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6《鸿门宴》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1:0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6《鸿门宴》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6《鸿门宴》教学设计》。

第一篇: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6《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品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照手法的运用。

2.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诗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自刎乌江。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解题

1、作家作品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精深。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主要有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司马迁吸收了战国以来有关中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周边国家发展来源的说法,在《史记》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各地区的国家与民族都当作黄帝的子孙,这对于两千年来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友好大家庭的形成与稳定,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他所追求的是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地和睦相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马迁是当时汉族被压迫人民与各周边少数民族的共同的朋友。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强调发展经济,认为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反对单打一的“重本抑末”,而提倡“工”“农”“商”“虞”四者并重;反对从政治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而歌颂他们的本领、才干,并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等等。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司马迁是先秦士大夫优秀思想人格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之所以写《史记》不是单纯地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明确地为了“成一家之言”,因而《史记》中就突出地显示了一种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的光芒,和对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的种种批判。其中有些是相当深刻、相当准确,甚至有些是两千年来常读常新的。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的个人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是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它永远给我们以激励,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我想只要我们细心地把《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中有关“完璧归赵”“渑池会”“易水送别”“秦庭惊变”等情节、场面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把《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有关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的对白分析一下,我们会深深为作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匠心独运所倾倒。《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相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对刘邦那种绝顶聪明,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速而自然的随机应变,而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是多么生动的刻画!当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时候,他“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清代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与?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此话可谓道出了《史记》文学性的某些重要诀窍。也正是从这些方面,我说《史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似乎有一种飞跃性的超前的成熟。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史记》中有些作品篇幅不长,而通篇像一首诗,如《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就是这样的。但《史记》中大量篇章的抒情性是在于作品的夹叙夹议,以及融浓厚的爱憎感情于叙事、描写之中。如《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就是这样的。整部《史记》是一曲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史记》的主观色彩与其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干校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自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三、讲读课文1、2两段 第1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ang)关中” ②“说(shui)项羽”

③“好(hao)美姬(ji)” ④“为(wei)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①“军霸上”、“王关中”。

②“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1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子”“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第2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异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公岂敢入乎?”“敢”,能够。“固不如也。”“固”,本来。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许入内。“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登记名册。“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2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人“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哈间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3.学生自读课文1、2两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1、2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导入

二、讲读课文3、4两段 第3段:

1.指名讲述第3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羽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块”,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木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木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传”,“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哈“坐”,“樊哈从良坐”,如果樊哈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在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木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间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第4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哈这个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哈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土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峻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毗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哈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木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小结:课文3、4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决,危机依然四伏,项在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哈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讲读讲课文5、6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行”,大的事业、作为。)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集语前置。)“道芷阳间行。”(间,小路,音jiàn)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2.提问:刘邦在脱逃之前作了哪些部署?“登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息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哈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哈资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请,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匆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快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木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木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3)刘项比较

(A)从描述刘项言行的词汇看其人格 项羽,他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真可谓日令夜改,毫无主见。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说。“之”,代词,指情报。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可见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以后,还有谁敢再送情报?后来,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用手按压剑柄上。“跽”,挺直身子长跪,做好随时起身防御的姿势。此时,叱咤风云的项羽见了樊哙也畏惧三分。于是,连称“壮士”。又赐酒又赐猪腿,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竞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

刘邦,他在二次危急关头,说了三次“奈何?”着实惊慌。可是,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问计。见了项伯,“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一个“奉”字,使人想象到刘邦双手举杯的一副谦恭模样。“约”,结。结为亲家。好一个刘邦。这是带有联盟性质的政治婚姻。他抓住机遇,抓住关键人物了。于是,他已有几分胆量于次日拜访项王当面作解释了。“┅┅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好一个“不自意”,轻描淡写、轻声细语,“我不曾料想到。”甜言蜜语,巧妙开脱。脱逃的机会终于来了。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项营之前交代张良,强调二点:一是“公为我献之。”“之”,代词,指玉器;二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乃”,才能。然后,刘邦等人急忙就近抄小路逃之夭夭。刘邦委实老谋深算!三管齐下,争取时间、稳住项王、抄近逃命。世界上没有别的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只有保全了性命,日后才能夺权当皇帝啊。(B)从描述刘、项态度的词汇看其人格 先说对人的态度。

