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士塔》教学教案-word文档资料
《道士塔》教学教案
《道士塔》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出示课题图片
师:有没有同学对我国的道教和佛教有所了解? 生:道教的鼻祖是老子
师:好,这是你了解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的? 生:(无语)
师:好,请坐下来再想想。让我们做个简单的界定吧。对信奉道教的人称什么?(道士)对皈依佛门的人称什么?(和尚)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他们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二是棺葬。我们知道,佛教徒,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但是,当你知道一个道士死后却被葬在佛教徒所使用的塔中,你会有怎样的兴趣和疑问?他的背后究竟有过怎样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去探寻答案。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看一看,这个拥有塔的道士是谁?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奇怪的待遇呢?(学生齐读)师:大家读的很整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想给同学们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说“快了”)哦,大
第 1 页 家自己也意识到了,读的快了,你们是一路匆匆行来,却忘了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阿尔卑斯山下有句名言:慢慢的走啊,欣赏!所以,无论是生活中或是学习中,有时我们需要停下脚步,慢慢欣赏。但是,我想,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刚才两个问题的认知。第一个问题,这个拥有塔的道士是谁? 生:(齐声)王圆录
师:第二个问题,他为什么受到如此奇怪的待遇呢? 生: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师:好,我把你的回答完整地表述一下,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所以死后被埋葬在塔中,并且保存的较为完整。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那么,是什么?大家一起把这句话大声地朗读出来。生:“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师: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一个佛教圣地。那么,一个道士做了佛教圣地的把持,他了解佛教吗? 生:不了解
师:那么,一个不了解佛教的人会怎样对待莫高窟?现在我们就来分组浏览文章第二、三部分,让我们自己来叙一叙,在中国二十世纪的初年,在敦煌,发生过怎样的一段历史,第 2 页 有过怎样的一段故事。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分组,台上的同学阅读第二部分,台下的同学阅读课文的第三部分,看一看,这个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对我们的莫高窟做了什么?
师:好,有请
生:他把洞窟刷白,还堆了几个天官、灵师菩萨,破坏了敦煌石窟。
师:好,刚才你说到的其实包括了三个内容。首先是把洞窟刷白,我想问问你,刷白的仅仅是洞窟吗? 生:不是(齐声)师:是什么? 生:是壁画(齐声)
师:他刷白的不是洞窟,是壁画。在他的两遍粉刷之后,“什么也没有了”,看课文!
生:(齐声)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师:好,注意概括的时候要提取主要信息。那么,你刚才说的第二点,他还塑了几个天师灵官菩萨。看样子,我们的这位王圆路王道士,还真带有几分对道教的虔诚。你说的第三点,他破坏了石窟,准不准确?请台下的同学这时看到课文的第二部分。生:不准确
师:那么,破坏的使什么?是雕塑。看课文,“才几下”
第 3 页 生:“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师:但是,大家知道吗?这莫高窟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出示图片字幕)公元336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象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樽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既而有所顿悟,他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莫高窟。这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年,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徒在此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如今正被这王圆录悄悄的毁灭着。(留了一会空白)
师:我听见,靠近我的这个男生,刚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好,台上的同学这时看到文章的第三部分,台下的同学,你准备用怎样的语言进行概括?
