐器音色的辨别能力,不同打击乐器的声效很吸引学生,孩子们很快就能准确地打出节奏型。
3、在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现代化手段,通过课件在呈现音乐作品的同时,把作者、作品资料以图文形式,作品的情绪、形象和意境等内容以画面的形式结合呈现,使学生音、图、文并茂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欣赏能力。
二、多媒体对小学音乐课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极易自然地进入音乐世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 的是对形象具体、新异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多媒体教学利用声、光、影等多种要素,使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教师既可以直接在多媒体中播放、演示各种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地编排整个课堂。如:在欣赏《国歌》时,我配以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和运动健儿夺金牌时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入情入镜,感同身受,不仅能感悟到原汁原味的音乐形象,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诱发了他们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兴趣。这一节课由始至终学生把自己与歌曲内容融为一体,气氛热烈,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化深为浅,攻克学习中的难点。
有关调查显示,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维持在二十分钟内,上课时,他们不能长时间地专心听教师讲课,经常集中较短一段时间后,精力就开始分散,左顾右盼、交头接耳的事难免发生,但他们又容易为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涉及到乐曲欣赏、器乐欣赏等内容,在乐曲欣赏中,又包括了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吹打乐、丝竹乐、民乐重秦和民族管弦乐等五种。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最好是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图片等现代教学媒体。因为通过录像,学生不但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
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例如,我在讲解《夏天的雷雨》这一课时,播放了夏天的景色及雷阵雨、闪电等自然现象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夏天的可爱,夏天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活力,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接着便进行了“强、弱”等音乐知识的教学渗透。在录像背景下,请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弱)和春雷的声音:“轰隆隆、轰隆隆”(强),使音乐知识的学习不仅融人了情感,而且为音乐知识充实了丰富的情感,学生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
3、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如在上《愉快的梦》这节课时用电脑播放童话动画的宇宙活动,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强调自己创作,可以任意想象各自的童话梦境等。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造型的创造能力,精彩纷呈,不但促进他们的想象力,而且做到
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4、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动机。
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媒体是电脑通过运用文字、声音、图象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特点,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将学生带入五彩缤纷的世界。
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歌曲《小雨沙沙》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下小雨的画面,让学生欣赏。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然后再出示种子慢慢发芽的画面,让学生懂得万物生长离不开雨水的道理。在出示几幅画面,让学生很有兴趣的学会了这首歌曲。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情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催化剂。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只有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融入快乐的课堂中,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将会更广泛的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上,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好处,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在音乐课上引入多媒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音乐课堂教学生动有
趣,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爱上音乐课,全面提高了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让多媒体为小学音乐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的音乐课更加绚丽多彩!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四十里第一小学 田宝爱
第二篇: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叶聪云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摘要:新课程在不断推进改革,教学手段逐渐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开始广泛应用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能力,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音乐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笔者通过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依据实际状况,采用具有可行性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媒体应用;小学
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方面主要以多媒体的形式来辅助教学,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于多媒体的辅助已经不可缺少,在某个角度上,多媒体改变了音乐教学的模式,不再是传统单一的教学,这就适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同时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小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知识也逐渐增多,更加有利于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改善教学水平。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意义
1.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较大,小学生接收课堂内容的难度比较高,主要采用播放器或者教师伴唱的形式来教授音乐。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使本来枯燥的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小学生们能真实的体验音乐的韵律美感,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喜悦与激情。
