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松》教案
《青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青松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小朋友们,在《识字5》中写到了岁寒三友,其中一个是站的笔直的——(苍松),瞧,这就是苍松。
苍松又叫青松,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相机板书)《青松》。
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了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陈毅。(PPT)
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再次了解他吧!
4.通常情况下,每个诗人都会因为眼前看到的景物而抒发情感,那陈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又想表达怎样的感情呢?(PPT)
二、初读古诗
1、出示诗,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师:诗中有几个新的生字朋友,我们可要读准它哦。(生自由读古诗。)
2、谁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学一学生字。
5、生字都认识了,谁来读一读古诗?(生读,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读“挺且直”,读了好几遍)
6、真不错,没用老师教就能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同学们都知道,诗要想读得好,就不仅是正确流利了,还要读出诗的韵味,也就是要读好诗的节奏诗的停顿。诗该怎样读,怎样停顿呢?同学们做老师,你们读,我来画。
7、再次练读,读得很有味。
三、潜心会意
1、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边读边想。
(生自由发言)
2、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大雪压青松”,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
3、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从地上的雪我们也能猜想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长)。用一个成语来,这真是(鹅毛大雪)。下这么大的雪,气温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了哪个成语呢?(雪窖冰天,冰天雪地)
4、是呀,就是在这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同学们再读这个“压”字,给你什么感觉?
5、这么沉的大雪压在青松的肩上,它又有何反应呢?(青松挺且直)
6、青松是怎样挺且直的?谁愿做青松?
(请一生上台来演,生昂首挺胸,生评议。)
7、通过这么一演,你们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实在这里,挺与直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说成同义词,中间用了一个“且”把两个字连起来。(出示“挺”,怎么记?)同学们看这个挺字,什么旁?(提手旁)从这个偏旁也许我们还能想到,在挺起胸的时候,还应有一个动作,什么动作?(生用手拍胸),用手一拍这胸脯,挺就挺出这感觉来了,什么神情?(有信心,有勇气)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挺?
8、是呀,我们在取得了成绩,获得了成功的时候常常会挺起自己的胸膛。那青松是在什么时候挺的呢?
9、面对着大雪,青松没有惧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这正应了写《蜡梅花》中的一句话——大雪当(生齐:棉袄),风来(生齐:挺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挺出的是一个微笑的强者,挺出的是一个钢毅的汉子。(出示“且”,怎么记)
10.所以,这两行诗的意思就是——(出示意思)
10、面对着青松,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11、能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生读评前两行诗。)
12、我们再来看后两行,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待到雪化时”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等到雪融化了的时候),跟大雪压着时的青松相比,你觉得雪化之后,阳光照耀下的青松,有哪些不同呢?
13、更干净,更纯洁了,就是洁,更挺了,就是高。又不仅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这就是高洁。这就是松的高洁之处,不同于其它树木之处。
14、那现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意思了吗?(生说意思)——(出示意思)
15、读了陈毅的这首《青松》,你对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呢?
16、是呀,但愿我们像青松,在困难面前一样能挺出自信与勇气的青松。(再读,练习背诵)17.《青松》选自《冬夜杂咏》,《冬夜杂咏》是陈毅元帅在1960年写的一组诗的总题。里面包括三首诗,分别是《青松》、《红梅》、《秋菊》 18.出示《红梅》,读读背背。
四、学习生字
1、找出生字。(贴出生字卡)
2、由学生来教学生字,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待、化”左窄右宽。“挺”要摆放匀称。
3、师选择范写
4、生描红
第二篇:《青松》读后感
《青松》读后感
《青松》读后感1
读这首诗的题目,我们能很自然地想起《识字5》中学过的“苍松”一词。教学时,我们可以从诗题切入,引导学生回忆“苍松”的形象,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信息,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充分准备。
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一片明丽的色彩:皑皑白雪、点点翠绿点缀其间。“大雪”一词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晶莹雪白的世界,“青”是那“雪白世界”中特有的颜色,是亮丽的、赏心悦目的颜色。教学“大雪压青松”这一句诗,可由“雪”、“松”的颜色着手,然后抓住“压”字,结合书上插图,引导学生体会雪之大之厚之重。教学“青松挺且直”这句时,可抓住“挺”、“直”两个字,让学生体会青松在大雪重压下依然“挺且直”。这里,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鹅毛大雪不住地下着,松树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可松树却一点也没被压弯,仍然笔直笔直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让此景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生发出对青松不畏严寒、无比坚强的.敬佩之情。这里的安排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中美好情感的感悟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第一、二句诗所展现的青松不畏严寒、坚强挺拔的形象就能较好地贮存于学生头脑之中了。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形象是诗歌主旨、情感的寄托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两句作者将雪化后青松的美好形象留给读者思考。教学时,我们可抓住“高洁”一词,引导学生想象雪化后阳光普照,青松洁净苍翠的美好形象,并再次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认识青松、喜爱青松。让他们通过吟诵再一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画面,把自己当成青松,这样就可引发学生与作者更多的共鸣。
《青松》读后感2
你读过陈毅元帅写的《青松》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缓缓地落在了青松上,雪越来越大,鹅毛大雪已覆盖了青松,可是青松却毫不在意,仍昂首挺胸地屹立在哪里。青松的高洁品质已经被大雪遮掩住了,要想看清松的本真心灵上的纯洁,就得到来年初春,大雪消融之时吧!
