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复习教学案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复习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看课本构建知识网络,并识记知识点。
2、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各项能力。
二、知识梳理: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根本途径
3、坚持改革开放
4、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5、坚持分配制度
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①是什么②核心内容是什么③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如何发展?③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①改革的内容、地位、性质、目标分别是什么?②为什么要改革?③为什么要开放?
三、基础知识: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P67)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67)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P68)其核心工程是什么(P68)
(5)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是什么(P68)
(6)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或者我党为什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69)
(7)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P71-75)
(8)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改革(P74)
(9)开放的有效方式有哪些(P75)基本途径有哪两种?(P75)
(10)我们青少年应如何面对对外开放的新形势(P76)
四、达标练习:、从“贫穷到温饱”,再从“温饱到总体上小康”,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直接动力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改革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②改革不会涉及到任何人的切身利益③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④“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种基本途径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开启改革开放闸门的会议是()
A、党的十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加快我国经济建设
B、解放发展生产力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下列选项中能直接说明这一成就的是()
①香港、澳门顺利回归②中国正式加入wTo③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④“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十五”期间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比
指标
单位
XX年
XX年
XX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9422
0493
农村军民人均纯收入
元
2622
2936
3255
另外,XX年我国城市、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居民衣、食消费正在向住、行消费转移,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步入“加速跑”阶段,正进入一个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时期。
(1)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是什么)
(2)请你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为什么,怎么做。)
7、某校九年级(2)班召开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畅谈会,围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对外开放,”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请对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加以辨析说明。
8、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永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经济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更好的利用国外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为什么说“经济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
(2)你对“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是怎样认识的?
第二篇:走强国富民之路教案
课题:走强国富民之路
课 型:复习课
单 位:
姓 名: 年 龄:
职 称:
走强国富民之路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2.能力:提高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党的基本路线内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六课内容。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单元对于学生全面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本单元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主题。“走强国富民之路”帮助学生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懂得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复习重难点:
1.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4.改革的必要性、性质、作用 5.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6.怎样正确对待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主要围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两个方面进行复习,具体通过“自主感悟 导入复习——合作交流 知识梳理————链接中考 提升能力——点击热点 拓展延伸——实战演练体验中考————感悟收获 学后反思”六环节实施课堂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结合往年的中考试题,明确中考的考点;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从宏观上来掌握本单元内容,教师应注重留给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尽量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识记,同时结合社会热点,在课堂上通过习题的实战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组织试题答案,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这样的设计思路既帮助学生理清横纵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能结合时政热点背景材料,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较好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因课堂容量大,涉及知识面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增强主观性和兴趣性;体现生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留给学生足够的复习时间,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建构,形成知识网络,掌握相关知识点,注重学生迎考能力的培养。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实战演练、学后反思等教学方式,扩大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答题的技巧以及归纳、演绎、运用、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自主感悟 导入复习
教师出示相关材料: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下午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份文件集中了中共全党和各方面的智慧,将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从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
教师提问:1.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
教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短短20多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走上强国富民之路。
(设计意图: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导入复习,既引起学生对时事问题的关注,又调动起学习复习积极性。)
环节二:合作交流,知识梳理 活动一:自主复习
阅读课本66-76页内容,进行自主复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学生结合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内容进行自主复习,进行知识建构和内化。(设计意图: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内化,明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活动二: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完善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行查缺补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知识网络。)
活动三:共同建构
1.学生分组展示知识网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细化,师生共同形成知识网络。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我建构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边提问边展示知识网络,为学生提供识记的思路,形成知识结构图。)活动四:夯实基础
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识记老师指定的下列问题。【重点复习题】
1、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4.改革的必要性、性质、作用 5.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6.怎样正确对待改革开放?
