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教版第六课 风筝 学案
美时时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缺少发现三坝中学 七年二班语文学案 授课教师:王军
陸.风筝
---鲁迅
一、文学常识
1、关于文章:《风筝》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于1925年1月写的一篇散文诗,是散文诗集《野草》的其中一篇。鲁迅先生既有很多言辞犀利的批判文章,也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至爱真情的感人作品,《风筝》就是一篇这样的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对兄弟童年时代游戏的故事。
2、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二、学习目标: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蕴含的道理。
三、字词过关:在阅读中找出你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用铅笔写在横线上:
———————————————————————————————————————(阅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述出来?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黑笔勾画重点,红笔勾画疑难)
四、小组展示阅读(可以由学生进行简单点评)
五、合作学习
①为何“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注意上下文的结合理解)
②勾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试着去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第二篇:风筝制作教学案
《风筝的制作》
【设计思路】
学习风筝制作是一项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美工知识,进行动手、动脑的科技活动。现在的孩子,什么玩具都靠花钱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差。课堂环节包括:直观感受 兴趣导入、精讲点拨 探索研究、分工合作 展示交流、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等。此项目教学是以制作风筝为主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画线、折叠、定位、扎线、剪纸、粘贴等基本能力;并且通过“研究风筝”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设计风筝、制作风筝中获得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提高,感受自我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情趣,了解传承传统艺术。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风筝的历史和种类。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扎制、糊面、绘制等简单的操作技能及简单工具的使用。
情感目标:在小组活动中养成团队合作、分享快乐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会发现美、感知自然美,热爱自然与生活。
【教学重点】 风筝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风筝的创意设计
【课前准备】
教具:风筝样品;多媒体;材料与工具。材料:竹条、线、白布、胶水或双面胶、线板等。工具:钳子、剪刀、美工刀、彩笔。
【课时安排】
教学活动过程一课时完成。风筝的历史5分钟 风筝的种类3分钟 有关风筝的诗词歌赋2分钟 风筝的制作流程5分钟 动手实践20分钟 作品展示交流5分钟 放飞心情2分钟 拓展创新3分钟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 兴趣导入
同学们好!春风宜人,鸟语花香,又是一季春来到,放风筝的季节到了,(展示风筝模型)。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人类最早的飞行器”---风筝。
二、精讲点拨 探索研究 1.精讲点拨
①风筝的历史:木鸢-纸鸢-风筝
战争武器-娱乐工具
飞机的诞生
放风筝的习俗 ②风筝的种类:地域、形状 ③有关风筝的诗歌辞赋 ④风筝的制作流程:扎骨架、糊纸蒙面、绘制、提脚线 2.探索研究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制作风筝之前,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近距离的观察、触摸、感知它们,用你们喜欢的任何方法来研究,结合使用的材料讨论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每组:一只风筝,一份相关制作材料。学生观察、拆分、研究作品、发现问题、讨论问题。)
各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发现,请组内某位同学代表发言,说出你们的观点。
*组生:先根据骨架剪裁蒙纸。
*组生:扎制骨架时用交叉绑法,一定要保持左右平衡和对称 *组生:搭线可一次完成。提线上下距离骨架交叉点10CM。*组生:制作风筝的方法。扎骨架、糊纸蒙面、绘制、提脚线四个部分。
(教师适当补充与总结:扎骨架、糊纸蒙面、绘制、提脚线等)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通过观察、拆分、讨论整合出意见,自己探究出了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材料的运用方式。(教师表扬肯定)
有了制作方法我们就可以动手实践了!
