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1010412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时数:64 学分数:4.0 执笔者:花旭斌
编写日期:2006年12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食品工程原理研究和介绍食品工业生产中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内在规律、常用设备及过程的计算方法。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并结合所学的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基础知识,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熟悉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工艺和计算。主要的单元操作包括:流体输送与压缩、制冷技术、过滤、沉降、离心分离、固体流态化、气力输送、传热、蒸发、气体吸收、蒸馏和物料干燥等。
培养学生具有针对食品生产实际,正确选择适合的单元操作的能力;组成和完善生产工艺过程的能力;正确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设备选型配套设计计算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掌握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在工程设计计算中会正确查阅工程手册中各种工程图表,获取设计计算有关参数。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教学内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现代食品工业的特点,食品工程与化学工程的关系,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特点、内容及任务
教学要求:
理解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特点、内容及任务,现代食品工业的特点,掌握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单位换算 重点: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单位制及量纲分析 难点: 量纲分析
第1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3学时)
教学内容:
流体的物理性质及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管内流动及管路计算,流速及流量的测量,非牛顿流体,液体输送设备,气体压缩和输送设备
教学要求:
1、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
2、掌握稳定流动、流速与流量、连续性方程,3、掌握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守恒—柏努利方程式,柏努利方程的应用,实际流体稳定流动的能量守恒
4、管内流动及管路计算 掌握流动类型及其判别,掌握流体在圆直管内流动的沿程阻力及计算,计算圆直管沿程阻力的通式,滞留、湍流的流速分布及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掌握管路局部阻力及其计算
5、流速及流量的测量
掌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及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能正确使用。
6、非牛顿流体
理解非牛顿流体的类型,理解假塑性和胀塑性流体作层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和流量,理解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阻力
7、理解泵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离心泵基本方程、主要性能参数、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气蚀现象与允许安装高度、泵的工作点,泵的选型。
8、理解离心通风机和鼓风机、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分类,理解往复式压缩机的选型。
重点:
连续性方程,阻力损失及计算,流量的测量,泵的性能参数 难点:
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阻力损失计算
第2章 传热(13学时)
教学内容:
热传导,对流换热,稳定传热的计算,不稳定传热,辐射,换热器 教学要求:
1、理解传热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2、掌握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付立叶定律,平壁的热传导,圆筒壁的热传导
3、掌握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对流换热的类型、传热膜系数,各类对流换热传热膜系数的确定传热边界层
4、掌握稳定传热过程的计算,理解传热的强化和热绝缘
5、理解不稳定导热,不稳定对流传热,两物体的相互辐射,辐射和对流的联合传热,辐射加热方法和设备
6、理解换热器的结构及原理及通过换热器的传热过程 重点:
导热、对流传热的基本计算,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稳定传热过程的计算与应用
难点: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稳定传热过程的计算与应用
第3章 食品冷冻技术(4学时)教学内容:制冷技术基本原理,制冷剂和载冷剂,食品的冷冻,食品速冻方法和速冻装置,冷藏库,食品冷藏链
教学要求:
1、理解制冷的基本概念和制冷原理和方法,理解制冷剂和载冷剂
2、掌握水的冻结曲线,3、理解空气冻结法,间接接触冻结法,直接接触冻结法
4、理解冷藏库的类型、组成与布置、隔热与防潮,理解冷藏库容量的计算、冷负荷的计算,理解装配式冷藏库
5、理解食品冷藏链的组成与结构,冷藏运输,冷冻销售 重点:
食品的冻结曲线,水分结冰率与最大冰晶生成区,冻结对食品的影响,食品冻结的速度与时间
难点:
食品冻结的速度与时间
第4章 非均相物系的机械分离(5学时)
教学内容:
过滤、沉降、离心分离、气溶胶分离 教学要求:
1、掌握过滤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过滤设备,理解过滤过程的计算
2、理解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球形颗粒在流体中的重力沉降、实际沉降过程、沉降设备及其计算
3、掌握颗粒、液滴在离心力场中的运动,理解离心机的类型及离心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4、掌握气溶胶的种类及气溶胶分离的作用,气溶胶中悬浮物的分离方法,理解气溶胶的离心沉。
重点:
过滤设备,颗粒、液滴在离心力场中的运动,气溶胶中悬浮物的分离方法 难点: 过滤设备
第5章 混合、乳化(4学时)
教学内容:
液体搅拌混合的基本理论,搅拌器的性能,搅拌器的功率,乳化,气液混合原理、方法和设备
教学要求:
1、理解液体搅拌混合的基本理论,搅拌器的性能,搅拌器的功率
2、掌握乳化机理,乳化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乳化剂及其作用,乳化液形成的方法,乳化设备
3、理解气液混合原理、方法和设备 重点:
液体搅拌混合的基本理论,乳化机理,乳化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乳化剂及其作用,乳化液形成的方法,乳化设备
难点:
乳化机理,乳化液的稳定性,乳化设备
第6章 吸收(8学时)
教学内容:
物质传递原理,气体吸收 教学要求:
1、掌握单相传质:分子扩散及费克定律,静止或层流中的扩散传质;对流扩散传质;扩散系数。掌握相际间的传质:双膜理论;传质基本方程。
2、理解收基本概念,掌握吸收原理:吸收过程;吸收设备(塔设备);吸收操作的相平衡;亨利定律;吸收速率。
3、掌握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计算:逆流操作的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 重点:
费克定律,双膜理论,传质基本方程,吸收原理 难点:
双膜理论,吸收操作的相平衡,操作线方程
第7章 蒸馏(8学时)
教学内容:
蒸馏原理,双组分连续精馏,板式塔中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教学要求:
1、掌握蒸馏原理
2、掌握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塔内气—液接触传质过程,能理解精馏设备的结构及工作情况,理解非理想双组分溶液简介,掌握板式塔中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3、理解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设,掌握连续精馏的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进料状况和加料方程、精馏操作塔板数的求法(逐板计算法、图解法)、塔板效率及实际塔板数的确定、回流比的选择
重点:
蒸馏原理,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塔内气—液接触传质过程,连续精馏 难点:
