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动单导学(新)
学校:如皋一职高
学科:《电工基础》
设计人:戴世荣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3—1 基尔霍夫定律》活动单
◆学习目标:
1、掌握复杂电路、支路、节点、回路等基本概念。
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两种形式概述。
3、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推广。
4、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某节点列写节点电流方程。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两种形式概述。(2)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写节点电流方程。
2、难点
(1)复杂电路中,支路、节点、回路的判别。(2)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写节点电流方程。
◆活动方案:
★活动一:比较下列两个电路,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学校:如皋一职高
学科:《电工基础》
设计人:戴世荣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活动二:掌握复杂电路基本概念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一、复杂电路基本概念
1.支路:()。右图中有 条支路:
思考: 同一支路中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节点:()上图中节点为()
3.回路:()考虑:图中共有 个回路,分别是:
4.网孔:()
思考 : 网孔和回路有什么关系?
上述的回路中哪些是网孔?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形式一:。公 式:。学校:如皋一职高
学科:《电工基础》
设计人:戴世荣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例题1】
节点电流方程形式一:。
2、形式二:。公 式:。【例题1】节点电流方程形式二:。
3、推广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推至任意假定的封闭面。
列写节点电流方程: 或。思考:若某人穿着绝缘胶鞋,手触电源,而电源另一端断路,有没有危险?
学校:如皋一职高
学科:《电工基础》
设计人:戴世荣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活动三:再回首 本章节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方法? ◆检测反馈
1.下图复杂电路中,有()条支路,分别是、、、;有()个节点,分别是节点、; 有()
个
回
路,分
别是、、、、、。
2.课后习题3.填充题(2)、(3)。
第二篇:活动单导学
《乌鸦喝水》活动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动作、编儿歌、猜字谜等)自主识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乌鸦喝水的过程。
3.通过学习知道应该向乌鸦学习什么。
学习过程设计:
一、齐读课题,识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乌”字。
二、展示预习,交流识字。
1、课文我读了()遍,读得正确流利了。
2、我用熟字加一加的办法,认识了(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打对号 我用熟字减一减的办法认识了(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打对号 我用熟字换一换的办法认识了(乌鸦喝渴瓶石办法渐)打对号 我会猜字谜()
我会编儿歌()
我用组词的办法认识了()我用做动作的办法认识了(乌 鸦 喝 渴 瓶 石 办 法渐)打对号 我用读拼音的办法认识了(乌 鸦 喝 渴 瓶 石 办 法渐)打对号 我还有其他的识字方法()
三、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我明白了这是一只()的乌鸦,我要向它学习。
第三篇:活动单导学学习心得
学习“活动单导学模式”心得体会
一、教案与学案一体化设计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载体.“活动单”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创设“活动单”时,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过程、联旧引新、重点难点、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全部以“活动”的形式安排在“活动单”上.语文课堂“活动单”的基本结构包括: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课堂反馈四个部分的内容.其中,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和“操作方案”两个要素,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活动的依据。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有三网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活动名称、活动方案等内容。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策略。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在课堂上,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教师一说小组活动,一个小组的同学马上面对面开始讨论,根本没有给学生准备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对教师提出的活动任务,学生总是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头脑空网空,对问题还未有自己的思维和见解,拿什么去讨论和交流?特别是小组中的学困生,往往思维跟不上,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活动”一般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四个基本要素,“自主学习”是活动的前提,“合作探究”是活动的主体,“成果展示”是活动的外显,“自我完善”是活动的提升。活动有“隐性”和“显性”之分,课堂上的一些隐性活动是特别重要的,学生坐在位置上认真地读题、静静地思考,这也是活动,而且还应该是重要的活动。表面上的静悄悄,思维上的轰轰烈烈,只有注重自主学习,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使个体既有独立尝试的机会,又能及时得到同伴必要的帮助,才能在活动中切实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对同一题目做出不同解法,相互交流、切磋,彼此耐心地讲解与辩论,相互启发,形成学习的合力。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出错误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真正实现“学生动起来,气氛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三、分工明确,全体参与,鼓励合作
可以看到,在活动中,总是那些成绩好的、性格外向的成了活动的主角,而那些学困生,性格内向的,不敢发表意见,很难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课堂成了“强者”的课堂。教师也总是关注那些敢于表现的学生,往往冷落了小组中的“不活跃”者,久而久之,这部分形式就失去参与的信心。这就造成了真正参与活动的只有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只不过是起陪衬作用。
学习活动以小组形式为主,小组相对固定,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让每位小组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促使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激励学生的合作兴趣和意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采取“兵练兵”、“兵教兵”方式,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由激励个人竞争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合作学习过程,并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在讨论结束时,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采用对每组表现进行累计积分,按周、月评比优胜小组,这样在以小组成员为整体的激励性活动中,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鼓励对自己团队集体荣誉而出力。这样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四、多向反馈,即时调整