三、分工合作 展示交流
同学们放过风筝没有?风筝都是买的吧?大家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只漂亮的风筝来体验一下飞翔的乐趣?好!今天我们就制作一只凝聚我们智慧的风筝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老师制作的菱形风筝。(教师出示作品)我在制作时,还有一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①捆扎要结实,一定要左右对称,找好中点,使中轴线两边平衡。②风筝面料的经纬线要与风筝的方向相同,不要倾斜。
③绘制要求色彩漂亮、鲜艳、和谐,图案有创意。罗丹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美,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在大家以后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感悟美、用创意的思维、灵巧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美。
④分别在竖立竹条上下三分之一处提脚线。
⑤提脚线时根据物理升力原理,角度以90°为基准,上下有5°~10°的可调范围。1.分工合作
请同学们用自己发现的方法,利用相关材料,设计制作自己最喜欢的风筝,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让我们今天评选出最佳外观奖、最佳稳定性奖、最佳特色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求助,使用工具一定要注意安全。(课件循环播放背景音乐和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帮助。2.展示交流
(1)组内交流,选出优秀作品。
(2)班级交流,各组上台展示本组优秀作品。学生评价及提出建议。(评选出最佳外观奖、最佳稳定性奖、最佳特色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
(3)修整完善,请同学们把作品再调整和完善。
四、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1.创意设计
在生活中只要加点小心思,就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风筝除了可以用以上材料制作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 生:
同样生活中的废纸可以打浆做成碗,电器元件可以变成有灵性的机械人。2.升华情感
大家同心协力创作的作品非常成功。我们的作品如此美丽,请大家畅所欲言,说出你们心中的话。可是同学们,美丽的风筝摆放在这儿只是一件装饰品,你们还能想到如何来用能发挥它更大的价值? *生:我要„„ *生:我„„ *生:„„
同学们,老师非常欣喜!大家不但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美,还赋予这些作品更高的意义、内涵,使它们的价值得到了升华。纪伯伦曾说过: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第三篇:第六课 心中的天平教学案
第六课 心中的天平教学案
主备人:吴明录 涧池中学备课组
第一课时 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公平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公平既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懂得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公平;了解在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在讲求效率的同时追求公平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明确公平的积极作用;知道公平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想想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谈谈生活中的感受。认识公平的秩序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 教学重点:为什么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公平教学难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想一想,填一填:
如果升学考试不公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工资分配不公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工作岗位安排不公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排座位不公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讲一讲自己受到公平或不公平的对待的事情,说说当时的内心感受。(语言要求简洁)
3、P71 小讨论:为什么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吃了呢?
4、P71想一想:谈谈你对有序排队和无序排队的感受。
5、你能分析几种排队方式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吗?(完成在教材上)
6、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原则是什么?
【精讲点拨】
为什么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公平?(公平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公平()
①是保证人们应得的经济利益 ②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③是单纯的分配问题 ④是每个人心中的天平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2、日常生活中,银行、车站、邮局等公共场所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按照时间先后排队()
①有利于提高效率 ②有利于维护秩序
③不利于公平④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是最有序和有效的方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3、当前教育投资不公平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设施(软件、硬件)投资不公平②教师教学艺术差异大 ③师资力量配置差别大 ④学生学习兴趣差别大 ⑤城乡师生待遇差别大 ⑥学生质量差异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4、在2008年高考期间,黑龙江省教育厅共查处了19起利用无线电设备在高考中作弊的 案件,没收作弊所用设备25部,对7个作弊信号进行技术阻断。上述措施
①保证了考试公平公正 ②维护了其他考生的合法权益
③影响了这部分考生的考试成绩 ④能彻底杜绝考生作弊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5、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中日双方在互谅互让、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对两国经贸、能源和环保等领域进行了讨论,双方取得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和深化双边经济关系的成果。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①社会发展需要合作 ②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③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④合作可以解决我国目前所有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材料分析题:
6、步入21世纪的中国,每件惠民政策的出台对于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最大之辛事。免除了农业税,建立了覆盖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颁布实施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民政部报国务院审议的社会救助法、慈善法„„
(1)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解决民生问题有何意义?
(2)你认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应该从那些方面入手?
第二课时 什么是公平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公平
2、①了解对公平的理解②知道人们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
3、①认识公平的不同含义②明确不同的内涵的公平都有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公平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的实际体会公平的含义及积极作用 【自主学习】
1、公平在于,不偏袒;公平在于 ;公平在于有 的权利。
2、公平表现为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和各得其所。
3、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维护团队、群体或社会的。【合作探究】
1、公平确实非常重要,但我们真的理解公平吗?为了对公平有全面的认识,我们今天在此举行一次“大家谈”,请各位畅所欲言,各显神通。
2、由学生自由谈一谈: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公平?
3、讨论:当上述情况都得到公平时,我们的社会生活一定会更美好。你认为公平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呢?
4、公平的宗旨(判断标准)是什么?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汶川地震后北川县里的大批人员需要转移,当直升机运力有限的时候,救援指挥人员决定先送重病员,再送小孩和老人,最后送轻伤者和青壮年,得到了大家认同。这一方案充分体现了公平的特点是
A、先急后缓 B、合理合法 C、合情合理
2、从公平的角度看,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上的差距不能过大。
A、经济、社会和文化 B、收入、地位和权利 C、职务、地位和名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材料:国家实行了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这一做法体现的公平是指什么?
