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

时间:2019-05-15 01:5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

第一篇: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本组教学开始,就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教学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5个;

2.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科学、合理地学习生字,掌握运用拆字、编顺口溜识记生字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有目的、有专题地收集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谚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搜集谚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想考考你们。如果你迷路了,你知道可用什么办法辨别方向吗?你们知道蜻蜓低飞预兆什么?如果想知道赶快读识字8的谚语吧!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流利地读谚语。

2.在文中画出本课所需要认记的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三、检查汇报:

1.教师出示识字卡,学生认读。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认记)

3.扩词练习:给生字找朋友,组成一个新词。

4.开火车认识生字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学生再读课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还要当引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韵律美。)

2.小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谚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读后的收获。

4.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机指导。

五、课内升华:小组擂台赛,交流课前搜集的谚语,看哪一个小组搜集的谚语多!

六、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汉字结构及占用字格的位置。

2.学生认真描红和临写。

3.教师个别巡视指导。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意味深刻的谚语等着同学们去收集,希望同学们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趣味作业:把今天学的谚语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30.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认字、写字、读好请求的语气。教学准备 :小黑板与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字、读好请求的语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你们认识棉花吗?棉花有何用处?根据自己对棉花的了解,主动向同学介绍。2.出示课题。认识生字“姑、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记一记。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自由识字。2.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例:合一合:目──分──盼换部件:班──斑 3.同学间评价谁的方法好。

4.多种形式巩固识字、开火车读,你指我猜、摘苹果等。5.组织朗读课文,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三、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

思考:棉花娘娘得病后,都请了哪些医生为她看病?谁治好了她的病?为什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后回答。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而燕子、啄木鸟、青蛙却不能? 3.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惊奇”,“斑点”。4.练习读好请求的语气。

总结:组织学生辨别谁是益鸟、益虫,谁是害虫。

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 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 蛙 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里的害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棉花姑娘》(教师板书)

一、分角色朗读,提高能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2.展示成果。进行朗读比赛。

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读好请求的语气。3.选出优胜小组。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只、星、雪、帮、请、就”,引导学生找到上下结构的字。2.认真观察“只、雪、星、帮”4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写“雪、只”两个字,“雪”字提醒学生注意雨字头的书写变化,“只”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议,写得不够好的字可以再多写几个。

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与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2. 了解地心引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游戏: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纸吧!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师生一起做游戏)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会掉下来。想知道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2.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答)

3.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1)请小朋友们用吸铁石来吸一块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师: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板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

苹果落地 地球引力

学科学 爱科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球、玩”等6个字。

2.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1.会写“球、玩”等6个字。

2.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地心引力。

二、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小兔──有礼貌、惊奇。猴爸爸──慈祥、和蔼。地球爷爷──稳重、有力。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全班分角色朗读。

4.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读好:(1)“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2)小猴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3)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三、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本课的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3.教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教师桌间辅导。

五、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跳”的画面。讨论: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这么高呢?

兰兰过桥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难点:写字、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难点: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

2.(出示不同桥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2)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学生齐读。5.再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图体会,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潜水桥?(引导学生从桥的特点,从桥上可以看到什么来回答)(3)再读、感受潜水桥的神奇。2.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三、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爷爷 桥梁工程师

潜水桥 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 像长长的房子 塑料桥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

发明 创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学写比喻句。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学写比喻句。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由读生字表中的字。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坐” 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二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四、练习:照样子,我会说。又平又稳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潜水桥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33火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3.了解火车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历程。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与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 了解火车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2.检查识字情况。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自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2.读第三自然段,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呢?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正在研制中。)

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A.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来。谁能把词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 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D.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4.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板书设计

33火车的故事

蒸汽机车

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

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

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磁悬浮火车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

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6个生字。

2.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写6个生字。

2、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读生字卡片。

2.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

三、书写指导

1.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2.拓展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大家交流。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4.巩固识字,找朋友。(出示偏旁和部件进行连线)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3.教师范写。(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4.学生描写、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3.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角色迁移,体验文本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知道“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鲤鱼:亲切。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B.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4.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

四、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五、巧设悬念,课外延伸

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一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34.小青蛙找妈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

2.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教学难点: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课前准备 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2.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教学难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让学生读懂并找出短文一共讲了几个字。2.引导学生发现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

3.扩展运用,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其他字,以加强复习巩固。

二、我会认

1.先让学生自己练读生字。

2.读读记记。游戏:老师指哪个,学生读哪个生字。让学生认记生字。学生先认再读,边读边悟。

三、日积月累 1.“我会填”

出现了同音字“完——玩”,形近字“很——得”,形近音近字“请——情”“跳——桃”,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字形、字义。

2.“我会读”

(1)让学生自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帮助,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还可以采取同学间比赛、读给老师听等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四、小结:说一说你又学到了什么。

巩固新知。学生自己说,可相互补充。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我会填

请客

完成 很多

桃花 事情

玩耍

得到

跳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 教学重点: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教学难点:完成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未来的桥》

一、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子过河。请大家帮助小猴子设计一座桥。现在,把你们小组设计的大桥图样拿出来,准备向小猴子推荐自己小组设计的桥。

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

二、商议介绍词,准备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已经设计好的桥梁图样,讨论一下,怎样向小猴子介绍,才能让他采用自己设计的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组员在组长带领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小组间互相交流

1.每个小组选代表向小猴子(另一小组的同学扮演)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桥。2.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承重力等方面质疑)老师在这个环节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回忆,说不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

四、评选、展示最优桥梁设计

准备一块大黑板,把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张贴在上面,请学生评选最优桥梁设计。(有特色,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五、扩展情境,延伸交流

学生表演:小猴过桥以后,到了小熊家,向小熊介绍他过的什么桥,感觉怎样。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未来的桥》

1.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分组展示自己的图画,互相讲一讲。

2.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课文 19.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病、医”等7个字。认识一个偏旁。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通过学习,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益鸟和益鸟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

19、棉花姑娘)谁知道棉花可以干什么用?(棉衣、棉袜、棉球、被子、鞋子)是啊,棉花不仅漂亮,而且用处还这么多。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教师情景导读。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作业: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教学反思:

课文 20.咕咚

教学目的:

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认识生字

1、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出示:(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

五、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 个自然段,____ 幅图,讲了____ 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

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跟着跑,只有____ 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六、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七、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

(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

(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 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

(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作业: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文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会写“捉、条”等7个字。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4、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重点】能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认识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方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法、自读质疑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壁虎吗?(课件出示壁虎图)今天,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于壁虎的故事。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竟劲一挣,尾巴挣断了,怎么办了?他到处借尾巴,他借到了吗?你们等会儿学完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