项羽对待亚父范增,其实好不到哪里去。在未曾征求范增意见的情况下,即下令“击破沛公军!” 到了当夜,在首席参谋范增不在场的时候,又许诺项伯,取消军令。少年气盛,难免有一言堂之嫌。可是刘邦就不同了,他对谋士张良,先谦称为“君”,后尊称为“公”。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难怪张良死心塌地为刘邦卖命。

再说对事的态度。“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数目”,多次使眼色。“示之者三。”多次举玉示意。可是,“项王默然不应。”闭口不答。没有表态也是一种态度,表示不能决断。真不知项羽是喝醉了酒还是本来就不那么清醒,听了樊哙一番虚褒实贬的言语,“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此时,客气得可爱!刘邦逃脱了,张良留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如果说,项羽对范增多次示意没反应,那是失察;那么,对樊哙的责问没反应,则是失策;对刘邦逃脱没反应,则是失控,是严重的失误。从此,项羽由主动转为被动。由此可见,项羽毕竟缺乏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相反,刘邦则由被动转为主动。他首先笼络项伯,接着蒙蔽项王,最后留下张良善后。终于,虎归深山。整个事态发展过程,显示了刘邦因势利导、善于把握、化险为夷的智能。又说对物的态度。

文中提及三块玉器——玉玦、玉璧、玉斗。关联到三个人物——范增、项羽、刘邦。并由此产生了三对衬托对比关系,从他们对待玉器的不同态度中,也可看出刘项的人格特征。

范与范。范增“举所佩玉玦。”“玉玦”是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这么一块不很值钱的玉玦,尚且随身佩带,可见范增喜爱玉器。但是后来“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破口大骂。玉斗是一种名贵的酒器,且有奉觞上寿之意,实在是吉祥的好东西。可范增不领情——料定不久即当俘虏,还谈什么健康长寿? 范与项。范增的态度与项羽相反,范增看出问题的实质,项羽的表现与范增大不相同。他接受了玉璧。玉璧在古代是有特殊含义的玉器,是君王权力的象征。谁得到玉璧,谁就意味着当帝王。项羽受璧,那是虚荣,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项羽在这一点上,当然比不上刘邦聪明,刘邦懂得人比物更重要。

刘与项。刘邦为了活命,决然将玉璧献给项羽。好让项羽美滋滋,飘飘然。刘邦心里明白:加大力度积蓄力量,日后打败项羽,到时玉璧还是我的——暂时让你晚上抱着玉璧做梦去吧。我就不信,我有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还斗不过你。(C)从描述领导班子成员的词汇看刘、项的不同人格

不论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历来都要依靠枪杆子、笔杆子、领导班子。刘项不同的领导班子,反映了他俩不同的人格。项伯和范增,都是项营领导班子中的重要人物。可是,范增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已经强烈表示不能与项羽共事了。观念分歧,关系分裂已经公开化了。而项伯,早已为了个人友谊坏了项羽大事。在宴会上,“常以身翼蔽沛公。”这说明刘邦的政治婚姻起了作用。项伯是班子中常委级别的人物,又是项羽的叔父,地位和身份重要而又特殊,一旦出了问题,危害就更严重。项伯和范增的出轨,说明项羽这个核心人物缺乏凝聚力。

与项营分裂松散的班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营的班子却表现出同心协力。同样是谋士,张良发挥了功不可没的巨大作用。先是“具告沛公。”向刘邦通报了重要信息;继而出谋献策,引见项伯,离间项营中的班子成员。在宴会上又见机行事,至军门见樊哙,招其入帐保护沛公。最后,沛公让其留谢项王。他一声 “谨诺。”有谋有勇、临危不惧,对刘邦忠心耿耿。樊哙职位不高,但他的作用不小。当他听说情况危急时,当即说:“臣请入,与之同命。”“之”,代词,指沛公。但见情真处,最是危难时,可知樊哙与刘邦同呼吸共命运。

