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综合活动方案与反思:找尾巴
活动名称
综合活动:找尾巴
活动形式
分组教学
班级
中班
活动时间
2006.3.24
执教者
南邮幼华莉
活动预设目标
1.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征与不同作用 2.能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大胆预测和匹配 3.乐于发现并探索动物世界的奇妙
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策略
媒体呈现
儿童学习策略
过程反思
1.1.观察尾巴外形特征,猜猜讨论其作用
①这条尾巴会是谁的尾巴呢?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②如果(小鱼)有了这条尾巴,它会有什么用?
2.欣赏故事,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3.提供动物头与尾巴的匹配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动物外形特征进行匹配,并和同伴讨论各种动物尾巴作用
4.对应课件,效对匹配结果,听动物们介绍尾巴的不同作用
①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共同分享验证匹配的结果,并且集体讨论尾巴的作用 ②听动物们介绍尾巴的不同作用
5.结尾设疑,自然结束
1.课件动物c组呈现的是(故事中的动物角色的真实图片),为后面的故事环节提供铺垫,电脑动画的连线给幼儿提供了正确的示范,帮助幼儿巩固匹配连线的技巧,解决了后面操作环节中的技术难题
2.播放故事《动物的尾巴》
3.找尾巴匹配操作卡(4个层次)4.课件动物b组 ①匹配连线效对图
(视频投影仪配合使用)
②小动物们的自我介绍:尾巴的不同作用
1.仔细观察真实动物的尾巴图片,回忆已掌握的动物外形经验,大胆猜测、匹配相对应的小动物头像,集体讨论并猜一猜尾巴的作用,发挥想象并大胆的讲述。
2.欣赏故事,重点仔细聆听故事里小动物们介绍尾巴的作用,再和自己先前猜测的结果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的结论。
3.回忆并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为动物们找到尾巴并匹配连线,和同伴合作、交流和讨论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4.对应自己手中的匹配卡,求证博士爷爷其正确性,大胆讲述或猜测动物尾巴的作用。仔细聆听,了解小动物们尾巴的不同功能。
5.结尾设疑人类有没有尾巴?更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人类世界的奥秘
1.展示真实动物的尾巴,逐步引导幼儿集体在猜测、讨论中观察尾巴的外形特征,更自主的激发了孩子的探索兴趣,也为后面的故事环节做了铺垫。
2.让幼儿猜测讨论在前,再欣赏故事,在故事中验证第一环节的猜测结果,更切入活动重点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3.准备难易不同、多层次的操作材料,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中,给幼儿自由自主选择的机会进行操作和讨论。
(有条件的话,这一环节可让幼儿人手一台电脑,自由在电脑上进行匹配和验证)
4.请幼儿结合电脑课件对应其操作的正确性,不仅给予幼儿成功感,也还解决了教师一一效对的过程,再请以小动物的第一人称介绍自己尾巴的作用,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5.结尾作为引子,将幼儿兴趣深入和转化
活动反思:
《找尾巴》这个活动的设计来源于整合课程小班下学期中动物朋友的主题,由此引发设计灵感,着手制作了这个课件。通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朋友分类及尾巴妙用多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在试教过程中,我发现这个活动由知识经验更为丰富、语言发展更加完善的中班小朋友来进行会更加适合,所以将重难点放在尾巴的作用上。从活动结果看,我深刻的发现,如果能给孩子人手一台电脑,由幼儿自由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匹配,自己进行验证会效果更好。自己所制作的课件更适合让幼儿自主的探索,由于硬件的缺乏,所以,教师总避免不了处于主导地位,应更善于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机会,教师适时指导。在操作环节提供的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教师应强调介绍一下,让孩子明了后调整交换操作。第四环节可缩短时间,减少重复,也可以加入实物投影仪,让孩子个别讲述,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更有机的结合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能找到动物世界的动物录像加入到课件中,会更有趣。同时,也可以从不同动物的尾巴这点出发,将动物分类,将常见的动物和不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引导,这样可以让孩子由浅入深的探索、发掘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第二篇:找尾巴(小班综合)
找尾巴(小班综合)
找尾巴
此活动适合放在主题找尾巴之中,适合小班年龄的班级。
活动名称:找尾巴
活动班级:小二班
活动形式:集体
