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只有一个儿子教案沪教版
只有一个儿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歇、拎、啦、甸、哦”五个生字;积累“伶俐、沉甸甸”等词语;正确书写“歇、拎、痛、甸、折”五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尝试读出人物的语气。能展开合理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续编故事,演一演。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教学重点
1、自学生字,掌握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爷爷的话: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啊。教学媒体
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一块手帕。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15只有一个儿子。
2、听课文录音,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3、听后反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板书:三个儿子
4、引导学生质疑:听了故事,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课题上说只有一个儿子?)
(二)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逐节试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生字。
3、学习课文中的五个生字。(1)个人自学。(2)小组交流。歇:右边的部首是“欠”。“沉甸甸”的“甸”读第一声。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1—6节。
过渡: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中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1)轻声读,三个妈妈评价儿子的话,用“——”划出。(2)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又伶俐,又有力气
唱起歌来赛过黄莺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3)指导读好妈妈们的话。(4)妈妈觉得她们的儿子怎么样?
过渡:她们的儿子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
2、学习课文7—11节。(1)师生合作读。
(2)体会句子: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腰也快要折断了。A. 读句子。
B.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找出写三位儿子来到井边不同行为的句子,用“~~~~”划出。A. 出示句子:
第一个孩子只顾自己翻跟头,像车轮子在转。他看也不看妈妈一眼。第二个孩子只顾自己唱歌,像只小黄莺。他也不看妈妈一眼。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走了。
B. 抓住“只顾、看也不看一眼、也不看一眼”体会第一、第二个孩子的表现。C. 抓住“跑到、接过、提走”这些动词,体会第三个孩子懂得关心、孝敬长辈。D. 指导读句。
E. 你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3、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1)(2)(3)分角色读妈妈们和老爷爷的话。
想想:老爷爷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啊”? 小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分角色读全文。
(四)发挥想像,创作表演。
1、展开想像,说说:三位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回到家会对自已的儿子怎么说,怎么做?儿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有什么反应?
提供语言材料:妈妈指着儿子,生气地说:“ ” 妈妈抚摸着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 ……
2、与同学合作,演一演。(1)准备活动。(2)交流汇报。
2(3)评议。
3、展开想像,说说: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儿子,会怎么做?
4、与同桌合作,演一演。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歇”。
3、写字练习。
4、选词填空,区分“什么、怎么”。教学效果反馈
《只有一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内涵。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只有一个儿子教案 沪教版
只有一个儿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歇、拎、啦、甸、哦”五个生字;积累“伶俐、沉甸甸”等词语;正确书写“歇、拎、痛、甸、折”五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尝试读出人物的语气。能展开合理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续编故事,演一演。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教学重点
1、自学生字,掌握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爷爷的话: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啊。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15只有一个儿子。
2、听课文录音,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3、听后反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板书:三个儿子
4、引导学生质疑:听了故事,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课题上说只有一个儿子?)
(二)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逐节试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生字。
3、学习课文中的五个生字。(1)个人自学。(2)小组交流。歇:右边的部首是“欠”。“沉甸甸”的“甸”读第一声。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1—6节。
过渡: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中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1)轻声读,三个妈妈评价儿子的话,用“——”划出。(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又伶俐,又有力气
唱起歌来赛过黄莺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3)指导读好妈妈们的话。(4)妈妈觉得她们的儿子怎么样?
过渡:她们的儿子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
2、学习课文7—11节。(1)师生合作读。
(2)体会句子: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腰也快要折断了。A. 读句子。
B.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找出写三位儿子来到井边不同行为的句子,用“~~~~”划出。A. 出示句子:
第一个孩子只顾自己翻跟头,像车轮子在转。他看也不看妈妈一眼。第二个孩子只顾自己唱歌,像只小黄莺。他也不看妈妈一眼。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走了。
B. 抓住“只顾、看也不看一眼、也不看一眼”体会第一、第二个孩子的表现。C. 抓住“跑到、接过、提走”这些动词,体会第三个孩子懂得关心、孝敬长辈。D. 指导读句。
E. 你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3、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1)(2)(3)分角色读妈妈们和老爷爷的话。
想想:老爷爷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啊”? 小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分角色读全文。
(四)发挥想像,创作表演。
1、展开想像,说说:三位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回到家会对自已的儿子怎么说,怎么做?儿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有什么反应?
