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资料 第1部分 第1章 题点训练5 得体题的单一考查与综合考查
题点训练五 得体题的单一考查与综合考查
[目标解说] 语言表达得体,既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语言修养之一,又是高考中的常见语言表达题型。鉴于语言表达得体的实践性特点,高考考查得体常带有综合性和情境性。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二:一是单纯地考查得体,二是把得体放在其他考点中综合考查。二轮训练中,考生宜在审清语言情境的前提下练好这两种考查题型。
真题回做
1.(2013·大纲全国)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1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位”改为“一个”,②“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改为“还”,④“因为”改为“不过”,⑤“况且”改为“而且”。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涉及用词错误、衔接不当、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语言不得体。①“一位”含有尊敬之意,一般用于称呼别人,不用于自己。“一位”应改为“一个”。②“先生”一般不用来称呼自己,应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应改为“还”,才能与前面的“除了……之外”意思相符。④“因为”后面的内容意思上与前面是转折关系,应改“因为”为“不过”。⑤“况且”后面的内容意思上与前面是递进关系,应改“况且”为“而且”。
2.(2013·重庆)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心头常亮红绿灯 安全行驶伴人生(2)爱妻爱子爱家庭 无视交规等于零(3)实线虚线斑马线 都是生命安全线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该题针对社会热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语文生活化,题目也更加灵活。注意“简明生动,幽默警醒”的提示语及对字数的限制。错题回练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民形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做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请为出境口岸拟写一条横幅,要求用对偶修辞,主题鲜明,语言得体,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勿忘礼仪之邦,牢记中国形象。(2)人人都有中国形象,处处皆是文明考场。(3)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风范一瞬间。(4)礼貌体现人格魅力,文明展示华夏风采。(5)带回国外美好印象,留下国人文明形象。核心知识回放 语言表达得体要求: 1. 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从说话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写或者说恰当的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2. 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不同场合用语不同,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有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满内涵的语言。3. 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比如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可在公文事务中使用;方言、俚语简明、通俗,在口头语体或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使用。4. 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如去电视台应聘记者,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侧重于介绍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应变能力,不要在相貌、T型台上、走步水平上做文章。5. 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有些词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敬辞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呼己方。还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来选择词语。如对长辈、上级等多用敬称。
定向训练一 单纯考查得体题型
1. 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对象,用语得体,才会有好效果。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出恰当的话。(每段话50字左右)某单位员工小张请假,不参加单位的重要培训活动,理由是最近儿子要考试,他要帮助孩子复习功课,否则孩子考试会不及格。
(1)如果你是小张的领导,就这件事你将对小张怎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小张儿子的班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你将对小张说点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做父母的固然要关心孩子学习,但不能以放弃自己的事业为代价。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不多学习、多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恐怕很难应对工作中出现的种种情况。(作为领导,应对小张启发教育)(2)陪读固然能起到督促孩子学习的作用,但家长要更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依赖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陪读弊多利少。(班主任是教育工作者,谈问题自然应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出发)2. 所谓“因境设辞”,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请根据下面两段话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1)1978年8月8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园田先生来北京,准备和我国政府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黄华外长到机场去迎接。不料,天公不作美,飞机刚停到机场上,就下起了大雨。见园田先生走下飞机,黄华外长迎上前去,随后陪同园田走进了贵宾室。园田寒暄道:“到北京迟到了,见到黄外长,旅途的疲劳消失了。”