设计思想: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领会《纲要》思想理念,结合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教学内容,渗透园本课程的可操作性,教学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基于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本节情景协作教学活动以动物寻友为导入点,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通过“诗画绝妙
挥笔潇洒——客人寻友
主题形成——热情帮助
寻找尾巴——游戏激趣
快乐无限”等环节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使孩子在教师的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发展思维想象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进行课前对小动物的观察、探索和关爱活动。
2、投影设备、动物图片、动物背景图纸每人一张、彩笔、音带、彩色短绸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诗画绝妙 挥笔潇洒
教师诗画小狗,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竖耳朵,摇尾巴,鼻子灵敏顶呱呱,看大门儿是专家,朋友个个都爱它。
二、客人寻友 主题形成
1、另一[1][2]下一页
教师扮演小狗比比客人来到小二班寻找朋友,通过说儿歌、作诗画、猜谜、表演、歌唱 等形式让幼儿猜出自己的朋友是谁。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每一种小动物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3、给幼儿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1)由比比客人朗诵儿歌引出自己的朋友。——小兔
小动物,耳朵长,红眼睛,白衣裳,前腿短,后腿长,爱跑爱跳本领强。
(2)由比比客人作诗画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朋友。——小乌龟
它的胆子真正小,出门先向四面瞧,碰到危险把头缩,躲进硬壳静悄悄。
(3)通过猜谜语引导幼儿猜出自己的朋友。——小猫
三角耳朵胡子翘,唱起歌来喵喵叫,白天就爱睡大觉,老鼠见他吓的逃。
(4)由比比客人形象生动的表演,模仿自己朋友的形态特征,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说出自己的朋友。——小猴子
(5)通过歌表演引出自己的朋友。——老牛
三、热情帮助 寻找尾巴
1、请幼儿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进行一一对应连线,让幼儿感受成功操作的愉悦感。
2、教师巡回指导。
四、游戏激趣 快乐无限
听音乐玩《找尾巴》的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什么样的尾巴最容易被人抓住,什么样的尾巴不容易被人抓住。
活动评价:
1、帮助幼儿认知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2、让幼儿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第三篇:中班活动设计与教学反思:尾巴的用处
中班活动设计与教学反思:尾巴的用处 中班活动设计与教学反思:尾巴的用处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朋友发现了一条壁虎尾巴,引起了小朋友的好奇,她们都来问是谁的尾巴,从而制定了这个活动。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尾巴的用处》,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形态及功能。
2、利用对尾巴的了解,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故事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形态功能并能熟读儿歌。难点:利用对动物尾巴形态及功能的了解创编儿歌。活动准备
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尾巴形态及功能的资料。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小朋友,你们有尾巴吗?”你知道谁有尾巴吗?
2、借助课件逐个出示动物尾巴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的尾巴,然后通过观察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尾巴的形态及功能来引出儿歌。
二、学习儿歌《尾巴的用处》
1、欣赏儿歌
借助课件让幼儿欣赏儿歌,理解儿歌。
2、学念儿歌
A、借助课件,出示完整的儿歌。让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B、出示课件里面的动物动画形象让幼儿与老师一起朗诵儿歌,从而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巩固。
C、让幼儿自由朗诵儿歌或个别朗诵儿歌等形式。
3、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过的哪些动物都是有尾巴的?(教师:所有的动物都是有尾巴的,只是少部分动物的尾巴已经退化,们看不到了,如,青蛙。)
三、创编儿歌 游戏:《找尾巴》
给幼儿提供缺尾巴的动物卡片及相关动物的尾巴卡片,让幼儿给动物找尾巴。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 你看到的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这些尾巴有什么用处?
