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

时间:2019-05-15 01:5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

第一篇: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

高一音乐鉴赏:

欧洲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

彭芳

一、授课时间:2014年3月30日-----4月5日

二、课型:音乐欣赏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电子琴、钢琴、电脑

五、教学内容:

1、简介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概况。

2、简介印象派音乐、现代音乐。

3、欣赏德彪西的作品《海妖》和乔治·格什温的作品《蓝色狂想曲》。

4、学生实践活动。

六、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够分析、理解、体验印象派音乐和现代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印象派和现代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印象派和现代派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其音乐的风格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分析、实践使学生体验到现代音乐的众多艺术主张、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导入语:我们在上一单元欣赏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作品,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走进二十世纪,一起探究二十世纪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3、现代音乐概述:现代音乐一般指二十世纪以来和十九世纪末处于过渡地位的作品,这一时期众多的艺术主张、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不断衍变,形成了很多的音乐流派。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一时期的印象派音乐作品和现代派音乐作品。(二)、作者简介:

1、德彪西(1862~1918)

法国作曲家,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印象派音乐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追求色彩丰富、神秘奇特的效果。1892年根据马拉美的诗歌写成的前奏曲《牧神午后》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地位。代表作有《大海》、《夜曲》、《意象集》等。他的创作对欧美各国的音乐有深远的影响。

2、乔治·格什温(1898~1937)

美国现代作曲家和钢琴家。1924年,他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创作了钢琴与爵士乐队的《蓝色狂想曲》,一举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几乎完全采用美国黑人舞曲和爵士音乐风格的独特旋律以及配器手法来进行创作的,他是美国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为数不多的作品,但却创立了美国所独具的音乐风格,成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三)、讲授新课: 一>印象派音乐:

1、展示印象派美术作品《日出·印象》

教师:(出示作品)这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风景画《日出·印象》,莫奈注重观察自然景象的千变万化,以阳光和色彩为主,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这也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2、学生活动: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印象派绘画的特点自创一幅。“印象画”,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作画,展示作品。

4、画配乐:

教师:同学们画得都非常好!很有印象派作品的味道。老师挑选了其中的一幅,让我们为这幅画配上一段音乐,同学们听一听这段音乐适合表现这幅画面得内容吗?

5、学生欣赏,各抒己见。

学生:音乐给人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就像这幅画的色彩。学生:其中有一段仿佛描写了水的声音。

6、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段音乐就是印象派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创作的《夜曲》的第三乐章——《海妖》。(简介作品)。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这首作品的片段,然后描绘出在你的视像里产生的画面。

7、作品简介《海妖》

德彪西的《夜曲》作于1897—1899年,这首作品据说是受了怀斯勒《黑色与金色的夜曲与焰火》及斯因邦的诗《夜曲》的影响,其中共包括《云》、《节日》和《海妖》三个乐章。《海妖》以波状旋律的女声合唱为主要主题,合唱无歌词,只是一种发音,它表达的是女妖那种妖惑而又独具魅力,足以使船只沉没,水手置于死地的神秘力量。德彪西对这首乐曲的解说为:“《海妖》里可以听到海的音乐,以及无限细致的节奏。在月光映照下,海面波光粼粼,远远可以听到海妖的神秘喧闹的歌声。”

8、欣赏《海妖》片段,总结音乐的风格特点 1)欣赏乐曲

2)学生畅所欲言,描绘出的画面形式各异。

3)教师设问: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下面请同学们分析这段音乐与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这段音乐和印象画都给我一种朦胧的感觉。学生:两者都描写景色。

教师:乐曲的节奏感强吗?有规律可循吗? 学生:节奏感不强,没有什么规律。

4)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的德彪西,他的作品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追求色彩丰富、神秘奇特的效果。印象派音乐主张表现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感觉、印象的朦胧意识,节奏复杂多变,结构不规整,音色独特而丰富。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自创绘画可以使学生直接表现对印象派绘画作品的理解认识,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印象派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二>现代派:

1、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幅图片,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片的主题颜色是什么?

学生:蓝色。

教师:“蓝色”用英语翻译为blues,有一种流行音乐形式就被称为blues,有一位美国作曲家采用blues的风格曲调创作了一首作品——《蓝色狂想曲》,这位作曲家就是格什温。

2、简介作曲家格什温

3、简介作品并欣赏 《蓝色狂想曲》

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作,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高音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像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带有舞曲风格。钢琴又以另一个变奏加入,并引向一个辉煌的独奏。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乐曲的中段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是钢琴与乐队之间十分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4、学生欣赏作品,回答问题 教师:乐曲开始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学生:单簧管

教师:可以听出单簧管在开头用到了哪种演奏技法吗? 学生:颤音的演奏技法。教师:演奏时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由慢到快。

