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润滑油教案-中级
润滑油、脂生产工技能鉴定培训讲义-中级工
第一部分
炼油基础知识
第一节
石油的一般形状及其化学组成一、石油的一般形状
石油定义: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外观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组成相当复杂,是由C1以上的碳氢化合物组成,含有分子量很小的气体烷烃,也有分子量为1500――2000烃类。
颜色:大多是黑色,也有暗绿、赤褐、浅黄。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C(83—87%)、H(11---14%),还含有S、O、N及微量金属。
三、石油的族组成
(一)烃类
气态烷烃
C1------C4
烷烃
液态烃
C5-------C15
固态烃
C16-----
单环
多存于汽油中
环烷烃
双环
多存于煤油、柴油中
三环以上
存于柴油及重组分
芳香烃
(二)石油的非烃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沥青质。
第二节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一、蒸汽压
1)蒸汽压定义: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它液面上的蒸汽呈平衡状态时,由此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2)蒸汽压的意义:蒸汽压的高低表明了液体中分子逃离液体汽化或蒸发的能力,蒸汽压高,说明液体越易汽化。
二、馏分组成与平均沸点
1、馏分组成
石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和物,各个组分有其各自不同的沸点。按照各组分沸点的差别,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馏。
馏分:按一定的沸点分得的油品叫溜分。
在石油产品的质量控制或在原油的初步评价时,常用较粗略而又简便的恩氏蒸馏来测定油品的沸点范围。馏程
用恩氏蒸馏测定器,当加热油品蒸馏而馏出第一滴液体时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
终馏点(干点):当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最高气相温度,称为终馏点。
馏程:从初馏点到干点的温度范围称为该油品的馏程。
2、平均沸点
平均沸点有几种,它们的求法及用途也不一样。主
要有体积平均沸点、重量平均沸点、立方平均沸点、中平均沸点。
三、密度
密度:单位体积内油品的质量称为油品的密度。
单位:g/cm3,kg/l
相对密度:液体油品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
由于水在4 ℃
时的密度为1,所以通常以规定温度4℃
水为基准。即将温度t℃的油品密度与4 ℃
水的密度之比称为该油品的相对密度。写成d 4t
四、特性因数
定义:特性因数是把相对密度与平均沸点关联起来,说明油品化学组成特性的一个复杂参数。用K表示。
K烷烃〉K环烷烃〉K芳香烃
五、平均分子量:
由于石油是各种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所以石油馏分的分子量取其各组分分子量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分子量。
油品的分子量随石油馏分沸程的增高而增大或随密度增加而增大。
六、粘度
1、粘度的定义:粘度是表示液体流动时分子间因摩擦而产生阻力的大小。
2、油品的粘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指标,是油品特别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在油品流动和输送过程中,粘度对压力降起着重要作用。
3、油品粘度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油品的粘度与烃类的分子量和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是:油品粘度随烃类的沸点升高和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烃类中烷烃的粘度最小,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粘度较大;胶质的粘度最大。
4、油品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对油品的粘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粘度减小;温度降低则粘度增大,油品越粘稠。温度更高,油品的粘度就趋向一不变值。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对评定石油产品的性质,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润滑油。5 粘度特性
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温特性。
对润滑油来说,要求在温度升高时,粘度不要下降太大;而粘度降低时,粘度增大不要显著,以保持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冬夏季的通用性。即是说,粘度随温度变化缓慢的油品,粘温特性好,相反则粘温特性差。粘温特性是润滑油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油品的粘度与压力的关系 除水以外,任何液体的粘度均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大.高压时,要考虑油品粘度与压力的关系问题。
七、低温性能
油品的低温流动性指标,都是在特定的仪器中测定的,有严格的条件性。冷滤点(要求)
冷滤点:是指按照规定的测定条件,当试油通过过滤器的流量每分钟不足20ml时的最高温度。
测定方法: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当试样不能流过过滤器或20毫升试样流过过滤器的时间大于60秒或试样不能完全流回试杯的最高温度,以摄氏度标记。
(二)凝固点(要求)
石油产品的凝固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油品在试管中被冷却到某一温度,将试管倾斜45度角,经一分钟后,液面未见有位置移动,此种现象即称为凝固,产生此种现象的最高温度称为油品的凝固点。
油品含蜡多,凝固点就高,所以,凝固点的高低,可表示油品含蜡的(三)熔点
熔点是石蜡和地蜡的重要指标之一。熔点可以认为是石油产品由液态变为固态,或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石蜡的牌号是按其熔点高低来划分的。
(四)软化点
石油残渣油和沥青的软化点是用环球法测定的。将钢球反预先装了沥青的环上,然后一起放在热水浴中,加热水浴直至小球将铜环中的沥青压下,此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
(滴点)润滑脂、凡士林等的滴点是用滴点器测定的。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时,试样从仪器的小孔中滴出第一滴或油柱接触试管底时的温度,即为其滴点。
七、燃烧性能
石油产绝大多数用作燃料,而油品又是极易着火的物质,因此,要研究油品的着火、爆炸等有关性质。油品的闪点、自然点对储存、运输、产品使用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石油产品燃烧发出的热量,更是各个部门获得能量的重要来源。
(一)闪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加热,随温度的升高,油蒸汽在空气中(油面上)的浓度也随之增加,当升到某一温度时,油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中,油蒸汽达到可燃浓度,若把火焰靠近这种混合物,就会发生闪火,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油品的闪点。
简单说:油品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方法: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为闭口闪点,油品蒸发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对于轻质石油产品和重质石油产品都能测定;另一为开口闪点,测定时油蒸汽能自由地扩散到空气中,用于重质油
品、润滑油的闪点测定。
同一油品的开口闪点比闭口闪点高。
闪点在45度以下的称为易燃液体,闪点在45度以上的称为可燃液体。按油品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送、储存和使用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
(二)燃点、自燃点
1、燃点:油品加热至闪点遇到明火即产生闪火。如继续升高温度,油蒸汽可以再闪火,而且生成的火焰比前更大,当加热至某一温度时,引火后,火焰不再熄灭,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油品的燃点。
简单说:油品发生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2、自燃点:如果将油品预先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然后使之与空气接触,则无需引火,油品自行燃烧起来,能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注意:油品沸点越低,则越不易自燃。即闪点越低,自燃点越高。如,重油易自燃,轻油不易自燃。闪点和燃点是油品重要的安全指标。
在炼油厂,高温的重油管线、法兰及渣油泵,如密封不好而漏油,就会发生油品自燃起火事故。
3、实际胶质
实际胶质是指100毫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的残留的胶状物质的毫克数。它用以测定汽油、煤油或柴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也是表示安定性好坏的一项指标。
第二章
石油产品的分类及燃料油品的使用要求 第一节
石油产品的分类
石油产品主要类别:燃料油;润滑油;润滑脂;蜡、沥青、焦;石油化工产品五大类。第二章
石油炼制基本概念 第一节、石油的分类
一、工业分类:按原油比重分类、按含硫量分类、按含胶质量分类。
硫含量低于0.5%为低硫原油,高于0.5%而低于2%为含硫原油,高于2%为高硫原油。(没有同一标准)
二、化学分类
(一)特性因数(K)分类: 石蜡基原油,K=1215—12.9 中间基原油K=11.15—12.15 环烷基原油K=10.5—11.5
(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第一关键馏分:常压下250—275度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残油减压275—300度馏分 第二节
原油加工方案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燃料型: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
燃料---润滑油型:除了生产作燃料的石油产品外,减压馏分油和减压渣油还生产各种润滑油产品。
燃料----化工型:生产燃料,还生产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第三节