2.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改变课本知识生硬的现状,让小学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活力,这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趋势,比如视频播放的功能不仅可以展现音乐自身独特的魅力,还可以播放多媒体中的音乐比赛等视频,这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的机会,能极大提升学生的韵律感以及相关艺术能力,对学生全面素质发展非常重要。3.有利于多学科的知识整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非常鲜明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儿童可以在唱歌、欣赏等内容方面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完成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我国多媒体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校园网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教师就可以重新调整素材。例如在对《春风》这一歌曲学习时,对比美术图案,学生形成相应的概念之后就可以理解歌曲的意境,再加上充分的音乐,营造了美丽春天的艺术氛围。用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春天,使学生能更好理解教学内涵,进一步实现课堂的教学目的。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主要来自于富有创造力的事物,特别是具有直观具体的形象以及新颖多变的形式。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让音乐环境变得色彩缤纷、声响同步、动静皆宜。应充分训练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种器官,激发他们认真听课的学习兴趣,享受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特别注意的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加需要一种情境,让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中进入音乐的体验环境里,以龟兔赛跑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感受到比较真实的龟兔赛跑场景,享受其中的乐趣。
2.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在过去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音乐课堂上播放的影像资料,都是通过磁带或人工现场弹奏的方法来实现的,而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多媒体的使用直接改善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授课内容更为直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多媒体的使用更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受,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大型晚会的现场,享受高品质的音乐和视频带来的审美体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到世界著名的歌唱家在奥运会或世博会等大型演晚会中的精彩表演。
3.提升音乐审美。应新课程课改的要求,音乐教学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的死记硬背,相反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动力,提高学习主动性。同时,在我国几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承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操和人格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多媒体以美传递美的功能,可以更好建立音乐所表达的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升情趣,培养音乐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高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效果对策
1.明确课堂主次关系,增加师生互动。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辅助性工具,而不是授课方式的核心内容,只有正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明确课堂主次关系,将授课内容和多媒体的使用有效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教师更不能盲目地依赖多媒体,不能将其理解为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相反,对多媒体的使用必须结合实际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断地更新和调整,大胆创新,发掘出多媒体的更多潜力和潜在价值。
2.建立音乐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交流。要科学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建立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兴趣来鼓励学生,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音乐有非常美丽的时空效益,利用多媒体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展现音乐的艺术美,释放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发展与补充,它是一种辅助型的教学手段,因此不能为了发扬多媒体教学而放弃传统的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正确分清教学中的主次关系,全面发挥多媒体的潜能。第二,要寻找课堂教学的规律以及适应教学内容的相关特点,多媒体的教学不能太过牵强,注意与其他方式的相结合,只有协调互补才能最大潜力的发挥教学的生命力,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审美与表现能力。第三,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时要注意避免教学过程的机械化、程式化,这对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根据教学的进度以及内容的展开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增强师生互动,进一步巩固教学课堂的质量。
第三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幼儿园陈本荣
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多媒体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渲染教学氛围,诱发强化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幼儿创造性的学习,使音乐活动方法方式多样化、立体化、直观化、形象化,竟而有助于发展幼儿思维,丰富幼儿想象,陶冶幼儿情操,激活音乐教学,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歌学唱前,运用录音或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够使幼儿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如在教音乐歌曲《卖报歌》这一课时,我采用录音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导入新课,放动画录像的同时播放录音,音乐的内容是一段乐观、开朗的报童充满可爱、清晰、哀怨且嘶哑的童声歌曲,《卖报歌》录相的内容是在一个冰雪交加的严冬里,人们或在其乐融融的家中竞享天伦,或身着厚厚的冬装穿流于大街上。只有衣衫褴褛的报童一边奔跑着,一边叫卖着,那声音饱含着开朗、乐观和对光明的渴望,接着我用同情、低缓的语调,向幼儿讲述聂耳爷爷在上海街头遇到贫苦报童的情景。在视听的同时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简单的歌词变得具体形象,有血有肉,幼儿学唱时感情真挚,理解深刻,能正确地运用强弱、快慢的手段把握歌曲的情绪,从而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导入,把枯燥的乐理浅显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乐理,讲解音乐知识,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能加深理解。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使幼儿识别延长音记号“⌒”,我自制了多媒体动画图片:小狗不拉琴了,小鸡还在唱歌。引导幼儿观看后思考,为什么拉小提琴的小狗和唱歌的小鸡表情不同,曲谱的结尾处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在看和想的基础上找其原因得出结论。然后,再让幼儿在录音里听山带延长音记号和不带延长音记号的曲谱加以比较。这样,抽象的曲谱在短时间内都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教X·X X·X X·X这几种节奏时,我采用了如下步骤:(1)分别放上马奔跑,搬重物和照相机拍照的幻灯片,配上模拟各自的声音,通过音乐中的节奏速度和高低音区的变化,让幼儿体会了几种象声词的节奏特点。(2)请三位幼儿分别戴上头饰随着音乐摸拟三种动作,演示其节奏。(3)出示活动的多媒体图片,在马奔跑图片中出示X·X,在搬重物图片中山示X·X,在照相机拍照图片中出示X·X。(4)全班幼儿边读节奏,边模拟动作,并进行节奏综合训练。这样,把单调枯燥的节奏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幼儿乐于接受,且效果很好。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上活欣赏课
一节成功的欣赏课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鉴赏力和感受力,一段乐曲或歌曲光听教师弹奏演唱或说教远远达不到欣赏的效果。在欣赏教学时,运用直观形象手段,通过放录音、幻灯片、录像等手段。能够将作品更准确形象的表现出来,同时较易培养幼儿感知音乐内涵的能力,并陶冶了情操。如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先放一段录像,一幅动静并置,远近呼应的画面。同时引导他们联想,想象理解。一群牧羊迈进朝霞,山村姑娘提篮走向村野——提示乐曲情景放牧;碧草青青,溪水潺潺,顽童们在忘情地追逐嬉戏——映示乐曲欢快的情绪和节奏;星星点点的茅屋农舍,家家户户的缕缕炊烟,小姑娘头上清秀的野花,还有牛背上悠然吹笛的牧童——展示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衬托着乐曲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再配上优美而富于表现力的曲调。这样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去理解作品,神情投入地欣赏乐曲,主动达到教学目标。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声、形、色融于游戏中