从张良和樊哙的表现中,也反映了刘邦确有吸引人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刘邦属智谋人格,项羽属武雄人格。两人的人格不同,其实是思维的差异。刘邦的思维是帝王思维,为了夺取皇位,维护权力和权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思维的差异,其实又是阅历的差异。项羽起事时,年方二十四岁,自刎乌江时,年仅三十一岁,到底缺乏思维力的最基础的因素------阅历。而刘邦当时已经五十六岁了。

历史事实证明了项羽当不了皇帝,也证明了项羽并非综合素质优秀的将军。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其结果只有胜败之分。有英雄,有失败。但没有失败的英雄。所以,项羽雄而不英。

四、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哈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 ②从哪些方面描写?

③浓墨重彩写樊哈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哈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拓展

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提示: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提示: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第二篇: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鸿门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鸿门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积累文言常用词,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3.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二。学习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三。学习难点:注意作者运用对比衬托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四.学法导引

1.阅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人物语言、行动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2.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3.归纳文中文言词语,特殊句式4.合作交流,解决疑难 五.学习时数:三学时 【资料链接】

1、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 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的丰富的材料。元封三年(前 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 98 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2、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 3000 年的历史,分本纪(12 篇)、世家(30 篇)、列传(72 篇)、书(18 篇)、表(8篇)等五种体裁,共 130 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其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背景知识:《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 206 年)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 207 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 40 万,而刘邦只有 10 万。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败的结局了。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本文故事性强,先预习,对照理解和使用工具书,初步了解课文中的内容。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既然他自诩为“力拔山、气盖世”,那为什么还会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写的是“鸿门宴”的经过,可分几个部分?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各个情节 宴前(幕后活动):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夜访张良 刘邦定策 项伯说情 宴中(明争暗斗):沛公谢罪 范增示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 宴后(脱身除患):沛公逃席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诛杀无伤 2。请三位同学分片断讲述鸿门宴的故事经过本文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萦,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说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3、故事的核心是什么?(用不到10个字总结出来)故事的核心是杀不杀刘邦。

三.布置作业找出文中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及章节,精心研读课文我的收获:我的问题:

第二学时

一.学生提出文中不懂的词句,先由学生解答,再由教师更正。二.重、难点理解【文言基础知识】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戮力(戮,lù联合,一同)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目眦尽裂(眦,zì眼角)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彘肩(彘,zhì,猪)刀俎(俎,zǔ 切肉用的砧板)B..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项伯(要通邀,邀请)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不可不蚤来(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因击沛公子坐(坐通座,座位)C.一词多义辨析:

谢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2)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3)乃令张良留谢 :告别,辞谢(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辞 :(1)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推辞(2)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3)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故 :(1)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2)故听之:因此

且 :(1)年且九十:将(2)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3)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况且

之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2)为之奈何?:代词,这(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5)珍宝尽有之:助词,衬字,无意义

去:(1)相去四十里:距离(2)脱身独去:离去,离开:.于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向,对(2)长于臣:比(3)复得见将军子此:在。

因 :(1)不如因善遇之:趁着(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于是(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势,趁机

为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替,给(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3)军中无以为乐:作为(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5)何辞为?:句末语气词(6)使子婴为相:任,做

幸:(1)妇女无所幸:宠幸,亲近(2)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 D.古今异义字: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地区。今义:省名。)(古义:黄河以南地区。今义:省名。)

E.解释加点的字,并指出是何种用法。

1、沛公军霸上 驻扎,名词作动词

2、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名词作动词

3、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登记,名词作动词

4、范增数目项王 用眼神示意,名词作动词

5、不可不语 告诉,名词作动词

6、刑人如恐不胜 施加肉刑,名词作动词

7、道芷阳 取道,名词作动词

8、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抄小道,名词作状语

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10、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名词作状语

11、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名词作状语

12、此亡秦之续耳 后继者 动词作名词

13、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存活,使动用法

1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使……跟从,使动用法

15、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形容词作动词 16.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危急的事,形容词作名词 F. 指出下列各句属于何种句式。

1、沛公左司马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尽有之。” 介词结构后置

2、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3、籍何以至此? 宾语前置

4、客何为者? 宾语前置

5、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

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继父也。判断句

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

8、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9、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

10、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略句

11、加彘肩(于其)上。省略句 G.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鸿门宴:比喻不怀好意的宴请。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竖子不足与谋: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后指某人不值得和其商量事情。三。我的收获:我的问题:

第三学时

一.研析课文,边归纳边讲解重点词句,把握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1.面对危急,刘邦采取了哪几项应对措施?体现出什么性格?