教师:那么单簧管吹奏旋律的走向是怎样的? 学生:从低音开始然后一直到高音。

教师:很好,其实我们刚才已经总结出了爵士乐的演奏特点。爵士乐中颤音演奏变化丰富,速度由慢到快,在一个音开始时乐手会从下向上滑到预定的音高,在结束时,又从原来的音高滑下来。那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在这个作品中哪几个器乐组运用的比较多? 学生:铜管乐器组 学生:打击乐器组 教师:那么整个作品的音响听起来协和吗? 学生:不是太协和。

教师总结:很好,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作品的特点:作品旋律缺乏调性感,节奏复杂多变,音响新奇、尖刺,大量采用不协和的和声,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运用广泛。我们总结的这些特点其实也就是现代派音乐的特点。

教学意图:观看美术作品的导入方法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运用探究法使学生一步一步了解现代音乐的特点,并通过独立思考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从而掌握现代派音乐的特征。三>、学生实践活动:

1、教师: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流派,我们现在分组,喜欢印象派音乐的同学为A组,座在左边,喜欢现代派音乐的同学为B组,座在右边。

2、活动内容及要求:

教师:A组的同学现在就是“印象派音乐的作曲家”,B组的同学现在就是“现代派音乐的作曲家”,请各组的“作曲家”利用音乐教室的乐器,共同创作一段音乐,要求表现出本流派的音乐特征。

3、分组活动,教师进行辅导。

4、各组展示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

A组的同学创作了几个片段组合,运用了电子琴、铜管乐器表现茂密的森林、空旷的原野、浩瀚的大海和巍峨的高山。B组的同学运用了铜管乐器、打击乐器、钢琴,表现了一段“城市中的声音”组合。

5、评价方法:师生共评

6、评价宗旨:不必按某一观点要求学生统一看法,评出优劣、好坏。

教学意图:实践活动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享受创造美的愉悦。

九、课堂小结:

19世纪下半叶的印象派到20世纪下半叶的现代派,从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与变幻,运用丰富的和声色彩,创造出雅致、纤细的趣味和精雕细缕的新的音乐艺术形式,到20世纪下半叶力图否定与摆脱传统的创作思想和技巧,音乐无时无刻不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音乐是那个时代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反映。

第二篇: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

音乐 ——从印象走向现代

发布者: 吴健 发布时间: 2010-10-21 1:10:41 [课 型]:赏析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简介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概况。

2、简介印象派音乐、现代音乐。

3、欣赏德彪西的作品《海妖》和乔治〃格什温的作品《蓝色狂想曲》。

4、学生实践活动。[设计思路]:

1、确定主题:现代音乐流派众多、风格迥异所以本课选取了其中两个流派进行赏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启发、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两个音乐流派的风格和特点。

2、活动探究:本着“普遍参与和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3、课件运用: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和直观的画面,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的韵味。[学生分析]:

高中时期是学生确立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必须以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教育、鼓舞他们。高中生对现代音乐的真正含义知之甚少,让他们接触一些现代音乐作品,以增加对这种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印象派和现代派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其音乐的风格及特点。

2、通过欣赏、探究、分析、实践使学生体验到现代音乐的众多艺术主张、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能够分析、理解、体验印象派音乐和现代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印象派和现代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材分析]:

一、作者简介:

1、德彪西(1862~1918)

法国作曲家,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印象派音乐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追求色彩丰富、神秘奇特的效果。1892年根据马拉美的诗歌写成的前奏曲《牧神午后》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地位。代表作有《大海》、《夜曲》、《意象集》等。他的创作对欧美各国的音乐有深远的影响。

2、乔治·格什温(1898~1937)

美国现代作曲家和钢琴家。1924年,他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创作了钢琴与爵士乐队的《蓝色狂想曲》,一举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几乎完全采用美国黑人舞曲和爵士音乐风格的独特旋律以及配器手法来进行创作的,他是美国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为数不多的作品,但却创立了美国所独具的音乐风格,成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二、作品分析:

1、《海妖》

德彪西的《夜曲》作于1897—1899年,这首作品据说是受了怀斯勒《黑色与金色的夜曲与焰火》及斯因邦的诗《夜曲》的影响,其中共包括《云》、《节日》和《海妖》三个乐章。《海妖》以波状旋律的女声合唱为主要主题,合唱无歌词,只是一种发音,它表达的是女妖那种妖惑而又独具魅力,足以使船只沉没,水手置于死地的神秘力量。德彪西对这首乐曲的解说为:“《海妖》里可以听到海的音乐,以及无限细致的节奏。在月光映照下,海面波光粼粼,远远可以听到海妖的神秘喧闹的歌声。”

2、《蓝色狂想曲》

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作,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高音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像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带有舞曲风格。钢琴又以另一个变奏加入,并引向一个辉煌的独奏。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乐曲的中段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是钢琴与乐队之间十分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法、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具,学生准备彩笔和白纸

[教学用具]: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电子琴、钢琴、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时间1分钟)

1、师生问好

2、导入语:我们在上一单元欣赏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作品,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走进二十世纪,一起探究二十世纪音乐的风格和特点。(课件1)