黄华外长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江西革命老区做慰问演出,不料正值关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时,天空乌云密布,落下了一些雨点,顿时现场开始骚动不安。歌声一停,赵忠祥快步走到台前,深情地对乡亲们说:“___________” 赵忠祥的一番话,让演出在感人的气氛中得以继续进行。答案(1)您带来了及时雨
(2)关牧村的动情歌声,把自己的眼睛唱湿润了,也把老区人民的眼睛唱湿润了,连老天爷的眼睛也唱湿润了…… 练中点拨
单纯地考查得体能力,目标很集中。做题时要注意“四看四审”:,①看对象,审称谓、敬谦。这是首先要做的也是得体表达题重点考查的内容。,②看场合,审场合氛围。场合,即交际环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有关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具体的场合、对象而选择用语。,③看感情,审褒贬扬抑,切合感情色彩。改换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的词语,能准确严密地表达对事物褒贬的态度。注意在特定语境中,也就是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时,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成褒义,起到讽刺调侃或幽默风趣的作用。,④
是我没事,妈妈回家后倒是病了好几天。
念琳: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妮:是啊,所以我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幸亏有你这样的姐姐,叫我如何感谢你呢? 念琳:互相帮助嘛。你要赶紧好起来哦。
答案 ①乐妮,感冒好些了吗?要记着吃药。②想家了吧?给家里打电话了吗?③哦?这是为啥?④你是担心妈妈又为你着急,又会累着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得体、简明的能力,并且注意标点中的问号。根据两位室友的对话语境,体现出一个关心同学、一个逐渐理解母亲的内涵。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据说有位中国学者到美国参加“《梦溪笔谈》学术研讨会”时,美国专家高兴地说:“欢迎你来和我们合作研讨。”中国学者却谦虚地说:“哪里,不敢当。本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很荣幸有机会来贵国学习。”外国专家由此怀疑他的学术水平,并认为这位中国同行缺乏自信心。
如果你是这位中国专家,你会如何恰当地表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研讨会,就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情况交换彼此的看法。我希望我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产生新的认识。练中点拨
以得体为主的语言综合表达题难度较大。对此,应注意:
高考语言得体考查角度有二:一是单纯考查得体,题干中有明确要求;二是把得体放在其他考点中一起综合考查。后者题型常见,难度较大。
对此,首先抓审题,看看它有哪些或明或暗的综合要求,而“得体”有的在题干中明确要求,有的未作要求,其实暗中有表达“得体”的要求。因此,审题最重要的是审出语言表达综合题中潜在的“得体”要求。审不出这一点来,就会因无法在答案中满足题干要求而丢分。
3. 期中考试结束,有一位同学找老师倾诉成绩不理想的苦恼。请你根据情境,将下面的师生对话补充完整。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每空字数不得超过20个。同学:老师,我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找您聊聊吗? 老师:好的,没问题。
同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答错题是很正常的,犯错也会有收获。
同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你确实在努力,但可能没有注意到学习的方法和效率。同学:老师,我真的成了劣等生了吗?
7余先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成文化人。这个节目的意义,不在于访问了多少名人,而在于接纳了多少文化流浪者。
主持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先生: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但是如果为做这件事而觉得累,感到痛苦,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那就没有必要做了,毕竟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持人:好的,我们一定会朝先生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答案 ①余先生,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名人专访” ②虽然我也算得上很有名
③我觉得要做到先生所说的,很难啊 ④健康、快乐地生活更重要(言之有理即可)5. 某公园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实行开放式管理,是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维护石桌、石凳、体育器材、人物雕像等公共设施。然而,公园内多处设施常遭到人为损坏,让人十分痛惜。
请针对这种现象,拟定一条标语,呼吁广大市民提高文明意识,爱护公共设施。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损坏的不仅是公共设施,还是您的形象!(示例二)爱护公共设施,弘扬文明意识!
解析 标语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针对性强,有鲜明的主题。如本题,即要求考生针对公园内多处设施常遭到人为损坏的现象拟写宣传语,其目的是“呼吁广大市民提高文明意识,爱护公共设施”。因此,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围绕这一主题。此外,要让宣传语深入人心,富有鼓动性,还要在宣传语构思的精巧、新颖等方面下足工夫,使人一见难忘,以达到宣传目的。
6. 高考不仅是十二年知识学习的总检阅,更是一种体力和毅力的挑战和考验,是意志品质的自我较量。在即将召开的高考励志班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面对家长、老师、同学们,你会各说些什么?
