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语言《笨拙的螃蟹》
大班语言活动《笨拙的螃蟹》
大
(一)班 王小红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2.能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用完整的语言积极表述自己的想法。
3.体验螃蟹尼尼对拥有一对笨拙的大钳子从不喜欢到感到自豪的心理过程 活动准备:
绘本ppt、故事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ppt1: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神秘又美丽的海底世界逛一逛,我们会遇到 谁呢?原来是一只大大的螃蟹。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螃蟹?请你来形容一下它吧!
——是的,这是一只善良、可爱的螃蟹,它叫尼尼,听你们刚才夸它,它听了一定很
高兴,可是它却并不这么认为,你们看它!
2.出示ppt2,它认为自己是一只笨拙的螃蟹,请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认为自己笨拙?
——原来呀,这只叫尼尼的螃蟹非常不喜欢自己的一对大钳子。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 呢?(不好看,太大了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1.第一部分ppt3~ppt5:
——教师讲述ppt3~ppt5故事内容。
——ppt3提问:尼尼和哪些好朋友在一起?(海龟、章鱼、水母)
——提问:尼尼和朋友们玩捉泡泡游戏时,会发生什么事让尼尼不喜欢它的大钳子呢?
——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情节。2.第二部分ppt6~ppt11:
——教师讲述“尼尼笨拙的钳子把泡泡扎破了!”至“海龟不得不把它挖出来!”。
——师:看来这大钳子确实让尼尼很烦恼。3.第三部分ppt12~ppt18:
——师:追逐游戏不能玩了,它们决定玩捉迷藏游戏,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仔细阅
读故事,看看这回又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自主阅读第三部分ppt12~ppt16 ——提问:玩捉迷藏游戏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积极表述)——提问:故事说到这,谁来回忆一下,刚才尼尼和好朋友们都玩了哪些游戏?为什 么又不玩了?(出示ppt17——捉泡泡、追逐游戏、捉迷藏)
——出示ppt18提问:你觉得这个时候尼尼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为什么?(伤心、生 气,因为大钳子让尼尼什么游戏都做不了)
——如果你是尼尼的朋友,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请个别幼儿安慰一下尼尼)4.第四部分ppt19~ppt26 ——教师讲述故事至“可海草却越缠越紧”(ppt19~ppt24),提问:大家都没办法了,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也来帮忙想想办法!
——(ppt24~ppt26)谁来了?尼尼想到了什么办法?尼尼这时候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为什么?
——师:这个好听的故事有个有趣的名字叫“笨拙的螃蟹”,你觉得“笨拙”是什么 意思呢?(不聪明、不灵巧)这只笨拙的螃蟹尼尼最后有发现自己大钳子的大用 处了吗?
——教师小结:尼尼的大钳子有时候会让尼尼很不开心,但是它的大钳子还是可以帮 助大家做很多的事情,你们帮它想一想大钳子还可以做什么事?
三、完整倾听故事,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播放视频,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2.教师小结:就像小葫芦说得一样,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缺点,还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当别人有缺点时不应该去嘲笑,而应该
去多多鼓励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帮助他解决问题,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四、师幼共跳《螃蟹体操》,活动结束。
附故事《笨拙的螃蟹》
螃蟹尼尼住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无忧无虑的,有爱他的爸爸妈妈和朋友们,他每天都很快乐。
他遇到了很多好朋友,他们一起玩游戏,最喜欢玩的就是捉泡泡的游戏了。一天,尼尼和朋友们在玩捉泡泡的游戏,“啪”的一声,尼尼笨拙的钳子把泡泡扎破了。
他们不能玩这个游戏了,于是开始玩追逐游戏。尼尼横着身子飞快地逃跑,可有一只钳子总是碍事儿。“呼哧!”尼尼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骨碌骨碌地从坡上滚了下来。他被埋在沙子里,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海龟不得不把他挖了出来。
追逐游戏不能玩了,大家又决定玩捉迷藏,尼尼爬进一个大贝壳,然后轻轻把壳盖上。这可是个绝妙的藏身之地。可是,没想到尼尼笨拙的钳子把贝壳碰碎了。“哎呀!”他大叫起来。尼尼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如果没有这对笨拙的钳子,我会藏得非常好!”