生:他把文物送来送去,还用极低的价格跟外国进行贸易。师:那么,你想想,在这两者当中,谁是主要的? 生:他把文化卖给外国
第 4 页 师:是文化遗产。他卖的是哪儿的文物? 生:中国的
师:中国的,不确切,现在我要求的是浏览课文第三部分,概括这一部分的信息。好,你先坐下,谁能回答我?是哪儿的文物? 生:敦煌的 师:再具体一点 生:莫高窟的文物
师:再具体一点。一个洞窟里的文物。好,大家跟着我一起看到,课文的第三部分,什么时间? 生:1900年5月26日
师:“他辛辛苦苦地清理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雕塑等诸多作品。卖给了谁? 生:外国的考古家、探险家
师: 其实历史远远不止我们课本上描写的那样(出示敦煌照片)
在王道士发现的这个藏经洞里,出土的文献大约有数万件,时间上起三国两晋,下迄北宋,历经千余年,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英国人称之为“中国文献遗存的大宝库”。不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文化内涵来看,敦煌文献的出土都可以
第 5 页 说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发现。然而在经过了外国文化强盗的一番掠夺之后,如今的藏经洞已经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七零八落。(出示藏经洞照片20)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这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吗? 生:不知道
师:真的不知道?那么,跟着我一起看到课文53页的注释。读书还是要细心一点。好,看到没有?有多少文物?找到答案了吗? 生:四万多件
师:其实,连这个数据也是不确切的。就我目前看到的资料而言,有说五万多件,还有说六万多件的。事实的确如此,就像你们刚才告诉我的那样,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其实,我们是最应该知道答案的,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给中华民族每个儿女的馈赠,如今,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只知道,在美国哈佛大 学福格艺术博物馆里,在波士顿博物馆里,在巴黎国民图书馆里,在日本的博物馆里,保存的敦煌文物比我们北京图书馆里的还多的多。我想问问大家,当你们了解了这段历史后,你们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绪? 生:气愤 生:遗憾
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 6 页 师:好,把话筒传到后面的女生,我想听听女生的看法。生:伤心
生:我这时心里很难过
师:其实大家的情绪,作家也有。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二环节,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找,读一读,品味一下,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或者说,哪些句子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或者暗合了你刚才的情感?
师:好,有请那位女生 生:读“偌大的中国”一段
师:好,你告诉我,在刚才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生:与作者一样,有一种悲愤地心情。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把它留在中国,在当时的情况下,会遭到中国官员的糟践。倘若把它送给外国,可那又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馈赠。
师:进退两难,怎么办?我们只能怎么办?
师:大哭一场,请坐。(老师再读这一段)刚才这位女生说“悲愤”,你们能不能从我的朗读中体会到,除了悲愤,还有什么样的情感? 生:无奈
师:这个词找的很准确,还有什么?
第 7 页 生:遗憾、痛惜
师:好,情绪越来越多了,我们请一个同学集中地来说一说。生:作家的情感是伤心、惋惜 师:伤心什么?
生:中国的文化中国存不下,居然跑到外国去了。还有痛惜、愤怒
师:愤怒什么?
生:愤怒当时的中国如此腐败
师:其实,作家的情绪大家已经都说出来了。作家的情绪是既爱又恨。我们的眼光可能更多的集中到了“我好恨”,恨也有很多种,有愤恨,有怨恨,有痛恨,在这里属于哪一种? 生:愤恨
师:作家有爱,他的恨是来自于他的爱的,这个爱是什么?对什么的爱?
生:对中国文化的深爱
师:对了,对中国文化命运的关注,对中国文化的深爱,所以,作家的情绪是既爱又恨,是爱恨交加,既痛苦又无奈。好,除了刚才这位女生说的这一段,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 生:第二部分地一段(读)我觉得这一段写的是中国官员对中国的文化一点也不爱惜。师:作家的情绪怎样? 生:很失望,同时也很愤怒
第 8 页 师:他们滔滔的奏折,有什么? 生:讽刺
师:请坐,还有其他的吗?
生:第四部分(读)从中,我体会到了敦煌研究者内心的辛酸
师:很好,你不觉得作家的情绪在这里也有变化吗? 生:(无语)
师:好,请坐下来在想想,作家的情绪一路行来,这里有没有变化?