(1)对家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请父母放心,我们一定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的养育之恩!(2)请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不骄不躁,决不后退,用辛勤的汗水为母校增光!(3)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要用最灿烂的方式诠释生命的精彩!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知识考查题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知识考查题
姓名班级等级
亲爱的同学们,三月份,我们一起阅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一书,我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是很多的,为了巩固我们的阅读内容,展示我们的阅读成果,让我们一起完成这个知识考查题吧!
一、判断题20%
1.陆鹤在学校广播操会操的时候将帽子抛向天空是为了怕别人不知道他是秃子。()
2.细马不喜欢上学的真正原因是他最喜欢的时候是放羊。()
3.蒋一轮进城购物时看见一位同学在指挥班级上的女孩子们排练的节目是《手拿碟儿敲起来》()
4.杜小康自从家里出事以后就不喜欢上学了,爱上了做生意。()
5.桑桑把白雀给蒋老师的信扔到河里是因为他怕别人看到他在为老师传信。()
二、选择题20%
1.秦奶奶不想搬家的原因是()
(1)秦奶奶离不开学校的师生。(2)秦奶奶一直认为这地方就是他买的,她不搬。
2.纸月的奶奶让纸月到()小学上学。
(1)仓板(2)油麻地(3)没有上学
3.秦奶奶的房子周围种的都是()
(1)草(2)花(3)艾
4.桑桑一天晚上脖子上隆起了肿块是()
(1)肿瘤(2)肌肉(3)鼠疮
5.桑桑捕鱼用的是()
(1)渔网(2)鱼叉(3)蚊帐
三、填空题21%
1.《草房子》的作者是,其中我还了解他的作品有、。
2.在《草房子》中我认识了的桑桑,的秦奶奶。
3.在书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原因是。
四、问答题39%(19+20)
1.阅读了《草房子》你最大的收获是?请用一段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2.如果让你向别人推荐《草房子》一书,你将如何推荐呢,请写一写。
第三篇:《哲学与人生》期末考查题
一、哲学的本义是什么?(200字以内)
哲学的本义主要是指哲学的原义和哲学的研究领域。
1、哲学的原义:哲学一词的英文是philosophy,philosophy由 philia 和 sophia 两个词合成,前者的意思是爱,后者的意思是智慧,哲学便是 “爱智慧”。
2、哲学的研究领域: 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1)形而上学,它的问题是什么是存在?它主要讨论有关实在和万物的最终本性。(2)认识论它,的主要问题是我们是怎样知道的。(3)价值论,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正当,什么是美?
(2)哲学研究的相关领域:伦理学、社会政治学、美学、逻辑学、宗教哲学,另外还有科学技术哲学、法哲学、经济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等
二、你怎样向一位外星来客解释你是谁?你是什么?(300字左右)
地球上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生物,动物是其中的一种,人类是动物中的高级动物,我是人类中的普通一员。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三位 一体。首先,人具有自身所有特有的自然属性,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体质形态、大脑结构等积极方面的特征,同时又凭借这种特有的肉体组织不断适应劳动。其次,人具有社会属性。人在生存交往的活动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系系统,从而也铸造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而这一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直接铸造了人类的内在本质。其三,人在认识活动中获得思维属性,集中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总之,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则是在人的社会属性中被规范和说明的。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有人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会怎样来回答他?人的生活拥有哪些在牛和昆虫哪里无法找到的目的?(600字以上)
人是高级动物,是动物中的一种,必然也具有自然属性,所以人也有一部分生命活动与牛或昆虫等普通动物一样,但是这些活动只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小部分。人是万物之灵长,人还具有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人生目的和意义远不止这些。首先,人具有亲情、友情、师生情、爱情等等许多感情,这些感情让我们有了快乐、归属感和幸福感,我们不仅要努力的去维系这些感情,更要努力奋斗去让他们获得快乐和幸福。其次,每个人在人世间的存在都是一次没有返程票的旅行,我们要勇敢执着的向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获得成功。第三,人不仅是群体性动物,更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生存和生活的,作为一个社会人,人要学会去帮助他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之更加的团结和伟大,永葆生机。第四,人作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宰,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高级动物,应该起到支配的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第五,人应该追求心灵的满足,寻求生活的意义,寻求人生的目的和真谛。综合起来说,人应当追求三大财富: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人首先要追求心灵财富,其次是精神财富,最后是物质财富。