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1:0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摘 要: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有意识地利用课本中优秀作品的“空白”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配插图、进行续写、改写、扩写、创设情景训练以及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仔细观察体会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101-02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基本思维能力。辞典中对“想象力”一词的解释是:“在直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1]。因此,想象力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言文学中,想象力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课本中优秀作品的“空白”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想象

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们是文中以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的层面上,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这样的“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对于这样的“空白”,教学的重点是“导”,引导学生自觉地构造出一个个审美对象,从而提升审美视野和境界,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文字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弥补起来,可使之具体化、深刻化。例如,在乐府诗《陌上桑》、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中,作者并没有具体的描写主人公的肖像,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文中的实写内容为依据,想象其肖像,增进对人物的全面认识。学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是能够发现“空白”的。但是学生通过想象力对它进行“填充”,则是难点。老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填充”,更应该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激起学生积极地比较、反思、交流、选择,这样就既能够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的能力。此外戏剧中的潜台词、小说中的省略号、破折号,诗歌中的一些语句都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以想象填补“空白”。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在学生对课文有较深理解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配上插图

文学与绘画两门艺术历来相通,自古以来,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材料,因为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通过艺术的语言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因此,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中的抽象文字符号与平时积累的记忆表象重新组合,即根据文章内容给课文配图,这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宣泄他们创新原动力的最好途径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此可进行大胆的尝试,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如《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斑羚飞渡》中斑羚飞渡时的悲壮图;学生心目中的《苏州园林》;《爱莲说》中的花中君子――莲花;《从百草园到三味节屋》中生气勃勃的百草图;《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依依惜别图;《背影》中的父亲的背影;《核舟记》的核舟„„寥寥数笔出神入化,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学生就能在咫尺见方的黑板上或小小的作业本上开拓出无限广阔的形象世界,每一幅图都是学生的得意之作,每一幅图都能凝聚其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与此相对应的,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日益加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续写、改写、扩写、创设情景训练

课堂就是训练场,教材就是训练源。课本知识反映的生活尽管是间接的,但往往能够展示出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而教师一旦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学生的想象的闸门,把他们带到一个驰骋想象的新天地,就会迸发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一)续写训练。这种训练适合在教学叙述类文学作品时进行。因为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艺术性地设计情节结构,戏剧性地反映人物的命运。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编写未发生的故事,去设计人物将来的命运,学生自已也享受了“虚幻”的乐趣,有了作家们的自豪感。如在作文课上,可以让学生阅读童话《皇帝的新装》,然后按照各自的设想去安排皇帝游行结束后会怎么做?学生们兴致勃勃,很快落笔成文:有的同学设想皇帝回宫后思自己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虚心纳谏,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皇帝;有的同学写到皇帝非常生气,杀了说真话的小孩,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等等。

(二)扩写训练。这种训练适用于记叙文、叙事诗等作品的教学中。扩写训练只需提供一段简洁的记述性文字,对人和事、景和物有一个基本的交待,然后由学生通过想象,借助各种描写手段,去充实内容,完善情节,使人物形象丰满、景物生动鲜明。如刘义庆写的《周处》中有这么几句:“周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可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采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突出其粗暴强悍、好争斗,勇敢坚韧的性格特点。

(三)改写训练。这是一种大开大合式的训练形式。改写训练是就一篇课文,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构思,另拟题目或另选体裁,再造新篇。它的难度较大,尽管离不开原文提供的意境,但在人称、角度、重点的确立上,又与原文很不相同。例如,乐府诗《陌上桑》就可以改写成《秦罗敷的故事》;《天上的街市》也可以改写成《逛天上的街市》等。

(四)创设情景,进行片段训练。情景,即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创生情景,把学生带入所教课文的特殊意境之中,让他们充分体会彼时彼地彼人彼景彼物的感受,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如学完《孔乙己》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孔乙己排出九文钱的情景,之后布置:对孔乙己排钱的过程进行一段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我曾经在课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上创设过这样一个情景:“有一位汽车司机,开着满载货物的卡车爬行在一段人烟稀少的山路上,行之路的拐弯处,突然发现一个人躺在路边,身上似乎有血迹„„如果你是这位司机,你怎么想、怎么做„„”没想到学生激情很高,人人都有话说,课堂气氛也显得很活跃。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或创设的情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觉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相得益彰。

