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一道高考遗传题看理性思维的考查与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第6期
从一道高考遗传题看理性思维的考查与培养
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252300)李明海 山东省冠县第一中学(252500)王立乾
摘 要 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课程,具有注重证据和逻辑的特点。以2016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卷30题为例,对高考试题中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了具体分析,包括分析和综合能力、归纳和演绎推理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对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在知识的学习中落实理性思维的培养、理性思维的训练需要生物学情景和实例以及理性思维的训练要梯度有序。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高考;理性思维;能力培养 文章编号 1005-2259(2017)6-0061-03
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将理性看作基于逻辑的和推理的加工过程,即理性是逻辑指引下的思考。理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的认知加工方式,它甚至比智力或其他认知能力更能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结果,包括学业成就、决策的满意度、心理健康,甚至违规或道德行为等等[1]的作用途径(图1)。
。学生通过生物科学的学习,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是生物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1 高考遗传题中理性思维的考查
例题(2016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第30题)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
(1)若诱变后某植株出现一个新性状,可通过____交判断该性状是否可以遗传,如果子代仍出现
图 1
由图1可知,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______结合后,酶T的活性______,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
(3)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1#)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______(填“有”或“无”)乙烯生理反应的表现型,1#与野生型杂交,在无乙烯的条该突变性状,则说明该植株可能携带___性突变基因,件下,F1的表现型与野生型相同。请结合上图从分根据子代____,可判断该突变是否为单基因突变。
(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
子水平解释F1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______。
(4)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体(2#)
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第6期
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请判断在有乙烯的条件下,该突变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并结合乙烯作用途径陈述理由:______。
(5)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若番茄R蛋白发生了与2#相同的突变,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______。
答案(1)自 显 表现型的分离比(2)R蛋白 被抑制(3)有 杂合子有野生型基因,可产生有活性的酶T,最终阻断乙烯作用途径(4)2#与野生型杂交,F1中突变基因表达的R蛋白不能与乙烯结合,导致酶T持续有活性,阻断乙烯作用途径,表现为无乙烯生理反应,其表现型与2#一致,因此突变基因为显性(5)推迟 1.1 考查分析和综合能力
分析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一个个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指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转化的。分析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都离不开分析思维。(2)~(4)题的解答都是在分析乙烯作用途径模型的基础上完成,难度逐渐增大,思维环环相扣。
(2)题是分析乙烯的信号传递途径,同时为解答(3)(4)题做好铺垫。将有乙烯条件下和无乙烯条件下的作用途径进行比较,可知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启动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
(3)题是基于模型分析,运用生物学规律和原
理,通过逻辑推理构造科学解释。分析乙烯信号传递途径模型,归纳概括出在无乙烯条件下:
野生型基因表达→有活性酶T→E蛋白磷酸化→E蛋白无法被剪切→阻断乙烯响应基因表达→无乙烯生理反应;
突变型基因表达→无活性酶T→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启动乙烯响应基因表达→有乙烯生理反应。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F1杂合体和野生型纯合体表达的酶蛋白产物中均含有“有活性的”酶T,因而都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阻断乙烯响应基因表达,表现出无乙烯生理反应。
(4)题是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进行判断。
1.2 考查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
归纳是在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式;演绎是在一般中发现个别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从个别开始,然后扩展到一般,再从一般进一步认识个别
[2]
。高考试题通
过一定的生物学情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多地体现了演绎的思维方法。(1)(4)(5)题重点考查了演绎推理。(4)题难度较大,演绎推理如下: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大前提]
突变纯合体2#与野生型杂交,F1表现型与2#一致(无乙烯生理反应)[小前提]
突变性状是显性性状(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结论]
上述推理形式属于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完成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第6期
该推理过程,首先要判断出有乙烯条件下突变纯合体2#与野生型的表现型。
野生型表型:植株表现出有乙烯反应[(2)题答案];突变纯合体2#表型:植株表现出无乙烯反应。因R蛋白无法与乙烯结合,酶T持续有活性,最终阻断乙烯作用途径。
其次是分析F1表现型,这是推理中的难点。分析乙烯信号传递途径模型,可知植株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还是无乙烯生理反应取决于酶T的活性,而酶T的活性受R蛋白的调控(第2题题干信息)。由于F1中突变基因表达的R蛋白不能与乙烯结合,导致酶T持续有活性。基于以上信息推理如下:
如果产生有活性的酶T,那么就会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假言判断]
有乙烯条件下,F1能产生有活性的酶T F1表现出无乙烯生理反应[结论]
上述推理形式属于演绎推理中的假言推理。由于解答该小题所用推理形式多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对思维的缜密性和条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大了试题难度。
有不少学生认为F1中含有1个野生型基因,那么它表达的R蛋白就能与乙烯结合,因而会出现有乙烯生理反应。出现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分析和综合能力不足。F1是杂合子,表达的R蛋白一部分是正常的,一部分是异常的。虽然正常的R蛋白与乙烯结合后使部分酶T活性被抑制,但突变基因表达的R蛋白不能与乙烯结合,这样一部分酶T持续有活性,这部分有活性的酶T足以催化E蛋白磷酸化,E蛋白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阻断乙烯响应基因表达,植株就会表现出无乙烯反应。即1个突变
基因所能产生的持续有活性的酶T就能完全保证细胞表现出无乙烯反应,这一点从道理上讲与第3题是相同的。因为在分子水平上,酶不是被当作原料消耗掉的,而是作为工具能够反复发挥作用,所以即使杂合子产生一半量的有功能酶,就足够维持相应的表现型
[3]。
1.3 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具有目的性和反思性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既包括阐释、分析、推理、评估、解释和自我调整等认知技能,也包括好奇、敏锐、求真等思维习性
[2]
。批判性思维已经很难和理性思维划
出明显的界线。该试题对批判性思维所需的多种技能进行了考查。如根据乙烯作用途径模型,分析从乙烯与受体结合开始到生理效应发生为止的信号传递过程;运用证据和逻辑对1#与野生型杂交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做出合理地解释;对2#与野生型杂交子一代将表现出何种性状进行推理,判断突变基因的显隐性;根据拟南芥突变体的研究成果评估番茄中相同突变体的生理效应。尤其(3)(4)题要用科学、准确的语言陈述,既检测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状况和逻辑推理水平,对批判性思维提出了更高地要求。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2.1 在知识的学习中落实理性思维的培养
科学知识是形成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无法针对生物学相关问题,运用理性思维方法展开探讨、审视或论证。反之,理性思维技能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组织好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培养理性思维的关键。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让学生亲
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第6期
自参与和实践的机会,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对生物及其相关事物进行观察、描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作出解释,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取理性思维的技能。
3.2 理性思维的训练需要生物学情景和实例
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情景和实例中,通过获取证据、阐述理论和观点,呈现由事实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是训练和培养理性思维的有效途径。生物学情景和实例可以是来自科学史和生物实验,也可以是来自日常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但要经过教师的精选和加工,并与所学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训练的情景和实例越丰富、越典型,越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训练,还可发现理解证据时的思维偏差、推理中的错误、论断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语言表达是否科学严谨等。这样就可引导学生辨析错误,更好地掌握理性思维的技能。
3.3 理性思维的训练要梯度有序
理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难以通过一两次训练就能形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梯度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一开始选择的实例可针对一个理性思维的技能,然后逐渐增加到针对两个或多个技能。对某一个技能如推理能力,也要设计梯度,分步实施。先提供简单一些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再呈现复杂的情景,逐渐增加推理的难度和复杂性。通过有计划地训练和持之以恒的坚持,可不断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雪,彭凯平.技能和风格:理性思维的两种测量途
径[J].心理科学进展,2015(9): 1550-1559.[2] 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25-31.[3] 邢万金,莫日根.遗传学教学中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
理解等位基因的显性与隐性[J].遗传,2015(1):98-108.