二、播放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新生字

1、请学生把书打开到109页,借助插图把课文试读一遍,并画出不认识的字。

(自由读)

2、检查:

a、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课件出示拼音的生词。)

壁虎 逃走 姐姐 一条蛇

蚊子 难过 小河 借尾巴

b、出示插图,学生练习说话,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c、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交流识字经验。结合图片识记生字:壁、墙

熟字加一加识记:蚊(虫+蚊)咬(口+交)房(户+方)赶(走+干)转(车+专)认识新的偏旁:户、车(注意作为偏旁时最后一笔是“提”,和车字

书写笔顺最后一笔“竖”稍有变化。)

谜语识字:您(心上有您,表示第二人称尊称)熟字换一换识记:继—断 泼—拨 形近字识记:用—甩

d、生自由读,同桌互动,师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识记情况。

3、这些小老师可真棒!

(课件出示无拼音的词)没有拼音的词你们会读吗?(小组开火车读)

4、其他小朋友想读吗?(师指齐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书写:“条、爬、草、房”。

2、回顾偏旁,观察生字结构,及其在田字格的位置,起笔、收笔位置在哪尤其要注意,认识新的偏旁“户字头”。

3、交流写字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户”叫“户字头”。(1)条:注意上面是折文。下面是竖钩,不是竖。

(2)爬:半包围结构,爪要写得稍大,首撇短平,捺要伸展,巴要写得小些。(3)草:草字头的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4)房:户字头和户的占格不同,方的横要超过户。

4、教师范范写,学生描红。

5、展示、评价书写。

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复习生字。小游戏:我指你认

2、说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生字读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现在大家先把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然后再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一名喜欢读1、2、3三个自然段的同学读1、2、3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问题:(课件出示3个问题)

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⑵小壁虎首先向谁借尾巴?(小鱼)

⑶借到了吗?(没有)

是不是小壁虎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不是)

那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

引导我们同学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像小壁虎一样,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语气。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板书:鱼尾巴──拨水

2、课件出示4、5两自然段:

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解疑,在解疑中穿插朗读。蝇子:专叮牛的苍蝇。

⑵指导朗读,表演读。

3、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是怎样?(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齐读第七自然段,讨论:

⑴知道什么?(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课件出示)

⑵小壁虎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带过,妈妈不是不知道借尾巴的经过妈妈不是不知道他借尾巴的经过吗?(渗透写文章要有祥有略)

⑶妈妈为什么说“傻孩子”: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了。这是再生现象,人的头发、指甲都有这种现象。)

四、回悟课文

(课件出示)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时间,尾巴不是断了就立即长出来)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过程,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从中了解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鱼尾巴──拨水

牛尾巴──赶蝇子

燕子尾巴──掌握方向

壁虎尾巴──自我保护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主动识字的意识。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鸟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出示“虫字旁”。)(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4.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作业:与同学交流在生活中认识的词语,并试一试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三、共同阅读,感悟道理——和大人一起读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六、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第三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21、司马光

2003年5月27日 第十五周 星期二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学习两 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2、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质疑。

4、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3、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

1、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2、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2、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5、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6、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2003年5月27日 第十五周 星期二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2、3自然段。

2、指导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党性朗读第1自然段。

2、过渡:正当这些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情景。

2、说一说: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掉进大水缸会发生什么情况?

3、在情况危急时,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各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2、3自然

段。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6、评读。

7、讨论: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小朋友。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小

朋友吗?

三、指导写字。

四、教学后记:学生发挥想像到更多的办法去救小朋友。

22、鲁班和橹板

2003年5月28日 第十五周 星期三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3)再读读。(4)巩固识字。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2)指导读好问句。

(3)做动作理解“盯”,“默默”。(4)巩固识字。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2)出示课件:(3)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圆和园会混淆。

2003年5月28日 第十五周 星期三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接着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鲁班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这和鲁班找到好办法有什么关系呢?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2)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4)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5)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1)齐读。

(2)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的写法。

2、交流并质疑。

3、示范、指导。

4、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23、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9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做试验用的长颈瓶子、小石子、生字卡。

2003年5月29日 第十五周 星期四

第一课时

一、引入: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第一节

4、指导学生读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写。

3、指导学生写字。

4、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生兴趣很浓,生字能很快学会。

2003年5月29日 第十五周 星期四 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认识乌鸦。

2、板书课题,读课题。

3、你读了课题后有什么疑问?

二、新授:

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3、认读9个生字。

4、认读生字词。

三、看图、读文、探究

1、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观察,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读第1自然段。(3)评议。

(4)过渡:乌鸦想到好办法没有呢?

2、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第二幅图,引导观察,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课文怎么写的,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3)比较句子,哪种说法更恰 当。

3、朗读全文。

4、想想用什么话来夸一夸乌鸦。

四、背诵练习。

1、出示两幅图,请学生看图背诵。

2、自由背诵。

五、书写生字。

六、总结

七、教学后记:学生积极主动地想到更多喝水的办法,并用自己的话来夸夸乌鸦。

24、咏华山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要多亲身去感受,去体验的启发。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时安排:二课时

2003年6月2日 第十六周 星期二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谁去过华山?想看看华山吗?

2、课件播放一小段表现华山高的录像。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咏华山》。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然段。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3、课件出示17个带有拼音的生字、学生想读啊个就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3遍。

4、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5、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自由读,指名读。

6、用手势告诉教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了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导写字。

五、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二类字比较难认。

2003年6月2日 第十六周 星期二 第二节

一、复习生字引入 形式:开火车

二、读文感悟,巩固识字。

1、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段。

3、画出讲华山高的句子。

4、再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华山的样子。

5、指名读。

6、站在高耸入云的华山上,七岁的寇谁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诗来。

7、吟诵诗句。

8、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9、齐读第2、3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读。

11、说说寇准为什么能作出好诗来?你受到什么启发?