石油加工过程
主要有: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裂化、焦化过程。重整加工过程
油品的精制:包括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油、脱蜡,加氢和电化学精制。化工生产过程。油品的调和过程 概念:
一次加工:指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所得的轻重产品称直馏产品。一次加工装置的原油加工能力代表炼厂的生产规模。
二次加工:用直馏产品为原料,以提取轻油收率或产品质量、增加油品品种为目的的加工过程。如,催化裂化、重整。
常减压生产工艺知识
一、常减压蒸馏概念
1、蒸馏:加热混合物使其沸点较低的轻组分汽化和冷凝粗略分离的操作称为蒸馏。
2、精馏:加热混合物使其沸点较低的轻组分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使各组分达到精确分离的操作称为精馏。
3、常减压蒸馏:是指在常压和负压条件下,根据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原油“切割”成不同馏分的工艺过程。
5、精馏的依据:是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有明显差异,即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6、精馏的实质:是气相多次冷凝,液相多次汽化进行传热传质。
7、精馏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有汽液两相充分接触的场所,即塔板或填料。
2)必须提供给精馏塔气相和液相回流。
3)接触的气液两相必须存在温度差和浓度差。即液相必须温度低,轻组分含量高;气相必须温度高,重组分含量高。
4)层塔板上汽液两相必须同时存在,而且充分接触。
8、液相回流
液相回流:工业上把塔顶抽出的气相进行冷凝冷却成为液体,将其中一部分打入塔内,这部分液体叫液相回流。用L0表示。(其余部分作塔顶产品D)
回流比:塔顶回流量L与塔顶产品D之比,叫回流比。用R表示.R = L0
/ D
9、产品收率
产品收率是各种产品与原料油之比。如:汽油产率 = 汽油产量 / 原料油
10、三个平衡
物料平衡、汽液平衡、热量平衡
11、防腐
脱盐脱水、注碱、注氨、注缓蚀剂、注碱性水。
12、真空度
真空度= 大气压--残压
13、减压塔
1)、减压塔的作用:是在减压状态下,对经常压分馏后的常底油继续分馏,获得农柴、蜡油或润滑油基础油料、催化裂化原料。
2)减压塔的特点
减压塔对分馏精确度的要求比常压塔粗略。减压塔的结构和工艺要求尽量提高拔出深度同时避免裂解。
减压塔气提段都缩小直径,以缩短渣油在塔内的停留时间。
塔顶一般不出产品等。
14、操作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回流、蒸汽用量、蒸汽线速度、真空度、抽出量等
第二部分 润滑油生产
第一章 润滑油概述
任何一种发动机和机器若离开润滑剂便不能有效地进行工作。发动机和机
器内的润滑剂可以防止金属间的摩擦,从而减轻部件的磨损和降低消耗在摩擦上的功率损失。
润滑剂是一类很重要的石油产品,可以说所有带有运动部件的机器都需要润滑剂,否则,就无法正常运行。虽然润滑剂的产量仅占原油加工量的2%左右,但因其使用条件千差万别,润滑剂的品种多达数百种,而且对其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其加工工艺也较复杂。
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第一节 摩擦与润滑原理
一、摩擦与摩擦的种类
当一物体沿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时就会产生摩擦,即产生一种阻止其运动的力,这种阻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摩擦可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
静摩擦:使处于静止的物体移动时所须克服的阻力称为静摩擦。
动摩擦分为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即一物体在另一物体上作等速滚动或滑动时的阻力称为滚动摩擦或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分为四种: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半液体摩擦。
干摩擦:在未涂润滑剂的摩擦表面间发生的摩擦。
液体摩擦:当两个相互运动的表面被一层润滑油所隔开时,使金属表面突起的部分不发生碰创,这种摩擦称为液体摩擦。
润滑:用润滑油使干摩擦变成液体摩擦的方法叫润滑。
边界摩擦:就是摩擦面间仅能保持边界油膜而不能形成流动油膜。边界摩擦时的润滑叫边界润滑。
半液体摩擦:当摩擦表面间,部分保持着液体摩擦,部分出现边界摩擦或干摩擦,这种状态称为半液体摩擦。半液体摩擦时的润滑叫半液体润滑。
液体摩擦、半液体摩擦和边界摩擦,在机器润滑中都会存在的。液体摩擦占的比重越大,润滑的效果也越好。
润滑的种类:液体润滑、边界润滑、半液体润滑。
二、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在机械中,可以起到润滑、冷却、冲洗、密封、保护、减振、卸荷等膜的这种作用作用。
卸荷作用:作用在摩擦面上的负荷,通过油膜比较均匀地作用在摩擦面上,油称为卸荷作用。
三、润滑油的分类(1)内燃机润滑油(2)齿轮油
(3)液压油及液力传动油(4)工业设备用油
四、润滑油的基础油
基础油又可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
矿物油,就是以原油的减压馏分或减压渣油为原料,并根据需要经过脱沥青、精制、脱蜡等过程而制得的润滑油基础油。.五、润滑脂
润滑脂的性质、使用性能和制造方法都与润滑油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润滑脂的用途广、品种多,也是润滑剂中的一大类。
润滑脂和润滑油相比具有某些特性,使它成为润滑油所不能代替的润滑材料。这些特性是:(1)不从润滑部件流失或滑落,这样,可使润滑系统简化;
(2)润滑脂有较好的抗压性;
(3)它能密封防尘;
(4)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由于这些特性,它的用途很广,品种很多。第二节
发动机润滑油
发动机润滑油是润滑发生动力的机械。根据发动机的特性,可分为:内燃机润滑油(包括汽油机润滑油、柴油机润滑油)、活塞式航空润滑油、喷气式航空润滑油。
一、润滑油在内燃机中的作用
1、润滑和减摩作用
2、冷却发动机部件作用
3、密封作用
4、保持摩擦部件清洁作用
5、防锈和抗腐蚀作用
二、内燃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质量要求
粘度适宜,粘温性能好;抗氧化安定性好;清洁性好;腐蚀性小;低温流动性好。
三、内燃机润滑油的主要质量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1、粘度
润滑油的黏度与其沸点、平均分子量及化学组成有直接关系。
用同一种原料油制得的不同沸点范围的润滑油馏分,它们的粘度不同,粘度随馏分的沸点范围上升而增加。
不同的原料油,同一沸点范围的润滑油馏分,粘度也不相同。这是由于不同地区原油的润滑油馏分的化学组成不相同。
在同一馏分中,烷烃的粘度最低。烷烃中,异构烷烃的粘度比正构烷烃略高。烷烃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异构烷烃的粘度随其侧链的分支增多而增加。
环状化合物的粘度要比烷烃大。
环烷基芳香烃的粘度比相应的芳香烃高。
润滑油主要的粘度载体是环状烃类,即环烷烃、芳香烃和环烷基芳香烃。
2、粘温特性
1)粘温特性与烃类的化学结构的关系。当碳原子数相同时,正构烷烃粘度指数最大,其次为异构烷烃,再其次为环烷烃,最小的为芳香烃。
3、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
评价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指标是凝固点和黏度),凝固点是油品使用温度的极限。引起润滑油凝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凝固,另一个是粘温凝固。
(1)结构凝固是由润滑油中的固体烃引起的。固体烃在常温或高于常温时在润滑油中呈溶解状态,但在低温时能形成固体结晶,晶体依靠分子引力连接起来,形成结晶网,结晶网将油品包住,而使润滑油失去流动性。
(2)粘温凝固是润滑油中的高黏度烃类和胶状物质引起的。高黏度烃类和胶状物质在低温时黏度更大,以致使油品失去流动性。
4、抗氧化安定性
润滑油在发动机和其他机械上使用以及在油库中储存时,不可避免地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在一定条件下,润滑油和氧会发生反应,称为润滑油的氧化。氧化后,润滑油变质,这时必须更换润滑油。润滑油本身在一定条件下,耐氧化的能力,称为抗氧化的能力。
5、残炭
残炭:润滑油放在残炭测定器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其蒸发和分解,排除燃烧的气体后,所剩余的焦黑色残留物占试油的百分数,称为该油品的残炭。
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品中的多环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的迭合物。残炭值反映了润滑油精制的深度,也反映了润滑油在使用时,生成油膜、积炭的数量。
润滑油的其它使用性能指标,还有抗腐蚀性、闪点、灰分、机械杂质、水分等。
五、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是以减压渣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类石油产品。它是黑色固态或半固态粘稠状物质。石油沥青主要用于道路铺设和建筑工程上,也广泛用于水利工程、管道防腐、电器绝缘和油漆涂料等方面。
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
石油沥青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三个: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时的针入度来划分石油沥青的牌号。
软化点
沥青软化点是试样在测定条件下,因受热而下坠25.4mm时的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软化点表示沥青受热从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能力时的温度。软化点高,表示石油沥青的耐热性能好,受热后不致迅速软化,并在高温下有较高的粘滞性,所铺路面不易因受热而变形。软化点太高,则会因不易融化而造成铺浇施工的困难。
六、石油蜡
石油蜡包括液蜡、石油脂、石蜡和微晶蜡。它是具有广泛用途的一类石油产.1、蜡
石蜡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熔点、含油量和安定性。
(1)熔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熔化了的石蜡试样,当冷却曲线上第一次出现停滞期的温度。
石蜡中含油越多,则其熔点越低。
(2)含油量
含油量是指石蜡中含低熔点烃类的量。含油量过高会影响石蜡的色度和储存的安定性,还会使它的硬度降低。.(3)安定性
石蜡制品在造型或涂敷过程中,长期处于热熔状态,并与空气接触,加入安定性不好,就容易氧化变质、颜色变深,甚至发出臭味。此外,使用时在光照下石蜡也会变黄。
2、石蜡产品的品种和用途
石蜡产品按精制程度及用途,可分为粗石蜡、半精制石蜡、全精制石蜡、食品用石蜡等。