第二篇:《从一道题看思维走向》读书笔记
数学通讯(2008年第14,16期)
从一道题看思维走向
丁益名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225300)
当一看到这个题目《从一道题看思维走向》,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从事教师职业的这几年,我就感觉到在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思维局限,无法联想与扩展”。当拿到问题时,如何从条件和结论出发,分析题目的特点,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产生思维的起点,联想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达到一个思维的衔接,立马在头脑中闪过解决问题的一个简单的构思,最后进行实践看是否行得通。这也让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了思考。
在解题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光要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我们是否可以把教师的思维真实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活生生地感受教师的思维,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老师思维上的距离,又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问题的思维流向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写在黑板上呈现出就能让学生体验的。当面对问题时,教师要把分析问题的思维呈现出来:从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出发,如何产生思维的起点,联想到运用熟知哪部分知识内容来解题,然后把思维衔接起来。一方面从结论入手,将结论进行转化变形,结合思维联想,立马在头脑中闪过用什么知识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另一方面,直接从条件走向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已知的对象,将条件进行有目标的等价转化,把所给的条件与思维产生的联想联系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首先,思维的入口:目标是什么,明确待解决问题的类型(这是问题的归类,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模式识别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基础),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构思,我们的思维流向决定了问题是否能够顺利解决,我们要对思维进行必要的清洗,洗去影响我们思维的杂物;其次,在清洗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困难,我们要产生思维的变化,问题的目标性决定了思维的直觉,回首已知信息,找到思维的出发点;最后,将所有的思维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通过展现思维的动态过程,当学生真正融入这样的思维流程中,必将引起思维上的共鸣,同时,在此过程中,也会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进行有效而有序的思维,长此以往,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大有裨益的。我觉得这是每个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展现的东西。
第三篇:从高考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考考什么
——从高考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考考什么?一是知识二是心理素质。所有人都是12年寒窗,但结果却只看这四场考试,9个小时决定一切。我们除了要战胜高考题目,更要战胜自己。可是,常见的误区总是轻前者,重后者。事实上,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的累积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这种素质也并非只有高考时才需要,在人生的考场上它也不可或缺。所以,在高考来临时,有必要提出“高考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临时抱佛脚也不能过后就拉倒”的观念,因为这对往高考方向走和走过高考之路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高考心理素质重要不言而喻。据东方网消息:著名心理学家、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教授, 2000年通过对全国74位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的调查研究认为,考前和考场的心态,是学生能否发挥自己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据新华社报道:从心理上战胜高考,可以说高考就成功了一半,这是74位高考状元的共识。因此,每年高考前老师和家长都会教育学生不要紧张,媒体上也有各种相关指导。应该说,高考前放松心情,睡个好觉,做做户外运动等等这些方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有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但,高考心理素质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到高考时,许多家长和老师才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对那些平时心理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这种急功近利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收效多大,值得怀疑。春日未耕秋有何获?临渴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事实上,健全的人格、遇事不乱、处变不惊、败而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日常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慢功,慢慢培育孩子的心理素质,而不是高考临时抱抱佛脚就能取胜的。应该说,素质教育的概念即包括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但“惟分”是举的倾向,仍然导致我们忽视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关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案例】
孙圣楠:200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考入清华大学 第一门就考 “砸”了 6月6日,高考前一天。
语文是第一科,也是考前心里最没底的。睡得比较晚,一直在背课文,背得不好,晚上11点多才睡下,还做了梦,梦到第二天的语文考试,梦到了作文题目。
6月7日,第一科,语文。
紧张。打开语文试卷,最先看的就是作文题目,跟昨天梦里的不同,也跟老师在最后冲刺阶段要求我们重点准备的不符,这个题目挺好写的,但当时紧张到几乎无法思考,反倒不知道写什么了。
6月7日,第二科,数学。
虽然语文没考好,但是,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数学正常发挥。6月8日,第三科,理综。
题目很难,又没考好,从考场出来,所有考生的脸色都不好,家长呼啦啦围上来,问长问短,很多考生当时就哭了。我考得也不好,但是想,既然大家都没考好,那也就这样吧,再把剩下的考好。
6月8日,第四科,英语。
考了3科,竟然有两科都砸了,英语就好好考吧。这样想着,反倒轻松了。结果,英语考得超好,除了作文,一共就错了两个选择题。
最后,我如愿考上了清华,我的体会:可以化“悲愤”为力量,但不能一直悲愤下去。
【案例分析】孙圣楠的个案向考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考砸一门影响情绪怎么办?其实,很多考生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考砸了一两门就等于全砸了。实际上在每次考试中,特别是在高考这样重大的考试中,全部科目都100%地发挥最好水平,甚至正常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发挥不理想的科目或内容,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因此,你认为考砸了的科目,可能是因为试题较难,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所以平均分就会下降,因而你算不上考砸。即使是你个人的问题,那么每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只是体现的科目和形式不同。因此考砸一两门应当视为正常情况,没必要为此殃及其它。
因此,家长、学校、社会各方形成的合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辛勤浇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养成健康的人格和遇事不慌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孩子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更有利于他们在整个人生中获得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因为,从宏观上看,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梯而已。走过这一步,也仅仅是个开始,今后人生中将面临的比高考要难的考试还有许多。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却面临这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这使得他们必须拥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真实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
只要在互联网上敲出“校园暴力”这四个字,马上就能跳出两万多条与此相关的信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事件频频见诸媒体。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专家指出,14岁至16岁是非常危险的“犯罪年龄”。是什么原因使得花季少年变得如此血腥暴力?