12、记一记本自然段的生字。

四、质疑

五、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能从学习课文从中去学习诗,更容易让他们理解诗的大意。

25、小松鼠找花生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9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教学课时:二课时。

2003年6月3日 第十六周 星期三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花生果实。

2、同学们喜难免吃花生吗?小松鼠也喜欢吃啦,他还打算靠花生过冬呢!可他到花生地里却没有找到花生果,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5课。认读生字:鼠

二、初读课文

1、请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2、圈出文中的16个生字,读一读,不会读的拼一拼。

3、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引导学会用ABB

4、学生自由读。

三、指导写字。

1、复习巩固生字

2、示范、指导。

3、描红、临写。

交流、反馈。

教学后记:学生很容易会漏掉直的里面是三横。

2003年6月3日 第十六周 星期三 第二节

一、复习生字引入课文

二、学习第一至第五自然段。

1、巩固字词。

2、图文对照。

3、出示课件:填空。

4、自由朗读课文。

5、指导读书。

6、试背课文,三、你知道哪些植物是在什么地方生长的吗?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能了解更多的生物在何处生长。

练习8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

3、读背成语和谚语。

4、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课时安排:三课时

2003年6月4日 第十六周 星期四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

4、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计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

9、指名说,讨论。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树、做、渐

2、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什么?

3、示范写“树”,生描红、仿写。

4、自己描红、仿写另外两个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

3、读准字音。

4、交流。

5、指导背诵。

6、你知道一些什么?

7、指导朗读。

8、指导背诵。

教学后记:学生知道了更多的小动物住处。

2003年6月4日 第十六周 星期四第二节

四、练习

1、自己练说四幅图的意思。

2、同座位互说、练说。

3、教师巡视指导。

五、表演

1、能表演这个故事吗?

2、指名上来演,评议。

3、评选最佳导演,最佳演员。

教学后记:学生能够自己去表演小苹果树请医生,并将这个故事写得很好。

第四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22.《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学会用“别的小朋友__,可是司马光却___。”进行说话训练。

3.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时候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九百多年了。

2、师:有趣的是这个孩子姓司马,名字叫光,合起来姓名就叫——板书:司马光

3、学“司”。(这个同学真马虎,写“同”字丢掉了一小竖)

4、引读:“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师)古时候有个孩子叫——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

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补充习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司马光。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从故事里知道了一些什么?

2、师:小朋友真会读书,会思考,从课文里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呀,老师希望小朋友继续开动你聪明的小脑筋,再来学好课文,好吗?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师:(示多媒体)瞧,谁来了?(司马光)你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读几遍。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2、看,(示多媒体)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小组。

3、我们再看图,花园里有些什么景物呀?水缸在什么位置呀?(示多媒体)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2)谁比他读得更好?(3)齐。

4、打开课本,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事呀?看,(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指名读。

(2)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大水缸里的?(点击:爬上 一不小心)指导读好这句话。

2、水缸这么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进了这样的大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3、这时的情况真是十分危急,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出示:千钧一发,领读。

4、突然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小朋友们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这下子,小朋友们可乱套了。(示多媒体)看,小朋友们怎么样了?还有的小朋友没画出来,他们可能怎么样了?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吗?

5、书上是怎么描写这时的小朋友惊慌害怕的样子的?你能在书上找到这句话吗?读给大家听听,看你找的对不对?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 喊 跑 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 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光,你!

4、师:司马光能在这种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救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示:急中生智,领读。

5、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看谁的办法比司马光更棒?

6、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

五、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七、课外延伸:

司马光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来救小朋友,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像司马光一样的聪明,机灵,好吗?听好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芳芳的爸爸出差不在家,就芳芳和妈妈两个人在家。吃完晚饭,芳芳在房间里做作业,妈妈一个人在卫生间洗澡,芳芳作业作完了,等了好一会儿,也不看见妈妈从卫生间走出来,芳芳很奇怪,心想:咦,如果是平时,妈妈早就应该从卫生间出来啦,今天怎么洗这么久还不出来?他喊了几声“妈妈”,可是没人应,她有点急了,又大喊了几声,还是没人应,芳芳慌了,踢开卫生间的门,一股热气直冲出来,只见妈妈躺在浴缸里一动不动。原来,妈妈已经因为缺氧而昏迷不醒了。这时,如果不赶紧抢救妈妈,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芳芳吓得嚎啕大哭,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如果你是芳芳,会怎么做?

八、作业: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2、司马光

一个小朋友 掉

得救 司马光

不慌 砸

别的小朋友

慌 哭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23、鲁班和橹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的意思。

3、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第四自然段。教具准备: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以“猜”激趣,导入课题。

1.(出示鲁班人物像)猜猜看,他是谁?(板书:鲁班,生自读。)

师简介鲁班:今天我们要来认识这位老人,他叫鲁班,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生自读课题

2.把上面两个词读一读,比一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与前一个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师介绍橹板: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大,安在船艄或船旁。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鲁班是一个人,橹板是船桨,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过渡:答案就在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解决问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标注自然段。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合作,交流初读成果。

4.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出示课件)

老艄公 竹篙 吃力 满头大汗 默默地想 出身

嘎嘎叫 扑通 脚蹼 拨水 滑行 一根粗木棍 上半截 圆形 忽然 已经(采用多种形式扫除字词障碍)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适时正音,并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板 力 等 已 往 身 前 忽 安 2.指导观察生字字形,一边书空一边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3.形近字比较:

“己”和“已”、“往”和“住”、“园”和“圆”,并组词。4.师指导书写笔顺,边讲解边范写,生描红。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齐读题目,指生用一句话说说题目“鲁班”和“橹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发明”一词说清题目间的联系)

二、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1、自由读

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

2、交流: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二)学习第二段

(出示插图)你知道什么是默默地想吗?(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理解默默地想就是不作声地想,从而体会鲁班观察得仔细,思考得专心)指导学生读好“默默地想”。

过渡:鲁班正在动脑筋呢,这时——(播放鸭子的叫声)你们听,谁来了?(鸭子来了)(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图片)指导看图:你们瞧,鸭子嘎嘎叫着跳下水,它们在干什么呀?(它们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2、你见过鸭子游泳吗?你能说说鸭子是怎样游的吗?(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脚蹼往身后拨水)指名说说鸭子游水的样子。

3、表演促读:你想做做快活的鸭子吗?咱们一起来吧。

小鸭子们,你们刚才快乐吗?你能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吗?(四)学习第四段

1、第一句

(1)看图:鲁班在干什么?(他在仔细地观察鸭子)课文哪里告诉我们鲁班看得很仔细?(出神地看着)你能把他出神的样子读出来吗?(2)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他想到了什么呀?指导理解”眼睛一亮”。(指名读)谁能读出鲁班忽然想到办法的样子?

(3)鲁班终于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他心里怎么样?(激动、高兴)你能通过朗读把鲁班的高兴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4)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试试了,给我这个机会吗?(师生赛读)

2、第二句(出示橹板和脚蹼图)(1)四人小组交流:鲁班是怎么做橹板的?(学生边读课文边交流,师巡视指导,参考学生讨论。)(2)老师这里有个脚蹼的模型,谁愿意到前面向大家介绍介绍鲁班是怎样做橹板的?

