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及其特征 说课稿
0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范班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第一组
组员:蔡巧云(06124102001)
陈刚(06124102002)
陈克标(06124102003)
陈泉桂(06124102004)
陈曦(06124102005)
陈晓晓(06124102006)
张春秋(06124102098)
2009年5月11日
1.1《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其特征》,主要分五大部分来讲。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相对其它章节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 低。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
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
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
信息的特征,信息事例所反映的信息特征
二、说学生
我任教年级是高一,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中等偏下。对于信息技术,仍然停留在感性的程度,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总结。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有效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精神。
三、说教法
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因此我采取了讲授法、问答法、小组探究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四、说学法
通过有效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在此过程中,我一共设计了六个环节:信息的重要意义,感受信息,信息的定义,信息的一般特征,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信息的重要意义。时间约5分钟。
通过情景模拟,激情导入一个“生存挑战”互动例子: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经过组织小组讨论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从而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由此我们知道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的特征有哪些。
第二环节:感受信息。时间约2分钟。
通过组织学生列举生活中信息的实例,比如说有当我们看报纸时,可以了解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新闻事件;当我们观看运动会时,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当我们听到铃声时就知道该上课了等等。进一步感受信息。从而得知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第三环节:信息的定义及传播过程。时间约7分钟。有关定义如下:
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C.E.S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Norbert Wiener)则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我国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然后经过几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信息的传播过程,如课件所示。
第四个环节:信息的一般特征。时间约为10分钟。
通过展示相关例子得出信息的相关特征。比如说:
例1:向同学们讲述:通过书籍报刊,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人的思想和学习经验;借助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我们可以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事情。从而说明信息具有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例2:通过师生之间的一段互动对话(如课件所示):老师:古长城上将士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学生回答:是。老师:其实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从而引出信息与信息载体之间的关系,指明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
信息的载体。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喜怒哀乐的表情依附于我们的脸而存在。因此,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从而得出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例3:通过讲述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如课件所示):朝鲜战争前,美国兰德咨询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得出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使用者由于其自身素质、修养、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推导出信息价值的相对性。
例4:通过陈述一个事实:昨天晚上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结果今天同学们都带了雨伞。说明气象信息被同学们都接收了。从而得出信息具有共享性。
例5:通过空城计的事例,得出信息具有真伪性。其实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等等,在此我就不一 一列举了。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及练一练。时间约3分钟。
小 结:本节课我们先通过一个“生存挑战”例子了解了信息的重要意义: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并且通过感受信息知道信息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由此我们得出信息的相关定义。最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得出信息的一般特征有: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时效性、真伪性,价值相对性。
希望同学们能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练一练:大家可以看看课件。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时间约为2分钟。如课件所示。
课后完成P4页的实践,举一些信息,并注明信息的类别、用途、有效期、存储形式(载体)。并且要(可与邻桌)与相互评价一下你对信息的描述是否准确,分类、有效期、存储形式说明的是否正确,最后综合评价一下你这次实践的表现是优、良、中,还是差。
第二篇: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1.1节内容,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本节作为全书的开篇,旨在引导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的基本特征有个总体的了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各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本节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把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能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的特征。难点:信息定义的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由于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学法:本节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说学过程:
情景模拟,激情导入(5分钟)
教师活动:
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组织全体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的要素。物质、能量对人类的重要性学生有目共睹,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发展,保证了物质能量的同时,缺乏了信息将会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案例:感觉剥夺实验
通过以上两个试验,引出最终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既然信息对人类这么重要,那究竟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征又有哪些?引出本节课题:信息及其特征。
其实,我们对信息并陌生,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信息,下面师生共同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 一:丰富多彩的信息(5分钟)教师可以先回顾自己的感受,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进入一中之后感受到的信息,来体验信息的丰富多彩。
既然信息这么丰富多彩,那究竟什么是信息呢?
二、信息的定义(难点)(5分钟)对信息定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对信息的定义,不同的课本,定义不同,让学生先阅读课本中的三种定义,学生的共同感受是: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再引导学生根据刚才举得那么多信息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对信息的理解
即:通俗的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了解了信息的定义后,通过两个练习,来巩固学生对信息定义的理解。
这是信息的定义,我们知道信息是丰富多彩的,一般来说不管世界上的信息如何丰富,他们通常都具有相同的特征
三、信息的特征(重点)(20分钟)
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并进行总结。例一: 教师提问:武侠小说里的人物通常在争一本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种宝贵的信息,但有个叫令狐冲的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有谁知道他是哪里学到的?
学生讨论,回答:思过崖山洞的壁上
教师总结:令狐冲发现的时候,这些信息已经在墙上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发生火山喷发和大地震,要不然墙作为信息的载体碎了,信息也就没有了,这说明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让学生再举一些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的例子。
例二: 演示案例:“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教师提问:这7个字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信息具有价值性。例三: 教师提问:如果现在上例中的那份报告拿出来还值多少?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并得出结论:信息既有时效性,并且时效性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例四: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甚至更多。”
教师提问: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
组织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得出结论:信息具有共享性。
让学生阅读课本P3-P4,总结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提问:同学们,我们看武侠小说或者武侠电视剧的时候,那些大侠们是怎么学到绝世武功的?