案例一
11月18日下午,只因篮球场上的一句小小口角,西安南郊某重点高中一名17岁的高二男生纠集朋友将对方活活打死。
案例二
11月12日晚自修时间,广东省恩平市一中学校园内发生暴力案。三名同学用刀子将一名男生刺至重伤不治身亡。另一名劝架男生被刺重伤留医。
案例三
10月11日和14日,只因为同学间起了小摩擦,广州市海珠区某中专学校连续发生了两起斗殴事件,造成一叶姓男同学于15日伤重不治身亡。警方介入调查,3名涉案学生已被刑事拘留。
案例四
9月22日,西安市西郊某专科学校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校园暴力案。仅因同学阻拦他们为非作歹,几名校园恶霸竟将劝架同学殴打致死。
案例五
9月11日下午1时左右,甘肃省一中专中医班三年级女生肖诗(化名),被同校五名男生折磨一个多小时。他们就用浸了水的毛巾轮番在她脸上使劲抽打。10分钟后,强迫肖诗像狗一样钻课桌。然后逼迫肖诗抽烟。更为过分的是,他们竟把3张凳子垒起来,让肖诗坐在上面,美其名曰“耍杂技”。他们发出哭的口令,肖诗就得放声大哭,他们发出笑的口令,肖诗就得哈哈大笑,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事后,医生认为肖诗患上了反应性精神病,属强烈外界刺激所致。
案例六
7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中学上演了一幕校园悲剧;因为没钱送给同学“消费”,该校初一(3)班学生赵阔天的左臂被同学用打火机和烟头硬生生烫伤了5处。
案例七
5月27日,武汉新洲区李集镇李集中学初三(4)班学生张俊杰猝死在校内。这名16岁少年的死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新洲警方29日证实,猝死学生张俊杰事发当晚曾因争座位与人发生口角,并在随后的冲突中致死。
案例八
5月12日晚11时,扇耳光、脱衣服、拳打脚踢、泼冷水„„西安16岁一少女因不愿拉帮结派,在学校宿舍里遭到近十名女同学的围殴,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案例九
1月13日,宁夏灵武农场发生一起中学生群体性持械斗殴事件。参与斗殴的25名中学生中,有一人死亡,两人受伤。
案例十 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十一 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十二 10月24日凌晨,长安太乙宫街道办事处黄岱湾村发生一起抢劫杀人焚尸案。11月3日,太乙宫初中三年级学生左某,在其家长的陪同下去太乙宫派出所投案自首。
案例十三 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十四 11月3日下午6时45分,西安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刘某服下约50克氯化钡药品,留下一份遗书。他将此事告诉老师后,即被学校领导和老师送往第四人民医院全力抢救,11月4日凌晨4时20分,刘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一个个的血淋淋的事件让我们这些作为教育者的人心痛,也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心痛,心痛之余,我们不仅要问:“现在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冲动和富有攻击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身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以及他们的长辈,在教育方面是不是忽视了哪些重要的因素呢?应如何避免孩子产生这种不良的攻击行为呢?”
现代的健康概念已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而是身心的全面健康,它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发展、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过程。
中小学生在生理或心理方面还不成熟,尚处于成长、学习阶段,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些困惑有的能通过他们的自我调适自然地解决,有的则未能及时解决,形成心理障碍,严重的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发展性目标和防治性目标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健康发展,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15岁的初二花季少女张雪被同班男生残忍地用砖头拍死在了菜田:后脑勺变形,耳朵变形,眼球爆裂,甚至口腔里的牙齿也被砸掉了六七颗!原因是因 3 为她拒绝了该男生的求爱”
在生理逐渐成熟而心理还未成熟的青春期,青少年与异性交往的需要逐渐强烈。与异性交往,能暂时缓解释放因性生理发育产生的性活动的压力。在马斯洛(Maslow 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类的需要被分为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当前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会产生更高的需要。爱和归属需要的满足能带来被接纳的心理感受。这种需求的满足与否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埃里克森(E.H.Erikson)在其《人类发展的心理—社会理论》一书中,按照个性发展各时期主要矛盾的出现,把人生个性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在少年期,12岁至18岁。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有了同一感、个性感、差异感。埃里可森认为,只有一种坚实的内在同一性才标志着青年过程的结束,而且也才是进一步成熟的一个真正条件。一个人获得了同一性,就意味着他取得了内外的平衡和适应能力,对自己和对他人、对社会环境能从容地适应。与同一性相对立的是同一性混乱,意味着这个人内外失调,难以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而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中,因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心理变化十分剧烈。
案例中的男生,其求爱行为体现了青少年对爱和归属的正常需要,面对求爱被拒,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应对方法,可以取得心理平衡。但可惜的是,在此需要暂时不能被满足时,他却选择了实施凶残的报复。青少年的性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自我中心与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的特点构成了这起悲剧。
案例二:
“北京盛基艺术学校2005级表演系学生林静(化名)被同校2003级表演系的六名女学生堵在宿舍殴打1小时:扇耳光泼冷水踢肚子。”
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无疑是继亲子关系外,青少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存在着“相似相容,相近相亲”的规律。他们自由的选择同伴,组成一个个小团体。而同伴的选择标准不一而同。有的是学习成绩,有的是兴趣爱好,有的是个性性格,有的是衣着打扮。在不同的标准下,相似的个体聚集起来。在这一个个小团体中,有着十分鲜明的团体文化。每个个体都必须自觉遵从认同团体文化,如果团体中大部分成员认为某个成员犯了规矩,就有可能出现惩罚该成员。为了避免被孤立,独自面对成长的烦恼,成员们的行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有时为了与团体保持一致而不得不违背放弃自己的意志,如团体成员在一起行动时不顾道德法律规范。来自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成为青少年陷入某些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导致青少年团体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的原因是在团体中,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相应的各个成员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被弱化,每个成员都会产生后果是由团体成员分摊的感觉。结果就是团体暴力往往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案例二。
案例三:
“今年9月1日,福建南安市石井镇年仅13岁的女学生小旋突觉头疼,被送往医院抢救,没想到竟永远地离开了疼爱她的家人。小旋的父母亲在整理女儿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一本上锁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着小旋从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长期遭两名同班男同学殴打、生活在恐惧中的经历”。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班杜拉则明确指出,如同一切其它的后天习得行为。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他的“充气娃娃”实验,是有关攻击行为的著名系列研究。研究的结果明白地告诉我们,青少年会从范型的榜样中学习到行为。具体地说,青少年通过观察习得的行为,也许会直接的表现出来,但也可能并不表现出来。青少年在观察学习后没有表现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到行为。只要外部条件和内部动机相适应,习得而未表现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来。攻击性行为不仅可以从现实的成人那儿学到,也能从电影、电视的人物形象身上习得,甚至还能从卡通形象身上习得。此外,个人的直接经验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也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在尝试-错误行为中出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得到了强化(暂时因为实施暴力而获得利益,如同伴间的地位),其发生的频率就会大大加强。一个长期受同伴欺凌的青少年,在忍无可忍时作出反抗而又获得成功,那么,他的攻击性行为也会加强。这就是为何校园部分暴力的加害者又往往是暴力的受害者。
据报道,符合以下情况的青少年,如“性格严重内向自卑,不能与他人沟通”,“家庭不和睦或存在家庭暴力”,“是非观念和法制意识的薄弱”容易出现暴力甚至是犯罪行为。国外资料显示,从言语性的取侮辱性绰号,散布不利对方的谣言,挖苦讽刺,威胁恐吓,到面对面的挑衅行为,甚至是直接的躯体攻击,各式各样的欺凌事件或多或少得潜伏在校园中,给青少年的心身发展、人生安全带来危害。许多欺凌事件都是在给受害造成严重伤害后才被发现,如案例三。
是哪些因素为校园暴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又有那些因素使得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放弃应有的反抗,间接助纣为虐,最终成为暴力的牺牲品?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往往担心因为自己的检举而遭到更严重的报复而不敢检举。对欺凌事件的调查不彻底,处理不严肃不仅对实施欺凌的青少年不会起到教育作用,还会传递“暴力事件是可以被接受的”信息。无怪乎,最终受害者逐渐相信自己应该成为暴力的承受者而不敢反抗、忍气吞声,进而导致暴力事件的持续和严重程度的升级。
总而言之,青少年暴力行为与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中,性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自我中心与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有关。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来自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是青少年陷入暴力等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而暴力在媒体的频繁出现成就了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
对具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除了教育、批评、惩罚,更应该仔细调查他们为何会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识别暴力的易感因素,如是否有学习困难,是否有家庭暴力等,针对性的处理改善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的外在不利环境及内在的“暴力能解决问题”的错误认知,从而彻底改变其不良的行为模式。学校方面应程序化,制度化对欺凌、暴力事件的处理过程。对在校青少年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教育,让他们清楚得懂得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欺凌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有助于创造一个针对欺凌“零容忍”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作,为处于动荡不安的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平等,更关爱,更人性化的成长空间。
没有什么比一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受到伤害更让家长和老师心痛的了;没有什么比一群孩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滑落到犯罪的边缘更让整个社会难以接受的了,而这种现象的所谓屡见不鲜,正说明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 5 社会教育某种程度的失效。
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多年以来的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专家提出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不重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是歧视、漠视孩子等等现象,归根结底是我们长期对个体缺乏一套完整的、健全的尊重生命的教育。许多家长打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身体;骂孩子,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重智轻德,则是将成人过多的功利性目的附加在孩子身上。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无法做到泰戈尔老人所说的,“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我们的孩子做出的那些事情,其实也就是社会“病态”的一种折射。
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学校和家庭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弱者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生命的孩子,才不会做出那些同样也会伤害自己的事情;一个懂得保护自己和爱惜生命的孩子,也不会轻易地去伤害别人的身体和心灵。那么,应该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呢?
