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和学生一起成长
摘要:“当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只要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真正落实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离成功不远。在现实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我们的教师发这样的牢骚:“现在的孩子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越教越没劲!”其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面对现实,在找准正确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更新,向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好我们今天的德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值得探索的一条有效之路。关键词:融洽的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
前段时间拜读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书中有这么两段话:
“和学生平等地坐下交流,才知道他们并不是小孩子。其实,他们有好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见。”-----我们的学生是有思想的灵动主体。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走进学生心田的教育才是有效教育的开始。
面对我们的高考目标,我们的教育管理一直为其“保驾护航”,然而,透过这似乎“紧张有序”的高考备战,作为我们从事德育管理的每位工作者似乎已经看到了隐藏其中的低效率和学生严重的思想焦虑和厌学情绪,这不得不让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育管理才能达到教育目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在目前既定高考方针不变的情况下既完成高考任务又能少花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完成我们的素质教育目标。”
从我国古代圣人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的教育家李希贵他们都提出了教育的本源问题,其中李希贵老师是这样说的,“当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只要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真正落实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离成功不远。在现实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我们的教师发这样的牢骚:“现在的孩子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越教越没劲!”其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面对现实,在找准正确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更新,向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好我们今天的德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值得探索的一条有效之路。
一、把自尊还给学生 把威信留给自己
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接触、交往。如何正确处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种关系处理恰当,其它的工作都会顺利完成;反之,工作中只会处处受阻,使班主任工作一直处于被动之中。
人们常说,教育学生要恩威并施。有些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虽然“施”了不少“恩”,但就是缺少“威”。他们并不是不想“威”,而是“威”不起来,也就是在学生中树立不起自己的威信。原因何在?我想,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他们没有摆正树立威信与尊重学生的位臵。
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自己的威信。
学生由于缺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又因为理性思维的不成熟,容易引起冲动,因此,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来思考一下问题。学生出现错误,班主任不要早下结论,武断处理,要允许学生说明原委,允许学生思考,允许学生改错。
二、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应该信任你的学生!-----李希贵”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会取得共同的进步。前几日读到两则关于家庭教育的事例让我感触颇深。一则是:杰克小时候因为口吃受人嘲笑,过度的自卑让他变得萎靡不振。他母亲对他说:“这不是什么缺陷,只是你心里想得比嘴巴说得快而已。别急,慢慢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嘴巴将说得和你心里想得一样快!”杰克就是现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威尔士。他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小时候母亲对他的鼓励、赞赏和耐心等待。另一则事例是:有一天,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我今天数学得了100分了。”爸爸正忙着,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你早该得满分了,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得100分吗?你要注意保持成绩,别骄傲啊!”玲玲本来是想让爸爸来夸奖自己一番,想和爸爸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没想到,爸爸的一瓢冷水泼得她一点兴致都没有了。也许,爸爸的本意是想告诫玲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可是殊不知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却严重地挫伤了一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想想我们的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夸大着孩子的缺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所谓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每个孩子,都好似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并不是每棵小树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伟大抑或平庸、成功抑或失败。回顾我们现行的教育,其根本弊端就是抱怨。老师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结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而众多的事例表明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成功教育。尤其对我们职业高中的学生,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职业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多树立他们的信心,不能一味的追求成绩,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各种活动中我们把要求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稍加努力就有进步,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充满信心,能从与老师、同学和教学内容的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如果每天晚上放学前学生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说:“我真高兴,明天又能上某某课了。”那么我们的教育离成功就不远了。相反,如果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在学校呆了,在这我连死的心都有!”那么,我们的教育肯定过存在不小的问题。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与他们共同成长,才能发现每块田地的生长情况。再次,赏识教育也要有度。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是必要的,可过了头学生就可能狂妄自大,咄咄逼人。学生犯了错,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一点惩罚,也是很有必要的。盲目地肯定优秀的学生,说他们很有希望,无疑只会增长他们的傲气和狂劲。赏识教育可以使那些有着自卑感,自尊心差的学生胆小内向很少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赏识如阳光,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爱的激励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三、管理上,从小事入手,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