明确:⑴要项伯,以兄事之。⑵约为婚姻。⑶慷慨激昂说假话。⑷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⑸叙旧,示弱,说假话,归咎小人之言提醒学生注意:项羽设“鸿门宴”,一开始并无恶意(因留项王与饮),是范增使鸿门宴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两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⑹ 三十六计走为上:如厕;间至军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⑺ 令张良留谢,巧言献礼⑻ 立诛杀曹无伤 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谋善断。出身于亭长,起于民间,靠少量的兵力争夺天下,在鸿门宴中“虚心下问,多谋机诈”。在危急时刻,总和张良、樊哙商量,对他们言听计从。当知道项羽要击破其军时,他一再问张良“为之奈何”,并立即采纳张良的对策。最后离席未辞,他担心会引起严重后果,要张良樊哙拿主意,并采纳樊哙“不辞而别”的建议。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他对项伯“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以“兄事之”,极尽笼络利用之能事,对项羽极表臣服恭顺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 这些都表现了刘邦见风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

2.从哪些地方看出项羽怎样的性格?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3.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明确: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4. “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明确: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5.以刘邦,项羽为例,说说本文怎样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 6.明确:(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2)、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如:①项羽优柔寡断(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对范増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在沛公逃席后依然受璧);刘邦遇事果断(如临危不惧,从善如流,亲往谢罪,立诛曹无伤)。②项羽率直粗犷(闻刘邦“谢语”而脱口供出曹无伤,闻樊哙“谯语”而“无有以应”);刘邦则能屈能伸(先破秦而对项羽谦词卑礼,宴会之上受不公平待遇而泰然处之)。③项羽不善用人(关键时刻不听范増);而刘邦则对张良,甚至樊哙言听计从,初见项伯,即“兄事之”、“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足见刘邦是多么善于拉拢人,为己所用。

二.课外探究: 1.关于对项羽的评价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A.各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文字中司马迁与刘邦的观点。B.四首诗分别从哪个角度评价项羽?

提示:杜诗认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或许可以东山再起,在雄浑的历史画卷中抒写属于自己的一页(如韩信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王诗在客观分析项羽兵败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大胆的设想,即便江东才俊如今还在,他们是不愿与项羽从头再来的。认为项羽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李诗洋溢着对项羽的赞美与敬仰,褒赞其为“人杰”“鬼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毛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革命精神。颈联运用项羽这一典故,勉励全党全军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能学习楚霸王项羽沽名钓誉的做法。

2.对刘邦、项羽二人,你更欣赏、肯定谁?(学生发言,各抒己见)三.我的收获:我的问题:

四.课外阅读: 文学评论: 成亦英雄败亦英雄──刘邦、项羽形象比较

项羽与刘邦同为秦末农民战争的将领,但二人的出身、性格颇为不同,因此对农民起义的策略、目的的认识也就有很大差异,而导致各不相同的结局。

项羽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所以项羽是世代簪缨的贵族军人,国恨家仇刻骨铭心的报仇使者,他反秦的目的就是希望回到四分五裂的战国局面,所以推翻秦后他就迫不及待得分封诸侯。刘邦出身农家,却不事稼穑,很会耍些流氓无赖的伎俩,有人称之为“白手起家的恶棍”,但他却是雄心勃勃,以王天下为目标。《史记》中记载,项羽和刘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的壮大场面。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俩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语言率真无忌,含而不露。项、刘性格之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所学的《鸿门宴》一文中,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差别也表现得相当清楚。项羽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气概不可一世;面对自己的政治对手,他却不加思索地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秘密。在整场斗争中,项羽由优势变为劣势,又攻势转为守势,是必然的趋势。刘邦的表现与项羽大相径庭,他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危险当头,他虚心听取张良的意见,还忙里偷“闲”,了解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年龄的少长,然后与项伯“约为婚姻”,使项伯成为自己的保护伞。当项羽说出曹无伤后,他不动声色,一俟回营则立即诛杀。

