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漫谈两首绝句 “肥”与“瘦”
漫谈两首绝句 “肥”与“瘦”
河北省盐山县小庄乡十四户中心校
赵鸿琴 诗,是文学艺园的一枝奇葩;诗,以其凝练独树一帜。绝句,长则28字,短则20字;以“瘦”见长者多,以“肥”跻身于传世名篇之林的亦俯拾皆是。
唐· 杜牧的《清明》,即“肥”诗的传世名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即“清明”;“路上行人”:“行人”自然在“路上”;“酒家何处有”,已有“借问”之意;“遥指杏花村”:未必仅限于“牧童”!减“肥”之后便是:“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瞧,这也是一首很不错的诗。
这样的“肥”诗,再如杜牧的《赤壁》(《语文》,初中三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孔雀春深锁二乔。”减“肥”后便是:折戟铁未消,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便,孔雀锁二乔。”也很好。
绝句以“瘦”的“可怜”,才跻身于传世名篇之林的,唐·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即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瞧,“七句”内容,“藏”在四句里,险些“瘦”了一半。把“语意”补足当是:松下问童子:“尊师干啥去?”言师采药去。“何处采药去?”“只在此山中。”“方位请明指?”“云深不知处。”三句问话藏在三句答话之中了。寓问于答,是本篇的特色,也是“瘦”的一种技法。
“瘦”之技法也不是绝句的“专利”,杜甫的《石壕吏》(《语文》,初中
册,版本同前):“„„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至于“吏呼一何怒”咄咄逼人的质问,已容在“妇前致词”的答话之中了。有的版本,如《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年版),把“三男邺城戍”至“犹得备晨炊”放在了一个引号之中了,但读者千万别认为:这“老妪”还非常健谈——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滔滔不绝,一气就把“吏夜捉人”之事谈妥了!笔者认为:“妪”的“致词”,是在“吏”的“呼”“一何怒”的逼问下,一点一点的,断断续续的逼出来的,至于“吏”的“呼”“怒”,甚至要搜、要打的威逼,杜老先生已作了“剪辑”,用“蒙太奇”的技法,留下了这些不相连关的“妇致词”特写画面。至少“瘦”掉了:“你家几个儿子,统统交出来!”„„“‘室中更无人’?怎么小孩子哭呢?”„„“‘唯有乳下孙’?吃谁的乳?快把小孩子的母亲交出来!不然„„”。
“肥”“瘦”是一种技巧,是一种艺术。“肥”,也不限于语意的“复指”,“瘦” 也不限于“藏问于答”。其手段、技巧,是多种多样的:从语意的“复指”,到辞格的“反复”,到章节的“复踏”,到镜头特写,均属“肥”的艺术。从对象的简述,到典故的运用,到情节的跳跃,到镜头“蒙太奇”,均属“瘦”的艺术。
“肥”“瘦”的运用,又有相关性:《寻隐者不遇》有答的“肥”,才能“寓”问的“瘦”。元·马致远的“老树古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又是“景”的“肥”与“言”的“瘦”的“统一”
它又不为“诗歌”所独有:《黔之驴》(《语文》(初中二册,版本同前),写驴的笔墨极“瘦”,只有“庞然大物”(侧写),“一鸣”“不胜怒”“踢之”(直写)等十多个字;相反,写虎的笔墨却非常之多:从开始的畏驴,到中间的察驴,到最后的吃驴,都写到了。即有不断发展的行动的生动描写,又有不断变化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可谓“肥”之致(目题是《黔之驴》吗),以致有人误认为《黔之驴》,宜作“《黔之虎》”了。
“肥”、“瘦”是艺术表现形式,“肥”有“肥”的好处,“瘦”有“瘦”的妙用,品评高下,大可不必,更未必做到——维纳斯,补上断臂反成庸品;大肚子弥勒佛,减了肥就是小鬼。本文所述,旨在用“肥”“瘦”艺术手法,去理解作品,绝无为古之诗文减“肥”增“胖”之意,特此声明!
文章来源:河北远程教育网
第二篇:杜甫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翻译: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的思想感情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 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 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 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第三篇: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周恩来人物阅读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读《周恩来与他的世纪》有感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建国前,斯大林和米高扬也说过:“你们在筹建政府方面不会有麻烦,因为你们有现成的一位总理,周恩来。你们到哪里去找这样好的总理呢?”