3、现代音乐概述:现代音乐一般指二十世纪以来和十九世纪末处于过渡地位的作品,这一时期众多的艺术主张、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不断衍变,形成了很多的音乐流派。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一时期的印象派音乐作品和现代派音乐作品。

二、讲授新课:

(一)印象派音乐:(时间17分钟)

1、展示印象派美术作品《日出〃印象》(课件2)

教师:(出示作品)这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风景画《日出〃印象》,莫奈注重观察自然景象的千变万化,以阳光和色彩为主,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这也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2、学生活动: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印象派绘画的特点自创一幅

“印象画”,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作画,展示作品。

4、画配乐:

教师:同学们画得都非常好!很有印象派作品的味道。老师挑选了其中的一幅,让我们为这幅画配上一段音乐,同学们听一听这段音乐适合表现这幅画面得内容吗?(课件3)

5、学生欣赏,各抒己见。

学生:音乐给人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就像这幅画的色彩。

学生:其中有一段仿佛描写了水的声音。

6、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段音乐就是印象派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创作的《夜曲》的第三乐章——《海妖》。(课件4简介作品)。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这首作品的片段,然后描绘出在你的视像里产生的画面。

7、欣赏《海妖》片段,总结音乐的风格特点 1)欣赏乐曲

2)学生畅所欲言,描绘出的画面形式各异。

3)教师设问: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下面请同学们分析这段音乐与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这段音乐和印象画都给我一种朦胧的感觉。

学生:两者都描写景色。

教师:乐曲的节奏感强吗?有规律可循吗? 学生:节奏感不强,没有什么规律。

4)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的德彪西,他的作品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追求色彩丰富、神秘奇特的效果。印象派音乐主张表现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感觉、印象的朦胧意识,节奏复杂多变,结构不规整,音色独特而丰富。(课件5)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自创绘画可以使学生直接表现对印象派绘画作品的理解认识,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印象派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二)现代派:(时间15分钟)

1、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幅图片(课件6),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片的主题颜色是什么?

学生:蓝色。

教师:“蓝色”用英语翻译为blues,有一种流行音乐形式就被称为blues,有一位美国作曲家采用blues的风格曲调创作了一首作品——《蓝色狂想曲》,这位作曲家就是格什温。

2、简介作曲家格什温(课件7)

3、简介作品并欣赏(课件8)

4、学生欣赏作品,回答问题

教师:乐曲开始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学生:单簧管

教师:可以听出单簧管在开头用到了哪种演奏技法吗? 学生:颤音的演奏技法。

教师:演奏时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由慢到快。

教师:那么单簧管吹奏旋律的走向是怎样的? 学生:从低音开始然后一直到高音。

教师:很好,其实我们刚才已经总结出了爵士乐的演奏特点。爵士乐中颤音演奏变化丰富,速度由慢到快,在一个音开始时乐手会从下向上滑到预定的音高,在结束时,又从原来的音高滑下来。那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在这个作品中哪几个器乐组运用的比较多?

学生:铜管乐器组 学生:打击乐器组

教师:那么整个作品的音响听起来协和吗? 学生:不是太协和。

总结:很好,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作品的特点:作品旋律缺乏调性感,节奏复杂多变,音响新奇、尖刺,大量采用不协和的和声,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运用广泛。我们总结的这些特点其实也就是现代派音乐的特点。(课件9)

教学意图:观看美术作品的导入方法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运用探究法使学生一步一步了解现代音乐的特点,并通过独立思考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从而掌握现代派音乐的特征。

三、学生实践活动:(时间11分钟)

1、教师: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流派,我们现在分组,喜欢印象派音乐的同学为A组,座在左边,喜欢现代派音乐的同学为B组,座在右边。

2、活动内容及要求:

教师:A组的同学现在就是“印象派音乐的作曲家”,B组的同学现在就是“现代派音乐的作曲家”,请各组的“作曲家”利用音乐教室的乐器,共同创作一段音乐,要求表现出本流派的音乐特征。分组活动,教师进行辅导。各组展示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

A组的同学创作了几个片段组合,运用了电子琴、铜管乐器表现茂密的森林、空旷的原野、浩瀚的大海和巍峨的高山。B组的同学运用了铜管乐器、打击乐器、钢琴,表现了一段“城市中的声音”组合。

5、评价方法:师生共评

6、评价宗旨:不必按某一观点要求学生统一看法,评出优劣、好坏。

教学意图:实践活动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享受创造美的愉悦。

第三篇: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3、能够随音乐或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教学内容:

1、本章节主要让学生解西方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欧洲古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的音乐。

2、通过聆听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方古代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并在此基础发展的线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搜集有关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资料

时:一单元 教学重点: 侧重欣赏《第一百零一交响曲》《弦乐小夜曲》两首,其余作浏览性欣赏,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哈里路亚》合唱曲为导入,了解和宗教有关的知识。问:音乐特点如何?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答:这首合唱气势震撼,旋律洗练而悠长。合唱曲 问:这是哪首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