项羽因粗率而显忠厚诚信,而刘邦则正相反。拿楚汉订立的鸿沟协定来说,订约后项羽认真了,安心当他的霸王去了;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就违反了协定东进攻楚。就争夺天下来说,刘邦此举堪称精明,但其为人未免过分狡诈了;项羽虽然诚实,但也太缺乏帝王的政治头脑了。在用人问题上,项羽骄傲自大,不肯听取不同意见,而刘邦则深谙用人之道,手下人才济济。项羽自以为“力拔山兮气盖世”,凭一己之力便可横扫天下,致使韩信、陈平等人都离他而投了刘邦。只有范增谋略过人,而且对他忠心耿耿,然而却不得重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举玉向他示意,他都“默然不应”,而错过了杀刘邦的好机会。刘邦则与之相反,鸿门宴前他那样认真地听取张良的见解,而且对手下的人真是用得其所。他在建立汉朝后,一次与大臣的讨论中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襄,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余,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所擒也。”尽管刘邦虚伪奸诈的性格为我们所不取,但其用人得法,却的确令人敬佩。

项羽因迷信武力而难免残暴,如坑秦卒、屠咸阳、烧秦宫等使他大失人心。而刘邦非常精于收买人心,他虽没有说出民与君和水与舟的话来但他是深解这个道理的,他的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为其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看来,楚汉战争刘胜项败的结局是必然的了。显然“成者英雄败者寇”,刘邦以一平民身份,在秦末农民起义群雄并起中脱颖而出,战胜强大的对手项羽,夺得天下,开创几百年王朝帝业,不失为一英雄人物;但项羽的乌江自刎才最终完成了对项羽的形象塑造。他对乌江亭长的一席话,以骏马相赠的行动,把自己的尸体作为礼物慷慨送给友人等行为,明明是悲剧色彩的,却具有悲壮的感人力量,不失英雄本色,这正是项羽式的死。这感人的悲剧力量会使我们对前面项羽的过失的责怪淡弱,而认为这也是英雄。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实验高中 郭彦丽

一、本单元地位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为议论文,体现了以文体为线索编排教材的特点。了解和把握议论文文体的特点,训练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应该是这一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首要任务。

二、本单元教学构想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单元教学安排从有关议论文体的介绍为起点,以教材课文剖析作为阅读探究的主体,以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作为能力目标。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安排

1.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①议论文的内涵和特征

②议论文的要素

③议论文的结构

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议论文阅读指要

①分析议论文的标题类型:(论题型 论点型 阐释型 比喻型 关系型 选择型)②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观点和主张,是统率全文的纲。只有抓住这个纲,才能确切理解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第四篇: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9月6日至9月17日 单元(章)

我爱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0—14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配合本组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1-2课时。

学 情 分 析

通过本组学习,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伴随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3.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1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9月20日至9月29日 单元(章)

月是故乡明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1—14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学 情 分 析

一、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三、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写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3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2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9月30日至10月18日 单元(章)

从阅读中学习说明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1—14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但是《鲸》《新型玻璃》都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玻璃早已问世,因而我们必须拓展课程资源,上网搜集有关的最新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学 情 分 析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以前学习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教学时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二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年级的学生喜欢探究未知世界,喜欢想象,喜欢新的科学技术。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由感受到表达到初步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

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理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5.拓展: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6.扩展: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3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0月19日至10月29日 单元(章)

走进生活这本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0—13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学 情 分 析

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朗读、默读,初步学习了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不断丰富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步发展。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因为这四篇课文的意蕴比较深刻,要注意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6.能够讲清楚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件事情。

7.根据漫画编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4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1月8日至11月12日 单元(章)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2—14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

学 情 分 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板块后面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第一个板块后有10个字,第二个板块后有13个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5.认识24个生字。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5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 单元(章)父母之爱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1—13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学 情 分 析

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课文,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2.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口语交际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4.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6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 单元(章)

