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

时间:2019-05-15 01:5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

第一篇: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

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

【摘 要】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实现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并急需将途经、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途径方法;探讨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生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念,才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的阅读教学,对于理解文本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个体的自主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营造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教师应面带笑容,和蔼亲切,愉快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学生,让学生想读、乐读、真读。如在教学李白诗歌《望庐山瀑布》之时,先放轻音乐,然后用幻灯或信息技术展示庐山瀑布的奇丽、雄伟、壮观之景,师生在声、像情之中进入诗的意境,心随情动,情动与辞发。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其启蒙而引其趣”,引导学生阅读兴趣的坚持,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兴趣持久。

二.鼓励探究,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新课程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究,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主动去思考,咀嚼文本、品味文本,读懂文本,读活文意。

如在教学《蛇与庄家》一文中,老师可以提示:猫、田鼠、土蜂、苜蓿之间的生物链关系,去读懂文本之意,并联系当今生态环境建设,如“洪涝、泥石流”“退耕还林”等方面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活文本,多元化的感受,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她?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的具体特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大胆放权: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思考,大胆提问;二是创设民主、宽松的阅读环境,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三是精心设计“问题”,教会学生质疑,深于文本探究。如教《山行》这首诗时,任让学生阅读,品味诗中作者的心情以及让学生自己在回家路上时有什么感受,谈体会。

三.教会学法,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1.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多元化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永远是以问题开始的,鼓励学生对文本尝试多角度质疑问难。比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思考点:(1)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为什么?(2)渑池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平手还是分不出胜负?(3)廉颇负荆请罪,他到底有没有罪?这一设计,学生阅读后,会众说纷纭,思维非常活跃。

2.发展求异思维,突出创新思维。如教学课文《落花生》时,虽文本朴实无华,但真情实感跃于纸上。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花生与做人有什么联系?平凡与伟大,怎样理解? 3.拓展思维空间,激励想象创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思维。如一问多答,一词多解。教学《跳水》一文时,让学生阅读,想象“当船长逼儿子跳水时”,会有什么结果,你对此有什么感受?新课程、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体验和理解”。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篇: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怎样使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只有从组织课堂活动入手,大量地进行语言实践,使英语课堂交际化,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才是实效性比较高的活动呢?有的老师认为:就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者是说离学生生活比较近,情境真实的活动;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的活动;有明确目的的活动;或者说难易适中的活动;有针对性的活动;能够达到训练语言目的的活动;引起学生思考的活动„„是实效性比较高的活动。衡量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标准是什么呢?学生年龄兴趣,任何教育活动,任何学习活动都会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是一样,还有就是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学生的需求我们的活动要有灵活性。学生参与面,活动的目的针对性,以及这个训练的形式等等,都可能影响活动的具体效果。通过多次的教学试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活动式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利用游戏等形式,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发挥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恰当地运用游戏、歌曲、表演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充分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强化学生听与说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参加课堂英语实践活动,将课堂中枯燥的语言知识灌输转变为喜闻乐见的语言实践活动,变单调的听讲为有趣,活泼的小小英语沙龙,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数词时,我让学生玩数星星和摘苹果的游戏,这两个游戏都是学生所熟悉和亲切的,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星星总是伴着奶奶的童话和妈妈的臂膀而存在的,他们对此有着极深厚的感情,所以游戏中,学生能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给予很好的配合。特别是在新课导入中,数星星游戏进行得非常自然,课堂气氛也极为轻松。在学会了数词后,用上摘苹果游戏以及歌曲,学生记得牢固,记得扎实,而且学得愉快、舒心。