“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然后才能塑造出注重细节的学生。正是这些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地塑造我们孩子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李希贵”
(一)思想教育,平凡朴素显真情
在本学期初,我接管了高二机械1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一直认为班级的好与差并不是由“先天”决定的,一个班主任给它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他就具有什么样的特色。这个班的学生男生多女生少,学习成绩差距很大,后进生群体人数很多,有很多的学生都产生了辍学的念头,甚至有的学生就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非常不情愿的在这儿上学,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组建良好的班风是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利用开学的第一天通过与每位学生“拉家常”式的谈话与他们交流,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方法,谈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谈的东西都很实际,都是平凡中的小事,语言很朴实,没有任何的大道理,学生听起来非常能接受,这就给他们一个最初的班主任的印象,在他们眼里,这位班主任“人情味”还行,他们就会产生想接近你的想法。接着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班规班纪出台了,所列之制度皆是源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之必须注意的规定,再通过大家的一致讨论、表决,最终形成了学生们心服口服乐于接受在后期管理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二)养成好习惯,小事润物细无声
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中,我还是从学生平时的行为入手进行教育。将近60名学生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除了要求学生学习之外,纪律和卫生是班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室内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卫生环境的建设也是我们班级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老师说教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进行引导,在有些时候,“严厉”不一定管用。首先,我从自身的细节入手,只要进入班级,就先检查班级的卫生,遇到废纸,我自己捡起来,每天进入教室近十次,我就捡十次,接着在我的影响之下,再通过制作表语 “人心齐,泰山移,班级卫生没问题”贴在墙上;针对纪律问题,其实影响一个班级纪律的关键就是有限的几个同学,我通过“死盯硬磨”连续找其谈话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再加上“但求日积月累,收获于细微;不要左顾右盼,专注于自我”和“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的标语来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进行教育。同时结合他们在教室内的纪律和卫生表现,搞一个“拒绝陋习,走进文明”的集体签名活动,这样就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生活中的细节问题统一起来。良好的习惯也将会慢慢养成的。
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替代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探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赏识信任学生;从小事入手,与他们同呼吸,共成长,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愿:我们携起手来共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和学生一起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李希贵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第二篇:让我们跟学生一起成长
让我们跟学生一起成长
巴州区恩阳第二中学陈振洲
素质教育目标,其核心就是不放弃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恰当的方向,让每一个学生都闪光。这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我认为在“视听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可以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比教师跑得更快,就要求教师跟学生一起成长,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更要关注自己的点滴成长。
一、跟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学会角色转换,建立与学生民主平等,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是学生纪律的管理者,是真理的代言人,这种角色定位,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新时期,教师应该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老师和学生平等相处,相互信赖,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使课堂一改过去那种被动的、灌输式的说教,演化为一种新型的师生主动参与的合作,在合作中,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主动探求解决,教师关爱学生,用自身的体验,给学生以人生的参照,学生尊重老师、亲近老师,向老师袒露自己的胸怀,使师生的心灵得到 1
沟通。
人们常说: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师,这种触动正是来自教师角色的转换,来自民主平等,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跟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师德修养。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个教师如果仍抱有落后陈旧的教育理念,用传统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其教育肯定会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此时如果再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恐怕很难得到学生的共鸣,再号召“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刻苦,学生背后只会笑教师迂腐。因此,更新教育理念,让“巴州的孩子更加璀璨卓尔”的重任,历史地、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教师的肩上,我们教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身心健康的人。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修养,自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需要用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学生,教师只有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学生才会听你的、服你的,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一