三大财富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项财富,人生无法完美。人生应当同时跋涉攀登两个最高境界,一个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人生的开心、快乐、自由、幸福;另一个是升华生命品质,完善完美化生命的反物质结构,争取将生命延续到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仙岛群岛洲等高层生命空间。四、一个好人(一个不去作恶,只做分内之事的人)必定是快乐吗?一个恶人——至少是最后——必定会受苦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每个人还要力图做一个好人?(600字以上)好人不一定快乐,好人也会受苦;坏人不一定受苦,坏人也会有快乐。好人快乐和受苦与华人快乐和受苦是有本质区别的。在解决此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好人和什么是坏人。首先,好人必具有善之性,即仁爱、善良和同情心等。仁爱最少功利色彩,最给人以无私的帮助,哲学家莫罗阿如此论述仁爱:仁爱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自由和幸福的许愿,它把天然的同情衍为永远不变的和恰,超出情欲、利害、竞争和偶然之上,二战时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迫害,抗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等历史证明,没有仁爱,人类将是不幸的;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中,善良的德行也被哲学家们所看重,培根在论人生中,把善良定义为一种“利人的品德”,并认为这是人类一切精神和品德中最伟大的一种,是属于神的品格;每一个自我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现实存在,因此在这个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同情心是我们与他人拥有了一个温馨的沟通渠道,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反复地向我们证明,人性中的同情心的力量是神奇的。其次,坏人必具有恶之性,即纵欲、妒忌和冲动等。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我们都承认欲望是人生一种起始自然的存在,但纵欲则违背了人性中的道德和理性,使人的尊严在纵欲的动物式的追逐中迷失和沦丧,人也就变成了非人;妒忌时常隐藏在许多人的人性之中,妒忌是人性因自私自利而产生的,培根认为“妒忌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目光所注目的地方”,妒忌带给我们双重痛苦:既有对别人成功的敌视和诋毁,又有对自身无能的怨艾和叹息;冲动是源于人的自私利己天性中的一种品性,日本哲学家三木清曾这样指出过:“怒火最能搅乱正确的判断”,冲动中的愤怒和暴躁不仅使我们杀害别人,无法体验友爱的温馨和欣慰,而且这实际上也是自我伤害。最后,我们得出,做一个好人,拥有良好的德性和德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好人,也许会经历很多磨难,但是在精神上和心灵上却是无比的快乐和满足的;一个人也会拥有更美好的前途和人生。
五、如果一个人犯了重罪,但他这么做完全是由他所受的教育,接受的不良影响或吸毒所决定所导致的,那么谁应对此负责?是他吗?是社会吗?他的同伴?毒贩?每一个人?抑或只是命该如此?(500字以上)
没有什么是天生就注定的,每个人出生时,就如同一张洁白的纸,上面什么也没有,如果说现在有了污点,那一定是后天涂上去的。造成每个人改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和不可忽略的。如果一个人犯了重罪,那么首先最应该对此负责的是他自己。如果自己坚定立场和原则,那么任何人都不可以让使你犯罪。其次,家庭和社会应该对此负一定的责任,任何违法犯罪的根源都是家庭和社会,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等观念都是从小到大,在家庭的影像下,在社会生活的呃熏陶下形成的,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外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第三,教育也应该负有一定程度的责任,教育是国民之本,它教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也教人们认识和改造自己,教育对人的影响是直接的又是深远的。是一切第四,同伴也难辞其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性格的养成都与自己的同伴是分不开的,你的同伴是什么样的,你可能就会不自觉的朝着你同伴的方向走去;第五,毒贩也必须得负责,吸毒的人往往都是去寻找刺激,毒品会使人更快更深地堕落,长期在“毒圈子”里,犯罪也会成为一种必然结果。总结起来,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人区别于普通动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有社会属性,每个人每时每刻在做的每一件事情,虽然由他自己决定并是他自己在做,但却与周围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教育、同伴等等许多因素是分不开的。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支配的,所以影响人的意识也必将影响人的行为。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考查训练题 人教版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考查训练题 人教版
七年级名著考查训练题
一、《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是
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大致包括对的歌颂,对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如其中一首哲理小诗“墙角的花/你
时/天地便小了。”
二、《伊索寓言》
阅读下面的故事,回答相应的问题:
有个农夫生命垂危,此时此刻,希望告诉儿子们一个秘密,就把他们叫到跟前说:“我的孩子们,我就快死了;所以我想让你们知道,在我的葡萄园里埋藏着珍宝,你们自己去把它挖出来吧!”儿子们认定财宝埋在地下,为了找到它们,就用铁铲和钉耙反反复复地翻遍了整片葡萄园,然而什么都没有找到。但是经过了彻底的挖掘,葡萄却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
这个故事选自哪部名著?
