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教案-第二章 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 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究——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始基是火。
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构成万物之说。
《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古代中国 “五行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古代朴素物质观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德谟克里特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论尝试从物质内部组成的结构方式去把握其外部可感觉的形态和属性,是现代物质层次结构论的思想渊源。汉代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天地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元气自然构成的,元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
评价古代朴素物质观。
一方面,都是从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而不是把物质看成是精神或神所创造的,因而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的。
另一方面,这种物质观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朴素的,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继承了古代朴素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
从牛顿“微粒说”在经典物理学中的支配地位,到道尔顿化学原子论在实验基础上的创立,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和方法给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以重大影响。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
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把原子这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看作一切物质的属性。这就必然经受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
另外,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却都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当然,有些事物,如夸克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是我们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通过人们理性思维去认识它,把握它。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辨证性。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理论是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它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而哲学的物质概念揭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同时,哲学的物质概念根源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又高于它,并给以指导。
二、物质与运动
1•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离开运动去考察物质,认为物质世界是静止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机械运动,否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牛顿 “第一推动力”)。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运动一定要有运动的主体。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离开物质去看待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着绝对运动,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
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第二• 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第三•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就要认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首先,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稳定,稳定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有发展。
其次,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再次,发展与稳定相比较,发展是主要的。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有真正的社会稳定。可见,稳定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只有把握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稳定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 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中文宇宙就包含时间、空间的意思,《墨子经说上》说:“久,合古今旦暮。”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运动前后的表现。牛顿认为时间是纯粹持续性的流程,空间是容纳物质的空匣子。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 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就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 特点是一维性,一是指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二是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
空间的 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中性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的度量就与物质的运动相关。如测定宇宙间天体相互距离是用光运行一年的行程,即光年作单位的。对普通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定,都用电磁波以及其他基本粒子波的运动来测定。测量时间单位年、月、日等,是靠天体在空间的运动来确定的。即使极其精确的“原子秒”,也是根据铯-133原子在两个特定能级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基准制定的。
如果割裂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的形式,就陷入形而上学。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是指时间空间作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性、可变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形而上学绝对主义时空观(牛顿为代表)割裂了时间与空间和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的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证明,时空特性是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考察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的物体时,静止坐标系统的观察者就可以测出,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它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时钟速率会变慢),也就是说,它的空间延伸就会缩短,而时间的持续会延长。狭义相对论还说明两个事件“同时”的相对性,即“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和运动着的物质系统联系起来才能确定。在一个坐标系里看来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个坐标系里看来就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认为引力场存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者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而且物体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则时空也愈弯曲。这样,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密切关系。
现实意义: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任何一项事业总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有一个时空观念;又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事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和空间,使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效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时间和空间的新特点,不失时机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进步事业多作贡献。
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时无限的,物质世界具有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 表明了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
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是指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状、体积或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
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
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是通过有限而存在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并不是存在于有限之外,而是包含于有限之中,无限是对有限的超越。
第三,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全体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要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相对中把握绝对。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重要条件。如果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主张时空的有限论,就会引出一个超时空的神灵的世界,给宗教唯心主义留下地盘。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
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中国古代、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践。罗吉尔培根认为,要认识真理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关于自然本质的知识不能由感官直接观察得来,而是通过人们作用于自然事物的实验活动取得的。
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黑格尔:实践只是“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而不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现实感性活动。(墨子“耳目之实”是认识的来源和根据。费尔巴哈则把实践理解为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是生活实践。)
一• 实践的涵义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社会历史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要素、过程和结果)
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
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二• 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从职能上划分,实践主体包括认识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从层次上划分,实践主体又可分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实践主体是实践构成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它是实践活动的发动者,实践活动过程的承担者,也是实践结果的享用者。