(1)粗石蜡和精炼石蜡
粗石蜡、半精制石蜡、全精制石蜡的含油量指标为质量分数2.0%,1.5%及0.4%。我国石蜡按熔点分为52、54、56、58、60、62、64、66、68、70号等10个牌号。
对润滑油馏分来说,一般要经过溶剂或酸碱精制、溶剂脱腊、白土补充精制、调和等四个步骤。根据润滑油原料的性质、炼油厂的装置特点和加工的经济性,调节生产工序。
溶剂精制或酸碱精制的目的,是除去润滑油原
料中的非理想组分;溶剂脱腊的目的是除去润滑油中的高凝固点组分;白土精制的目的是除去机械杂质、微量溶剂、环烷酸盐、胶质等;最后将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润滑油料与添加剂进行调和,使润滑油的粘度、粘温特性、凝点、闪点、残炭、酸值、灰分、水分、颜色等各项指标达到规格标准的要求,从而生产出合格的机械油、变压器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压缩机油、气轮机油等润滑油。
第三章
石油产品精制
从原油常减压蒸馏、焦化、催化裂化等加工过程得到的汽油、喷气燃料、煤油和柴油及润滑油的馏分等,它们的性能不能全面满足产品的规格要求,这种半成品往往不能作为商品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工。
将各种加工过程所得的半成品加工成为商品,一般需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
1、精制。在炼油生产中应用的精制过程主要有:化学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加氢精制、柴油冷榨脱蜡、吸收法气体脱硫。
2、油品调和。
3、加入添加剂。
(1)添加剂:在油品中加入数量很少的一种物质,就可以大幅度地改进油品的某方面的性能,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把这种添加的物质称为添加剂。
一、化学精制
使用化学药剂,如硫酸、氢氧化钠等与油品中的一些杂质,如硫化合物、氮化合物、胶质、沥青质、烯烃和二烯烃等发生化学反应,将这些杂质除去,以改善油品的颜色、气味、安定性,降低硫、氮的含量等。如酸碱精制、氧化法脱硫醇。
二、溶剂精制
利用某些溶剂对油品的理想组分或非理想组分(或杂质)的溶解度不同,选择地从油品中除掉某些不理想组分,从而改善油品的一些性质。如糠醛精制、丙烷脱蜡等。
三、吸附精制
利用一些固体吸附剂如白土等对极性化合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脱除油品的颜色、气味,除掉油品中的水分、悬浮杂质、胶质、沥青质等极性物质。
四、加氢精制
在高压氢气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将原料中的不饱和烃饱和,并将氧、氮等非烃类化合物中的氮和氧变成水、氨而从油中除去。
调和:
油品调和的特点
各种油品的调和,除个别加入添加剂的调和之外,基本上是液—液体系相互溶解的均相调和。
第二篇:润滑油教案-高级
润滑油、脂生产工讲义
第一部分
炼油基础知识
第一节
石油的一般形状及其化学组成
一、石油的一般形状
石油定义: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外观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石油组成相当复杂,是由C1以上的碳氢化合物组成,含有分子量很小的气体烷烃,也有分子量为1500――2000烃类。颜色:大多是黑色,也有暗绿、赤褐、浅黄。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C(83—87%)、H(11---14%),还含有S、O、N及微量金属。
三、石油的族组成
(一)烃类
气态烷烃
C1------C4
烷烃
液态烃
C5-------C15
固态烃
C16-----
单环
多存于汽油中
环烷烃
双环
多存于煤油、柴油中
三环以上
存于柴油及重组分
芳香烃
(二)石油的非烃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沥青质。
第二节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一、蒸汽压
1)蒸汽压定义: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它液面上的蒸汽呈平衡状态时,由此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2)蒸汽压的意义:蒸汽压的高低表明了液体中分子逃离液体汽化或蒸发的能力,蒸汽压高,说明液体越易汽化。
二、馏分组成与平均沸点
1、馏分组成: 石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和物,各个组分有其各自不同的沸点。按照各组分沸点的差别,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称为分馏。
馏分:按一定的沸点分得的油品叫溜分。
在石油产品的质量控制或在原油的初步评价时,常用较粗略而又简便的恩氏蒸馏来测定油品的沸点范围。
馏程: 用恩氏蒸馏测定器,当加热油品蒸馏而馏出第一滴液体时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终馏点(干点):当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最高气相温度,称为终馏点。
馏程:从初馏点到干点的温度范围称为该油品的馏程。
2、平均沸点:平均沸点有几种,它们的求法及用途也不一样。主要有体积平均沸点、重量平均沸点、立方平均沸点、中平均沸点。
三、密度
密度:单位体积内油品的质量称为油品的密度。
单位:g/cm3,kg/l
相对密度:液体油品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由于水在4 ℃时的密度为1,所以通常以规定温度4℃水为基准。即将温度t℃ 的油品密度与4 ℃水的密度之比称为该油品的相对密度。写成d 4t。
四、特性因数
定义:特性因数是把相对密度与平均沸点关联起来,说明油品化学组成特性的一个复杂参数。用K表示。
K烷烃〉K环烷烃〉K芳香烃
五、平均分子量: 由于石油是各种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所以石油馏分的分子量取其各组分分子量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分子量。油品的分子量随石油馏分沸程的增高而增大或随密度增加而增大。
六、粘度
1、粘度的定义:粘度是表示液体流动时分子间因摩擦而产生阻力的大小。
2、油品的粘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指标,是油品特别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在油品流动和输送过程中,粘度对压力降起着重要作用。
3、油品粘度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油品的粘度与烃类的分子量和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是:油品粘度随烃类的沸点升高和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烃类中烷烃的粘度最小,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粘度较大;胶质的粘度最大。
4、油品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对油品的粘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粘度减小;温度降低则粘度增大,油品越粘稠。温度更高,油品的粘度就趋向一不变值。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对评定石油产品的性质,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润滑油。粘度特性: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温特性。对润滑油来说,要求在温度升高时,粘度不要下降太大;而粘度降低时,粘度增大不要显著,以保持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冬夏季的通用性。即是说,粘度随温度变化缓慢的油品,粘温特性好,相反则粘温特性差。粘温特性是润滑油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油品的粘度与压力的关系:除水以外,任何液体的粘度均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大.高压时,要考虑油品粘度与压力的关系问题。
七、低温性能
油品的低温流动性指标,都是在特定的仪器中测定的,有严格的条件性。冷滤点(要求)
冷滤点:是指按照规定的测定条件,当试油通过过滤器的流量每分钟不足20ml时的最高温度。
测定方法: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当试样不能流过过滤器或20毫升试样流过过滤器的时间大于60秒或试样不能完全流回试杯的最高温度,以摄氏度标记。
(二)凝固点(要求):石油产品的凝固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油品在试管中被冷却到某一温度,将试管倾斜45度角,经一分钟后,液面未见有位置移动,此种现象即称为凝固,产生此种现象的最高温度称为油品的凝固点。
油品含蜡多,凝固点就高,所以,凝固点的高低,可表示油品含蜡的(三)熔点:熔点是石蜡和地蜡的重要指标之一。熔点可以认为是石油产品由液态变为固态,或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石蜡的牌号是按其熔点高低来划分的。
(四)软化点:石油残渣油和沥青的软化点是用环球法测定的。将钢球反预先装了沥青的环上,然后一起放在热水浴中,加热水浴直至小球将铜环中的沥青压下,此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
(滴点)润滑脂、凡士林等的滴点是用滴点器测定的。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时,试样从仪器的小孔中滴出第一滴或油柱接触试管底时的温度,即为其滴点。
七、燃烧性能:石油产绝大多数用作燃料,而油品又是极易着火的物质,因此,要研究油品的着火、爆炸等有关性质。油品的闪点、自然点对储存、运输、产品使用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石油产品燃烧发出的热量,更是各个部门获得能量的重要来源。
(一)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加热,随温度的升高,油蒸汽在空气中(油面上)的浓度也随之增加,当升到某一温度时,油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中,油蒸汽达到可燃浓度,若把火焰靠近这种混合物,就会发生闪火,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油品的闪点。
简单说:油品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方法: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为闭口闪点,油品蒸发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对于轻质石油产品和重质石油产品都能测定;另一为开口闪点,测定时油蒸汽能自由地扩散到空气中,用于重质油品、润滑油的闪点测定。
同一油品的开口闪点比闭口闪点高。