(设计意图: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更是学生应考时作答的根本源泉。离开课本谈答题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第一轮复习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环节三:链接中考 提升能力 活动一:直面中考
【2013德州】15.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之后,又多次论及“中国梦”。近日,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改革开放再出发
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回顾过去三十多年的历程,正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打出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才让中华民族空前之近地迎来中国梦的曙光。党的十八大描绘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激发起13亿人实现中国梦的豪情壮志。要完成这些宏图伟业,实现中国梦,还必须要坚定不移地用好改革开放这 关键一招。
【我分析】为什么说实现中国梦还必须要坚定不移地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6分)
教师精讲点拨,然后展示出参考答案:
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风险、机遇和挑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才能破解,还必须要坚定不移地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
活动二:决胜中考 材料题解题技巧:
第一步:精析题意,把握材料的关键点,信息点。第二步:回归教材,寻找知识的落脚点。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第四步:看分值控制答题点数。最后,注意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总结答案注意事项:
1.在写出要点时,不要围绕某个方面展开进行大段论述。
2.答案要落实“四化”,即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学科化。即层次化(分段回答,不要一整段)、要点化(只写要点,不要过多描述)、序号化(层次要表上①②③④)、学科化(使用政治学科规范用语).环节四:点击热点 拓展延伸
教师:中考通常以党的十八大和每年年两会为素材,考查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等内容。同学们知道哪些相关的社会热点?
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展示:
(1)材料一: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会议强调,在上海外高桥(600648)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新一届政府在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具有失分深远的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一届政府为什么实施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政策?
(2)日益开放的中国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参考答案: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源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设计意图:针对中考试题的特点,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联系相关时政热点,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把握社会热点所能考查的教材知识点。)
环节五:实战演练 体验中考
一、我来选择:
1.(2013.烟台)总书记在2012年12月视察了广东省深圳、珠海、顺德等市,展示了新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习近平表示,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
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之所以强调要走这条道路,是因为 A.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B.只要改革开放,就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
C.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D.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2.(2013.泰安)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贯穿了改革的思想,共“86”次提到了改革。这是因为改革()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B、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不竭动力
D、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2013.威海)2012年12月31日下午,十八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改革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待改革,我们公民个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积极参与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实践 B、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参与改革 C、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D、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在推动者 二.我来回答:
4.(2013.淄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国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材料一:李克强说,我们身上肩负着两幅担子,发展和改革,发展就要靠改革,改革在在推进过程中,完全可以推动发展。
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发展就要靠改革,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完全可以推动发展”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1.C 2.B 3.D 二.(1)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升级和活力(3)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
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设计意图:做为复习课,必须要让学生进行限时训练,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反馈,实战演练有利于学生尽快提升应试能力。)
环节六:感悟收获 学后反思 1.通过复习,我掌握较好的内容有: 2.通过复习,我还存在的不足和困惑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时的复习内容,把复习的知识点进一步梳理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教后反思
1.典例精析,体现生活化,时政性。本节课做到了三结合:结合考纲、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着力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以学生都熟悉的时政热点“党的十八大”、“两会内容”为背景材料设计问题,逐层深挖,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谈认识、谈体会、谈感受,符合“三贴近”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2.典例精析,体悟规律。我结合“党的十八大”和“两会内容”的时政材料,紧扣考点、要点,学生讨论分析,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分析试题的考查目的,对答案进行分析,指出学生答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学生解题技巧的指导与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本节专题复习课力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复习,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4.由于复习任务重,涉及的知识点多,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在时间的安排上还不够合理,学生合作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引导、深化,也没能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第三篇:走创新之路复习学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二政治1ⅹ400王淑婷
走创新之路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2、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正确把握好奇心,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知道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一般思维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
创新与科技发展
搭起创新的桥梁
课前预复习案
一、预习交流(梳理教材知识)
创新创新的作用2.与科技
发展走
创、认识好奇心
新
2、之路、1、让创新思维闪光 2、3、4、积累知识
5、二、读图,自主感悟:我国与创新型国家有关情况比较
1、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分析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重要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二政治1ⅹ400王淑婷
3、这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
三、我的疑惑:
课堂探究案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世博会又被誉为“人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它使各种新
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文化在这里聚会、碰撞。梳理历届世博会,即可发现人类历史上有很多重大发明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材料二:在以“鼓励创新、普及新能源知识和低碳生活理念”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尚德创意大赛上,宁夏14岁的王旺说,那天,他在操场上玩,跑过升旗台,忽然想到老师近来常在课堂上讲的“低碳生活”,而眼前这个升旗台如果能改成太阳能升旗装置,就可以省电省煤,减少污染。于是,他和同学成立了研发小组,物理课上学的变阻器,劳技课上学的轮轴,都派上了用场。在这次创意大赛中,他发明的太阳能升旗台,成为最抢眼的一个亮点。
1、请你指出新技术、新文化以及重大科技发明的内在本质。
2、请你谈谈对这一本质的认识。
3、王旺同学的创意作品给我们哪些启示?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中国科学
院关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决定继续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着力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材料二:“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说:“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所谓优秀学生就是
要有创新。死记硬背,没有创新,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某校学生在“科技活动周”中,拟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设计】⑴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并设计两种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
【活动宣传】⑵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知识链接】⑶为什么要“着力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畅谈感悟】⑷钱学森的话对中学生有何启示?