3、(出示第三句)师引读: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一摇,嗬,不光省力,船也行得快多了。(1)用橹板划船有什么特点?(省力、快)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两个特点的?(“不光„„也„„”)(2)指名读,通过朗读体会老艄公的开心。(3)如果你是老艄公,你会说些什么呀?(五)总结课文,板书

1、为什么只有鲁班想到做橹板呢?(遇到问题细心观察,多动脑动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

2、现在你想对鲁班说什么呢?

三、课后作业

世界上像鲁班一样乐于观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大发明家还有很多,请大家课后搜集一些创造发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

鲁班和橹板 看

竹篙

吃力

盯想

鸭子

蹼、拨水

(有什么办法)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24、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3个二类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能用“渐渐”说一句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到处”、“终于”、“渐渐”等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做实验用的瓶子和小石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漂亮吗?乌鸦虽然没有华丽的羽毛,但是它很聪明。小朋友们想不想来了解了解乌鸦,来和它交个朋友呢? 2.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笔画出来。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学们看生字宝宝来了,谁愿意和它们交个朋友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指名认读生字)

3.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师生评议。如:“喝”“渴”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口字旁的是“喝”;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4.谁能用这些字来组词?(生字组词,学生评议)5.写字指导。

(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笔顺规则有哪些?(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等)(2)找一找、想一想,写哪几个字时是按先左后右的笔顺来写的?(法、找、许)(3)“法、找、许”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

提示:写“找”字时,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比较“找”与“我”的字形。(4)“可、石、办”这三个字又应该怎样写呢?(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示范)

三、书写练习

1.先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再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强调学生注意书写姿势──“三个一”)2.播放轻音乐,营建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 二 课 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吗?(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认读)2.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只小乌鸦好不好?

二、阅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第一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2.其它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说出各自的想法,小组汇报,师生评议。)

3.想一想小乌鸦“到处找水喝”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神态?(思考、讨论)4.用怎样的语调才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呢?(组内练读、汇报、师生评议。)5.小组之间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小组练习、组内评议)6.多媒体出示图画:找到水但喝不着。

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乌鸦找到了水为什么不喝呀?它会怎么想?心情怎么样? 7.多媒体出示文字: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引生读好这句话)

师范读,抓住“可是”一词读好语气的转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二个自然段,数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多媒体出示句子: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谁来学学乌鸦是怎么想办法的?指名表演。

小乌鸦想了很长时间,也想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才想到,所以书上用了“终于”一词。(引生朗读体会)

指名生练习用“终于”一词说句子。

3.小乌鸦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请你找到句子细细地读读,边读边想乌鸦是怎么做的? 师拿出半瓶水和小石子,问:谁来学做小乌鸦?(指名生做实验)师:小朋友们看仔细了,水是怎样升高的?(慢慢)

师:这样慢慢地一点儿一点儿地升高,就叫“渐渐”。(生齐读)多媒体出示填空:

秋天到了,树叶。

春天来了,天气。指着做实验的小瓶子引读:

瓶子里的水,乌鸦就。抓住“渐渐”、“喝着水”指导朗读。

4.分小组表演乌鸦喝水的全过程,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最好。(小组合作、汇报表演、师生评价,评选出表演得最好的一组给予奖励)

三、交流感受,指导背诵

1.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只小乌鸦怎么样?喜欢它哪一点?(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共评)2.如果你是小乌鸦,你还会想到什么办法喝到水呢?

3.借助图画,指导背诵。先同桌互背互听,再自荐分段展示背课文,最后练习背全文。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 ──

喝不着

放石子

──

喝着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25、咏华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图文对照理解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

教具准备:华山风景图片,华山风景录像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题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宝莲灯中,沉香救母用斧头劈开了哪座山吗?(华山)师板书“华山”,指名读。纠正多音字“华”的读音(四声)。

很多年前,有一个七岁的小孩登上了华山,情不自禁的写下了一首赞美华山的诗,诗的题目就叫《咏华山》(板书“咏”)你能说说“咏”的意思是什么吗?(赞美)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师:学贵有疑,读完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到华山去看一看,想去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把生字都注上音。(1)自己练读,看谁读得准、记得快。(2)指名读,集体纠正读音。(3)擦掉音节,同桌练读,指读。

3、把词语放到课文中,再读课文。要求:难读的句子反复读,直到读通课文。读完以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4、检查朗读。

分段指名读,及时纠正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三、写字教学。

1、寇准年纪这么小,就能写这么好的诗,和他平时认真学习是分不开的,这节课,让我们也来认真的学习写好生字,好不好?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华、间、与、齐、称、代、岁

3、重点教学“称”“岁”(1)偏旁名称。

“禾木”旁和“禾”字的区别:禾字做偏旁,捺要变成点。

“山字”头和“山”字的区别:山字在上面,要写扁一点。(2)学生书空偏旁的笔顺。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3)指名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两个字?(4)观察,怎样在田字格里写美观?

称:左边瘦一点,右边胖一点。岁:短撇对对正,长撇跑左边。

(5)老师范写,边写边读口诀。学生描红。

四、作业 认真写习字册。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咏华山》,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认识一些生字朋友,你能读好它吗? 出示生字:华、间、与、齐、称、代、岁

出示词语:古时候 艰难 远远近近山腰 飘着 情不自禁 吟诵 称赞 宋代 寇准(多种形式检查认读)

3、读了课文,你知道是谁在咏华山吗?(引读第一小节)。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华山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二、精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小朋友们觉得华山怎么样?(高)

师:你觉得华山高,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华山的“高”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段,画下有关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抓住学生找出来的句子,进行重点点拨、理解:

1、“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抓住“艰难”,理解爬山的困难,把自己想象成先生和小孩,是如何气喘吁吁一步一步爬上华山的,进而指导朗读。

2、“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站在这么高的山上,同学们此时最想干什么?