闪点在45度以下的称为易燃液体,闪点在45度以上的称为可燃液体。按油品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送、储存和使用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
(二)燃点、自燃点
1、燃点:油品加热至闪点遇到明火即产生闪火。如继续升高温度,油蒸汽可以再闪火,而且生成的火焰比前更大,当加热至某一温度时,引火后,火焰不再熄灭,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油品的燃点。
简单说:油品发生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2、自燃点:如果将油品预先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然后使之与空气接触,则无需引火,油品自行燃烧起来,能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注意:油品沸点越低,则越不易自燃。即闪点越低,自燃点越高。如,重油易自燃,轻油不易自燃。闪点和燃点是油品重要的安全指标。
在炼油厂,高温的重油管线、法兰及渣油泵,如密封不好而漏油,就会发生油品自燃起火事故。
3、实际胶质
实际胶质是指100毫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的残留的胶状物质的毫克数。它用以测定汽油、煤油或柴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也是表示安定性好坏的一项指标。
第二章
石油产品的分类及燃料油品的使用要求 第一节
石油产品的分类
石油产品主要类别:燃料油;润滑油;润滑脂;蜡、沥青、焦;石油化工产品五大类。第二章
石油炼制基本概念 第一节、石油的分类
一、工业分类:按原油比重分类、按含硫量分类、按含胶质量分类。
硫含量低于0.5%为低硫原油,高于0.5%而低于2%为含硫原油,高于2%为高硫原油。(没有同一标准)
二、化学分类
(一)特性因数(K)分类: 石蜡基原油,K=1215—12.9 中间基原油K=11.15—12.15 环烷基原油K=10.5—11.5
(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第一关键馏分:常压下250—275度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残油减压275—300度馏分 第二节
原油加工方案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燃料型: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
燃料---润滑油型:除了生产作燃料的石油产品外,减压馏分油和减压渣油还生产各种润滑油产品。
燃料----化工型:生产燃料,还生产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第三节
石油加工过程
主要有: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裂化、焦化过程。重整加工过程
油品的精制:包括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油、脱蜡,加氢和电化学精制。化工生产过程。油品的调和过程 概念:
一次加工:指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所得的轻重产品称直馏产品。一次加工装置的原油加工能力代表炼厂的生产规模。
二次加工:用直馏产品为原料,以提取轻油收率或产品质量、增加油品品种为目的的加工过程。如,催化裂化、重整。
常减压生产工艺知识
一、常减压蒸馏概念
1、蒸馏:加热混合物使其沸点较低的轻组分汽化和冷凝粗略分离的操作称为蒸馏。
2、精馏:加热混合物使其沸点较低的轻组分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使各组分达到精确分离的操作称为精馏。
3、常减压蒸馏:是指在常压和负压条件下,根据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原油“切割”成不同馏分的工艺过程。
5、精馏的依据:是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有明显差异,即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6、精馏的实质:是气相多次冷凝,液相多次汽化进行传热传质。
7、精馏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有汽液两相充分接触的场所,即塔板或填料。
2)必须提供给精馏塔气相和液相回流。
3)接触的气液两相必须存在温度差和浓度差。即液相必须温度低,轻组分含量高;气相必须温度高,重组分含量高。
4)层塔板上汽液两相必须同时存在,而且充分接触。
8、液相回流
液相回流:工业上把塔顶抽出的气相进行冷凝冷却成为液体,将其中一部分打入塔内,这部分液体叫液相回流。用L0表示。(其余部分作塔顶产品D)
回流比:塔顶回流量L与塔顶产品D之比,叫回流比。用R表示:
R = L0
/ D
9、产品收率
产品收率是各种产品与原料油之比。如:汽油产率 = 汽油产量 / 原料油
10、三大平衡
物料平衡、汽液平衡、热量平衡
11、防腐
脱盐脱水、注碱、注氨、注缓蚀剂、注碱性水。
12、真空度:真空度= 大气压--残压
13、减压塔
1)、减压塔的作用:是在减压状态下,对经常压分馏后的常底油继续分馏,获得农柴、蜡油或润滑油基础油料、催化裂化原料。
2)减压塔的特点
减压塔对分馏精确度的要求比常压塔粗略。减压塔的结构和工艺要求尽量提高拔出深度同时避免裂解。
减压塔气提段都缩小直径,以缩短渣油在塔内的停留时间。
塔顶一般不出产品等。
14、操作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回流、蒸汽用量、蒸汽线速度、真空度、抽出量等。
润滑油生产
润滑油概述
任何一种发动机和机器若离开润滑剂便不能有效地进行工作。发动机和机器内的润滑剂可以防止金属间的摩擦,从而减轻部件的磨损和降低消耗在摩擦上的功率损失。
润滑剂是一类很重要的石油产品,可以说所有带有运动部件的机器都需要润滑剂,否则,就无法正常运行。虽然润滑剂的产量仅占原油加工量的2%左右,但因其使用条件千差万别,润滑剂的品种多达数百种,而且对其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其加工工艺也较复杂。
*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第一节 摩擦与润滑原理
一、摩擦与摩擦的种类
*摩擦力:当一物体沿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时就会产生摩擦,即产生一种阻止其运动的力,这种阻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摩擦可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
静摩擦:使处于静止的物体移动时所须克服的阻力称为静摩擦。
*动摩擦分为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即一物体在另一物体上作等速滚动或滑动时的阻力称为滚动摩擦或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分为四种: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半液体摩擦。
干摩擦:在未涂润滑剂的摩擦表面间发生的摩擦。
*液体摩擦:当两个相互运动的表面被一层润滑油所隔开时,使金属表面突起的部分不发生碰创,这种摩擦称为液体摩擦。
*润滑:用润滑油使干摩擦变成液体摩擦的方法叫润滑。
边界摩擦:就是摩擦面间仅能保持边界油膜而不能形成流动油膜。边界摩擦时的润滑叫边界润滑。
半液体摩擦:当摩擦表面间,部分保持着液体摩擦,部分出现边界摩擦或干摩擦,这种状态称为半液体摩擦。半液体摩擦时的润滑叫半液体润滑。
液体摩擦、半液体摩擦和边界摩擦,在机器润滑中都会存在的。液体摩擦占的比重越大,润滑的效果也越好。
*润滑的种类:液体润滑、边界润滑、半液体润滑。
二、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在机械中,可以起到润滑、冷却、冲洗、密封、保护、减振、卸荷等膜的这种作用。
卸荷作用:作用在摩擦面上的负荷,通过油膜比较均匀地作用在摩擦面上,称为卸荷作用。
三、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的分类;润滑油按其使用场合分为以下几类:
(1)内燃机润滑油:包括汽油机润滑油、柴油机润滑油等。这是需要量最多的一类润滑油,约占润滑油总量的一半。
(2)齿轮油:是在齿轮转动装置上使用的润滑油,其特点是它在机件间所受的压力很高。
(3)液压油及液力传动油:是在传动、制动装置及减震器中用来传递能量的液体介质,它同时也起润滑及冷却作用。
(4)工业设备用油:其中包括压缩机油、冷冻机油、汽缸油、机械油、仪表油、车轴油、其他用途润滑油等。
四、润滑油的基础油
由于机械的要求和使用条件的千差万别,润滑油的品种多达数百种,假如每种润滑油都单独生产,那就不胜其繁。为了简化润滑油生产,目前各国都采取先制成一系列符合一定规格的粘度不同的基础油,然后根据市场需要将不同牌号的若干种基础油进行调和,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以制得符合各种规格的润滑油商品。这样不仅使润滑油的生产规范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易于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由此可见,润滑油的品种虽然很多,但都是以基础油为主体并加入适量的各种添加剂而制成的。*基础油又可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
*矿物油(又叫润滑油基础油),就是以原油的减压馏分或减压渣油为原料,并根据需要经过脱沥青、精制、脱蜡等过程而制得的润滑油基础油。矿物油是目前生产润滑油的主要原料。但是矿物油有时还不具备航空、航天和国防等特殊场合所要求的
耐低温、耐高温、高真空、抗燃、抗辐射等性能。因此,还需要通过合成的途径制取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成润滑油。如聚a-烯烃类、硅油类、聚乙二醇类等等。
五、润滑脂
润滑脂的性质、使用性能和制造方法都与润滑油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润滑脂的用途广、品种多,也是润滑剂中的一大类。
润滑脂是油膏壮物质。某些常用的润滑脂俗称“黄油”,是各种机械上常用的润滑剂。润滑脂的品种很多,其中绝大部分是用矿物润滑油稠化制成,制造润滑脂的稠化剂又多为金属脂肪酸皂,所以大多数润滑脂是皂—油胶体体系。
*润滑脂和润滑油相比具有某些特性,使它成为润滑油所不能代替的润滑材料。这些特性是:(1)不从润滑部件流失或滑落,这样,可使润滑系统简化;
(2)润滑脂有较好的抗压性;
(3)它能密封防尘;
(4)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由于这些特性,它的用途很广,品种很多。稠化油:用高分子聚合物和轻润滑油馏分调制出来的润滑油叫稠化油。这些高分子聚合物统称为粘度添加剂。稠化油的特点是粘温特性好,在高温时能保证足够的粘度而低温时粘度又不大,这是相同粘度的一般润滑油所不能达到的。
*添加剂:能改变润滑油某种特性的物质,叫添加剂。
第二节
发动机润滑油
发动机润滑油是润滑发生动力的机械。根据发动机的特性,可分为:内燃机润滑油(包括汽油机润滑油、柴油机润滑油)、活塞式航空润滑油、喷气式航空润滑油。
*
一、润滑油在内燃机中的作用
1、润滑和减摩作用
2、冷却发动机部件作用
3、密封作用
4、保持摩擦部件清洁作用
5、防锈和抗腐蚀作用
二、内燃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质量要求 *粘度适宜,粘温性能好;抗氧化安定性好;清洁性好;腐蚀性小;低温流动性好。