生:有,以前的中国官员对文化不重视,而现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却很重视,作者从这里看到了希望。师:所以说,作者一路沉重之后,这里略微有了一点 生:好转
其他的学生笑起来了)师:激昂。
第 9 页
第二篇:道士塔教案
课题:道士塔
淮阳县第一中学 袁 琳
三维目标:了解作者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及敦煌文化的常识,淮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培养涌读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散文中向我形象鉴赏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重点难点:准确筛选信息,把握史实,领会思想内容和作者激情,体会本文内蕴丰富而又充满诗意的语言。
教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课时:二课时
一、导语: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是关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文物浩劫的。按我的理解,近代中国遭受了两次文化遗产的大浩劫,一次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是1905-1914年外国探险家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这两次浩劫对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灾难性的。当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船船运进国外的博物馆的时候,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不在流血?第一次浩劫让我们记住了咸丰皇帝的腐朽,第二次浩劫让我们记住的却是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今天学习的课题便与王道士有关。请大家打开课本第53页,《道士塔》。(板书)
二、解题: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朗诵课文
四、研读课文内容 1.学生概括各部分内容
(一):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二):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三):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四):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小结: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2.分析理解课文
这篇散文细述了敦煌文物被盗掠的经过,字里行间蕴涵着强烈的抒情意味。可以说,文句蕴涵内容十分丰富,每一个句子都浓缩了作者的深情。
提问1:作者对王道士、对敦煌文化艺术的遭遇的态度是什么? 王道士是敦煌文化的罪人,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莫高窟被掠,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提问2:偌大的莫高窟,前后十几年,在王道士的手里被卖掉了,其间的王道士、满清官员、外国冒险家各自充当了什么角色?请结合文句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提问3:作者最这三种人的不同行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板书] 王道士:涂壁画、毁雕塑、塑怪像:惋惜与痛苦 受愚弄、贪小利、卖国宝:痛恨与无奈
满清官员:了无赤肠、不负责任、中饱私囊:哀痛
外国冒险家:餐风宿露,冒着危险,愿意吃苦,欺骗掠夺:谴责 提问4:“我好恨!”恨的是谁?
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五、写作特点赏析
提问:这篇散文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外,在写法上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之所以被文章打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你们认为这篇文章最有特色的地方在哪里?请讨论。
参考答案:1.穿越时空的想象;散文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2.强烈的抒情意味。诗化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悲怆苍凉。
六、延伸扩展
1.如果你是王圆箓,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
2.有人说,如果不是外国探险家从莫高窟运走了绝大多数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那么这些资料最终的命运将不可预料,但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决不会比现在保存的完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道士在无意中为保全这笔人类共同的财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这种意见,你怎么看?
3.中国现在有许多盗墓者,疯狂盗挖地下文物,然后倒卖出国,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和王圆箓相比有什么异同?(附材料:安徽省公安厅最近侦破了一起特大盗掘古墓葬、走私、倒卖文物系列案(“3•25”案),抓获境内外犯罪嫌疑人30多名,追缴各类文物400多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就有128件,捣毁了6条文物走私通道。在此案中,境内外犯罪分子倒卖走私国家珍贵文物之多、作案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获利之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
七、教学反思:
1、本课在于查找重要信息,让学生在找那些令人痛心的史实。
2、诵读体会味道,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八、布置作业:(略)
第三篇: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学情分析
关于这课,学生的预习工作不会差,文章字面意思通俗易懂,全文没有生僻字词音。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让同学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近几年来,《道士塔》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个突出难点,这要求老师在梳理文中的文化知识点时结合学生兴趣和理解能力讲清楚文化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化的价值,并体悟作者对文化遭到劫掠的感情。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内容,举一反三,开展一堂文本与现实相结合的研讨课.本文共四部分,结构比较好 把握,所以首先把握整体,再进一步分析各部分的内容从而挖掘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方式或关键词句的理解,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加深同学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思想
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和思想性
余秋雨作为的这篇散文文化底蕴深厚,需要深度解析,同时在把握文化的同时了解其思想。
二、以语言感悟和品味为切入点,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文章有多处句子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在把握全文结构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深入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余秋雨及其“学者散文”“文化散文”。了解敦煌学。2.“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教学难点:本文中作者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一、二部分。第2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三、四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语: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是关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文物浩劫的。按我的理解,近代中国遭受了两次文化遗产的大浩劫,一次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是1905-1914年外国探险家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这两次浩劫对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灾难性的。当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船船运进国外的博物馆的时候,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不在流血?第一次浩劫让我们记住了咸丰皇帝的腐朽,第二次浩劫让我们记住的却是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今天学习的课题便与王道士有关。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2页,《道士塔》。