答:这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著名清唱剧《弥赛亚》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体现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引入宗教音乐的概念,并提到作曲家亨德尔为后面作铺垫。)

二、介绍什么是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可以传经布道。同时也奠定了多声音乐的基础。

宗教音乐包括;

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等

三、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及乐器

管弦乐队包括:弦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小提琴 :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低音提琴 :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 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圆号

: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

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

: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

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大管

:低音区音色阴沉庄严,中音区音色柔和甘美而饱满,高音富于戏剧性,适于表现

严肃迟钝的感情,也适于 表现诙谐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

双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色柔和阮丽,主要用于旋律的演奏。还有部分打击类乐器。

(设计意图:复习乐器知识,并为后面欣赏时听辨乐器作铺垫。)

四、欣赏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

a、介绍作者:英籍德国作曲家。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因酷爱世俗音乐,于1703年迁居德国汉堡,从事歌剧创作。1717年定居英国。

代表作有:《皇家水上音乐》,《弥赛亚》,《扫罗》,《参孙》等,《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b、1717年7月,英王乔治一世游览泰晤士河时,德国作曲家亨德尔亲自指挥乐队在船上演奏《水上音乐组曲》.c、赏析作品:

1、引导学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双簧管,大管等);乐曲的音乐风格如何?(明快、欢乐、华丽而洒脱)(老师总结)乐曲一开始既由圆号与弦乐器组相互呼应,奏出来轻捷的同音反复和华丽的颤音。形成了活跃欢快的气氛。圆号柔和圆润的音色给乐曲增添了一抹妩媚的色彩。还使用了双簧管、大管等乐器。

(设计意图:通过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欣赏来引入这一时期的部分风格特点。)

五、1引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总结:音乐中多使用管弦类乐器,少使用打击乐器。作品内容从服务于宗教转向为世俗的王宫贵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 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等是巴洛克时期的主要作曲家。

巴洛克时代(1600~1750)起源于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种音乐风格。“巴洛克”一词起源于葡萄牙语,原意为“不圆的珍珠”。

本来是指17世纪以来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富丽堂皇、热烈鲜艳、注重细节,装饰性强,常给人以紧迫感,音乐上也大体有这些风格。因此被借用过来。

(此处可展示一些巴洛克时期的教堂建筑图片)

2、引出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敲响了封建王朝的丧钟。18世纪后的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在思想上追求平等、自由,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和上升期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和追求。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们的作品至今仍感动和激励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力量。(设计意图:从巴洛克直接讲到古典主义,让学生很清楚这两个概念在时间上的过渡,并顺利的引入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

六、欣赏海顿《第101(时钟》交响曲》

a、介绍作者: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欧洲古典乐派奠基者之一,他出身于贫苦的车匠家庭,他刻苦自学作曲,一生写了106首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之王”。主要代表作有交响曲《伦敦》、《惊愕》,清唱剧《创世纪》、《四季》以及其它器乐曲等。b、作品交响曲《第101(时钟)交响曲》

这一乐章的旋律优美,妩媚,在旋律声部的下面,隐伏着“嘀嗒嘀嗒”的“时钟”响声。c、赏析作品

引导学生回答这首作品使用了哪些乐器。(大管、小提琴等)引导学生回答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欢快、优美、)d、引出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使用管乐和弦乐的合奏展示和声效果,小提琴展示古典主义时期对旋律的重视。——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e、体验:演唱作品中的旋律等。

七、对比两个时期的不同音乐风格特点。

巴洛克时期为王宫贵族服务,乐曲旋律较难演唱。而古典主义时期为普通城民服务,旋律歌唱性较强。通过对比知道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体现了乐理,乐器使用及作曲家思想上的进步!

八、欣赏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

a、介绍作者: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欧洲古典乐派代表人物,生于萨尔茨堡,5岁即开始作曲,6岁时创作《G大调小步舞和三重奏》,即正式出版,成为他的处女作,标为一号,一生共创作626号作品,作品之精美,让后人难以想象,号称“神童”,莫扎特从25岁开始,辞掉了萨尔斯堡的宫廷工作,成为一个自由的音乐人。为了维持生活,他忙于演出、教课、创作,身心受到极大损害,在这贫困交加的十年中,莫扎特为人类留下优美、甜蜜的作品近两百部。主要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及大量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室内乐。b、作品介绍:《弦乐小夜曲》 莫扎特一生写了十三首小夜曲,这一首最具代表性.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的写法。回旋曲式由同一主部和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环交替而构成的曲式 其图式为:“ABACAD„„A”。

c、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分别感受并演唱主部主题和各插部的旋律,为了在全曲的欣赏中寻找各段旋律的位置,从而更好的理解回旋曲式和作品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体验古典主义时期对旋律的重视。)

九、总结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使一些音乐家冲破教会的禁锢,用音乐来表达普通人的情感,世俗音乐得到发展。西方音乐开始从宗教走向世俗。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及古典主义代表作,从欧洲音乐这一发展的线索,我们了解欧洲古代许多音乐精品都起源于宗教音乐,众多的音乐大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