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它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此外,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当人类及其个体和群体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人就成为实践客体。
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它包括物质型工具和智能型工具两大类。实践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往往引起实践方式的重大变化。
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它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
第一• 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客体价值不是纯粹的自然物本身,而是体现并凝聚在对象中的社会关系。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第二,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3•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 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科学实验 是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装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以上三种形式。
二、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1• 实践把握的能动创造与社会效应 实 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一个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过程。实践不仅造就了社会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社会历史。
自然界却无法自发满足人的需要。人类要根据自己的本性、需要和能力,通过劳动来创造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就构成人类及其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实践活动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不得不以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由于劳动的发展,使群体联系日益密切、广泛,逐渐变成了人类的社会联系。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自身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
实践的发展及实践各要素的分化,是社会各个领域分化的源泉和前提。
2• 实践环节及其程序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
第一,实践决策。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
决策的合目的性是指决策必须反映实践主体的需要和意愿,有利于主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要考虑到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又要充分估计到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以及对自然界可能造成的后果;不仅要看到目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不仅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着眼于整体、全局的利益。
决策的合规律性是指实践活动的决策必须尽量正确、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既要充分估计到实践客体的各种属性、特征及其所能产生的效应,又要充分估计到这种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二,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对经过实践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
第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组织就是为了最有效达到一定的实践目标,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物质条件的合理分配。管理就是为使实践主体更好地实现实践目标而进行的协调、调控等一系列活动。第四,实践结果检验。实践的结果同预想的目标一致,也就是在实践结果中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就表明实践结果是好的、成功的。实践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个具体实践过程的终结,对实践主体来说都是必须接受的结果。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人的意识活动
一• 人的意识与物质世界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哲学意义:它说明,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产生,是物质世界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样,就驳倒了一切唯心主义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生命和意识的根源的观点。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使类人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由使用天然工具进入到制造工具,它们的活动变成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这样,主要依靠自己生理器官来适应自然界的动物,就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界的人类。
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必然要交往,使人类已经达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便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有了语言,人脑可凭借词来根据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
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使猿脑变成人脑,脑容量越来越大,脑的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严密。可以从周围世界中获得更丰富的感觉印象。又在语言的帮助下,巩固和积累起来。这样,终于形成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人的意识。同时,生产劳动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
2• 意识的本质规定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这一本质,体现了人对物质世界把握的能动性。
意识 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则是主观的。由于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的反映就必然带有特定个人或主体的主观色彩。个人的经验、社会地位、动机、兴趣和情绪乃至知识文化背景的不同,都会使人之间的反映表现出差异来。因此,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然而,任何一种反映,不管是近似的还是歪曲的反映,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一种意识,即使是最荒唐的意识,也总具有它的客观原型。
3、意识把握物质世界的特性
第一,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客体,而且能预见、预测未知客体存在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观念中建立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客体。
第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人依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确定付诸实际行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方法,并且凭借使意识物化的物质手段,去改造世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改造世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有意识地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世界上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第三,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此外,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式,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般说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意识毕竟不是世界的本质。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不论多么巨大,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正确认识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创造,勇于进取,又要自始至终地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人工智能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让机器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取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人工智能决不会成为人类智能,取代人的意识。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着本质的差别:
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的全部意识形式。人工智能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过程,而人的意识活动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具有人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智能机器的自动性是受命于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智能计算机等智能机器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
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看,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本质的观点得到了更充分的证明。
第一,它进一步证明了思维、意识并不是神秘的,不是寄居在肉体之中的脱离人脑的灵魂;它深化了意识对物质能动把握的原理。
第二,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了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中分化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的运动,延长意识器官。这是意识对人脑的一种巨大的反作用。
二、人的实践活动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世界的层次与人的活动 外部世界、自然界按其与人的活动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未认识的外部世界。这一些也就是无限大的事物的存在和无限小的事物的存在。人们现在虽然不能凭感觉直接把握它们,但是可以靠抽象思维的能力来认识它们,规定它们。同时,人类根据自身的科学活动来逐步认识这个未知的外部世界。
(2)有所认识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迹未到过,但通过实践和科学间接有所认识的东西。
(3)认识所及、人迹所到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直接有所认识,人迹到过但还没有经过人类开发的东西。
(4)人化的外部世界。
(5)人造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们依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利用自然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所谓“物化智力”。
它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的划分是以人的活动作为参照系数;它们又都是统一的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们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都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一方面,世界的具体物质形态无限多样。