一作者介绍:【板书】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二释题:【板书】
(一)王道士,甘肃敦煌莫高窟与我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但这并不矛盾,文章介绍了王道士的来历。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二)圆寂塔
1.(请同学们看到彩页最后一幅图)通过看塔,对塔进行描述,了解塔的形制。2知识迁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即佛塔。
3圆寂的解释,佛教神职人员的去世用词,知识迁移,羽化,驾崩等。4道士塔
(三)莫高窟
1. 莫高窟介绍: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2. 莫高窟与道士塔的关系,道士塔的位置与莫高窟的联系,又引出王道士。
三整体把握(一)结构梳理
本文有四节,下面先给大家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同学们通过小标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稍后的朗读中自己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每部分的小标题【板书】
1罪人塔(1-6)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7-11)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
a.请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b.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c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对学生提出来的概括语言进行评价,给予意见。
(过渡语言)通过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整体感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道士塔》还包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凝练的语言。接下来让我们细细品味。
(2)探索品味
第一节设问
设问: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答案: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体现了悲凉的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答案: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他出卖了中国文物。
因为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答案:一箱箱,一车车的被国外冒险家运往国外。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答案:愤懑,痛心,气愤
第二节设问
设问: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创作走下坡路,歆羡;享受生活,贪图安逸;中国社会的衰落。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答案:破坏壁画和雕塑。真实,出发点是由其身份和他当家莫高窟的现实出发的。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一是写壁画的白,另外是写作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王道士的痛恨和对壁画的惋惜。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答案:置身历史场景,还原历史事件;白描的写作手法。
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这趟课的学习,同学们把握了余秋雨这篇散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也了解了敦煌文化及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王道士也有自己的看法。
据史料记载,王道士对敦煌的保护也做过自己的贡献,他曾冒死上书慈禧,要求政府保护敦煌文物,但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作者以文人自身的喜好,将王道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了一个历史罪人。在整篇文章当中,我们被作者带动了情绪,对王道士也恨之入骨。但是,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四、作业
《我眼中的王圆箓》不少于800字。
五、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作者介绍
二释题
三整体理解课文
1罪人塔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参见教学目标1 重点难点 参见教学目标1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作者,莫高窟,及文的第一、二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道士塔》共四部分,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后面两部分,第三、第四部分。
一整体把握
(一)结构梳理
下面先给大家第三、四的小标题,同学们通过小标题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稍后的朗读中自己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板书】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4牢记耻辱,保护文物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
a.请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三、四部分。
b.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过渡语言)通过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整体感知,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学习,首先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2)探索品味 1.感情色彩
第三节设问
设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答案:置之不闻,缺少资金。形成鲜明对比,外国冒险家路途艰难,中国文官生活安逸。对文物的态度也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歆羡,一个是漠然。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答案:突出了文物遭受了灾难式的劫掠;还突出了外国冒险家得到文物之易,和中国文官和王道士对文物的漠然。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答案:欺骗,购买等手段; 开脱之辞:取经说,保护说。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答案:中国的文物应该留在中国,中国人也有能力保护和研究自己的文物。作者充满了满腔的爱国之情和对外国掠夺者的愤恨之情,对文物流失的深深惋惜。
明确: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中国官员: 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道士: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设问
设问:
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心情沉重,只是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
当日本友人承认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因为文物还在国外。
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说明敦煌学被国际化,敦煌学是否在中国还得让国外专家承认,目的是说明敦煌学的现状。敦煌学任然需要专家们继续默默的屈辱的研究下去。
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 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2.写作特色:
1.穿越时空的想象;散文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2.强烈的抒情意味。诗化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悲怆苍凉提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3两难境地。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为什么两难?