四、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自然

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生而目盲的人,无法想象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何种景象;生而耳聋的人自然无法想象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响,无法体味“余音绕梁”是何种感受。可是当我们读着马致远在 《天净沙 秋思》中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头脑中就会展现出一幅充满苍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这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储存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记忆表象。读着马致远的词句,借助这些表象的重新组合,便产生一种充满苍凉气氛的情境。可是我们头脑中的这些表象,单靠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完整准确地感知到的,要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仔细观察体会,以此丰富表象储备,这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但是,观察并不能盲目地无层次地进行,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虽然自然界一年四季都在不断变化,但在观察时,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因素会影响观察者,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表现在:第一、观察的时间,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到的景物会有所不同,一天的朝暮晨昏,一年的春夏秋冬,景色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分别写出加以比较;第二、观察的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景物会有所不同,苏轼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也可以借助想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第三、观察时的心情不同,则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一,忧郁则阴霾满天,欣喜则阳光明媚,同样是写秋天,在毛泽东的笔下就洋溢着雄健之气,充满生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和活力,但在欧阳修的笔下却是一派萧瑟景象,抒发了徒然忧伤的喟叹。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还有不少,如看照片作文,观舞蹈作文,听音乐作文等等。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的习惯,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我国当代教育提出素质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发展的民族;同样,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也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学生。而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能力高的学生必然具备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富有想象力。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想象体现了个体思维的开阔性、流畅性、灵活性。惟其如此,学生才会成为一个个灵动的、独立的、与时俱进的个体。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更应在教学中渗透想象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最终教育目的。奇思妙想,方可诗意翱翔。本文拟从以下方面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以古典诗歌为平台,涵泳品味,激发想象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古典诗歌,具备音节和谐,韵律流畅,意境优美的特点。这种美常常是言语无法清晰描绘的,意会却无法言传,想象便成了理解诗歌的关键载体。教师可以采取听录音,范读,默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赛读等各种方式,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在涵泳品味中,揣摩想象,理解诗歌。

笔者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时,引导学生把握三言七言交错的读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起兴时,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气势,在朗读中品味慷慨生悲的韵味;入题时,节奏要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声调读,读得豪气十足。举杯劝酒时,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劝酒辞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须读得酣畅淋漓,而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时,要结合李白的生活经历,想象诗人怀才不遇、寂寞痛苦的人生境遇,读时放慢语速,夸张而又不失真实地读出诗人的痛苦情绪。

在教师一步步悉心点拨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在反复地涵泳品味中,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穿越时空,似和古代先贤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在品读中,那个桀骜不驯,慷慨自信的诗仙如在眼前。有学生不禁在文中如此写道:在融入身心的朗读中,我仿佛听到了青莲居士那爽朗明媚的笑声,仿佛看到了他嘴角那一丝淡淡的忧愁,仿佛触摸到了诗仙那狂放不羁却深藏块垒的深沉的心灵,李白小小的酒杯里蕴含着汹涌澎湃的寂寞啊!读此,怎能不为学生灵动的想象而感动?

二、以散文教学为主阵地,挖掘教材,培养想象

想象力具有普遍存在性,它并非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潜在能力。想象力的普遍存在决定了语文教学完全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我们语文教师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燃学生创造想象的智慧之火,多给他们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决不能就文讲文,仅仅把教学停留在文化知识的简单传递上,教师必须在讲授的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可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力。