我读了这首诗,一种特殊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不禁对青松肃然起敬。当牵牛花偃旗息鼓,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了神采时,而青松对寒冷的冰霜毫不畏缩,天气越是寒冷,他站的'越加挺直,愈加顽强,这种卓尔不群的优良品质使我叹服叫绝。
除此之外,青松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起了这篇诗文的作者——英勇顽强的陈毅元帅,又想起了不屈不挠的青松,我发现了他们志同道合之处:1960年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因为洪水和接下来的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高达200多万,无疑是给身为元帅的陈毅将军带来了一场风雪交加的“暴风雪”,然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联合反华,又给陈毅元帅“雪上加霜”,陈毅元帅作为国家领导人,面对祖国的“冬天”,他不失气节,大义凛然,心怀祖国,同举国上下的人民奋起抗战,最终在“天灾+人祸”的情况下战胜了困难。这种团结协作,不屈不挠,在风雪来临之时不畏缩的精神不正同诗句中的青松一样优秀,一样高洁吗?待到祖国春暖花开时,再来细细品味陈毅元帅的优良品质,不禁感慨万分呀······
让我们做那风雪之中卓尔不群,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青松吧!
第三篇:《青松》说课稿
《青松》说课稿
我说课资料的内容是江苏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中的一首诗歌《青松》。我想从两大方面“教材分析”以及“教学过程”来向大家汇报。
本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咏梅》,描写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这篇课语言形象生动,画面鲜明、字少句短,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本诗写得是逆境之松,遭受压抑的青松,但逆境方见英雄本色,一切崇高和壮美无不在斗争中诞生。诗的前两句写景。“压”之重压,说明雪之大之厚。“挺和直”同义,都有在重压下不屈不挠的意思,这里的松不是默默的隐忍,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向恶势力勇敢的抗争。一压一挺,这2个掷地有声的动词,可谓把青松的勇敢坚挺穿鞋的刻骨惊心。诗的后两句抒情,触景生情,想象雪后阳光普照,一气呵成,赞颂了青松等到冰雪融化后依然挺拔,更加苍翠的高洁本性。随着诗中的冰天雪地到冰雪融化的情境推进,不屈不挠、挺拔高大的青松形象也跃然纸上,展现在了小读者的面前,崇敬之情亦随之灵动!