(2)我们应当怎样珍惜这一公平的机会?
第三课时 努力维护公平
教学目标:
1、理解自己在维护社会公平时所负有的责任以及正义的制度是维护公平的保障
2、体验维护公平的重要性和方法,认识维护社会公平不仅我们个人自觉,更需要正义公平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
3、教育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公平地对待他人,自觉遵守并维护正义的社会制度,为建设“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个人维护合法权利并公平地对待他人
教学难点:认识并自觉维护正义的社会制度,努力维护公平【自主学习】
1、个人维护公平
人人渴望公平,但公平要靠大家。维护公平首先要反对对自己的 对待时;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时,要敢于表示,反对不公正对待要注意方式方法。维护公平是我们每个人的 ;维护公平应当从 做起。
2、制度保障公平
维护公平需要道德的力量,更需要 的力量。因为制度是人们获得结果公平的 ;公正的制度是人们获得公平的。【合作探究】
(一)个人维护公平
1、经历回顾:在学校生活中,你有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遇到过不公正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2、阅读感悟: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1)问:该生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他是怎么处理的?结果怎样?
(2)这则材料告诉我们面对不公平待遇,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3)我们希望别人公平对待自己,那么当你不公平对待别人时,这公平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4)阅读P76《一毫米的距离》,想一想:你对波尔做和评价?
(5)想一想:你做过不公平的事情吗?自己有何感受?
(二)制度保障公平
(1)阅读感悟:品味《分粥》,你赞同哪种分粥方式?为什么?
(2)议一议:在维护公平中,为什么要有一个“好”制度?你认为“好”制度应该具备哪些特点?(3)在学校生活中有哪些不公平现象?你能用建立规则或制定制度的方式使之得到改善吗?
(4)个人维护公平的意义是什么?
(5)我们怎样维护公平?
(6)请列举近年来我国为实现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应该()①努力维护教育公平②当受到不公平对待时,要敢于反抗
③努力学习,珍惜公平教育的机会 ④要积极与破坏教育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2、2008年4月24日,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全部结束,今年的录取比例为55:1。截止目前,我国先后组织了10余次公务员录取考试,这种通过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的做法()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②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获取利益 ③能够为每个考生的发展进步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④不利于全面考查和选拔人才,弊多利少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3、2010年5月份开始,十堰市教育部门为每一名农民工子女建立借读学籍,并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约有6万名农民子女享受到了与十堰市民的孩子平等的义务教育。这表明()
①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②教育公平是社会稳定的中心 ③教育公平才能使弱势群体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 ④国家正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简答题:
4、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你认为教育不公平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2)怎样解决这一现象以维护社会公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材料分析题:
5、材料一 :2010年5月27日-28日,主题为“公平发展特色发展评估与监测”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就如何促进就业均很衡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材料二:2010年6月2日,十堰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会议,会议提出四条措施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1)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促进就业公平有何重要意义?
(2)为了促进就业公平,我国采取了那些措施?
第四篇:鄂教版五年级品德第六课作业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第六课作业设计
一、填空
1.我们的国家犹如(),家庭的团结必然带来()。几千年来,各民族人民在(),在(),共同推动()。2.昭君出塞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汉朝和匈奴(),(),六十年()。长城内外()的景象。
3.王昭君已不是(),而是(),()。昭君墓也不是(),而是()。
4.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少数民族()。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维护()。禁止(),禁止()。
6.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在建设和(),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简答题
1、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第五篇:第六课《黄河颂》学案
《黄河颂》学案
姓名:
班级: 【使用说明】
1、提前预习本课,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读课文三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上课讨论。【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朗读课文 注意方法】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注意朗读方法:
1、读准字音,断句正确流畅。
2、诗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处要注意感情的渲泻。
3、控制节奏,语速不要太快。【整体感知
牛刀小试】
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这首诗的一、三节很明显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齐读这两段文字并思考答案。
第一节重点落在“
”上。
第三节重点落在“
”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总领全文,应该是哪个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默读第二节,思考: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问题】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拓展训练】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诗人在文章里写到“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于今天的黄河的环保治理,你有怎样好的建议?
【课堂总结】 你的收获:
你的疑问:
【知识卡片】 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