一、教化影响孩子的行为
上世纪60年代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以说明一个重要现象:教化(奖励和处罚)影响孩子的攻击行为。
实验者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让一群4岁的孩子看录像,片中人在殴打、踢、摔玩具娃娃,但是分为三种结果,一是此人得到了奖励,在影片结尾,一个旁观者登场称赞他的行为;二是让此人受到惩罚;第三种则没有任何评价。
这群4岁的儿童被分为三组,分别观看这三种结果的录像,然后,把他们一起带进放着玩偶的房间。观察发现,除了第二组的儿童外,另两组都表现出了侵犯
行为(打玩偶),而且第一组多于第三组。不过,如果告诉他们,模仿录像中的侵犯行为,就可以得到奖品,那么第二组的儿童也会殴打玩偶,与其他组孩子的区别马上就消失了。
孩子的暴力行为并非无本之木,它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渊源,这一实验从各个方面,都给人以很多的启示。
二、影响孩子的社会各个环节 首先,父母怎样处理曾出现过暴力行为的孩子?父母此时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虽然打了人,但他现在还小,等他长大以后就自然会没事了;有的家长甚至鼓励孩子打得好,这样就不受欺负;有的家长则批评教育孩子,尽管别人打你不对,但你打回去也是错误的,你可以有其他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告诉老师。
面对校园暴力,家长是何心态?一些家长的错误心态使得孩子成了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震惊气愤型:大多数家长在得知自己孩子被人勒索钱财或是拳脚相向时,第一反应都觉得特别震惊,不相信校园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件。
以暴制暴型:一些家长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或欺负后,不是积极地去找学校或老师进行沟通,而是给孩子灌输不能吃亏,要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观念,甚 6 至跑到学校给孩子出气。一位家长就对记者表示,从小他就教孩子谁也不能让谁欺负,人家骂你你就打他,人家打你你就踢他„„要是打不过了还有爸爸呢!他认为现在很多人都这样教孩子,孩子不能太孬了,否则长大了到社会也会吃亏。甚至有些家长还为此送孩子学武术,练功夫,好对勒索者还以颜色。
忍气吞声型: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甚至被打时,这些家长都担心得罪坏孩子后自己的孩子会遭到打击报复,告诉孩子要离那伙人远远的,看见他们就跑。
纵容犯错型:一些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孩子或勒索人时,往往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或是根本就不相信在家看起来特别老实的孩子会当上小“恶霸”,认为是夸大其词,根本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在错误的深渊中越滑越远。
其次,孩子有很强的模仿力,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会在不知不觉中向身边的老师学习,但是很多父母很少觉得自己是孩子的老师,往往不太控制自己的行为。调查发现,80%的家庭存在虐待儿童的行为,包括精神、躯体的虐待;25%的夫妻之间有着家庭内的暴力,当大人试图用暴力来控制局面、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时,无形中就成了孩子的表率,孩子也会在社会中出现同样的行为。
媒介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很多的影视剧、卡通片、电子游戏、玩具,内容涉及暴力,在不少闯关游戏中,只有杀了一个人,才能闯过一关,或者获得积分,这就在无形之中传递出一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以为暴力攻击是受到鼓励和赞扬的。因为孩子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奖赏与惩罚,还与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通过对某人的制服可以获得心理的满足,那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择手段,这就是宣传的示范效果。
孩子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第一次通过暴力行为获得了一些好处,比如通过打其他的小朋友得到了一个玩具,而父母、家长、学校不重视这个问题,从心理上放纵他,不教育、不惩罚,孩子就易形成一种印象:可以通过实施暴力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必受到惩罚,这样多次反复、强化,形成攻击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用拳头说话。
三、学会给孩子必要的惩罚
过于被溺爱的孩子,容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过度膨胀的性格。所以,孩子的教育中,除了奖励,必要的惩罚也很重要,父母和师长要给成长中的孩子立一些规矩,让孩子知道,你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否则,孩子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难以被社会接纳。
但何时该奖励、何时该惩罚?知道这个分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恰当的惩罚,会从肉体或者精神上伤害到孩子,所以,惩罚有一定的策略。
首先,惩罚一定要及时,如果是上个月的事情到这个月再惩罚,孩子已经将事情淡忘了,延迟的惩罚没有效果。
其次,要检查惩罚的效果,让孩子服气。在惩罚过孩子后,要跟他谈心:今天为什么要惩罚你?如何避免下次受罚?这种沟通对孩子很重要,他会逐渐学会一些价值观。
还有,实施惩罚的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要失去理智。比如别人上门投诉你的孩子打了他的孩子,你觉得丢脸,气极了打孩子,但实际上这样做没有好处,只是打给别人看,惩罚孩子是要告诉孩子,我们是对你负责的,此时一定要理智,避免暴跳如雷、气势汹汹,否则孩子也容易学会你的这种不理智的处事方式。
另外,惩罚也可成一种提醒。如在学校孩子经常打同学被老师、家长投诉,7 就可以在他的房间内或者桌子上画图作记录,有错就记分,剥夺他的一些权利,但如果上周孩子被投诉了3次,这周投诉了2次,家长就可表扬他一下,这样奖惩结合,通过鼓励,逐渐减少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孩子会逐渐走上我们希望的轨道。
老师和家长要经常跟孩子讨论:打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式吗?因为孩子是单向直线的思维,而大人更加灵活,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家长就应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他:其他同学如果打了你,你可以走开,向家长、老师求助,或者警告对方再打就报告老师,不一定非得使用拳头。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在社会中人们要学会忍耐,锻炼心灵的容受性。遇到问题时,要有灵活应变的心理潜质与技巧,因为社会上总有不好的人、不顺心的事,不能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12-15岁,被称为第二反抗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出现了反抗,这一孩子自我表现和成人感的体现。这段时期的孩子,对父母和周围的人都深为反感,反抗的方式有态度强硬、举止粗暴的硬抵抗,也有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软抵抗。更有迁怒于他人的反抗迁移。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青少年会出现反抗期的暴力行为呢?