二、发挥教师本身特长,引起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长,如歌唱、舞蹈、美工、讲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和学生进行非语言性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兴趣,进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因为据美国研究非语言交际的权威查理斯.格勒佛博士经过长期反复研究后指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际信息总量的93%是非语言渠道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其中脸部表情传递55%的信息,声音语调等传递38%信息。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的方式在教学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就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本身特长,在一举手一投足及一个表情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兴趣,进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口语教学中,教材以歌曲等游戏形式见多,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利用录音机、录相机机械而枯燥地重复播放,学生学习起来趣味索然,或者根本毫无兴趣可言,但是如果教师能利用本身优势,带动唱,跟学生一起唱一起跳,自然地融入学生的思维中,将学生的积极性给充分调动起来;又如在教学生学一些动物单词时,教师如能通过简笔画,简单地画出课堂上所要学的动物形状来,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助于激活其大脑兴奋点,提高学习效果;再如上交际课时,教师如能充分参与学生的活动,扮演其中的角色,课堂气氛就会更活跃,更融洽。far, farm, hard, dark, park„等等一系列的单词。教学的同时,注意单词与单词间的比较,可以从字形,字意进行比较,学单词的同时,也可以教一些日常用语,学口语的同时,也可进行单词意思的反复记忆,对教学进行反馈。

三、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短短的45分钟里,教师必须将零碎的一个个教学程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极为紧凑的整体。我在这一段时间里,采取“优化组合,逐步加速”的方法,精讲巧练,并尽可能做到“一练多得”。通常练习先“以易为先”,而后适当加大难度,“难易结合”,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调动起每个学生的活动细胞,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可以根据一定的音标拼读规则,集中学习一些新单词。如在学习[e]这个音标时,我紧紧抓住E字母在重读闭音节时发音发成[e],进行集中大量识词,先从学生熟悉的单词入手,如:pen, ten„然后再推出同一系列的单词,如:hen, red, bed, get, leg, let„等。让学生自行寻找出其中的规律,而后根据其拼读规律,迅速地理解掌握老师所教授的新旧单词,通过这样的训练,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有颇大的收获。同时,由于理解了这种规律,学生觉得单词易学,易记,这时候教学的速度也可渐渐地加快,可根据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律,进行大量地扩大单词量教学,如:ar的发音为[a:],抓住这个规律,教给学生car, card, arm,自信心增强了,以往的畏难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就克服掉了。

四、引入竞争机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插入一些智力竞赛,由教师出题,学生竞答,或进行分组竞赛,将所学的单词进行科学地编序及统一:看谁能说出最多的动物类、学习用品类单词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自编自演一段对话,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用表演的形式反应出来,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对话最好;通过这样的多层的比赛形式,所学的知识就掌握得更牢固了。

总的来说,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式教学,能够迅速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非常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外语教学的极为有利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种潜在的因素,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雄厚的心理基础,对以后工作、生活等等各方面的成功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三篇: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

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

南乐县韩张镇大楼小学运彦伟***

科目:小学语文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纵观今天的语文教学现状,仍令人堪忧。学生学习压力大,老师教的不轻松。这就是效益问题,课堂教学效益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线教师,要牢固确立“有效教学”先进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行动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趣导入;精讲原则;评价语言;拓展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纵观我们今天的教学仍存在着“长时低效”的现象。原因是什么?我们长时间做着工人的工作,我们在制造着考试的机器,打磨着学生的个性,尽可能的造出符合高标准的考试出成绩的机器。把应该做的培养“创造新型人才”的目标弃之不顾,以至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培养出了一个个高考状元,却没有培养出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国人的悲哀。穷则思变,新课程的改革,使我们如沐春风,如浴新雨,有了改革的方向与动力。我们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希望,新的课程理念也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我结合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有关语文有效教学的经验。

一、激趣导入

学习一篇课文,导入尤为重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课一定要有趣,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作为老师要有激情,正如窦桂梅老师说:“激情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温度。没有温度的男人,在课堂上是立不起来的空麻袋;没有温度的女人,在课堂上是一个没人爱的旧瓷碗,一点感觉都没有,没有魅力。”老师的激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每天上课前我都进行一次心理暗示,提醒自己我要去上课了,忘掉生活中的烦心事,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学生。此外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自己的导入语。教《一株紫丁香》,正赶上教师节。我进班就问:“同学们,今天是什么日子?”学生年龄小,我也没说,他们就忙掏作业本,动作快的就开始说:“昨天九月九号,今天九月十号。”有的问:“老师你这么高兴,是你的生日吗?”我摇摇头,“想知道吗?”我故作神秘,“先告诉老师今天咱们学哪一课?”“学生么为什么要送给老师一株紫丁香呢?”“今天是教师节,老师也想到一份礼物,就是你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学起来可认真了。教李白的《赠汪伦》,我先送学生们一个故事,“天子呼来不上船”,知道谁有这么大的面子吗?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起来也聚精会神。讲《落花生》,我先出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学生的眼珠滴溜溜的转,没有一个走神。