前苏联总理柯西金对毛主席说:“像周恩来这样的同志是无法战胜的,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家。”末了,他又补了一句:“前天美国报纸上登的。”
他,就是周恩来,一位饱含国内外盛赞的伟大政治家,而他自己却多次明确地讲过自己不是帅才,还说自己做不到举重若轻。
在一次涉及人事分工的会议上,毛泽东望着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来怎么样?”周恩来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作不了帅才„„”邓小平也在会上坦率地说:“周恩来同志不能当主席的接班人,不是帅才。”董必武慢条斯理地说:“他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很好的大管家。”
对于周总理,我熟悉而陌生。从小学开始,教科书上总是频频出现他的名字和生平事情,爸爸有空了也总会讲起那段红色革命时期。从小对于周总理我便饱含崇敬之心,从他在日内瓦会议的慷慨陈词到伟人离世,十里长街百姓自发相送洒泪长街的感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他的人格魅力和超凡能力,我也深深地为祖国曾经出过一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而感到自豪,对于他的贡献更是深深崇拜。而对于总理,我从未系统了解他的一生,直到今天我捧起这本书——《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从一开始地随意翻阅到最后细细品味,我仿佛更了解了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人。
由于种种原因,周恩来出生后就被过继给了婶婶陈氏。这个聪慧的女人教给周恩来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告诉他做人要宽宏大量会容忍。70 年之后,当周恩来弥留之际,也许他还记得韩信的故事。他在生命的后半段遭到一个好报私仇的妇人——江青的迫害。他忍辱负重,终于拯救人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
陈氏对经常给周总理讲战争的故事,向他展示先人的机智勇敢。她孜孜不倦的交到激起了周总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永攀高峰的勇气。这成为了他最宝贵的品格。除此之外,他还醉心于历史,无论是中国的封建时代,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他都认真研读,这造就了他渊博的知识和对历史敏锐的眼光。而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们的奋斗史也同样指导了他日后的革命道路。
陈母的教导培养了他完善的人格,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大学毕业,当时的校长张伯菩给他作的评语是:“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富于感情,热情奔放,但又能作极大的自我控制和长时间的沉默。周恩来获得了是可以完全信赖的朋友的好名声,而他一辈子都保持了这一名声。
毕业后周恩来选择了在日本深造,正式开始了他“救国救民”的旅程。1920年至1924年他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之后他更是依靠他敏锐的眼光,睿智的思维和不朽功勋成为了中国当之无愧的总理。
“文化大革命”中,周总理面对着错综复杂的政局,面对着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破坏,在荆棘中潜行,在泥泞中苦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依靠自己的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超凡的公关能力,做出了令世人赞叹的无与伦比的贡献。令他非常痛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知识分子的伤害和贬低在不断加剧。民主革命中,正是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把中国并不信仰共产主义、但却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工作添砖加瓦。然而1951 年以后各种政治运动接踵而至,使他们遭到越来越多的政治折磨、伤害。周恩来为此但他利用一切机会和可能,对毛主席“左”的错误思想,提出建议;或是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加以解释和引导。并且极尽所能,保住了一大批老革命家,为之后战胜四人帮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此,邓小平说:“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
对于文革这场浩劫,人们主要持两种看法。第一种人认为,他对于毛所犯下的错误没有给出及时的指出并纠正,没有遏制住这场空前绝后的灾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种人认为,他忍辱负重,保了很多人,在战胜四人帮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在毛主席完全被四人帮洗脑的时候,他知保持清醒,可是他又不能公然地反抗毛主席,那样就等于将自己想要管这些事情的初衷扼杀在摇篮里。他得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同时要左右周旋,尽可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这是唯一的出路,这是他为了调节此时事态发展唯一的出路。他于国于民有利,于国于家有功!