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连续精馏计算
第8章 蒸发(3学时)
教学内容:
单效真空蒸发,多效蒸发,蒸发设备 教学要求:
1、理解蒸发的定义、条件,掌握单效真空蒸发装置、溶液的沸点和温差损失、单效真空蒸发的计算
2、理解多效蒸发流程、多效蒸发的温差分配、多效蒸发的计算
3、理解蒸发设备分类、结构、工作原理 重点:
单效真空蒸发,蒸发设备分类、结构、工作原理 难点:
温差损失,蒸发的计算,蒸发设备工作原理
第9章 物料干燥(5学时)教学内容:
湿空气及湿物料的性质,干燥动力学,热风干燥过程的计算,干燥设备 教学要求:
1、掌握湿空气及湿物料的性质,干燥速率,干燥时间,热风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空气量的确定,热量衡算、热能耗量的确定
2、理解气流干燥设备、喷雾干燥设备、其它类型干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 重点:
湿空气及湿物料的性质,空气量的确定,热量衡算、热能耗量的确定,干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
难点:
湿焓图、干燥机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精讲多练。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补充难易适中的考研题目作为例题,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在作业和练习方面,任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一定量的附加题,题的难度略高于教材上的习题,并适当增加应用题的数量,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3、除教材外,应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建议本课程每学期中间安排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递过程及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运用其基本理论解决食品生产中的一些工程实际问题。也为学习“食品工艺学”、“发酵工艺与设备”等课程打好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李云飞,葛克山。《食品工程原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2]高福成。食品工程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3]姚玉英,黄凤廉,陈常贵等。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王志魁。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5][美]J 金克普利斯著,清华大学化工组译。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1985。[6]华南工学院等。发酵工程与设备。北京:轻工业出版社。[7]姚玉英。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第二篇: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系。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和物理化学知识。食品工程原理以食品加工单元操作为主要对象,研究食品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动量、能量、质量的传递与守恒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食品加工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与工艺计算,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食品工程生产实际相结合,着重培养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工业生产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部分 0.绪论
(基本内容)
1)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 三种传递过程及其物理量的守恒 2)本课程的研究方法、学习要求 3)物理量的量纲与单位换算(可选内容)
食品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 1.流体流动
(基本内容)
1)流体静力学: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式,机械能守恒----伯努利方程式,动量守恒及其与机械能守恒之间的关系;
3)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雷诺实验与流体流动类型,直圆管内流体的流速分布,流动边界层;
4)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5)简单管路的计算
6)流量测量:测速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可选内容)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阻力; 复杂管路(并联/分支)的计算; 2.流体输送
(基本内容)
1)液体输送机械:离心泵;其他类型泵(容积泵、浓浆泵、磁力驱动泵); 2)气体输送机械:离心式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真空泵及真空管路; 3)流体输送设备的种类特点及选型(可选内容)
流体输送设备的能耗及节能措施; 3.搅拌与混合
(基本内容)
1)液体混合的基本理论:混合物的混合程度,过程对混合程度的要求,混合机理; 2)液体搅拌:搅拌器的分类及选型,搅拌器的功率; 3)气液混合及粉体混合:气液混合,粉体混合;(可选内容)
均质:均质机理,均质效应与影响因素,均质操作方式; 4.非均相物系分离
(基本内容)
1)颗粒与颗粒床层的特性:单个颗粒的特性,颗粒床层的特性; 2)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压降:物理模型,流体压降的数学模型; 3)过滤: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过滤计算,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4)颗粒的沉降:重力沉降,离心沉降;
(可选内容)
固体流态化:流态化的概念与特征,流化床的工作质量,气力输送简介; 5.传热
(基本内容)
1)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过程的应用,传热的基本方式;
2)热传导:傅里叶定律和热导率,平壁的稳态导热,圆筒壁的稳态导热;
3)对流传热:对流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影响传热膜系数的因素,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无相变流体的传热膜系数,液体沸腾与蒸汽冷凝;
4)传热过程计算:传热速率方程,传热平均温差,总传热系数,壁温计算; 5)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和选型,传热过程的强化;
(可选内容)热辐射;
非稳态传热; 6.蒸发与结晶
(基本内容)
1)蒸发的基本概念:蒸发过程的基本概念,食品物料蒸发的特点,温差损失; 2)单效蒸发:单效蒸发的计算,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3)多效蒸发: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多效蒸发和单效蒸发的比较,提高生蒸汽经济性的其他措施;
4)蒸发设备:蒸发器,其他辅助设备;
5)结晶:结晶原理,结晶方法与设备,结晶操作的基本计算;
(可选内容)多效蒸发的计算; 7.吸收
(基本内容)
1)气液平衡关系:亨利定律,吸收剂的选择;
2)传质基础:分子扩散,对流传质,传质设备简介;
3)传质系数与速率方程:相际传质理论,吸收速率方程式;
4)吸收塔的计算: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的用量,填料层高度计算;(可选内容)
其他吸收过程简介:高浓度气体吸收,非等温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解吸; 8.蒸馏
(基本内容)
1)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理想物系的汽液相平衡,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非理想物系的汽液相平衡;
2)蒸馏与精馏原理: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精馏原理与流程;
3)双组分连续精馏过程的数学描述:全塔物料衡算,理论板与恒摩尔流假定,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4)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理论塔板数的计算,进料热状态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实际板数与板效率,理论塔板数的简捷求解;
(可选内容)
反应精馏与分子蒸馏:反应精馏,分子蒸馏; 9.萃取与浸提