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物在性质和形态上是差异的,但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在外在的现象上是多样的,但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所以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是统一于提摄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彻底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求”就是探求和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即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例如,在社会主义的模式上,他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模式,我们应当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在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上,提出了以“一国两制”的模式去解决台湾、港澳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从方法上看,都是对统一性与多样性方法的运用;从实质上看,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又注意了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第二篇: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要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就要考察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上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事物、现象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世界以怎样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存在着和发展着。这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本章所要回答的问题。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确立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物质、运动、时空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一个焦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
1、物质范畴及其历史演变
(1)物质观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一个历史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第二个历史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第三个历史阶段: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物质定义)的内容及意义(47正3一49)内容: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意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一无论,同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提供了前提,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同形而上学物质观划清了界限;它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
(1)运动范畴的涵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位移直到思维,而不局限于某种具体运动形态。(2)物质与运动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凡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质;如果设想物质不运动或者脱离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凡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如果设想非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3)关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涵义:绝对运动指运动是无条件的,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相对静止运动的有条件性,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回。
关系: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运动和静止两者互相依赖、互相渗透。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主要指:就某一物体没有进行机械运动而占:就机械运动的范围内是指两个物体之间位置保持不变而言;就某一事物没发生质变而言。
割裂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会出现两种形而上学倾向:把静止绝对化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动论;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3、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1)时间空间的涵义、特点:
时间是标志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间隔性的哲学范畴,其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标志运动看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的皙学范畴,其特点是三维性。(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既没有脱离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割裂二者的关系:
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会陷入唯心主义时空观(主观唯心主义把时间、空间看作是人头脑里固有的“先验的纯形式”;客观唯心主义把时间、空间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把空间和时间当成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存在物,会陷入形而上学时空观。
(3)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时空的绝对性,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
时空的相对性,指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制约的。即它们的具体特性是有条件的、可变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发展的、可变的。
时间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构成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现代自然科学以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具有先在性。即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2)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是自然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这次飞跃的产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自然前提,即生命以至类人猿的产生,二是以劳动为转化契机的现实基础,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中,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地理环境
涵义: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汽候、山脉、河流、海洋、矿藏、动植物及其他自然资源等。
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场所以及生活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第二,地理环境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
第三,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主要决定作用。
第四,要恰当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夸大地理环境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也错误的。我们应研究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合理地利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对于搞好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B人口因素
涵义: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增长率等。
作用:
第一,人日因素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适当的人回数量和增长率可以加速社会的发展,不适当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所谓适当就是人口数量与生产资料的数量相适应,人口增长率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
第三,人日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四,由于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不利于经济发展,因而必须有计划地对人口实行调节和控制。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根本错误的。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涵义:是指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体。
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
总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史,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首先要研究和揭示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概念
定义: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特点:直接现实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实践。
(三)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主体
(1)涵义: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结构:
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实践主体具有两种结构,即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
主体能力结构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这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
第二,知识和经验。这是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智力技能因素。
第三,情感和意志。这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回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主体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
个人主体指个人有其相对独立的实践范围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成为独立的主体。
集团主体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社会主体指一定地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整体。人类主体指发展着的人类整体。只有将来消灭了阶级,自由自觉的人类主体才能真正形成。2实践客体
(1)涵义: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领域,井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结构:
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精神客体)。其中自然形式的客体是客体的最基本形式。
自然客体。在人类最初的、最基本的实践中,客体是自然,这种客体既包括刚刚同人的对象性活动发生关系的自然物,也包括人们用某种方式改造或制造出来的人工自然物。
社会客体。既包括现实的社会结构,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也包括人在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精神客体。指的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并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学说等等。
注: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但仅仅有主体和客体还不能形成现实的实践活动。在主体和客体之间还有一个将这二者现实地连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3、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如人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制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
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如人类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获取了新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三重关系:
实践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认识关系,即反映与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