此外导入新课还要注意导入语要与所讲内容密切相关,时间不要

过长,以免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导入的作用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的文章上来,以更好地进行学习知识,切莫喧宾夺主。

二、精讲课文“四原则”

1.实在原则。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

科。所谓工具性,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字词,学会写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文通字顺。而这些知识的获得,是每节语文课中必须加强指导与训练的。语言文字训练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摆形式。要讲出问题的关键,使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有所得。不能看似热闹,实则空洞。

2.简化原则。

“删繁就简三秋树”不能说老师讲得多就是好课,一篇文章被老

师分析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是最失败的教学。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篇文章,学生自己读的有滋有味,可等老师讲完了再也不想读了。这是对我们语文教师多么大的讽刺。教学目标要简化,教学过程也要简化。简化的目标使学生容易实现,简化的过程使学生学得轻松。

3.情感原则。

任何一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学语文,就要能与作

者达到情感共鸣,这才是读懂了文章。老师在引导学生读懂文章的过程中,也要有自己的理解。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一种人格的相互影响,情感的相互交流。没有情感的课堂无疑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也是失败的课堂。

4.尊重原则。

艾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只有充分尊重

学生的个性、想法,以及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如果没有了尊重,关怀与责任就有可能蜕变为支配和占有。尊重,一直被“师道尊严’的观念压制着,站在人的角度,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也必须尊重我们的学生,只有有了真正的尊重,教育才会平等,也才会行之有效。

三、教师语言“变变脸”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每天都和小孩子打交道,有了一些小孩子的性格,但有时又免不了用大人的思想去要求他们。当我们与孩子交流时,应尽可能的用孩子话,于永正老师说:“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是一种境界。有人调查,孩子所受到的伤害,最主要的是语言伤害。因此我们教师的语

言应该“变变脸”,正如古语云:好话使人三九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何变?首先要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对待写字乱的孩子,从乱字中挑出写得好的,说:“你这几个字写得好。”孩子听了会很高兴,写的会越来越好。反之,一味的批评会是他渐渐失去写好字的信心。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帮助式教育。对不讲卫生的孩子,直接说:“你太脏了。”“你必须洗干净。”这些话都会伤及孩子幼小的心灵。换种方式,“明天你洗干净,让老师抱抱你好吗?”正如一位名师所说:

“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正面肯定,多说要怎样做,少说不要怎样。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考试得了第三名。老师对学生说:“你真棒,我真高兴,下次争取考第二。”学生听了这话作何感想?此时我们不妨换种说法,“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得很好,我真为你高兴,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这样做,你会做得更好。”学生听了感觉会大不一样。

作为老师,语言是我们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一定要多反思我们的语言,让我们的语言变变脸,使之更易于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会更和谐,教学效果也会更佳。

四、拓展延伸。

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好的语文课应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引申到课外,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引导学生围绕“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呢?”这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即将下课,我设计作业: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妈妈们还有什么办法帮助孩子远行?教《充气雨衣》一课,学生为小林的创意而倍感兴趣。我布置课下作业,留心生活中的日用品,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课下一位学生说:“老师,现在有了折叠自行车,那么能不能发明折叠电动车,折叠汽车呢?那样人们就不会为没有停车位发愁了。”听了孩子的话我深感欣慰。有句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孩子的梦想在几十年后谁能肯定不会变成现实?而我们教师除了讲授知识之外,不是也应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励学生的想象吗?拓展延伸环节,老师引导到位,学生常会有令我们欣喜的表现。这不正是我们的教学所要追求的吗?