有效训练:
1、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这说明()
A.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是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
B.爱因斯坦完全是依靠强烈的好奇心取得巨大成功的C.有了好奇心就会在学习、科学上取得成功
D.任何好奇心对我们的成长都有积极的影响
2、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这告诉我们,培养创新思维就必须()
A.学会独立思考B.摆脱思维定势
C.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D.敢对权威结论提出质疑
3、“神舟”顺利升空并成功返回;“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正式启动;世界第一个SARS疫苗在我国研制成功„„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能说明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科技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发展科学技术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代科技革命以空间技术为核心B.生命科学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
C.空间技术是当代科技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
D.信息技术引导着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变革
5、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科学的本质是竞争②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③求异思维的核心是“疑”④创新思维的先导是知识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6、人人都有好奇心,那么()
①好奇心没有好坏之分;②有了好奇心就有可能有所发明创造;③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④有没有好奇心照样能当科学家
A.①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7、要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就要()
①敢于异想天开 ②能够想 ③善于想④敢于想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8、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
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说明()①想象是创新的先导②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力的伟大想象
③人类文明在想象的神奇力量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④只要想象就一定能成功
Α.①②③Β.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9.小张等三位同学是某校八年级(1)班的学生,他们喜欢课余时间在一起看一些科普书籍,讨论问题,进行科技制作,参加实践活动。最近,他们申报的科技制作项目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事例告诉我们()
①创新就在我们身边②青少年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多读科普书籍是创新的唯一途径
④青少年只能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制作,不可能有大的发明创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说明()
①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②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④必须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再发展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说,今后将努力建设100个左右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稳定的主攻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从中扶持20个左右能够引领国内外学科发展的优秀队伍。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①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②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提高我国科技实力的唯一途径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收获平台:
小组交流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还存在的困惑:
课后拓展:
选一种自己感兴趣的进行想像和设计
1.雾天眼镜上会附上一层水珠,带来很多不便。请设计一种新型的眼镜,克服该弱点。
2.噪音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污染,请你对产生噪音之一的汽车喇叭进行改良。
3.车祸猛于虎,请设计一种永不出车祸的汽车。
4.设计容易撕取的透明胶带。
1、创新。
2、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甚至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
1、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2、要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3、我们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⑴主题: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③勇攀时代高峰,争做时代新人;紧扣创新主题即可
活动形式:①邀请有关专家做科普专题报告; ②开展科技小制作的比赛与展览活动; ③开展科技创新主题板报或手抄报比赛; ④观看有关影片、阅读有关书籍等。
⑵标语示例:“大力开展科普活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感受现代科技,建设美好家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⑶①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近2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科技实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等方面硕果累累,但总体上看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⑷钱学森的话告诉我们:考试成绩要好,但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①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②想像是创新的先导,我们要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像的翅膀,做到:敢于想;能够想;善于想。
③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④努力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⑤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7.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从2001年首次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至今,我国已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冬生和王永志等7位院士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殊荣。
材料二:2010年2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进步要依靠人才,这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三点启示,也是这次表彰大会的重要精神。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上述两个材料拟定一个能概括上述两个材料内容的标题。
(2)某班同学在学习了上述材料后,准备就“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一次演讲活动。假如你也参加这次活动,你的演讲将涉及所学的哪些知识?
(3)材料二中的三点启示和精神对你有何启示?