比如教师在讲授《故都的秋》时,需让学生整体感知,感受基调,把握思路,分析结构。在确定文章大致轮廓时,可尝试引导学生再现画面,再创意境,通过重组画面,缘景入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设想自己在古都民居院中赏秋,就视听所及的范围,构想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化的古都秋色图。例如:背景――高远,碧绿的天空;中景――破屋,庭院,破壁,槐树;近景――五颜六色,流光溢彩的牵牛花,满地秋槐落蕊;特写――蓝朵牵牛,尖细秋草;点景――瓦灰色的驯鸽在青天下飞过;画外音――鸽哨,蝉鸣。通过学生的想象,调动视听嗅味等各种感官,具体感受古都的秋味秋意,在欣赏过程中,再帮助学生,激发想象,根据自己的经验适当补充形象并具体描述。例如:高远碧绿的天空,驯鸽飞过的动势(驯鸽可能是纯白色的,可能是瓦灰色的,鸽哨是尖细的,悦耳的);牵牛花是喇叭形的,有蓝的,白的,紫黑的,淡红的,在阳光下闪着清冷的光;树上秋蝉的叫声十分衰弱,听起来有几分凄切;槐树下面,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绵绵的,松松的,软软的;人应该有一种微凉的感觉,并从中感受一种秋意。在想象作品的图画美,意境美时,进一步地想象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情味。

三、以作文训练为舞台,躬身实践,拓展想象

课堂教学中借助课文进行“悟境”式想象,只是再造知觉想象,以便深入情感,深刻理解文章,虽然这些都具有某种创造成分,但仍以再造想象为主,要真正提高想象能力,只有通过个体独立实践才能展示出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写作训练中,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想象能力,既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又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而实际上这两种能力又常常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笔者在教授作文时,常常有意识地突破常规思维,引导学生去大胆想象,尝试创新。当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选择四平八稳的议论文时,我会鼓励学生尝试小剧本创造,根据立意,结合现实,想象情景画面,设计故事情节,创作引人入胜的剧本;当一些学生仍然在写平铺直叙的记叙文时,我会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想象细节,创造情景,努力使记叙文多一份灵动,多一份生机;当学生想象力匮乏,写作机械呆板时,我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走进经典,品味经典,开启智慧。

实际上,这种写作中的想象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高考作文越来越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2012年高考作文为例,新课标的《船主与油漆工》,上海卷的《被舍弃的微光》,四川卷的《手握一滴水》,湖北卷的《科技的利与弊》,江苏卷的《忧与爱》,山东卷的《以孙中山的箴言自拟题目》等等,从审题立意到素材运用,文体选择等方面,都需要学生一定的想象力做底蕴。没有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感悟,文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雨果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高中生正处于黄金年华,想象潜能最丰富的阶段,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肩负起重任,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

(作者单位:淮滨县第二高级中学)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广东省普侨区中学 袁运成【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

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三、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

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通过这些途经,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如何培养;教材启发;质疑发展;训练提高;课外丰富;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想象。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纵横驰骋,凌空翱翔;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

广东省普侨区中学 袁运成 1

想象主要来源于现实,但语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因此,可以说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启发丰富的重要的“训练器材”之一。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时,可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力。

科林伍德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结尾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说结尾用“路”来比喻希望的有无、揭示小说的主旨,留下了悬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路”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开辟、行走,认真领悟作者的“弦外之音”,从而很快把握住了小说的主旨。

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他们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教师要设计好有意义的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解开束缚,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精心设计的提问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它的外延与内涵都应该是广泛的。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本人应该脱去陈旧的外衣,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深入的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教参的某些粗浅的解读和大致概括上。只有教师的理念新,才能用行动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惟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允许学生充分思考,有自己见解的同时,对学生思维的偏差给予及时的纠正。我经常训练他们多用“为什么?”“还有没有反弹琵琶的想法?”“假如„„”等句来思考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

如教《荔枝蜜》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尽管把蜜蜂的外形、动态描绘得很形像,我进一步启发他们:“文中描绘的小蜜蜂,它们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无私工作,这形象像谁呢?”于是,学生依赖“原型”展开了创造想象。有的说:“蜜蜂像培育我们的老师,一生辛勤无私地工作。”有的说:“蜜蜂就像我认识的那位黄大爷,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工作着。”还有的说:“蜜蜂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的人们。”经过引导,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对蜜蜂形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想象力的火花迸发出来了,教学效果远在课堂之上。

三、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

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训练时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最好以一个单元为标准,不宜过多或过少。太多,学生做起来困难,会产生厌倦;过少,则达不到培养思维想象力的目的。