*为什么粘度要适当。如果润滑油粘度过度大,它的流动性就差,当发动机启动时,油压虽高,但润滑油通过量并不多,润滑油不能迅速流到各摩擦点上,特别是距离曲轴箱较远的机件,更不容易及时得到良好的润滑。粘度过小,在高温的摩擦表面上,不易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机件得不到正常的润滑,以致磨损增大。同时,活塞环与气缸之间,不能得到良好的密封,燃料就会窜入曲轴箱,使发动机功率降低,还使润滑油稀释和污染。
*为什么要求粘温特性要好(什么叫粘温特性)。如果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过大,则可能在启动时,因温度低油粘度大而起动困难,当内燃机运转正常后,由于温度高而油粘度小以致不能在摩擦表面上形成油膜,其不到润滑的作用,为了适应发动机工作的情况,润滑油必须要有良好粘温特性。
热氧化安定性就是润滑油在温度和空气中氧的作用下,它在金属表面薄油层中,所具有的防止油膜和积炭生成的能力。
三、内燃机润滑油的主要质量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要生产出合乎使用要求的润滑油,必须研究润滑油原料中各种烃类对润滑油使用性能的影响,以便在润滑油加工过程中保留或添加有利的组分,除去或改变不利的组分。
1、粘度
*润滑油的黏度与其沸点、平均分子量及化学组成有直接关系。
用同一种原料油制得的不同沸点范围的润滑油馏分,它们的粘度不同,粘度随馏分的沸点范围上升而增加。
不同的原料油,同一沸点范围的润滑油馏分,粘度也不相同。这是由于不同地区原油的润滑油馏分的化学组成不相同。
在同一馏分中,烷烃的粘度最低,烷烃中,异构烷烃的粘度比正构烷烃略高。烷烃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异构烷烃的粘度随其侧链的分支增多而增加,以及侧链由主链中央往旁边转动而增大。
环状化合物的粘度要比烷烃大。当碳原子数相同时,随着分子数中环数的增加,粘度增加的很快。
*经过酮苯脱蜡和糠醛精制的润滑油有什么特点: 在润滑油加工过程中,由于烷烃的粘度最低,尤其是正构烃,所以,经过脱腊以后的润滑油馏分的粘度有所上升,这是因为低粘度的烷烃脱腊以后含量减少的缘故。经过精制以后,润滑油的粘度就有所降低,是因为具有高粘度的多环烃类和胶质等非烃类被除去而含量减少的结果。
*润滑油主要的粘度载体是环状烃类,即环烷烃、芳香烃和环烷基芳香烃。
2、粘温特性
1)粘温特性与烃类的化学结构的关系。当碳原子数相同时,正构烷烃粘度指数最大,其次为异构烷烃,再其次为环烷烃,最小的为芳香烃。
在分子中环数增加和侧链长度减小,其粘度指
数显著下降。
润滑油中的胶状物质的粘温特性更坏。
*2)要制造高粘度指数(粘温特性好)的润滑油应考虑以下几点:
A:尽可能完全除去高分子的胶状物质;
B:除掉具有短侧链的多环环状烃;
C:尽可能保留分子中具有长侧链的单环环状烃;
D:烷烃虽然粘度指数高,但在低温下流动性能差,为此,也应从润滑油馏分中除去。
3、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
内燃机的磨损主要是启动时造成的,冬季尤为显著,因为,当内燃发动机冷启动时,如果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不好,润滑油就不能在发动机的输油管内顺利流动,因而各摩擦部件就不能得到及时而又良好的润滑,这就造成磨损。
* 评价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之一是凝固点(另一个是黏度),凝固点是油品使用温度的极限。¥引起润滑油凝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凝固,另一个是粘温凝固。
(1)结构凝固是由润滑油中的固体烃引起的。固体烃在常温或高于常温时在润滑油中呈溶解状态,但在低温时能形成固体结晶,晶体依靠分子引力连接起来,形成结晶网,结晶网将油品包住,而使润滑油失去流动性。
(2)粘温凝固是润滑油中的高黏度烃类和胶状物质引起的。高黏度烃类和胶状物质在低温时黏度更大,以致使油品失去流动性。
凝固点于烃类结构的关系。在碳原子数相同时,正构烷烃的凝固点最高,其次为环状烃,异构烷烃最小。
正构烷烃的凝固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异构烷烃变化规律不一定,碳原子数相同的异构烷烃,侧链位置愈接近中央及侧链数目愈多,其凝固点愈低。
环状烃的环数增多,其凝固点增高。为了改善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除了将润滑油中的多环短侧链的环状烃及胶质除去外,还应除去一些固体烃,除去的程度由润滑油的使用要求确定。
4、抗氧化安定性
润滑油在发动机和其他机械上使用以及在油库中储存时,不可避免地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在一定条件下,润滑油和氧会发生反应,称为润滑油的氧化。氧化后,润滑油变质,这时必须更换润滑油。润滑油本身在一定条件下,耐氧化的能力,称为抗氧化的能力。
润滑油氧化后的产物,一般是有机酸,酚、醇、醛、酮和胶状物质等。酸腐蚀金属,胶状物质常堵塞油路。所以,润滑油氧化后果非常严重。
5、残炭
*残炭:润滑油放在残炭测定器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其蒸发和分解,排除燃烧的气体后,所剩余的焦黑色残留物占试油的百分数,称为该油品的残炭。
*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品中的多环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的迭合物。残炭值反映了润滑油精制的深度,也反映了润滑油在使用时,生成油膜、积炭的数量。
润滑油的其它使用性能指标,还有抗腐蚀性、闪点、灰分、机械杂质、水分等。
综合上述润滑油化学组成和使用性能的关系,可以看出,要得到品质好的润滑油,在精制时,必须将大部分的胶质、沥青质、多环短侧链的环状烃以及硫、氧、氮化合物(统称为润滑油的不理想组分)除去,而保留少环长侧链的烃类(统称为润滑油的理想组分)。为改善润滑油的凝固点,还要进行脱蜡。
五、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是以减压渣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类石油产品。它是黑色固态或半固态粘稠状物质。石油沥青主要用于道路铺设和建筑工程上,也广泛用于水利工程、管道防腐、电器绝缘和油漆涂料等方面。
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
*石油沥青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三个: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1)针入度: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是以标准针在一定的负荷、时间及温度下垂直穿入沥青试样的深度,单位为1/10mm。非经另行规定,其标准的荷重为100g,时间为5s,温度为25 ℃。
*针入度表示石油沥青的硬度,针入度越小表明沥青越稠硬。我国用25℃时的针入度来划分石油沥青的牌号。
(2)延度:石油沥青的延度是以规定的蜂腰形试件,在一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试样至短裂时的长度,以厘米表示。非经特殊说明,实验温度为25 ℃,拉伸速度为5厘米/分钟。为了考察沥青在低温下是否容易开裂,有时还需要测定15℃、10℃、5 ℃下的延度。延度大,表明沥青的塑性变形性能好,不易出现裂纹,即使出现裂纹也容易自愈。
(3)软化点:沥青软化点是试样在测定条件下,因受热而下坠25.4mm时的温度,以摄氏度表示。软化点表示沥青受热从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能力时的温度。*软化点高,表示石油沥青的耐热性能好,受热后不致迅速软化,并在高温下有较高的粘滞性,所铺路面不易因
受热而变形。软化点太高,则会因不易融化而造成铺浇施工的困难。
除上述三个指标外,还有抗老化性。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加上温度和阳光等条件的影响,沥青会氧化而变硬、变脆,即所谓老化,表现为针入度和延度减小、软化点增高。所以要求沥青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六、石油蜡
*石油蜡包括液蜡、石油脂、石蜡和微晶蜡(地蜡)。它是具有广泛用途的一类石油产品。我国原油多数为含蜡原油,蜡的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含蜡较多的有大庆、华北、南阳、沈阳原油。
液蜡一般是指C9----C16的正构烃,它在室温下呈液态。用以生产合成洗涤剂、农药乳化剂、塑料增塑剂等化工产品。
石油脂又称凡士林。
重点介绍石蜡和微晶蜡(过去称地蜡)。
1、蜡
*石蜡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熔点、含油量和安定性。
(1)熔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熔化了的石蜡试样,当冷却曲线上第一次出现停滞期的温度。¥我国石蜡按熔点分为52、54、56、58、60、62、64、66、68、70号等10个牌号。
石蜡中含油越多,则其熔点越低。
(2)含油量
含油量是指石蜡中含低熔点烃类的量。含油量过高会影响石蜡的色度和储存的安定性,还会使它的硬度降低。所以从减压馏分脱出的含油蜡膏,还需要用发汗法或溶剂脱油,以降低其含油量。但大部分石蜡制品中需要含少量的油,那样对改善制品的光泽和脱模性能是有利的。
(3)安定性
石蜡制品在造型或涂敷过程中,长期处于热熔状态,并与空气接触,加入安定性不好,就容易氧化变质、颜色变深,甚至发出臭味。此外,使用时在光照下石蜡也会变黄。
影响石蜡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所含有的微量的非烃化合物和稠环芳烃。为提高石蜡的安定性,就需要对石蜡进行深度精制,以脱除这些杂质。
2、石蜡产品的品种和用途
*石蜡产品按精制程度及用途,可分为粗石蜡、半精制石蜡、全精制石蜡、食品用石蜡等。
(1)粗石蜡和精炼石蜡
粗石蜡、半精制石蜡、全精制石蜡的含油量指标为质量分数2.0%,1.5%及0.4%。
半精制石蜡原称白石蜡,是石油蜡产品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品种。
全精制石蜡又称精白蜡,是经过深度脱油精制而成。为了确保热氧化安定性和光安定性符合要求,有时还向精炼石蜡加入抗氧剂。
(2)食品用石蜡:我国食品用石蜡分为食品石蜡和食品包装石蜡。食品包装石蜡普遍用于糖果、食品的包装纸的涂层及中药丸的蜡壳等。
为了健康,对质量有严格规定,限制稠环芳烃的含量,砷在2微克/克,重金属在10微克/克以下。
第二章
润滑油的生产程序
润滑油的生产是根据润滑油原料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加工程序。
从常减压蒸馏装置来的润滑油原料,只是基本上决定了润滑油的黏度,其中还含有一些润滑油的不良组分。对润滑油馏分来说,一般要经过溶剂或酸碱精制、溶剂脱腊、白土补充精制、调和等四个步骤。根据润滑油原料的性质、炼油厂的装置特点和加工的经济性,调节生产工序。
*溶剂精制或酸碱精制的目的,是除去润滑油原料中的非理想组分;溶剂脱腊的目的是除去润滑油中的高凝固点组分;白土精制的目的是除去机械杂质、微量溶剂、环烷酸盐、胶质等;最后将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润滑油料与添加剂进行调和,使润滑油的粘度、粘温特性、凝点、闪点、残炭、酸值、灰分、水分、颜色等各项指标达到规格标准的要求,从而生产出合格的机械油、变压器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压缩机油、气轮机油等润滑油。