勿忘国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0—13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学 情 分 析

第七组教材安排意图是对学生进行“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有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段历史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无法体会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组组织学生观看“我的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等电影。要让孩子们不能忘记国耻,牢记帝国主义的仇恨,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整理、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领悟课文表达的方法。3.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4.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5.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7页(总8页)单元(章)教学设计

学校:永兴教师:庞卓婕授课时间:2010年12月13日至12月24日 单元(章)

走近毛泽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4—15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 材 分 析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学 情 分 析

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的最后一组教材,更要注重已有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要求,不要盲目求深求透,如,对《长征》一诗的理解,学生有所感悟、大体读懂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5.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一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方案”:《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方案” 【设计特点】

1、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可以执行操作。

2、体现整合思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诊断评价有机结合,突出学生作为。

3、抓住本单元“诗歌”这个文体特点,整个教学设想,处处不离“诗”,单纯而精练。

4、打破“单篇组接”式教学,而以本单元的学习核心——“情感与意象”作为教学主线贯通四首诗的阅读鉴赏活动。力争让学生在诗歌的“情感与意象”这一方面学实、学透。

5、单元学习诊断,也紧扣“诗歌”的读赏和切近的知识做文章,突出了本单元的核心与重点,绝不旁逸斜出,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聚焦”意识和积累意识。

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品味、鉴赏《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四首诗歌。

《沁园春 长沙》为“略读”,《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精读”。

2、背诵《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三首诗。明确单元学习核心 聚焦于“情感与意象”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明确单元学法

①解 意——初读知意——初读初感,疏通句意,概述内容,质疑问难

②悟 情——知人通情——了解作者经历,结合经历找到情感生发点,并辨析情感类型

③识 象——认识意象——勾画意象,把握意象特点,能说出意象构成的氛围 ④品 语——品味语言——勾画喜欢的诗句,结合语言,展开想象,说出美点(用词、句式、修辞、艺术手法等)

⑤践 读——诵读通悟——整体诵读感悟,开展朗读比赛(结合“表达交流”中的【朗诵】进行)⑥活 写——联系实际、思考人生、诗写真情——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结合“表达交流”中的【心音共鸣】进行),并在班上交流。⑦积 得——梳理小结、测试巩固——单元反馈 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文学中的奇葩——诗

二、明确学习任务(投影片)

三、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提问:根据过去学诗经验,我们如何学诗?抓住哪些关键?(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投影片归纳)

四、依据学法,具体实施

学生结合注释,初读初感四首诗,完成解意。

1、初读初感,疏通句意,概述大意。教师根据需求点拨,形成基本认识。诗歌大意:(投影片)

《沁园春 长沙》:写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的壮丽秋景以及所引发的联想,表现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雨巷》:写了在细雨蒙蒙中,“我”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以及心中的惆怅和微茫的希望。

《再别康桥》:写了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康桥的所见所想和离开康桥的情景。《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了“我”与大堰河之间的亲情关系,用大量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表达对大堰河的怀念。

2、质疑问难。

先问自己,形成问题。再同学间相互询问,交换问题与看法。不能解答或不信服的问题,提交老师,或者延于后面的学习过程中。-第二课时

一、导入:情——诗之魂。情动于衷,有感而发。

二、齐读《沁园春 长沙》,知人悟情,找到“情感生发点”

(一)抽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作者毛泽东的情况,教师补充背景材料(投影片)。1925年,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党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展望革命前景,表达雄心壮志。正因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因此,他不像一般文人那样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日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巨大而严肃的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二)找到“情感生发点”后,结合诗句讨论作者抒发的感情,教师点拨归纳(投影片)

【找到“情感生发点”,其实是引导学生明白:诗歌(文章),是作者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的结果,强调作文的真情实感。】 《沁园春 长沙》——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

三、自由诵读《雨巷》,知人悟情,“情感生发点”

(一)抽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戴望舒的情况,教师补充(投影片)。

在第一次革命战争高潮中,戴望舒受到了革命的洗礼,他还加入了共青团,在震旦大学投入了革命的洪流。成为一个对政治和爱情苦苦追求的理想主义者。然而,为他所意想不到的是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发生了,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遭到屠杀,他也遭到通缉。革命的低潮,使诗人陷入了深深的失望。《雨巷》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