个优秀的教师,一个乐于献身教育的教师,他是用“心”而不是用“口”去讲课,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自觉地用高尚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去影响学生,用真诚的心去呼唤学生,用自己的热情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热情之火,让他们在融洽的情感共鸣中获取知识,在高尚的情感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在学校还可以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激励、榜样激励、活动激励、人格激励等多种方式,激发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育人观。激励全体教师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做教书育人的模范。此外,还可积极寻求学校与社会的结合点,用身边的事来引导教育师生,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报告会,马来西亚《星州日报》为贫困生捐款仪式,帮困扶贫献爱心活动,文艺汇演,“红色歌曲大家唱,阳光体育大开展”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师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直接对话,在活动中体验道德是非,体验高尚、体验成功。
三、跟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说现在的学生难教,有其客观原因:过去,课堂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各种知识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要听老师的话,按老师说的去做就行了,现在则不同,除了课堂之外,学生从电
视、广播、报刊、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接受五花八门的知识。有许多知识,老师们都不知道,而他们知道,甚至是老师不让知道的,他们偏偏要知道,因此,我们说不是现在的学生难教,而是我们有的教师知识陈旧,落伍于时代了。教师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做一个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必须抛弃旧的知识,不断吸取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新知识,做一个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的教研能力。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现代科技,增强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组织与实施能力。同时,我们强调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高,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提不出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教学有一定的研究。
四、跟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思想,始终保持一颗年轻向上的心。
生活环境影响着人的思想、心理的变化,现在的农村中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父母双双在外打工挣钱,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但普遍缺乏分辨能力,不加辨别地吸收从社会和各种媒体中涌来的种种复杂信息,造成现在的中学生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
多元化,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干什么都怕辛苦,不愿多付出,受不了挫折,听不得批评,缺乏理想和追求目标,缺少学习的动力……有的甚至排斥学校的教育,迷恋网吧、游戏厅,表现出忧郁、颓废、厌学情绪。他们对老师的批评表面上接受,背后却当耳边风,甚至嘲笑教师:老夫子,落伍时代。
然而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下,我们确实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时代不同了,学生的思想、心理也与过去不一样了,如果我们仍以过去的经验教育学生,认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确实是落伍了,正确的方法是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到“三个一”、“五个一样对待”即“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激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男生女生一样对待,相貌美丑一样对待,家庭贫富一样对待,成绩好孬一样对待,是否顶撞过老师一样对待”,为学生发展创造和谐,愉快的成长环境,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来校举办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讲座,更新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引导老师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深入到学生中去,视学生为朋友,为兄妹,平等对待,情感交融,用自己的真情去唤起学生的信念,对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老师尽量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使他们缺
少关爱的心得到慰藉,使渴望友情的孤独心灵得到爱抚,使经受挫折的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与自信,真正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跟学生一起成长,它不仅是一条教育理念,更是新时期教育对教师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努力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教育家。
第三篇:爱,让我们一起成长
爱,让我们一起成长
阳光普照,朵朵白云点缀着蔚蓝的天蓝也点缀着我的好心情,树梢上片片绿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轻声哼唱的小调伴着树林间的笛声悠扬的飘上了树尖。坐在公园的草坪上,仰望着蓝天,一切是那么美好、自然,使我沉醉、痴迷。忽然,两个小孩跑进我的视线,把我从沉醉中拉回,小女孩跌倒了,小男孩焦急的跑过去,心疼的问:疼不疼?就在这一刹那,我的心弦在轻轻地颤动着,像一阵微风拂过水面,激起涟漪无数。我的思绪回到十年前,在偌大的草坪上,两个小孩在草丛中追逐着,沐浴着阳光,一样的年华,一样的纯真,一不小心,美丽的羊角辫跌歪了,细细的血丝从擦破皮的稚嫩手中流出,她爬了起来,满含委屈的大眼睛亮晶晶的,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跑过来,用手帕擦干小女孩手上的血痕,手帕就绣出一朵花,丝丝的,那是人间最纯真洁白无瑕的花,人间最纯真的心灵。
他,我的哥哥,虽然没有耀人眼目的熠熠之光,却能让人隐隐约约感受到他存在的温暖,因为他在人心湖深处所激起的圈圈涟漪真的令我永生难忘。回忆从前,那天,我因为忘带晚礼服,而与着名音乐大师交流会失之交臂。多少个挥汗如雨的日子,化成一颗颗晶莹的泪滴,前方的“梦想”二字,显得多么可笑!
轰隆隆——满天的乌云瞬间遮盖蔚蓝的天空,豆大的雨点狠命打着玻璃,狂风怒吼,小草被无情的打弯了腰,终于,它选择了屈服!
窗外,暴风雨袭来,我的世界落雨了,还有那一地的心碎,他知道了,带着我去湖边,拍拍头对我说:“在漫漫人生旅途上,一个人总会遭到不幸,遇到挫折而伤心,失意时都会落下痛苦的眼泪。”他似一米阳光,照耀我的心扉,赶走了我内心的阴暗,似夏日里的一陈凉风,一弘清泉,让我感受生活依旧美好。就这样,他陪我挺过人生脆弱的关口,我坚信,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远胜于其他形式,爱,让我们一起成长!