第三章
石油产品精制
从原油常减压蒸馏、焦化、催化裂化等加工过程得到的汽油、喷气燃料、煤油和柴油及润滑油的馏分等,它们的性能不能全面满足产品的规格要求,这种半成品往往不能作为商品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工。
*将各种加工过程所得的半成品加工成为商品,一般需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
1、精制。在炼油生产中应用的精制过程主要有:化学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加氢精制、柴油冷榨脱蜡、吸收法气体脱硫。
2、油品调和。
3、加入添加剂。
(1)添加剂:在油品中加入数量很少的一种物质,就可以大幅度地改进油品的某方面的性能,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把这种添加的物质称为添加剂。
添加剂的添加量一般是很少的,只占产品量的百分之几,甚至百万分之几,每种添加剂对某种产品都有一个合适的添加量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继续增加添加添加量并不能明显地提高添加剂的添加效果,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一、化学精制
使用化学药剂,如硫酸、氢氧化钠等与油品中的一些杂质,如硫化合物、氮化合物、胶质、沥青质、烯烃和二烯烃等发生化学反应,将这些杂质除去,以改善油品的颜色、气味、安定性,降低硫、氮的含量等。如酸碱精制、氧化法脱硫醇。
二、溶剂精制
利用某些溶剂对油品的理想组分或非理想组分(或杂质)的溶解度不同,选择地从油品中除掉某些不理想组分,从而改善油品的一些性质。如糠醛精制、丙烷脱蜡等。
三、$吸附精制(原理)
利用一些固体吸附剂如白土等对极性化合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脱除油品的颜色、气味,除掉油品中的水分、悬浮杂质、胶质、沥青质等极性物质。
*
四、加氢精制
在高压氢气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将原料中的不饱和烃饱和,并将硫、氧、氮等非烃类化合物中的硫、氮和氧变成硫化氢、氨、水,而从油中除去。(1)脱硫反应
硫醇加氢反应
RSH + H2 → RH + H2S
硫醚加氢反应
RSR’+ 2H2 →R’H + RH + H2S 二硫化物加氢反应
RSSR’+ 3H2 →R’H + RH + 2H2S
硫醇、硫醚和二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就能容易地进行。硫的杂环化合物的加氢脱硫反应较为困难。随着温度的升高,加氢脱硫反应的平衡常数下降,但在加氢精制条件下,加氢脱硫反应可以顺利地进行,只要氢气充分过量,几乎可以进行到底。
不同类型硫化物加氢脱硫的反应速度顺序如下:噻吩<氢化噻吩≈硫醚<二硫化物<硫醇(2)脱氮反应:随着反应压力、温度的提高,加氢脱氮反应的深度随之提高。(3)脱氧反应
有机酸加氢反应 R-COOH + 3H2 →R-CH3 + 2H2O
脱硫、脱氮、脱氧反应的反应速度顺序为脱硫>脱氧>脱氮。所以加氢精制主要控制精制反应器出口的氮含量。
(4)烯烃饱和反应 CnH 2n + H2 →CnH2n+2(5)加氢脱金属反应:原料油中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全部被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而被除去。
第一节
调和
不同使用目的的石油产品具有不同的规格指标,每一种石油产品的规格指标都包括了许多性质要求。企图在一套生产装置上生产出合格产品,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并且简直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多数石油产品都是经过调和而成的。调和是炼油厂生产石油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下介绍调和。
一、油品调和的特点
各种油品的调和,除个别加入添加剂的调和之外,基本上是液—液体系相互溶解的均相调和。
调和油品的性质与各组分的性质有关。调和油品的性质如果等于各组分的性质按比例的加和值,则称这种调和为线性调和,反之则称非线性调和。石油的组成十分复杂,其性质大都不符合加和性规律,因而油品的调和多属于非线性调和。
例如由几个组调和而成的汽油,燃烧时各组分的中间产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原来的燃烧反应历程,从而使表现出来的燃烧性能发生变化。有的中间产物作为活化剂使燃烧反应加速,有的作为抑制剂使燃烧反应变慢。因此调和汽油的辛烷值与各组分单独存在时的实测辛烷值没有简单的线性加和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辛烷值有实测辛烷值和调和辛烷值之分。这种辛烷值的调和效应与敏感性(RON— MON)有关,敏感性小的,如烷烃、环烷烃调和后燃烧时相互影响较小,可以看成线性调和,而敏感性性大的,如烯烃、芳香烃调和后燃烧时影响较大,则是非线性调和。调和汽油的组分变化及各组分比例变化后组分的调和辛烷值也会发生变化。
油品的其它性质,如粘度、凝点等,调和时也远偏离线性加和关系,有的甚至出现一些奇特的结果。如大庆原油的170---360直馏馏分(凝点-3℃)与催化裂化的相同馏分(凝点-6℃)按1:1调和后的凝点竟为-14℃。
文献上介绍的计算调和性质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关联式非常复杂。实际应用中,油品调和仍采用经验和半经验的方法。
二、油品调和性质的确定
油品规格标准中的许多性质要求主要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及操作条件来满足的,有些性质要求则可以通过油品调和达到。
主要性质要求可以通过调和达到的有:汽油辛烷值、汽油蒸气压、柴油十六烷值、柴油凝点、油品粘度等。(方法略)
三、调和方法
调和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常用的调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油罐调和,另一种是管道调和。
油罐调和时有的采用泵循环,有的采用机械搅拌。
泵循环调和法是先将组分油和添加剂加入罐中,用泵抽出部分油品再循环回罐内。进罐时通过装在罐内的喷嘴高速喷出,促使油品混合。此法适合于混合量大、混合比例变化范围大和中、低粘度油品的调和。此法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机械搅拌调和法是通过搅拌器的转动,带动罐
内油品运动,使其混合均匀。此法适合于小批量油品的调和,如润滑油成品油的调和。搅拌器可安装在罐的侧壁,也可从罐顶中央伸入。后者特别适合于量小但配比要求又十分严格的特种油品的调和,如调制特种润滑油、配制稀释添加剂的基础液等。注:润滑油生产部分教案不在此。
第三篇: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教案(一)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一般理化性能
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
(1)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2)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
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8)水分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9)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通常,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杂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10)灰分和硫酸灰分
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加添加剂的油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国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其方法是:在油样燃烧后灼烧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添加剂的金属元素转化为硫酸盐。
(11)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残炭值越小。一般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越小越好。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的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定的本来意义。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残炭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反映了润滑基础油精制的程度。
特殊理化性能
除了上述一般理化性能之外,每一种润滑油品还应具有表征其使用特性的特殊理化性质。越是质量要求高,或是专用性强的油品,其特殊理化性能就越突出。反映这些特殊理化性能的试验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说明润滑油的抗老化性能,一些使用寿命较长的工业润滑油都有此项指标要求,因而成为这些种类油品要求的一个特殊性能。测定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一定量的油品在有空气(或氧气)及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一定温度下氧化一定时间,然后测定油品的酸值、粘度变化及沉淀物的生成情况。一切润滑油都依其化学组成和所处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动氧化倾向。随使用过程而发生氧化作用,因而逐渐生成一些醛、酮、酸类和胶质、沥青质等物质,氧化安定性则是抑制上述不利于油品使用的物质生成的性能。
(2)热安定性
热安定性表示油品的耐高温能力,也就是润滑油对热分解的抵抗能力,即热分解温度。一些高质量的抗磨液压油、压缩机油等都提出了热安定性的要求。油品的热安定性主要取决于基础油的组成,很多分解温度较低的添加剂往往对油品安定性有不利影响;抗氧剂也不能明显地改善油品的热安定性。
(3)油性和极压性
油性是润滑油中的极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形成坚固的理化吸附膜,从而起到耐高负荷和抗摩擦磨损的作用,而极压性则是润滑油的极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属表面上,受高温、高负荷发生摩擦化学作用分解,并和表面金属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低熔点的软质(或称具可塑性的)极压膜,从而起到耐冲击、耐高负荷高温的润滑作用。
(4)腐蚀和锈蚀
由于油品的氧化或添加剂的作用,常常会造成钢和其它有色金属的腐蚀。腐蚀试验一般是将紫铜条放入油中,在100℃下放置3小时,然后观察铜的变化;而锈蚀试验则是在水和水汽作用下,钢表面会产生锈蚀,测定防锈性是将30ml蒸馏水或人工海水加入到300ml试油中,再将钢棒放置其内,在54℃下搅拌24小时,然后观察钢棒有无锈蚀。油品应该具有抗金属腐蚀和防锈蚀作用,在工业润滑油标准中,这两个项目通常都是必测项目。