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二)找到“情感生发点”后,结合诗句讨论作者抒发的感情,教师点拨归纳(投影片)

《雨巷》——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情感复杂、朦胧,可以多元解读)

——对理想追求而不得的抑郁之情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词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四、自由诵读《再别康桥》,知人悟情,“情感生发点”

(一)抽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徐志摩,教师补充写作背景(投影片)。

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在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志摩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二)找到“情感生发点”后,结合诗句讨论作者抒发的感情,教师点拨归纳(投影片)

《再别康桥》——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五、自由诵读《再别康桥》,知人悟情,“情感生发点”

(一)教师介绍艾青、大堰河的有关情况(投影片)。

1、艾 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以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住了五年,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1932年,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爱国运动而被捕入狱。狱中一日他见牢房窗外飘起了大雪,联系自己的身世,想起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挥笔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2、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二)找到“情感生发点”后,结合诗句讨论作者抒发的感情,教师点拨归纳(投影片)

作者回忆说:“《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第三课时

一、导入

诗歌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感情也可以借助诗歌来表达。提问:在表达方式上,都有一个怎样的共同之处?(引出“意象”)

二、认识意象

1、结合学诗经验,谈谈什么是意象。老师补充(投影片)。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作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作者)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欣赏一首诗歌,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里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

2、认识《沁园春 长沙》《雨巷》中的意象及其特点。勾画意象,把握意象特点,能说出意象构成的氛围。同学们交流后,归纳总结: 《沁园春 长沙》

(1)上片通过寒江、霜天、万山、湘江、飞鹰、游鱼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投影片)

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竞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翱翔长空;低眉处,鱼儿戏水,自由轻快,生机盎然。诗人以“看”总领上阕,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一个“竞”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也使首句的“独立”具有沉着、镇静、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英雄气概。上阕重在写景,但景中有情。

(2)下片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击水中流、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投影片)

《雨巷》

(1)知道丁香吗?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往往对着丁香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色香却不轻佻。丁香是美丽的、高洁的、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娇好,但易凋谢。

借助“丁香”这个意象来刻画这个姑娘。

(2)姑娘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学生在阅读中归纳。愁怨、哀婉、美丽、高洁、迷茫…… 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和绵绵细雨等环境来渲染“丁香”的特点。(投影片)

雨巷————幽深、寂静

意象: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油纸伞————迷蒙 篱墙————凄凉、衰败

第四课时

一、导入:继续认识诗歌的意象。

二、认识《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意象及其特点。《再别康桥》

同学们先交流,后教师点拨。

(1)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投影片)

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2)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投影片)

这些意象都是远高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3)这些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投影片)

联系诗歌标题分析,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别”字。因此,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离别气氛;同时,再联系正文中“作别”“不带走”这样的词语分析,可以肯定,作者在这些意象中寄托了对康桥深深的依恋和惜别之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 同学们先交流,后教师点拨。

(1)师导: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投影片)本诗几乎通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

(2)用笔画下自己感受最深的诗节,并写下你的理解:(投影片)这是一位 的大堰河。如,第①节:这是一位身世悲苦的大堰河

第④节:这是一位辛苦劳累,深爱乳儿的大堰河。

第⑦节:这是一位生活负担沉重,不向艰难生活低头的大堰河。第⑧节:这是一位深爱着乳儿,淳朴善良的大堰河。第⑩、⑾节:这是一位命运悲惨的大堰河。

第⑿节:这是一位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代表,值得深情赞美的大堰河。

三、熟读并争取背诵前三首诗歌。

第五课时

一、导入品味语言活动。

二、学生勾画喜欢的诗句,结合语言,展开想象,说出美点(用词、句式、修辞、艺术手法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再做一些关键点的点拨。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他写作时,常在屋里踱来踱去,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昂首吟哦,时而坐下来写几句,又摇摇头,把纸揉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大半。毛泽东这种苦心孤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语言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我们来探究几个问题:(投影片)

1、“独立”能否改成“站立”、“直立”?