请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你对该故事的看法:
①
②
你还知道哪些出自该名著的故事?(答出两个)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童年》
1、作者从高尔基父亲逝世开始,到母亲逝世为止,恰是作者5岁到7岁的童年生活阶段。书中充满了残酷恐怖的生活故事。这部作品叫《
》,与《
》和《
》合称“自传体三部曲”。
2、《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3、《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因此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 ;但也因为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
的色彩,使人在黑暗中看到
,在邪恶中看到
,在冷酷无情中看到
,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
四、《鲁滨逊漂流记》
1、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成功刻画了“硬汉子”鲁滨逊的形象。你认为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原著的一个片段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2、写出鲁滨逊在荒岛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3、“18世纪,一个水手和船长在航行中发生冲突,被遗弃在荒岛上,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他在与人世隔绝的环境中,独自生活了多年---”此事触发了
国作家的创作灵感,从而写出了《鲁滨逊漂流记》。
4、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他在一座无人的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收到一个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又因帮助了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国家。他的名字叫(),这部作品是《
》。
五、《昆虫记》
1、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曾被鲁迅先生奉为“
”的楷模。
六、综合题
1、班级举行“我愿与 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
鲁宾孙星期五 阿寥沙 保尔·柯察金
我愿与
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
(50字左右)(2008年河南省中考试题)
2、(06年江苏省南京市改编)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
。”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 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
(2)材料一中,你认为青少年会如何诠释这种时尚?请将材料补充完整: 他们说:“
。” 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3)你从《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中选择一部,也撰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段阅读心语。
《
》的阅读心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宣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中学图书馆要制作“名著推荐卡”.请你从下列名著中自选一部,帮助填写一张卡片:
《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 名著推荐卡 书名
作者
推荐语
精彩片断(30字左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冰心
泰戈尔
母爱与童真
大自然
孤芳自赏
二、《伊索寓言》
①
勤劳致富。(生活不要依赖别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耕耘。)②
善于教育。(父亲临终前善意的说谎,使儿子们有了意外的收获。)
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狐狸和狗等
三、《童年》
1、《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
2、阿廖沙
“我”(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舅舅。
3、天真烂漫、光明、善良、人性的光芒、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四、《鲁宾孙漂流记》 1、2、(略)
3、4、英国 笛福
五、《昆虫记》
昆虫的史诗
讲昆虫生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六、1、能答出人物、作品,联系人物的思想性格谈交朋友的理由。
2、(1)倡导人们多多阅读经典名著。(2)、示例: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意思大约一致即可。
(3)答案略。符合所选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4)答案略。采用切实可行的形式,能达到倡导阅读经典名著的目的即可。用心
爱心
专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五篇:2013年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第八章第三节]
题组一
抒情方式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 贺
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②③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
①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②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③若个:哪个。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南园》由两个反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了。答案:《马诗》借物抒情,写出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南园》直抒胸臆,连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痛快淋漓。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注
黄 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注】 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下片采用什么抒情方式?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下片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我们一时难以理解,但若知道作者是南宋的一名爱国词人,再结合最后三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词人直抒胸臆,抒发了心系国事而又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全词之中,江山易帜、国运不昌之恨同英雄报国无门、功名难就之悲互相凝结,表现了沉重的民族忧患和人生悲剧意识。