(学生自由叙说,表达自己的心情。)

师:你们知道老师现在最想干什么吗?我现在最想把华山画下来。(在黑板上板画简笔画“高山”)谁能帮老师画上远处的山?白云?太阳? 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的有关句子,讨论: 远处的山画在什么位置?(理解“脚下”)白云画在哪里?(理解“山腰间”)

太阳应该怎么画?(太阳离山很近,进而体会山得高)

3、当年的小孩看到华山如此的高,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诗《咏华山》,让我们来一起吟诵这首古诗,体会一下华山的雄伟、壮丽。

齐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借助动作理解“举头”、“回首”

4、把第二段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回到整体,再次感受华山的“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5、师: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自由表达)师: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指名朗读第三段。)边读边配上动作

6、第四自然段:

师: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一个“才”字你能体会出什么?(年纪小)指导朗读,读好“才”字。

三、总结全文。

1、师: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师小结: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小寇准写这首诗的时候,也只有7岁,这确实是首好诗,好就好在写出了华山的高大,壮美,用诗来赞美,这就叫咏,赞美华山就叫——齐读课题《咏华山》。

四、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一起去登华山,欣赏了华山的高与美,还学会了一首赞美华山的诗,收获真不小!最后,让我们跟小孩儿和先生再去华山看一看,再一次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配乐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五、课后作业

小朋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首老师喜欢的关于山的古诗,推荐给大家。看来大家对这些古诗很感兴趣。其实关于山的古诗还有许多,课后大家也可以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我们下节课再举行赛诗会。板书设计:

25、咏华山

爬山艰难 红日近

感叹 高

白云低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26、小松鼠找花生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

3、了解花生果是长在地下的,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小动物的表情、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抓住“绿油油”、“黄灿灿”、“自言自语”、“奇怪”这些重点词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难点:运用观察、表演、想象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重点词句、插图、句式练习等)小松鼠和蚯蚓的头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板书:花生果)

(2)样子像老鼠,爬在树枝上,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松果。(板书:小松鼠)

2、刚才小松鼠悄悄地告诉老师,它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森林里,和它一起去做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愿意吗?(愿意)

师完善课题,用红笔板书“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小松鼠上哪儿去找花生果?怎么找?快读读课文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简单说一说故事内容。

三、识字读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

2、大家一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请教一下,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3、把小组里好的识字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

4、在小组里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指名读、比赛读。

四、看图读文

1、出示两幅插图,自己读读课文,想象哪几段说了第一幅图内容,哪几段说了第二幅图内容。

2、学生读课文并找出图的对应段落。

五、写字指导

1、小松鼠的花生果里还藏着几个字谜呢,你想猜吗?

2、学习生字,读准音。

3、每种结构,师各范写一个。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链接,巩固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2、齐读课题。

二、朗读激趣,感知课文

(一)表演中体会

1、(多媒体出示花生开花的画面)随机教学第一自然段。指名说说画面的景色。你喜欢这些小花吗?为什么?课文里是怎么说的?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突出绿油油、黄灿灿)指名读,齐读

2、这些花真美,我们看到了,小松鼠和蚯蚓也看到了,听他们在说什么呢?

3、小朋友,我们看着动画当一当配音演员把课文读一读好吗?

4、带上你做好的头饰,当一当小松鼠和蚯蚓,找你的学习伙伴合作读一读课文吧。(分角色读)

5、哪只小松鼠准备好了,可以上台表演呢?(请学生表演读。)

6、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可真高兴,这时它可能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花生成熟后的情景,树上长满了花生,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吃花生)

7、老师引读:小松鼠很高兴,他想()。

(二)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1、看着黄灿灿的花生花,听着蚯蚓的介绍,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小松鼠越想越高兴,那它是怎么做的呢?结果又怎样呢?

(1)理解“每天”: ①小松鼠前天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②昨天又去哪儿了?干什么?看到了什么? ③今天呢?

噢,这就是——“每天”(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2)小松鼠天天去看,看到花生过了吗?(没有)

(3)等了这么久都没有看见一个花生,这时候小松鼠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看小松鼠做了什么?理解“自言自语”

①师表演“自言自语”,创设情境:怎么搞的,笔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

②说说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呀?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谁也用“自言自语”来说话。

③这时,小松鼠也说了一句话,找出来读读。(出示句子: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

④怎样表现自言自语呢,谁再来试着读一读小松鼠的话。(读出奇怪的语气)

⑤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⑥谁能再当当配音演员给动画配音?

(三)小组讨论,解决疑问

1、是谁摘走了小松鼠的花生啊?请大家当一当小侦探在小组里帮小松鼠想一想,希望大家说的时候要注意说出你的理由。

2、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花生究竟都到哪里去了?还是让小花生自己说说吧。(动画:花生自诉生长过程)

三、想象说话,表演激趣

1、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场!小松鼠知道后会说些什么?它以后又会怎么做?全班交流。

2、故事有趣吧,你们有兴趣演一演这个故事吗?

四、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供我们吃的部分也长在泥土里?

(土豆、芋艿、红薯、藕„„)

2、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小朋友们只要你再动脑筋,还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再编一个故事吗?试一试吧!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3、指名上前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作业

1、、下课后,你可以通过看书、问身边知道的人、上网等方法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长在地里。

2、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练习8

教学目标:

1、认识练习中所介绍的五种动物,并把它们送回家。

2、把理解词义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联系起来,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

3、学写铅笔字,复习各种笔画规则和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的练习。

4、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语言。

5、听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6、学表演,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用字词句。

2、口语交际训练 难点:口语交际训练,听故事,分角色表演。教具准备:成语卡片、创设情景用的道具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学用字词句:

(一)、认识小动物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听!有谁来到了我们教室?(播放动物声音:猫、狗、鸟、青蛙,说动物名)

师: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出示动物图)

师小结:大自然的动物真多,谁来和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打个招呼?(指名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

师:(课件出示词语:松鼠、蜜蜂、马、北极熊、燕子(有拼音))咦?图片变成了汉字,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大声读、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看老师这里有一堆小动物呢,你能从中找到他们吗?(指名上台操作:连线,反馈、齐读)

(二).帮动物找家

1、认识小动物的家

师:这五个小动物可真调皮,玩着玩着就找不着自己的家了,你认识他们的家吗?愿意送他们回家吗?