“别担心,尼尼。”水母一边说,一边把碎贝壳捡了起来,“这回我们藏,你来找。”
尼尼从一数到十后,开始找他的朋友们。他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龟;他在贝壳下找到了水母。可是,他把石堆的周围都找遍了。也没找到章鱼。
突然,他们听到求救声,原来,章鱼被海草紧紧地缠住了。
“救命!”章鱼拼命地扭来扭去,左摇右摆,海龟和水母也跑过去帮忙,可海草却越缠越紧。
尼尼想出个主意。他用钳子轻轻地把海草剪断,被剪断的小片海草随着海水飘走了。尼尼越剪越快,就像在围着海草跳舞。尼尼的钳子飞快地移动着,一会儿砍,一会儿切,一会儿撕,一会儿抛。很快,海水里到处都是打着转转的碎海草。
章鱼终于自由了。“谢谢你,聪明的螃蟹!”她欢呼起来。
尼尼高兴地挥舞起他的大钳子,他终于知道自己“笨拙的”钳子是多么有用了!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体验螃蟹尼尼对拥有一对笨拙的大钳子从不喜欢到感到自豪的心理过程。
2、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活动准备:
心理准备:认识各种海洋的生物物质准备:自制PPT《笨拙的螃蟹》、录音《笨拙的螃蟹》、图书《笨拙的螃蟹》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难点:体验螃蟹尼尼的心理变化过程。
活动设想:
价值分析
一、出示螃蟹图片,引出故事图片一语言讲述:
孩子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去神秘又美丽的海底世界逛一逛,我们会遇到谁呢?原来是一只大大的螃蟹。(引导幼儿与螃蟹打招呼)关键提问:这只大螃蟹长得什么样?
目标指向:让幼儿知道螃蟹有一对大钳子的外形特征。
教学策略:观察法、表述法追问:这对大钳子看上去怎么样?大螃蟹做起事情来方便吗?
小结: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名字叫做《笨拙的螃蟹》。
二、师生共同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语言讲述:
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像海龟和鱼那样能划水的鳍。
提问:有一天,尼尼看到朋友们,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PPT4)关键提问:螃蟹尼尼会对朋友们说什么?海龟是怎么回答尼尼的?
目标指向:学说故事对话(尼尼问:你们好,亲爱的朋友们,我能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吗?)(海龟说:你好尼尼,欢迎你和我们一起玩。)(水母说:你好尼尼,当然愿意,我们很高兴和你一起玩游戏。)(章鱼说:我们非常乐意你能来参加)教学策略:个别表述、集体分享、示范法、对话练习语言讲述:于是尼尼和朋友们一起玩捉泡泡的游戏。
(出示PPT5)关键提问: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呢?
目标指向: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个别表述、集体分享、观察法小结:你们讲了许多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啪!尼尼的大钳子把泡泡给弄破了。
提问:这时尼尼的心情怎么样?(伤心,难过,讨厌那对笨拙的大钳子)语言讲述:哎呀,他们不能玩这个游戏了,于是开始玩追逐游戏。尼尼横着身子飞快地逃跑,可有一只钳子总是碍事儿。
(出示ppt7)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尼尼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骨碌碌地从坡上滚了下来,他被埋进了沙子里,动也动不了。)关键提问:他会说些什么?
(尼尼:救命啊,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呀?)(海龟:可怜的尼尼,别害怕,我一定救你出来!)目标指向:学说寻求帮助时的话。
教学策略:观察法、表述法过渡句:因为尼尼的那两只笨拙的大钳子,这个游戏也不能玩了。于是大家决定玩捉迷藏。谁知道…… 咔嚓!尼尼笨拙的钳子把贝壳碰碎了。尼尼很伤心。
关键提问:这时他会想什么呢?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了解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一对大钳子的心情。教学策略:想象法、表述法(尼尼:“哎呀!”他大叫起来。尼尼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如果没有这对笨拙的钳子,我会藏得非常好!”)小结:你们讲得真好,尼尼越想越伤心,我们宝宝安慰他一下,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目标指向:培养幼儿学会安慰他人,关心他人。
过渡语:谢谢你们这群有爱心的宝宝,这时水母也急着来安慰尼尼。
(“别担心,尼尼,“这回我们藏,你来找我们吧。”)
三、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结尾,寻找解救章鱼的办法。
语言讲述:尼尼从一数到十后,开始找他的朋友们。他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龟,他在贝壳下找到了水母。可是,他把石堆的周围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章鱼。
关键提问:章鱼藏到哪里去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目标指向:让幼儿想象故事的发展,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教学策略:幼儿自由表述提问:章鱼是如何得救的?请你们自己去看小图书,秘密就在这里面。
语言讲述:看了小图书,你们知道原因了吗?(幼儿自由表述)小结:螃蟹尼尼用钳子轻轻地把海草剪断,被剪断的小片海草随着海水漂走了。章鱼终于自由了!尼尼高兴地挥舞起他的大钳子,他终于知道自己的钳子是多么有用了!