十、教学反思:

因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对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所有风格特点都作讲解,只能选取易于学生理解的内容,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在作补充。

第四篇:印象龙舟渡现代散文

其实龙舟渡并不叫“龙舟渡”,在我还不曾拜访它的时候,我只知道,渡头镇的河西,有这样一处老旧的渡口。念高中的时候,我经常站在河东的桥堤上眺望对岸,宜黄河的河水温和地拍打着渡口青石板砌成的台阶,岸边郁郁葱葱地全是樟树,在这样一篇翠绿中,可以远远地看见一排灰暗的老屋,排成两排,然后形成一条只有两米宽的小巷子,那是除了渡船以外唯一能到达龙舟渡的路。

这便是龙舟渡给我的最初的印象。

【01、初见河西渡口引发的冥想】

我曾经在渡头镇念了三年的高中,原本应该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很,只可惜高中的课程实在太紧张,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每天除了上课便只惦记吃饭和睡觉,学习和生活以外的所谓娱乐就是天方夜谭了。

十四岁那年,当我只身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小镇,便开始计划着将接下来的三年过成“苦行僧”的日子,不巧的是,一次偶然的出行,让我邂逅了宜黄河,也第一次记住了龙舟渡。

那是高一的第一次大考,我遭受了求学以来最重大的打击,初升高,从优等生一下子变成了差生,看着那张刺眼的成绩单,我只有一个念头:我这么差劲,我考不上大学了。

一个周六的傍晚,学校不上晚自习,下午上了两节课后便放学了,我收拾好东西并没有回寝室,也没有去食堂,而是出了校门。

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只觉得学校里太压抑,我想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走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我身边来来去去,夏天还没有过去,街面上的小摊也早早地摆出来了,不少学生在这条小吃连成的巷道里来回穿梭,享受一周繁重课业后的片刻轻松。不过那些都与我无关,我一点都轻松不起来,学业的失败让我无法面对,一种无助感油然而生。

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很多人,老人们惬意地摇着蒲扇,孩子们追闹着,还有许多操着方言的小摊贩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形成小镇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在这样一个相对陈旧的小镇,这个广场的存在是唯一一个现代化的标识,夕阳还未沉下便早已开始的夜生活,是镇上人们一天繁重劳作后最珍贵的休憩。暮色渐起,偶尔会有一点微风,吹走夏天的聒噪。

看着这些,我觉得心里舒服了点。生活中总是不乏美好,不在这便在那,总之我能找到它。

穿过广场,我看见一处高高的河堤,河堤上种满了各式鲜花,隔开花圃的水泥小道将路延伸到河堤的顶端。走上去,发现这是河岸,原来这便是宜黄河的东岸,河堤似一座桥,我权且叫它河滨桥了。

站在桥上,我看见河东这一边已经筑起了高高低低的商品房,城区新的规划和建设已经初露端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西那一岸,粗壮苍劲的樟树和一排排灰色的老屋把我从城镇的憧憬中拽了出来,坍圮的屋墙上剥落的石灰,像一位老者无声的倾诉。

在这样一片破败的景象里,我的眼睛被一条幽深的小巷所吸引,岸边,河水拍起的波浪浸没了台阶,沿着台阶向上,是一处狭窄的渡口,看上去也只有两米宽,渡口前是一座木头筑的坊,上面依稀有四个字,但是我这岸离得太远,加上夜幕的搅合,我分辨不清,从木坊两侧向后延伸,便是两排老旧的民宅,其中有一些已经倾斜,似乎顷刻间就要倒塌了,而另一些门里,还可以看到一些老妇人进进出出,张罗着晚饭。

此刻,夜幕已经沉下来了,我探出身子向看清楚那木坊上的刻字,可就是看不清。后面纸糊的墙面倒是还能辨别出轮廓,农家的炊烟已经慢慢从房顶飘散了去。

让我惊讶的是,在这个正在快速改造的城区,竟然还有这样古老的地方,古老的房子,古老的渡口,古老的樟树……

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了老家,木头做的房子,纸糊的墙,还有炊烟里的米饭香。我想起年幼的我,曾经仰着头对村里的老人们放出的狂言。那时候我还是个只会玩泥巴的小女孩,村里花白胡子的老人逗我说:婷婷生得这么好看,长大了要嫁个好人家哩。而我确不领情,心想,怪老头,谁听你的。然后我头一抬,说:我不要嫁人,我要考大学!

已经过去了好多年,我看看自己目前的样子,觉得脸上一阵阵发烫。为什么一点点挫折就这样颓废,当年那股子傲劲儿去哪儿了呢?这个样子被村里的老人知道了,那该有多失望啊!