(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坦荡从容,显示了砥柱中流的气概。)

2、“染”字为什么用得好?

(拟人手法。“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让人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3、“击”改成“飞”好吗?

(“击”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

4、“翔”改成“游”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

(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秋水共长天一色”。)

5、“中流击水”这幅画面的含义是什么?

这里以设问结尾,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这不是一般的游水嬉戏,而是用中流击水的气魄豪情给同伴以期许和鼓励,体现词人乘风破浪、振兴中华的豪情。

《雨巷》

(1)探讨象征

姑娘为什么很快消失?

(邂逅、虚幻、朦胧又美好的理想的象征。)

A、诗人在那个特定年代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的一种情绪的反应。B、爱情诗,即一位情窦初开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涟漪。类似《蝶恋花 花褪残红》苏词中所表达的情结,“多情却被无情恼”。C、诗人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教师解读:

“姑娘”是作者的理想化身。他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但出现后又象梦中的飘过一样消了,连用她的颜色,芬芳,叹息,惆怅,空留下抒情主人共在雨巷中独自彷徨,孤苦的心情。

(2)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探讨诗的音乐性和韵律感。读出感觉。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诗歌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再别康桥》(1)诗的意境

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感情,浓缩在凝练链的诗句中,融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由于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融合为一体,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2)诗的画面美(“新月派”主张的诗歌三美:音乐美、画面美、建筑美)全诗共八节,几乎每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这就是诗的“画面美”。画面美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着浮藻的清潭等。

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里,做“一条水草”的体验等。(3)回环呼应的结构

本诗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音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难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受。但相似并非相同,“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变成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轻轻地招手”,是向彩云告别;“挥一挥衣袖”似乎是“彩云”依依不舍,拽住了“我”的衣袖,“我”不得不挥之而去。首节写“彩云”告别,尾节斩钉截铁地宣告“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诗人个人的自由天性,诗意又深了一层。

《大堰河——我的保姆》

(1)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品味细节描写。(投影片)

诗的感染力来自真切而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如第4节一口气用8个排比句,这就是8个生活细节,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的善良、勤劳,对乳儿无私的爱。再如第8节,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和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2)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三”,品味反复和排比。(投影片)找出诗中运用反复和排比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排比的作用: 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反复的作用: 加强感情和音节的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

第六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读教材P69页“表达交流”中的《朗诵》,指导学生读诗技巧。

二、诵读通悟四首诗。

自己整体诵读,感悟情意,提升对诗歌的“融合性理解”。注意读出诗歌的情味。

提问:四首诗歌我们应该分别读出怎样的情味呢? 师生先讨论,达成共识(投影片):

《沁园春 长沙》:读出博大的气势、豪迈的气概。《雨巷》:读出落寞、惆怅、朦胧恍惚的情味。《再别康桥》:读出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

《大堰河——我的保姆》:读出敬爱、感恩、怀念之情。

同时,要注意区别《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与《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三首现代诗歌在形式和诵读上的不同。

三、开展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

1、组织:先小组内进行,然后推选代表进行,最后分成四个大组比拼。

2、内容:可以读教材中的四首诗,也可以读“研讨与练习”中提供的诗,还可以读课外自选诗。

3、核心要求:读出诗歌本有的“诗味”。

4、功效:学生既做朗诵者,又做听众,还做评判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诗歌的朗诵,提高朗诵技艺。

第七、八课时

内容:思考人生,书写真情,交流成果。

一、引导学生自读教材P57页“表达交流”中的《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指导学生作文。

二、活写——联系实际、思考人生、书写真情,并在班上交流。

可以完成“写作练习”中提供的题目,也可以写成诗歌。并在班上评阅、交流。

第九课时

内容:梳理小结,测试巩固,实现单元反馈。

一、由同学们快速独自或小组进行本单元梳理小结。反思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未完成好的,找到补救办法。核心:

能够理解诗歌的“情感与意象”; 能够品味典型的语言; 能够赏析诗歌“美点”;

能够背诵《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三首诗。

二、参与单元测试,检验学习质量,反馈补救。

下载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6《鸿门宴》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6《鸿门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