这首诗歌但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但从重体会到青松那高尚纯洁的精神品质,对二年级孩子来说,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根据这篇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法上我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定为本课的教学思路,引导孩子层层深人文本,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另一方面,在学法上,根据本学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和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资料,始终将孩子置身在一种意境,我还通过让孩子多角度、多样化的理解重点词“压”“挺”“高洁”等中点字词来指导孩子在读中感悟,如前两句教学中,我是通过看图感受、展开想象、角色转化、动作体验等方法来感受“压和挺”两个字;后两句教学中“高洁”一词抽象难懂,且不可空泛的讲大道理,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那些在冬季枯萎凋零的花草树木与青松加以对比,从而自悟感知高洁之意,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的了解松之坚韧挺拔、体会松之高尚纯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教材特点以及本学期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子。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懂课文,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以上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纬度提出的,3方面相辅相成,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自然导入
(课件出示:满天大雪、草枯叶黄的冬景图),马上把孩子引入浓浓的冬日情境,然后经镜头对准奥然挺立在暴风雪中,迎接冬日挑战的青松,自然引出课题
此环节迅速抓住孩子好奇的心理,重在亲身体验,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轻声的读一读课文,把自己不熟悉的生字,划下来,拼拼音多读两遍,这个环节体现了课标中“冲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孩子成为学习小主人这一要求”,而且也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识字方法的极好切入点。教师可顺势出示词语卡片,即可扫清识字障碍,又可做到心中有数。
2、鼓励孩子读课文,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是否读准了每一个字音,发展合作精神。
3教师范读。当学生评价教师时,教师应该虚心接受,体现民主平等性。
以上环节符合“阅读以读为准的原则”
三、品读诗歌
(一)、创设情境、学习课文前两句
1、看课件,说说冰天雪地中,青松什么样?初步感知青松形态。
2、课标中说要在情境中学会阅读,所以我让学生读诗歌第一句,想一想这场雪怎么样?通过看图想象、联系实践,学生可能会说“鹅毛大雪、学很重象被子”等等。引导孩子体会“压“字,感受雪之大之厚。
3、在此我接连创设2个场景:说着说着,你听北风越刮越猛,一阵狂风吹来,快看,青松什么样?指导读第2句;大雪接着下呀下呀,学更厚了,看呀,青松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在不断的视觉冲击下,相信孩子已深深体会,震撼学生的心灵。
4、(出示课件)咱们也来做大雪压不倒的青松好吗?快看呀!暴风雪要来和我们挑战了,能接受住考验吗?师引导学生做青松与暴风雪对话。
此环节可让学生角色转换,在口语和肢体语言的交流中,体验青松的品质和毅力,符合课标中语文是人文与工具性统一这一要求
(三)、对比感受,学习课文后两句
1、渐渐的整个世界都被大雪包裹了,什么都看不清了,你们猜猜看,冰雪覆盖下的植物都变成什么样了?此时通过质疑,展开想象,激发了学习兴趣。
2、课标中指出,要让孩子在阅读中自主体会,感受和理解,获得获得情感体验,所以我让孩子想想:
植物们都变成什么样了?青松呢?同过这一鲜明对比,相信孩子已能深入体会松之高尚纯洁,自渎自悟了。
3、指导朗读3、4句,深入体会,升华情感。
4、、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孩子在阅读中的积累,所以此时我引导学生想想:你们现在想对青松说什么呀?接着齐读全诗,相信此事孩子已有了自己的个性理解和体验。
(四)、再读全诗、体会诗意
1、你们看,青松遇到困难,是这么的坚强用干,那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做呢?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培养良好品质。
2、此时让学生都来争做小青松,表演配乐读全诗,此时对松的崇敬,对松的勇敢坚定已是孩子内化的积累体验了。
四、拓展实践、升华情感
画一棵你心中最勇敢的青松,并写写你对它说的心里话。这一环节,有效地将课内知识引到课外,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了实践机会。
此环节培养孩子的坚强品质,拓展实践。
第四篇:青松赞
青松赞
松树是很不平凡的,我热烈的赞美松树。
冬天,走进松林,扑入你眼帘的是洁白而又翠绿的针叶大毡。洁白是盖着的一层厚厚的白雪,翠绿的是松树的针叶闪烁着的骄傲。一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刮掉了松树上厚厚的雪,却没刮动松树挺拔的姿态。
刹那间抬起头,看见前面还有几排松树傲然矗立,像身披盔甲的战士。那就是松树,在中国平原极其常见的一种树,但它决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这是一种奇特的树,粗糙的干,峥嵘的枝它通常是几米高;这是一种坚强的树,哪怕只有碗那么粗细,它却在坚强的生长,不屈不挠。
它没有艳丽的颜色,没有婆娑的姿态,但它正直,严肃,敢于牺牲但也不缺乏温和。
松树很不平凡,它在中国非常普遍,就想中国的农民一样;就像中国的警察一样;就像中国的环卫工人一样。他们不正是这样,虽然不被人重视,但还是默默无闻,不分昼夜的工作,他们为了广大人民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出来了。我赞美松树,更赞美千千万万有松树品质的同胞。
在积雪很多的平原上走着,看见平坦的原野上拔地而起的一排排松树时,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普通的树?不,这还是朴实,严肃,坚强不屈的精神。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着数以万计的树木,但是我却只对松树情有独钟。所以,我赞美你,我要学习你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
第五篇:青松说课稿
青松说课稿
青松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插图中有一小株顽强生长在峭壁石缝中的横生松,厚雪戏谑,毫不畏惧。宁折不弯的气势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三、说学情
我们班的学生对雪压青松这种自然现象十分熟悉,有背诵古诗和学习《登颧雀楼》的基础,通过诵读,能够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但是,对诗中的重点词语如:“挺且直、高洁”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对诗人的志与情的领悟更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四、说设计理念