四、完整讲述故事内容语言讲述:现在跟着录音我们一起轻轻的讲一讲这个故事。
引出故事主题,让幼儿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想象螃蟹的特征,并让幼儿知道朋友初次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是基本的礼貌。通过观察画面,让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能用完整语言表述故事中的对话,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抛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能积极、认真地阅读和思考问题。
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联系生活,寻求帮助的话。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第三篇:《笨拙的螃蟹》教案(范文)
语言《笨拙的螃蟹》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在观察、想象、表演中体会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ppt1 师: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封面图片)
师:观察这幅图,形容一下,这是一只___________的螃蟹。
师:原来呀,这只叫尼尼的螃蟹非常不喜欢自己的一对大钳子。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不好看,太大了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讲述故事,引导倾听
1、第一部分
ppt2:师: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他的朋友们都没有这样笨拙的钳子。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像海龟和鱼那样能划水的鳍。
提问: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那它喜欢什么?为什么?
(喜欢章鱼和水母的触手可以挠痒痒,海龟和鱼的鳍可以划水)不喜欢自己大钳子的尼尼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往下看吧。
2、第二部分
ppt3:提问:尼尼和哪些好朋友在一起?(海龟、章鱼、水母)
它们在玩什么?(捉泡泡)
ppt4:提问:发生了什么事?(大钳子把泡泡扎破了)
ppt5—6:师讲述“尼尼笨拙的钳子把泡泡扎破了!”至“我会藏得非常好!”
提问:故事说到这,谁来回忆一下,刚才尼尼和好朋友们都玩了哪些游戏?为什么又不玩了?(捉泡泡、追逐游戏、捉迷藏)
提问:你觉得这个时候尼尼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为什么?(伤心、生气,因为大钳子让尼尼什么游戏都做不了)
如果你是尼尼的朋友,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请个别幼儿安慰一下尼尼)
3、第三部分
ppt 6师:水母安慰道: “别担心,尼尼,这回我们藏,你来找。”尼尼从一数到十后,开始找他的朋友们。他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龟;他在贝壳下找到了水母。可是,还有谁没有找到?
师讲述至“越缠越紧”
提问:大家都没办法了,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也来帮忙想想办法!
谁来了?尼尼想到了什么办法?尼尼这时候的心情又会怎么样?为什么? 师:这个好听的故事有个有趣的名字叫“笨拙的螃蟹”,你觉得“笨拙”是什么意思呢?(不聪明、不灵巧)这只笨拙的螃蟹尼尼最后有发现自己大钳子的大用处了吗?
师小结:尼尼的大钳子有时候会让尼尼很不开心,但是它的大钳子还是可以帮助大家
做很多的事情,你们帮它想一想大钳子还可以做什么事?
三、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师:故事讲完了,让我们再回忆一下,用两三句话来说说这个故事吧。
师: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
师:对于像尼尼这样的同学,你会像水母、海龟和章鱼那样去对待这样的同学吗?怎样做?
师:能让你成为“笨拙的”、或者“聪明的”、“有力量的”,并不是大钳子,而是你怎样去看待它,去使用它。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珍惜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班上有像尼尼这样的同学吗?不把名字说出来,我们就把下面这首诗歌送给这些同学吧。
三、诗歌拓展 我和小鸟和铃铛
我伸展双臂,也不能在天空飞翔,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子,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 会唱好多好多的歌谣。
铃铛、小鸟、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五、仿写诗歌
铃铛、小鸟、还有你,你们不一样,你们都很棒!
第四篇:笨拙的螃蟹(认识自我)
语言:笨拙的螃蟹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2、初步感悟:决定自己笨拙或有用的,关键是如付看待自己。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封面
1、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这幅图,形容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螃蟹?原因是什么,说来听听。
3、可是,这本书的名字去叫“笨拙的螃蟹”,你猜猜是什么原因?“笨拙”是什么意思?