作为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管家,周总理的繁忙可以想象,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周总理日理万机,总管一切,为了工作放弃了无数睡眠时间。当别人已经陷入梦想,他还在伏案工作。周总理生前留下的20多本工作日历,便是他日夜操劳的历史记录。他曾说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他英俊的面孔曾使所有的中国人为之骄傲,可是在连续工作的重压下却变得那么瘦削灰黄,眼窝深陷,以至于之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担心他的健康,联名写了一张大字报,结合邓颖超提出的五条补充建议,一起贴在了周总理办公室的门上。可是,虽然如此,他还是没有做到,哪怕在他重病时期。最后1976年他拖着病体告别了我们所有人。十里长街送总理,多少人潸然泪下,为这位老人的离去,多少人扼腕叹息,为这位伟大政治家的陨落,知道我们现在翻开历史课本看到他去参加万隆会议时头戴礼貌身穿长袍的精神矍铄,气势昂扬,还是不禁为没有身在有他的时代而感到难过。
中国人最讲究传宗接代,古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残酷的地下斗争和战争夺去了邓颖超腹中的婴儿,以后又摧残了她的健康。可是退一万步讲,以总理之权位、才干和他的儒雅气质,何愁不能再建家室,传宗接代呢?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一辈子一生都只守着自己的夫人,更见其人格之伟大。
从小相比于毛主席,我更敬爱周总理,这其中也因为他离世后的无声无息。他没有作精美的水晶棺材,摆在纪念堂里供众人瞻仰遗容。他说“把我的骨灰撒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撒到水里、土里去,”在周总理离世后,他的的遗体在八宝山火化,当晚一架农用飞机在清冷的夜色中起飞,将那一捧银白的灰粉撒入海空,也许就是这一撒,总理的魂魄就永远充满人间,贯通天地。作为一个曾叫世界天翻地覆的英雄,在离世后不留一丝痕迹,不建墓碑,不留骨灰。魂兮何在,无限相思寄何处?也许总理有总理的考量,或许不希望共产党在那么艰难的时候为自己的事大费周章,或许不希望敬爱他的人民有纪念的回报和香火的馈赠。又或者他更不愿在身后出现什么“僭越”式的悼念,或因此又生出一些政治上的尴尬。
周总理的一生,成就斐然而又人格高大。他不计荣华富贵,不求儿孙满堂,抛去自己的健康,用他的政治才华让中国这个国家在危难之时崛地而起,他富有的高超外交才能,亲和力和人格魅力又让同时代多少政治伟人为之折服。
周总理死后,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国旗全降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就是他拼命工作的答案,他用自己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他用自己的伟人气质,完善人格,惊人成就折服了世界人,也创造了属于他的一个时代。
第四篇:《肥唐瘦宋》闲舞人舞蹈工作室3
寻找那历史中的一抹嫣红—舞剧《莲花》带来的启示
Looking for the Blush of History—Insights from Dance Opera “Lotus” 文/梁戈逻
Script: Liang Geluo 图/柯洲
Figure: Ke Zhou
公元2 0 1 4年,秋,我独自一人行走在通往莫高窟的戈壁上,此时,一台名为《莲花》的舞剧,正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这是否是个美丽的巧合,我不得而知;这是否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向经典致敬,我不得而知。
In the autumn of 2014, I was walking alone in the Gobi Desert leading to Mogao Caves when the dance opera named Lotus was on in Poly Theatre in Beijing.I don’t know if it is a beautiful coincidence.And I don’t know whether it can be rated as paying respects to the classic in different ways, either.我一向是武断的,在艺术作品的赏鉴上,正如,那千百年来在这片戈壁上寻找、描绘的人们一样,我们固执地相信着那些我们所相信的东西。大漠孤烟,长河日落,莫高窟的天际线上开始出现了一抹嫣然的绯红,我向她而去,他们,也向她而去,我们翩翩起舞,我们,以美的名义,殊途同归。
I am always arbitrary in appreciation of art works.Just like people who are searching for and depicting their dream in the Gobi Deser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e are stubborn to believe in what we believe.With the lonely smoke in desert and the sinking sun over the endless river, a beautiful blush begins to appear on the skyline of Mogao Caves.I am heading towards her and they are also heading towards her.We are dancing lightly and we are reaching the same goal by different means in the name of beauty.舞剧《莲花》,简单来说就是讲述了一个敦煌的工匠雕塑一尊“菩萨”的故事。其中的种种我就不用笨拙的语言来一一赘述了,语言在肢体的面前,往往变得哑口无言,就好像日常生活在面对舞台幻境的目瞪口呆是一样的。我想说的是,我从舞剧《莲花》中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或者能够成为作品之外的价值吧。In brief, the drama opera, Lotus, relates a story, in which a sculptor of Dunhuang carved a “Bodhisattva”.I will not describe the concrete plots in detail with my clumsy language, for facing body motions, language will always be reduced to silence, just as daily life will be stunned while facing the fantastic scenes on the stage.What I want to say is that I see some interesting phenomena in the dance opera, Lotus.Maybe it can be the value beyond the work.首先,要说的是,这朵《莲花》很时尚。赵小刚和张云峰领衔的闲舞人工作室,做了一个《肥唐瘦宋》系列演出,第一季叫《肥唐瘦宋》,第二季就是《莲花》。这两个作品都展现出了惊人的美和时尚感。美,大家可能会有所共鸣,那么什么是时尚呢?百科全书和坊间有众多的说法,我的认识是:“时尚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标准,是一种独立的思考,是一种足够的自信,是一种能够被大众所羡慕和追捧的。” 这样说起来,绝大部分中国舞台上的作品,是极其不“时尚”的,甚至就没有人想过舞蹈应该时尚,总是跟在其他艺术门类后面亦步亦趋的舞蹈,就像是个跌跌撞撞拼尽全力才勉强及格的差生一样,永远没有哪怕是想一下,她自己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这是当前中国舞蹈界的悲哀,当然,这也是未来后起者的巨大空间。《莲花》是有独立思考的,《莲花》是足够自信的,《莲花》是被大众所艳羡的,所以,《莲花》是时尚的。而这一切的基础构威,正是——美。中国大众并不是没有审美能力,而是这种能力长期被诸如垃圾电视或二人转类型的市井文化长期蒙蔽,但当真正面对古典的精致的美的时候,那种一脉相承的文化认同,那种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审美冲动,还是能够相互共鸣的。