(基本内容)
1)液-液萃取的传质基础:三角形相图,杠杆规则,萃取剂的选择;
2)萃取流程及其计算:单级萃取,多级错流接触萃取,多级逆流接触萃取
3)液-液萃取设备:液-液传质设备类型与构造,液-液传质设备中流体流动与传质特性,萃取设备的选型;
4)浸提:浸提的传质机理,浸提操作计算,浸提设备;(可选内容)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简介: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工程中应用;
10.食品低温技术
(基本内容)
1)物料冷冻的技术原理:制冷基本概念,制冷循环及其计算,食品的冻结过程,食品冷冻与冷藏;
速冻流程和装置;
2)冷冻浓缩:冷冻浓缩的相平衡,冰晶-浓缩液的分离,冷冻浓缩装置;
(可选内容)
3)流化床速冻:食品物料的流态化速冻原理,流态化速冻过程中的传热,流态化 11.干燥(基本内容)1)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状态参数,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初步应用; 2)干燥过程的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空气通过干燥器的焓变;
3)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物料中的水分,干燥速率曲线,干燥过程的传质机理,干燥时间的计算;
4)干燥设备:对流式干燥器,非对流式干燥器,干燥器的选择和设计
(可选内容)喷雾干燥:液滴的雾化,干燥室内液滴的传热与传质,喷雾干燥器的基本设计计算; 12.膜分离
(基本内容)
1)概述:分离膜及膜组件,膜分离过程主要类型,膜分离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2)微滤与超滤,过程特征和膜,过程的数学模型,微滤与超滤操作流程; 3)反渗透:反渗透原理,反渗透过程的数学模型,反渗透设备;(可选内容)
电渗析:电渗析原理及装置,电渗析过程的传递理论,电渗析操作计算;
(二)实践教学部分
1.熟悉食品加工各类典型单元操作设备(如离心泵、换热器、过滤装置、蒸发器、萃取设备、干燥设备、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并掌握其操作要领;能针对这些设备开展有关的性能测试实验。
2.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实验和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择检测仪器仪表和实验装置,开展相关的性能测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能够准确读取并记录实验数据,如实撰写实验报告,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并能提出改进措施。
4.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5.提供一种食品加工单元操作(如传热、干燥、蒸发、萃取等)的设计条件,可自行完成方案分析、理论计算以及设备的初步设计。
三、说明
1.“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高等学校本科有关专业学生学习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达到合格标准的最低要求,是学校组织本课程教学(制定教学大纲、计划,编写教材等)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2.“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论教学部分中的基本内容为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
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只是提出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可选内容,对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学校可以自主安排。亦可补充认为必要的亦或新的内容,或者按教学内容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以利于进行各种教学改革的尝试,形成各校的特色。
4.课程学时建议 理论教学72~80学时。
实践教学32~48学时(其中实验12~16学时)。
5.在课堂讲授、实验课、习题课与课外练习等教学环节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工程观点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或习题。
第三篇:《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整个城市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理为重点,把规划原则和布局方法作为基础,并以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理论课,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专业所涉及的全方位知识,在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专业教学的核心成分;它在课程结构纵向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能力,同时为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镇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时数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计划总学时72学时,每周4学时,共18周,计4个学分。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表现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提示性问题,强化课堂中信息的双向交流,活跃气氛、提高效果。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在授课过程中,辅助采用案例教学和学生讨论的方式,作为必要的教学补充,针对某一城市或城市局部区域进行实证分析教学。
(五)面向专业
该课程是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城市化的含义;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城市的产生、定义、发展过程;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二、城市的形成
三、城市的定义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熟悉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形势。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与发展以及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教学重点是现代城市早期思想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现代城市发展理论。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
3、人口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New Harmony)
4、傅立叶的“法郎吉”(Phalange)
二、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3、其他的探索
三、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四、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雅典宪章》(1933年)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华沙宣言》(1981年)
4、《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
5、北京宣言(1999年)
第三节 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经济与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
三、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四、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了解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了解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及其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和内容。教学难点是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一、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二、城市规划的任务
三、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一、调查研究的内容