当反抗期的孩子脱离老师和父母的视线,尤其是宿舍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他(她)为了证明自己有力量,能够对自己周围的人施加影响,尤其是人际影响时,他们往往会寻找一个弱小者,来对其实施暴力。第二,反抗期的孩子往往认为家长不了解也不理解他们,于是他们的交往就往往转向同龄人。他们往往会在同龄人、在朋友中寻找知心人,并渴望获得他人的接纳和尊重,暴力、抢劫、早恋、网瘾都是他们在这一反抗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没有学会如何建立安全、融合的人际关系,他们往往会出现问题。而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父母,往往处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夫妻关系、工作负担重的阶段,父母的繁忙,就造成了孩子的榜样缺失,而我们每个家长,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生活、工作的压力,使很多家长对孩子也是精神冷暴力、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加。我们在孩子进入集体生活之前,一定要告诉他们,什么行为是可以模仿的,什么行为是应该规避的。
而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的原因: 不良风气+沟通缺乏+事前无防患
在一些农村,村与村之间小事而引发纷争,继而引发械斗等现象仍有存在,“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能不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认为现时学校的管理存在一些缺陷,“在学校,一些老师一般只管学习,很少会留意到我们哪天的心情不好或同学间有哪些小摩擦,但正是这些小问题或负面情绪积累下来,一旦爆发就可能酿成大型的暴力事件。”而对于校园暴力的事前防范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初二学生阿涛头一天进学校也带了一瓶硫酸去,掉在地上摔碎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警觉和重视,悲剧在第二天发生。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专家:建议建立校园暴力三级预防系统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表示,面对不断加剧的校园暴力,欧美等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美国等国家主要使用三级预防策略来干预校园暴力。
初级预防,是指在校园暴力发生前,通过一系列预防工作将暴力发生的可能 8 性降到最低。现在校园暴力很多时候是由于同学关系的矛盾处理不好而引发,这些孩子没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在初级预防阶段,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和对待问题的态度。在家庭预防方面,建议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二级预防指的是在校园暴力发生前及时发现,并及时干预,工作重点在学校和家庭。虽然不是所有的校园暴力都有一些预示性的行为,但老师、同学、家长都能够发现一些早期的警告信号。例如孩子最近很反常,经常发脾气,和同学说一些负面的言语。像感情孤立、有过感情被拒绝、暴力事件的受害者等学生,对于这些校园暴力可能出现的“高危人群”都应该成为学校和家长关注的对象。
三级预防指的是在暴力事件发生后做出及时反应。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和教师接纳先前因犯错而离开过学校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团体中,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
所以,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人的整体素质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等构成。生理素质是先天遗传的,是其它几类素质的载体和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处于人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层次;社会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是素质的主要内容,处于人的素质发展的最高层次,对其它几类素质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着素质发展的方向,体现着人的本质特征。而心理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人格、情感、意志等方面,居于生理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之间,是个体遗传和社会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影响着生理潜能的发挥、生理健康的状况,又影响着社会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水平,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心理基础。它不仅可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为各类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还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单一应试教育模式,以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渡过美好学生活的重要保证。因为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应当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必须有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较强的适应力、耐挫力、自制力和社交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宽宏大量、团结容人的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变革。反之,将会出现种种心理失衡、人际冲突,经不住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恐怕连最起码的生存能力都会丧失。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要义。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人格 学生的人格结构比较复杂,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良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导致人格发展缺陷,有些严重的甚至产生人格障碍。这些障碍对于学生的成才及适应社会都是十分不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的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接受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促使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自己 9 的成才道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使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
3、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创造力,它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毅力、自信心,和做事的条理性是心理素质的三大内容、坚强不屈的毅力、切实可行的自信和循序渐进的处事方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毅力,是人们谈得最多的词,在这里,我绝非随大流附风雅,乱说一通,而是我觉得它重要而将之列为首位。毅力的含义我想大家一定很熟悉,不必赘言。至于如何在短时期内增强自己的毅力,我觉得这样一种方法不错,那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必须坚持不懈,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毅力。我们不强求有关羽刮骨疗毒那般铭心刻骨,但我们必须从心理上做那样的准备。参加长跑,当你完全跑下来时;做一件难事,当你顺利完成时,我想你的心情会是无比兴奋与满足。世上有这么一条不用证明的公理:人们完成一件事时,其收获与这件事的难易程度成正比。我们且引用一游戏名词,称这种收获为”经验值”,即毅力的获得的表征值。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毅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自信也是得力干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机遇,相信自己的前途。一位哲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那谁还会相信他?”毛泽东也曾气宇轩昂地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但同时也应提防自信心理的癌变——自大。德国哲学家尼采就自大,在把自己比作光彩夺目的太阳中发疯而亡。
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幼儿来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自信心是指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待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简单的说,自信心就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并经常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发展能力,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同时,自信心强的幼儿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而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在活动中缺少积极性,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活动中更少发言,不敢与同伴交往,惧怕尝试新任务。因此,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注意采取积极、适宜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格品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第一,教师应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认真对待幼儿的评价。