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有着对语文的向往,使语文教学行进在良好的进程中,将语文教学变成学生最丰富有趣味的生活,将语文的文化魅力生动的展示出来,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有效的,这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参考书目:于永正《教海漫记》

沈龙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熊生贵《小学语文教学法新编》

第四篇:当前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订本教学模式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构建和实施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改革目标

1、目标多维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还应包含学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征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新型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诸如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价值观、品德、审美情趣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掌握学科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过程方法目标;(3)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

2、多元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缺乏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新型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实现交流、互动,在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中是合作的伙伴、交心的挚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元互动成为教学的亮点,只有多元互动才能产生教学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最大的教学益。

3、以学定教

学是教学活动的本源、基础与条件,教必须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能否按照学的客观规律而施教,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因学论教”。其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结构模式,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来筹划。其二,课堂教学要渗透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只有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才能产生积极的整体效应。

4、方法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风格等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一方面倡导“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科学把握好和运用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遵循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实践为主线能力为目标;育人为主旨。

三、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才能,发展其个性;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发扬教学民主,还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

——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学生心理安全方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既不拘泥于教材,又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表现在思维空间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表现在教学结果上,不满足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过程性原则。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引导学生探求未知上来,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加强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挑战性原则。教师要倡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敢于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敢于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于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质疑权威的结论等。

——差异性原则。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方面。通过实施差异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低年级学生谈收获可以让学生说说认识的生字新词,并且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对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级可交流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第五,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1)、(2)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3、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2)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解决疑难问题。(3)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

说明:第一,(1)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导入细读理解阶段的切入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顺承第二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梳理学生读书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二是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梳理出导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切入点。第二,(2)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学习;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六是在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第三,第(3)环节是对第(2)环节的效果验证,看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读重点段落,反之可读全文,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配以音乐进行烘托渲染,朗读要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根据文本和年级特点,将默读、小声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略读、浏览等读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是要根据读书的主体及文本内容,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起读、师生领读、范读等读的不同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环节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说明: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三阶段(3)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一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二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三是布置作业,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导入主要是起到一个承接上课时连接下课时的过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2)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二是检查学生的读书背诵情况;三是提问上节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导入时要选取一至两个方面作为导入的内容,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据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本阶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读文本”阶段的继续和补充,是继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并形成语言积累。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学习表达,巩固积累。(2)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3)进行综合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在熟读(背诵)课文形成积累的基础上,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句段,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主题思想的。第二,(2)环节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学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师搜集的,无论是谁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学内容有关,通过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第三,(3)环节中的综合练习和实践活动以迁移运用为主,该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写字练习、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以及辩论、表演等活动。第四,在该阶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级段的特点:低年级以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受课文内容为主;中年级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为主;高年级主要从文体、表达顺序、关键词句去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3、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说明:该阶段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一是就学生对正篇文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优点,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实践性活动,向课外延伸(即,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譬如,搜集阅读和文本相关的学习资料、编演课本剧等)。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还可采用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提倡用一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基本式: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的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默读速度的培养应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积累、扩展阶段既可以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对积累或扩展延伸的内容应有所选择,不宜贪多求全。变式一:自主选择式

即在自读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方法,并根据自己的选择阅读思考,然后交流。其基本教学步骤是: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阅读思考。3.交流学习收获。

4.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练习或向外扩展延伸。

说明:第一,该模式一般适合于篇幅较长的课文,若干内容属于并列关系的课文,可以多角度体会、理解的课文。第二,教师要切实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第三,该模式适用于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变式二:质疑解惑式

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互相帮助解决。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3.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视课文特点而定)

说明:第一,该模式一般适合于含有难理解的句段的课文,学生初读后易产生疑问的课文。第二,学生要有一定的质疑解疑水平。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质疑解疑的能力。第三,解决的疑难问题不宜过多,避免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过多的占用教学时间。变式三:重点阅读式

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3.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

4.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视课文特点安排)。

说明:第一,该模式适合于重点内容比较明确的课文。第二,教师要对如何抓课文重点进行指导。第三,明确重点内容后,应就重点内容提出一两项比较明确的学习任务。如:了解重点内容的意思,围绕重点向课外延伸,体会写法等。变式四:自测互评式