提供语言材料:妈妈指着儿子,生气地说:“ ” 妈妈抚摸着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 ……
2、与同学合作,演一演。(1)准备活动。(2)交流汇报。(3)评议。
3、展开想像,说说: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儿子,会怎么做?
4、与同桌合作,演一演。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歇”。
3、写字练习。
4、选词填空,区分“什么、怎么”。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沪教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基、妻、姹、嫣、晃、阵、霞”;积累词语若干个;能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基、妻、晃、阵、霞”5个汉字,并能在写的过程中有意记忆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5两节。
3、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教学媒体
高尔基的画像、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1、名言交流: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指名几人)
2、出示文中的句子:老师也有一句子要和大家交流,自己轻声念念。(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3、出示高尔基像:这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在写给儿子信中的一句话。读了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4、总结:
(1)为什么要写这句话?(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揭示课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块儿来学
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生字:基。(变形的其加土)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那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
2、逐段检查,尤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矍头、栽花等词语。
3、学习生字:妻、晃、阵、霞(妻:正确书写上半部分。霞:正确书写下半部分,并组词。)
4、把生字送回文中,自己再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5、师小结:儿子种花,将美好的鲜花留给高尔基。高尔基写信,将深刻的道理告诉儿子,让他知道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会使自己感到快乐。
三、走进课文,解读“给予”:
(一)儿子的“给予”
1、仔细读读课文,想想儿子是怎样留下这美好的鲜花的?(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矍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自由读)
2、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留下这美好的鲜花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看出呢? 顾不上:千里迢迢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一直: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
只有„„还: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更不容易。
3、看提示,想象说话: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因为,他心里一直想。
4、小结:从这段话里,我们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一心想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他,我们称这种行为为给予。(板:儿子、种花、给予)
(二)父亲的“得到”
1、过渡:我们说有给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们再来读读文中的“得到”。
2、学生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
3、高尔基得到了什么?(鲜花)美吗?从哪儿看出?(姹紫嫣红、阵阵芳香、引来蜜蜂)
理解:“姹紫嫣红”一词。教学生字:姹、嫣(在字形上都有“女字旁”,在字义上都有美丽娇艳的意思。所以,“姹紫嫣红”就是指各种各样美丽的花。)
4、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也可出示相关的图片)。(指名说)学生读课文。(引背)
5、高尔基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心里有——(期待学生回答:说不出的高兴)。都会有哪些高兴呢?我们帮他说出来。
【投影出示】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
6、师小结:(板书:高尔基、赏花、得到)
四、学习书信,领悟“给予”:
1、过渡: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信中,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封信。
【投影出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用书信的格式)
2、学生自由读书信,指名读。
3、读了信后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指名)信中“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这句话你们都理解了吗?“给予”了之后,儿子的生活会获得哪些快乐呢?(学生自由回答)(板:、写信、明理)
4、其实你们想的也就是当时高尔基儿子想的,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告诉高尔基,好吗?