训练时要以质量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允许想象离奇些,不要抑制他们的想象。教师不能因其想象离奇不合情理就横加指责,如果这样,想象力便永远不会提高。教师一定要注意给予适当评价,对其不合理之处要晓之以理,细心纠正,对其思维想象力要及时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激活其思维,开发其深藏的想象力。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蛋,相信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孵出小鸡来;看到气球上天就想象人吃了苏打片,肚皮里有了“气”,人也可以腾空,虽充满稚气,但其中就蕴含着让人惊讶的“想象”元素。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其共同点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惟其如此才会做出傲人的成绩。

只要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训练,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题型的训练,让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在训练中,可以用各种各样方法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一条未走的路》一课,1、诗人写了自己选择的一条路,但文章重点却放在另一条未选择的那条路,这是为什么?

2、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条未走的路”?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作者的用意,理解其中的哲理,这样在思考讨论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如《再别康桥》中“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句,平常人划船都是向没有水草或者没有阻碍的地方划船,而作者却为何“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呢?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自的理由,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敢于想象,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样,通过恰当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

理学家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窄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刘勰云:“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素材是想象力的翅膀,而情感是想象力的动力。学生如果知之不多、知之不真、知之不广、知之不深、知之不新,想象力就会失去源头活水,难以插翅飞翔。想象力必须以素材和情感为底蕴、为依托,才能充满活力,腾飞到更广、更深、更高的水平,达到如刘勰所说的神驰境界,而课堂之外的素材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延伸到课外,学生想象的翅膀得以高飞远扬。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它啊是创造性的,属于这种创造性活动的,首先是掌握现实及其形象的资禀和敏感,这种资禀和敏感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此外,这种创造活动还要靠牢固的记忆力,能把这种多样图形的花花世界记住„„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一般地说,卓越的人物总是有超乎寻常的广博的记忆。”加强素材积累训练,拓展

素材积累空间,能很好地丰富与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力。语文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妙词佳句,懂得文章的谋篇布局,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都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器材”。2007年广东省文科状元严俏华,她从小就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读过许多中外名著,小说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情节、精巧的构思很好地丰富了她的想象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阅历丰富的人,知识储备才丰富,知识储备丰富才利于通过粘合、夸张和联想等方式创造出更多的想象。而课堂之外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山川河流,去观察草木鱼虫;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去体验人间冷暖、去感受世态炎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知识,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如学了《废墟的召唤》一课,我就带领学生参观珠海新圆明园,指导他们精心欣赏这形式优美的装饰斗拱,雕梁画栋的窗栏屋檐,以及雄伟壮丽的新圆明园全貌。通过实际观察,引导学生联想我国古代的建筑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结果发现,学生们想象的闸门打开了,汹涌而至的思潮不可遏止,写出了情节离奇,引人入胜的好文章。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的“我站在庄严雄伟的新圆明园里,踩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上的条石,感到气势磅礴,胸襟开阔,不由想起了古代修筑圆明园的劳动人民来。”“看着这古香古色的摆设,摸着这巧夺天工的雕刻,欣赏着这独具风格的建筑,望着这中西艺术的结晶,我不由感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的伟大啊!”圆明园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高度发展的代表,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经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多了。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阅历,不断地自己的想象力。

没有想象的思维是枯萎的枝柯,没有超越的天空不会广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习惯,是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003年;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爱因斯坦;

3、《艺术原理》 科林伍德;

4、《故乡》 鲁迅;

5、《马克思思格斯论艺术》第二册 马克思;

6、《观书有感》 朱熹;

7、《文心雕龙·卷六 神思 第二十六》 刘勰;

8、《美学》 黑格尔;