First, I must say the lotus is fashionable.Leisurely Dancer Studio headed by Zhao Xiaogang and Zhao Yunfeng initiated a series of performances, named by Plump Tang and Slender Song.The first season is called Plump Tang and Slender Song and the second one called Lotus.Both of the two works present surprising beauty and sense of fashion.About beauty, maybe all of us can generate resonance.Then, what about fashion? There are various opinions about it in encyclopedia and among the common people.In my opinion, “Fashion must be possessed with the following three standards: a kind of independent thinking;a kind of adequate self-confidence;something that can be admired and pursued popularly”.Considering the above mentioned, most works on Chinese stage are not fashionable at all.There are even no people thinking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dance should be fashionable.Always following other arts at every step, dance is just like a poor student, who is staggering along her way and exerting all her efforts to manage to pass a test.She has even never thought of the chance that she could be the trend of the era.It is a great pity for the modern Chinese dance.Of course, it also leaves giant space for the future successors.Lotus is possessed with independent thought and adequate self-confidence, which is admired by the masses.Therefore, Lotus is fashionable.It is beauty that constitutes the basis of all of the mentioned.It is not to say that Chinese people have no aesthetic abilities but the ability has been deceived by the street culture, like trash TV programs and the song-and-dance duet, for a long time.However, when confronting the classical and delicate beauty actually, the masses can still generate the resonance due to the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traced to the same origin and the aesthetic impulse hiding in the inner heart.其次,《莲花》之美,在于内心的宁静和细节的到位。内心的宁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创作者达到了“无欲则刚”,无欲则美。舞剧《莲花》完全由个人投资的,不是为了参加比赛的创作,不是为了迎合讨好的命题作文,所以也不必和一窍不通的投资方讨价还价,不必和不懂装懂的官员对牛弹琴,这一切使得创作回归了创作本身,这一切让创作变得美好、纯粹。就好像雨后池塘中的野荷,开得随性,开得自由,开得云淡风轻。《莲花》所展示出来的这种创作心态,我认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然,这个状态的达成是要有物质的基础的,要有实力积淀的。更难得的是,当有了这些之后,你还有一颗能够忘记得失的心。
Secondly, the beauty of Lotus lies in tranquility of inner heart and appropriate details.Tranquility of the inner heart is due to the creators achieve the state of being austere without selfish desires or being beautiful without selfish desires.The dance opera, Lotus is completely invested personally, which is not a creation for competition or an essay with given topic only for ingratiation.Therefore, there is no need to bargain with the investor who is utterly ignorant of dance.Nor they need to waste good acts on the officials who pretend to understand dance.All of these make creation return to creation, which make creation more beautiful and pure.The drama opera is just like a wild lotus in the pond after rain, which blossoms in a leisurely and free style, without any restriction.Such a creative psychology displayed in Lotus is commendable in my opinion.Of course it requires material bases and strength accumulation to achieve the state.What is more precious is that you still have a heart being able to forget gains and losses with the conditions mentioned above.
第五篇:《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同步练习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课课练
一、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
暴:()、()、()
此:()、()、()
寺:()、()、()
天:()、()、()
二、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
1.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部,余下的部分是()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该字的上半部分笔顺是:
2.鸣翠柳的“翠”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写成“羽”字是否正确?。“柳”字的右半部分的笔顺是:。
3.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字,哪儿容易写错?它与“岭”字的右半部分有什么区别?
三、把诗句补充完整,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日照()生(),()瀑布挂()。..
2.()直下()尺,()银河()天。..
四、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2.“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
3.“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是虚指,意思是行程很远。()
4.“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青天”指的是青色的天。()
五、按照所注的停顿来读《望庐山瀑布》,以它为例,找出《绝句》的停顿,再有感情地朗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