五、体验习作,实践“给予”:
1、小练笔,两个话题,自选一个:
(1)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的信之后,一定有许多的快乐,让我们帮他写一封回信,把心中的快乐传达给远方的爸爸。
(2)生活中,你也一定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当时你的心情也一定非常得愉快,以“给予是一种快乐”为题,写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2、指导写字:基、妻、晃、阵、霞。教学效果反馈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巨大的资源宝库,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在教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课第四节时,我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让孩子在舒缓音乐声中,配上优美的美景图,范读这一小节,带领着孩子一起去看看这块芳草地,然后再让孩子自己读读这一小节,想象: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同学们顿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跃跃欲试,“我闻到了花儿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花香。”“我听到了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着歌。”“我看到了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句句优美的语言从孩子们口里冒出来。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第四篇:15只有一个儿子教案
15、只有一个儿子
执教:朱敏
教学要求: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歇、拎、啦、甸、哦”;懂得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理解文章含义。
3、初步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4、懂得关心、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出示课题并齐读
2、过渡: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先来听听这个故事,听完以后,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提出。
二、看动画,整体感知
1、看动画
2、质疑文中明明提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 出示13节
指名读 学:哦(语气词)
齐读 出示黑板: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3、过渡: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学生点评。
四、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1、交流:有一天,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7-11节)
2、一桶水可重啦!这桶水究竟有多重呢?出示第7节
3、学生字:拎:换部首—冷 领
啦:语气词
轻声读
4、请一个学生读第7节,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哪句话写出了这桶水很重,用直线划出来。指导朗读
5、请学生演示拎一桶水走,说说有什么感觉?
6、正在妈妈们最累的时候,迎面跑来三个孩子,看到妈妈这么吃力地拎着水,他们是怎么表现的呢?轻声读8——11节,找出三个儿子的表现,用直线划下来。
7、媒体出示:三个儿子的表现
任选一句读一读,学生点评,点出“看也不看、也不看” 齐读第一、二句,板:只顾自己
第三个孩子呢? 学:甸
沉甸甸
叠词时读第一声 例:绿油油 红彤彤 紫莹莹 软绵绵 黑漆漆 白乎乎 红扑扑
8、你喜欢哪个孩子?用手势表示,你们都喜欢第三个孩子,可三个妈妈分别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呢?读1——6节 用曲线划出三个妈妈怎样评价自己孩子的?学:歇(休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交流
9、引读:妈妈们可喜欢他们的孩子啦!第一个妈妈称赞儿子——,第二个妈妈夸奖儿子——,只有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
10读好妈妈夸奖自己儿子的句子,注意语气,赛读,四人小组读,一人读作者,三人读妈妈的话(请2组)
和老师一起读(师读作者的话)11出示填空,理解课文
妈妈拎水好辛苦。第一个儿子(),可是他却()。第二个儿子(),可是他()。第三个儿子虽然(),却跑到(),接过(),提走了。(准备、指名说、轻声说)
12原来老爷爷的想法跟你们一样,他只喜欢孝敬长辈的好孩子。板:孝敬长辈
难怪他会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啊!”
13出示13节,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问呢?(有了这两个儿子等于没有)老爷爷是故意问的,这就是明知故问,齐读这节
14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了吧!(点黑板)
可是,那些妈妈还不明白,你能不能告诉他们呢?
交流:我想对第一个妈妈说:“你的孩子的确不错,又伶俐,又有力气,可他„”
我想对第三个妈妈说:“你的孩子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他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懂得孝敬长辈。”
五、小结
1、抽读生字
2、齐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爱不仅是索取,更是付出,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们想怎样付出来表达我们的爱呢?母亲节和父亲节将要相继到来,让我们在这两个节日里开展三个“一”的活动,媒体,三个一活动: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
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做一份礼物献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来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教学分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自己评价来体会三个妈妈不同的思想感情。在朗读的同时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第二板块是课文第七节的教学。在这一节中,我紧紧抓住“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腰也快要折断了”这句话,让学生初步认识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第三板块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我还是通过朗读和对比的板书,让学生对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有所比较。抓住老爷爷的话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含义。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完成说话练习。既进行了口头表达的练习,又深化了主题。
三个“一”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孩子对母亲应有的孝顺,使之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
老爷爷明明看到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还要说“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有些学生感悟不出这是老爷爷在明知故问。
第五篇:14只有一个儿子 教案
14、只有一个儿子
教学目标:
1、能在语境中认识“歇、伶、俐、赛、莺、嗓、拎、桶、腰、甸”10个生字。
掌握“包字头”。积累词语‘伶俐’‘沉甸甸’等并了解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人物说话时心情并读出语气;
3、懂得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揭示课题。
1、师:前不久刚过了三八妇女节,很多小朋友都为妈妈做了些事,谁来说说看。
(2、3生交流)
2、师:今天的课文也是关于孩子和妈妈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
(板书课题:
14、只有一个儿子。)
3、师:谁来读课题?(个别读
“子”要读轻声,“一个”要做强调。)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课文共有几小节?(生:13节)
2、师:课文里出现了那些人物呢?请同学开小火车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
3、师: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物啊?(生:7个)他们分别是?(三个妈妈、三个儿子和一个老爷爷)(PPT出示)。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刚才的课题,看了屏幕上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吗?