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安排的课后习题或教学是设计的习题自读思考、做答(即进行自测)。可安排笔答,也可默读思考、口头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并解决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

1.出示自测题,明确任务、要求。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测题。

3.在教师的带领下订正答案、讨论交流。4.解决阅读中的其他问题。

说明:第一,该模式适合于内容比较浅显、语言通俗易懂、全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课文。第二,教师要精心设计测试题。要把握好测试题的难易度,题量也不易过多,一般多数学生在15分钟内能够独立完成为宜。第三,在订正自测题时,不能局限于答案是否正确,应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第四,此种模式不宜频繁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进行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学后分组表演课文或课文的一部分)、欣赏评价式(即欣赏课文的精彩片段,或从某个角度评价课文写得好不好)等变式的教学。

在使用阅读教学的基本式时,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精心设计过渡语,要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丝丝入扣,课堂教学才能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艺术殿堂中,获得知识,增长智慧。

三、基本模式的变通方法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为此我们要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灵活使用基本式。第一,基本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可随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学自悟表达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自读提示和表达指导,选择或增加有关的字、词、句以及看图、观察、朗读、说话、表演等教学操作内容;中年级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以及背诵、复述、深入理解、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有序表达等项目;高年级则着力于较复杂的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含和表现手法,把握结构,领悟中心,体会情感,认识事物,质疑争辩,美读鉴赏等教学操作内容。第二,基本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情感,质疑问难、把握中心等练习;侧重结构联系、表现手法和读写结合的,要增加认识段、篇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读后写练等练习。第三,特殊类型的课文,可以进行较大的改动或调整,甚至打破三个阶段的布局。教师在使用教学的基本式时,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读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披文以入情,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第五篇:如何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何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课堂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阵地,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如何在35分钟内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益,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每个教师都在苦心探索研究的。下面我就围绕“有效性”展开一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有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任何一堂课在操作之前都应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有效是一堂成功的课,一次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

那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呢?我觉得首先要吃透整个教学内容,即一堂课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点,以及前后有联系的相关内容,便于在教学当中结合旧知,引用拓展。再次,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更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各方面不同因素,从而制定出合理又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活动设计有效

想要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首先活动设计要有意义,贴近生活。《英语课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活中学,在学中用。

再次,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一堂课中,从教学目标和任务出发教师设计的活动一般不止一个。那么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活动,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呢?从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规律出发,这些活动之间应该有一个递进的过程,所有的活动应该有难易差距。都太简单或根本没有悬疑,学生会失去兴趣。如果都太难了的话也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所以可由易到难,有点趣味,有点深度,有点挑战性。这样的活动会更加有效。

三、任务设计有效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使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学生在不定将来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例如,我在教授“There be”句型时,发现学生对物体的空间位置难以理解,进而难以掌握“There be”句型所表达的特殊意义。于是,我要求学生回到家中后,观察自己的房间是什么样子,都有什么,东西的位置如何,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用“There be”句型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课上都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房间,有的学生还画了示意图来增强效果。这种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系列有效的设计。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孩子与课堂快乐地一起飞翔是我们老师永恒的话题。

下载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校倡导的有效课堂的改革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有效......

    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5篇)

    要实现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的着眼点在哪? 楚雄市北浦小学 何永琼 内容摘要:要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的着眼在哪?在课前,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

    怎样才能有效反思

    怎样才能有效反思 如何判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课题开展研究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次会议在课后检测方面做了一点尝试.每一节课结束后,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书面测试,并......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合集)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 师:倾听——引导——点拨——启发——归纳 教学环节: 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体验品味语言 美读成诵掌握学法 延读创新拓展运用 学生:听......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甘棠中心小学陈细坤 2012.11 认真领会《新课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了一阵阵欣喜与激动,理性地思考这几年我们......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发言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发言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热烈祝贺县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在附小隆重举行。在此,我真诚地感谢教研室领导对我们学......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23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

    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陈 磊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4期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删减,精选最必要的,抓住其精华、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