你认识谁的家?(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讲解)(1)马:给它的家取个名字?(出示:马棚、马厩,读)简述马的生活

(2)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出示地图,了解地理位置)

你还知道北极的什么知识?(图片出示,介绍北极的其他动物和植物:海象、燕鸥、熊果草等)

(3)燕子:(出示:屋檐下)屋檐为他们挡风遮雨,燕子一家幸福地生活着!(4)蜜蜂:给他们的家取个名字。(出示:蜂窝、蜂巢)(5)松鼠:(出示:松树林)为什么是它的家?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家》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音乐声中全班齐背)

2、练习说话

师: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话吗? 是 的家。(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指名说,师同时出示孩子们说的话。)

师:孩子们你们真棒!看我们合起来都成了一首小诗了。谁来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马厩是马儿的家,蜂窝是蜜蜂的家,屋檐下是燕子的家,松树林是松鼠的家,北极是北极熊的家。3.送小动物回家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送小动物回家吧!(在书上把小动物和他的家用线连起来,一边做一边说:我把 送到。(指名说一说)

(三)、送小动物回家

1、指导完成句式练习

师:我们知道了小动物的家了,你能这样说一说吗? 住在。(自由说,齐说)

完成书上的练习:蜜蜂住在蜂窝里,马住在马厩里,燕子住在屋檐下,北极熊住在北极。2.交流拓展

孩子们,我们书上向我们介绍了五种小动物的家,你还知道别的小动物家在哪儿吗?(同桌说,指名说)

完成句式: 住在。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出示:羽 颗 群

3、说说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什么?

4、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5、师范写“羽”,生描红、仿写。

6、学生描红、仿写另外两个字。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出示成语卡片)读准字音。

3、(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你能用这四个成语中的一个来形容他吗?

(1)小朋友掉进水缸后,其他小朋友都吓坏了,司马光却不害怕,这叫“临危不惧”。(2)他当机立断,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办法,这叫“从容不迫”或“方寸不乱”。

5、指导背诵成语。

6、古人没有天气预报,他们靠什么是预测天气呢?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谚语。

7、交流自读体会。可以说说你知道一些什么?也可以提出问题。

8、老师解释“朝霞”“晚霞”“雷公”,讲解拟人句“雷公先唱歌”。

9、完整理解这两句谚语的意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前一则谚语是说出现朝霞,天就要下雨,不宜出门;而出现晚霞则表明近期内不会有雨,可以出远门。后一则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先有很响的雷声,就不会有大雨。)

10、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气象方面的谚语。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小苹果树请医生)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明确听的要求

师:早晨,果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棵老苹果树和一棵小苹果树正高兴得唱着歌。突然,老苹果树弯下腰,痛苦地皱着眉——哎呀,老苹果树病了,怎么办呢?谁会给他治病呀?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啄木鸟医生)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可是有一棵小苹果树不知道呀,他要为老苹果树请医生,他是怎么做的呢?

师: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谁来说说听故事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 出示:(1)耳朵认真听,了解故事的内容。

(2)眼睛认真看,注意人物的表情。

(3)脑子认真想,记住人物的对话。

1、指名读、齐读以上内容。

2、师做说明:“了解内容”意思是说故事的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记住人物的对话”就是要小朋友记住故事中的人物是怎样说的。

二、听故事,交流

1、下面请小朋友一边看动画一边听故事《小苹果树请医生》,看哪一位小朋友坐得正、看得认真、听得仔细。

2、故事听完了,看看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1)指名说。谁有补充?

(2)出示:老苹果树生病了,小苹果树请来了 和,但是他们都不能治老婆婆的病,最后 飞来了,治好了老婆婆的病。

3、自己练习说一说,再指名说完整。

4、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他们分别是怎样说的?(老师扮演小苹果树与学生对话)师:喜鹊叔叔,请您给老婆婆看看病吧,她的身体里有虫子了,肚子疼得很厉害? 生:对不起,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叶上得虫子,不会捉树干里面得虫子,我不会动手术。师:猫头鹰叔叔,请您给老婆婆看看病吧,她的身体里有虫子了。

生:对不起,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鼠之类的,不会捉树干里面得虫子,我不会动手术。师:这可怎么办呢?谁来救救老婆婆啊?谁来帮老婆婆捉树干里面的虫子啊? 生:我是啄木鸟,我是森林医生,我来帮她把虫子捉出来。师:你明白了吗?小苹果树为什么没有请到喜鹊和猫头鹰? 生:因为喜鹊只会捉树叶上得虫子,不会捉树干里面得虫子。生:因为猫头鹰只会捉田鼠之类的,不会捉树干里面得虫子。

三、听说结合,口语训练

过渡: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个童话故事演一演呢?(想)别着急,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听一遍,边听边看图。

师:分别出示四张图,说一说故事,理清层次。[图1 ]老苹果树和小苹果树在说什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图

2、图3]小苹果树碰上了谁,说了些什么? [图4 ]小苹果树最后碰上了谁,结果呢?

四、体验角色,练习表演

1、师:小朋友想参加这个童话故事的表演吗?说说自己想演谁?怎样演好这个角色?配哪些动作?

2、学生交流

(1)老苹果树:指名学生说,并表演(表演完了学生评价,互相补充)

(2)小苹果树:要去问,问别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忙着请医生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名学生表演。(小苹果树请医生,要很着急。)学生评价。对这样的小苹果树,你还有什么样的建议吗?指名学生说(说话时声音一定要响亮)再来请一棵小苹果树来试一试?(指名学生表演)

3、教师小结:板书出书:说完整、有礼貌、演得像

4、下面,请小朋友们带好头饰,在组长得带领下,组成表演小组,演一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如果有人争着演一个角色的话,那该怎么办呢?(要互相谦让)学生分别扮演老苹果树、小苹果树、喜鹊、猫头鹰、啄木鸟五个角色,进行剧本讨论练习。推荐小组表演,全班展示。

教学反思: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识字8》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针对课文的特点,在初步理解谚语的意思,初步感受谚语的美;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学习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课前准备】

1、学生用识字卡。

2、教师用识字卡。

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这个字的哪部分最容易写错

(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四、自读课文

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⑴ 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

⑵ 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⑴ 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

(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⑵ 第二句: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⑶ 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⑷ 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⑸ 朗读全文。

3、积累。

⑴ 记背本课谚语。

⑵ 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谚语】

十雾九晴。(这里的雾指的是辐射雾,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一种雾)

雨过天青。(天空纯蓝,往往出现在雨后,比较纯净而显青)

天上星星跳,风雨就来到。(因星光闪耀往往反映出大气不稳定)

东虹日头西虹雨。(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虹在东面说明阴雨天气移过此地,该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预示坏天气移来。虹是“日照雨”的产物,即内紫外红光弧)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天黄一般是由于空气中水汽、尘埃较多,预示将要下雨)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鲜艳程度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水汽多时,呈暗红;水汽少时,呈青白)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晕指的是由卷层云而形成的晕圈)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意思是说,当早上出现有棉絮状的高积云时,往往预示着将有雷雨天气的降临)

课后练习:

把你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写下来。

————————————————————————

————————————————————————

————————————————————————

————————————————————————

教后反思:

30《棉花姑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重体验,轻说教,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认识7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请、帮”。

2、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初步培养孩子读懂一句话的能力。

4、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出示棉花图片)

1、读准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轻声。

2、观字形:发现“姑娘”两字共同点。

二、初读,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圈圈生字朋友。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读新词:可恶 蚜虫 治病 盼望(随机点拨“蚜”、“盼”等生字的识记方法)

⑵ 长句停顿指导。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⑶ 交流有关“蚜虫”的信息,学习新词“可恶”。

⑷ 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三、再读,练说主要内容

1、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划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

2、练说主要内容:

棉花姑娘请()、()和()帮她治病,最后()治好了她的病。

3、学习新词:

“啄木鸟”:正音,想想“啄”的这一点像什么?