这首诗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赞颂自然意义的青松、二是赞颂精神意义上的青松。本课的教学如果能达到疏通诗意,结合生活实际与插图,通过诵读体会到青松的纯洁高尚这一层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考虑到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高林生老师曾经在《水乡歌》的研讨贴中提到:在他们的已知上起步,尽可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设计时,做了适度的整合,充分利用练习册中提供的时代背景,读读背背中的情境图及教师的导语,激发、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力求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从而深入挖掘诗意,使学生的诵读积累变得更加有意义。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读理解诗意
1、上节课,我们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怎样写我们熟悉的青松的?请小朋友自己认真读一读,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读懂,实在不懂的一会儿你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学习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看图释疑。
学生可能对“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导:
请你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这时的松树,是个什么样子?(松树笔直的站立着)
你能做个挺且直的姿势吗?
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却傲然挺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找生读,同桌间读。
听了你的读书,老师知道你读懂了这两句诗,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3、学习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过渡:上面的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宁折不弯,多么可敬啊!我们接着读后两句,看看陈毅元帅又想到了什么?
(2)按前两句学法,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释疑,
这两诗中的“高洁”一词学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集体补充。
(3)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导:冬天到了,许多树木都落光了叶子,松树怎么样呢?(树干笔直,树叶苍翠,这就是~高尚。)
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针的颜色会怎么样呢?(更加苍翠、碧绿,这就叫纯洁)
你就是大雪重压反而更加苍翠碧绿的松针,你现在带上这种感觉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你能用青松的口气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你想知道我们松树的高尚纯洁吗?冰雪马上就要融化,那时你再来看吧!)
5、讨论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中的意思。
读一读,在什么地方停顿更能表现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洁”呢?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找生读,再相互评价,然后男女生赛读。
(二)、再读体会诗人情感
1、小朋友知道这是陈毅元帅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吗?请你们读读《练习与测试》中“小资料”中的这段话。说说这里大雪指的是什么?(经济困难)青松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
2、你现在就是面对困难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你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3、请小朋友看一看127页的读读背背,图中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烈士们,他们就像脚下的宁折不弯的青松,你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三)、背诵再升华
陈毅的一首诗,我们反复读竟然有这么多的意思,让我们先来记住它吧!相信这首诗会激励你的一生。
四、作业
背诵《红梅》和《秋菊》。
【《青松》教学反思】
二年级孩子对学习古诗还是比较冷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开始教学,我适当修改了一下教案,改为诵读大赛,比比谁积累得古诗多,并给予奖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由于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已背诵,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的意思。对诗意的理解,我想,如果孤立地去品析,往往是领会不深。为了突破重点,课前我给学生读了两篇文章《冬》、《岁寒三友》,学生对青松这一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自己当作小诗人,处在诗的情境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激活了,这样青松坚强、高洁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不过,课堂真是遗憾的艺术!本课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曲,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一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向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让学生进一步联想指的是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该有多好啊!
青松说课稿2
我说课资料的内容是江苏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中的一首诗歌《青松》。我想从两大方面“教材分析”以及“教学过程”来向大家汇报。
本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咏梅》,描写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
这篇课语言形象生动,画面鲜明、字少句短,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本诗写得是逆境之松,遭受压抑的青松,但逆境方见英雄本色,一切崇高和壮美无不在斗争中诞生。诗的前两句写景。
“压”之重压,说明雪之大之厚。“挺和直”同义,都有在重压下不屈不挠的意思,这里的松不是默默的隐忍,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向恶势力勇敢的抗争。一压一挺,这2个掷地有声的动词,可谓把青松的勇敢坚挺穿鞋的刻骨惊心。诗的后两句抒情,触景生情,想象雪后阳光普照,一气呵成,赞颂了青松等到冰雪融化后依然挺拔,更加苍翠的高洁本性。随着诗中的冰天雪地到冰雪融化的.情境推进,不屈不挠、挺拔高大的青松形象也跃然纸上,展现在了小读者的面前,崇敬之情亦随之灵动!