(一)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1、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多层次性
3、意识与人工智能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世界是统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但是在统一的基础问题上二者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无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独立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
2、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世界的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之一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三篇:人美版《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案
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1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的分类,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概念;能够正确分辨美术作品的所属门类。
2、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基础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
3、通过对美术门类与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打破时空,不拘一格地在美术世界中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兴趣,并进行制作材料的分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2、学生准备:画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什么是美术?学生思考并自由踊跃回答。
2、你认为生活中的或者你知道的那些事物是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绣花、年画的、玩具„„
(二)引导探究交流分享
1、引导交流
首先播放有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美术作品课件带学生进入更加广阔的美术世界,营造一种置身美术殿堂的气氛。
提问:师:同学们,这些美术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创造而成的
生:某某是毛笔画的,某某是用泥捏的,某某是用石刻的 同学们说的很具体,也很全面。那么,这些都是美术品,为什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呢?他们又会是美术作品里的哪一类呢?我们该如何去给他们“分家”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想一想,分一分。
带着以上几个问题自学课本。这一环节同学们自学释疑,将自学结果制成卡片,同时老师巡回指导学生自学。
2、探究欣赏
①学生上讲台交流自己的自学结果,并谈谈区分他们的方法和依据。老师适当点拨,明确美术门类的不同主要是材质的不同。
②接着老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和分析四大门了美术作品的材料,引导学生回到课本中的图片重点探索。
小组合作,针对课本上的图片做赏析,并派发言人交流结果.3、反馈矫正 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
如油画《父亲》——版画《秋瑾》对照,提出:“同样是画人物,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秋瑾是
辛亥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她提倡男女平等,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木刻版画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了黑白对比,以简洁有力的刀法突出了秋瑾坚毅的性格和宁死不屈的立场。
而油画《父亲》画面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这幅油画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画家借此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热爱。让学生了解两幅作品的背景以及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材质及效果。
(三)、延伸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开始出现在现代艺术中。通过对几件现代的艺术的作品欣赏,让学生去观察、去分析它们的材质和表达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新材料、新美术,将美术的学习空间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学生质疑并解决:活体雕塑、动态雕塑、高科技绘画。
(四)、总结评价
1、教师分发学生自我评价表。
2、布置作业和学具。学生按表格中的项目与内容进行自我评价。附一;《在美术世界中遨游》学习评价 班级 姓名 学号
1、美术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2、雕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工艺美术的最大特征是具有。
附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洋洋美术领域的作品的 欣赏,让学生从感官上得到这些美术样式的表象的认识,知道了美术分类的基本标准。粗略的认识了美术作品在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同时对世界美术作品简单的欣赏,明白了美术作品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积极贡献。但因为美术基础知识的薄弱,对美术作品分类还有一些模糊,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这个问题的开展。
板书设计:
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美术的种类
1.绘画(油画 中国画 版画 水粉 水彩 素描等)2.雕塑(圆雕 浮雕)3.工艺美术 4.建筑
教学反思
第四篇: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实践研究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实践研究》大班组课题阶段小结 目前,我园正在进行《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开学伊始我们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对教师进行要求,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在这个平台上,让老师大胆探索,通过园本培训、园外培训的方法相互学习,在幼儿园我们采用听课、说课、评课、互听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一切活动,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组的每个教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学期下来,我们的教师沙龙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的活动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以及家长的赞誉。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感触颇深,使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深有体会:
一、使我们的教师成为研究者
二、研究型教师的几点要求:
1、坦诚,是开始研究的大敌,在大家还磨不开情面时,害怕暴露问题,相互缺乏信任时,害怕别人瞧不起,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把个人的得失,反思当众说出,教师敞开心扉。
2、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的氛围,提倡公开交流
3、研究一个新的事物都是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的为了使课题开展、过程记录更科学化,我们还运用现代化技术,不断完善网络化管理。运用幼儿园的网站建立了课题的专题网页,根据需要开设了课题方案、活动研讨等九个栏目。并且利用博客探讨问题、交流经验,老师们感觉既便捷有有效。
第五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诱思探究教学原理的实践和思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诱思探究教学原理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波利亚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们体育教学中要实现“自主和创新”的目标,只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探究。本文从“变教为诱” “变学为思” “以诱达思”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运用诱思教学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策略和在新课标下我们体育教师面临诱思教学挑战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诱思探究教学 体育教学 实践 思考
诱思探究教学论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要求在教学中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体验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四主教学思想,虽然,此教学理论已属“陈年老酒”,但,对于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新课标>>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目标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把诱思探究教学的思想引入体育课堂,发挥体育教学 “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的功能,这有待于我们体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本文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将“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活化于体育课堂教学之中的几种策略。
一、变教为诱,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在以往的体育课中,体育课堂教学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均由体育教师主宰,抑制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自主活动较少,以单纯的传授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只采用单一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过分强调练习方法的整齐划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学生处于被动练习之中。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只管教;学生除了受教以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只管受教。”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思想指出“一是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即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体育教师应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渗透并执行于体育课堂中,最后受益于学生。体育教学中,健康是重中之重,体育课程需要围绕学生健康而展开,课程结构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目标的确定、评价体系的构建都要以健康第一为主线,运用各种教学艺术在课堂当中教师的指导下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二是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即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改变以往的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体育课的第一参与者,所以,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新理念普及推广的今天,由于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把“健康第一,发展能力”理解为“高超的技术和专项的能力”.从而,在课堂中还是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容器”,学技术的“机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潜力,与“在探究中学习”的教学观背道而驰,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结构硬灌给学生,而是“变教为诱”把学生领进自我探索自我求异的多元化活动之中。古人云: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运用生活中最典型性的形象,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例如:在进行低年级的跳跃课时,我把全班分成“小兔子组”“小青蛙组”和“小猫咪组”,让他们在“我最棒”的表演中掌握各种跳的技术技能,并在课堂中设计了以下讨论议题。
(1)你们表演的小动物最大可爱之处是什么?(2)这些小动物谁能跳的最快最远?