题组二 修辞手法鉴赏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 叶
李 靓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①②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注】 ①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专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宫人在叶上
题诗,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②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句清新,感情真挚。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
三、四句,以“寒”字点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
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祝福。修辞手法不难回答,重点和难点是效果,要联系具体的句子来分析,不能只有结论。
答案: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残叶、日月、泥尘以感知,感情真挚,表达了对残叶命运的同情与关切。本诗还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第三、四句把残叶现今的凄苦情状与往昔盛时的温馨可人进行对比,第五、六句把残叶未落时日月有情与残叶经霜委地后泥尘污染的无礼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了残叶的命运,寄寓了深沉的感慨。4.(词见于第二节·菩萨蛮)词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人开篇就描写了清溪的水色给自己以清心的感受;接着二、三联分别运用衬托和比喻的手法来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最后,又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环境。答题时一要找准“明镜”“屏风”的本体,二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妙处。
答案:运用比喻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给人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题组三 表现手法鉴赏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 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全部是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丝毫不带有作者的观点、态度,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充满在字里行间,显示了高超的表现艺术。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回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自然会联想到白描的手法。
答案: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①②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③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雄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借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鹰搏击狐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见作者在郁闷中迸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作者旅寓河南期间。首句“寒山几堵”写出山高,“风低”句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划破”。“秋空”句写出天的空旷、澄碧,“醉袒”句,写出酒醉想起鹰逐兽的地方。词的上片运用衬托手法,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来衬托鹰的威猛、雄健。词的下片,“男儿”句写出自己有才能却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后四句表明自己老当益壮,像雄鹰那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答案:①主要运用衬托的手法。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等也算对)
题组四 构思技巧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桂州腊夜
[唐]戎 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诗首联写除夕守岁到三更已尽,但仍离家万里,思归无计。颔联写卧听雪落竹林,梦中没有离开家乡。颈联写终是孤枕难眠,听将晓的号角响起,更漏已歇,长夜已过;看孤灯掉落着细碎的灯花。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全诗充溢着凄苦的思乡之情。
答案: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下片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般来讲,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在篇首有总启下文、作铺垫等作用,在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篇末有总结全篇、深化主旨等作用。然后,结合具体的位置和诗歌的内容作答。而本题的这两句位于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考生还需要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怎样承上,怎样启下。
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下片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了铺垫。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从词的下片来看,作者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上片却写午梦西湖。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分别运用什么手法来咏荷上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的上片和下片各是一个角度,上片用的是梦幻的手法,也是虚写的手法,实际上就是想象;下片是实写,实写时运用了比喻手法。