幼儿对自己尊重、崇拜的人的意见特别重视,他们的看法往往会决定幼儿对自己的看法。作为幼儿心目中重要人物的教师,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幼儿。比如,有的幼儿不会系鞋带,老师无意地说了一句:“你真笨!”那么也许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他就会认为自己不行,怀疑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自卑感。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幼儿的评价,经常用积极评价恰如其分地表扬幼儿的行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善于抓住他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使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激起他们继续上进的愿望,增强自己的信心。
另外,幼儿由于能力所限,往往遇到的失败比成功多。作为教师要对幼儿所付出的努力给予更多的鼓励,善于从中发现幼儿所取得的成绩,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废,从而也能树立起自信心。
第二,为幼儿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积极评价,固然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途径,但是单单依靠外部的表扬和他人的支持是不够的,最终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只有当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才会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因此,帮助幼儿获得能力,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身上而不是从别人的赞赏里获得自信,这是培养自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提供、创造机会,尽可能地让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摆脱依赖心理,增强自信心。
例如,在日常活动中,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不再快刀斩乱麻似地争取及时解决问题,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自身行为的对或错进行认识,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己正确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当幼儿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我们也首先是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去尝试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帮助。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幼儿的自主、自立精神,使幼儿能经常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评价就高,自信心就强。
第三,重视家园联系,齐心协力教育好幼儿。
作为自我意识的主要成份,自信心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在与人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周围的人(尤其是成人)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对幼儿自信心发展有直接影响作用。幼儿周围接触到的成人只有教师和家长,因此教师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同时及时地将幼儿在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据日常观察了解,我发现在家庭中有两种情况影响了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第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幼儿活动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较多持批评否定态度;第二种情况是父母百般溺爱幼儿,使之缺乏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应重点帮助家长明确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指导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然后针对他们的特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如有的幼儿经常遇到家长的批评,对自己信心不足,做什么事情都怕做错而遭到他人的批评。
赏识教育是帮助孩子培养一种良好习惯的正面手段,是使孩子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在关键时刻,教师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功能,促进幼儿坚持完成任务。比如在玩“娃娃家”活动区时,教师表扬那些玩完娃娃家后,把家具等物品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对于那些在活动中不能坚持把家里收拾干净、整洁,坚持性较差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批评,让幼儿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中途而废。
在体育游戏“炸碉堡”活动中,当一些幼儿坚持爬过山坡、走过桥梁等障碍物,冲过敌人的封锁线,炸掉敌人的碉堡时,教师总要给予大力的表扬,称赞他们是个勇敢、能干的小射手,能够坚持到底,充分发挥了赏识教育的作用。而对于些胆小的幼儿不敢走过高高的桥梁,害怕掉下去时,教师总要先发现他们身上 11 的闪光点,而后用 “不要害怕,你一定能走过去,你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等鼓励性语言来鼓励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克服了胆怯的心理,坚持走过桥梁、爬过山坡等障碍物,最终取得胜利,并得到老师的大力肯定与赞扬。
因此,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它为幼儿坚持性的培养注入了原动力。
第四、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培养幼儿坚持性的奠基石。
幼儿由于年龄小能力有限,做事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孩子容易产生退却行为。此时,我们应该让孩子独自面对一些他们应该面对的问题,在行动的过程中学会克服困难,在困难面前教他们学会解决克服困难的方法,培养做事有始有终、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从而增强其坚持性。
例如,一个小朋友在玩儿抓坏蛋游戏时,不小心碰破了皮,很疼,这时老师鼓励他不怕疼痛,不当逃兵,要一直坚持到底,最终抓到了“坏蛋”,表现了较好的自控能力和顽强的毅力。幼儿在活动中,时时刻刻面临困难,面临挫折。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教育的契机,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感受困难、尝试挫折,引导和鼓励幼儿为克服困难寻求方法,做出努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幼儿坚持性的培养铺下奠基石。
此外,“言必信,行必果”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特征。它在这里的意思是主要针对本身的,即不要轻易原谅自己,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计划要做的事必须做完,而且还要做出成绩来,否则学习生活就会杂乱无章,效率低下,最终使自己的思维惰性化,在心理上则表现为心绪杂乱,稍有变动就会寻路无门,四处碰鼻子,这可是考试中的大忌啊!考场风云变幻,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方法,相信会有所成功的,以不变应万变,这是千古将才们的传世之宝。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好的“不变”。再加上你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可谓是“心中有真意,稳坐钓鱼台。”管他什么鱼,统统一网打尽!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老师在平时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励志教育
这一块儿主要是通过在上课或班团课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一些励志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或鞭策;或介绍一些比较优秀的励志文章。
如:《自我肯定走出自卑》、《“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花开不败》等对学生进行激励;或者在网上或报纸上找一些励志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如在考后,班上整体考得不很理想时,就可以给同学们介绍这样态度决定胜负的三个小故事:
你吃过豆芽菜吗?你自己种过豆芽菜吗?有没有发现,自己种的豆芽菜都细细长长的,好象营养不良似的?可是巿场上卖的豆芽菜,肥肥胖胖,看起来就是又嫩又脆,很好吃的样子!其实那是有方法的!
商家在孵豆芽的时候,先把种子洒下去,接着会在上面盖上一层玻璃片之类的重物,当种子要冒出芽来的时候,首先就会碰到这个压力,为了长出芽来,并有力量举起这层重物,种子们会相约,有默契地一起喊:“一、二、三顶”、“一、二、三顶”。
于是就长成了肥肥胖胖的豆芽菜!因为它们通过压力的逆境考验,所以反而长得又胖又好!
可能有一些尖商会有其它的办法,但是豆芽的这种顶着压力而上的精神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下面我再讲个故事给您听:
日本人很喜欢吃一种鱼,可是这种鱼必须从西伯利亚空运到日本。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空运过程中,都会有高达40%的鱼因为飞机摇晃晕机死亡。
为了降低鱼的死亡率,于是有人提出在水箱中放入鱼类的天敌──螃蟹,这样一来,鱼为了躲避螃蟹的攻击,自然会集中精神、全力戒备以保护自己,不畏外在环境的威胁。结果,真的奏效了,鱼的死亡率从40%降到5%。
还有一个青蛙的故事:
一个科学家做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投进一口装满沸水的容器,但青蛙瞬间就跳了出来;但当把它放到装满清水的容器,然后慢慢加热时,结果,青蛙最终还是没有跳出来。
讲完故事后,可以问班上的学生:这说明了什么呢?(环境愈严苛,为了求生存,愈能激发人的潜能。观念影响行动,行动造就了结果。而观念代表着你对所处的环境抱持的态度。有句话说:态度决定胜负!试问问自己,对你自己,对未来,你现在抱持什么态度?)