“七星瓢虫”:知道为什么叫七星瓢虫吗?随机学词:斑点。

四、学习第一组对话

1、指导朗读“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指名读──齐读。(教师通过范读、评价、语言渲染等多种手段指导学生读好请求的语气。)

2、指导朗读燕子的话。

⑴ 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培养孩子读懂句子的能力)

⑵ 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在交流中落实“只会”等词的意思。)

⑶ 指导学生读好燕子的话。

⑷ 师生合作读对话。

五、学习第二、三组对话

1、同桌合作自由练习。

2、朗读反馈。

六、课中操

七、分角色朗读

八、多形式巩固生字

1、生字打牌比赛。

2、猜字谜。

3、完成连环画 :

第一幅图:完成练习“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第二──四幅:指导书写生字“请”“帮”。

第五──六幅:课后填空,下节课交流。

《棉花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瞧,今天,赵老师带来了什么?(棉花)仔细看,棉花什么样的?

2、你们知道,这雪白的棉花都能做些什么吗?

3、点击,出现题目。(齐读)

二、细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⑴ 棉花姑娘老远就听到了你们的声音,可是今天,他不能来了,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课件)

⑵ 小朋友,棉花姑娘怎么了?(指说)

是呀,她心里多难受呀!你能试着读出她伤心、难过的样子吗?(自读)

⑶ 指读。

2、第二自然段。

⑴ 可怜的棉花姑娘被可恶的蚜虫咬得遍体鳞伤、疼痛难忍,这可怎么办?这时,一抬头,看,谁来了?(指说)棉花姑娘们,你们有什么话,有什么请求快点告诉燕子姐姐吧!(指说)

⑵ 你们在请求燕子姐姐,那一定能读好这句!(指读)

⑶ 听,燕子姐姐怎么说的?(听配音)

棉花姑娘们,燕子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指说)

燕子姐姐帮不上忙,感到很抱歉,你能读好他的话吗?(指读)

⑷ 现在,你愿意分角色读好他们的对话吗?(同桌练练)鼓励学生加上动作。

3、自学三、四自然段。

⑴ 燕子姐姐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眼看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难受极了,他还会请谁来看病呢?

(下面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从 3、4自然段中任选你们最喜欢的一段,进行分角色朗读)

⑵ 小组自读3、4自然段,师参与学习。

⑶ 小组汇报,师生随时注意点评。

⑷ 现在,想把2、3、4段分角色演下来吗?(找几位)其他小朋友边看,边思考这项练习,会做哪道就做哪道。(指说)

4、第五自然段。

⑴ 小朋友,燕子、啄木鸟、青蛙都不能帮棉花姑娘捉身上的害虫,这可怎么办呀? 4

棉花姑娘身上的伤口更多了,疼得呜呜的哭起来,谁来救救她呀?只见,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看,是谁呀?(齐说)

⑵ 小朋友都认识他,棉花姑娘认识吗?(指说)谁还想惊奇得问问?

⑶ 你能做这可爱的小虫向棉花姑娘介绍一下自己吗?(指说)多了不起的小虫呀!能把蚜虫消灭得干干净净!你能读好他的话吗?(指读)

5、第六自然段。

⑴ 大家看,在七星瓢虫的医治下,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样了?(指说)

⑵ 谁愿意读读最后一段?(指读)你为什么这么高兴?(指说)

⑶ 是呀,棉花姑娘的病终于好了,正为他高兴呢!谁还为他高兴?(指读)

(配上点音乐,齐读)

⑷ 如果能高兴得背下来就好了。(指生试背)

三、通读全文,扩展练习

1、通读全文。

2、想想,生活中,你还知道谁会捉害虫? 板书: 30.棉花姑娘

笑了 害虫 ——— 益虫

飞虫 ——— 燕子

树虫 ———— 啄木鸟 田间害虫 ————青蛙

蚜虫 ———— 七星瓢虫 课后练习:

一.给下面各字组两个词。

星()()雪()()

请()()帮()()

就()()只()()二.照样子写一写。

碧绿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________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________ 粉红粉红的桃花 粉红粉红的________ 通红通红的晚霞

通红通红的________ 教后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索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球、玩”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地身边的一些科学现明探求的欲望更强。【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教学时时】

2课时。【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录音机、教学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

3、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教学过程】

一、导 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已见,预测学生理:最希望纸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好,现在你们想玩一次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飞机飞得高、飞得远。(学生放飞自己的纸飞机)。

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全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读懂课本上的故事。(板书课题),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力争把课文读流利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句子读正确,标出自然段,教师巡视。

明确读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昨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录音范读。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录音范读不但吸引学生,而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怎样读出有请求的语句。

3、模仿录音练读,同桌为一组互读要求读正确。

学生互相读,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

4、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教师指导。

5、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读了地球爷爷的放在,他们知道了什么?

(4个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再汇报)

三、识生字

1、在书上圈一圈,读一读。

2、“我是小老师”用卡片考一考同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认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总结谈话

关于我们的一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大家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用生字扩词。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了解了地球爷爷的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朗读课文,学习写字。

二、复习和生字

1、卡片认读生字和词语。

(学生先独立认读,最后集击掌边认读所有的词两遍)

三、练习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练习。

2、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准备比赛。

⑴ 练习读好小猴子的话。(欢快2段,请求有礼貌4段,奇怪8段。)

⑵ 练习读好小兔子的话。(有礼貌6段,奇怪9段。)

⑶ 练习读好猴爸爸的话。(慈祥、和蔼)

⑷ 练习读好地球爷爷的话。(声音缓慢、粗壮有力)

3、表演情朗读比赛。(自编自演)

分角色朗读能使学习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进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四、指导写字

1、读读要写的字组词。

2、说说字的结构。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重点指导跳、刚。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教师有针对性的范写,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主动学习的意识。

五、拓展活动

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自由想像说)

六、作 业

找找有关地球知识的书刊,读一读,并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交换着读。

【板书】

地球爷爷的手

地心引力

课后练习: 一.我会填: 7

1.我能说出有关地球的“手”的事。

地球爷爷的手是。2.地球爷爷的手可以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

地球爷爷的手可以是让。二.照样子,写词语。例:又大又红

又()又()又()又()又()又()教后反思:

32《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学习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识字、写字;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桥的知识。〖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要求:

⑴ 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⑵ 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三、师:好,让我们先来过一过潜水桥

1、清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四、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说“潜水桥”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五、师:这座特别的“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

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 桥 座 特 结 实

1、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的一部分

课堂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过了“潜水桥”。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好不好?