答案:作者先用虚写(或想象)的手法,写梦中雨打船篷声,惊醒才知是急雨打庭院池中的荷叶的声音,突出雨之急、之大;然后用比喻(或实写)的手法写雨珠的形、色——像珍珠那样圆、那样白,它们随着荷叶的颤动而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泛清波的水银,突出荷上雨之美。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并结合一、二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思念家人,渴盼归家的思想感情。“北雁来时岁欲昏”,是写季候、时节,也暗点思归之情。“北雁”南来,是写眼前景,但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所以下句接以“私书”,表示接到了妻子的信,一语双关。“岁欲昏”即岁月将暮之意。岁暮正是家人团圆的时节,而诗人不但不能与家人团圆欢聚,反而要远行异地,这怎能不引起悠悠愁绪?“私书归梦杳难分”是对思归之情的具体刻画。欧阳修与妻子伉俪情深,如此情深的夫妻,离别之后,怎能不“私书”不断?怎能不梦寐以思?心有所思,夜有所梦,真乎幻乎,梦耶非耶,两实难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宋]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诗人的想象中,面前的这株海棠花说不定会像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所以诗人特意点燃高烛,照耀海棠,使她打起精神,不致“睡去”。
答案: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喻人。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古长如白练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夸张的手法,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千古长如白练飞”用比喻手法,“白练”写出了瀑
布的形状、色彩,“飞”字写出动态之美,“千古”在时间上拓展和延伸,有较强的表现力。答案: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两个问题,分别涉及了“拟人”与“夸张”。分析修辞必须侧重运用的效果,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6.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
出 关
徐 兰
②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注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笠”比作头盔,把“蓑”比作铁甲,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
[元]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
(2)前面的“渡口”“江头”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头古来就是送别的场所。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陈琳墓
温庭筠
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②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③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④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 ①飘蓬:喻指诗人身世飘零,如枯萎的蓬草,随风飘荡。温庭筠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长期被压抑,终生不得志。②词客:指陈琳,先后受何进、袁绍、曹操的重用。③石麟:墓前的陈列品——石制麒麟。④书剑:指文武才能。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抒情方法的把握能力。通过分析可知,解答此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陈琳的身世。温庭筠是大家熟知的诗人,通过注释可知此诗写作时作者的处境。陈琳是东汉末年著名文人,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总结答案时,要抓住借古讽今的主旨,不必去紧扣字眼分析。
答案:这首诗借古讽今,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区别,表面上寄托了对陈琳际遇的欣羡,实际上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暗含着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的时代的不满。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同是送别,但两诗在“虚”“实”手法的运用上各具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古诗词描写手法的把握能力的题。题目上已经点明让简要分析“虚”“实”的手法,难点是分析两首诗写法的不同。王诗前两句是写的实景,由“忆”字引出虚景;郑诗前两句从视觉写,第三句从听觉写,都是实写离别。
答案:王诗由实而虚,在叙写离别场景后,用一“忆”字,虚构分别后朋友月夜泊舟、梦中听猿的情景,表现惆怅别情。郑诗从视、听两个方面实写离别,借眼前景依依杨柳、蒙蒙杨花、凄怨笛曲,抒发绵绵离愁别绪。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1)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结构和内容(色彩)两方面分析,属于以美景衬哀情。(2)注意前两句实写离别时的情状,后两句虚写分别后的情景。
答案:(1)利用对句,对偶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衬托了离别的伤感。(2)下片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分别后月色皎皎、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泛舟明湖
申涵光
女墙倒影下寒空,树杪飞桥渡远虹。
注
历下[]人家十万户,秋来俱在雁声中。
【注】 历下:济南的旧称。(1)首句“寒”字有怎样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本诗所用的艺术手法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问对“寒”的理解可从时令和心理感受两个层面理解。第(2)问理解重点在“秋来都在雁声中”一句,这里写大雁的叫声,既是衬托,又是借景抒情。
答案:(1)首句“寒”字,既点出时令,更写出诗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在浩渺如镜的秋水里倒映着阔远的寒空与黛色的城墙,给人一种威压与寒彻的感觉。这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第一,衬托。作者借长空过雁引发出意中之景,以寒秋鸿雁哀哀长鸣的声音,渲染百姓饥寒交迫的生活。第二,借景抒情。作者避开胜景常境,以冷峻、独特的视角来展开画面,所选意象,多为特定的肃杀之景,通篇写景而感情色彩非常强烈。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驻马听吹
白 朴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1)开头两句写出了笛声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曲子写笛声非常精彩,请具体分析是用什么技巧来写笛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写出了笛声激越高扬的气势,写出了笛声中透露的清正之风。
(2)衬托或侧面描写。听到笛声,鹧鸪欲坠,梅花惊落,侧面烘托笛声的优美动听。通感或移觉,笛声是听觉反应,通过“霜天”之触觉、“沙漠”“梅花”“明月”“白雪”等视觉画面,表达笛声所传达的奇幻意境和艺术效果,突出笛声的美妙。拟人,梅花“惊”,写出满树梅花竟然在笛声中化作黄昏雪花。夸张,一声吹落江楼月,悠扬的笛声竟使月落高楼,可见笛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