一番自我鼓舞之后,我收拾好心情,准备回学校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我知道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我,但是我都要一一面对。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我走下河堤的时候,河西那一边的渡口,已经完全淹没在夜色中了。

奇怪,那个渡口竟有这样的魔力,能够让心绪浮躁的我安静下来做自我反省。不过我不想知道原因,安静的环境总会让人平静下来,看样子我是很喜欢河对岸那个渡口的。那么好吧,等我毕业以后一定要乘船去那里,从那个渡口上岸,算是奖励我自己!

于是,接下来的三年里,就是这个乘船去河西的承诺陪伴我度过了一次次的困难和挫折,可惜的是,到最后我毕业了考上了大学,也没能坐船去河西,直到大学毕业后,我考回这里,才终于又有机会亲身去河西一趟。

【02、览览的天】

览览是十岁孩子的妈,我在她和她孩子的陪同下,终于第一次来到了龙舟渡,也是这一次。我终于看清楚木坊上的字,第三个已经被腐蚀地看不清了,剩下的三个字是“龙舟渡”。

那天是五月初十,渡头镇一年一度的庙会就在这一天。当天,宜黄河还会有盛大的龙舟赛。而早在几天前,河岸上就时不时会响起鞭炮声,各村在庙会来临之前就纷纷送龙舟下水试水,龙舟的鼓声和水手们的吆喝声,夹杂在热闹的鞭炮声中,吸引了全镇老老小小的围观,河岸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我和览览也在其中。

览览说,她还没出嫁以前,曾做过他们村的鼓手。我很惊讶,在这个保守传统的小镇,村民们竟然会允许这样一个弱质女流上龙舟,还让她当极其重要的鼓手,真是不可思议!

见我一脸的惊讶和怀疑,她笑道:就知道你不信,不信没关系,问问就是了,我不仅做过鼓手,我们村那年还赢了呢。她抬头望了望河里的船,随即走到一艘靠岸的龙舟前,跟船上几个人说笑了几句,我依稀听见一位年纪大点儿的人说:览览不上船啦……

她聊了几句,走回来对我说:你怎么不过来,我们村的衡叔邀请我们上船去玩一下呢。见我们上船,船上的水手们都自觉放慢了划桨的速度。览览介绍我说,这是小罗,是镇上新分来的大学生,衡叔听了便满意地点点头,年轻人,有出息好啊。衡叔是览览一个村的,五十来岁,是个憨厚老实的农民,他和我们讲起早些年划龙舟的事,说哪一年哪个村赢了,扛回去一整头猪;哪一年这个村又跟那个村因为赛龙舟的事打群架;哪一年太热,几个村的人都晒晕了……等等,他还说起览览做鼓手的那一年掉进河里,然后村里的水手们在没有鼓手的情况下依然配合默契,最后赢了龙舟赛的事。于是,我终于相信览览做过鼓手这件事了。

我们一边游着一边聊着,不经意间我被眼前的一抹灰白所吸引,这时我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水手们已经随性地将龙舟划向了河西一岸,而我眼前的灰白,正是渡口的那间老屋的墙壁。

我曾不止一次幻想过有一天,我能够划着船来到河西,从这个渡口上岸。而此时,它近在咫尺,我出神地望着那渡口,终于看明白那木坊上的字:龙舟竞渡。于是我便自作主张地唤它“龙舟渡”了。

渡口站满了人,鞭炮声不绝于耳,当我意识到我该从渡口上岸的时候,龙舟正擦着渡口划过,我顿了顿,便没有开这个口。

那天,览览问我是不是很喜欢那个渡口,我说是,她说,那晚上我带你去。

当晚,览览带着她的孩子,领着我跨过了一座大桥,又走了一里来路,把我带到了这个我梦寐以求的渡口,一条不到20米长的古巷,湿润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两侧都是木质的老屋,也不乏砖砌的,但是看上去依旧年代久远。巷子稍微弯曲了一点,站在巷口看不见巷子另一端的渡口,但是可以听见渡口泛起的波浪声。

我几乎是跑过这条巷子来到龙舟渡的,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渡口为什么会对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在渡口,览览跟我说过一些关于她和这个渡口还有宜黄河的陈年往事,我听来饶有兴致。

二十年前,渡头镇还不是渡头镇,河东河西还是两个独立的乡镇,览览他们家的房子在河东,就贴着河岸,但由于父亲在河西乡政府,所以父亲安排他们在河西小学念书,每天早晨,父亲都会用自行车带着他们,跨过宜黄河上的大桥,送他们到学校再去上班,下午又会绕到学校接他们放学,中午便让他们自己回家吃饭了。

因为桥上绕着走要花很长时间,父亲会给他们四毛钱,让他们在这个渡口坐渡船过河,殊不知,为了把坐渡船的钱省下来,每天中午,哥哥都会带着览览在宜黄河上凫水,玩一阵子然后直接游回家。那时候,学校附近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宜黄河上渡口的那些竹筏就是从这里来的,夏天,乡里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在竹林里寻上一小节竹筒,大概和自己的个头一般高的,下了学就抱着竹筒一头扎进宜黄河里,竹子中空,可以浮在水面上,孩子们就趴在竹节上划着玩,耍够了再回家,得到的不仅是一阵清凉和欢快,还有父母亲的一阵阵叫骂。即便如此,孩子们依旧是乐此不疲。