二、基础资料的内容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五、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
六、城市规划的审批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的功能及其内部结构,以及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掌握城市不同用途的用地规划。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系统构成及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教学重点是城市用地选择和规划。教学难点是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一、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
二、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
三、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
四、城市空间系统的构成
五、城市其他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用地概述
1、城市用地的概念
2、城市用地的属性
3、城市用地的价值
4、城市用地的区划
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三、城市用地的选择
1、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2、用地选择的原则
3、用地选择举例
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的分类
二、城市用地的构成
第四节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
二、工业用地
三、公共设施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城市绿地
六、城市郊区用地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14学时。
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掌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了解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的涵义;掌握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教学重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一、“战略”的概念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一、国土规划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
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经济发展指标
2、社会发展指标
3、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指标
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三、城市的性质和类型
四、城市的规模
1、城市人口的调查
2、估算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
第四节 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战略意义
三、生态城市、园林城市
四、城市环境容量、合理规模和门槛理论
第五节 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一、国外结构规划的产生、内涵及启示
二、远景规划的概念、内容及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相关概念;了解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的内容;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评定和优化方法;掌握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的内容;了解几种典型城市的总体布局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法,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的内容。教学重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评定和优化。
第一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二、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三、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
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一、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1、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2、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3、社会结构的演化
二、城市上部机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三、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四、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一、从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
二、方案比较的内容
三、综合评定方案
第五节 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1、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
2、均衡分布,有机构成绿地系统
二、城市景观规划
1、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
2、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环境面貌的关系
3、城市景观规划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关系
三、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景观规划
1、自然环境的利用
2、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景观规划
3、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利用
第六节 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
一、矿业城市
二、风景旅游和纪念性城市
三、山地城市
四、港口城市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8学时。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城市交通、城市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掌握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学会分析具体城市的交通与道路规划。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
教学重点是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教学难点是具体城市的交通与道路规划分析和评判。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四、停车场的布置
第三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一、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二、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三、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四、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
第四节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一、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与结构
二、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
三、城市客货运交通综合组织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重点是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方法。