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短,采用单一的听和唱的教学形式往往效果不佳。他们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喜爱的活动。他们不仅会兴致勃勃地参加,而且力争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幼儿在游戏欢乐的气氛中巩固音乐知识。如我在上《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一课后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游戏名为《小猫钓鱼去北京》,我边放歌曲《小猫钓鱼》边放录像图片:河里有许多鱼,上写旋律,有2/4拍的、3/4拍的、4/4拍的,表示3/4旋律的鱼都为活动片,小猫拿着一支特殊的钓鱼钩(2/4拍的变形)。教师提问:哪几条鱼能被小猫钓上来?幼儿在音乐声中思考、试唱,教师请幼儿扮演小猫,将表示正确答案的鱼钩出来,幼儿每答对一次教师则抽出一张活动片3/4拍,4/4拍的鱼,做这个游戏时,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同时也巧妙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总之,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于多种课型的音乐课堂之中,它省时高效、声、形、图、文并茂,可以创造一种幼儿喜闻乐见,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激活音乐课堂,使幼儿达到乐的境界,同时把现代的多媒体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多媒体之长,弥补传统手段之短,既可以调动幼儿思考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使幼儿加深对乐曲的理解,提高唱歌及欣赏水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四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红
时间:2012-08-14 13:08:5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以审美为核心,是美的展现,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个90年代以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新技术,以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交叉教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例如,我在设计小学音乐《小雪橇》的时候,第一遍欣赏乐曲时,我没有放任何画面给大家,让孩子们积极想象冬天下雪的情景。第二遍欣赏音乐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雪花飞舞、狗拉雪橇、滑雪比赛等片段,通过观看,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到在寒冷的冬季,美丽的雪花给大自然带来的奇特变化,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那飞扬的片片雪花,晶莹、透明,银装素裹的大地,仿佛就象童话世界一般,使孩子们想象在雪地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等活动,尽快地进入歌曲描写的意境中,感受孩子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直观感受,更快的理解音乐,记忆歌词,感受情景。
二、具体生动、画龙点睛
互联网上丰富多样的多媒体信息,可以增强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仅利于更多更好的获取和保持知识,而且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化抽象为具体。
在讲授反复跳跃记号时,以前都是指着乐谱反复讲授,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此课教学中,我用Autorware软件制作了一个简单又实用的课件,一个小兔子从乐谱的开始部份开始跑,刚走完小房子1时,又赶快返回来重新走,当走到小房子1时,小兔子就自动跳过去走小房子2到结束。学生在观看时,兴趣很浓烈,理解、记忆深刻,在歌曲教学时,学生全部能够正确运用反复跳跃记号了,仅仅用了不到一分钟,就解决了难点。效果非常明显。
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更是能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例如,为更好的表现音乐的速度概念,可以用二胡独奏《赛马》的乐曲,剪辑网上跑马一个场景,给学生展现群马飞奔、你追我赶、人声鼎沸的欢腾情景,把他们带入紧张、热烈、扣人心弦的气氛中,感受速度的快、短、急。
还可以剪辑另一个场景:金色的太阳使翠绿的草地沐浴着灿烂霞光,雪白的羊群象珍珠一样撒在大草原上在优美的小提琴独奏曲《牧歌》的衬托下,同学们异口同声的朗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感受乐曲的轻柔、缓慢,感受歌、画、情在这里完美的融合一体。
多媒体真正起到了强化认知、增强感受、画龙点睛的作用。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在这里对音乐的演绎自然贴切的恰到好处,而且在整个教学中完全让学生从看中想、想中悟、悟中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三、优化教学、开阔视野
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
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那就是播放教学录像带和网上有关影象。通过观看,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红灯记》中一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唱腔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一一展示他们的装束和特点,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又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中,欣赏之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民乐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第一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夕阳映江、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聆听的是紧密衔接、优美抒情的旋律,将学生带入美好遐想的意境中,形象地描绘出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展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学生在欣赏第二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画面,生动画面,再次使学生感受到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独特的自然景象,沉浸在美的遐想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
四、准确地表现体裁、音色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和制作的多媒体软件,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给学生很好的学习教材。
再例如:《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此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MTV,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
五、激活思维,敢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教媒体充实了音乐教学的手段,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创设优化了的情境,让学生融于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索,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欣赏《快乐的罗嗦》时,先用多媒体展现彝族人民热烈欢腾的舞蹈场面,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出示主题,随后要求学生将音乐进行加工,使之适合彝族热闹的舞蹈场面。结果学生不仅改变了速度、力度、旋律,有的加上了衬词“呵——嘿嘿”等,有的加上了类似竹筒的打击乐声,还有的加上了“噼噼啪啪”的脚步声。让学生尽情发挥其创造力后,教师播放了整个音乐,并通过与刚才学生自己的作品比较,讨论得出好的方面及不足之处,并再次鼓励学生二度创作。这样学生在整个欣赏过程中,不只是一个欣赏者,同时又是一个创造者,其创造能力必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六、丰富情感,情景交融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修养。例如:名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仿佛是作者日夜在泉边追忆往事,倾诉他辛酸痛苦的一生和内心的悲愤,欣赏此曲如果只让学生干巴巴的听录音,听老师述说,学生很难理解其蕴涵的深意。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夜静月高、水中小亭、湖水清澈、一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又将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简短介绍。曲子适时播放出来,那如泣如诉的乐曲,洗涤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理解了语言文字,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感悟了曲子,脸上似乎写上了一点忧郁、不平、深沉和无可奈何。