“童年是午后的秋千,数白云一片片,和你赤脚走在天边,数白云一片片,勾勾小指头的相约,有多少没实现,长大慢慢发现,原来都是戏言,长发飘在风之间,拉紧思念紧紧相连,好想飞到你身边,聊聊天,像从前。你和我的回忆,全部放在心里面,到永远„„。”
成长是一段漫长的阶梯,懵懂无知的我们在一级一级向上爬的过程中,了解和明白的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成熟,回想和你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将是我整个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深圳市新洲中学初三:李雨欣
第四篇:《让我们一起成长》心得
《让我们一起成长》心得
史晓引
当布置了“读书”这个任务,我才认识到:读书所带来的那种充实和冲击是巨大的。读书,让我们充实;读书,让我们成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窦老师这本书的一些认识。窦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她倡导的“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
第一个超越是“超越教材”,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窦老师精选了300多首古典和现代诗词,200多条古今格言,她要求学生掌握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用几年的时间把这些语言的精髓引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300、200、1000,仅仅这些数字就令我们叹服不已,扪心自问,我们会这样去做吗?而窦老师这样做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大大增加,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超出同年级学生。
第二个超越是“超越课堂”。“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这是窦桂梅追求的教育境界。为此,她奋力打开传统语文教育封闭的篱笆,把语文教育引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引向丰富多彩的大社会。窦桂梅请学者、教授、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她还经常带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等节目,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采访,并做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班级组成了记者团,采访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学生们自己动手编辑了《萌芽文集》、《诗画文集》以及《发现父母》等校内杂志。
第三个超越是“超越教师”。“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窦桂梅说,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窦桂梅会鼓励学生上台当老师,敢于和老师平等对话,敢于挑老师的错误,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我羡慕,能做她的学生,真是幸福啊!看了那么多关于窦老师的文章,尤其是关于她和她的学生之间的故事,两点最深的感受就是:自信和童心。也正是窦老师之所以成功的根源所在吧。
一:自信
记得窦桂梅老师是一个出身于农村的孩子,但她始终坚信“我是重要的”,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了能走上教育第一线,做一名“真正”的小学老师,刚刚师范毕业的她,去找校长、找教育局领导,希望能把她留在教育第一线。为了能上一次公开课,她主动请领导和老教师们来听课,有缺点不气馁,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在这样不断的改进中,自身的教学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对照自已,刚走上三尺讲台时,我对领导的随堂听课表现得十分紧张,因为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脑子里老是想着“要是上不好,肯定要挨批评的”。所以,有时也想主动请领导来听自己上课,为自己指正,但往往又缺乏这样的勇气。“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窦老师就因为拥有充分的自信,她的潜能和才华才得以充分的发挥,也正因为自信,她才得到了“高峰体验”。她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她努力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最后终于擦出成功的火花。
二:童心在闪耀
有人说,拥有一颗爱心,能使学生接近你;富有一颗童心,能使你走进儿童的世界。虽然窦老师的年龄在不断地增长,但她那颗童心却始终在闪耀。正因为这样,她会和学生一起玩打雪仗,让学生把她压得喘不过起来;正因为这样,她会在凌晨5点多带领全班孩子去广场“游行”,也正因为这样,她会冒着危险不远千里地带领孩子回老家摘玉米,当然还有许多许多,我想她的孩子们肯定会由衷地说一句: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理想的追求!而窦老师自身的积极、乐观也感染着学生,用她们的话说,她们班的学生就是与众不同,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因为他们都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她的学生能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我想,这比分数更重要!并不是说想成为像窦老师那么有成就的名师,我只是想,让我成为像她一样,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吧,那么这一切,就让我们先从对自己充满自信和对学生充满爱心开始吧!让我们共同努力。
第五篇:和学生一起成长
和学生一起成长
第二年我做了班主任。高一的第二学期学校进行文理科分班,当我拿到名单时我先是了解这些学生都来自于哪些班级,然后找相应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当我找到小枫同学的班主任时得到了这样的评语“行为习惯差、懒散、我行我素、抄作业、最后一句是无可救药”。我带着满脑子的问好“怎么会这样?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学生,我一定要搞定他。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是多么幼稚啊!