5、师:是呀,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可课题却说只有一个儿子,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课文。
三、学习课文。
故事从哪里开始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学习‘歇’,(写一写)看,有三个妈妈——在她们的旁边还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在三位妈妈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么样的呢?
(一)学习2-6小节
1、师:读读课文2-6小节,用“——”划出三位妈妈评价儿子的话。
2、师:第一个妈妈怎么说自己儿子的?
“我那个儿子又伶俐,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指名读)(1)这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贴字条:伶俐有力气)
学习‘伶’(后鼻音)理解“伶俐”
(2)儿子这么优秀,妈妈什么心情?怎样读?(指导朗读 个别读 男女生读)
3、师:那么第二个儿子,妈妈是怎么说的?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有他那样好的嗓子。”(指名读)(1)第二个儿子有什么优点?嗓子好到什么程度?(字条:唱歌赛黄莺)
黄莺是唱歌最好听的一种鸟类,第二个儿子的歌声却比黄莺还好听,所以第二个妈妈说‘谁都没有他那样好的嗓子’,什么意思?
(2)作为妈妈你有什么心情?读一读这句话!(个别读,会读的同学起立读)
4、师:那第三个妈妈怎么说自己儿子的?
“有什么可讲的,他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指名读)(字条:没什么特别)老师也来读读这句话。你听了什么感觉。
5、是啊,母亲都是疼爱自己孩子的,但表达的方式不同。
(师引读)第一位妈妈骄傲的说…第二位母亲自豪的说…第三位母亲平淡的说…
(二)学习第七小节
1、聊了自己的孩子后,妈妈们要回家了,她们手上有什么?(生:水桶)
给它一个动词,‘拎’,谁来学一学,它和刚才学的伶俐的伶一样吗?
2、水桶重不重?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请一位同学读,一位同学演一演。
(三)学习8-11节
1、看到妈妈这么辛苦,文中的3个儿子会怎么做呢?请你读一读课文8-11小节,用曲线划出相关语句
2、交流:第一个儿子(字条:看也不看妈妈一眼)
只顾什么意思
第二个儿子(字条:也不看妈妈)
3.妈妈拎着水桶那么重,可前两个儿子迎面跑来看都不看妈妈一眼,看看第三个儿子怎么做的?(生读)
这桶水确实很重,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沉甸甸)
学习‘甸’,包字头,单独第四声,词语沉甸甸中第一声。(用实物感受)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跑到,接过,提走
(字条:接过水桶)4.这3个儿子看到妈妈的辛苦后有不同的表现,(师引读)
这一切老爷爷都看在眼里,他说:…(引读13节)
他为什么这样说?他真的看不清有几个儿子吗?(生自由答)
5.师:是啊,前两个儿子有各自的本领,(引读板书)但他们不关心自己的妈妈。只有第三个儿子,虽然他没有特别的本领,但在妈妈最劳累时帮助了妈妈。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儿子。
所以老爷爷最后会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四、总结课文 揭示深意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你们要向谁学习?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向第三个儿子学习,“做关心长辈、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板书:
14只有一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
伶俐有力气
看也不看妈妈一眼
第二个儿子
唱歌赛黄莺
也不看妈妈
不像儿子 第三个儿子
没什么特别
接过水桶,提走了
真正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