正如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感慨的那样:“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演能力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七、运用多媒体,整合音乐教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建设迅速发展,不但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教学也为音乐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网络的特点是资源的广泛性和共享性。这种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如;《过新年》中,有中国的《小拜年》、《龙咚锵》,还有外国的《平安夜》和《新年快乐》,让学生感受到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圣诞节”是近几年才流传到中国的,一些风俗许多人还不太了解,“圣诞老人”是谁?圣诞树是什么?圣诞老人的红鞋子又是干什么的?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很多孩子们好奇的问题。我从网络上下载了南北过年风俗的各种视听资料,以及北方的民间艺术作品。同时也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南北方不同的过年风俗,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再比如欣赏贵州童谣《转圆圈》,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对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的情况了解甚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果进行网络查询,制成有关需要的多媒体素材:云南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种类、服装、习俗等有关知识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了解这些风土人情,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乃至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领悟力、鉴赏力,拓宽视野,带领他们走入神秘而色彩斑斓的音乐殿堂的有效途径,不仅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世界得到了满足,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将生动的视觉形象和优美悦耳的听觉艺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联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五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主要通过表演使接受者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小学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小学生为主体,以适合少年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手段使学生与音乐相互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实质即为审美教育。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而大部分忽视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小学音乐教育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形成怎样的趋向意境,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
多媒体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指与传递教育信息相联系的各种教学机器,如录音机、电影机、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软件是已录制的,承载了教育信息的幻灯片、录音带、电影片、录像带、CAI课件等。
一、从理论上与现在的条件上来看:
(一)、近年来,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被广泛使用,普及电化教育是必然趋势。现在我们银川市的各中小学、幼儿园电教设备基本齐全,所有教师都正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于多媒体的应用。
(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他们直接感知到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容易成为学习动力,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形成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
(三)、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特点,低年级学生是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时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只有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把视、听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发掘其内在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
(四)、现在的教师大部分具备操作电教媒体的能力。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现在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经过各方面的学习与培训,都具备了操作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对多媒体设备能够正确的使用,并能自己制作一些教学用的课件,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
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幻灯、投影、录像以及音响等电教媒体相结合,运用到歌唱、音乐欣赏及节奏活动中,帮助学生熟悉歌词,理解乐曲性质和内容,感知音乐的节奏和力度等,并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必将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投影将歌词内容直接化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直接读记歌词有很大的难度。如:歌词“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将太阳、花儿、小鸟、小朋友、学校组合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就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前用一节课都记不住的歌词,现在用半节课就能记下来了。
(二)、利用可视图片将音乐内容直观化
学生以前听音乐,就是听个热闹,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一点也不理解。如果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图片,二者结合,就会使学生易于理解。如:欣赏《快乐的一天》在音乐播放的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音乐内容所表现的图片——早早起、上学了、上课、课间活动、好好睡。音乐是抽象的,但在图片的表现下就变的直观起来了,很多的乐曲欣赏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三)、利用录像、VCD将音乐游戏、舞蹈直观化
有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限度的,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生在下边基本上都是不知所措。如果让学生对动作先有了感知,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教学《赶海的小姑娘》一课的舞蹈动作时,先播放舞蹈动作录像,使学生对音乐同步的舞蹈动作有了具体的形象感知,然后通过模仿来学习。这样学生学得即快又好,同时也给教师省了不少做示范动作的力气,也增强了动作的准确性,对于不善于舞蹈的教师来说,更是帮了大忙。
(四)、化解音乐教学的难点,利用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特点及情感。每首乐曲都有它独自的特点及情感,教师的范唱及讲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唱录音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如:节奏的快慢、乐曲的特点(声音的欢快、是舒缓、是柔美、是诙谐„„),范唱带对学生的演唱起到直接指导作用。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生独唱和男生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
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的明明白白,听的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电教媒体。
(六)、音乐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各种途径获得音乐知识。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都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使用这些媒体来学习。因为现在这些媒体,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家庭中,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那比起课堂来,将又是一片光阔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