二、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1、这只笨拙的螃蟹,他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读故事吧。
2、你从图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尼尼不喜欢它的大钳子?
3、尼尼的朋友真多,你有朋友吗?说来听听。
4、现在不能玩泡泡了。章鱼、海龟、水母会怎么对尼尼说呢?
5、玩追逐游戏,仔细看,谁追谁?为什么?
6、追逐游戏也不能玩了,那么,如果你是水母,海龟,章鱼,你会怎么做呢?
7、章鱼藏在哪里了?
8、可海草却越缠越紧,怎么办?
9、观察章鱼和尼尼开心的表情,尼尼为什么很开心?
10、画面上,螃蟹尼尼又和伙伴们一起快乐地玩耍了,不过再也看不到那只“笨拙的螃蟹”了。
三、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故事讲完了,让我们再回忆一下,用两三句话来说说这个故事吧。
2、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
3、班上有像尼尼这样的同学吗?不把名字说出来。我们就把这个故事送给这些同学吧。
4、对于像尼尼这样的同学,你会像水母、海龟和章鱼那样去对待这样的同学吗?怎样做? 我们也把这个故事送给这些可爱的同学吧。
5、能让你成为“笨拙的”、或者“聪明的”、“有力量的”,并不是大钳子,而是你怎样去看待它,去使用它。
四、后续:编写故事,配上插图
尼尼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他后来和小伙伴还会有哪些故事发生呢?请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跟爸爸妈妈分享后,再一起说说尼尼后面的故事,并把它画下来,好吗?
《笨拙的螃蟹》教学设计
《笨拙的螃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这一对大钳子总让他什么事儿都做不好:在与朋友玩泡泡、追逐、捉迷藏的游戏中,大钳子总是让自己很难堪,把事情搞砸。尼尼非常羡慕他的朋友们,因为他们都没有这对碍事儿的大钳子。可在后来的一次游戏中,章鱼被水草困住,其他朋友都无能为力,而尼尼的大钳子却派上了用场,刷刷几下,就切断了困住章鱼的水草,把朋友救了出来。原来,看似笨拙的大钳子其实并不笨拙。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2.初步感悟:决定自己笨拙或有用的,关键是如何看待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猜个谜语,是一种海洋动物,它横着走路的,你们知道是谁吗?
师;同学们真厉害,请看大屏幕,你们猜中了。
师:孩子们,认真观察一下,这只螃蟹哪一部分最显眼、最威武呢?(学生观察回答)师:是的,可是这双大钳子却给螃蟹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所以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只螃蟹是一只笨拙的螃蟹。(板书:是一只笨拙的螃蟹)
师:不过,这只笨拙的螃蟹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尼尼”,那么尼尼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大钳子的?
二、师开始讲故事:
1、“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在这里停下,让学生看画面,去发现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生观察回答)并让他们模仿一下喜欢的时候的样子,再模仿一下不喜欢时候的样子。
2、他的朋友们都没有这样笨拙的钳子。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像海龟和鱼那样能划水的鳍。”
3、一天,尼尼和朋友们一起玩捉泡泡的游戏。画面上,一个白白的、大大的、圆圆的泡泡正被章鱼、海龟、水母顶来顶去呢,真好玩。可是......孩子们也预测到泡泡到了尼尼那里会是什么样。
“啪!”尼尼笨拙的钳子把泡泡扎破了。问学生:“现在怎么办呢?不能玩泡泡了。章鱼、海龟、水母会怎么对尼尼说呢?”
4、他们不能玩这个游戏了,于是开始玩追逐游戏。尼尼横着身子飞快地逃跑,可有一只钳子总是碍事儿。(在这个画面,停下了,让同学们观察是“谁追谁”)
5、“呼哧!”尼尼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骨碌骨碌地从坡上滚了下来。
他被埋在沙子里,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海龟不得不把他挖了出来。“追逐游戏也不能玩了,那么,如果你是水母,海龟,章鱼,你会怎么做呢?”