“活动单导学”这种模式下,课堂上经常发现教师束缚于预先设计好的活动,缺乏创新性和生成性,总期望学生按活动单要求设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课前预先设计的活动的角色,这是教师的悲哀,是学生的悲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课前设计的活动只能是预设,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向反馈,即时调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推波助澜,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理想的对知识的渴求的状态,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总之,我们所提倡的“活动”是一个从教师预设向课堂生成、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从外在形式向内涵转变的崭新平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才形成了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对教师而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艰苦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第四篇:活动单导学模式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全面提高数学数养。”“活动单导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行为,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已被我市中小学教师广
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老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交流频繁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误解。下面是笔者所观察到的几种现象的思考。
一、教案与学案一体化设计
“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载体.“活动单”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创设“活动单”时,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过程、联旧引新、重点难点、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全部以“活动”的形式安排在“活动单”上.化学课堂“活动单”的基本结构包括: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课堂反馈四个部分的内容.其中,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和“操作方案”两个要素,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活动的依据。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有三网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活动名称、活动方案等内容。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策略。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在课堂上,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教师一说小组活动,一个小组的同学马上面对面开始讨论,根本没有给学生准备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对教师提出的活动任务,学生总是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头脑空网空,对问题还未有自己的思维和见解,拿什么去讨论和交流?特别是小组中的学困生,往往思维跟不上,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活动”一般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四个基本要素,“自主学习”是活动的前提,“合作探究”是活动的主体,“成果展示”是活动的外显,“自我完善”是活动的提升。活动有“隐性”和“显性”之分,课堂上的一些隐性活动是特别重要的,学生坐在位置上认真(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地读题、静静地思考,这也是活动,而且还应该是重要的活动。表面上的静悄悄,思维上的轰轰烈烈,只有注重自主学习,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使个体既有独立尝试的机会,又能及时得到同伴必要的帮助,才能在活动中切实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对同一题目做出不同解法,相互交流、切磋,彼此耐心地讲解与辩论,相互启发,形成学习的合力。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出错误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真正实现“学生动起来,气氛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三.分工明确,全体参与,鼓励合作
可以看到,在活动中,总是那些成绩好的、性格外向的成了活动的主角,而那些学困生,性格内向的,不敢发表意见,很难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课堂成了“强者”的课堂。教师也总是关注那些敢于表现的学生,往往冷落了小组中的“不活跃”者,久而久之,这部分形式就失去参与的信心。这就造成了真正参与活动的只有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只不过是起陪衬作用。
学习活动以小组形式为主,小组相对固定,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让每位小组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促使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激励学生的合作兴趣和意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采取“兵练兵”、“兵教兵”方式,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由激励个人竞争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合作学习过程,并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在讨论结束时,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采用对每组表现进行累计积分,按周、月评比优胜小组,这样在以小组成员为整体的激励
性活动中,带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鼓励对自己团队集体荣誉而出力。这样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四.多向反馈,即时调整
“活动单导学”这种模式下,课堂上经常发现教师束缚于预先设计好的活动,缺乏创新性和生成性,总期望学生按活动单要求设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课前预先设计的活动的角色,这是教师的悲哀,是学生的悲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课前设计的活动只能是预设,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向反馈,即时调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推波助澜,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理想的对知识的渴求的状态,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总之,我们所提倡的“活动”是一个从教师预设向课堂生成、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从外在形式向内涵转变的崭新平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才形成了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对教师而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艰苦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第五篇:活动单导学实践思考
随堂听课、推门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管理者“点拨”过多,无形中会产生一道隐形屏障。理论的多了,实践的少了。
上学期,在学校面上实施了校内研讨课观摩,但参与研讨的对象也是领导“指定安排”的对象,主动、自觉参与对象甚乎其微。接市局大力推广“活动单导学”劲风,今年十一月份、本文来源:文秘11
4http://www.xiexiebang.com十
“活动单导学”不光乎适合传统的学生课堂教学结构及内蕴的颠覆革命,对管理层面的亦或就是一场及时雨。“自由”、“互尊”、“共进”是“活动单导学”的主旋律,在教师层面中达到了“师师相长”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