学生回答:秘籍(书),墙壁上
提问:这说明了信息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载体依附性,让学生再举一些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的例子。教师总结:①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②同一个信息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
教师屏幕展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这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价值性。再让学生举出信息具有价值性的例子
教师总结:信息的价值性不同于物质和能量它的价值性有两个方面的体现 ①可以满足于精神领域的需求
②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了解了信息的价值性后,看一个练习下面哪些不是说信息的价值:(D)A 读书以明理 B 知彼知已,百战百胜 C 书中自有黄金屋 D 春雨贵如油”。
3、时效性
提问:若是兰德公司在战后推销这份报告,还会值150W美金吗?学生回答:一分不值。这说明了信息的什么特征?学生回答:时效性 再让学生举出信息具有时效性的例子
教师总结①:时效性跟价值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即?时效性有长有短
4、共享性
萧伯纳的苹果论思想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共享性 再让学生举出信息具有共享性的例子
教师总结①:信息的共享性可以被多个接受者接受并多次使用。②信息的共享性不会造成信息源的丢失和改变它的内容。(三、信息的特征(重点)(20分钟)
让学生阅读课本P3-P4,总结信息的一般特征。并举例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性
3、时效性
4、共享性
教师举出很多典型的例子,让学生总结体现信息那个特征,然后针对某一个特征,教师总结并加以强调。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了解了信息的特征后,打开课本P5第二题,让学生讨论并总结两个资料说明了信息的那些特征。
四、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的内容
1、信息的丰富多彩
2、信息的定义
3、信息的特征
作业:P12,本章练习第一题。
第三篇: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
王晓微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沈阳铁路实验中学的王晓微,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一年级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利用了白板的超链接功能,使条理清晰,内容直观。)【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载体以及信息的特征等内容。由于本节教材叙述性内容较多,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强化学生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能够描述信息的特征。【学生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及其特征
现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信息?
为了使学生们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设计了两个趣味性的任务让同学们来完成。首先请一名同学上来把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以及它传递的信息拖拽到同一个方框内,其他同学可以帮忙。第二个任务,这个任务体现了小组内的合作,以及小组间的竞争。请同学上来任意选择一个气球点破,他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要马上说出这一领域的某一现象以及它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时间限制30秒,看哪各小组说得多。[此处的设计目的]
1、由于本课为理论教学,如果直接讲授知识,空泛而苍白,且同一模式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故采用大量的学生参与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知识。
2、由于信息的定义过于繁杂,学生不容易掌握,可以通过这两个任务有效的避开信息的定义,但又使学生充分理解了什么是信息。
(利用了白板的拖拽功能和泡沫工具,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信息的载体
由“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引出信息的载体,学生讨论、辩论,最后给出答案。
信息及其特征
3、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A正确 B错误
(利用白板的正确错误答案区域功能,使选择题更直观,操作方便)
◆连线题,请学生来连线。
A 信息的时效性 E 中国110M 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B信息价值相对性 F 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C 信息真伪性 H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 信息传递性 G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利用白板的直线功能,增加课件的可操作性)环节三:探究升华。
阅读故事后对故事进行分析,体会信息的价值和主动获取有用信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要做主动获取信息的人。这部分也是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一个体现。(利用白板的显露功能,对预设答案进行遮挡。)
教学内容结束后,和同学们一起谈谈收获,并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利用白板的屏幕注释功能)
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本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情况,后进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利用白板资源库的拖拽功能)
第四篇:《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说课信息:
说课者姓名:张莲
学号:8号
电话:***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信息及其特征”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1.1节内容,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本节作为全书的开篇,旨在引导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的基本特征有个总体的了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各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本节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把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能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定义的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由于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学法:本节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说学过程: ㈠、情景导入
1.向学生讲述故事《鲍勃和托德》
鲍勃和托德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他们年龄相当,参加工作的时间也差不多,他们工作起来也都很卖力气。但是,托德参加工作不久就得到总经理的赏识,一再被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鲍勃像被人遗忘一样一直在基层。
有一天,鲍勃实在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职,并大胆地指出总经理太没有眼光了,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却总偏爱那些热衷于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一言不发地听鲍勃讲完,他知道鲍勃工作很吃苦,但他身上缺少一些东西,如果对他直说他肯定不服,于是总经理想出一个办法。他说:“好吧,也许我的眼睛真的有些浑了,不过我要证实一下。你现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有什么卖的。” 鲍勃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说刚才集市上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一车大约有多少斤?”总经理问。
鲍勃立即又返回去,过了一会儿回来说车上有40多袋土豆,每袋约20斤。
“多少钱一斤呢?”总经理又问。
鲍勃又要跑回去,被总经理一把拉住了说:“鲍勃先生,请休息一会儿吧,看看托德是怎么做的。”他派人把托德叫来,对他说:“托德先生,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工夫,托德回来了,他向总经理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多袋,共800多斤,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已经带回几个让总经理过目。这位农民今天下午还要拉一车西红柿上市,据说价格还可以,他准备下午再和这位农民联系一下。鲍勃一直在一旁看着,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和托德司之间的差距了
2.向学生提问:结合信息谈谈鲍勃和托德司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3.向学生解释:由于托德司总是能够主动对总经理的指示进行分析,获取相关的信息,为总经理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获得了事业的成功。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越发重要,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许就把握了商机,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许就成就了事业。那到底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特征呢? ㈡、新课学习
1.信息无处不在(难点)
对信息定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对信息的定义,不同的课本,定义不同,让学生先阅读课本中的三种定义,学生的共同感受是: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再引导学生举例信息的例子,带他们总结一个好理解的对信息的定义
即: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2.信息的特征(重点)
⑴、通过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放假通知是如何知道的?