二、挫折教育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可以这么说,再伟大的人,他也遇到过失败和挫折,没有失败和挫折,就不会有人的成功。因此,一个人在事业的追求过程中,不要怕失败,怕遭受挫折,正确看待这些负性的东西,会给自己勇气和信心,从而也有利于毅力的培养。通过在网上找一些相关文章或典型事例,利用班团课向学生宣读或讲解。如:《挺起你的胸膛》、《笑对人生》、《中学生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积极面对挫折》、《苦难是通往真理的最好老师》等文章,讲后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空余再去看看。信念是人行动力量与毅力的源泉。居里夫人为了提炼新元素,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做了一千多次试验,仅实验废物就上千吨,最后终于炼出了镭;再如,焦耳没有上过学,他的知识全靠自学获得,为了证明热是能的一种形式,使用种种方法,做了四百多种试验,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终于获得了热功的大量的数值;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沾满鲜血的利剑面前,临死还高喊:“不要动我的几何图!”要让学生懂得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同时还要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三、感恩教育
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能感恩、会感恩。常对学生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让学生感恩他们的父母给了他们生命,给了他们再次学习的机会,感恩他们的师长给了他们知识,启迪了他们的智慧;感恩他们的同学、朋友在学习上给予的帮助,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所以每月老师抽时间在网上下载一些有关感恩的题材,或者讲一些自己在电视或报刊中看到的一些感恩题材,结合班上近段时间的一些现象进行讲解;或者引导他们怎样过自己的生日。
让他们在过生日时别只顾着自己庆祝,而是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或发一则短信,问候一声,因为他们的生日是母亲的苦难日,让学生知道我们老师与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
四、心理调适
现在的学生,父母多在外打工,为了挣钱往往已是身心疲惫,只想着在物质 13 方面如何尽量满足孩子,而且很少在精神方面给予孩子关怀,所以很多学生心理非常脆弱。
要知道,如果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十字架是无法搞好学习!所以作为老师,要经常在网上找一些心理辅导的素材。如:高三学生常见心理指导、如何消除考前紧张、考生健康睡眠招数、名师说高考、如何针对学生的“高原现象”予以指导、学生考前的心理调整、高考时的心理状态调整及考试策略、心理专家畅谈高考考生心理调节、高考考场答题策略、消除考前紧张的小窍门。给学生端上一碗碗“心灵的鸡汤”,让学生疲惫不堪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
五、注重教室文化布置
班主任还要充分利用教室标语、口号或张贴栏进行教室布置,对学生进行激励或心理辅导。
综上所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活动让学生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培养他们主动地面对挫折,迎接挑战的心理优势。人生的路本来就不平坦,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努力来适应外界的要求和满足内在的需要,以期在主观上达到自我满足与幸福。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没有的,只有轻重、程度的差异。所以,一个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学生在班级中必然健康的成长、成熟。成为一个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四篇:从命题与阅卷角度看现代文考查
从命题与阅卷角度看现代文考查
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一直是高考试卷的一个重要板块。处于高三备考阶段的广大师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总是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稍许了解高考现状的人都知道,考生在现代文阅读方面的成绩实在是令人沮丧。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现状与原因的剖析,多是站在考生对立的立场上,责怪考生阅读面过窄,阅读积累偏少,生搬解题思路与方法,没有深入读懂文本等,这些说法毫无疑问是存在的事实;但不容同避的是,命题者对文本的选择和对文本后考题的设置,阅卷者对文本的理解及对考题答案的提炼等,似乎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试就命题者与阅卷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期为今后命题与阅卷工作的有效改进,提供一些基层的声音。
一、文本选择
命题难,首先难在文本的选择。大市级的统考命题(中考命题除外),由于保密级别不是特别高,所以多是指定相关命题人员提前选材、备卷。即便有宽松的时间,命题者要想从海量的文本中选择合适的,也是非常困难。高考试卷命题者不能像市县级统考命题者那样可以提前备题,所以文本选择更难。这些因素的确存在,但不应作为文本选择出现瑕疵的托词。笔者认为,目前现代文阅读文本的选择常存在如下问题:
1.删减过多,切断文脉
没有哪位作家的文章是专门为考试命题而写的,因而,命题者众里寻他千百度,找到一篇比较合适的文本,都或多或少会对文本做一些基本的技术处理,至少在字数上,要能符合考试阅读时间的需要。于是“删减”成了不二法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作品删减过多,文脉中断。
删减后的作品,其文脉被生生斩断,就会造成新的文本思路不连续、结构不圆融、意蕴不畅通,读起来佶屈聱牙,生涩难懂。如2013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考查选择了老舍《何容何许人也》一文,老舍原作2700余字,而命题删减后则不到1300字,删去一半还多。如前所言,删减一般难免,但问题是删多少、怎么删,删减后是否影响作品原貌,是否切断了文脉,是否影响学生的阅读?遗憾的是,当年命题者对《何容何许人也》的删减,把原作中前三四节对“何容”相关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背景的文字删减殆尽,每节仅留下或首或尾一两句结论性语言,这使得考生阅读起来云里雾里,真搞不清楚“何容何许人也”了――这哪是学生印象中老舍先生平实质朴的文笔呢?考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考场阅读能力,何谈答题解题?
也许有人会说,合适的、合理的删减不是可以的吗,为何我们有些删减却给考生带来阅读障碍呢?深层次探究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命题者之所以觉得大篇幅删减原作,似乎没有影响命题者自身的阅读与理解,其实一个潜在的问题被忽视了:命题者都是在反复阅读、仔细考量的基础上,对原作做出取舍的。换句话说,命题者阅读删减后的文本,其对文脉的把握、对文意的理解,潜在地受到删减前原作的影响与导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命题者对删减作品的最终理解,并不是原生态的理解。
2.节选唐突,缺失背景
除去删减之外,命题者对阅读文本,尤其是文学类文本中小说文本的选择,因其篇幅较长,往往采用节选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加工(或辅之以适当删减)。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但笔者认为,节选的文本应适当注意故事背景的独立性、节选情节的连贯性,否则,将会给考生造成阅读障碍。
如2014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考题《安娜之死》,命题者从托尔斯泰近69万字的《安娜?卡列尼娜》中节选出1200多字的内容进行考查,众多考生因不知“安娜之死”之前的情节背景,不了解主人公安娜的性格特点,考试时自然无法理清思路作答。
命题者想通过这种做法引导学生关注经典,引领今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走向,这一初衷很好,但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到底还残存多少呢?即便我们期待学生能够广泛阅读,但谁又能保证《安娜?卡列尼娜》人人都会阅读呢?因此,以名著考查来引导教与学固然可以,但在命制考卷阅读文本时,从长篇中节选出来的文字,还是要力求选文的相对独立性。2011年江苏卷考查的《“这是你的战争!”》一文,节选自宗璞的长篇小说《西征记》,内容相对独立,故事的完整性、形象的鲜活性和主题的深刻性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不就是很好的实证吗?
3.文体混淆,设题牵强
目前江苏卷现代文阅读考查有两篇:第一篇考查文学类文本(散文或小说),第二篇考查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主要考查论述类文本)。对于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命题专家曾坦言,文体的界定不是很关键,如《侯银匠》《溜索》等小说文本的选择,其语言风格与行文技巧颇有散文的味道,当然,即便按散文来定位,也丝毫不影响考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答题。第二篇文本,因实用类文本不容易遴选,所以实考论述类文本居多。若第一篇文学类文本中模糊界定散文与小说的文体,似乎没什么大碍,但若把第一篇文学类文本与第二篇论述类与实用类的文体混同,必将大大影响试题命制的质量,并干扰考生的阅读与答题。
如某市在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中,第二篇现代文即论述类文本选择了祝勇《千古兰亭》一文,我们试看该文第三段:
该文本后所附的考题其中一个是:简要概括本文第三段的论述层次。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的“思路题”考生相对容易作答,但本题考生解答效果不好,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文体选择有偏差――该文是一篇文化散文。
这篇《千古兰亭》原载于《十月》杂志,而《十月》是一本创办于1978年的大型文学杂志,主要刊载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千古兰亭》作为一篇文化散文,全文重在抒发《兰亭序》书法刻本及临摹的重大影响。上述第三段是该篇文章的中间段落,阅读后发现,该段毫无疑问也是重在阐发《兰亭序》生生不息流传及其影H向,虽有一些论述的味道,但总体是以抒情为主,基本谈不上论述思路(至多是情感变化),难怪考生同答困难。
二、命题设置
除去阅读文本的选择问题,造成考生现代文阅读类试题得分不高还有一些原因,那就是题目设置、参考答案设置及相应赋分点的设置不当。
1.题目设置:选点欠佳,表述不清
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考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后面所附的考题,其实也是考生准确地理解文本,观照文本的突破口。选择一个好文本确实很难,但好的试题文本出来后,如何针对文本设置出比较理想且规范的考题,也不容小觑。一个好的考题,其设题角度与题于表述的规范性、严密性,能快速有效地将考生领进文本。事实上,我们还是经常见到一些考卷,阅读文本很好,考题设置却很令人失望。这里主要表现为两类:
第一,没有找准最佳的设题角度或设置角度重复。由于探究设题角度是否最佳,必须呈现出具体文本内容,本文限于篇幅,不好全数展现文本,故仅对设置角度重复略举一例。如2012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选择师陀的小说《邮差先生》,论述类文本选择英国作家伍尔芙的《笑的价值》。《邮差先生》后第13、第14题分别是“……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而《笑的价值》后第17题则是“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尽管这三个“作用”题的考查角度有区别,但连设三个“作用”题还是给人以重复之嫌。命题者是否能照顾一下其他考点,力求对知识点考查的覆盖面能再大一点呢?