览览和哥哥被父亲看的紧,也就只有中午这一来一去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宜黄河上游了,母亲生性软弱,也疼爱孩子,几番劝说无果,再加上哥哥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出事,母亲也就随他们去了。农村的孩子,自小就是在一种冒险的精神里长大的。

然而在览览的印象里,宜黄河就是母亲河,她会在河岸上淘米洗菜洗衣服,挑水去浇地,包括他们喝的水,她也听父亲说,她是从宜黄河里来的,这个渡口就是联系她和母亲河最密切的纽带。因此每当览览一头扎进这河水里,她总感觉到暖暖的,像是扎进了母亲的怀抱里,有时候她会被水呛着,一股泥土的腥味便钻进了胸腔,弄得她很难受,但是抽抽鼻子又好了,她也不在乎“母亲河”一时给她的“教训”。直到有一天,差点钻进“母亲的怀抱”出不来了,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冒的险有多严重。

那天和中午下学后,他和哥哥又来到了宜黄河上,凫水的时候好好的,她忽然脚抽筋了,蹬也蹬不开,收也收不回,她就这样忽然停止了划水,两条腿僵硬在了河面上,脑子里一片空白,呆了一会儿,半个身子就滑进了水里,只有手还死死地扒在竹筒上,顿了顿才知道喊哥哥。当哥哥听见妹妹带着哭腔的呼救声,立刻回头,朝妹妹的方向游去……

那天,兄妹俩一脸凝重地回到家里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母亲在家里焦急的等待孩子们回来,好一会儿都不见人影,于是匆匆走出门来,一出门便看见儿子把女儿艰难地拖上了岸,女儿口里还大口大口吐着水,呛地止不住地咳。览览妈吓得尖叫起来,赶紧叫来了街坊四邻,一群人手忙脚乱,招呼着把孩子们弄回家了。

当天晚上览览家就传来了嘈杂的哭声,有男孩儿,女孩儿,还有女人。

原来,当着丈夫气得铁青的脸,览览妈不敢再隐瞒丈夫,告诉了他这段时间俩孩子中午游水回家的(原本她也没有隐瞒,只是没说罢了),于是便遭了丈夫一耳光,这一巴掌打地太重,女人没忍住就哭出声来了。这一哭不要紧,孩子们早就吓得脸刷白,这样一来,就跟着母亲使劲地嚎开了。旁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家女儿中午溺水没得救了,现在家人正悲痛欲绝呢。父亲看到孩子们吓傻了,不由得叹了口气,自顾吸烟去了,一边不住地摇头。

后来,览览就不敢再去宜黄河里玩了,听老人们说,孩子水里抽筋是水鬼在锁魂,见着孩子的腿就往下扯,好拿别人的命来换投胎转世的机会哩。本来览览就慑于父亲的威严,不敢再涉足宜黄河,现在听老人们这么一说,她连渡口都不常来了。而事实上,她那回抽筋只是因为在长身体,缺钙罢了,这一点,也是过了很久她才知道的,即便是这样,也抹不掉她对宜黄河的恐惧,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也不敢去河岸上。

当然,渐渐长大的览览会慢慢知道许多事,她对宜黄河和龙舟渡的爱并不会因为儿时的意外而减少半分。

我问览览,你接下来打算怎办?

她说,没打算,一个人把昊天养大,就在这渡口生活下去,也自在。顿了顿她又说,这里有我的童年,也将有我的一生。

看到她潇洒的神态,我笑笑,你长得这么好看,原来宜黄河的河水也这么养人。

她便不好意思了地笑了。

当河东响起阵阵广场音乐,河西的炊烟散尽,我们准备回去了。

宜黄河水拍着台阶的涛声尾随着我们,我扭头,看见览览的童年正浮在宜黄河的竹筒上。

【03、再访,留住印象】

我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日子里,再一次来到了龙舟渡,这一次没有别人的陪伴,当得知河西那边也马上要进行改造的时候,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龙舟渡,还有那条幽深的老巷。

于是,在一个下雨的下午,我算了算单位的事情不会太多,便趁着午休时间去了一趟河西。

老屋还是那些老屋,青石板还在,春夏之交正是南方的汛期,河水涨地很高,已经淹没了渡口的几阶台阶。一切看上去还是老样子,雨中的渡口笼罩在一层薄暮中,天空很暗,时不时会有一场阵雨,却掩饰不住渡口风雨沧桑后遗存的精神。

渡口有一位胡子花白的爷爷,正拿着一个竹筛子捞鱼。他在竹筛子的底部放上一些剩饭,然后将它完全浸没在水里,接下来就是一动不动地站在水里,等待鱼儿的到来了。当一些小鱼游进筛子里,正贪婪地吃着,那个老爷爷便将筛子提出水面,一大堆活蹦乱跳的小鱼便留在了筛子上。

我问这个爷爷,这不到十厘米的小鱼叫什么鱼呢。

他说,姑娘,一听你就不是河西人,这其实就是鲫鱼,但是我们不叫它鲫鱼,这是“河西鱼”。

我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说,宜黄河里有很多这样的鱼,白天在河东,傍晚就会游到河西,除此之外,像这样的阴天也是在河西的,河西人会把它们捞起来做美味,河东可就没有咯!