(3)你在扮演小动物中,学到了他们如何的跳跃方法?你能说出方法要领吗?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设想,使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层层攀登,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启发诱导,做“引路人”当“催化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诱为诱,变教为导”,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
二、扭转被动的学习方式,变学为思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过程的“灌输式“、”一刀切“做法,致使了许多学生在认识方面是“生搬硬套”,在终身体育方面是“学不致用”等等,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的目的”;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强调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把教、学、做一体化。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又为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从事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不再直接给结论,学生不再单纯地“听—看—记—练”,取而代之的应试教育“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紧学生直接经验,敲碎儿童的监狱,解放同学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创造儿童的乐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教师应信奉陶行知先生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论调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应增加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教师的创造精神而言,它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而这些都要经过经常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体育运动知识和理论;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不断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并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又例如对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①运用创造性思维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橡皮筋用来替代栏板、跳高的横杆;栏架用来投射门、钻障碍等。②制作简易器材,利用废旧物品为各种创新游戏提供道具——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制作实心球;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废旧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凳子制作“山羊”等。③改造场地,提高场地利用价值——缩小排球场地,降低排球网高,使用羽毛球的场地打排球;小足球场,多功能球门;降低篮球架高度,多向篮球筐等。现代社会需要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认知的解释能力强,视野开阔,思考方式多角度,思维品质创新含量高。体育教育是开启学生灵活思维的“金钥匙”,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刻要意渗透方法,能力的培养。调动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规律,自己得出结论,做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在学习中转被动为主动的目标,即“变学为思”。再例如:在中年级篮球课中,为了让学生对传球,接球的枯燥技术产生兴趣,我把传球设计成“教小鸟宝宝”学飞行本领的情境。把投篮设计成“送小鸟宝宝回家”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思维随着小鸟宝宝的不断变化而思考,整个过程自然而有趣味性。
这样,学生围绕问题思考的积极性就大了,强了。“变学为思”而教师根据学生思维展示过程中的不足偏差,不失时机的加入因材点拨,同时启发其他学生共同探讨,使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独立探究于自我实践中,以诱达思
探,既让学生通过观摩去探索,寻求体育活动中掌握知识的途径;究,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去研究,提炼知识的奥秘,从而获得知识,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以诱达思”,学生积极思维并且尝试探索客观进步。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构建起“灵动”的课堂,不可以轻易改过某个看似荒诞离奇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在探究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畅想活动后,我没有直接给他们的活动形式进行评价,而是提出些相关的质疑,让他们根据教师的质疑进行讨论总结。然后,让他们在师生面前进行展示和精彩的解说,教师作为旁听。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学生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的运用已有的经验,导用自己的方法去取知。”因此,现代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和角色。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体育教学推入“以诱达思”的轨道,才能让学生从自己的发挥中提高创新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然而学生创造性地学,是不可能在被迫、勉强或强制的情形中进行的,它是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的,我们的体育课堂,本身就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空间,新奇、万变的外界事物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都有磁铁般的吸引力,让他们潜在的探究情绪变得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中适时抓住学生萌发此种情绪的时机,变空想于时机,变空想于体验。
1、实物情景的体验