(5)抗泡性
润滑油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有空气存在,常会产生泡沫,尤其是当油品中含有具有表面活性的添加剂时,则更容易产生泡沫,而且泡沫还不易消失。润滑油使用中产生泡沫会使油膜破坏,使摩擦面发生烧结或增加磨损,并促进润滑油氧化变质,还会使润滑系统气阻,影响润滑油循环。因此抗泡性是润滑油等的重要质量指标。
(6)水解安定性
水解安定性表征油品在水和金属(主要是铜)作用下的稳定性,当油品酸值较高,或含有遇水易分解成酸性物质的添加剂时,常会使此项指标不合格。它的测定方法是将试油加入一定量的水之后,在铜片和一定温度下混合搅动一定时间,然后测水层酸值和铜片的失重。
(7)抗乳化性
工业润滑油在使用中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混入一些冷却水,如果润滑油的抗乳化性不好,它将与混入的水形成乳化液,使水不易从循环油箱的底部放出,从而可能造成润滑不良。因此抗乳化性是工业润滑油的一项很重要的理化性能。一般油品是将40ml试油与40ml蒸馏水在一定温度下剧烈搅拌一定时间,然后观察油层—水层—乳化层分离成40—37—3ml的时间;工业齿轮油是将试油与水混合,在一定温度和6000转/分下搅拌5分钟,放置5小时,再测油、水、乳化层的毫升数。
(8)空气释放值 液压油标准中有此要求,因为在液压系统中,如果溶于油品中的空气不能及时释放出来,那么它将影响液压传递的精确性和灵敏性,严重时就不能满足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测定此性能的方法与抗泡性类似,不过它是测定溶于油品内部的空气(雾沫)释放出来的时间。
(9)橡胶密封性
在液压系统中以橡胶做密封件者居多,在机械中的油品不可避免地要与一些密封件接触,橡胶密封性不好的油品可使橡胶溶胀、收缩、硬化、龟裂,影响其密封性,因此要求油品与橡胶有较好的适应性。液压油标准中要求橡胶密封性指数,它是以一定尺寸的橡胶圈浸油一定时间后的变化来衡量。
(10)剪切安定性
加入增粘剂的油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剪切的作用,油品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被剪断,使油品粘度下降,影响正常润滑。因此剪切安定性是这类油品必测的特殊理化性能。测定剪切安定性的方法很多,有超声波剪切法、喷嘴剪切法、威克斯泵剪切法、FZG齿轮机剪切法,这些方法最终都是测定油品的粘度下降率。
(11)溶解能力
溶解能力通常用苯胺点来表示。不同级别的油对复合添加剂的溶解极限苯胺点是不同的,低灰分油的极限值比过碱性油要大,单级油的极限值比多级油要大。
(12)挥发性
基础油的挥发性对油耗、粘度稳定性、氧化安定性有关。这些性质对多级油和节能油尤其重要。
(13)防锈性能
这是专指防锈油脂所应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能,它的试验方法包括潮湿试验、盐雾试验、叠片试验、水置换性试验,此外还有百叶箱试验、长期储存试验等。
(14)电气性能
电气性能是绝缘油的特有性能,主要有介质损失角、介电常数、击穿电压、脉冲电压等。基础油的精制深度、杂质、水分等均对油品的电气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15)润滑脂的特殊理化性能
润滑脂除一般理化性能外,专门用途的脂还有其特殊的理化性能。如防水性好的润滑脂要求进行水淋试验;低温脂要测低温转矩;多效润滑脂要测极压抗磨性和防锈性;长寿命脂要进行轴承寿命试验等。这些性能的测定也有相应的试验方法。
(16)其它特殊理化性能
每种油品除一般性能外,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特殊性能。例如,淬火油要测定冷却速度;乳化油要测定乳化稳定性;液压导轨油要测防爬系数;喷雾润滑油要测油雾弥漫性;冷冻机油要测凝絮点;低温齿轮油要测成沟点等。这些特性都需要基础油特殊的化学组成,或者加入某些特殊的添加剂来加以保证。
第四篇:润滑油管理制度
93/200工段风机润滑油为液力极压齿轮油N150号(CKC150#)
辽阳石化分公司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设备润滑管理,确保设备润滑工作有序进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辽阳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厂及直属单位。
第三条 机动设备处是公司设备润滑的归口主管部门,设置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公司设备润滑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组织编制设备润滑手册;
(二)审批各厂润滑油品需用计划、进口油品申请报告和油品代用报告;
(三)组织经验交流,推广先进润滑技术。
第四条 各厂和直属单位机动科或主管部门、车间(装置)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加换油必须有专人负责。
第二章 管理内容和要求
第五条 各厂建立健全润滑管理岗位责任制,编写设备润滑手册,填写润滑油脂加换油记录。设备大修时,要把润滑情况及加换油情况填入设备档案。第六条 新进润滑油品必须有合格证,并经生产监测部化验分析,合格后验收入库。库存油品在发放时,须向用户提供3个月之内的化验单,超过3个月应重新进行化验分析。
第七条 润滑油品的化验分析周期:
(一)关键机组在用润滑油每月化验分析一次理化性能指标,每周化验分析一次水分;
(二)装油容积在100立升以上的设备在用油品,每季度末化验分析一次理化性能指标;
(三)库存的常用油品(汽轮机油,抗磨液压油、低凝液压油、液力传动油、齿轮油)每3个月化验分析一次,库存超过6个月的领用时可增加抽检的数量,其它油品领用时可以临时化验;
(四)运转中的设备如发现油品异常、温度升高等情况,可根据需要随时取样分析并及时上报机动设备处。
第八条 如无特殊要求,库存或在用油品化验分析项目只化验粘度、闪点、酸值、凝点、水分、杂质;在用汽轮机油还需进行抗乳化度、颜色等测定;特殊油品按主要指标进行。
第九条 生产监测部中心化验室负责全公司新进厂润滑油品的化验分析工作,和库存润滑油品及机动设备处临时安排的润滑油品化验分析工作,并及时提出化验分析报告单。化验分析按国家、部颁标准和行业、企业等标准进行。化验分析报告应标明油品名称、牌号、项目、指标、化验结果、化验日期等。没有化验单的油品,视为不合格油品,不得发放与领用。
第十条 各类润滑油脂化验单由车间专责人员存档保管,其中关键机组润滑油化验单机动科也要保存,并且每月上报机动设备处一份。
第十一条 车间(装置)要建立润滑油站,明确管理人员。润滑管理网、润滑工岗位责任制、油站管理制度及安全防火制度上墙。本车间设备润滑手册油站保存一份,加换油记录本在油站保存。
第十二条 润滑油站和润滑油贮罐仓库应防火防尘,通风良好,并对贮油罐定期清洗,大型油罐要每年清洗一次,小罐随空随洗。润滑用具标记清晰,专油专具,定期清洗,摆放整齐。
第十三条 设备润滑要做到“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大油桶到贮油桶、贮油桶到加油壶、加油壶到加油点)。各级滤网要符合如下规定:汽轮机油、冷冻机油、液压油、压缩机油及机械油为,一级60目,二级80目,三级100目;齿轮油、汽缸油为,一级40目,二级60目,三级80目。
第十四条 组织好巡回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设备的润滑油箱、油池及各种润滑点必须保持油位正常,油杯、油标、视镜清洁透明,要定期清洗滤网。在强迫润滑系统中,所有附件、仪表必须齐全好用,油路系统不得有渗漏。经常检查润滑部位温度情况,其温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第十五条 自动注油的润滑点,要经常检查滤网、油位、油压、油温、油泵注油量,发现不正常应及时处理。凡设备原有的观测、检测设施,必须齐全好用。
第十六条 常用阀门丝杠和螺母之间,要定期注油润滑;不常用的阀门丝杆螺母处要用油封死;凡停用设备必须有可靠的防锈、防腐措施;备用设备要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第十七条 设备润滑装置、润滑工艺条件及选用的润滑油(脂)必须合理且符合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具有独立润滑油系统的大型机组检修后,润滑油循环一定时间,经检验合格,方可试车或投入运行。
第十九条 设备润滑加油脂标准:油润滑,加油以刻度线为准,无刻度线时,一般正常运行油箱油位应保持在2/3以上,机泵油杯油位不低于1/3;脂润滑,当转速大于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3,当转速小于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2。
第二十条 润滑油品换油规定:
(一)新安装设备第一次(跑合期)投入运转,应在15-30天内更换一次新油;
(二)正常运转时,一般小型设备按检修周期换油,关键机组和装油容积在100立升以上的设备实行定质换油,根据油品的化验分析指标来确定是否换油。执行标准为汽轮机油SH/T0636-1996、液压油SH/T0599-94、齿轮油SH/T0586-94。而换油周期只做参考,做到合理用油、节约用油。
第二十一条 季节换油的规定:使用冬季润滑油品的的时间定为当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换油时按《设备润滑手册》规定的油品使用,必须彻底清洗方可注入新油。
第二十二条 要认真做好进口润滑油品国产化工作。油品的国产化替代和其它油品代用需由使用单位提出油品代用详细报告,经主管厂长或设备副总签字确认,报机动设备处审批后实施。
第二十三条 新型润滑材料的试用、新润滑技术的试验研究,由各厂提出申请报告或由机动设备处下达试验任务,各厂负责试用或试验,并填写试用或试验情况总结。
第三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机动设备处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润滑油管理制度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煤化工事业部
伊泰煤化发„2015‟219号
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减少设备磨损,降低动力消耗,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伊泰集团煤化工各单位。
第二章 润滑油(脂)管理职责
第三条 煤化工事业部设备管理中心是集团的设备润滑管理部门,负责:
(一)设备润滑管理制度的编制、修订及下发;
(二)用油单位提出的润滑油(脂)需求计划的审批;
(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
(四)掌握润滑油管理动态,推广交流润滑新技术,组织人员学习润滑知识,提高润滑效果。
第四条 煤化工版块各单位机电动力部(机动部)是公司设备润滑管理的主管单位,负责:
(一)设备润滑管理细则和润滑手册的编制、修订及下发执行;
(二)设备润滑油、脂牌号变更、替代和消耗定额的审核;
(三)用油单位提出的润滑油(脂)需求计划的审核;
(四)废油鉴定、回收及管理工作;
(五)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
(六)掌握润滑油管理动态,推广交流润滑新技术,组织人员学习润滑知识,提高润滑效果。
第五条 润滑油使用单位职责:
(一)设备润滑工作由各单位主管设备的领导归口管理,主要负责贯彻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设备润滑实施细则,并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制度教育,定期组织学习润滑知识。