开学第一周小枫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先是连续迟到3次、抄作业、甚至不交作业;也很少与同学说话、还有一次早退跑去霸占篮球场、上课完全不在状态;按照班规罚他去跑步他也欣然接受,检讨书也写了两封。但是罚过后照样犯错误,仪容仪表也不合格,头发总是斜刘海遮着半边脸,找他谈话也不吭声批评教育全都不管用,将他在校表现校讯通给家长也没有反应。我已经算是个很厉害的班主任了,整个六班一切都很顺畅唯独小枫让我无可奈何。这可是我班级的组建阶段我不能因为小枫一个人而坏了班风;终于有一天我让小枫带着记录他在学校种种表现的“成长点滴本”回家理发,要家长看后“成长点滴本”反思签名并且给我打电话。我特别强调晚修前要准时回来。可是当我第二天早晨站在班级门口一看,小枫不在;舍长说他昨晚一夜没回。当我给家长打电话时接电话的是他叔叔。通过和小枫叔叔的沟通交流得知:在小枫初中时妈妈过世了;爸爸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最近也离家出走了;一个姐姐也嫁人了过得并不幸福;他现在寄于叔叔篱下,婶婶对他也很多责怪;责怪他不懂事,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好好学习成绩下降等等。叔叔家要供养五个小孩读书,生活也不宽裕。
挂掉电话,我的心头涌起一阵酸楚心疼;我冷静下来想想现在小枫的问题似乎一切都水落石出了。一是家庭因素,这样的家庭直接影响了他的情绪,他的情绪影响了他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甚至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说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健康成长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效率,但是消极的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降低人的活动能力自控能力甚至做出一些让自己悔恨事情。二是老师的因素,没有人能懂他的痛苦他的挣扎纠结,而老师又只从他的表现对他进行进行定性,没有走近他心灵的深处去理解他。三是同学因素,宿舍班级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家庭情况,当周围同学在讨论爸爸妈妈时,当同学有家长送汤时这些幸福的事他都没有。所以他不愿意晚修后回宿舍,宁愿在校园里游荡到熄灯。
强势的我此刻心里再也无法平静,我知道那些常规的方法去惩罚他只会让他的心灵受到更大的伤害,雪上加霜。我要走进他的心灵让他克服掉这些坏习惯,战胜苦难从现在的颓废中站起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真心的希望自己“做他生命中重要的一个人”;想告诉他“至少还有我”;想用心帮助他度过难关;
想倾听一下他的心声!可是我该怎么帮他呢?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又伤害了他。
我想到了在《班主任之友》上看到的一个故事。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心理医生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也可以走来走去啦!病人觉得有道理,就也站起来走走。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一个汉堡包开始吃,病人又问:咦,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呀!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精神病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第一、一个人可以带着过去的创伤继续,只要他把悲伤放在心里的一个圈圈里,不要让苦痛浸染了他的整个生命,他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第二、当一个人悲伤得难以自持的时候,也许,他不需要太多的劝解和安慰,训诫和指明,他需要的,只是能有一个人在他身边蹲下来,陪他做一只蘑菇。
或许我先尝试着陪他做一只蘑菇更好,不提他的伤心之处不让痛苦浸染了他的整个生命,或许他就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快乐的成长,当他超越了自己的自卑甚至会比那些一帆风顺的学生更有作为。我叫他来办公室,他心理显然有些害怕,怕我又严厉的批评,但是又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想运用心理学中的“自我开放”和“共情”的技巧,以“相似点为前提和他展开交流”。我没有和他提起他的家境也没有去讲那些安慰劝解的大道理;我只是和他以拉家常的形式说我曾经的困难生活(陪她做一只蘑菇),说我曾经奋斗的经历尤其是高中和大学时的表现还让他上人民网上看我当年的报道向他展示了我当年积极乐观的一面(做一个能行动能吃饭的蘑菇),他一直在听我说还很感兴趣。最后我说这世上还真没有跨不过的火焰山,你看老师现在不也挺好的么?其实现在想想挺感谢那些苦难!这一次谈话他没有和我说什么但显然他的态度有所转变。我们又聊了一些他开学以来的表现,我只是说你肯定也不想这样,这是情绪不好心里烦乱,不想学习造成的。他终于开口说话了,“老师你懂我,可是我就是学不进去!总是爱胡思乱想很烦,不知道怎么办?”我说当年遇到那么多困难,也有时会出现你这样的心情但我只允许这种情绪出现三分钟,过后要马上进入学习状态!当你充实的学习了一天以后,离开课室长舒一口气、仰望一下星空、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微笑、不要想太多、回宿舍后和同学聊聊天、熄灯后美美的睡一觉,早晨起床后也给自己一个微笑吃个早餐,早读就以一个饱满的状态进入一天的学习生活。要么你尝试一下!