教师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各不相同。每个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有的尾巴能使自己平衡,比如松鼠;尾巴能掌握前进的方向;鱼在水里游,鱼的尾巴能把握方向;牛尾巴能躯赶蚊子和苍蝇;猴子的尾巴能倒挂在树上。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活动结束
幼儿与教师一起分享创编的儿歌。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与家长创编儿歌,结合儿歌内容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教学反思
一、教学亮点
经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幼儿对动物尾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关的知识也已经进入了幼儿的知识结构。但是,光知道这些知识还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还要学会运用。因此,为了让幼儿对知识活学活用,设计了一个是实践活动:创编儿歌。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幼儿对尾巴造型和作用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幼儿创编的儿歌都很不错,积极性也很高涨,掀起了本活动的第二个高潮。
二、存在问题
1、整个课堂上呈现出了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对于如何放和收的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2、幼儿在讨论和交流的时候,教师的指导性体现还不够充分,可以让在交幼儿流中思考尾巴造型和生活习性的关系。
3、在创编儿歌的时候,部分幼儿不会编,让其他小朋友帮忙,但效果不佳,说明合作学习的模式还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加以体现和指导。
第四篇:中班《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
(中班)
活动目标:
1、归纳概括动物尾巴的突出特点,看着图学习朗诵儿歌。
2、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作业画纸、小动物头饰和对应的尾巴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
老师发出指令,幼儿按照指令做动作。“摸摸脸、摸摸肚子、摸摸腿、摸摸尾巴” 老师:“我们有尾巴吗?”“没有”“可我们身边很多小动物都有尾巴,今天,它们还要进行一场比尾巴大赛呢。”
二、《比尾巴》演示
展示:老师将小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特点呢?
小猴的尾巴:长,能倒挂在树枝上——小兔的 尾巴:短,遇上大灰狼,能很快地逃走。
松鼠的尾巴:象把伞,让幼儿学一学小松鼠怎样走路。
小鸭的尾巴:扁,来回摆动,游泳时可以当游泳器。——公鸡的尾巴,弯。让幼儿学一学公鸡怎样走路。
孔雀的尾巴:象把扇,孔雀尾巴真好看,像一把大扇子。听一听:儿歌《比尾巴》
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幼儿发挥想象力,可以根据内容联系实际自由的表演,展现小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
1、教师问,幼儿答。
2、幼儿分组,一组幼儿拍手问,另一组幼儿表演回答。
3、两组互换。
三、续编儿歌
除了这几种小动物,还有一些小动物的尾巴也很有特点:“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大黄牛的尾巴像什么?”(蝇拍)“小马的尾巴像什么”(拂尘)“小鱼的尾巴像什么?”(船桨)„„
我们可以按照儿歌的形式,自己编出不同的儿歌。鼓励幼儿根据
平时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的知识,自由的编儿歌,并把自己编好的儿歌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四、做游戏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迷迷糊糊地把自己的尾巴弄丢了,要去找自己的尾巴了。幼儿分组带好头饰和尾巴,带头饰的幼儿寻找和自己头饰上小动物相对应的尾巴,找到尾巴的小朋友互相领着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五、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学习了《比尾巴》这首儿歌,回家以后说给爸爸妈妈听,我们还可以按照这样的对答形式,编一首《比耳朵》的儿歌,等下次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来听听你是怎么编儿歌的好不好?