解析:我国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获奖科学家进行表彰奖励,说明了科学技术和创新的重要性,说明我国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所以此题应围绕科技、创新、人才来解答。参考答案:(1)围绕着科技、创新、人才来拟定标题即可。
(2)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3)我们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立志做祖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第四篇: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课程标准:
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重点知识: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④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⑤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是关系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创新发展的长远大计。
2、我国的人口形势: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我国的资源形势: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随着我国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4、我国的环境形势: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5、实施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实施: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6、保护资源和环境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为贯彻落实这项基本国策,我国制定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保护治理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
7、青少年的做法:青少年应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敢于同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1
第五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一、知识网络结构:
科教兴则国兴
时代的选择
面对竞争与差距
走科教兴国之路
科技创新
赶超一流
创新是关键
教育创新
人才蔚起
二、基础知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的重要性)
(页)
答:(1)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
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
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 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 和
。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
带来巨大变化。
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
的因素。
2、教育的地位及作用如何?(页)
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
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 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决定着,并最终决定着。
必须对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当今世界,以
和
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页)
4、目前我国的科技与教育的差距:(页)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能源、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各级各类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但
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
我国科技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逼迫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页)
答: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
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
战略,把
放在 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我国实施
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6、为什么要鼓励科技创新?(页)
答: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科技的整体水平,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要想真正的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
。因为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就要受制于人,没有
,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7、为实现科技创新,我国正在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新的科技发展目标,充分发挥 的创新主体作用,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
8、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创新?(页)
答:科技创新,为本。
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 和。
9、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有哪些?(页)
答:大力发展,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
、和 的“立交桥”,为人才成长拓宽渠道;大力实施
,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和。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员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0、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 人才,为此,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转变
做起。符合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 和
,进行
学习。(页)
1、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 中。创新是
、的行动,是
、人生追求。(页)
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能够做到的。我们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2、青少年怎样争做创新型人才?
答:一是要在学习生活中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勤于动脑动手,敢于质疑,培养求异思维,进行创新性学习,而是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做起,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3、科教兴国,学子任重。当今社会是
社会,是人们的普遍观念。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有所作为,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自己贡献。(页)
三、巩固练习:、XX年1月9日至11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香火锝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和吴孟超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国家重奖科技人员的这一举措()
①说明党和政府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说明党和国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说明党和政府把发展科技事业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来抓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上题中的举措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A、要把个人的荣誉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B、只有杰出的科学家才对社会有贡献
c、要努力学习,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D、我国职业分工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3、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方面,我们生产的汽车品牌90%是国外的,我们的机床生产技术70%是国外的,我们的药品生产专利的90%是国外的,这说明()
A、要想真正的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B、中华民族缺少创新精神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上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只有18%左右,而现在已经达到80%,这表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发达国家对科学技术非常依赖,劳动者已经不再重要
c、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D、发达国家科技发展迅速,其他方面发展落后
5、下列对教育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③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④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⑤教育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6、XX年,某市中考招生继续实行优录政策,其中包括对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初中毕业生给予加分录取。这一规定意味着()
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②该市重视培养人才,鼓励创新
③该市中考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④学习书本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材料一:XX年1月9日,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重奖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就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材料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
党和国家重奖科技工作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依据是什么?
(2)
请你列举我国在科技、制度、理论、体制方面的创新实例。
(3)
作为国家的小主人应立志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这里请你为自己制定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行动计划。
8、材料一:据统计,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
材料二:
三国科技实力对照表
国家
美
日
中
分值
00
89.3
58.57
三国符合科学条件的人口比例表
国家(地区)
美
欧盟
中
占总人口比例
6.9%
4.4%
0.3%
材料三:从XX年起,为了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跨越,党中央、国务院局定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
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什么?
(2)
材料三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
(3)
你认为如何提高我国民族创新能力?
9、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5000亿公斤。袁隆平被人们称赞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
(1)“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这说明了哪些道理?
(2)袁隆平的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鼓励同学们参加创新实践,某校决定开展一次“科技活动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活动:
(1)
请你为“科技活动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
为了使这次“科技活动周”搞得生动活泼、内容充实,请你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3)
请你围绕你社会的一种活动方式,谈谈你打算为开展这一活动作怎样的准备。
(4)
请你为这次“科技活动周”活动撰写一份总结性发言提纲。
课
件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