a当时中国社会环境动荡,没有条件保护好文物。
b敦煌文物虽然得到了保存,但是敦煌文物却永远流失海外。
二、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与文本展开第三轮对话
所谓读文就是读人,学完了《道士塔》后,学生会对余秋雨其人其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当代散文的发展史上,余秋雨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创意义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独创的“文化散文”不仅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而且在国内掀起一股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他的《文化苦旅》,也成为当时全国各大书城最抢手的热门书目,那么余秋雨当初创作“文化散文”的动机是什么?《文化苦旅》到底是凭借什么魅力,燃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的热情?这些问题,如果能组织学生展开一些研究和探讨,不仅能从更深层意义上加深对《道士塔》一文的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我们民族深远、博大的文明、文化,关照当代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索,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三、作业 《余秋雨的散文艺术》
四、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段落大意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4牢记耻辱,保护文物
二写作特色
1穿越时空的想象
2强烈的抒情意味
3两难境地
第四篇: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学案
一、考点回顾
提高散文阅读的备考效率,首先应明了高考散文阅读命题“考什么”、“怎么考”,进而才能明了“怎么办”。唯有如此,才能不陷入茫茫题海,难以自拔。
• 本考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设题: •(1)作品浓烈的情感分析。
•(2)作品如何进行真实自然富于美感的抒写。
•(3)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 •(4)作者是如何写……
•(5)……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应试对策 :鉴赏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是怎样写的?
二、复习上节课文内容
本文有四个部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各个部分各讲了些什么。(要求学生起来回答)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三、人物及情感分析: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A、B、C、D、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4、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5.对于这一文化悲剧,作者究竟恨的是哪此些人?(讨论)
设问:(多媒体)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6.作者是怎样来写这种“恨”的?(举例)
7.文中“恨”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
四、写法探究: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五: 合作探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祖先留下的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选做)
1.敦煌文化在王道士手中被盗掠,他是不是真正的历史罪人,如果你是王圆箓,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围绕主题)
2.有人说,如果不是外国探险家从莫高窟运走了绝大多数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那么这些资料最终的命运将不可预料,但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决不会比现在保存的完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道士在无意中为保全这笔人类共同的财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这种意见,你怎么看?
3.中国现在有许多盗墓者,疯狂盗挖地下文物,然后倒卖出国,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和王圆箓相比有什么异同?
4.文革时,大陆大量的古迹文物等被红卫兵和造反派所毁,从这个角度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场浩劫。
六、巩固练习:
七、拓展阅读
第五篇:《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主备人:莫小妍 授课人:黄飞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其悲剧性。
2、能力目标: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内在联系。
3、情感价值: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体会作者悲怆苍凉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介绍余秋雨
三、研析课文
1、整体把握
本文共四节,请大家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2、内在情感
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上在逐步深化。但这仅仅只是概括了每部分的内容,我们要的是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其实每一节都在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部分都有作者想要突出的本质内容,而作者的情感也是随之而动的。这才是我们所要把握的重点。
(1)、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那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一段历史的关系。在课文中有作者的原话“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湖北麻城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而他只是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一叙述表达作者无比沉痛的心情。)
(2)、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作者想要突出的是什么呢?(作者特别写出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破坏性行为以及自己心中的历史沉重感,所以他要突出的是愚昧和痛心。这“愚昧”显然不只是王道士的愚昧,如果是也不会如此痛心,我们从作者的叙述中知道是为那个民族的愚昧,那段历史的愚昧而痛心!)