第一节 城市水源与给水规划
一、城市水源与水源保护
二、城市给水规划
第二节 城市排水与防治污染规划
一、城市环境污染
二、排水工程的组成及系统
三、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与用地要求
四、固体废物场地的用地要求
第三节 城市能源、电讯规划
一、城市能源结构
二、城市能源系统布局
三、城市电讯规划
第四节 城市防灾规划
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防洪规划
三、城市消防规划
四、城市防震减灾规划
五、城市防空规划
第五节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规划
一、管线工程综合的重要性与内容
二、工程管线的种类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原则
四、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工作阶段、编制内容
第六节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一、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目的和工作内容
二、总体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三、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内容;掌握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掌握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居住区的相关概念和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教学重点是居住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教学难点是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一、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二、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一、居住区的组成
1、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2、居住区的组成内容
3、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4、居住区的环境组成
二、居住区的规模
三、居住区的类型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1、现代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2、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住宅类型的选择
2、住宅的规划布置
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2、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
3、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五、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2、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3、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4、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经济性
5、居住区内静态交通的组织
六、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2、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
3、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4、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布置
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
1、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内容
2、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3、居住区内各类室外场地的规划设计
4、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的规划设计
第四节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用地平衡表
二、技术经济指标
三、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第五节 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
一、城市旧居住区再开发的原则、特点和方式
二、旧居住区的维修改善和更新
三、居住区的整治规划
四、旧居住区的改建规划
五、旧居住区的调查研究
六、旧居住区再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实例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10学时。
第十章 城市公共空间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掌握城市商业区、城市中心、城市广场的规划方法;了解城市设计的含义、作用与内容。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城市商业区、城市中心、城市广场的规划方法;城市设计的含义、作用与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方法。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与类型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
第二节 城市商业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三、中心商务区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五、购物广场
第三节 城市中心
一、城市中心的类型及构成
二、城市中心布局
1、满足居民活动不同层次的需要
2、城市中心位置选择
3、城市中心的交通组织
三、城市中心的空间组织
第四节 城市广场
一、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
二、广场分类
三、不同性质的广场
四、不同形状的广场
五、广场的规划设计
第五节 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二、城市设计的内容及类型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十一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城市建筑文物、历史地段的保护和利用;掌握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和调整;掌握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了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掌握城市更新的方式和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第一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
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建筑保护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方式
二、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
三、其他需要保护的建筑
第三节 历史地段的保护
一、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
二、历史地段的整治与更新
第四节 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
一、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
二、城市布局的调整
三、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
四、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第五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二、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
三、城市外围环境控制区
第六节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二、地方性的法规、规章
第七节 城市更新
一、城市更新的目标
二、城市更新的调查分析
三、城市更新的方式