二、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

1、提示学习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有了过“潜水桥”的经验。大家回忆回忆,“潜水桥”是怎么过的?

⑴ 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

⑵ 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

⑵ 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又平又稳”。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4、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对他们合理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再相互交流。

三、书写本课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顶 野 取 提 术

1、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提示:“野”左边的“里”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取”左边的“耳”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余下的部分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用“顶、提、特、轻、奇”口头组词语。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比较句子,让学生说体会。(第二句比第一句具体、形象)【板书设计】

兰兰过桥

“神奇”

1~4

5~9

潜水桥

塑料桥

(玻璃、透明)(轻巧、方便)课后练习: 一.我能填。

一()大河

一()桥

一()房子

一()管子

一()雨衣

一()专家 一()蝌蚪

一()小鸟

一()果园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兰兰下了车,一边采野花,一边往前走。

1.妈妈一边(),一边()。

2.()一边(),一边()。教后反思:

33《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多方位去探究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亲自动手,自主实践,勇于探究,解放学生的眼睛,使学生的个性与多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力求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变讲为导,自主质疑、以读代研,读中感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中几种火车的特点。

4、了解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式,了解现代化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历程。【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揭题。

谈话导入:谁见过火车?你见过什么样的火车,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2、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火车的故事》,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揭示读课文的要求。

2、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3、听录音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你喜欢哪个小节就多读一读?

5、想一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6、出示词语卡片抽读,齐读,开火车。

7、分小节读课文,你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要读的流利。

三、联系插图,精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飞驰而过”是什么样?用手来笔划一下飞驰的样子。

2、出示挂图,观察这是什么车?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种火车?

最早的火车什么样?最先进的火车什么样?

5、小组讨论,画出有关的词句。

6、指名汇报学习成果。

7、出示挂图、观察、有四种火车。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火车。

8、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9、各小组自由结合学习4、5、6、段,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选出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四、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分段朗读,齐读。

2、出示生字卡,认读。

二、分析记忆字形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识记生字,并想想识记方法。

3、交流自学情况。

哪些字和学过的字很像?进行比较。

名──各

友──发

4、哪些字是由学过的字换偏旁组成的?

如:动──运 新──亲

5、口头组词。

三、指导书写

1、“成”的笔顺 “晚”的笔顺。注意占格的位置。

2、学生先描红,在书上临写。

3、再在本上练习写字。

4、练习组词扩词。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实践活动

你想象中的新型火车是什么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组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画下来展示给大家看。

【板书设计】

火车的故事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磁悬浮火车 课后练习:

1.我会选字组词。

玩 光()

()里

()上()字

()年

()笑 2.连一连。

小明成了

绿色环保型火车 机车带动

飞驰而过 一列火车

一节节车厢 磁悬浮火车是

一名火车司机

教后反思:

34《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寓知识的传授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学习中,在此之上,培养学生思维,训练其语感,提高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故事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趣中学,学中用,用中悟”。《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为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角度落实好本文的教学,我在设计中还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儿童自身的特点,抓住“六”个字──“变”、“趣”、“演”、“引”、“板”、“读”,进行全文的设计。【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

(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

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

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

(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 14

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

(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鼓)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14、出示卡片:蹲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青蛙长尾巴

两条后腿

披 碧绿的 两条前腿

露 雪白的 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

课后练习: 1.我会连一连。

粉红的 池水

雪白的 嘴巴

碧绿的 荷花

大大的 肚皮 清清的 荷叶

宽宽的 眼睛

二.照样子,填一填。

冷——()

早——()

无——()旧——()

慢——()

甜——()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大胆想象的能力。

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的发明创新。

4、培养学生借图画看懂故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自己设计的桥(图或实物),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进行朗读训练。〖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

“舌”和“甘”合起来是“甜”;

“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交流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⑴(出示字卡)学生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⑵ 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里。

⑶ 集体订正。

⑷ 扩展练习。

坐 座

圆 园

声 生

()位

公()

学()

请()

()形

()病

2、我会读。

⑴ ⑵ ⑶ ⑷ 自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将短文读正确、读流利。指名读,并说说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处。说说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展示对未来桥的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条理、有序的表达能力。〖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事先设计的桥的图画或实物。〖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教师事先设计的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同时伴有介绍)

2、引出课题:未来的桥。

二、小组交流

1、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桥。

2、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

3、评选自己认为满意的桥并说出自己这样选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真聪明,设计的桥也各具特色,希望小朋友们能设计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已有的三幅图画,看懂故事的内容。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教具准备〗

放大的课文插图。〖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画

1、认真看图,了解图意。

2、说说图上给出的三幅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3、请学生想想:空白的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二、讨论捞皮球的方法

1、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2、小组讨论:谁的方法能把皮球捞上来?

3、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作为第三幅图的内容画下来。

三、编故事:将四幅图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小结:这一节课老师发现大多数小朋友观察认真仔细,并且爱动脑子。另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遇到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一.课后练习。

笑()()方()好()位()体

学()花()请()团()

二、把下面的词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1.天天

上课

我们

在教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明的是

方方

好学生

爱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图写几句话。(要求写明时间、地点、谁、在怎么想、怎么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后反思:

下载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单元教材简析】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知识。在本单元中,运用浅显的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3篇文,其中《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 为方便教学,数学网小编整理了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学习,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下吧! 第八单元 总复习......

    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 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年教材 2017-08-28学语文,点(点击下方文字进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教案 12 an e......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3个生字会写“北”、“南”等12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语言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备课成员:黎玉娟 张卫红 周艳霞 李研采 郭美玲 杨学玲 主备人:李研采 一、教材简析 第八单元由识字八,5篇主体课文《棉花姑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计划

    第七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包括《识字7》、《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小伙伴》、《手捧空中花盆的孩子》,这些课文都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