这首诗歌但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但从重体会到青松那高尚纯洁的精神品质,对二年级孩子来说,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根据这篇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法上我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定为本课的教学思路,引导孩子层层深人文本,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另一方面,在学法上,根据本学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和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资料,始终将孩子置身在一种意境,我还通过让孩子多角度、多样化的理解重点词“压”“挺”“高洁”等中点字词来指导孩子在读中感悟,如前两句教学中,我是通过看图感受、展开想象、角色转化、动作体验等方法来感受“压和挺”两个字;后两句教学中“高洁”一词抽象难懂,且不可空泛的讲大道理,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那些在冬季枯萎凋零的花草树木与青松加以对比,从而自悟感知高洁之意,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的了解松之坚韧挺拔、体会松之高尚纯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教材特点以及本学期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子。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懂课文,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以上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纬度提出的,3方面相辅相成,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自然导入
(课件出示:满天大雪、草枯叶黄的冬景图),马上把孩子引入浓浓的冬日情境,然后经镜头对准傲然挺立在暴风雪中,迎接冬日挑战的青松,自然引出课题此环节迅速抓住孩子好奇的心理,重在亲身体验,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轻声的读一读课文,把自己不熟悉的生字,划下来,拼拼音多读两遍,这个环节体现了课标中“冲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孩子成为学习小主人这一要求”,而且也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识字方法的极好切入点。教师可顺势出示词语卡片,即可扫清识字障碍,又可做到心中有数。
2、鼓励孩子读课文,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是否读准了每一个字音,发展合作精神。
3教师范读。当学生评价教师时,教师应该虚心接受,体现民主平等性。
以上环节符合“阅读以读为准的原则”
三、品读诗歌
(一)、创设情境、学习课文前两句
1、看课件,说说冰天雪地中,青松什么样?初步感知青松形态。
2、课标中说要在情境中学会阅读,所以我让学生读诗歌第一句,想一想这场雪怎么样?通过看图想象、联系实践,学生可能会说“鹅毛大雪、学很重象被子”等等。引导孩子体会“压“字,感受雪之大之厚。
3、在此我接连创设2个场景:说着说着,你听北风越刮越猛,一阵狂风吹来,快看,青松什么样?指导读第2句;大雪接着下呀下呀,学更厚了,看呀,青松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在不断的视觉冲击下,相信孩子已深深体会,震撼学生的心灵。
4、(出示课件)咱们也来做大雪压不倒的青松好吗?快看呀!暴风雪要来和我们挑战了,能接受住考验吗?师引导学生做青松与暴风雪对话。
此环节可让学生角色转换,在口语和肢体语言的交流中,体验青松的品质和毅力,符合课标中语文是人文与工具性统一这一要求
(三)、对比感受,学习课文后两句
1、渐渐的整个世界都被大雪包裹了,什么都看不清了,你们猜猜看,冰雪覆盖下的植物都变成什么样了?此时通过质疑,展开想象,激发了学习兴趣。
2、课标中指出,要让孩子在阅读中自主体会,感受和理解,获得获得情感体验,所以我让孩子想想:植物们都变成什么样了?青松呢?同过这一鲜明对比,相信孩子已能深入体会松之高尚纯洁,自读自悟了。
3、指导朗读3、4句,深入体会,升华情感。
4、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孩子在阅读中的积累,所以此时我引导学生想想:你们现在想对青松说什么呀?接着齐读全诗,相信此事孩子已有了自己的个性理解和体验。
(四)、再读全诗、体会诗意
1、你们看,青松遇到困难,是这么的坚强用干,那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做呢?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培养良好品质。
2、此时让学生都来争做小青松,表演配乐读全诗,此时对松的崇敬,对松的勇敢坚定已是孩子内化的积累体验了。
四、拓展实践、升华情感
画一棵你心中最勇敢的青松,并写写你对它说的心里话。这一环节,有效地将课内知识引到课外,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了实践机会。
此环节培养孩子的坚强品质,拓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