2008.1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想一想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些什么?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再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时,针对猫头鹰、袋鼠和小猴子分别做大王时的三幅插图,我引导学生根据插图想象猫头鹰下令后大家怎样议论纷纷,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样辛苦的练习跳跃,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样欢呼雀跃;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教室里孩子们的神态、心理活动等。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我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三、抓住文中空白,丰富想象。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 “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没有直接表达,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写到“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小鸭和小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文中没有描述,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小学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靠我们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四、引导仿写改编,展开想象。低年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遇到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学了《听听,秋的声音》,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编仿写训练,学生思维的火花轻易的被擦亮了,其效果令我又吃惊又欣慰。比如:听听,秋的声音,柳树弯下腰脱下旧衣裳,“唰唰”、“唰唰”那是发给冬天的电报听听,秋的声音,小蚂蚁在搬家,“一二”、“一二”吹响了过冬的号角。听听,秋的声音,小麻雀站在电线上呼朋唤友,“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听听,秋的声音,小青蛙加紧挖洞,“呱呱”、“呱呱”是和夏天告别的歌韵。秋的声音,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在树林里,在果园里,在农家的粮仓里,在每一个丰收的喜悦里!那是秋天的音符。教学中,我还就不同类型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改写,如:把常见的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科学童话改写成说明文;根据课文故事的情节,顺其自然想象结果进行续写等等,使学生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让他们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灿烂地迸发出来。

五、结合习作教学,培养想象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孩子创造,在观察的基础上,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想象契机,让学生组合成新的形象,学生就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我班的孩子写《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多么想有一对翅膀》《海底见闻》《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未来的桥》等想象性作文,创造热情高涨,写得竟不肯搁笔,看他们的习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灵气、悟性和创造力,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了最佳的心理状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注重培养想象的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使他们的知识得到牢固掌握,能力得到扎实训练,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言 想象力 知识 能力 教学质量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强调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可见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想象力这么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具体的体会。

一、强化自读,读中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形式丰富多样的读,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读书时借助头脑中的一幅幅画面想象,有助于深刻地理解课文。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想象能在脑海中再现事物形象,并且创造种种新形象,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许多是写景状物的,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边自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在指导学生自读并理解全诗是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诗人写诗的心情,再让学生读读诗句体会洞庭湖的柔美、水平如镜的景象,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过程中,对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也体会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利用插图,发挥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仅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教师有序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教学课文《小熊住山洞》时,很重视图画的作用,每一个季节的描写,课文都配有美丽的图画,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画,体会小熊为什么“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在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在急需木头房子的时候,小熊是怎样说服爸爸不砍树木的,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在学生利用图画进行思考的同时,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层层深入推动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抓住空白,丰富想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作者运用的是描述性语言,在描述中必然会留下许多不确定性和空间,这就像是画境里的留白,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阅读教学教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通过推理、想象填补、充实这些空白给人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为这些空白填添亮丽的色彩。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中,课文以狮妈妈对懒狮子说的话结尾:“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却没有交代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的表现,这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样做?”这个问题展开补续想象,并达到了练习说话的效果。

有些课文中省略部分也给学生留下了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往往这些省略部分是学生丰富想象的源泉,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有利条件。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课文中写到: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四肢,他的肌肤,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盘古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变成了世间的什么,引导学生仿照句式接着说下去。学生的思维很快地被激活了。因此,课堂上“生成”了一句句精彩而灵动的发言。这样补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训练了谴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进一步增进了学生对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深入地理解,为他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感动。又如教学《假如》这首诗时,课文最后一段,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没有说为谁画什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一段诗歌。这样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在学生的讨论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启发学生对他人的关爱。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印象,增强了语言积累的效果,同时也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拘形式,随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阔,才能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寻求问题的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达到创新的目的。才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家》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师:小朋友,除了刚才你们知道的内容,想一想,“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它还会是谁的家呢? 生:蓝天是小鸟的家。 师:是啊,蓝天是一些会飞的小动物的家,还是哪......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为此,在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教育论文

    摘要:笔者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训练写作,激发想象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学生......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

    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大全5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曲霞镇中心小学 王 龙 内容摘要:文学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为人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人类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内容摘要】想象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多角度、多......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张秀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重新认识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的重要。而想象力正是创造能力的核心。然而,纵观当今中学生的现状, 令人......

    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问卷调查

    《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问卷调查表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任课教师1、在课堂中,教师运用美术作品引导想象,你感觉。 A很好 B太麻烦 C一般 2、在课堂中,教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