观察了两周周他果然各方面表现好多了。这一次我又叫他来谈话,显然他也不那么抵触我了,心情也好了很多。我这次谈话采用了一个心理法则“好人有好的行为、坏人才有坏的做法”。我没有直接说“你很棒”、“你表现不错”这些类似整体夸赞但又没有实际效果的话,而是具体的夸赞了他的优点他最近的进步,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慢慢的让他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学生不应该这样做,只有那种坏学生才会做哪些事情。通过我的夸赞,他明显的有些开心甚至不敢相信老师是这样看待它的。我还清楚的记得他和我说过的一句话:“老师其实我很讨厌现在的自己,我也不想有这些坏习惯”。我深知坏习惯是养成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非常难的一件事,我不能再让他继续犯这些小错误了。他也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了,我开始给他提一些小要求“这周将迟到减少到1次,这周尽量不抄作业,这周不再早退心情不好你可以放学后去跑步等等”。我不断的告诉自己绝不能急,要争取“提出小要求,促进大改变”。同时我也给他合适的承诺,多元化的鼓励。通过我们的交流发现他很向往军营,很想当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很想摆脱婶婶的唠叨,特别不想让同学知道他的家庭情况。每当他有了小小的进步我都给他合适的鼓励,比方说作业表现好了我不会简单的写一句“很棒!优!很好!不错!”这类评语;我会给他这样的具体评语“第三题你做对了说明你课堂听课效率很高知识迁移能力很强”。上学期我给他承诺如果期中考试在班级进步5名年级进步50名我就带她去武警支队感受一下军营生活,但是他的考试在年级进步不大,没有达到我们的约定。我还是在合唱比赛中给我们全班的男生穿上了军装扛上了枪,到现在为止我还记得我们班男生雄赳赳气昂昂的激情。小枫特别的兴奋,第一次见到他如此灿烂的笑容。我力争做到言而有信,合适的承诺和鼓励真的带起了他的兴趣,都说“亲其师信其道”通过这种“先跟后带”的办法,现在慢慢的我发现他信任我了。
上学期我听刘利主任说他有一个朋友想赞助一些我们学校需要帮助的学生,我和小枫说有这样的机会可以给叔叔婶婶减轻负担,他很开心;我为小枫申请了一个名额。去年过年时我让小枫给叔叔婶婶写一封信,把他和叔叔婶婶的坚冰打破,这封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意外的是小枫过年时也给我发来了祝福短信。今年的教师节我和小枫一起给赞助他生活费的黄先生写了一封感谢信汇报了学习生活情况。现在的小枫很懂得感恩就连他的英语作文都是这样写的我们应该心存感恩因为周围有很多人在帮助我们。
现在的小枫和刚入班时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常规方面:这学期只有三次迟到,从没有早退逃课,且宿舍扣分大大减少,每天都很早去学校学习,遗憾的是话很多。学习方面:课堂上听课特别专注效率很高我们班学生都很佩服他,再也没有了抄作业的行为。成绩进步很大,刚分班时班级排名19年级排名474,现在进步到班级第7名年级排名254;英语成绩提高特别大,从年级732
名提高到101名。在人际交往方面:班干部改选中主动要求做心理委员,小枫很聪明做题反应很快,乐于给同学们讲题,也经常和科任老师沟通问老师题。我的下一步想法是如何让小枫面对现实,坦然的和大家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记得有一次和张博老师说起我的这个学生时他说过一句话:“教育需要等待,等待中会为他的进步而欣喜;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挽救一个心灵不是这么容易的”。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枫不断的长大他会敢于面对一切的,我现在也在做铺垫工作。
小枫的这些成长过程也点滴中见证了我毕业后走上讲台为人师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