大自然中的实物,形状各异,结构独特,它是一种自然的美。假如根据其不同的特性,以用于我们的体育教学,它将成为一种具有“立美育人”的教学情境,它不仅可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促其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还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生学习跑中的“高抬腿”技术时,为了协调学生的上下抬腿、压腿的动作,我带学生围于校内凉亭的周围,在凉亭的台阶上练习,由于凉亭结构优美,环境优雅,犹如在公园游玩,天性好动的学生不一会儿就学会了技术。再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我分别让学生跳过小的水塘、地面上形状不同的地砖或跳过堆在工地上的沙子等,新奇有趣的实物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了技术,掌握了要领。实物情境就是这样以它奇特的新颖性、奇妙性和趣味性,把每一位学生思维牢牢地抓住,让他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性得到发展。
2、身体放松并转移注意力的体验
当学生过分紧张、恐惧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身体的放松来缓解心理的紧张,让他们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呼出,这个过程能使肌肉很快地放松。同时,教育他们不断地暗示自己“放松,放松”,可重复这几个步骤,直至缓解一些不良情绪。
同时还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事物上并停留一段时间,或向远处看看蓝天、绿树、飞鸟,闻闻花香,听听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旋律中跳起放松舞步,通过这样的体验,让学生紧张的情绪随之而得到转移。
3、用恰当方法适当地进行宣泄的体验
小学生想事单纯,并好胜心强,经常会因一些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导致产生不愉快的心情,整日耿耿于怀,闷在心里长吁短叹,自我责难,每每此时我就让他们到另外一个环境去打球,散散步,或让其要好的同学一起在体育室聊上一会儿天,使自己的情绪松弛下来再来上课。
4、自创游戏的体验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定高度流动,在几乎所有的流域都发生着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置身于变化环境中的人必须练就灵活变动的决策,我们的学生就是将来主宰驾驭这个时代的人,他们必须拥有一个不断创新的头脑。所以,我在课堂中,给学生足够的探讨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做到“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不提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教师不先表示。”让他们在探索中创造,在创造中探索。
就拿游戏来说,我只提供所需的器材,让学生根据器材的不同性能特点,在讨论的前提下,创造出游戏的方法,组织或把旧的游戏让学生根据小组人数去改变玩的花样。如:原来一人跑一人追的“丢手绢”游戏被聪明的学生改成只一人蒙眼在圈内自转后,向前方丢的游戏。原来“青蛙过河”跳的游戏,被改成“青蛙过河”传球的游戏等。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在自创游戏的体验中,我们体育教师就应满足学生这样的渴求,多给学生以不同创造的体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如春蚕之丝,连绵不断。
四、开放封闭的课型,迁移深化,让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体育教学理论的提高,我们更要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影响面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要求去联系社会、家庭让他们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方法与游戏带到课堂。同时也将一些课堂中学到的技能技术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内外相通。
(1)使学生成为老师校外技术、技能的老师:即,让学生在家中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在社会上跟哥哥、姐姐、阿姨学习一些学校中没有学过的民体、舞蹈、游戏等,然后,到学校中,在课堂上或课余时间,对老师进行辅导,由于这是对老师的辅导,学生往往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与教的过程之中,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都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
(2)推荐学生作为全班的集体“小老师”,即:让班中一些学习刻苦、认真,技能技术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当全班集体运动项目的“小老师”,如:有“带操小老师”,有“韵律舞蹈小老师”,有“单项或多项运动技术小老师”等,这些小老师都应来自学生中,他们在指导时,一般都以身作则,尽心尽力,其他同学在他们的感染下,也会做默契的配合,使课堂处处呈现互帮互助的感人场面。
(3)精选学生做小组的“小老师”,即让一些组中纪律最差的学生来胜任此“角色”,实践证明,这些纪律较差的学生组织各种活动会比上述“小老师”更出色、更顺利,因为,他们在胜任时,自己在不断进步,这种进步恰恰鼓励了其他同学。
从以上事例证明,我们的体育教学手段也不一定将眼光只停留在教师主导这一种形式之上,要实现民主的开放,才会变创造的火花为燎原大火。
五.探究式教学对体育教师挑战的一些思考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要改变教师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这意味着教师的观念、地位、角色能力面临着大的挑战。
1、对教师观念的挑战。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要树立广泛开展探究式学习,形成“在研究中”学习的教学观。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展示自己聪明才智创造机会。同时也要尊重、信任、赏识每一位学生。形成“你我”平等的学生观。
2、对教师地位的挑战。
在探究研究过程中,学习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访问专家,实地考察掌握许多老师还不太清楚的问题,有时候出现“师生倒置”现象,一改教师知识的“权威”地位。教师要有勇气面对这种挑战和一时的“错位”。做学生真正的朋友。
3、对教师能力的挑战。
由于探究成为学习中教师的社会地位,角色和变化,迫使教师要具备拓应的能力。要有终身学习和吸取知识的能力,要有诱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要有教学设计创新开发能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并且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它潜在的理论指导作用。只有深刻认识陶行知教育思想,才能更好的贯彻体育新课程改革精神,从而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2004年《体育教学》第一期
2.2004年《江苏教育研究》第二期 3.2003年《学校体育》第二期
无锡市陶研论文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