(3)、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突出屈辱和悔恨。这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段文字读来都让人心痛,粉刷价值连城的壁画都让人觉得荒谬了,更不用说为了几个银钱大卖宝物。其中对王道士品位的描写和王道士送客的描写十分精彩,冷静而客观,沉郁而无奈。作者的情感也被推向了一个高潮,终于怒吼出了:我好恨!这种“恨”,不是对劫掠者的恨,而是对被劫掠者的恨;是民族的悔恨,是历史的悔恨。作者的心是及其苍凉悲怆的。)
(4)、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这是作者在“恨”之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余地。虽然国际学术讨论会给出了一个光明的结论,但中国专家们没有太大激动,只是默默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我们的敦煌学者忍辱负重几十年并不是为了一个“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焕发出它的光彩。所以光明背后仍是伤感与痛楚,耻辱与愤懑,作者只能用惜墨如金的一笔给人以无限思考。)
小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注意一些关于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的表达,只有用心去读去理解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深刻理解到文字背后的内涵。
四、反思
了解了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史实,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注意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起悲剧性,思考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
2、了解重要语句所蕴涵的意义,并注意对词语感情色彩的品味。
【教学过程】 —、思考谁之罪?
敦煌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却横遭抢劫大量流失。这场悲剧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痛,在痛之余我们也在思考,是谁酿成了这出悲剧?请大家展开讨论。
﹙一﹚走进千古罪人——王道士
1、我们先来看看王道士的所作所为,请大家在课文当中找到他的罪状 粉刷墙壁(第二节第三段)、砸碎塑像(第二节第4段)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道士你做何评价?
(愚昧、贪婪、无知、麻木、小丑、罪人„„)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找同学起来读一读。A、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默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承担起这笔文化重债,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C、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请大家认真品味这几句话,多读几遍,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思考为什么说他只是一个小丑? 明确: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白什么是爱国,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比起卖国求荣的统治者不过是“小
巫见大巫”。所以他只是那个时代的怪胎,是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且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成了错步上前的小丑。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们去向谁声讨呢?
(二)、直面罪魁祸首——统治阶级(满清官员)
对王道士罪行的声讨与审判没有消解作者的愤怒,减轻作者的沉痛。即使没有王道士,国宝的流失也是必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遗留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于列强有机可乘,这才是酿成这出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品味精彩语句、语段
本文有较强的技术感染力,得力于两点:一是诗化的语言,二的传神的细节。诵读、品味。
1.“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品味:夕阳、朔风、破落的塔群,如画如诗,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把读者引入到那个可悲的时代,去追溯那一段可悲的历史。
2.“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品味:外国掠夺者掠走大量珍贵文物,老弱的民族被野蛮地宰割。
3.“王道士起得很早——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品味:王道士把这巨大辉煌的文物宝库当作了自己的农家小院,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认真”地毁坏珍贵文物,令人扼腕痛惜。
4.“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再作下一步筹划。”
品味:可悲!可叹!可恨!看似轻松的描述中寓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5.“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依然一片惨白。”
品味:时空错位,作者竟闯入这历史悲剧的舞台,想拦止住王道士手中的刷把和铁锤,甚至想向他跑求。表达了作者极度痛惜之情。
6.“中国是穷——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物。”
品味:有这样腐朽的政府,有这样腐败的官员,敦煌文物的遭遇可想而知。作者痛恨、痛惜、痛心之情可见。
7.“王道士频频点头——两道深深的车辙。”
品味:这两道深深的车辙,明明是两道深深的历史伤痕!
8.“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品味:反语,这是作者对当时政府极端失望后的激愤之辞。
9.“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品味:这话从外国学者口中说出,回击了前文外国掠夺者说中国人无法研究敦煌文物的借口,同时也证明中国人在屈辱中奋起,中国学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研究”,中国人有能力,也有决心研究和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三、布置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有很多的感触,下面请大家翻开我们《学习的艺术》的课前导航,认真阅读后再结合我们所学的课文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随感。(《谁是敦煌的罪人》《学者还是强盗》《主权回归与文物回归》《敦煌再辉煌》„„标题仅供参考)
四、反思
增强了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