教学活动反思:
《比尾巴》这首儿歌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在设计中抓住了两点来进行活动设计:
一、游戏为主。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游戏活动:
1、活动前,我跟孩子们做了个热身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圆脸蛋”;“摸摸你的长尾巴”。“哈哈哈„„”孩子们一片哗然。“你们有尾巴吗?”“没有。”“可我们身边很多小动物都有尾巴,今天,它们还要进行一场比尾巴大赛呢。”趁孩子们游戏时的兴奋劲还在,我趁热打铁,迅速把他们引进课文情境。
2、续编儿歌,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儿童诗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比尾巴》一课中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出现了六次,但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虎、马、燕子、金鱼、狗、牛),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象剪刀?”“燕子的尾巴象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卷)?”“牛的尾巴细又长(卷)。” 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
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3、做“找尾巴”游戏。老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迷迷糊糊地把自己的尾巴弄丢了,要去找自己的尾巴了。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找回尾巴。大家愿意帮忙吗?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又动嘴,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去看、去做、去想,在轻松、愉悦,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接受新知识,并且调动他们的情感去体验,去感受。
二、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创设动画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这首儿歌,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播放使幼儿能直观的、具体的看到小动物的尾巴的特征,为幼儿对下一步的儿歌仿编起到了铺垫作用,这样使幼儿仿编时有兴趣说,有东西说,才能说好,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述力及仿编儿歌的能力,教学效果也很好。在指导幼儿理解猴子长长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播放猴子在林间攀爬的动画)“猴子有时用尾巴吊在树上荡秋千。”“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呢?”(展示课件动画: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降落伞,它从树上跳下来也不会摔疼。”(课件出示公鸡的尾巴、鸭子的图片、孔雀的图片。)“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好看在哪儿呢?”(课件演示:孔雀开屏)“孔雀的尾巴展开像一把漂亮的扇子。”我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进行整合运用,幼儿观看之后就明白了,比老师用生硬的语言解释要生动具体的多。
尽管这一课下来,幼儿基本完成了预先设定的活动目标,但是仍有不足之处:
1、农村幼儿所见所闻太少,有很多小朋友没去过动物园没见过很多小动物,这使得活动的时候不能让全部幼儿都很快跟上进度,以后再设计活动的时候需要注意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综合考虑。
2、活动过程中时间略显长了一些,本节课用了26分钟时间,中班幼儿的注意力一般能集中20分钟左右,所以在活动的最后布置课外拓展的时候,幼儿有点坐不住,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重复的活动。
第五篇:小班科学活动:找尾巴
活动名称: 找 尾 巴 活动领域:科学、艺术
适合班级:小 班
活动设计者: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幼儿园 代红丽
活动背景:
“小兔乖乖”是小班一个经久不衰的经典故事,宝贝们百看不厌,百听不倦。特别是小兔子叫大灰狼把尾巴伸进来被夹断的情节,孩子们可兴奋了。我曾多次担任小班的教学工作,通常会从开学直至期末,宝贝们天天嚷着听“小兔乖乖”的故事;唱“小兔乖乖”的歌;玩“小兔乖乖”的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情节就犹如“喜羊羊和灰太狼”般每天都在热烈上演。此外,小班有一个主题单元活动“小手和小脚”,主要是孩子们能认识动物的手脚,进行“谁的手,谁的脚”局部猜想活动,根据局部特征猜想动物的名称,让幼儿能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更细致的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孩子们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结合此次展示主题活动,我生成了此次教学活动——“找尾巴”,希望能够拓展幼儿对动物尾巴长短、粗细、形状、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增进小朋友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尝试从长短、粗细、形状三个纬度认识猴子、燕子、大灰狼、老鼠、兔子这五种动物的尾巴,并初步了解这几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2、会比较准确的给没有尾巴的小动物找到相匹配的尾巴。
3、能积极参与找尾巴的游戏,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点:
尝试从长短、粗细、形状三个纬度认识猴子、燕子、大灰狼、老鼠、兔子这五种动物的尾巴。
活动难点:
能比较准确的给没有尾巴的小动物找到相匹配的尾巴。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①幼儿已经认识猴子、燕子、大灰狼、老鼠、兔子这五种动物的名称及外形特征。
②幼儿熟悉 “小兔乖乖” 的故事情节;会唱 “小兔乖乖”这首歌曲。
2、物质材料准备:
①音乐 “小兔乖乖”、“猫和老鼠”、“雨的印记”。
②小兔乖乖的家(门能活动);示范用的尾巴几根(猴子、燕子、大灰狼、老鼠、兔子)。
③在教室的四周贴上这几种动物的身体,准备好相应动物的尾巴(背面贴好双面胶)。
④小兔头饰每人一个;自制毛线夹子尾巴(老鼠尾巴)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在投影仪出示小兔的家,幼儿头戴小兔头饰入场。
师:小兔宝宝们,兔妈妈又到地里去拔萝卜去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家把门关得紧紧的)
二、情景表演:认识猴子、燕子、大灰狼、小老鼠、小兔这五种动物尾巴的形状
(一)教师播放“小兔乖乖”的音乐。师:“咦,是谁在敲门呀?” 师:(我们让他把尾巴伸进来瞧一瞧)幼:“请你把尾巴伸进来瞧一瞧”。
(从“小兔家”的门缝里伸进猴子的尾巴)
提问: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它会是谁的尾巴呢?(猴子)引导幼儿说出并学习关键词:长长的,细细的。
确定是猴子后,幼儿齐声唱:“就开就开我就开,猴子来了,我就把门开。”(“叽嘎”做开门状)把小猴请进小兔的家。
(二)同(1),换成燕子。
提问:这条尾巴像什么?它是谁的尾巴呢?