四、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十二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掌握城市开发的类型,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了解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城市开发的相关内容与特征;城市规划中开发控制的实施。
教学重点是城市开发的相关内容与特征。教学难点是城市规划中开发控制的实施。
第一节 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
一、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
二、城市建成环境的演化
三、城市建成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
第二节 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开发的类型
1、公共开发和商业性开发
2、新开发和再开发
3、土地开发和物业开发
二、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
1、城市开发的空间经济特征
2、城市开发的时间经济特征
三、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
第三节 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一、城市规划体系与开发控制
二、开发控制的运作方式
三、开发控制的作用机制
四、我国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体制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2学时。
第十三章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了解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了解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建设。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建设。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
一、城市规划与行政权利
二、城市规划行政与立法授权
三、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
一、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特征
二、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分类
三、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内容
四、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
五、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效力
第三节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一、行政合法原则
二、行政合理原则
三、行政效率原则
四、行政统一原则
五、行政公开原则
第四节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一、我国行政法的法源与效力等级
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三、考核方式
综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试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试卷成绩以闭卷考试形式考查,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
四、教材选用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3版。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www.xiexiebang.com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参考)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应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结合TCP/IP协议簇深入讲授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原理、数据通信、网络协议、点一点网络、广播网络、交换网络、网络互连、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方面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算法,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较为全面、系统、扎实的知识基础,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开发、管理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
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念、用途、分类、组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分层原理、网络协议。
2.物理层:数据通信基础(数据编码、多路复用、同步技术、检错码)、通信媒体、物理层标准(RS232-C、RS449等)、调制解调器。
3、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基本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滑动窗口协议、HDLC、SLIP、PPP。
4、媒体访问子层:多路访问协议、局域网协议(IEEE802.2、IEEE802.3、IEEE802.4、IEEE802.5)、城域网协议(IEEE802.6、FDDI)、网桥、集线器、交换机、高速局域网(Fast Ethernet/Gigabit Ethernet、VLAN、Switched LAN)、网络拓扑结构。
5、网络层:网络层功能、路由选择协议、拥塞控制算法、网络互连、IP(Version 4,6)、ARP、RARP、DHCP、ICMP、RIP、OSPF、BGP。
6、传输层:传输层功能、传输协议、差错控制、拥塞控制、TCP、UDP、Socket编程接口。
三、考试内容及考核目标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考核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拓扑结构,分层原理考核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组成。了解计算机网络历史。
.熟练掌握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理解两种参考模型之间的异同以及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功能。掌握原语、接口、服务、连接等重要概念。理解分层原则及其好处。
.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概念、要素和作用。
.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有充分的理解。
2、物理层
考核知识点:
物理层功能,数据编码,调制解调技术,多路复用技术,通信带宽、速率,通信媒体种类及特点,RS232C标准考核要求: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包括数据编码(NRZ、MultilevelBinary、Biphase)、多路复用(PDM、TDM、STDM、WDM)、同步技术(同步传输、异步传输;位同步、字符同步;单工传输、半双工传输、全双工传输)和调制解调技术(ASK、FSK、PSK、PCM、DM)。
.掌握带宽、数据传输率、位错率(BER)等概念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掌握尼查斯特定理和香侬定理。
.了解通信媒体的种类,双绞线(3类,4类,5类,超5类,6类)、同轴电缆(基带、宽带)、光纤(单模、多模)的物理特性、传输性能和使用场合。.熟悉RS232C串行通信标准,了解RS449、X.20、SONET/SDH、ISDN等物理层标准。
.熟悉调制解调器及其V系列(V.32、V32bis、V.34、V.42bis、V.90)标准。
3、数据链路层
考核知识点:
数据链路层基本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协议
考核要求:
.深刻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及其主要的设计问题。
.掌握帧的形成方法(封装、位填充、字符填充、最大传输单元(MTU))
和检错编码(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编码)。
.熟练掌握滑动窗口协议,以及如何使用滑动窗口协议进行点-点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熟练掌握 Go-Back-N和有选择重发两种滑动窗口协议。
.对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 HDLC、PPP、SLIP)有一定的了解。
4、媒体访问子层
考核知识点:
局域网参考模型,媒体访问控制算法,IEEE局域网协议标准(IEEE 802.2、IEEE 802.3、IEEE 802.4、IEEE 802.5),局域网设备,高速局域网技术考核要求:
.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媒体访问子层向高层提供的服务(IEEE802.2)。
.掌握常用局域网(Ethernet、Token Ring、Token Bus)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CSMA/CD、Token Ring、Token Pass)、协议标准(IEEE 802.3、IEEE 802.4、IEEE 802.5)及其性能特点。
.了解城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和协议(DQDB、FDDI),.了解局域网设备(中继器、网桥、集线器、交换机)及其主要功能。了解透明网桥和源路径选择网桥的算法。
.对最新的高速局域网技术(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大网、交换以大网、虚拟以太网)有一定的了解。
5、网络层
考核知识点:
网络层功能,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IP协议
考核要求:
.理解网络层的功能及其在网络参考模型中的位置。掌握两种网络服务(数据报服务。虚电路服务)的特点和区别。
.掌握路由选择算法的分类和主要算法(最短路径法、泛滥法、距离向量法、链路状态法、层次法、广播法)。
.了解拥塞控制的概念和主要算法。
.深入了解TCP/IP协议族中有关的协议,如 IP协议、ARP、RARP、DHCP、ICMP、RIP、OSPF、BGP等。
.理解网络互连的基本问题及IP协议如何实现网络互连。
6、传输层
考核知识点:
传输层功能、端-端通信,端-端差错控制、拥塞控制、TCP/IP有关协议。考核要求:
.理解传输层的端-端通信性质以及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掌握两种传输服务的特点及其区别。
.掌握传输协议的基本元素(编址、连接建立、连接释放、流量控制、复用)。
.掌握端一端差错控制方法(滑动窗口协议),了解TCP控制拥塞的主要算法(AdditiveIncrease/Multiplicative Decrease、Slow-start、Fast
Retransmit and Fast Recovery)。
.对TCP/IP协议簇的TCP、UDP有深入了解,特别要了解TCP协议如何提供运输服务。
.熟练掌握TCP/IP运输层的Socket编程接口,体会网络应用如何使用运输服务。
四、上机考试要求
上机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TCP/IP网络编程,为今后的网络应用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题目可考虑实现网络上两个进程之间的网络通信,通信使用TCP/IP
协议簇,编程接口使用Socket或Winsock,运输层协议同时使用 UDP和 TCP,通信模式为Client/server模式。实现功能自选(如对奕、远程数据库存取、实 时对话、多人聊天等)。实习应有一定的工作量。
实习要求一班一组,互相合作,但应有明确的分工。
上机结束时,要进行运行表演,解释程序流程,若达到上述要求,可给予 上机考试成绩。上机考试部分占总成绩的20%。
五、几点说明
1.本考试大纲对知识的认知程度由低到高分为6个层次:了解、深入了解、理解、熟悉、掌握、熟练掌握。
2.试题比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0%,物理层10%,数据链路层10%,媒体访问子层15%,网络层20%,运输层20%,其他15%。
3.题型:客观性试题分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主观性试题分为计算题、简述题、名词解释等。其中客观性试题占40%左右。
4.难度等级:试题的难度等级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难四个等级,大致比例为40:30:20:10。
5、作业:每章有若干作业,要求大家按时完成,将作为最终成绩参考。
第五篇:统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statistics)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2、课程学时:总学时 54学时,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
3、学分:3学分
4、适用专业:财会类专业
5、考核方式:考试
6、大纲执笔:通识教育教研室郑桑
7、制定(修订)时间:2013-2-27
二、课程教学的统计学是管理与经济活动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通过对《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熟悉国民经济统计中的重要指标,能对统计学的一般概貌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统计的工作过程,掌握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并学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中,为各级政府机关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实行统计监督。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的基本要点为:
1、统计的含义、统计活动的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常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统计调查的种类、调查组织方式、搜集资料的方法技术,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3、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分组、编制分配数列,统计表的构成和制表规范,统计图的基本内容;
4、静态指标的各种分类、表现形式,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5、动态数列的种类、因素构成,动态数列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的分析测定方法;
6、统计指数的含义和作用,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的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
7、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抽样推断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总论(4课时)
第一节 统计学的性质、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统计学的职能作用与统计方法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
第四节 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统计整理(6课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分配数列
第四节 统计表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五章平均指标(8课时)
第一节平均指标概述
第二节算术平均数
第三节调和平均数
第四节几何平均数
第五节众数、中位数
第六节各种平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六章标志变异指标(6课时)
第一节标志变异指标概述
第二节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和标准差
第三节标志变异系数
第七章抽样推断(6课时)
第一节 抽样推断概述
第二节 抽样误差
第三节 全及总体指标的估计和推断
第四节 抽样数目的确定
4课时)(第一节 时间数列概述
第二节 发展水平指标
第三节 发展速度指标
第四节长期趋势的测定
第五节季节变动的测定
第九章统计指数(4课时)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作用和种类
第二节 综合指数
第三节平均指数
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十章第三节回归分析(2课时)
五、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除课堂讲授以外的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课外教学、考核等。主要写明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财会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基础。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使用教材:
刘纯霞、苏元涛主编《统计学》 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年7月
参考教材:
杭爱明、龚秀芳、康正发主编 《经济统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年8月
八、其它说明
无
执笔人:审核人:系部教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