6、大家又决定玩捉迷藏,尼尼爬进一个大贝壳,然后轻轻把壳盖上。这可是个绝妙的藏身之地。
尼尼笨拙的钳子把贝壳碰碎了。“哎呀!”他大叫起来。尼尼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如果没有这对笨拙的钳子,我会藏得非常好!” “别担心,尼尼。”水母一边说,一边把碎贝壳捡了起来,“这回我们藏,你来找。” 尼尼从一数到十后,开始找他的朋友们。他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龟;他在贝壳下找到了水母。可是,他把石堆的周围都找遍了。也没找到章鱼。谁来帮助尼尼找找,章鱼藏在哪儿呢?
7、突然,他们听到求救声,原来,章鱼被海草紧紧地缠住了。“救命!”章鱼拼命地扭来扭去,左摇右摆,海龟和水母也跑过去帮忙,可海草却越缠越紧。(该怎么办呢?)
8、他用钳子轻轻地把海草剪断,被剪断的小片海草随着海水飘走了。尼尼越剪越快,就像在围着海草跳舞。尼尼的钳子飞快地移动着,一会儿砍,一会儿切,一会儿撕,一会儿抛。很快,海水里到处都是打着转转的碎海草。
画面定格在这里,让孩子们观察章鱼和尼尼开心的表情,问:“尼尼为什么很开心?”
9、章鱼终于自由了。
“谢谢你,聪明的螃蟹!”她欢呼起来。
尼尼高兴地挥舞起他的大钳子,他终于知道自己“笨拙的”钳子是多么有用了!
10、螃蟹尼尼又和伙伴们一起快乐地玩耍了,不过再也看不到那只“笨拙的螃蟹”了。
三、拓展延伸
尼尼不再是一直笨拙的螃蟹,那么尼尼是一只怎样的螃蟹呢? 出示问题:尼尼是一只____的螃蟹。在我们这个班里,老师知道有很多水母、海龟和章鱼这样的孩子,也有像尼尼这样的孩子?在对待比较‘笨拙’的伙伴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四、作业设计
螃蟹尼尼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哦,他后来和小伙伴还会有哪些故事发生呢?请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跟爸爸妈妈分享后,再一起说说尼尼后面的故事并把它画下来,好吗?
第五篇:《笨拙的螃蟹》教案(定稿)
语言《笨拙的螃蟹》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在观察、想象、表演中体会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ppt1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不开心、生气)
师:原来呀,这只叫尼尼的螃蟹非常不喜欢自己的一对大钳子。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不好看,太大了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认真的倾听
1、第一部分
ppt2:师: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他的朋友们都没有这样笨拙的钳子。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像海龟和鱼那样能划水的鳍。
提问: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那它喜欢什么?为什么?
(喜欢章鱼和水母的触手可以挠痒痒,海龟和鱼的鳍可以划水)不喜欢自己大钳子的尼尼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往下看吧。
2、第二部分
ppt3:提问:尼尼和哪些好朋友在一起?(海龟、章鱼、水母)
它们在玩什么?(捉泡泡)
ppt4:提问:发生了什么事?(大钳子把泡泡扎破了)
ppt5—6:师讲述“尼尼笨拙的钳子把泡泡扎破了!”至“我会藏得非常好!”
提问:故事说到这,谁来回忆一下,刚才尼尼和好朋友们都玩了哪些游戏?为什么又不玩了?(捉泡泡、追逐游戏、捉迷藏)
提问:你觉得这个时候尼尼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为什么?(伤心、生气,因为大钳子让尼尼什么游戏都做不了)
如果你是尼尼的朋友,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请个别幼儿安慰一下尼尼)
3、第三部分
ppt 6师:水母安慰道: “别担心,尼尼,这回我们藏,你来找。”尼尼从一数到十后,开始找他的朋友们。他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龟;他在贝壳下找到了水母。可是,还有谁没有找到?
师讲述至“越缠越紧”
提问:大家都没办法了,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也来帮忙想想办法!
谁来了?尼尼想到了什么办法?尼尼这时候的心情又会怎么样?为什么? 师:这个好听的故事有个有趣的名字叫“笨拙的螃蟹”,你觉得“笨拙”是什么意思呢?(不聪明、不灵巧)这只笨拙的螃蟹尼尼最后有发现自己大钳子的大用处了吗?
师小结:尼尼的大钳子有时候会让尼尼很不开心,但是它的大钳子还是可以帮助大家
做很多的事情,你们帮它想一想大钳子还可以做什么事?
三、完整地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