引导幼儿说出并学习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三)同(1),换成老鼠。
提问: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它是谁的尾巴?
引导幼儿说出关键词:细细的。
(四)同(1),换成大灰狼。
提问: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它是谁的尾巴?
引导幼儿说出并学习关键词:长长的、粗粗的、毛茸茸的。
(五)兔妈妈敲门,“你是谁呀?”“我是你们的妈妈,不信你看看我的尾巴吧!”
提问:兔子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一样? 引导幼儿说出兔子的尾巴:短短的,象小棉花糖。幼儿齐唱:“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六)师小结:兔宝宝们在家真能干,没有给坏蛋和不认识的人开门。小朋友在家有人敲门时,要从猫眼先看看,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聪明的兔宝宝还知道了猴子的尾巴是(长长的、细细的,像根绳子),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大灰狼的尾巴(长长的、粗粗的、毛茸茸的),老鼠的尾巴(细细的),兔子的尾巴(短短的,像个棉花糖)。
三、游戏:比尾巴大会(幼儿了解猴子、燕子、大灰狼、小老鼠、小兔这五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师:为什么小动物要长尾巴?它没有尾巴行吗?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猜想)今天森林里召开了“比尾巴大会”,这几种动物都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儿逐一了解这五种动物尾巴的作用,(穿插讲解撕双面胶和粘贴方法)逐一请小朋友给它们贴上尾巴。
师:最先上场的是谁?(猴子)糟了,它把尾巴弄丢了,谁愿意帮助它把尾巴找回来?
(幼儿找对了给予表扬,找错了给予引导)师: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同上方法了解燕子、大灰狼、小老鼠、小兔的作用)
(二)动物尾巴的作用
猴子尾巴的作用:在跳跃、爬树中保持平衡,缠住树枝腾出手来,倒挂睡觉。燕子尾巴的作用:平衡身体、调整速度、改变方向、控制升降,是它的“飞行器”。
大灰狼尾巴的作用:奔跑、走路是保持平衡,保暖,睡觉的时候卷在身上象盖上一床被子一样。
(如果小朋友有厌恶大灰狼的情绪,教师可把大灰狼贴到背后,或是黑板最下面的地方)
小老鼠尾巴的作用:保持平衡、缠绕在物体上协助攀爬,当同伴掉下去的时候当绳子救生。
兔子尾巴的作用:跳跃时保持平衡,站起来时支撑它的身体,脱离尾巴逃命。
(三)师小结:动物的尾巴除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不摔跤)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它们的尾巴都很厉害,它们谁也不能失去它们的尾巴。
四、操作游戏:找尾巴(播放轻柔的音乐“雨的印记”)
(一)教室的四周贴上这几种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在桌子上摆好背后贴好双面胶的各种动物的尾巴,请小朋友给它们找到尾巴贴上,教师巡回指导,巩固幼儿对几种动物尾巴长短、粗细和形状的认识。
(二)引导幼儿用一根尾巴就拿一根,大家一起找尾巴,鼓励幼儿间的合作、互助以及互相的纠错帮忙,提示幼儿将撕下来的双面胶垃圾扔进篮子里。)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每只动物都有不同长短、粗细和外形的尾巴,它们的尾巴对它们来说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今天小动物们为了感谢小朋友的帮忙,给我们送来了老鼠的尾巴(出示老鼠的尾巴),我们可以用它来玩什么游戏呢?
六、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玩“捉尾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