第二,考题题干表达的准确性与严密度有待商榷。考题是引导考生深入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也是学生思维整合形成答案的罗盘。因而,考题表达准确性与严密度的高低,直接决定考生思维的方向,甚至决定考生思维整合结果的成败。常见一些考题,题干表述不够严谨或不够明确,导致考生做出的答案不是命题者所给的方向,让考生的成绩受到较大影响。如某市模拟卷所选的散文文本《荡里莲花》,全文最后一段是:
涉及本段的一个考查题目是,“联系全文,说说结尾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命题者所给的参考答案是:“收束全篇(1分),一方面表明作者因莲花的美丽而陶醉(1分),另一方面又表明作者不忍长时间打扰莲花的怜爱之情(1分);升华主题(1分),表明作者对莲花的美好、高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2分)。”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命题者所出具的参考答案,除去“收束全篇”和“升华主题”2分是按“作用”类型给的,其余4分内容,完全属“情感类”。尽管常规的“作用题”一般多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思考解答,且内容方面亦可包含相关情感,但对于这个考题,我们可以参照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后的第13题“‘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的设问方式,把题目改为:联系全文,说说结尾画线句子的作用及蕴含的情感。这样,不是能更快更好地引导学生准确思考吗?当问题的指向明确了,考生的思考难度也就随之降低,答案也就更容易得出了。
2.答案设置:条目叠加,赋分不均
相对于考场内紧张答题的考生来说,命题者是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从容命题,反复思考的。参考答案当然也是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敲定的。虽然命题者所给的文本阅读类的答案仅出于“参考性”目的,评阅中可以略有变通,但窃以为,命题者在给附答案时,还是要尽量站在考生的角度,力求答案条目清晰,表述简洁通俗。
如某模拟卷文学类文本,从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选择一个“玉殇”的情节进行命题。《玉殇》中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雕玉师傅梁亦清精心雕玉,因特别专注而突发意外,最后玉毁人亡。小说的第二节是这样的:
文本后所附的第一个考题是:“梁亦清耗尽心力加紧雕琢‘宝船’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命题者所给的参考答案是:“①合同期限紧迫,妻女热切期待;②实现自我价值;③热爱玉雕事业;④想通过作品光耀同族民族精神。(每点1分。共4分)”
根据此处节录的第二小节,完全应该把答案中第①点里所包含的两个客观原因,分开表述并分别赋1分;根据后文文本,我们也可以得出第②、第③两条答案。这样答案刚好4点,每点1分。然而命题者设置答案时,把客观原因合并成一点,又凭空多出上述的第④点“想通过作品光耀同族民族精神”。其实,这里的第④点是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所蕴含的,于节选的本文情节中基本看不出来。从阅卷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数万考生答到第④点的近乎为零。究竟是考生同时陷入思维盲区,还是命题者研制的答案存在问题呢?
除去上述的文本选择、考题设置及答案设置等存在问题之外,笔者作为一线教师还深切地感受到:日常教学及备考过程中,市、县一级的统考试卷,批阅环节也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现象。市、县级的统考,一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校不停课,教师不停班,各地往往要求一天就批阅完,时间紧,任务重。这给试卷批阅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批阅前,鲜能很好研读文本,并集中试评、会诊;批阅中,批阅人员照搬答案,鲜有变通,甚至有因赶时间、赶进度而导致误判错判等现象。
现代文阅读与研考,是当前考试及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文本选择的优劣,考题设置的好坏,批改调研的精粗等,不仅影响考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而且影响考生后续的学习信心。搞得不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考生对阅读产生畏惧,对自身的阅读能力产生怀疑,进而造成对语文学习的厌恶。
在今后的命题中,命题者如能尽力做到“尊重文本,关注文体,谨慎删减,保全文脉;考点覆盖,题干严谨,答案精准,赋分合理”,一线阅卷教师也恪守“批阅放慢,贴近考生,学会变通”,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就一定能焕发生机。
第五篇: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
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
目前,江苏历史高考试题题型为选择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主要是材料题题型。所谓材料题,是在题干中提供几则材料,学生依据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或撰写历史小论文。在解题过程中,无论是材料题的解答还是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越来越注重要求学生对材料的解读、理解,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归纳,以及对书本知识的运用等。本文拟以江苏省高考试题为例,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
一、透视典型试题,剖析设问点的能力要求―――归纳综合
1.归纳材料信息
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第21题为例,“……②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③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④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此题中三个问都是考察学生归纳材料的能力。具体而言可分为两种类型。
(1)就事论事型
即根据其中一则材料,归纳材料中的信息。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和第三小问“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即属就事论事型。
(2)综述型
本题型中,先根据几则材料回答几个问题,然后最后一问要求学生依据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归纳总结后回答问题。上题中第四问“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就属综述型。
2.归纳整合所学知识
以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本题中第二问是:“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此问中“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是归纳材料信息,而“按照材料二的思路,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就是让学生归纳整合已学历史知识,考察其历史思维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解题时的归纳能力很重要,不光用于解答材料题,这几年江苏高考都考历史小论文的撰写,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归纳能力。
二、重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或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归纳法或称归纳推理,有时又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历史学科的归纳法,在于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得出正确价值取向的历史感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呢?
1.学科同理,借鉴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归纳
目前江苏省采用的各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是依据模块编订的,必修一是政治模块,必修二是经济模块,必修三是思想文化模块。高一学生学习必修一时,对于某一时代的背景知识不了解,不能让他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由语句到篇章、从书本到史料,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根据小标题,让学生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具体到每一段,了解每一段的大意。
2.知识统整,引导学生打破教材知识体系,在归纳与推理中总结阶段特征
在必修二和必修三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在学习时可以多角度引导学生,如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或原因及影响。目前人教版历史教材的模块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专题的内容形成体系,但是学生有一个通病,即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很模糊。因此在复习阶段,不管是学业水平测试,抑或是高考,可以将三个模块整合,从编年史的角度去复习。
归纳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历史教师要善于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课本知识分析归纳,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渗透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评论历史观点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并通过真题演练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