(二)各单位专兼职润滑油管理员负责编制设备润滑一览表和油品化验周期表,经机电动力部(机动部)审批后执行;负责制定本单位润滑油(脂)的消耗定额、编制下一用油计划。对大型关键设备要建立专门的润滑技术档案,对本单位润滑油品及润滑用具的管理和使用,要做到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各设备使用单位需配备专人(或兼职)润滑油管理员,负责本单位润滑油脂需求计划,油品的领用、联系化验、发放,分析结果存档,并妥善保管好有关技术资料;本单位范围内各润滑点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润滑油脂添加、更换的技术指导;润滑器具配备和维护,油站安全、卫生的清理;废油及油具的回收、清理。
(四)切实落实“五定”、“三过滤”工作。“五定”指定加油部位、定油料品种、定加油时间、定加油数量、定岗位人员。“三级过滤”指由大油桶抽到油站油桶时进行过滤;由油站油桶到油壶时进行过滤;由油壶到使用部位时进行过滤
(五)操作人员应定时检查设备润滑部位的油质、油量、油压、油品和滤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设备润滑情况作好详细记录并做好交班时的润滑交接工作。
第三章 油品的贮存与保管
第六条 各用油单位按年、月提需求计划,机电动力部(机动部)审核,集团审批后由供油单位按时、按需供应。
第七条 新购入的油(脂)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合格证抄件、复印件),入库前要委托中心化验室作入厂化验,以入厂化验单为依据做好油(脂)的入库、贮存、保管、检验及发放管理。
第八条 入库油品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化验。化验数量标准:
(一)1-5桶,抽查1-2桶;
(二)5-10桶,抽查2桶;
(三)10-100桶,抽查2-5桶;
(四)100桶以上抽查10桶。
第九条 库存油品应每隔3个月向中心化验室提出质量鉴定委托单,并将油样送化验室进行分析,保存好化验分析单及有关资料。对于不合格油品必须处理,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第十条 建立油库。按使用单位提出的用油计划,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油(脂)送到指定接油点。
第十一条 库存油品的存放应有明显标志,不同油品应分类摆放,各种贮油容器应清洁干燥完好无损,零附件齐全。润滑油品存放要备有如下资料:
(一)各类润滑油品质量指标。
(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三)润滑油品消耗定额。
(四)润滑油品合格证及分析化验报告单。
(五)使用单位油品消耗申购计划。
第十二条 润滑油库及油站设有保管人员负责管理。油库及油站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油库贮存量以3个月至6个月的用油量为宜。
第十三条 油品保管人员要熟悉了解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各类润滑油品,质量指标,各种油(脂)合格证书及化验报告单,建立岗位用油记录。
第十四条 油(脂)发放人员必须将领油单据和油(脂)标签核对无误后方可发放,如发现领油(脂)器具不合格,有权拒绝发放。
第十五条 油库、油站要有完善的灭火设施和“严禁烟火”指示牌,油库保管员要熟悉各种安全防火设施的使用方法。
第四章 润滑油(脂)分析化验
第十六条 中心化验室根据各单位提出送检的入库、库存和在用润滑油(脂)质量鉴定委托单,按国家和部颁标准进行化验分析,并提出详细的化验分析报告单,供使用单位鉴定。
第十七条 凡入库油品必须在提交油样后两天内提出化验分析报告单,化验分析报告单必须填写样品牌号,名称、取样地址、取样日期、分析结果、完成日期、分析人等。
第十八条 对一般新购入油品和库存油品的化验分析项目,应包括粘度、闪点、酸值、杂质、水分等。透平油和冷冻机油等特殊油品还要做凝固点、灰分、抗乳化度和抗氧化安定性项目的测定。
第五章 润滑用具的管理与使用
第十九条 各单位配备统一规格的润滑油用具,并按岗位需要和油品规格成套配齐下列用具:
油抽子、油站油桶(需要加过滤网)、手提式油桶或大小油壶(加过滤网);漏斗(加过滤网)、接油盘、黄油枪、黄油铲。
第二十条 润滑用具标记应清晰,专油专用、定期清洗。一般情况下,领油大桶和固定用油站桶每1个月清洗1次,其余各润滑用具每周清洗1次,用具的过滤网要班班检查,及时清洗,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或修补。
第二十一条 各润滑用具应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第二十二条 各种润滑器具所过滤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中低粘度润滑油(如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车用机油、机械油、汽油、机油及粘度相近的油品)所用滤网:一级为60目,二级为80目,三级为100目。
(二)、高粘度润滑油(如汽缸油、齿轮油及粘度相近似的油品)所用滤网:一级为40目,二级为60目,三级为80目。
第二十三条 贮运润滑油品的容器必须清洁、密闭,且不与铜、锡等易于促进润滑剂氧化变质的金属接触。
第六章 润滑油(脂)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润滑油(脂)及液压油选用原则: 为了减少装置润滑油品种,便于集中管理和采购,在润滑油(脂)及液压油的选用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润滑油应尽可能在32#汽轮机油、46#汽轮机油、68#汽轮机油、CKC220#齿轮油(接触应力小于1100MPa的低、中速大型封闭式齿轮)、CKD220#齿轮油、CKD320#齿轮油(接触应力大于1100MPa的重负荷、高温、有冲击的工业闭式齿轮)、CKE220蜗轮蜗杆油、DAB100空气压缩机油、L-HM 46#抗磨液压油、L-HM 68#抗磨液压油中选取,规定如下:
离心式压缩机和汽轮机:46#汽轮机油; 往复压缩机、往复泵:DAB100空气压缩机油。高速泵:32#汽轮机油;
风机、液力耦合器、电机稀油润滑、普通泵类:≥1500rpm,32#汽轮机油;<1500rpm,46#汽轮机油。风机类或可选用68#汽轮机油。
减速箱或增速箱:CKC220#齿轮油或CKD220#齿轮油、CKD320#齿轮油。
蜗轮蜗杆:CKE220蜗轮蜗杆油。
皮带机齿轮减速箱、机床变速部分:L-HM 46#抗磨液压油, L-HM 68#抗磨液压油。
其他转动设备润滑油的选用请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二)润滑脂应尽可能在2#锂基脂和3#锂基脂中选取,使用工况超过170℃时应选用极压锂基脂:
(三)液压油的选用应按照设备说明书牌号执行,一般选用L-HM 46#抗磨液压油、L-HM 68#抗磨液压油。
当设备说明书中润滑油牌号不在上述
(一)、(二)、(三)的牌号中时,应与制造厂进行核对。总体原则是尽可能减少装置内润滑油牌号,以便管理和维护。
润滑油品代用必须遵循同等质量或以优代劣及粘度要相当(代用油品的粘度不能超过原用油品的±15%)的原则,规定油品得到供应后应及时停止代用。
如需采用不同牌号油品或油品检验不合格需要更换时,应先将原油品彻底清除干净,然后加入新油品。
具有独立润滑系统的大型机组检修后,润滑油品循环规定时间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试车或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条 普通润滑加油标准:
(一)循环润滑油油箱油位应保持在2/3以上(运转时保持在1/2以上)。
(二)当油杯内径D=45-60mm时,油位高度应保持在D/5;
(三)当油杯内径D=70-130mm时,油位高度应保持在D/6。第二十六条 浸油润滑的加油标准
N>3000rpm,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珠中心上,但不得低于滚珠下缘。
N=1500-3000rpm,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珠中心上,但不得浸及滚珠上缘。
N>1500rpm,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珠的上缘或浸滚珠。第二十七条 脂润滑加脂标准:
N>3000rpm,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2。N=1500-3000rpm,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2。N<1500rpm,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2。第二十八条 减速机的润滑标准:
正斜齿轮减速机,油面应浸及大齿轮幅底齿高的2-3倍。伞齿轮减速机,油应浸及其中一个齿轮的全齿宽。第二十九条 蜗轮蜗杆减速机加油脂标准: 蜗杆在蜗轮下方,则油面浸没蜗轮齿高2-3倍。蜗杆在蜗轮下方或侧方,则油应浸没蜗杆螺丝高度。第三十条 强制润滑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或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十一条 润滑油脂的选用应按设备操作说明书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大机组(压缩机、引风机、送风机等)、大泵(锅炉给水泵、循环水泵、贫液泵、贫富甲醇泵、加氢进料泵、高压料浆泵等等)、磨煤机、发电机等带有油箱的转动设备,其润滑油需每月做一次全面分析,平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对机杂、水分、粘度、酸值等进行加样分析。
第三十三条 换油质量标准:
(一)粘度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其变化范围控制在±10-15%内。
(二)酸值,凡对润滑油质量要求较高的关键机泵,不得超过标准的15%;一般机械,不得超过标准值25%。
(三)闪点,关键机泵其变化应小于油品闪点10%,一般机械应小于15%。
(四)机械杂质,润滑油其含量不得超过0.1%。且不允许含有颗粒状的杂质。
(五)凝固点,润滑的凝固点允许升高10%。一般机械中允许升高15%。
(六)正庚烷或戊烷不溶物不超过标准值0.2%,一般设备不超过0.5%。
(七)水分:齿轮油不超过0.5%;压缩机油、汽轮机油不超过0.2%;液压油不超过0.1%。
(八)色度不得加深4级或发绿。第三十四条 加(换)油(脂)周期
(一)润滑脂每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添加或更换,磨煤机、破碎机、皮带运输机、冷渣机、斗提机等环境工况较差设备每1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添加或更换。
(二)新安装或大修后的设备在运行168小时磨合期后检查润滑油情况,根据情况确定是否更换润滑油。有独立润滑装置的润滑油,每1个月进行一次油品分析,分析不合格的油品不准使用。
第七章 废油品回收
第三十五条 用油单位应将设备泄漏、不合格等废旧油品集中收集,交到机电动力部(机动部)废旧物资回收站,不得将废油倒入地沟。
第三十六条 机电动力部(机动部)对回收的废油要根据质量鉴定结果分类进行处理,能再生的应该再生利用,再生后的油品经化验分析合格后,可以重复使用,但再生润滑油品应用于非关键设备或关键设备的非关键部位上。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由煤化工事业部设备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