见我还是一脸不解,他就直接叫我看河东,说,你看改造完了的河东,堤那么高,又没有渡口,难道站在船上捞鱼啊?

我恍然大悟。

于是我问这个爷爷能不能让我试试看。

我脱下鞋袜,学着他的模样站在水里,弓着背等着鱼。但是没过一会儿我便腰酸背痛,看着里面只有一两条鱼,我又不甘心就这样站起来,但是终于还是提前站起来了,可是我动作不够快,那仅有的一两条小鱼也趁我没注意溜走了。

我懊恼极了,那个爷爷哈哈大笑,说姑娘,你可别小看这捞鱼,那可是技术活啊,你们年轻人干不来的。

我心悦诚服,目送他回家了。他的家,就在这老巷里,离渡口不远。

我蹲在青石台阶上看了很久,那些水,那些鱼,还有河东高高的河堤,那是我经常眺望河西渡口的地方。

我其实很理解这里的老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突然要离开,并且还要眼睁睁看着陪伴自己一生的老屋被推到,再筑起他们不熟悉的高楼大厦,内心的不舍和失落难以言表。所以他们不愿离开,在拿到搬迁通知之后依然照常生活在这里。政府叫他们“钉子户”,我却不愿这么喊,怀旧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深的情节。

这一次,我拍了很多照片,除了渡口,这条伸向渡口的老巷的每一个角落我都拍下来了,我尽量避开那些触目惊心的红色的“拆”字,那是一种耀武扬威的破坏。

在离开的时候,那位捞鱼的爷爷从门里探出身来,对我说,姑娘,吃了饭再走吧。我谢过他的好意,说我还会再来的,他便不再挽留。

是的,我还会再来的,在河西改造之前,我会经常来这里,不为别的,在城区大范围改造的时候,生活在机器轰隆声中的我恋上了河西渡口的安宁和静谧,我希望在改造进行到这里之前,能留住对它最后的印象。

第五篇:从传统走向现代-说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CC,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本课是以西方美术的发展史为主要脉络,以“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内容专题学习领域为主,以代表画家及作品为贯穿线,穿插对印象派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本课中的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绘画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作品的绘画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有较清晰的认识。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学会以艺术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和交流方式,提高审美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3.发展目标:通过课件安排的情景与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发言,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4.情感目标:通过对印象派绚丽多姿的色彩和富有个性的表现形式的欣赏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美对创造的热情。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作品的绘画基本特征(印象派绘画改变了对物象固有色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的表现了物象的光色变化;后印象派绘画则用色彩表现了自己对物象的主观感受)。

难点: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对后世的影响。(本课印象派是欧洲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重要过渡;而后继的后印象派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西方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学法上:

我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图片激发学生兴趣,研究讨论图片的不同点来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图片,分析对比,老师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能力拓展 设计并开展即兴讨论。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画派的代表作品,培养分析绘画能力,能更好、更广地拓展学生的鉴赏能力。

4、回顾总结

在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之后,总结西方绘画从传统到现代历史的变化;绘画史转变这一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对西方其他画派作品的喜欢和赏析。

五、板书设计

为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我把黑板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板书课题和主要知识点、一部分板书关键词。结束语

以上,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环节,我就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下载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走向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走向一、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走向多重化旧经济时代企业的所有权属于股权资本所有者即全体股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员工的劳动通过......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走向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走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做好目标的创新,做好财务关系的创新,做好企业筹......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观后感

    女皇的英明成就英国的崛起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观后感 好像一种自然规律,世界上每一个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一条隐藏的线索,包容着它崛起并且最终铸就辉煌的种种偶......

    大国崛起第三集观后感(走向现代)

    《大国崛起》第三集观后感 看了关于英国的故事后,我们不难发现,近代英国的兴起始于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这位女王的远见卓识和开明宽容在英国的崛起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

    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一、音步 1、什么是音步 一行诗之所以成为“诗”而不是普通的散文,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有均衡的节奏,有起伏的韵味。各种语言的节奏来源于这种语言的......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说课稿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发展脉络、演奏特点、影响及好莱坞的兴衰历史,掌握世界现代音乐、电影发展的历史线索与现状。 过程方法:结合欣赏......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阶段(教案)(共五篇)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教材分析】 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本课内容是前一课《伟大的历史转......

    从传统走向现代长三角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从传统走向现代长三角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来源: 新华网2005-10-01苏州太湖生态观光农业高峰论坛开幕,来自两岸的60多位农业经济专家聚会太湖畔,为苏州太湖地区的科学规划、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