学生们会回答:手机、班委通知、群消息等。
通过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分析,再举例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表面,老师说话的声音依附于空气传播来引出信息的第一个特征即: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⑵、举例老师讲课同学们理解吸收后可以增长知识,电视、电影能给人们带来快乐来引出信息的第二个特征,即: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使其具有更高的价值性。⑶、通过向同学们举例五一放假的消息,超市打折促销的消息错过活动时间就没有价值来引出信息的第三个特征,即:信息具有时效性。
⑷、举例老师说话的声音是在座的同学都可以听见的,电视也是每个人可以看到的。再对同学们提问:生活中还有那些这样的例子?同学们回答:天气预报、校园里的广播„„ 再对这些进行分析总结出信息的第四个特征,即: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⑸、通过举例书籍、录像、影像里反映出的内容并不是当时发生的而是早就发生的来引出信息的第四个特征,即: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三)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的内容
1、信息无处不在
2、信息的特征
(四)作业布置 第三页的练一练
第五篇:《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武汉市黄陂第二中学
沈凤平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其特征》。首先我进行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版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从而引出信息的定义以及信息的4个特征。这节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内容,但这节课是学生升入高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对以后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2)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确定依据:只有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才能理解事例所反映的信息的特征。
2、教学难点:信息事例所反映的信息特征
确定依据:信息的特征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学法和教学策略上谈谈。
四、说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事例分析法,并通过课
堂教学感染和激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学法
有一句话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主动学习法:教师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次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目的。
六、说教学策略
1、替代式教学策略:教师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内容。
2、合作式教学策略:我通过提出问题、举出事例等形式创设情景问题,使学生在探讨交流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等创新思维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七、说教学过程
最后说一下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师生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导入新课:(2分钟)
我以“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导入新课,提出疑问“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为什么这7个字这么值钱?”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33分钟)
首先我通过图片的展示与讨论,引出信息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我让学生讨论,然后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接着讲授了信息的6个特征:(1)价值性
为了前后呼应,解决新课导入中的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得出“那7个字是什么?”的答案,从而引出信息的价值性,强调信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金钱上,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价值,并补充说明信息 的价值性只有信息被使用了,才能体现出来,并且信息可以增值,同时举出抗旱和学生成绩的例子,以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信息的价值性。(2)时效性
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讲授“福利彩票”的事例,引出信息时效性的特征,并补充说明“信息的价值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和“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如果信息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举出体现信息时效性的例子或故事。(3)载体依附性
我首先谈到著名侦探福尔摩斯,然后讲述“列车劫案”的案例,鼓励学生争当“福尔摩斯”,成为破案高手,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专业的侦探都可以很快的破案?”继而引出他们是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找寻蛛丝马迹,从而获得与破案有关的重要信息
接着通过图文结合引出信息载体依附性的特征,再让学生讨论问题“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最后给出3点说明: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裁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载体的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转换特点。并配合举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4)共享性
我首先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网上的信息大家都可以看到”和“上下课铃声大家都可以听到”两个例子,引出信息共享性的特征。再让学生讨论“信息具有共享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让后举出“百度文库”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信息有的时候不能共享,比如知识产权、个人隐私、国家机密信息,不能共享的信息就一定不要共享”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以上是课本上讲的信息的4个特征,结合生活实际,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扩充,补充了信息的另外2个特征。(5)真伪性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空城计”的视频,并提出问题:这段视频讲的什么故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视频看完后,通过师生讨论“为什么诸葛亮不用一兵一卒就打败了司马懿的几十万大军呢?”,再引出信息真伪性的特征,然后举出手机中奖短信的例子,提醒学生不要上当受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实用性。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信瑶、不传瑶、信息有真有假,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或验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6)技术性
承上启下,我首先提出问题“信息既然有真有假,人们肯定希望得到的信息是真的,怎么样才能增加信息的真实性呢?”,然后讲述“地球年龄”的事例,引出信息技术性的特征,从而说明“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获取的信息逐渐向真实靠拢。”
总之在新课讲授中,我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立足点,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结合案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小结:(1分钟)
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4、课堂作业(3分钟)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首先是较简单的选择题,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正确完成,接着是填写熟语体现的信息的特征的填空题,难度加大。还有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5、学习评价(1分钟)上课效果、学生表现
八、结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